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界佛教總會•DRBA Logo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玄談淺釋

化老和尚講述

第五門目錄第七門

第六門 宗趣通別

◎ 唐清涼國師沙門澄觀造疏
◎ 宣化上人講述於
一九七二年七月四日至七月二十八日
美國加州三藩市金山禪寺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A6. 宗趣通別 分二
B1. 釋名標章  B2. 開章別釋
今B1.

第六,宗趣通別[1]者。語之所尚曰宗,宗之所歸曰趣。先明其通,後顯於別。

【第六,宗趣通別者】:第六總門是講「宗趣通別」的道理。怎麼叫宗呢?「宗」是宗旨。

【語之所尚曰宗】:所說出來的話,是最重要的、最要緊的、最高尚的,人人都尊重,人人都要依照這個話去做,這就叫「宗」。【宗之所歸曰趣】:這個宗,它宗旨所歸向的哪一邊,就叫「趣」;也就是說,你這個宗想到什麼方向,這就叫「趣」。

【先明其通,後顯於別】:這個宗趣,有通有別;首先要明白這個「通」的宗趣,然後再說明了這個「別」的宗趣。

[1] 宗趣通「別」者:《佛教大藏經》、《中華大藏經》和《大正新修大藏經》皆作「別」;《卍續藏經》和《卍新纂續藏經》皆作「局」。今本書依上人講解作「別」。

B2. 開章別釋 分二
C1. 釋通宗  C2. 釋別宗   C1. 分三
D1. 總標大意 D2. 敘昔辨違 D3. 申今正解
今D1.

前中,通論一代佛教。諸部異計,各是一宗。謂十八本二,各不同故;以義相從,更復合之。

【前中,通論一代佛教】:現在先講通宗的道理,就是研究討論一代佛教。

【諸部異計,各是一宗】:因為有不同的思想,用不同的意見來討論,所以立出很多部。「部」本來有二十部──這二十部不是二十部經,是二十部眾。這各部,它都有不同的思想,用不同的意見來討論,所以立出很多部。每一部,它這個部裡邊的這一宗,各是其是,你就說你那個宗是對的,我就說我這個宗是對的──大約也是天天在一起,就常常爭辯不已,你說你那個對,我說我這個對。

最初分為兩大部,有上座部和大眾部。(編按:釋迦牟尼佛涅槃後一百年之間,後人把這時期稱為原始佛教。其後,因為弟子之間對於戒律和教義有不同的看法,所以最初分為兩大部,有上座部和大眾部。上座部的思想保守,以保守的長老們為代表,所以又稱為「長老部」。大眾部的思想是創新,以革新的青年大眾為代表。)怎麼叫「上座」呢?在佛教裡,資格老的、老資格了、老上座了、老和尚了,這叫上座;也就是要受具足戒經過三十年的比丘、比丘尼,才能稱為上座;受戒二十年的,稱為中座;受戒十年的,稱為下座。

【謂十八本二,各不同故】:說的就是以上座部和大眾部這二大部為根本,後又分出十八部,所以總共為二十部的部派佛教,它各有不相同的緣故。這十八部後邊會詳細講的。

【以義相從,更復合之】:若研究這個歸根結柢,雖然兩部對宗義的看法或者有不同,但是對教義的看法是相近的,最後的意思還是都有互相連繫的關係,所以再把它合在一起。

卍      卍      卍

現在,人人都很忙的,但是還照常講經;這是因為我們把法看重了,所以怎麼樣忙,還是聽經聞法。你不要把自己看小了,我們這是在正法時代,弘揚真正的佛法;所以再怎麼辛苦,還是要來研究佛法。研究佛法,你就要真行佛法;真行佛法,必須要依法修行;依法修行,就要明白一點去做一點,不是單單明白而不做。我們現在就是既想明白又想去做,一定有不可思議的成就。就在這個期間呢,你要是認真去做,腳踏實地去做,就會得到正法眼藏、涅槃妙心。

「道」就是在苦中求的,越苦越證明你這個心是真的。那麼一點苦都沒有,誰都能做得到的事情,就不是不可思議了!

卍      卍      卍

D2. 敘昔辨違 分二
E1. 敘昔  E2. 辨順違
今E1.

然隋朝大衍法師,總立四宗:一、因緣宗,謂薩婆多;二、假名宗,謂即經部;三、不真宗,謂諸般若;四、真實宗,謂法性、真理、佛性等教。又此四宗,初名立性,二名破性,三名破相,四名顯實。

【然隋朝大衍法師,總立四宗】:「隋」就是唐朝之前的隋朝時代。在隋朝時代,有位大衍法師,他把佛一代時教總起來,也立出有四個宗:因緣宗、假名宗、不真宗、真實宗。

【一、因緣宗,謂薩婆多】:第一是因緣宗;是講「因緣所生法」的道理,這是小乘教所講的因緣,就是說「薩婆多」的理論。「薩婆多」是梵語,翻譯為「一切有」;就是說「一切有部」所講的理論,它是講「有」。

