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界佛教总会‧DRBA Logo

建立菩提道场─百日禅系列(三)


化老和尚开示于1970年11月15日~1971年4月14日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后记

◎编辑小组记于二O一八年元月

迁入新址后,上人带着四众弟子赶工整建大殿,及其相关基础设施;期间经常提到须于五月一日前完工,因为要召开大会。到底是什么大会?

随着时间的迁移,一九七一年五月一日,下午两点钟,在新整修好的大殿,举行了中美佛教会的组织会议,有三十二人与会。根据当日会议纪录,这场会议持续了三个半小时,讨论了若干议题,首先推选恒谦法师担任会议主席,接着由负责中美佛教会财务部的恒授法师审查《金刚菩提海》杂志的支出报告。

随即机动提案,有两位居士联名提案,认为中美佛教会所有的出版物品都应该免费结缘。就此提案,大众从各方面广泛讨论许久,最后决议此案不可行。上人指示在座大众,对于账务须十分谨慎、精准。

接着有法师提案,希望能再召开佛经翻译委员会会议,主席裁示择期讨论。又有居士提案,建议针对佛法有兴趣的人举办暑期研修班;经讨论,决议于五月八日下午一时,举办一九七一年的暑期进修班。之后由主席领众迴向,会议于下午五时三十分结束。

隔天五月二日,是佛诞正日,根据第十四期《金刚菩提海》杂志的报导:

是日有数百人从美国各州,乃至海外来到金山寺参加浴佛活动。那年三藩市湾区的「卫塞节」(编按:卫赛节乃南传佛教纪念释迦牟尼佛诞生、成道、涅槃的节日,也是南传佛教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由中美佛教会和《金刚菩提海》杂志赞助、办理。

五月二日(星期天)上午九时三十分开始,在刚整修完成的金山寺举行。佛教徒不分南北传聚集一堂,参加这个古老的仪式,每一个人都象徵性地为诞生佛像沐浴,也藉此洁净自己的自性;有许多人是第一次参与盛典。十点半大供结束后,所有宾客应中美佛教会之邀,参加了一场素食盛宴;大快朵颐之后,人人都回到大殿去聆听三藏法师宣化上人开讲《大乘起信论》。

傍晚,有更多的群众来礼佛。晚间的法会除了传统的浴佛仪式外,还有四众与来宾的致词,更邀请了与佛教不甚对盘的印度教徒来参加了此一仪式并发表谈话,各自分享了「浴佛对自己的意义与启发」。

佛法在西方初兴,所有的仪式与谈话内容都较活泼,当晚先由居士轮流发表感言,穿插着偶戏表演,在法师们开示之后,法会圆满结束。

一如优婆塞果瞻在五月二日傍晚的发言:

这栋建筑物从工厂转变成金山寺是多么的惊人,那些还记得四个月以前状况的人,就知道我在说什么。很多人都认为,这是藉由佛陀和菩萨的力量才有可能发生的结果;而这些力量在庙上比丘、比丘尼和居士的身上表露无遗。这些人天未亮就起床,作一个小时的早课后,开始作工,也不休息,直到十一点午餐时间爲止。正午,又开始作工,直到五点半或五点四十五分才停,因为那时候得作晚课了,晚上七点钟听开示。这样子一直持续了大约三个半月的时间,造就了金山寺如今的样貌。

有人可能会想:「如果他们花这么多时间工作,为什么不把这里弄舒服一点呢?我昨天在这里参加中美佛教会的会议,坐在这个凳子上,感觉像是坐在大头针尖上,还得坐四个小时。」

如果我们的身体太舒服,就会睡着,大脑也就跟着睡着了。那么到了临终的时候,我们会一直想找个能一辈子都舒适的身体,我们就会抓住第一个现出的境界,就那么闪一下,那么快,可能我们已经变成一隻胖田鼠了。所以对修行者而言,一个舒适的身体是没有什么好处的。

金山寺的宗旨是认识真正的佛法。我们都知道佛法无处不在,并不局限在任何特定的建筑物内。其重点在于如何了解,或者找到一个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正法的地方。要这么作,就得仔细看看人们在作什么,他们是在修一个舒适的身体,还是修行佛法?当你找到一个大家都在修行佛法的地方,那就是你可以去的地方,在那里也会欢迎你去修行佛法。

以上是一九七一年五月一日与五月二日的简单活动纪录。上人在一九六二年三月隻身赴美弘法,在三藩市唐人街一隅小小的佛教讲堂,经历墓中僧时期。一九六八年应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学生之请,而举办暑期《楞严经》讲修班,一九六九年有五位西方弟子追随上人出家,建立了本土僧团,是为开美国佛教之先河,自此佛教在美国正式扎根。

作为一位西方世界的佛教先驱者,「筚路蓝缕」是一个贴切的形容词,上人省吃俭用,于一九七○年底买下这个旧床垫工厂,时值百日禅期间,上人一边教导部分弟子坐禅,一边带领着部分弟子紧锣密鼓整修新址,晚间还为四众弟子开示,或说《高僧传》,或就日间状况指导弟子,时时以法为要。

在上人的带领下,仅三个半月的时间,即将一个破旧的床垫工厂转化成一座庄严的道场。上人说过,「造道场是为了接引更多的众生」,金山寺可说是上人在美国大开法筵的重要里程碑。三年后,一九七四年,上人购入了位于北加州曼第仙诺郡达摩镇内一座废弃的医院,将之转化为万佛圣城,之后的法界佛教总会的发展,读者大多已知晓,不再赘述。

一九九五年上人示寂,然而上人德被万物,普恩众生,我辈深受上人教化,我们出版此书,让读者略略了解当年上人如何胼手胝足地为众生开佛教的路,为众生建立菩提道场;为众生,大慈悲普度,流血汗、不休息的胸怀与行止,令人敬佩、景仰、感怀。

▲Top

法界佛教总会‧DRBA / BTTS / DRBU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