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界佛教總會•DRBA Logo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玄談淺釋

化老和尚講述

第六門目錄第八門

第七門 部類品會

◎ 唐清涼國師沙門澄觀造疏
◎ 宣化上人講述於
一九七二年七月三十日至八月七日
美國加州三藩市金山禪寺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A7.  部類品會 分二
B1.  總辨來意  B2.  開章別釋
今B1.

第七,部類品會者。既知旨趣沖深,未審能詮文言廣狹 [1]

【第七,部類品會者】:這是十門分別中的第七總門。前邊那個旨趣既然明白了,現在講這個部類的品會。「部」就是哪一部經,「類」是和它同類,「品」就是哪一品,「會」就有多少會。那麼,這一部《華嚴經》有多少品、多少會,在後邊都會說明白的。
【既知旨趣沖深】:既然知道它的宗旨和趣向,它的沖融和深遠,使人知道這種的重重無盡法門、無盡重重的道理,知道它這樣地沖深;可是,【未審能詮文言廣狹】:沒有審查明白它、研究明白它,它所能詮顯的這個經文和語言,是廣或是狹,還沒有知道。

[1] 未審能詮文言廣「狹」:《佛教大藏經》、《卍續藏經》和《卍新纂續藏經》皆作「狹」;《大正新修大藏經》和《中華大藏經》皆作「陜」。「陜」古同「狹」,今本書作「狹」。

B2.  開章別釋 分二
C1.  開章  C2.  解釋
今C1.

於中有四:一、彰本部;二、顯品會;三、明支類;四、辨[2]論釋。

【於中有四】:在這個能詮顯文言廣狹的裡邊有四個門。

【一、彰本部】:第一門,是彰明這一部《華嚴經》。

【二、顯品會】:第二門,是顯出來《華嚴經》有多少品,有多少會。

【三、明支類】:第三門,是說明白《華嚴經》和哪一部經有關係、有同類的道理。

【四、辨論釋】:第四門,那麼辨明了,用很聰明這種的智慧來辯論解釋這一部《華嚴經》的論釋。

[2]「辨」論釋:《佛教大藏經》、《卍續藏經》和《卍新纂續藏經》皆作「辨」;《大正新修大藏經》和《中華大藏經》皆作「辯」。「辨」有分別、分析、明察之意,「辯」是說明是非或爭論真假,今本書依上人講解作「辨」。

C2.  解釋 分四
D1.  彰本部  D2.  顯品會  D3.   明支類  D4.  辨論釋
D1.  分二  E1.  總明  E2.  別釋
今E1.

初中,性海之詮,常說遍說;言窮法界,難可限量。今自狹[3]之寬,略為十類。

【初中,性海之詮,常說遍說】:在部類品會裡邊,最初是講性海詮顯的道理。因為它是性海的關係,所以你常說也說不盡,遍說更說不完。【言窮法界,難可限量】:你就是把法界都說窮盡了,把法界都說沒有了,但是這個性海的道理還是說不完的,所以說沒有邊際、沒有限量,你沒有一個方法可以把它說得完的。

【今自狹之寬,略為十類】:現在說是從這個狹窄的地方,向那個寬廣的道理來講,那麼,大略地分析出來有十個種類。

[3] 今自「狹」之寬:《佛教大藏經》、《卍續藏經》和《卍新纂續藏經》皆作「狹」;《大正新修大藏經》和《中華大藏經》皆作「陜」。「陜」古同「狹」,今本書作「狹」。

E2.  別釋  分十
F1.  略本經  F2.  下本經  F3.  中本經  F4.  上本經
F5.  普眼經  F6.  同說經  F7.  異說經  F8.  主伴經
F9.  眷屬經  F10.  圓滿經
今F1.

(一)略本經。即今所傳八十卷本,及舊譯六十卷,皆是十萬偈中之略;譯未盡故。

【(一)略本經】:第一類略略地說一說的本經。這本經是什麼呢?

【即今所傳八十卷本】:就是現在所傳的八十卷《華嚴經》,後來加進去〈普賢菩薩行願品〉成八十一卷;這部經是在唐朝所譯,稱為「新經」,又稱為「唐經」。【及舊譯六十卷】:和晉朝翻譯的六十卷《華嚴經》,這就稱為「舊經」,又稱為「晉經」。【皆是十萬偈中之略,譯未盡故】:這新舊兩部的《華嚴經》,都是在這十萬偈頌裡邊呢,沒有把它完全翻譯出來;所以說翻譯未盡之故,還沒有翻譯完呢!

F2.  下本經 

(二)下本經。謂摩訶衍藏。是文殊師利與[4] 阿難海於鐵圍山間結集此經,收入龍宮。龍樹菩薩往龍宮,見此大不思議經有其三本。下本有十萬偈、四十八品,龍樹誦得,流傳於世。故《智度論》名此為「不思議經」,有十萬偈;《梁攝論》中名「百千經」。《西域記》說遮拘槃[5] 國,有此具本。

【(二)下本經】:第二類是講下本《華嚴經》。這《華嚴經》有三本,有上本,有中本,有下本。我們現在世界上所流通的是出自下本經,就是這部八十卷的《華嚴經》。

【謂摩訶衍藏】:「摩訶衍」是梵語,翻譯過來叫「大乘」,就是大乘藏。

【是文殊師利與阿難海於鐵圍山間結集此經,收入龍宮】:這部大乘經典,是文殊師利菩薩(就是妙吉祥菩薩,也就是文殊菩薩)和阿難伽羅尊者。「阿難伽羅」是梵語,譯為「喜海」,所以這兒叫「阿難海」。

「阿難」有三個阿難,這三個阿難其實就是同一個阿難,是三個名字。為什麼一個阿難有三個名字呢?這是就其德而說的。

第一個阿難,譯為「慶喜」。因為他降生的時候,正是他父親和外國作戰勝利之時,所以這值得慶祝歡喜;又他出生這天,正是佛成道之日,所以這也值得慶喜的。因為有這兩種原因,所以就叫「慶喜」。這位是受持聲聞藏,就是那個多聞第一的阿難。

第二個阿難,叫「阿難跋陀」,譯為「喜賢」。他歡喜賢而有德之人,歡喜聖賢,所以叫喜賢。這位阿難是受持獨覺藏的,修獨覺藏;但也都是修二乘的法。(編按:《音義》曰:「三篋,篋藏也。謂菩薩藏、獨覺藏、聲聞藏為三篋。」)

第三個阿難,叫「阿難伽羅」,「伽羅」翻譯為「海」,就是「阿難海」,這個就是「大阿難」,像海那麼大。這個阿難,他不受持聲聞藏,也不受持獨覺藏;他受持什麼呢?他持菩薩藏,修大乘法的了。

那麼,現在這疏文上是指這個大乘的阿難海。阿難有小乘阿難,有大乘阿難,有辟支佛阿難,所以一個阿難有三個名字,是因德而名,因為他的德行而起的名字。所以,你不要以為這個喜賢和慶喜不是一個,慶喜和這個喜海又不同的;這是一個的,因為他德行而稱這個名字。

這是文殊師利菩薩和這個阿難海尊者在鐵圍山中──這鐵圍山是在須彌山的外邊,有這個大鐵圍山;就在鐵圍山間那兒來結集整頓這《華嚴經》的文義。「結集」就是把它潤色,也就把它修整、潤色,這叫結集。結集,一個人不能結集,要多幾個人;那麼就有很多很多的菩薩、很多很多的阿羅漢,在這個地方結集經藏,不是就只阿難尊者和文殊師利菩薩兩個;因為就是舉出他們兩位的名字來作代表,所以結集這個華嚴經藏。

結集完了之後,大家就想:「這個經太妙了!這個經沒有人相信的!這個經沒有人懂的!這個經在世界上沒有用處!這一部經不應該存在世界上!」於是乎就用神通把這個海龍王叫來,說:「龍王!你的海裡那麼多的地方,現在我們把這《華嚴經》存到你海的龍宮裡頭,由你給保存著!」這時龍王叩頭頂禮,歡喜得不得了,說是:「那最好了!龍宮裡也不會地震,也不會天崩的;龍宮裡是最平安的地方,保持經藏那是最好的一個地方了!」就接受他們的吩咐,存到龍宮裡去了。

所以這一部《華嚴經》,世界上根本沒有的;在結集經藏以後,世間就沒有人聽說有一部《華嚴經》。這是秘密的文字、秘密的經典,不可說不可說的經典。

【龍樹菩薩往龍宮,見此大不思議經有其三本】:那麼就保存到龍宮裡去了,想不到啊,這個佛法到出世的時候一定要出世;它不出世,這個世界就會壞了。所以就有一位龍樹菩薩,在佛滅度以後五百年,他出世了──不止五百年,那是多少年,你們可以去考究考究!考查不出來,就算它五百年;要考查出來,多少年就算它多少年。這不是一定的,不是我說的這樣就是這樣!