【二、假名宗,謂即經部】:第二是假名宗;是講「亦名為假名」的道理,這就是「經部」。

【三、不真宗,謂諸般若】:第三是不真宗;是講「我說即是空」的道理。

【四、真實宗,謂法性、真理、佛性等教】:第四是真實宗;是講「亦名中道義」的道理,講中道的。這是講的法性、真理和佛性等教,它是講中道的,這是大乘教。

【又此四宗,初名立性,二名破性,三名破相,四名顯實】:又這四宗不單單在前邊所講的那四種名稱;現在又有另外的四種名稱,就是:第一種是立性宗,第二種是破性宗,第三種是破相宗,第四種是顯實宗。前邊兩個是屬於小乘教,後邊兩個是屬於大乘教。

這是大衍法師所立的宗。

E2. 辨順違

初二小乘,後二大乘。各初淺後深,此亦有理;但收義不盡,以十八部中但判二故。

【初二小乘,後二大乘】:在大衍法師所立這四種教,因緣宗和假名宗,這是屬於小乘教;不真宗和真實宗,這是屬於大乘教。

【各初淺後深】:小乘一開始是「因緣宗」,道理是講得很淺的,講破我執的;第二是「假名宗」,是講破法執,講的道理就深一點。所以這小乘是從淺入深。大乘先講這個「不真宗」,它說一切都是空的,這在大乘來講是淺一點的道理;後邊講這個「真實宗」,是講妙有顯真實的道理,所以這又講深一點。所以說「各初淺後深」,大小乘各自都是由淺至深。【此亦有理】:清涼國師說:「他這樣子說,這也很有道理,也合乎經義的。」

【但收義不盡,以十八部中但判二故】:清涼國師又說,他這麼樣子說,雖然合乎道理,但是所包羅的義理不完全、不究竟。為什麼呢?因為他在十八部裡邊就只判了一個經部和一個有部,這兩部。所以收義不盡,就是所包括、所研究的這種義理不完全。(編按:十八部的名稱是:一、上座部份出十部:說一切有部、犢子部、法上部、賢冑部、正量部、密林山部、化地部、法藏部、飲光部、經量部。後來上座部本身改稱為雪山部,因為住在雪山的緣故。二、大眾部份出八部:一說部、說出世部、雞胤部、多聞部、說假部、制多山部、西山住部、北山住部。)

D3. 申今正解 分三
E1. 總標  E2. 正明  E3. 料揀
今E1.

今總收一代時教,以為十宗。

【今總收一代時教,以為十宗】:大衍法師將一代時教立為四宗,清涼國師現在把它再分為十宗。因為前邊的四宗收義不廣,沒有完全把佛的一代時教都包括──就算包括,也有很勉強的性質。

什麼叫做「一代時教」?就是釋迦牟尼佛成佛之後,在鹿野苑度五比丘轉法輪開始,到雙樹林說《涅槃經》為止;前後說法四十九年,談經三百餘會,中間經過五時八教。「五時」是華嚴時、阿含時、方等時、般若時、法華涅槃時。「八教」就是藏教、通教、別教、圓教、秘密教、不定教、頓教、漸教。這是天臺智者大師將一代時教所判為五時八教。華嚴宗賢首法師將一代時教判為五教:小教、始教、終教、頓教、圓教。

佛在成佛之後,所說的教典總起來,這叫「一代時教」。

現在把這一代時教分開成為十宗:(一)我法俱有宗;(二)法有我無宗;(三)法無去來宗;(四)現通假實宗;(五)俗妄真實宗;(六)諸法但名宗;(七)三性空有宗;(八)真空絕相宗;(九)空有無礙宗;(十)圓融具德宗。這十宗,一宗一宗在後邊都會講得很清楚。

卍      卍      卍

在這個講經的儀式,本來,普通法師講經有兩個侍者,一個人就拿著這個經架,一個人就預備展具的。在這個迎請法師,譬如四個人去迎請法師,到那兒頂完禮了,就要末後先行──在最後那個人先走,其餘的就一個跟著一個,不需要前邊第二個又走到後邊第二個上去,不需要;後邊第四個走第一,後邊第三個是走第二,後邊第二個走第三,後邊第一個就走第四,這叫末後先行。為什麼末後先行呢?就是因為後邊那個他先走,就這麼順序,這麼樣子就不會費時間了。這個大家應該知道的。
還有,現在我們念《彌陀經》,或者念翻譯成英文的經典呢,用這個鐸,就是寶鐸。這個寶鐸一響的時候,天魔外道都恐怖起來了;這能以降伏天魔,制諸外道。我們這兒一做法會啊,天上的天魔都會聽得見的,他都恐怖起來。

卍      卍      卍

E2. 正明 分十
F1. 我法俱有宗 F2. 法有我無宗 F3. 法無去來宗
F4. 現通假實宗 F5. 俗妄真實宗 F6. 諸法但名宗
F7. 三性空有宗 F8. 真空絕相宗 F9. 空有無礙宗
F10.  圓融具德宗 F1. 分二
G1. 各別成立  G2. 辨其異名
今G1.

