法界佛教總會•DRBA Logo

水鏡回天錄白話解.古人篇(一)

化老和尚著述

上一頁目錄下一頁→│

奇哉丈夫──張子房

秦末漢初

◎宣化上人講述於
一九八六年六月廿一日

先生姓張名良,字子房。秦時韓人,五代為韓之宰相。少任俠,性豪邁。自習文韜武略學,頗有心得。秦吞六國,先生為復國仇家恨,設計刺秦,誤中副車。避難雲遊,四海為家圯橋獻履,獲黃石公法。足智多謀,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為三傑之一。輔高祖滅秦平楚,奠定漢朝天下,功成名遂而身退,不為富貴榮華之所迷。飄然修道去,清心寡欲,誠為古今中外識時務之大俊傑也。

贊曰

富貴不淫 貧賤不移 威武不屈 奇哉丈夫
天下偉人 百姓之父 帝王之師 德必不孤

又說偈曰

忠心為國志復仇 誤中副車故遠遊
奠定漢朝大基業 光輝華夏壯河圖
富貴浮雲歸山去 功名敝屣入聖流
千秋萬世同瞻仰 先生高風永無休

白話解

我們現在來憶張子房先生,憶就是回憶,觀察古今中外的偉人哲士、賢人及禍國殃民之奸臣,張良是列國時代出類拔萃的人物。當時有五霸七雄:五霸是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莊王,七雄是齊、楚、秦、燕、韓、趙、魏。七國互相勾心鬥角,本來六國是聯合起來抵抗秦的,所謂「滅六國者,六國也;亡秦者,秦也,非六國也。」六國不能同心協力,所以被秦一一併吞。

秦朝有幾位善於用兵的,其中之一是張良,也就是張子房先生。先生姓張名良,子房是他的字,秦時韓國的人士,祖先五代曾經當過韓國的宰相。年輕的時候就有俠義氣概,性情非常豪邁。他學習兵法戰略,文章特別好;在文學、戰術雙方面均有相當的造詣,所謂有「文韜武略」,有文人武將應有的學識。

韓國當時被強秦吞了,張良有國仇及家恨要報,所以就設計僱了一個大力士去刺殺秦始皇(註1)。可是秦始皇很狡猾,每次外出時有十二輛一模一樣的車子隨行,他有時坐在中間的車,有時坐在前面的車,有時坐在後面的車;實實虛虛、虛虛實實,使人不知他在哪輛車上,令人捉摸不透。結果,刺客誤中副車,沒有刺殺到秦始皇反而被捕,供出張良。於是張良祇好遠走他方,隱姓埋名,到處流浪,四海為家,以逃避追捕。

在避難雲遊的時期,他到各處去參訪奇人異士,想學點兵術戰略。有一天晚間,在圯橋上,有位雙眼炯炯有神、鶴髮童顏的老年人。這位老人突然把鞋子脫掉,丟到橋下,叫張良去給他撿回來。那麼這樣子一丟一撿,一共有三、四次之多;每一次張良都是跪著獻鞋給他,幫他把鞋穿上,一點不耐煩的樣子都沒有。原來這位老者不是別人,正是赫赫有名的兵法大家黃石公。黃石公見張良「孺子可教」,就想把兵法傳授給張良,要傳授他三卷天書,叫他第二天早晨來取。

隔天早上,張良在雞沒叫時就到了,只見黃石公已經坐在那兒,見了他就說:「汝與長者約,汝不誠心。」意思是:你向長者求東西,比長者還晚到,表示你不夠誠心。說完了,就走了。第二天,張良在子時剛過又去了,可是黃石公還是比他先到,那麼又怪他懶。第三天,張良乾脆不回去了,等了一整夜。黃石公看他真有誠心,所以傳授心法。他傳給張良三卷天書:第一卷是關於修身成道,第二卷是關於治國安邦,第三卷是關於排兵布陣。三卷天書,就是太公兵法。

張良得了黃石公的傳授後,真是足智多謀,他「運籌帷幄,決勝千里」,能在軍營內策劃戰術,在千里之外指揮三軍與人決勝負,成為當時三傑之一﹙其他二人是蕭何和韓信﹚,幫助漢高祖滅掉強秦,平定楚霸王,奠定了漢朝的天下。

他知進知退,不為富貴榮華之所迷。因此,功成名就以後,就毅然引退,飄然修道去了。他能不為世俗的富貴榮華所迷惑,清心寡欲地保持自性的清淨,可以說是古今中外難得的一位識時務的大俊傑。

贊曰

富貴不淫,貧賤不移:他是位有守有為的大丈夫:在富貴時能不淫亂,不像有些人在富貴時就不守規矩,有三妻四妾,粉白黛綠的;他在貧窮時也始終不改變他的宗旨、志向。

威武不屈,奇哉丈夫:在強秦勢力的壓迫下,也從不屈服,不受壓迫,所以他是位奇特的大丈夫。

天下偉人,百姓之父:他是位天下人景仰的偉人,是為百姓謀幸福的父母官。

帝王之師,德必不孤:他給劉邦做軍師參謀,人人都很佩服他的德行,他是不會孤獨的。

又說偈曰

忠心為國志復仇:他忠心為國,志在復仇,一心想要殺了秦始皇,要報滅國之仇。

誤中副車故遠遊:不幸沒有調查清楚,刺客誤中副車,事敗被捕,供出張良,張良只好避難雲遊他方。

奠定漢朝大基業:他輔助高祖滅秦平楚,奠定了漢朝的大基業。

光輝華夏壯河圖:光輝中華民族的歷史,壯大了漢朝的版圖。

富貴浮雲歸山去:他雖然立了大功,卻看富貴猶如浮雲,絲毫不貪圖留戀。大功告成後,他就急流勇退,隱居深山,修行去了。

功名敝屣入聖流:他視功名如破鞋,功名對他來講,更猶如破鞋一樣,不值一提。他的清淨無為,直可入聖賢之流。

千秋萬世同瞻仰:千秋萬世的人都會讚歎、景仰他。

先生高風永無休:他的高風亮節,過人的地方,永遠都在人的心目中,將永遠流傳,不會斷,不會被遺忘。

 


註 1張良祖先是戰國時韓國人(今河南中部山西東南一帶)。秦國滅韓後,張良散盡家財而求得一大力士相助,用一百二十斤的大鐵椎在博浪沙(今河南 原陽縣)伏擊行刺秦始皇,卻擊中副車而未獲成功。──出自史記 留侯世家。  

▲Top

法界佛教總會 • DRBA / BTTS / DRBU

上一頁目錄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