總而言之,就有一位龍樹菩薩出世了。這個龍樹菩薩出世了,他把世間的文字都讀遍了,都能背誦如流;無論什麼文字,都讀盡了──我相信他不會英文。他說的「世間文字」就是印度的文字,他讀盡了;讀盡了,他就往龍宮去,他就看見這種經典太不可思議、大不可思議!你怎麼樣想也沒有法子明白的,這不可思議嘛!
那麼,這一部不可思議經共有三本,有上本、中本、下本。

【下本有十萬偈、四十八品】:上本和中本,因為偈頌太多了,我們人的智慧達不到,不能明白,不容易記憶清楚;即使以龍樹菩薩的大智大慧,他也有望洋之歎。怎麼叫「望洋之歎」?就是看到海洋之大而發出驚歎,說:「嗨!海這麼大!」因為這個經也太大了,他也不敢看了。那麼就看下本,下本就有十萬偈頌,其中有四十八品。

【龍樹誦得,流傳於世】:龍樹菩薩非常聰明有智慧,記憶力特別清楚。他大約在龍宮裡時間也不太多──太多了,怕這一些魚鱉蝦蟹,或者不高興了;又怕龍王太孤寒了,捨不得供養他;所以他在那慌慌張張的,很短的時間作客,在那兒誦念這部《華嚴經》。因為他的記憶力特別強、特別好,過目不忘──念一遍就記得了;所以他就把這下本《華嚴經》記得很清楚,待他回到人間來,就一字不漏地把它寫出來。因為這個因緣,這部《大方廣佛華嚴經》才能流傳在世間。

【故《智度論》名此為「不思議經」,有十萬偈】:《大智度論》是龍樹菩薩所造之論。所以在《大智度論》上,龍樹菩薩把《大方廣佛華嚴經》就叫做「大不思議經」,也就是不思議的經典。這部經典的經文有十萬偈頌。

【《梁攝論》中名「百千經」】:在《梁攝論》上,稱這部經也就有另外一個名字,叫做「百千經」;百千是十萬;說這一部《大方廣佛華嚴經》有十萬偈頌之多。這就是勝過百千部經典了。(編按:《梁攝論》就是梁本《攝大乘論》)

【《西域記》說遮拘槃國,有此具本】:「遮拘槃國」是個國名字。在唐玄奘法師所著的《大唐西域記》上說:「在遮拘槃國,有這部《華嚴經》的全本。」我們現在所讀的這部八十卷還不全,還不是完全的。

遮拘槃國,據說離于闐國東南有二千多里路,有個國家就叫遮拘槃國。這國家的國王,都很敬重、很愛護大乘經典;好像《大方廣佛華嚴經》、《妙法蓮華經》、《大般若經》、《大雲經》、《大寶積經》、《楞伽經》等等。這些大部的經典,他都保存著;一代一代的這麼保存,作為國寶,這麼來代代相傳。

他這國家,假使有外來的比丘到他這兒去,他要考試一下。如果是小乘的比丘,就:「趕快你給我走,我這兒不留的。」這國家不歡迎小乘比丘,不要小乘人。如果有大乘比丘到他這國家,他就是儘量來供養,以種種的珍寶供養;住的房子也好,穿的衣服也好,吃的也好。
你們誰想貪圖供養的話,就趕快到那個遮拘槃國去。現在在什麼地方呢?你找著,你就知道了;找不著,那我也不幫你做這個嚮導。你要貪圖供養,就到那個地方去。不過,貪圖供養的人呢,你在修道上就一定不會修行的;所以你們還莫如不貪圖供養,先修行成功了,成就道業再說!

(編按:在東晉的時候,有位沙門名叫支法領,是廬山慧遠大師的弟子;他歡喜大乘法,聽說該國有大乘經典,為了求法,就不辭千辛萬苦來到遮拘槃國,竭誠請禱,所以就請得《華嚴經》的前分有三萬六千偈回國。這就成為晉朝所譯的《華嚴經》,也就是《六十華嚴》。)

[4] 是文殊師利「與」阿難海:《佛教大藏經》、《大正新修大藏經》和《中華大藏經》皆作「與」;《卍續藏經》和《卍新纂續藏經》皆作「於」,誤。今本書依上人講解作「與」。

[5] 西域記說遮「拘槃」國有此具本:《佛教大藏經》、《大正新修大藏經》和《中華大藏經》皆作「拘槃」;《卍續藏經》和《卍新纂續藏經》皆作「俱盤」。今本書依上人講解作「拘槃」。

卍      卍      卍

昨天晚間,果速講的 lecture 講得是很慢的,但是他講的道理就很清楚,不是那麼似是而非的,不是那麼認理不清楚的。這一點,你們各位應該學習他。他本來不擅於談話,但是他這次所講的還是很好的。這是一個消息,告訴大家。

還有,我們這兒這位果遵居士,每逢在觀音成道這一天,他就跑了,沒有來。我記得,這麼多年,從第一個暑假班到現在,已經有五六年了,每逢這天,他不是去旅行,再不就是去做其他的事情,沒有來過。我以為昨天他會來,也沒有來。這是一個很奇怪的事情。其他的人還沒有這個情形。我希望你們每一個人都要注意。這是一個消息。

再者,不論是比丘或是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沙彌、沙彌尼,你們都要自己尊重自己,不要給旁人很多麻煩。你比丘不能無緣無故就去罵沙彌、沙彌尼、比丘尼。你除非有真正的道理,那麼可以教訓他;這是要公開的,不是私人,我就罵這個一頓,罵那個一頓,不可以的!誰要是不守自己的這個地位,隨隨便便地就去給旁人麻煩,這是不可以的!你自己以為這麼樣子罵了旁人,你自己就有了地位了。這是不可以的!在道場裡邊,誰也不能做土匪,誰也不能做野蠻的人,這麼不講道理!不是誰可以壓迫誰的。不要說你們互相都是師兄弟,就我做師父的,我也不用這勢力去壓迫你們。

那麼說,為什麼不許可白天到房裡去呢?如果你也到自己房裡去,他也到自己房裡去,那佛殿根本就沒有人了。最低限度都要有一兩個人,兩個人在這個office,在佛堂這兒看著這個門口。裡邊有人到外邊去,就應該找旁人在這兒看著;不是人家外邊來的人叫門,沒有人應門。這麼多人都幹什麼的!跑到上邊(樓上);你們再要這樣子,把上邊都拆了它,叫你跑到上邊去!真是無慚無愧!真是不知道慚愧!你們現在不是做師父呢!你們現在都是做弟子;做弟子就想這麼樣子,那得了!

還有,我們這個男界是走這個樓梯,女界是走那個樓梯。現在雖然說女界不在這兒住,但是白天都是來這兒做工,來這兒翻譯經典、打字,做一切的事情。比丘和沙彌沒有重要的事情,應該自己尊重自己,從這個樓梯走,女界從那個樓梯走;不要自己無慚無愧的,跑到那個樓梯,和女人嘀嘀咕咕的,太不知自愛了,太不知自己尊重自己了!在樓梯上有什麼可以講的呢!你要在公開的地方,不是在那個樓梯上來開會,或者在那麼一個走廊,那個小小的地方,站到那個地方,太卑鄙了!這樣子,你太自己把自己看得卑賤了!不能沒有事情要找事情來做,沒有麻煩要找麻煩來做。

好像現在教這個梵文,在教課程的時候,你有什麼問題,可以提出來問;不要等到教完了,你故意用個理由來給人家很多麻煩,talking, talking, too much talking! 你自己應該尊重你自己!

我們現在在四樓做房間,現在還沒有做好呢,任何人不能到那裡邊去打坐或做什麼。不是這有一個房間,我就要把它先佔了、先用了,做還沒有做好呢,不能隨隨便便跑那上邊去,就我在這兒坐,我在這兒打坐。這是不可以的!你到那個地方坐,你以為那個地方清靜,其實你已經犯了道場的規矩。

你自己跑到上邊去,那是不行的。如果沒有什麼事情,不要跑來跑去的,好像牛那麼重,那個身體,砰!砰!不要說人,就是諸佛菩薩在那兒入定了,都會被你這種響的聲音,吵得都不能入得定。做什麼事情,為什麼要跑來跑去的?為什麼要從這兒跑到那兒,從那兒跑到這兒?你要有事情,那可以。你是有什麼重要的事情啊,為什麼你要這樣擾亂人?為什麼你盡給人家一些個麻煩?

卍      卍      卍

F3.  中本經

(三)中本經。即彼所見,有四十九萬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品。

【(三)中本經】:第三類是講中本《大方廣佛華嚴經》。

【即彼所見】:也就是龍樹菩薩在龍宮裡所見的中本《華嚴經》。這中本《華嚴經》,有多少呢?【有四十九萬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品】:有四十九萬八千八百偈頌,有一千二百那麼多品。我們現在所講的《華嚴經》是這一部略本經,僅僅是十萬偈頌,四十八品;中本經比這一部下本經就多了三十九萬八千八百偈頌,多出一千一百五十二品。

F4.  上本經

(四)上本經。即彼所見,有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偈,一四天下微塵數品。此上二本,非閻浮提人心力能持,故不傳之。

【(四)上本經】:第四類是講上本《大方廣佛華嚴經》。

【即彼所見】:也就是龍樹菩薩在龍宮裡所見的上本《華嚴經》。這上本《華嚴經》有多少呢?【有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偈,一四天下微塵數品】:有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那麼多的偈頌,有一個四天下微塵數那麼多的品。

三千大千世界,就是有一個日、一個月、一個須彌山、一個四大部洲(東勝神州、南贍部洲、西牛賀洲、北俱盧洲),這叫一個「世界」。集聚成一千個世界,就是一千個日、一千個月、一千個須彌山、一千個四大部洲,這叫一個「小千世界」。再集聚小千世界成一千,這是一個「中千世界」。再集聚一千個中千世界,這是一個「大千世界」。因為有三個「千」,所以叫「三千大千世界」。

這三千世界是很多了,這僅僅是一個三千大千世界;現在這裡所說的是十個三千大千世界,有十個三千大千世界這麼多的微塵數偈。一個大千世界裡的微塵,你想想有多少?何況這十三千大千世界那麼多的微塵數偈頌,這十個三大千世界所有的微塵,每一粒微塵都算上,你說是多少?沒有人知道!但是,它就是這麼多的微塵數偈,偈頌有這麼多!

什麼是「一四天下」?就是一個日、一個月、一個須彌山、一個四大部洲(東勝神洲、南贍部洲、西牛賀洲、北俱盧洲),這叫一四天下。在這一四天下,盡虛空的微塵都算上,有這麼多的品;你想想,是多少?