第一,我法俱有宗。謂犢子部等。彼立三聚:一、有為;二、無為;三、非二聚,非二即我。又立五法藏,謂三世為三;無為為四;第五不可說藏,我在其中。以不可說為有為無為故。

我們現在講那個法,大家共同應該互相研究,不要單單一個人講。我們今天這一段文,看看有誰會講沒有,會講的就把它講一講給大家聽一聽。(編按:有多位弟子開始講。)方才你們講得都不錯,都比我講的──雖然不比我講的好,但是也不比我講的壞。

【第一,我法俱有宗】:第一個宗,是講「我法俱有」的道理。這一宗是小乘教,不是大乘的。因為有我又有法,我也沒有空,法也沒有空,我法二執都存在的──既執著於法,又執著於我;所以這宗叫「我法俱有宗」,講的盡講有為法。

【謂犢子部等】:說的是犢子部等五部的小乘教。

這個犢子,他原先是個外道;外道,就要煉金剛不壞身,他就總覺得我這個身體是最好、要保持它,要令這個身體永遠都存在著──他這種就和道教呀、修婆羅門教呀,那種願意長生不老的思想差不多情形。他總要有個方法才能令這個身體不壞;什麼方法呢?他這方法是很秘密的。就好像惠明問六祖似的,說:「上來所說的話之外,另有密意者乎?」他總想有一個秘密的方法。那麼他有秘密方法就修行修行,他自己又覺得靠不住了,覺得這個法不知道有沒有用,於是乎就皈依佛了;皈依佛了,他還放不下他這種執著的我見,我執和法執都不能空。所以他就立「有為,無為,非有為,非無為」這種的宗。

他怎麼叫「犢子」?犢,這叫牛犢子,就是小牛。他怎麼叫這個名字呢?大約他小時候,很不聽話的,很不聽教的,人家說南,他就說是北;人家說是東,他就說是西;就好像牛頂架似的,總歡喜和人用那個牛角來頂撞人,所以給他起個名字就叫「犢子」,是牛的小孩子。是不是這樣子呢,我們現在就這樣給他講,因為這沒有什麼一定的考據。

「等」字,是等於其他的四部,是五部的意思──

第一就是犢子部。為什麼單提這個犢子部?就由它來代表這五部,其餘的四部都它代表了。若一部一部舉出來,就有很多的字,所以就犢子部代表這五部。

第二叫法上部;法是最上的。

第三叫賢冑部;部主名叫「賢」,「冑」是傳承之意,說這是賢而有德的後人。

第四叫正量部。

第五叫密林山部;他們總在很秘密的山林裡頭來修行。

【彼立三聚】:我法俱有宗,立了三種的法:【一、有為】:第一是有為法;【二、無為】:第二是無為法。法又有「有為」,又有「無為」;有為法它也不空,無為法更不空。【三、非二聚,非二即我】:第三也不是有為法,也不是無為法。這是講的什麼呢?這就是講「我」的法。

【又立五法藏】:他們又立出來有五法藏。【謂三世為三】:就是說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這三世是講有為法;【無為為四】:第四個是無為法;【第五不可說藏,我在其中】:第五個是不可說藏;就說不出來的這種法,不可說的──這不可說,沒有什麼言說。為什麼不可說呢?因為在這個義理裡邊,就表示還有個「我」在其中;要是沒有「我」,怎麼不可說呢?【以不可說為有為無為故】:因為它不可說,這也可以說是有為,也可以說是無為的緣故。 

G2. 辨其異名

然此一部,諸部論師,共推不受,呼為「附佛法外道」。以諸外道所計雖殊,皆立我故。

【然此一部,諸部論師,共推不受】:這犢子部的思想,一切的論師都拒絕它,不承認它這一部;【呼為「附佛法外道」】:所以就給它起個名字叫「附佛法外道」,他學佛法是學佛法,但還沒有放下他外道的思想。為什麼這樣叫呢?

【以諸外道所計雖殊,皆立我故】:因為一切的外道,他們所研究的道理雖然不同,但是都離不開「我」,總是以我為中心──我怎麼樣、我如何、我可以修成什麼、我可以怎麼樣……總是有個我!這我見不空。因為我見不空,這就有我執;那麼法呢,他這外道法也放不下,所以法執也不空。在佛的時候,叫他們為外道。

F2. 法有我無宗 分二
G1. 正立宗旨  G2. 顯教功能
今G1.

二、法有我無宗。謂薩婆多等。彼立諸法不離色心,或立三世無為,或分五類,皆無有我;以無我故,異外道計。

今天我們還是學昨天晚間的那個辦法,還是找一個人先講一講,我們大家說對不對。怎麼講都可以,歡喜怎麼講就怎麼講,這沒有定法。這他們都是這麼糊裡糊塗立的嘛!這是就提出這麼一個意思,這根本就沒有一定的;你要是認為一定了,那就把這個法看得太真了。你要是講得還可以,我不需要再講這一段了。

【二、法有我無宗】:第二宗是講「法有我無」的道理。這也是他們自己立的一個宗。前邊是「我法俱有宗」,法也有,我也有。現在這一宗就進一步了;這法,說是有,有法執;但我沒有了,我執空了;所以這叫「法有我無宗」,立出這麼一個宗旨。這個宗旨是誰立的呢?

