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界佛教总会.DRBA Logo

佛祖道影白话解(一)西天历代祖师

云老和尚集.化老和尚讲述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二十一祖婆修盘头尊者  

二十一祖婆修盘头尊者

尊者,罗阅城人。一食不卧,六时礼佛,为众所归。二十祖至彼,问其众曰:“此头陀能修梵行,可得佛道乎?”众曰:“我师精进,何故不可?”祖曰:“汝师与道远矣!”众曰:“尊者蕴何德行,而讥我师?”祖曰:“我不求道,亦不颠倒。我不礼佛,亦不轻慢。我不长坐,亦不懈怠。我不一食,亦不杂食。心无所希,名之曰道。”尊者闻已,发无漏智,祖乃付法。后至那提国,得摩拏罗,即踊身高半由旬,屹然而住。四众仰瞻虔请,复坐,跏趺而逝。

赞曰

无漏智通 白日说梦 玉蕴荆山 珠含老蚌
光透重重 贤者不重 继起慧灯 天惊地动

或说偈曰 ◎宣公上人作

一食不卧真精进 万虑皆空大导师
我则不求除颠倒 汝应破执离狂傲
勤修无漏道种智 舍弃有为功德超
如是心印传祖意 西天东土步步高

白话解

今天这一段文,各位要特别注意!为什么?今天这一段文很容易被口头禅的人盗用来骗人,所以你们要知道,第二十代的祖师和第二十一代的祖师,所互相问答的词句、言语,他们的用意在什么地方?不是说我们也学会了这样讲话,就可以去骗骗人,冒充祖师;这是不可以的。要真正够资格,才可以这样讲话;不够资格,是不可以这样讲话的。怎么样叫够资格呢?他是传佛心印,荷担如来家业的人。如果不是荷担如来家业的人,那么绝对不可以这样讲话。

尊者,罗阅城人:这位是西天的第二十一代的祖师──婆修盘头尊者,他是印度罗阅城的人。

一食不卧:这一位尊者,他在没有遇着第二十代祖师之前,就一天吃一餐;不卧,也常坐不卧,就是“不倒单”。有的人误会说“不倒单”就是“不睡觉”,这不是的;不倒单不是不睡觉,是“坐着睡”。人不睡觉是不容易的,所以不要混淆不清。有很多语焉不详的人,或者食而不知其味的人,或者囫囵吞枣的人,都以为“不倒单”就是不睡觉,这根本就没有明白“不倒单”的意思。你要知道,人就是人,你若说不睡觉,这是办不到的事情。吃饭、睡觉、穿衣服,这三种是日用所不可少的,无论哪一个人都需要的;所以说“不倒单”是“不睡觉”,这是以讹传讹,是绝对错误的。

那么我在台湾还听见有人批评水果和尚(广钦老和尚),批评什么呢?说:“哎呀!”这第一声“哎呀!”我说:“怎么了?”“他吃粥了!”说水果和尚现在吃粥了。这个意思就是怎么样呢?说水果和尚现在吃粥,这就犯了弥天大罪了,破戒了、开斋了、堕落了,意思就是这样。

其实这是很平常的一件事,他那么大年纪,吃粥了,这是很应该的。他就是吃粥、不吃粥,也是他自己的事情,旁人没有权利干涉他这个问题。他吃饭和不吃饭,都是他自己的愿力,并不是说佛的戒律不准人吃饭、不准人吃粥,没有这个道理的。没这个道理,为什么人大惊小怪地就来批评他不对了呢?这就因为“习焉不察便成风”。人都习惯知道他吃水果的,那么现在一吃了粥,这可就有罪了,认为这是比杀人、放火、去打劫所犯的罪还大了!甚至于偷偷地和我讲:“可不要叫旁人知道啊!”你看!为什么就这样?就因为“习焉不察便成风”,也不知道这个所以然,也不知道修行应该怎么样修行,也不知道他吃粥是自己的本份。

他既然是个人,他就有吃饭的资格、有喝粥的资格。那么自己若不愿意吃饭、不愿意喝粥,那是他自己的事情!你旁人没有权力来干涉他,说你不可以吃饭、你不可以吃粥;这就是因为不懂佛法,所以乱加批评。

又说这个水果和尚是个“哑羊僧”,不会讲经,他什么也不会讲;就这样子批评他。这更是不懂佛法!真正的说法的人,不需要用口来说,“以行于世,示之而已”,以他的行为来表现。他的行为,就是说法;他的思想和作风,就是在那儿说法呢!这叫“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而弗居。”这是圣人才能做到的事情,可是凡夫不认识,就妄加批评、妄加推测,你说多么可怜呢!