【此上二本】:在上邊所說這兩本《華嚴經》,【非閻浮提人心力能持,故不傳之】:我們這個世界就叫「閻浮提」,是在南贍部洲,叫「南閻浮提」。不是我們這世界人的心力和力量所能修行得到的──心力也算不過來,力量也達不到,不能修持的。

所以,上本和中本這兩本都不傳。你想要去學這兩本經,可以到龍宮去見一見龍王爺;請他先喝一杯茶,然後和他談這個要求,或者可以的。你有這個能力,就可以到龍王那個地方;你就不請他飲茶,或者他也不敢不給你看這部經。

F5. 普眼經 

(五)普眼經。即海雲所持,「以大海量墨,須彌聚筆,書此普眼法門,一品中一門,一門中一法,一法中一義,一義中一句,不得少分,何況能盡?」但是入深法界菩薩陀羅尼力之所能持。已下諸經,並非凡力能受。

我們現在所講的《華嚴經》,這是出自下本。中本和上本都不是我們這個世界的人心和力量所能修持的,所以上中這兩本不傳。那麼還有比這《大方廣佛華嚴經》上本、中本更無量無邊的境界,這叫什麼呢?

【(五)普眼經】:第五類是講《普眼經》。這部經比《華嚴經》上本更為無量。怎麼叫「普眼」呢?因為微塵也有眼睛,毫毛也有眼睛;所以在每一粒微塵有百千萬億那麼多的眼睛,在每一根毫毛端也有百千萬億那麼多的眼睛。這個眼睛,你沒有法子來知道它多少的,不是凡夫的境界所能瞭解的,所以這叫「普眼經」。

【即海雲所持】:這部「普眼經」就是海雲菩薩所修持的法門。海雲菩薩是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中的第三位善知識。

在《華嚴經》講善財童子五十三參,那麼一般的佛教徒就把他都認錯了。怎麼認錯了呢?所有的這個法師都願意收皈依弟子;所收皈依弟子,你沒有皈依的來皈依三寶這是對的,但他是叫這些個已經皈依的再皈依三寶。這是法師行這種的法,為什麼他叫這已經皈依的再皈依三寶,再皈依呢?就是因為他覺得要是沒有皈依呢,雖然親近,就好像還是很遠似的;這是一個理由,對已經皈依的,還要收他做皈依弟子。第二個理由,他要貪圖供養。沒有皈依,不是我的皈依弟子,你就不會供養我那麼多的錢;皈依了,這個錢就源源而來。他這個收皈依的,不是給佛收弟子,是給師父收這個錢,皈依「錢」。

有這麼幾句笑話,說是:「天命之謂錢,率性之謂錢,修道之謂錢,錢也者不可須臾離也!」這是《中庸》上幾句話,是說:「天命之謂性(天給你這個命就是個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那麼他把它改了,就──天命之謂錢,率性之謂錢,修道之謂錢,錢也者不可須臾離也。

因為這個「錢也者,不可須臾離也」,所以他就要人人都皈依他。已經皈依的,他說:「皈依,參多一個師了,那沒有關係!善財童子都五十三參呢!你這參一個兩個,參得越多越好!你能五十四參,那比善財童子都多了一參。」這叫皈依多一個師父,這叫「參師」,起這種的名稱,這是一些個法師叫人來參,來皈依。

那麼,這個皈依弟子就想:「這一定是善財童子的五十三參,我要超過善財童子,那當然是比善財童子更高了。」於是就迷頭迷腦地這麼去參師了。但是,參師怎麼樣呢,不敢讓以前那個師父知道,偷偷地去參師;因為他那個師父知道就會發脾氣,就會不高興了:「你皈依我,為什麼又皈依他?你這麼樣子不忠實,你這樣子不專一!」那麼就會罵他一頓,甚至於發脾氣,以後永遠都不睬他了;所以他要偷著去參。

這一下子怎麼樣啊?就是「背師參師」,違背一個師父,又參一個師父。這是佛教的敗類!你們要注意這一點。

所以已經皈依三寶的人,我是不收他再皈依的。我會當面罵他:「皈依一次就可以了,不需要皈依多一次!」你要受戒是可以的。你要左皈依一次、右皈依一次,這是佛教的敗類!不是真正佛教徒!你要是個真正佛教徒,為什麼要左皈依、右皈依,皈依這麼多次幹什麼?你看耶穌教、天主教的領洗,他沒有說在這個教堂領洗一次,洗得沒有乾淨,我再到那個教堂再洗一次,到另一個教堂再洗一次;左洗一次、右洗一次,洗得越多越好。沒有這個道理!你要是皈依來、皈依去,都是佛教裡邊這幾個人,皈依一次、再皈依一次,皈依一次、再皈依一次,皈依來、皈依去,都是這幾個人,沒有一個新血──沒有新的人。所以這是不對的!

為什麼這些法師不告訴你:你已經皈依不需要再皈依了?因為他要是說明白,他這個錢也就離了,就沒有了!所以,無論如何他不會告訴你這個秘密的;這是一個最秘密法,他不會和你說清楚的。

我為什麼會告訴你們這麼清楚呢?因為在美國這個國家,這是佛教一個開始;所以你們大家必須要明白真理,不要盲從。不要閉著眼睛各處像烏蠅(編按:烏蠅,又叫蠅或蒼蠅)似的,東撞一頭、西撞一頭;喔!從這個佛教跑到外道去,從外道又跑回佛教來。這來回來回濫碰頭,這才沒有意思呢!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他不是他自己去參的,是他的師父叫他去參的。譬如他師父說:「我所有的道德、所有修行的法門,我都教給你了,現在我再沒有什麼方法來教你了。你可以向南去行,到那個地方,親近某某善知識,你再拜他;他是善知識,你應該到那個地方跟他學去。」這是他師父介紹他去的!不是他自己偷偷摸摸去,我參這個師、參那個師,說要學善財童子。簡直地這是一個──不但沒學善財童子,反學了一個惡財童子,用錢去買罪去!違背這個師父,又參那個師父;然後又違背那個師父,又參另一個師父;這才是佛教的敗類呢!

「海雲所持」,「海雲」就是善財童子所參拜的第三個善知識「海雲菩薩」。

【以大海量墨,須彌聚筆,書此普眼法門】:這部《普眼經》,是以大海的水來研墨,用須彌山那樣多的微塵所聚成的好像這一支筆似的,來書寫這個《普眼經》的法門。

【一品中一門】:可是,不是完全能把它寫了,只能寫出一品中的一門。【一門中一法】:在這一門之中,不是把這一門完全寫清楚了,怎麼樣呢?在這一個門裡,僅僅就寫出一個法。【一法中一義】:在這一個法裡邊,只能寫出來一個義理。【一義中一句】:在這一個義理裡邊,只能寫出一句。【不得少分】:即使你用大海作墨、須彌為筆,你寫一句的少分道理,這其中的意義也寫不完;就是最少的那一分的道理,也寫不完!【何況能盡】:況且你能完全把這一部經典全都寫完了嗎?這是說《普眼經》的經文是無量無量,無法可以寫盡的。(編按:此段疏文是〈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三的經文。)

【但是入深法界菩薩,陀羅尼力之所能持】:這種的法門是無量的,只有入深法界的菩薩能以周遍法界,能在這個法界裡邊,用這種陀羅尼的力量才能受持這種法門。

【已下諸經,並非凡力能受】:在下邊所講這一切的經典,不是凡夫的力量所能受持讀誦的,所能明白的。所以這部《普眼經》,在我們這世界上根本就沒有的。

卍      卍      卍

那麼,這個大眾在一起,就叫「和合眾」;和合眾有「六和」。在六和之中就有:戒和同修、見和同解、身和同住、利和同均、口和無諍、意和同悅。

修道要大眾共同熏修,不能不隨眾;不隨眾,就是犯常住的規矩。你破壞常住的東西,也是犯常住的規矩。好像昨天這個地,既然知道有人把它弄壞過,那麼你做什麼事情就應該特別小心保護它,不要把它弄壞了。你不應該覺得:「他弄壞一塊,我弄壞兩塊,這才夠本!你能把它弄壞一個地方,我就能把它弄壞兩個地方,總要比你多一點!」這不可以的。

尤其作一切的功課,有的人看見旁人不拜佛,有的人拜,有的人不拜,他就要學那個不拜的,不學那個拜的。他就要向下流,不要向上跑!這個人是誰呢?你們大家應該認識清楚的。今天,我問他:「你為什麼不拜佛?」果某說:「我拜啊!」

我說:「你昨天晚間拜,那你前天晚間拜了沒有?」「我拜啊!」

我說:「你拜啊!你昨天晚間是人家告訴你,你拜。你以前你拜嗎?」

他說:「我看見果先、果瞻他們都不拜。」

我說:「是不是你要學他?」他說:「我不要學他。」

我說:「那天你說你是……」他說:「我覺得我講的……我這是第一義。」

我說:「那你講的什麼?現在你講第一義,你有第一義?你講第一義?你有疑惑,就趕快走。」他說:「我……我明白這個……」

我說:「你不懷疑的是什麼?什麼你不懷疑?吃飯?啊!證水果了?你是那個樣子嗎?」

那樣子,這在大家共同的地方,不可以的。不要說你沒有證果,你就證果了,那都要隨大眾的規矩!你不隨大眾的規矩,你就證果了,也不行的!證果一樣要遷單的!你就證果了,你不隨大眾會下,不隨大眾的規矩,也一樣要遷單的。你不要以為證果了,我方才說你拆這個房子,拆這個 building,你拆了,然後你又能把它吹口氣,它又好了,那才算呢!顯顯神通;你沒有那種神通,那你還是不行的。說我把它拆了,你們都把它拆了;拆完了,喔!一閉眼睛,又都造好了。像玉泉山那個關帝公,一晚間就修一個廟,那樣可以的。

你現在證了一個水果,就要什麼也不幹了,還懷疑,你這種的,這真是邪知邪見。你這種思想,你要是不改過,一定要墮落的,將來你一定要墮落,變一個懶蟲的,證一個蟲子的果。你真是學這個懶蟲的樣子。

人家學,都是照著這個好的學,「見賢思齊焉」,說誰用功用得最好,誰最有修行,我要向這個人學習。你這個是,你看誰最懶,你要學誰;你看誰不拜佛,你就要學誰。他們是我叫他們去做旁的工作,你是做什麼工作的?啊?你問自己。你們想一想,你們這樣子,他們就有人有徒弟了,不要收徒弟都有徒弟了。果先、果瞻,你們兩個人現在有徒弟了。這麼的懶!OK! Very Wonderful!