【謂薩婆多等】:這是薩婆多(說一切有部)和其他小乘部裡的這一些個小乘人所立的宗。「等」就是還等於其他的,也和他們差不多的這樣子。(編按:「薩婆多」是梵語,翻譯為「一切有」。因為主張三世一切諸法都是實有,所以稱為「說一切有部」;又因為每次在說法時,都分析諸法的因,所以又稱為「說因部」。)

【彼立諸法不離色心】:他所立的宗,是說一切諸法不離色法和心法;離開色法和心法就沒有法了,只有色法和心法。【或立三世無為】:或者他立一個三世(過去、現在、未來)都是無為的。【或分五類】:或者他又把它分開五類。總而言之,就是他自己這麼立的這五類,或者他立六類七類都可以的;但普通他們說是五類。這五類就是色法、心法和三世無為,那麼合起來。(編按:這五類又有一說,就是色法、心法、心所法、不相應法、無為法,合為五類。)【皆無有我】:在這五種類,其中都沒有「我」,把我執破了,沒有我份。
【以無我故,異外道計】:因為沒有「我」的緣故,所以和外道那思想不同,和外道的想法不同。「計」是計度,就是這麼想,想是這樣子或者那樣子。

G2. 顯教功能 分五
H1. 顯其功能 H2. 廣明所破 H3. 舉正折邪
H4. 指繁從略 H5. 結功超勝
今H1.

又於有為之中,立正因緣,以破外道邪因無因。

【又於有為之中,立正因緣】:他又在這有為法之中,立出一個正因緣──這個因緣是正當的。為什麼要立這個呢?【以破外道邪因無因】:因為他要破外道的這種邪因邪緣和無因無緣,破這種外道的法。

H2. 廣明所破 分三
I1. 敘西域 I2. 明此方 I3. 雙結過 I1. 分三
J1. 束九十五為其十一宗 J2. 束十一為四計 J3. 結諸計為二因
今J1.

然西域邪見,雖九十五種,或計二十五諦從冥生等,或計六句和合生等,或謂自在梵天等生,或謂時、方、微塵、虛空、宿作等,而為世間及涅槃本。

【然西域邪見,雖九十五種】:西域,就是指現在的印度及鄰近諸國。從前在印度的外道,他們的邪知邪見雖然有九十五種,但是每一種外道都有他們自己的主張和理論;這些外道的思想,都是互不相同,各立其宗。

【或計二十五諦】:有的就主張二十五諦。(編按:「二十五諦」是數論外道的根本原理,以此說明宇宙萬有開展狀況之順序。)

「二十五諦」就是:(1)冥諦;(2)覺諦;(3)我心。(4)聲塵;(5)觸塵;(6)色塵;(7)味塵;(8)香塵。以上五種是「五唯塵」,或稱「五唯量」。(9)空大;(10)風大;(11)火大;(12)水大;(13)地大。以上五種是「五大」。(14)眼根;(15)耳根;(16)鼻根;(17)舌根;(18)身根。上五為「五知根」。(19)言語;(20)手根;(21)足根;(22)男女二根;(23)肛門。以上五種是「五作業根」。(24)心平等根。合此心根與上面五知根、五作業根,總稱「十一根」。(25)神我知。

現在講這個黃赤色仙人,他很自在的;因為離欲,所以他就得到自在。他很清淨的,沒有欲念,對男女的問題不生興趣;因為他對男女的問題不發生興趣,這叫離欲;因為他離欲,他就得到自在了,他就有四種德性:(一)法德;(二)智德;(三)離欲德;(四)自在德。他又把這四種德性合起來,用大悲心來說法;他這個慈悲心是很大的,不是慈悲心很小的,就那麼說法,教化眾生。(編按:印度有一個外道,名叫劫毗羅,譯為黃赤色。因為他的頭髮、鬢鬚和臉部都是黃赤色,所以世人稱他為黃赤色仙人。據云這個人是從空中而生的。)

他先給誰說法呢?就給阿修和仙人說法。

阿修和梵語叫什麼,我不知道,我這是記文字學,記中文,叫「阿修和」。他就把他這個法又傳給阿修和。阿修和接法以後,他又傳了,又傳給誰呢?又傳給般尸訶。般尸訶將這種理論就造了一個大論;造了多少呢?六十千偈,就是六萬論偈。般尸訶又將這部大論的法,傳給褐伽;褐伽又把這個法,又傳給優樓佉;優樓佉又把這個法,又傳給跋婆和;跋婆和又把這個法,就又傳給自在黑。

這個自在黑,他很自在的,但是黑;那麼意思就是,他得到赤色仙(黃赤色仙人)的這個真傳了。他得到真傳了,他就很驕傲,以為自己真是了不起了。他這真了不起了,他就要去見國王;要見國王呢,他覺得這部大論太大了,人不容易接受這種法;所以他揀那個要緊的、容易明白的、道理很正確的,揀出來七十個偈頌,成為七十偈。他揀出七十偈,就去見金耳國的國王。怎麼見呢?他身上用鐵葉包著,頭上頂著一個火盆;為什麼這樣?就是表示他有功夫,有這苦行的功夫、有道德;頭上頂個火盆都不怕燒、不怕燙,這麼樣子。

金耳國王見著他,也就很有緣。他就對國王講:「請國王下命令,把這所有的和尚都召集來,我要和他辯論!豈有此理,他們懂什麼!」(編按:辯論題目是「世界初有後無」。)就這麼在國王那個殿上就打起大鼓。這鼓打得恐怕天上都聽得見,那麼響!