所以“常坐不卧”,并不是不睡觉,各位要注意!“一食”,就一天只吃一餐。为什么要吃一食呢?因为当初佛在世的时候,所有的比丘都吃一餐,所谓“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慎勿再矣!”又要去世资财,世间的私财都不要了,这样才是一个真正没有贪心的人,真正修行的人。所以我们出家之后,绝对不要把钱看得重要了!要看金钱像粪土一样,很邋遢的;不要一天到晚作发财的梦、作钱的梦,在那儿念玆在玆:“天命之谓钱,率性之谓钱,修道之谓钱;钱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啊,不要这样子!

六时礼佛:这位婆修盘头尊者白天也拜佛,晚间也拜佛;昼三时拜佛,夜三时拜佛。为什么他吃一餐呢?就因为拜佛,没有时间吃饭了,所以吃一餐;为什么他不卧呢?也因为拜佛,没有时间躺着了。这是我给他下的注解,你若不信,你把他请出来问一问,是不是这么回事?为众所归:他这样用功、这样修行,大家都知道他也吃一餐,又常坐不卧,又六时礼佛,所以大家都很赞叹他,对这位老修行,佩服得五体投地。

二十祖至彼:偏偏就来了行家!他在这儿这么样用功修道,就来了作家──就来了善知识!至彼,到这地方。到这地方怎么样呢?问其众曰:来问他这些徒众。为什么他要像下面这样来问他们呢?因为第二十代祖师,知道这一位就是应该做第二十一代祖师的,所以要破他的执着。为了破他的执着,就先对他这一些信众讲:“此头陀能修梵行,可得佛道乎?”头陀,因为他日中一食,常坐不卧,又六时礼佛,行这头陀行。梵行,就是清净行的人。二十祖说:“这一位行抖擞的头陀行的人,他能得到佛道吗?他会不会成佛呢?”这样问问他这些徒众、信众。

众曰:我师精进,何故不可?这些个信众因为对他很崇拜、很恭敬的,所以二十祖这么样一说,大家就说了:“我的师父这么样精进,是吃一餐,又常坐不卧,又昼夜六时都来拜佛。这样朝也精进、夜又精进,身也精进、心也精进,昼夜六时常精进;身心性命都是不休息的,豁出性命也不休息的,这样修行,什么不能得?什么都可以得到!”

祖曰:汝师与道远矣!第二十祖一听,就说了:“你们的师父离佛道还远得很,还差得十万八千里啊!”

众曰:尊者蕴何德行,而讥我师?他这些徒众一听,就很不佩服了;就说:“尊者,你有什么德行?你身上蕴藏着什么道德啊?你有什么资格来批评我师父啊?你讥讽我师父,看不起我师父,你有什么资格,你有什么德行呢?”讥,是讥讽,就是看不起。翻译成白话就是:“你有什么道德?你看不起我师父啊?你看不起我师父!你敢讥讽我师父!”

祖曰:我不求道。二十祖就说了:“我不求道了。”若是永嘉大师所说的那个“绝学无为闲道人”了,这才可以说“我不求道”;如果不是闲道人,不是证果的人,不是真正荷担如来家业的人,没有资格说我不求道了,我是无修无证了。所以说:“供养十方三世诸佛,也不如供养一个无修无证者。”无修无证者,才可以说“我不求道”。亦不颠倒:我不求道是不求道,可是我不会见着财,就变了财迷;见着色,就变了色迷;见着气,就变了气迷;见着酒,就变成个酒迷;我都不会被这四种酒色财气所迷了!