卍      卍      卍

F6. 同說經 

(六)同說經。謂約一類須彌山形世界,遍於虛空容毛端處,以言聲說,無有窮盡。

【(六)同說經】:第六類是講同說經。「同說經」就和這個《華嚴經》這種大的一類經典。

【謂約一類須彌山形世界,遍於虛空容毛端處】:這部經是大類的經典,好像須彌山形那樣大的世界,這個世界遍於虛空,就連一根毫毛端的地方也充滿了。【以言聲說,無有窮盡】:用言語音聲來說這種法,也無能窮盡的。

如〈不思議法品〉云:「如一佛身,以神通力,轉如是等差別法輪,一切世法無能為喻。如是盡虛空界,一一毛端分量之處,乃至一一化身,皆如是說。音聲、文字、句義,一一充滿法界等。」

【如〈不思議法品〉云】:好像在本經〈不思議法品〉上說的,【如一佛身,以神通力,轉如是等差別法輪】:好像一位佛的身,以佛神通的力量,來大轉像這樣不同的法輪。【一切世法無能為喻】:這種的境界不是世間法所能來比喻的,沒有法子形容得出來。

【如是盡虛空界,一一毛端分量之處】:像這樣盡虛空界,在每一根毫毛端分量的地方,【乃至一一化身,皆如是說】:乃至於佛的每一個化身,都是無量無邊的;不單佛報身說法,就是化身也像這樣來說法。【音聲、文字、句義,一一充滿法界等】:每一種音聲,每一個文字,每一句義理,都充滿、充遍法界了,等等的這個意思很多,有說不完那麼多。

這都是同類說的經。

又,〈阿僧祇品〉云:「光中現 [6] 佛不可說,佛所說法不可說,乃至於彼一一修多羅,分別法門不可說等。」此意但約一類音聲說法,已不可結集,豈下位能持?

【又,〈阿僧祇品〉云】:又者,在《華嚴經•阿僧祇品》上說了,【光中現佛不可說】:佛的光中所現出來的佛,不可說,有不可思議那麼多。【佛所說法不可說】:那麼光中現佛不可說,每一位化佛,他所說的法也是不可說的,也是沒有法子說得完的。【乃至於彼一一修多羅,分別法門不可說等】:乃至於在化佛所說的這個法,所說的一一經典,分別的法門也是不可說,也是說不完那麼多;這個意思很多的,有說不完那麼多。

【此意但約一類音聲說法,已不可結集】:這意思是僅僅地根據這一種類音聲說法,這一類的經典,也就沒有法子來把它結集到一起。【豈下位能持】:這豈是初位證果的阿羅漢或者菩薩他們所能知道的呢?這是一個講法。也可以說,豈是下位凡夫所能受持的?他是不能受持這個經典的。

[6] 光中「現」佛不可說:《佛教大藏經》、《大正新修大藏經》和《中華大藏經》皆作「見」;《卍續藏經》和《卍新纂續藏經》皆作「現」。今本書依上人講解作「現」。

F7. 異說經 

(七)異說經。謂樹形等,世界既異,其中眾生報類亦別;如來於彼現身立教,施設不同,不可定其色與非色、言非言等,則部類難量。

【(七)異說經】:第七類是講異說經。在前邊是相同的說法,現在又是不同的說這個經。不同是什麼呢?

【謂樹形等】:就是說,樹形之類的各種世界。就是山河大地,甚至一切的樹木叢林,也都是諸佛的法身,諸佛都是在那兒說法的。不過,我們人沒有證得這果位之前,就是見到佛也不認識佛,聽到法也不明白這個法。你要是證果了,看見這山河大地,一切的一切,都是諸佛在那兒說法呢,這一切的樹木花草都是說法,所以說樹形等。【世界既異】:它是樹形,樹當然和人不同了。那麼世界既然不同,【其中眾生報類亦別】:它這個世界的眾生果報也不同。像是在樹上也有很多眾生,它的果報也是不同的,所以說報類亦別。

【如來於彼現身立教】:佛現身,或者做一個大王,或者現種種的花草,來說法立教,令一切眾生都得到這個法喜充滿。【施設不同】:佛施設的這個教化,不是一樣的。【不可定其色與非色、言非言等】:不能說它一定由色蘊攝,或者不是色蘊所攝。好像那個聲就是色蘊所攝,這個言語就不是色蘊所攝,這個名也不是色蘊所攝;那麼,以聲為體的,這就是屬於色蘊;以名為體的,這就不是色蘊所攝。但是,不論是色蘊所攝不是色蘊所攝,這沒有一定的;所以,或者用言語來說法,或者用光來說法,這等等也不是一定的。【則部類難量】:這樣子看來,就是部類也是不可說的,也是無量無邊的。

F8.  主伴經 

(八)主伴經。謂遮那所說,雖遍法界,然與諸佛互為主伴。如說十住時,十方來證,皆言「我國皆說」等。則前七經皆有主伴。

【(八)主伴經】:第八類是講主伴經。這個經也有主,也有伴。這是說的什麼呢?

【謂遮那所說,雖遍法界,然與諸佛互為主伴】:這是說,毗盧遮那佛說法,雖然周遍法界,可是和諸佛說法互為主伴。好像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在這兒說法為說法主,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和東方琉璃世界消災延壽藥師佛就為伴;如果東方琉璃世界藥師如來為主,釋迦牟尼佛和阿彌陀佛也都為伴;如果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為主,釋迦牟尼佛和藥師如來也都為伴。所以說,諸佛是互為主伴的,經也是互為主伴。

【如說十住時,十方來證,皆言「我國皆說」等】:好像《大方廣佛華嚴經》說〈十住品〉的時候,十方的諸佛都到這兒來給作證明這部經,說:「我們的國土,現在也是說這個〈十住品〉,統統都是說這個。」

【則前七經,皆有主伴】:那麼在前邊所說的七類經,皆有主有伴。

F9. 眷屬經 

(九)眷屬經。謂餘根器不能聞此通方之說,隨宜說教,令入此門;皆為此經勝方便故,名為眷屬。故下經[7]云:「普眼修多羅,以佛剎微塵數修多羅為眷屬等。」則前八皆有眷屬。

【(九)眷屬經】:第九類是講眷屬經;就是和這部經有關係的經典,好像我們人有眷屬、有親戚一樣。經也有它的親戚經,也有它的眷屬經,為什麼呢?因為這部《大方廣佛華嚴經》,人或許不明白;那麼其他的經典呢,你一說,他就明白了。明白,由他不明白這一部經,但明白那一部經,然後一點一點地又可以明白這一部經了。所以,經要有眷屬經,由淺入深,來作為接引。

【謂餘根器不能聞此通方之說】:餘根器,是指二乘人。這是所說的這個二乘人聽這《華嚴經》,有眼不見,有耳不聞,這叫「餘根器」,就是這個根器還沒有成熟呢!他這個善根還不夠的!不夠,沒有這種德行,沒有這種善根,那麼他就「不能聞此通方之說」。通方之說,就是這一個法是不可思議,是最殊勝的一種法,也就是最普通最方便的一種法;就因為這個法,它是最普通、最方便,所以一般善根不足的人又不明白了。

【隨宜說教,令入此門】:隨順著這個機宜,隨著這個眾生的根性,而說這個教。他因為不能明白這個《大方廣佛華嚴經》的妙法,所以又給說其他的經典,以使令他還到這《大方廣佛華嚴經》的法門裡頭來;這也就是說的為實施權,用權巧方便的法門,來叫他入這真實的法門裡邊來。

【皆為此經勝方便故,名為眷屬】:為什麼呢?就因為這《大方廣佛華嚴經》是最殊勝的法門,其他的經典都為《大方廣佛華嚴經》的一個眷屬經,所以稱它們為「眷屬」。

【故下經云】:所以下邊這個本經說,【普眼修多羅,以佛剎微塵數修多羅為眷屬等】:在《普眼》這一部經,以不可思議佛剎微塵數那麼多的佛剎、那麼多的修多羅、那麼多的經典,作為這個《普眼經》的眷屬。「等」,好像這一類的道理很多。

【則前八皆有眷屬】:那麼在前邊所說的八類經,都各有它的眷屬。

[7] 故下「經」云:《佛教大藏經》、《大正新修大藏經》和《中華大藏經》皆有「經」字;《卍續藏經》和《卍新纂續藏經》皆無「經」字。今本書依上人講解作有「經」字。 

F10.  圓滿經

(十)圓滿經。謂此上諸本,總融為一無盡大修多羅海。隨一會一品,一句一文,皆攝一切,無有分限。故〈現相品〉云:「毗盧遮那佛,願力周法界;一切國土中,恆轉無上輪等。」故七十三中,名「圓滿因輪」,此之謂也。

【(十)圓滿經】:第十類是講圓滿經。在前邊那些的經典,有的太深了,令一般人不能明瞭;有的太高了,令一般人的智慧也不能接受;有的又是太多了,令一般凡夫的心力更達不到這種境界。這都不能說是圓滿的經。

【謂此上諸本,總融為一無盡大修多羅海】:說是現在把前邊九類經總起來,融會貫通為一個沒有窮盡的這種大修多羅海;這個大修多羅海,就是總前邊這一切的經。

【隨一會一品,一句一文】:隨著一會中的一品,一品中的一句,一句中的一字──一文就是一字;【皆攝一切,無有分限】:雖然是一字,也都總攝一切經典,沒有分別。一就是無量,無量就是一;這一個「一」,一字能包括無量義,無量義也和這個一字是互相融攝;這個意思都互相連帶的,沒有分限,沒有這個一和多的這種分限,沒有這種的分別。

【故〈現相品〉云】:所以在《華嚴經•現相品》裡有這麼幾句經文說,【毗盧遮那佛,願力周法界】:毗盧遮那佛在過去生中,所發的大願力是周遍法界那麼大的──他的願力是無窮無盡的,周遍法界的;【一切國土中,恆轉無上輪等】:在所有一切諸佛的國土裡邊,他常常轉無上的妙法輪;「等」,那麼這個意思說得很多。

【故七十三中,名「圓滿因輪」】:七十三,就是指現行本《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的第七十三卷。在晉朝所翻譯的《華嚴經》當中,也說此經名叫「圓滿因輪經」。【此之謂也】:就是這樣的說法。

(編按:清涼國師《華嚴疏鈔》:「晉經但名圓滿修多羅;此是大願精進力夜神,敘昔為善伏太子,救於獄囚,半月行施,就戮時臨,如來入會為說此經。」《華嚴經•入法界品》:「此是大願精進力夜神,敘自己往昔於法輪音虛空燈佛住世時,為善伏太子;因救於獄囚當死,經半月行施之後,就戮時臨。……爾時如來知其可化,以圓滿音說修多羅,名普照因輪。」普照,也就是圓滿。)

D2.  顯品會  分二
E1.  總明  E2.  別辨
今E1.