這些和尚大約也多數是不識字的,所以和這個數論師這麼一論就論不過他了,就輸了。國王也幫著他,就說:「他說得對!我賞給他七十斤金子。」於是乎這個自在黑就高興了:「哈!國王賞給我七十斤金子,我這個論就叫『金七十論』。」他辯論勝利了,為紀念國王賞給他七十斤金子,所以他這七十偈頌就叫「金七十論」,表示他自己真了不起了。

在〈金七十論〉中解釋二十五諦的道理,總略分出來三部份:第一種是自性;第二種是我知;第三種是變異,變異不是扭轉。總起來簡單地說有這三種的意思。

在這二十五諦裡頭,中間又分出四個步驟:

本性無變異,大等亦本變,
十六但變異,知者非本變。

第一個步驟是「本性無變異」,是說這個自性不變異,這是一個道理。

第二個步驟是「大等亦本變」,是說大等有七種:覺、我心、五微塵,這也是變異的。

第三個步驟是「十六但變異」,是說五大及十一根這十六種是變異的。「十六」就是五大、五知根、五作業根,再加上一個心平等根。這十六種是變異的,是流轉的,變來變去的。

第四個步驟是「知者非本變」,是說我知也不變異。

總共有這四個步驟。

其實這個理論,你誰要是有多少的聰明,願意立一個宗都可以的。說出一個理論,其他人想不到的,你能想得到;其他人就說:「哦,你說這個對!」

只要你能立出個宗來都可以的。中國這些個宗,這也都是人立出來的。但是不要和旁人來去鬥爭,不要fighting!你自立自個的宗可以。我有我的宗,你有你的宗,各立一宗,不過不要fighting!這是要緊的。

所以這一些個諦,「二十五諦」,你要立「二十六諦」也可以。

本來外道是講「五塵」,佛說「六塵」;本來外道是講「五根」,佛說「六根」。佛講的這個法,也是當時從外道裡頭加加減減的,有的加一點的,有的減一點的。有的他們說的,佛也來用;他們有那個古有的名詞,佛也來用。好像這個「涅槃」,當時外道都有這個名稱的,佛也用這個名稱,不過講法不一樣。佛是個大智慧者,是個大悲者,所以佛教的理論比外道高明。

現在還是講黃赤色仙人,他這個二十五諦。他認為世間上一切法都在這二十五諦裡邊包括著,所以說「或計二十五諦」。或計,或是或者;計是計度,是心裡想。計度,就是沒有事情幹了,就這麼想,想這個事情。

這個想,和參禪有多少關係。參禪的人,想「念佛是誰」;那麼他研究這二十五諦的人,最初也是這麼樣想、這樣計度。參禪是「參」,硬往下參,就像用錐子鑽窟窿似的,鑽不動也一樣要鑽。這個二十五諦的「計」是想,想我在這個地方怎麼樣了;不像用錐子鑽窟窿那樣鑽去。參禪,參和計是不同的,因為這樣,不叫計禪,叫參禪。「參」就往裡邊研究!「計」不是往裡邊研究,是在皮毛上用功夫,就單看這個皮毛而已──這個東西的外邊是黃色的,裡邊或者是白色的;這個東西外邊是白色的,裡邊或者是紅色的;這麼研究。究竟裡邊是不是這樣子,他只是這樣子想,沒有真知道是不是這樣子。

現在科學都要做試驗來求證。這個試驗,有多少參禪的性質。不過這個試驗是用眼睛來看;參禪也用眼睛來看,但不是用一般我們這個肉眼,是另外五眼六通那個眼睛來看。所以兩者不同的地方就在這兒!這科學在沒試驗之前,就是個計度,就這個「計」;實地去試驗之後,那就是一個「驗」。

或計二十五諦,【從冥生等】:從這個冥諦生出其餘的諦來。

他在〈金七十論〉裡邊也講「三德」,但他這不是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不是這三德。〈金七十論〉講的三德是什麼德呢?勇德,勇健之德;塵德,塵坌之德;暗德,暗鈍之德。這三德的梵語叫薩埵、剌闍、答摩。

第一,「薩埵」是梵語,譯為有情,又譯為勇猛。有情,就是有所感覺、有感情;勇猛,就是勇敢去做。現在「薩埵」的意思不用這個有情的意思,而用這個勇猛的意思,就是快、勇猛。

第二,「剌闍」是梵語,譯為微細,又譯為微塵或牛毛塵。總而言之,凡是肉眼看不見的東西,很微細的,這都叫剌闍,就是塵坌;「剌闍」這個意思,言其很微細很微細的。

第三,「答摩」是梵語,這不是這個 Dharma(法),是 Tamas,譯為黑暗,又譯為暗鈍;暗鈍,就是有點冥頑不靈的樣子。所以他們其中就弄出一個冥諦來。

薩埵、剌闍、答摩這三個名詞,有很多種翻譯。在中國就有新的翻譯和舊的翻譯,又有不新不舊的翻譯。舊的翻譯,就是古老的翻譯;新的翻譯,就是革新了,把它又作一點摩登的樣子;不古老不新的,就是說兩個都可以。

那麼舊的翻譯叫「染粗黑」,說它也有染污;本來是微細,他說粗,它是相對著的;這個暗,他說是黑暗,又粗又黑暗。意思是差不多的,但是就是有一個要摩登,一個不要摩登。這個是不摩登的,這麼翻譯法。摩登的翻譯怎麼樣呢?就說「黃赤黑」,說這個「貪」是屬黃色;這個「瞋」,人一發脾氣,面就紅了,說瞋是屬紅色;那麼在將要睡覺這時候,就黑色的了,就說「癡」是屬黑色。這是摩登的一個翻譯法。