我不礼佛:我不常常地拜佛。不礼佛,不是说见着佛不叩头,不是这样的!这是说我不是六时来礼佛。你们各位要清楚这个文!这个文说“我不礼佛”,不要就以为:“哦!这个二十祖都不拜佛了,你叫我拜什么?拜泥巴、木头?”不是这样的。“我不礼佛”,是说我不是在六时之中都拜佛。亦不轻慢:可是我也不生轻慢的心,我也不看不起哪一位,我看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这个注解要注意的,就在这个地方。你不要看着这个文,心想:“嘿!二十祖都不拜佛的,这三步一拜,一点用也没有啊!”不是这么回事啊!

我不长坐:我是愿意坐着,就坐着;愿意躺着,就躺着。亦不懈怠:可是我不会常常躺到那个地方,就懒惰得不得了;甚至于吃饭,也是因为肚子饿、肚子不答应;肚子若答应,我连饭都不愿意吃了!懒得这个样子。不是这个样子!这是说我虽然不是在那里长坐不卧,但是我也不会懈怠。

我不一食:我不一定吃一餐,亦不杂食:可是我也不多吃,不吃点这个、那个,甚至有五六样、或者七八样、十几样的东西在那地方吃。好像我们中午吃饭的时候,你把眼睛睁得大大的,比牛眼睛都大,一到这儿:“哦,这个味道一定好,我拿多一点;哦,这个味道不好,我不要这个!”不选择、不分别、不杂食,有什么,就吃什么,我不乱吃。我不想:“喔!这个味道一定是很不错的,我试一试!”不是这样的,心里没有这个分别。杂食,是好吃的东西;不杂食,就是不捡选好吃的东西来吃。

心无所希:我心里没有一个“所希”。这个“希”,就是希望,也就是求;无所希,就是没有一个要希望、要求的东西。名之曰道:这就是道了!

尊者闻已,发无漏智:第二十一祖在旁边也听见了;因为二十祖不是直接对他讲的,而是对他那些信徒、徒众、崇拜者说的。这若是“我相”很重的人,一听见这些话:“哎!你现在要挑拨离间,令我的徒弟都不相信我了?好东西!我打你一顿!”无明火就发出来了。他不是这样子的!

修行要真正、实实在在地修行,不是马马虎虎。不是我拜拜佛、装模作样的;我吃一餐,挂一个修行的招牌在这儿:“你们知道吗?我是一天吃一餐的!你们知道吗?我是长坐不卧的!你们知道吗?我一天到晚都拜佛的!”尽敲锣打鼓,到街上去卖修行的招牌;所以招来很多信徒到这地方来:“这个人是老修行啊 !你真是活佛、活菩萨啊!”叩头顶礼,又三拜的;人说一拜,还不行,还要三拜!就因为好像见了真佛似的。修行不是这样的,不是尽表示自己有修行、表示自己有道德,这样才能得到“无漏智慧”。

这“无漏智慧”,是真要断欲去爱,身心放下,什么都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也不求名了,也不求利了。再给你们讲一个,没有烦恼也是“无漏的智慧”。烦恼的根本,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就是从你的“欲”那儿来的。你若没有欲了,什么烦恼都没有了。为什么你有烦恼?就是因为你欲没有断!你若断欲了,就“性定魔伏朝朝乐,妄念不起处处安”,这是很清楚的。你要是真没有欲了,就没有烦恼了,就自在了!一自在,一切自在;一解脱,一切解脱;一无障碍,一切无障碍。就是在这个地方!这叫“无漏智”。

祖乃付法:第二十祖就传心印的法门给二十一祖了(注1)。后至那提国,得摩拏罗:后来二十一祖到那提国,把心印法传给摩拏罗尊者了,即踊身高半由旬,屹然而住:于是他就往上一踊、一窜,有几十丈高。半由旬,一个大由旬是八十里,中由旬是六十里,小由旬是四十里;那么就算四十里,都和现在飞机飞得差不多高。他这么往上一飞,也没有翅膀,就踊身虚空,到半由旬高的虚空去了,就在虚空那儿站着。四众仰瞻,虔请,复坐,跏趺而逝:四众都这么抬着头望着:“哎!奇怪了!奇怪了!”又虔诚地请他回来,大家说:“师父啊!你快回来啦!我还没有明白佛法呢!我还需要学多一点佛法。”所以这位第二十一祖又坐起来,结上跏趺坐,就往生了。

 