第二,品會差別者。即顯今經與晉譯同異。

【第二,品會差別者】:第二門,是顯品會;就是顯出這部《華嚴經》有多少品、多少會。這部經不同譯本的品、會,是有差別的;差別,就是不同。我們現在所講的《華嚴經》有三十九品和九會;其他的經就沒有這麼多品,晉朝翻譯的這個《華嚴經》就不是這樣,也僅僅是三十四品和八會。這是說的,

【即顯今經與晉譯同異】:就顯現在這個八十卷的《華嚴經》這三十九品,和晉朝那時候所翻譯的《華嚴經》在什麼地方是相同,在什麼地方是不同。在下邊會有詳細說明。

E2.  別辨 分二
F1.  明會不同  F2.  彰品不同
今F1.

今經九會,以《晉經》第七會初,闕〈十定品〉「重會普光」,故唯八會。

【今經九會】:現在這八十卷的《華嚴經》是有九會七處。【以《晉經》第七會初,闕〈十定品〉「重會普光」,故唯八會】:因為在《晉經》第七會最初的時候,它沒有這個〈十定品〉,也就是沒有這個重會普光明殿的這一品。所以在晉朝所譯的六十卷《華嚴經》,就僅僅有八會,沒有九會。

這部《大方廣佛華嚴經》有兩種的翻譯本,一種是晉朝所譯的六十卷本,一種是唐朝所譯的八十卷本。我們現在所講的《華嚴經》,是唐譯的八十卷本。

這部八十卷《華嚴經》,有七處九會,共三十九品:

第一會,在菩提道場,從第一卷到第十一卷,有六品。

第二會,在普光明殿(普光法堂),從第十二卷到第十五卷,有六品。

第三會,在忉利天宮,從第十六卷到十八卷,有六品。

第四會,在夜摩天宮,從第十九卷到二十一卷,有四品。

第五會,在兜率天宮,從二十二卷到三十三卷,有三品。

第六會,在他化自在天宮,從三十四卷到三十九卷,有一品。

第七會,又在普光明殿,從第四十卷到五十二卷,有十一品。

第八會,也是在普光明殿,從第五十三卷到五十九卷,有一品。

第九會,在逝多林,從第六十卷到第八十卷,有一品。

有一首偈頌是這麼說的:

菩提場初九逝多,三四忉利及夜摩,
普光明殿二七八,兜率他化五六會。

這是說七處九會的所在地。

這個翻譯經典,在古來的人,也有翻譯不同樣的。本來這部《華嚴經》就是一部,可是翻譯的本子就不同;在晉朝有六十卷,以後在唐朝翻譯的就是八十卷,所以翻譯經典也是不一樣的。尤其現在想把這個經典都翻譯成英文,這也是不容易的一件事。我們研究佛法的人,要研究它的義理,不一定要研究它的皮毛;你把義理明白了,那個意思明白了,你才能明白這個佛經的真正的道理。

卍      卍      卍

今天我們到另外一個地方去,談到這個翻譯經典的問題。那麼,一般的中國的出家人,即便讀了兩天英文,也不完全懂,所以看見這些professor(教授)翻譯經典,不論他翻譯得對不對,就給下批評,就說「好,好,好!好,好,好!」那麼究竟他知不知道呢?不知道。我們現在不要盡讓人家說「好、好、好!」我們要叫他們說一個「真、真、真!」把這個意思翻譯真了,這才是對的。翻譯經典,最好能把它翻譯成白話,不要太高深了;太高深,人家看了都不懂。

今天有兩位比丘尼從香港來的;一位是華嚴蓮社的當家師,一位就是東蓮覺苑寶覺中學的校長叫覺岸的。這位覺岸法師,她是在日本讀了不知多少年書,回去在香港東蓮覺苑做校長。明天我們請她們來吃中飯。你們哪一位居士有時間,願意來做陪客,都歡迎來。還有這個譚居士,聽說她們來了,預備禮拜五請她們兩位去吃齋,也請我們這兒比丘、比丘尼、這個沙彌、沙彌尼都一起去應供。我們看看禮拜五要找多一個車。這一個車不夠,要找多一個車,看看誰有車,可以借一個車用一用。

本來我發表消息說不出去應供了,因為我們人太多。那時候在這個果循的家裡吃完了齋,我就發表不出去應供了。那麼這次因為什麼又出去了呢?這次因為不是請我們,是請那兩個比丘尼,我們是做陪客的;陪著旁人去可以,不是自己去。所以這也不算破我們的規矩。我先給你們解釋明白了。

卍      卍      卍

這個講經呢,不是像以前那麼馬馬虎虎給你們講就可以了;現在講得對不對,你們都知道了。這是一個好現象。以後或者我還有很多不會講的,那麼就都留著你們講,留著你們把它找出來;這是昨天這個因緣,這是很好的。以後我不會講的,我就叫你們講,叫你們找;尤其果護,你找不出來就打香板。這是個好辦法,是不是啊?(弟子:是。)這就又見出你們都很有進步來著,不是馬馬虎虎的,像以前我講什麼你們也不知道,對不對也不知道。現在,我馬虎一點也不行了。

所以人家不教徒弟就是這樣子,教會徒弟就餓死師父。餓死了!餓死也不要緊,「將此深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

F2.  彰品不同

[8] 有三十九品,初會有六品。彼經唯三十四,由初會中,唯有二品:一、〈世間淨眼品〉,即今〈世主品〉;二、〈盧舍那品〉,即今〈現相〉已下五品。初會闕四,兼闕〈十定〉,故唯三十四品;餘諸品會大同,名有小異,至文當顯。

【今有三十九品】:現在這部《大方廣佛華嚴經》,總共有三十九品。【初會有六品】:在第一會有六品。

【彼經唯三十四】:在晉朝所翻譯的《華嚴經》,只有三十四品,少了五品。【由初會中,唯有二品】:就因為在初會,這是菩提場講經的那個地方,只有二品。是哪二品呢?【一、〈世間淨眼品〉,即今〈世主品〉】:一是〈世間淨眼品〉,就是現在這個〈世主妙嚴品〉。【二、〈盧舍那品〉,即今〈現相〉已下五品】:二是〈盧舍那品〉,就是現在〈如來現相品〉以下的五品。

【初會闕四,兼闕〈十定〉,故唯三十四品】:在第一會缺了〈普賢三昧品〉、〈世界成就品〉、〈華藏世界品〉、〈毘盧遮那品〉四品,在第七會又缺了〈十定品〉;所以就僅僅有三十四品,比唐朝所譯的《華嚴經》少了五品。【餘諸品會大同】:其餘的這個品和會,大致都是相同的、差不多的。【名有小異,至文當顯】:至於品名,有少少的不同而已;等到這個經文上,就會把這種的義理顯明出來了。

現在這部《華嚴經》有三十九品。這部經的每一品,都有序分、正宗分,有一定的次第──說完這一品之後,就繼續說那一品,品品都有連帶的關係。這叫有條不紊,就是不亂,它很有次第的。那麼,在這個次第就是:

第一會有六品:〈世主妙嚴品第一〉、〈如來現相品第二〉、〈普賢三昧品第三〉、〈世界成就品第四〉、〈華藏世界品第五〉、〈毗盧遮那品第六〉。

第二會有六品:〈如來名號品第七〉、〈四諦品第八〉、〈光明覺品第九〉、〈菩薩問明品第十〉、〈淨行品第十一〉、〈賢首品第十二〉。

第三會有六品:〈升須彌山頂品第十三〉、〈須彌頂上偈讚品第十四〉、〈十住品第十五〉、〈梵行品第十六〉、〈初發心功德品第十七〉、〈明法品第十八〉。

第四會有四品:〈升夜摩天宮品第十九〉、〈夜摩宮中偈讚品第二十〉、〈十行品第二十一〉、〈十無盡藏品第二十二〉。

第五會有三品:〈升兜率天宮品第二十三〉、〈兜率宮中偈讚品第二十四〉、〈十迴向品第二十五〉。

第六會有一品:〈十地品第二十六〉。

第七會有十一品:〈十定品第二十七〉、〈十通品第二十八〉、〈十忍品第二十九〉、〈阿僧祇品第三十〉、〈如來壽量品第三十一〉、〈諸菩薩住處品第三十二〉、〈佛不思議法品第三十三〉、〈如來十身相海品第三十四〉、〈隨好光明功德品第三十五〉、〈普賢行品第三十六〉、〈如來出現品第三十七〉。

第八會有一品:〈離世間品第三十八〉。

第九會有一品:〈入法界品第三十九〉。

在我們沒講《華嚴經》之前,把這個品的名字都先知道;等到講經文的時候,這就有一個印象。

[8]「今」有三十九品:《佛教大藏經》、《大正新修大藏經》和《中華大藏經》皆作「今」;《卍續藏經》和《卍新纂續藏經》皆作「今經」。今本書依上人講解作「今」。

D3.  明支類  分二
E1. 顯支流  E2. 明流類
今E1.