又有一個舊的翻譯,叫「喜憂暗」;說是也歡喜,又也憂愁,但是人看不見,很黑暗的。又有新的翻譯,這就叫「貪瞋癡」;貪是貪而無厭,瞋是瞋而不已,癡是癡而不明。你們要記得「貪瞋癡」他們是這樣翻譯的。

又有一個舊的翻譯,叫「苦樂癡」;苦是很苦的,樂是苦裡邊又有一點快樂,癡是被苦迷得也愚癡了,被樂迷得也愚癡了。苦樂癡,就是都被這苦樂把人迷得都愚癡了。又有新的翻譯說,這「苦樂癡」是胡說八道的,翻譯不對,那他又翻譯「苦樂捨」,他說:「不錯,這個世間有苦也有樂;但是無論苦呀、樂呀,你不要愚癡,要捨!把它捨了它,把苦也放下,把樂也要放下,捨了!」這是一個摩登的翻譯。這個比較稍微聰明一點,我覺得──至少他知道捨了!

若再往明顯來說,其實這就是「三毒」──貪、瞋、癡;在佛教裡所講的「三毒」,他們叫「三德」。為什麼呢?因為這三毒能生三受,就是苦受、樂受、捨受。
為什麼又說是「黃赤黑」呢?這是按照色德來說的。因為貪多,他的光就青,所以色黃;瞋多動躁,就是好發脾氣,所以就色赤;癡多重覆,所以就色黑。又叫重覆,就是很重的,又蓋著,蓋得很重的。不要說旁的,好像你睡覺的時候蓋個被(blanket);這 blanket 要是用那很粗的東西造的,它很重,蓋在身上就被壓得透不過氣來,也看不見什麼東西,這就暗了。所以他色就黑的。

這二十五諦除了「冥諦」和「神我諦」之外,其餘二十三諦諸法都是和這三德和合的。他說的道理是很對的!什麼對呢?他知道這個貪瞋癡,不過他這個名稱沒有弄清楚就說是「三德」,其實這是「三毒」。這三毒和一切法都有關係,這是講得很對的!因為一切法裡頭都有這種毒的滋味,所以他說:「這三法和一切諸法和合,才生出二十三個諦來。」這是很對的!

這二十五諦,難怪他作了六萬那麼多的論偈;這的確講起來這個道理是無窮無盡的,怎麼樣講怎麼有道理,怎麼樣說怎麼合法。這個〈金七十論〉,他簡略作了七十論,換了七十斤金子。若照著我來說,這個價錢太便宜了,賣得太賤了,沒有價值!他覺得〈金七十論〉這很有價值了,我覺得這要是在一個要飯的給他七十斤金子,這當然是很有價值了;一個皇帝給七十斤金子,那就像七個 penny (七分錢) 似的!你們各位想一想,是不是這個意思?好像我一個窮和尚要給你七萬塊錢,這就很不可思議了;要是尼克遜總統給你七萬塊錢,那簡直就是等於給要飯的一樣。所以這個〈金七十論〉,我認為沒有價值──這是我這麼說!從古以來到現在,沒有人這麼樣批評他;我第一個來罵這個〈金七十論〉、這個自在黑,叫他在那兒黑得也秘不住了,黑得連個地方也藏不住了。

這二十五諦:他第一是講的「冥諦」。

什麼叫「冥諦」?這個「冥」,按著中國的道理來講就是「混沌初開」的意思。怎麼叫混沌初開?就是這個天地壞了之後,成、住、壞、空四個階段。這個世界,「成」是要經過二十個小劫的時間,「住」有二十個小劫的時間,「壞」也有二十個小劫的時間,「空」又有二十個小劫的時間。集聚這二十個小劫,就叫一個「中劫」;就是一個中劫是「成」,一個中劫是「住」,一個中劫「壞」,一個中劫「空」。這成、住、壞、空四個中劫,合起來叫一個「大劫」。四個中劫是一個大劫,一個大劫中就有八十個小劫;所以一個大劫就有很長的時間,八萬大劫,你說這個時間有多長?八萬大劫,這個時間是很長很長了!再超過八萬大劫,外道他這種神通就沒有法子再通得過去了,通不過去了,這神通不通了;不通,他就想:「這個東西應該叫什麼呢?」就想了,就計:「喔!這是一個開始,就叫『冥』。好了!就給它起個名字叫『冥諦』。」把這個宗旨立上了,這個「冥諦」立住了。冥諦又叫自性,他說這個就是自性。

什麼是「覺諦」?看看冥諦之後又怎麼樣,這就有了思想了;有了思想,就有了分別。所以他又起個名字叫「覺」,又叫「智」,又叫「慧」,又叫「想」,又叫「遍滿」。這第二諦就叫覺諦,又叫想諦,又叫遍滿諦。覺諦又叫「勝性」。怎麼叫「勝性」呢?就是在冥諦的時候(混沌初開),不叫勝諦,也不叫勝性;等到一有了覺的時候,就有了增加了。所以他說這個本是從自性生出來了,生出覺;這增加,就增加「勝」;這叫「勝性」。你說這有什麼根據?就是給起個名字嘛!你們誰都可以起,願意起多少就多少。這起了一個「勝性」。勝性又叫「覺」,又叫「大」;「大」的本,意思就是智,又叫「智」。這個覺,又叫慧,又叫想,又叫遍滿,有這麼多的名字;那麼最初起的名字,想大約這是有所覺,明白一點,就叫「覺」。