赞曰

无漏智通,白日说梦:就得无漏的通了,也可以说漏尽通;漏尽通,就是断欲了。你断欲,才能谓之得漏尽通;你若没有断欲,就是还有头发那么多的欲,那也谈不到得到漏尽通了。“白日说梦”,这若对一般人来讲,就好像是白天说梦似的,他根本就不懂。

玉蕴荆山,珠含老蚌:这块宝玉就在荆山那个地方里藏着;那颗珠子就在老的蚌壳里头,年头越老的蚌,珠子就越亮、越大、越好。

光透重重,贤者不重:这老蚌珠的光,甚至于照得无所不照。“贤者不重”,可是虽然这样,但是他还没有真正的证果。所以二十祖到那儿去接引他,和他说了那么多机锋转语的话。

继起慧灯,天惊地动:继续佛教的智慧之灯,这是惊天动地的一种大事,不是一般人所能想像的。

我有讲错的地方,请你们各位用你们的智慧来告诉我;我因为talking too much, so don't talk.(讲太多了,所以不讲了。)

 

或说偈曰

我写这首偈颂,你们记不记得没有什么关系;因为这是我搜索枯肠,勉强写出来的,我自己也知道很丑的。不过虽然丑陋,还是那一句话:“抛砖引玉!”希望把你们最美好的词句引出来,将来也赞叹历代祖师、过去的诸佛。这首偈颂是这么说的──

一食不卧真精进:这意思前面已经都讲过了!这是真的很精进。但是你不要因为你精进,就生了一种贡高我慢的法执。不要生出这一种法执来,说:“我修行了,我怎么样拜佛,怎么样长坐不卧。”应该还是觉得其他人都比自己有修行;自己在修行里边,是最后的一个,也就是最不值得提起的一个,也就是最小的一个。你要这样想,不生贡高我慢心,不要有骄傲心,以为这一食不卧,就有什么了不起。没有什么了不起!你一有了“了不起”这个思想,就是大障碍,就是前功尽弃,把你什么功德都没有了!因为你只有一个“骄傲心”在里头。

万虑皆空大导师:你若能万虑皆空,什么都不思不虑,“堪笑我心,如顽如鄙;人问所能,百无一会”,什么也不会的。这么样子,就不识不知,无思无虑,万虑皆空。“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忽动被云遮”,你若万虑皆空,那么尽虚空、遍法界都是悠游自在了!所以你若能万虑皆空,这就可以做一个大导师;若不能空呢?那你就不够这个资格。说:“我空了!”真的吗?如果你空了,你怎么还会自己说你空了?你若自己说你空了,那还是没空的!你说“我万虑皆空了”,那你还有这个“一虑”在里头呢!

我则不求除颠倒:二十祖就说:“我是不求道的,可是我不需要除颠倒。”这是一个讲法。那么有的人看这一句,就会这样讲:“我不求除颠倒,我不求没有颠倒。”那就是要有颠倒了?不是的。那为什么也可以这样讲:“我不求没有颠倒,我不求把颠倒除去了;因为我无颠倒可除,所以不除了!”就是“不除妄想不求真”。“君不见!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无妄想可除,所以不需要除了;这是一个讲法。我不求道,也不除妄想,就是到这种“无为、无不为”的境界。

汝应破执离狂傲:可是你们这一般学道的人,应该破除你的执着,破除你吃一餐的执着。说:“喔!那破执着,我就可以吃八餐吧?”又不是那么讲。说:“我不执着吃一餐了嘛!”,你虽然吃一餐,不要以为吃一餐有了什么功德了,不要执着这个功德;你若一执着这功德,那就是“此处无银三十两”。说我没有钱,但是有三十两;这也就是卖广告呢!