第三,明支類者。於中復二。先顯支流,即別行經。藏中,《兜沙經》一卷,是〈名號品〉;《菩薩本業經》一卷,是〈淨行品〉;《小十住經》一卷,是〈十住品〉;《大十住經》四卷,及《漸備一切智德經》四卷,並是〈十地品〉;《等目菩薩所問三昧經》二卷,是〈十定品〉;《無邊功德經》一卷,是〈壽量品〉;《如來性起微密藏經》二[9] 卷,是〈出現品〉;《度世經》六卷,是〈離世間品〉;《羅摩伽經》三卷,是〈入法界品〉。此等並是隨器受持,大本支出。

【第三,明支類者】:第三門,是明支類。「支」是支流,也就是好像樹分出的枝;「類」是類別,也就是屬於這一類的。這一類經可以說是《華嚴經》的分支;雖然是分支,但和《華嚴經》都是一類的,所以叫「支類」。

佛說每一部經,是對每一類的眾生來說這種法。佛就像什麼呢?用這個月光來比喻;月光比喻佛。譬如有三艘船在水裡走,一艘船向南走,一艘船就向北走,一艘船就在這兒不走;不走這艘船,也看見這個月光不走,就跟著它在這兒停止著;向南行的那艘船走了一千多里路,看看這個月光跟著它走了一千多里路;向北行的這艘船走了兩千多里路,看這個月光也跟著它走了兩千多里路。你們說這是怎麼一回事?本來就一個月光,這三艘船,甚至五艘船,或者十艘船,各走各的方向,但是這個月光就跟著它走──每一艘船都看這個月光跟著它走。所以,這就譬如佛講法,每一類眾生都覺得佛是對著他說法的。佛是不是對著他呢?佛是不動的,沒有對著哪一個眾生在那兒說法。這好像那個月光本來就是一個,不過這每一艘船看著它,這個感覺就不同了。

【於中復二】:在這支類裡邊有兩種意思,第一種是先顯支流,第二種說明流類。

【先顯支流,即別行經】:第一種是先顯明出來這支流。好像那個大海,江河都是大海的支流;這部《華嚴經》就譬如大海。那麼又有小部的經,是特別行於世的,流行在世界上,所以叫「支流」,這叫「別行經」。

【藏中,《兜沙經》一卷,是〈名號品〉】:別行經在這個《大藏經》裡邊,有《兜沙經》一卷,就是《華嚴經》中的〈如來名號品〉。

【《菩薩本業經》一卷,是〈淨行品〉】:《菩薩本業經》一卷,這也是在《大藏經》裡頭,就是《華嚴經》中的〈淨行品〉。

【《小十住經》一卷,是〈十住品〉】:在《大藏經》裡邊又有《小十住經》一卷,這就是《華嚴經》中的〈十住品〉。

【《大十住經》四卷,及《漸備一切智德經》四卷,並是〈十地品〉】:在《大藏經》裡邊又有《大十住經》四卷,和這個《漸備一切智德經》四卷;這兩部經都是《華嚴經》中的〈十地品〉。

【《等目菩薩所問三昧經》二卷,是〈十定品〉】:在《大藏經》裡邊,有《等目菩薩所問三昧經》二卷。「等目」是菩薩的名字,「所問」就是這位菩薩所問的,「三昧」是定。這部經是以人法為名,「三昧」是法,「等目菩薩」是人。這兩卷經就是《華嚴經》中的〈十定品〉,也是別行於世,就是把它單行本流通在世界上。

【《無邊功德經》一卷,是〈壽量品〉】:在《大藏經》裡,有《無邊功德經》一卷。「無邊功德」是法,以法為名,是單法立題;也可以說是法喻立題,「無邊」是法,「功德」是喻。這一卷經就是《華嚴經》中的〈如來壽量品〉。

【《如來性起微密藏經》二卷,是〈出現品〉】:在《大藏經》裡邊,有《如來性起微密藏經》二卷。「如來」是人,「性起微密」是法,這一部經是人法立題。這兩卷經就是《華嚴經》中的〈如來出現品〉,不過也是別行於世,有單行本。

【《度世經》六卷,是〈離世間品〉】:在《大藏經》裡邊,有《度世經》六卷,就是《華嚴經》中的〈離世間品〉。

【《羅摩伽經》三卷,是〈入法界品〉】:在《大藏經》裡邊,有《羅摩伽經》三卷。「羅摩」是什麼意思呢?「羅」就是離染污,離開染污了;「摩」就是轉的意思;「伽」是合的意思。就是離開這個染污了,轉到一合相上,轉到佛法這個不染污的道理上來。所以這一部經就叫《羅摩伽經》,有三卷。這就是《華嚴經》中的〈入法界品〉。

【此等並是隨器受持】:前邊所說這麼多經典的名字,都是隨眾生的根性,令他能受持的;他要不能受持的,就對這一類的眾生也沒有什麼益處。【大本支出】:這些經典都是從《大方廣佛華嚴經》這一部大經所分支出來的。這個「大本」就是說的下本《華嚴經》。

[9] 如來性起微密藏經「二」卷:《佛教大藏經》、《大正新修大藏經》和《中華大藏經》皆作「二」;《卍續藏經》和《卍新纂續藏經》皆作「兩」。今本書依上人講解作「二」。

卍      卍      卍

我們今天出去應供來著,連來帶去用了八九個鐘頭。那麼回來了,我們現在每一個人應該發表自己的感想。有什麼意見說一說,我們看一看每一個人的思想怎麼樣。
今天有居士請齋,我們大家都一起應供。為什麼要應供?因為你是比丘;「比丘」這個名字是不是「應供」?要是有人給你供,你不應,那就要餓死,那就「應供薄」了。

本來我們應該全體都去的,但是有兩位沒有去;這兩位沒有去,不是得到我正式的許可,但是我心裡頭已經許可了;心裡頭為什麼許可呢?因為這兩位沒有去的,一個在廟上做,大約今天他做到三十二個。所以這是值得不去的。又有一個,在廟上看門口、聽電話,或者等那個inspector──查樓的幫辦。那麼他說要是不去,我也沒有說可以不可以。但是,他也就不去了。他大概知道我心裡已經答應了。所以這兩位不去的,這是合法的。

那麼說不去的是合法,去的合不合法?去的都不合法。為什麼呢?因為這是果護這個「大善知識」、「老祖師爺」,他能有「獨到」的見解。所以,我們這去的,現在都不合法了──不是佛法了!他又說他不願意到在家人的家裡去。不錯!在戒律上說不到白衣家裡去,這是合法的;但是你要不是一個人去,這就不可以不去。我們這兒全體都去了,你一個人單表示自己清高,說我不去,那簡直的無知到極點!為什麼呢?六合同住,這僧有六合。你說你們都去,我不願意去;這叫標異現奇。標異現奇,顯出自己的有個特別樣子來,令人注意。

今天果速的母親來,又說是Mrs. Weng 她有一個毛病──說是什麼毛病,我不知道,果速他也不會翻譯──說我如果能把她這個毛病給治好了,叫她做什麼她做什麼。就因為她這樣子,所以我不要說沒有法子能叫她這個病好;假如我有法子叫她這個病好,她這麼樣說,我絕對不管她這個閒事,為什麼呢?我要管她這個閒事,這個就證明我這個貪心比她這個貪心更大了。她貪是貪病好,我貪是貪她幫我……或者拿錢或者造廟啊,或者幹什麼,這是──簡直和俗人沒有分別。所以這個事情你有機會就早一點告訴她,要是為這個事情來叫我叫她好了,然後她幫我做什麼事情;那麼什麼事情,我也絕對不管她這個病。她就不要說病,就死了我都不管的。

卍      卍      卍

E2. 明流類

二、明流類。謂《修慈經》一卷、《金剛鬘經》一[10] 卷、《如來不思議境界經》一卷,並是華嚴流類,而非本部別行。或是別行來未盡者,未敢詳定,餘如《纂靈記》辨[11]

【二、明流類】:第二種是說明流類;就是說明了和《華嚴經》的這個流類。認字的人看見這個「流類」,就明白它是什麼;不認字的人聽見說「流類」,他也覺得開悟了!開什麼悟啊?他說:「喔!這是哭起來了!『流淚』了嘛!」流類,他說流眼淚了。是不是睡著了?要是睡著,也不會流眼淚。這個「流類」不是「流淚」,那麼是流什麼類呢?「流」是流佈;「類」就是種類。品流是一樣的,就是說這部經和《華嚴經》的意思差不多,這叫「流類」。不認字的人,不要以為這就是哭了。

【謂《修慈經》一卷】:所說的就是,有一部經叫《修慈經》。這部經是教一切眾生修慈悲心──你怎麼樣修你的慈悲心,你怎麼樣能修成你這個慈悲三昧。修慈悲三昧,首先就要不殺生。你不殺生,就是培養你的慈悲心;你要殺生,那就是減輕你的慈悲心。所以你誰要修慈行仁,就不殺生;不殺生就是仁慈,所以叫《修慈經》。「修慈」是法,這部經以法為名,有一卷。

【《金剛鬘經》一卷】:又有《金剛鬘經》。「金剛鬘」是個譬喻,好像金剛花鬘似的。這部經是以喻立名,有一卷。

【《如來不思議境界經》一卷】:又有《如來不思議境界經》。「如來」是人,「不思議」是法,「境界」是譬喻;這部經以人法喻立題,有一卷。

【並是《華嚴》流類,而非本部別行】:前邊所說這三部經,都是《華嚴經》的品流和種類,都有這種的道理;但不是《華嚴經》的別行本,不是另外流行的副本。

【或是別行來未盡者,未敢詳定】:或者也是別行本,而傳來的還不夠完整;我們現在研究它,但還沒有研究清楚,所以不敢一定說它是流類?還是支流?還是別行?這得要再加考慮,再加研究。【餘如《纂靈記》辨】:其餘的道理,在《纂靈記》上有明白的辨別。

[10] 金剛鬘經「一」卷:《佛教大藏經》、《大正新修大藏經》和《中華大藏經》皆作「十」;《卍續藏經》和《卍新纂續藏經》皆作「一」。今本書依上人講解作「一」。

[11] 餘如纂靈記「辨」:《佛教大藏經》作「辨」;《大正新修大藏經》、《中華大藏經》、《卍續藏經》和《卍新纂續藏經》皆作「辯」。「辨」有分別、分析、明察之意,「辯」是說明是非或爭論真假。今本書依上人講解作「辨」。

D4.  辨論釋  分二
E1.  總標  E2.  別釋
今E1.  