什麼是「我心」?由這個「覺」就生出來「我心」了。什麼叫「我心」?我心,又叫我慢,又叫大慢,就是「增上慢」那個「慢」;因為增加這種的勝慢了,就有一點貪的意思;有點貪的意思,就生出瞋、生出癡,所以他叫「苦樂捨」或者「苦憂暗」,那麼種種的名稱,這也是可以說無有定法。他給起出這麼多個名。

他說:「自性是作者,冥能造一切,然後有我心。有覺有我心,才生五微塵。」大約和天主差不多,這個冥,它也能造萬物。你給它起個名是「天主」,就是天主了!不過他沒有起「天主」,就叫「冥諦」。

有了「冥諦」,然後就有了「覺」,第三就是生出「我心」,以後就生出「五唯塵」來了。

什麼是「五唯塵」?就是唯有以色、聲、香、味、觸五種塵境為物質根本,一定能生五大;所以這「五唯塵」又叫「五唯量」。「塵」是微細的意思,所以微塵也是它,牛毛塵那麼細也是它;總而言之,就是很微細的五塵。五塵就是:第一是聲塵;第二是觸塵;第三是色塵;第四是味塵;第五是香塵。色聲香味觸,他把觸變成第二,聲變成第一。他說生「我心」出這五塵,不錯!就算他這個理論是對的。

「五唯塵」生這個「五大」。

什麼是「五大」?就是地、水、火、風、空;這五大就是從五唯塵生出來的──色塵生出火大,聲塵生出空大,香塵生出地大,味塵生出水大,觸塵生出風大。這是他的理論。

什麼是「五知根」?五大生五知根。耳根、眼根、鼻根、舌根、身根──眼、耳、鼻、舌、身,這五根叫「五知根」。那麼他講「五唯」(就是五塵)和「五大」,以及「五知根」(就是五根)的理論;我們講的是講「六根」、「六塵」、「七大」。他這兒是講「五大」,因為那個「大」他是不知道;其實,我們現在再講多幾個「大」也可以的。為什麼就一定要知道那麼多呢?科學發明是一步一步的,越發明越多的;你要想往多了添,可以添到百千萬上。不過,我們不要沒有事情來找事情幹,弄得太多了,後邊的人更都記不住了;現在我們就覺得很麻煩,你們是不是有這個感覺?

什麼是「十一根」?就是「五知根」、「五作業根」,再加上一個「心平等根」。五知根,就是眼、耳、鼻、舌、身五根。五作業根,他說「言、執、步、戲、除」,就是言語、手、足、戲、除,這叫「作業根」,是說業都是由它造出來的。這個是什麼呢?「言」是言語,就是口業。他沒有把舌算上口的四惡,它就是言語。還有手,手也可以造業。還有足,足可以行路,也可以行善,也可以行惡,可以造業的。手足又叫「執步」,執就是手能執捉,步就是足能走路。「戲」是遊戲,就是玩,這就是說的男女二根,也就是小便處。「除」就是大便處。這是五作業的根。再加上心平等根,總共十一根。

「五大」怎能生出「五知根」呢?在〈金七十論〉上說:「聲唯生空大,觸唯生風大,色唯生火大,味唯生水大,香唯生地大。」清涼國師在「華嚴疏鈔」解釋這段文時,說:

聲唯生空大,空大成耳根,是故耳根還聞於聲。
觸唯生風大,風大成身根,是故身根還受於觸。
色唯生火大,火大成眼根,是故眼根還見於色。
味唯生水大,水大成舌根,是故舌根還知於味。
香唯生地大,地大成鼻根,是故鼻根還嗅於香。

「聲唯生空大」:空大是由聲音生出來的;我們聲音一說出來,就跑到虛空裡去,所以耳根就會聽到聲音。我們這兒聲音沒有了,我們這聲音會到月球去;月球那個地方,裡邊的或者是神呀、或者是鬼呀、或者是人呀,都會聽見:「哦!那個地方有個聲音了。」好像我們這兒有的時候聽到打雷,那是其他的地方來的聲音,來的雷達,到我們這個世界來了,我們聽著很大聲音的,或者無形中又有一個很大的聲音,就都由空傳來的。聲音是生空大的,我們聲音越大,不是虛空就沒有地方放那個聲了,不是的!你多大聲音,虛空裡都可以放得下,好像錄音帶似的。不過我們這錄音帶會錄完了,而虛空這個錄音帶錄不完;所以這聲放到虛空裡,百千萬劫之後,那個聲音還是存在的,那個錄音帶還是在那兒保留的。你不信?你不信,那不信就慢慢研究。

「空大成耳根」:我們這個耳根怎麼會聽聲呢?就因為由空大成的。你看,耳朵裡頭有一個窟窿;那窟窿就表示虛空,是雷達能到的那地方,也是那個聲音能到達的那地方,能聽得見。「是故耳根還聞於聲」:所以這個耳根才能聽聲。因為這種關係,耳根和虛空是通著的。你的聲到虛空裡頭去,耳根這兒就是虛空──耳朵裡頭,這就是虛空;它是空的,和那個雷達是通了。雷達通了,它聽著就說:「Hello」,「Yes」,這聽見了。