也不要说:“喔!我长坐不卧,你看!我一坐,就坐十个钟头。”这叫个什么东西?坐十个钟头又有什么?坐十个钟头,打十个钟头妄想:“我去吃大便去!试试大便什么滋味?”那你坐二十个钟头,尽想吃大便,又有什么用的?这个地方要深深地理会。有能坐十个钟的,说:“我坐十个钟头,或者站十个钟头;或者我不吃饭,有七十二天、八十八天了。”这也是个执着嘛!要行所无事。

修行是要扫一切法,离一切相,不着相。“见相离相即菩提”,你能见相还离相了,这就是个觉道。什么是觉道啊?佛教我们破执着,你执着吃一餐,执着长坐不卧,执着持银钱戒,执着这个那个;一切一切都成了一种执着,那简直是头上安头。

这“汝应破执离狂傲”,就是要你离开你的骄狂、傲慢的心。骄狂,就是看谁也看不起,“喔!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喝!你变成一切世间唯我独尊。佛是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说:“我啊!最低限度也是世间第一呢!世间、出世间,唯我独尊。我是第一的!我是在西方最有修行的人!我是西方最用功的人!我是西方最能吃的人!”吃得最多,这有什么用?吃得最多,拉得也最多,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说:“哎!法师,你讲经讲得这么粗!”“粗言细语,皆归第一义”,我会说的,不如你会听的。你若会听,我讲得不好,你听得也像蜜糖那么甜;你若不会听,我讲得再好,你也听得像粪土那样,一点价值也没有。所以我在这儿,是想起什么就说什么,想起天,就说天;想起地,就说地,没有腹稿,没有起草稿的。

勤修无漏道种智:勤修“无漏”这种的法门,要去欲断爱。我们有所愿意、不愿意,这都是欲;我们有所求和无所求,这也都是欲。那“不求”还算“欲”吗?你还有一个“不求”的欲呢!不求,要你没有那种心,没有一个“不求”的心,也没有一个“求”的心;扫一切法,离一切相。所以要勤修,不可以懒惰的;你懒惰,就出毛病。所以要勤修道,勤修种种的智慧,无漏的智慧。

得到无漏的智慧,得到漏尽通,一切的习气就都断尽了!不会看这个也不对,那个也不好。

  事事都好去 脾气难化了
  真能不生气 就得无价宝
  再能不怨人 事事都能好
  烦恼永不生 怨孽从哪找
  常瞅人不对 自己苦没了

就在这个地方,你能不生气,那就得无价宝了。你看人家不对,心里就不高兴了;心里一不高兴,那就是苦!你自己没有快乐,那就是苦。“自性常生智慧”,你一看人不对,那就没有智慧了;你若有智慧,不会看见人家都是 愚痴。为什么你看见人家都愚痴呢?就因为自己不太聪明,所以看人人都愚痴。就好像你戴着绿的眼镜,看人人都是绿的;你戴红的眼镜,看人都是红色的;你戴黄色的眼镜,看人都是黄色的。就看你内里有什么,外边就现什么;这个境界都是唯心所现,自性所招。不要说了!说得太多了,说到明天也说不完。那么讲什么来着?你看我都忘了!哎!是的,讲到“常瞅人不对,自己苦没了”,要勤修无漏道种智。

舍弃有为功德超:有为的法,要舍弃了它,不要修有为法。“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所以把它要放了,不要了它。如是心印传祖意:这个就是心印法,就是传佛心印。祖师意、西来意,就是──

  大道一字无 谁也说不出
  也没留下样 更没画出图

你画出图,那都是骂人呢!说找一个样子,那也真是头上安头。“大道一字无”,什么也没有。我告诉你们,就是那个“○”。你要是明白那个“○”了,什么都明白了;你不明白那个“○”,就糊涂一辈子。说:“那个‘○’是什么也没有,没有个数目!”没有数目,就是在那个地方!“无始无终、无内无外、无大无小、无上无下、无方无圆”。说:“我不信这个!”那我就不讲了!所以这就是“祖师意”。祖师意,如是如是,就这样子、就这样子,没有旁的。

西天东土步步高:你想修行,修佛法门,就步步要往上走。不是总向后转,不是尽退失你的菩提心;要步步高,要往上走。所以说:“修行如登百尺竿,下来容易上去难。”

这个偈颂不知道是说得对不对?不过我不管!对,我也要这么说;不对,还要这么说!说完了,就把它忘记了!所以我希望你们也都不要记得是最好的。

 

──宣公上人.一九八一年八月二十九日讲解


注1二十祖付二十一祖之传法偈.见《景德传灯录》与《指月录》──
  言下合无生 同于法界性
  若能如是解 通达事理竟

▲Top

法界佛教总会 . DRBA / BTTS / DRBU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