【第四,論釋者。略舉其四。】

前邊所講是第三門支類,這支類裡又分出兩科:第一是支流,第二是流類。我們現在講到第四門。

【第四,論釋者】:第四門是論釋者,是講有的人造《華嚴》的論,有的人解釋這《華嚴經》。

【略舉其四】:那麼,略略地舉出有四位法師所造的論和所解釋的《華嚴經》。第一位是龍樹菩薩,第二位是世親菩薩,第三位是劉謙之法師,第四位是靈辨法師;前兩位菩薩是印度人,後兩位法師是中國人。

E2.  別釋 分四
F1.  龍樹菩薩    F2.  世親菩薩
F3.  北齊劉謙之 F4.  後魏僧靈辨
今F1.

一、龍樹,既得下本,遂造《大不思議論》,亦十萬頌,備傳西域。此方《十住毗婆沙論》十六卷,即是彼論釋〈十地〉中初之二地。

【一、龍樹,既得下本,遂造《大不思議論》】:第一位就是龍樹菩薩。這龍樹菩薩把世間的書都讀完了,沒有書可讀了,沒有經可看了;所有印度的經典,他都研究完了;可是我相信他沒有研究過英文的書,並且他也不研究英文的書。因為什麼呢?當時沒有英文的佛教經典,一本翻譯英文的佛經也沒有。所以,在這個人世間的文字他都窮盡了,那麼他就用他的這個神通──好像我們今天用神通來吃飯一樣的,他用神通到龍宮裡去。他怎麼能到龍宮呢?這證果的聖人,他走到海裡,水自然就分開來,讓出一條路給他走。所以他從這個海岸上走到龍宮去,也不會有水把他腳給沾濕了。

那麼他到龍宮,一看龍宮這個法寶是無量無邊;有上本《華嚴經》和中本《華嚴經》,這都是太多了!他用很短的時間來看一遍這下本的《華嚴經》,他就記出來了;所以說「龍樹既得下本」,他得到這個下本《華嚴經》。

龍樹菩薩既然得到了下本《華嚴經》,於是他自己就根據《華嚴經》的道理,造一部《華嚴》的論,名叫《大不思議論》。這部《大不思議論》是廣大的,有多少呢?

【亦十萬頌】:也有十萬偈頌。這每一個偈頌是或者四句或者八句,叫一個偈頌。那麼他造了十萬偈頌。【備傳西域】:這十萬偈頌的《大不思議論》,在印度有很多的佛教徒都研究這一部論,都讀這一部論,所以備傳西域。「西域」就是指當時的印度;「備傳」就是很多人研究這一部論,流傳得很完備的,人人都懂的。

【此方《十住毗婆沙論》十六卷】:在中國有一部《十住毗婆沙論》,它有十六卷;這部論,【即是彼論釋〈十地〉中初之二地】:也就是在印度所傳的《大不思議論》的一部份,是解釋《華嚴經•十地品》裡邊的初地和二地,解釋這兩「地」的道理。

在佛教裡,「經」有不思議的經,「論」有不思議的論,「律」有不思議的律;我們要以不思議的經來修行,以不思議的論來研究,以不思議的戒律來行持。行持,必須一天比一天精進,一天比一天不要懈怠;只有精進而沒有懈怠,你的功夫才能成就,你的願力才能圓滿,你的目的才能達到。你要是一日曝之,十日寒之,那就不會有成就的一天。

我們修道人,不要忽進忽退、忽前忽後,要今天是這樣行持,明天還是這樣行持,後天還是這樣行持,時時刻刻都不間斷來修行、來用功;不要自己騙自己,也不要騙他人。能這樣子來用功修行,你一定會有所成就的。但是你在沒有成就之前,你不要有一個欺敝的心,不要有一個希望的心。你有一個欺敝的心,這就是妄想;你有一個希望的心,這也是妄想。要怎麼樣呢?「但問耕耘,不問收穫」,就是去種地。那麼將來打糧不打糧呢?那不管它。你只要能栽培、灌溉,做你應該做的工作,成不成功暫時不要管它!

好像你春天播種這粒種子,不錯,到秋天你一定會有收成的;如果你只是種下它,就不管了──把種子種到地下,你也不去給它拔草,你也不去給它鬆泥,你也不去給它再往上培一點土、給它澆一點水;你不做栽培、灌溉,就說:「我把種子種到地下了,到時候,我一定會有收割的。」這就好像古來的人把那個種子播種到地下,他就念咒──念咒啊,這個我告訴你們,這念咒都是懶人才念咒呢。那個不願意做工的人,他就想:「我有一個咒念上,這地就會自耕自耘、自收自割了。」他就念咒了,念什麼咒?他說:「草死苗活地發暄。草死苗活地發暄。草死苗活地發暄。……」他說,這個草你自己就快死了吧,這個苗就活了,一天比一天長得大,一天比一天長得高;這地就暄起來了,不用一個犁去耕它。他念這個咒。

那時候這個咒還真靈,一念,果然也不用鋤頭鏟,草就死了;也不用犁去犁它,地也就暄起來了,到時候收的穀收得很多。這就等於現在你們美國明尼蘇達那個印第安人,他們也不用播種,就到時候收野穀,拿回來就吃;大約他也是念這個咒「草死苗活地發暄」。那麼,這是古來那個懶人是這樣子,可是現在人人都不懶了,你要還那麼懶呢,這個地也就不聽你話了,你念這個咒也就不靈了!因為你叫這個草死,結果,地裡的雜草比苗都高,人家就去用鋤頭把它鏟除了。

所以,我們修道的人不要像懶農人那麼樣子,要「當勤精進,如救頭然」。你要知道這個頭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沒有了,也就是這口氣不知道哪一天就不來了;你一天到晚盡貪玩、不修行,這一口氣不來了,就嗚呼哀哉!伏維尚饗!

F2. 世親菩薩 

二、世親菩薩,造《十地論》釋〈十地品〉。魏朝勒那三藏,及[12] 菩提流支,各翻一本;光統奏請,令二三藏參成一本,為十二卷,即今現[13] 傳。

今天,這一段文,我又不會講了,還要找出一個會講的人先講一講,現在看看有哪一位發發菩薩心,先講一講!

【二、世親菩薩,造《十地論》釋〈十地品〉】:第二位是世親菩薩,又叫「天親菩薩」;和無著菩薩是兩兄弟。這位世親菩薩原來是婆羅門教徒,後來皈依佛教,學習小乘的教理,專門讚歎小乘法,他造了小乘論來說大乘法不對。無著菩薩是學習大乘教理的,總想要度世親菩薩來信大乘的法門,但沒有力量令他相信。後來世親菩薩受到無著菩薩的感化,放棄小乘法,學習大乘經典。他讀《華嚴經》的時候,覺得大乘法是妙不可言,所以造了一部《十地論》,就是解釋《華嚴經》〈十地品〉的道理。

【魏朝勒那三藏,及菩提流支,各翻一本】:在南北朝時代,北魏有位勒那三藏法師,和菩提流支三藏法師,他們二人各將《十地論》翻譯成中文,各成一本。

【光統奏請,令二三藏參成一本,為十二卷】:後來光統法師奏請皇帝,將兩位三藏的論著參成為一本,有十二卷;【即今現傳】:就是現在所傳的《十地論》。

[12]「及」菩提流支:《佛教大藏經》、《卍續藏經》和《卍新纂續藏經》皆作「及」;《大正新修大藏經》和《中華大藏經》皆作「又」。今本書依上人講解作「及」。

[13]即今「現」傳:《佛教大藏經》、《大正新修大藏經》和《中華大藏經》皆作「見」;《卍續藏經》和《卍新纂續藏經》皆作「現」。今本書依上人講解作「現」。

卍      卍      卍

講法也應該像中午吃飯一樣的,要爭先恐後,都自告奮勇,這麼樣勇猛來講。你們這個沙彌如果不講,大約沒有什麼面子了;沙彌、沙彌尼是這樣子,比丘、比丘尼如果不講,更沒有面子了。說是:「師父啊!我們都不願意要面子,我們願意要個裡子。這面子,叫旁人去要;我們都是老修行了,『摩訶薩不管他,彌陀佛各顧各』,我們有沒有面子,沒有問題的。師父你都說 Everything okay! 我們這沒有面子,那又有什麼問題!」裡子,就是裡邊;面,就是外邊。
沙彌講不講?不講也要講,這是「橫講」!橫著也要講。怎麼叫「豎講」呢?豎講,就是依文解義。怎麼叫「東講」呢?東講,這是東方的法。怎麼叫「西講」呢?現在到西方來了,在西方講。怎麼叫「南講」呢?不能講的也要講。怎麼叫「北講」呢?講不通的也要通。我們現在是要這樣子!

卍      卍      卍

F3.  北齊劉謙之 

三、北齊劉謙之,於清涼山,感通造論六百卷,備釋一經。

【三、北齊劉謙之】:第三位是北齊的劉謙之。「北齊」不是地名,北齊是朝代。「劉謙之」,前邊講叫劉謙,現在又叫劉謙之;那麼,究竟是叫劉謙之或者是叫劉謙呢?剛才果護說是「劉謙」,劉謙也對,劉謙之也是對的,為什麼?古來的人,有的時候,好像他的名字只有兩個字,他不願意叫兩個字,就多加一個字。所以這個「劉謙」不要那個「之」了,現在這個「之」字又想起來了,所以就叫「劉謙之」。所以,這個「之」字不能當一個「到」字講,這個是名字;你要是說當個「到」字講,他到什麼地方去?到清涼山?他根本就沒有離開清涼山,他怎麼會到呢?他就是在清涼山嘛!

【於清涼山】:人家問你們什麼是清涼?哪是清涼山?不知道!(弟子:五臺山。)你是中國人,當然知道囉!他們說是五臺山,你們說是不是五臺山?是五臺山?是六臺山?是七臺山?你們說是哪一臺山?這個《疏鈔》是清涼國師作的,他為什麼叫「清涼國師」呢?我以前講過很多次了。現在講到這個「清涼山」,你們就不認識!你們吃得那麼飽,難怪這個佛法,沒有地方裝了。

「於清涼山」,「於」字就當「在」字講,就是在清涼山那個地方。

【感通造論六百卷,備釋一經】:劉謙之,他最崇拜這個《華嚴經》;他一天到晚,走路的時候,頂著一部《華嚴經》在頭上,好像一個瘋子似的這麼頂著,打赤腳走路;打赤腳走路,硬讓石頭把這個腳都割破了,流血了,他還是一樣不管,還是那麼樣去經行、修苦行。(編按:劉謙之本來是北齊時的太監,他隨皇帝的第三太子到清涼山去朝拜文殊師利菩薩。這時,太子發大願,焚身供養文殊師利菩薩。他看見太子這樣地發心,把自己燒了來供養文殊師利菩薩;他就向皇帝請求到五臺山修道,皇帝許可他出家修道。他出家之後,專門讀誦《華嚴經》,修種種的苦行。)

他這個說是在清涼山,因為清涼山是有名的山。劉謙之不僅僅在清涼山,他還到了很多地方;但是他沒有到煩惱山──煩惱山就是熱山,就是火山。他在清涼山,不到煩惱山去,不到火山上去!

那麼,他就修這種種的苦行。因為他太苦了,把這個腳也都走破了。你們現在少睡一點覺,就覺得不得了了!有什麼問題的?人家修那種苦行,修得那麼樣子,一走路就頂著《華嚴經》,走一步,叩個頭──就給這一部《華嚴經》,走一步,叩個頭。所以你不知道他行什麼苦行,你只知道行苦行,他就行這種苦行,拜這個經。你說這個人愚癡不愚癡!把腳都破了,還那麼拜,也不休息。你說這個人,啊!要說他不是個瘋子,那沒有人相信的。他可是就由這個瘋,就瘋開了悟了!要不瘋的時候,也不會開悟的。他就這個不怕苦,不怕難,不怕沒有錢!苦嗎?什麼叫苦啊?難嗎?什麼叫難啊?你一問,就沒有了。你問什麼叫苦?苦沒有了!你問什麼叫難?難沒有了!什麼叫沒有錢?錢,這也沒有了!這都空了;空了之後,所以他就開了悟了。

「感通」,就因為他這種苦行──人所不要做的,他要做;人家不要修的,他要修;人家不要忍的,他要忍;人家不能行持的這種苦行,他能行持。所以他感通開悟了;感通開悟了,他就寫了一部六百卷的論。

我問你們,他造的六百卷是什麼論?沒有人知道?現在有人知道沒有?或者會有人想起來,我以前講過了;記得是什麼論?因為時間太長了,講過去已經差不多有十個月了,你們把它又都還給我了。現在我告訴你們,這是很容易的,就是《華嚴論》嘛!(眾笑)現在你們笑,這個講《華嚴經》,他造的《華嚴論》,你們現在就都忘了;這太可憐了!啊!現在都變成騎著毛驢又找毛驢子的人,所以在《華嚴經》上找不著《華嚴論》。
這個劉謙之,他是北齊時候的人。他因為這麼樣苦行就開了悟,以後他就寫了六百卷的《華嚴論》;他很完備的、很完全的把這《華嚴經》都解釋得很清楚,這叫「備釋一經」。

再給你們說一說這個清涼山,為什麼叫「清涼山」呢?因為在那山上住的人都沒有煩惱,這是一個意思。第二個意思,在那個山上,夏天也有雪,它很冷的,所以這是清涼,很清涼的。第三個意思,凡是在那個山上住的人,這個身上沒有臭狐味,沒有一股臭氣,都是有一股清涼的香味。是誰給他的呢?自己生出來的。這是文殊師利菩薩過去所發的願力,他說:「在我那個道場,人人住的那個地方都要放香的,都要有清涼的這股的香味。」這是有這麼三個意思。有人就說:「這三個意思在什麼書上說的?」沒有!就是在我這本書上說的!你們把它記下來,將來就是你那本書上說的。

F4. 後魏僧靈辨

四、後魏僧靈辨[14],於五臺山,頂戴[15] 此經;行道一載,遂悟玄旨。造論一百卷,亦傳於世。

【四、後魏僧靈辨】:第四位是解釋《華嚴經》的這個人,和造論的這一個人;他是誰呢?是靈辨法師,是北魏的一個和尚,他的這個智慧和辯才是非常的巧妙。

【於五臺山】:怎麼叫五臺山呢?五臺山就是清涼山,清涼山就是五臺山。這個清涼山,它有南臺、北臺、東臺、西臺,又有中臺,所以叫五臺山。這個山是文殊師利菩薩的道場,文殊師利菩薩在那兒建立道場。

【頂戴此經】:這位靈辨法師在五臺山修行,他也是最恭敬這一部《華嚴經》,他用頭來頂戴這部經──和劉謙之差不多的行持;他頂戴《華嚴經》,走到任何地方,他都把《華嚴經》頂在頭上。

你們大家都應該學一學清涼國師那十種的願力。他十種的願力,其中有一個願力就是「坐不背法界之經」,法界之經就是《華嚴經》。他無論在什麼地方坐,面必西向,他的面一定要朝向西方極樂世界,不向東坐著,這麼恭敬《華嚴經》。在東邊,他背後要有這部《華嚴經》,他就不在那兒坐,他走另外一個地方去坐,背不對著這個《大方廣佛華嚴經》。這位清涼國師是華嚴菩薩的化身,所以他是這樣尊重《華嚴經》。

這一位靈辨法師,他也是尊重《華嚴經》。他頂戴這個《華嚴經》,走到任何地方,他都把這《華嚴經》頂到他頭上。

【行道一載】:靈辨法師這麼樣修行,頂戴《華嚴經》有一年。這一年,或者一年多一點,或者還不夠一年,大約說是行道一載。

【遂悟玄旨,造論一百卷,亦傳於世】:他因為天天頂著這個《華嚴經》,有人譏諷他說:「唉呀!這個人,這發神經病了!弄一部經頂到頭上,這又有什麼意義啊?」可是,他頂了一年就開悟了,他就豁然通達《華嚴經》玄妙的旨趣,他明白了!因為他明白《華嚴經》的道理了,於是乎他就造了一部《華嚴論》,總計有一百卷。這一部論也在世間流通了,流傳在這個世界上。

[14] 後魏僧靈「辨」:《佛教大藏經》、《卍續藏經》和《卍新纂續藏經》皆作「辨」;《大正新修大藏經》和《中華大藏經》皆作「辯」。今本書依上人講解作「辨」。

[15] 於五臺山頂「戴」此經:《佛教大藏經》、《大正新修大藏經》和《中華大藏經》皆作「戴」;《卍續藏經》和《卍新纂續藏經》皆作「載」。今本書依上人講解作「戴」。

有人記得清涼國師這十願嗎?我已經就預先告訴你們了,我說這個清涼國師這十願,隨時我都會提出來問你們的。你們就以為我講的話一定會不算數,就不要記它了。那麼現在講完了,講過去一年了,這一年的期間,我以為你們還都記得;結果,記得不完全了!

清涼國師這個十願:

(一)體不捐沙門之表;(二)心不違如來之制;
(三)坐不背法界之經;(四)性不染情礙之境;
(五)足不履尼寺之塵;(六)身不觸居士之榻;
(七)目不視非儀之彩;(八)舌不味過午之餚;
(九)手不釋圓明之珠;(十)宿不離衣缽之側。

清涼國師這十願,那真是再高都沒有了。這種願力是盡虛空、遍法界,這一切善神都擁護他這個願力,擁護他這種偉大的思想。為什麼今天提出這十事呢?因為今天我們這位果逾也發了願。他發這個願也是很不可思議的,那麼要真能照這個願力去做,那你不要愁著不成佛,很快就會成就佛果了。所以今天我很高興的!我很歡喜的!並且又有這位方居士,也趕上我們這個果逾發這種的願,他從來也沒有聽過的。怎麼要發願呢?在其他的道場,根本就沒有人發願了;現在的佛教徒都是不願了;不願,不願做佛教徒了。

我們這兒是正法的一個開始,我到什麼地方,一定要正法隨著我到什麼地方,沒有正法是不可以的!我,不要末法,只要正法!我不歡喜我遇著末法的時代,所以我到什麼地方就要正法,這是我的願力!你們各位願不願,那是你們自己的事。

那麼,我真很歡喜知道果逾他有這種的境界;這也是一種不可思議的境界。他這幾個月,我問你們他怎麼樣;其實,我不要問你們他怎麼樣,我早就知道的。他一舉一動,我沒有一個時候不看他的──我看他是怎麼樣子,看了這麼久的時間。他在房頂上,我都跑到房頂上去看看他。啊!度一個人不是那麼容易的!

現在把第七門「部類品會」解釋完了,在下邊開始解釋第八門「傳譯感通」的道理。

▲Top

法界佛教總會 • DRBA / BTTS / DRBU

第六門目錄第八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