「觸唯生風大」:這個觸塵是生風大,風大是由觸塵生出來的。你看,風來了,吹到身上,你就有一種觸覺──這風吹到身上,就覺得這個風好像一把刀似的,把皮膚都給吹痛了,但是看看沒出血;因為它這個觸力大,所以感覺痛,這是觸。風就是觸力,由觸力生出來的。

「風大成身根」:風就是鑄成這個身根的。你這身根就觸觸觸給你觸的,觸來觸去,觸到一起,變成一個身體。你再要細研究,這裡頭有一些不可思議、不可說不可說的法。好像這個世界,風是由觸塵造成的;這個世界也是由觸塵生出來的;要是沒有觸塵,根本也沒有觸覺了,男女都沒有了,什麼都沒有了;你想一想!所以觸能生風,風大又成就這個身根。「是故身根還受於觸」:因為這樣的關係,所以這個身根又回來接受這個觸。這是來回的。

「色唯生火大」:色塵就生火大。「火大成眼根」:火大就成就眼根。有人就問:「怎麼火就會成眼根呢?」這裡邊這個理很淺顯的,不過你不懂,我也不能告訴你!「是故眼根還見於色」:因為火大成眼根這種緣故,所以眼根又回來見色。因為色是生火大的,火大成眼根,所以這個眼根又會看顏色;眼它就不會聽。有人就說:「法師!你不是說六根互用?」那你要會用了才算!你不會用,那你現在還是眼睛不會聽也不會觸,耳朵也不會見也不會觸。色生火大,火成就這個眼根;眼根回來又看這個色。這也是循環的。

「味唯生水大」:味塵是生水大的。水雖然沒有滋味,但是一切滋味都離不開水;離開水,那個味就不太好了。譬如辣椒,你放上一點水,它那辣的味道就大一點;苦的食物,你放上一點水,它那味道也會特別苦一點。水雖然沒有味,淡而無味,但是它是味之本──味道的根本。

「水大成舌根」:水就成就舌根。你看這個舌頭,是水成的;你等這個舌頭要乾了,人就會死了,因為沒有水了;舌頭不乾,這個人就還有辦法的,因為他那水源沒有斷。你看有病的人,舌頭有黑色的,他那個病就不能好了;有的舌頭變白色的,有一層泥苔,那可以治的。

因為水能成就舌根,所以舌根才能知道味道。這味道是酸、甜、苦、辣、鹹,你用手沾這個味道裡頭,是什麼味道?這個手不知道。你用眼睛嚐嚐這味道是酸的?是苦的?是辣的?就是把眼睛辣得睜不開了,眼睛也不知道這味道是辣的。鹹的,眼睛它也睜不開了,眼睛也不知道這是鹹的。甜的或者可以,因為眼睛它不反對甜的。你用耳朵嚐一嚐,耳朵也不知道;你放在舌頭上,它知道這是什麼味道。為什麼它知道味呢?就因為味塵成就水大,水大成就舌根;「是故舌根還知於味」:所以舌根又回來知道這個味道。這都有連帶關係的。

「香唯生地大」:這香塵是生地大的。你願意聞香呀,這個香是屬於墮落的,它是沉的,香塵它生地大;「地大成鼻根」,地大成就這鼻根。「是故鼻根還嗅於香」:因為這個緣故,所以鼻根又回來聞香──鼻根它不聞地,聞聞地是沒有什麼用的;鼻根能聞香。這是說香塵生地大,地大生鼻根。

這「五塵」、「五大」、「五知根」都互相有連帶關係,你能把這道理研究研究,這是很有意思的。

這「二十五諦」是婆羅門教的一個很要緊的道理,所以我們應該把它研究明白。如果你「二十五諦」這外道的道理尚且不懂,那你連外道都不如了,因為你不明白它!

我們現在要研究這二十五諦,也就是你明白他這個二十五諦了,你要是遇到印度哲學或 Yoga(瑜珈),他拿出這二十五諦來,你就有法子可以來和他談幾句話;要不然,你就:「喔?什麼?你說的什麼?我沒有聽過!」你就不懂了,是不是啊?你要是懂了,「啊!你講那個冥諦,那沒有什麼了不起的,那是個糊塗諦嘛!」

什麼叫「神我」?就是「我知」,它不作也不變,本來就這樣子──既然不作又不變,這就是個木頭,根本就沒有知,他說這是個知。他說:「自性是作者,我非作者。」知是知道,只是知道而已,知道有這個冥諦,知道有其他的二十四諦。所以這叫二十五諦。

講這個道理啊,這道理多得很!你算算,他能造六萬偈頌那麼多,所以一定能講出很多的理由。人在世間,只要你想要找工作,不會失業的。無論做什麼,你只要去做,一定有的是工作;你要是不想做,那麼把眼睛一閉,什麼事情都沒有了!這就是冥諦。

現在還是講二十五諦,這二十五諦分出來三部份,就是自性、變異、我知。

有人就問了:「這個自性,你也看不見,你怎麼就知道有自性呢?」這個冥諦的數論師就答覆了,說:「看不見就沒有嗎?譬如熱氣散到虛空裡頭,你也看不見那個熱氣,你怎麼覺得熱呢?你能說這個熱氣是沒有嗎?」這是個答覆。

又問:「三德,和二十三諦都相合(冥諦是自性,自性會生);那麼說和它相合,這有什麼道理呢,你能講它相合?」論師就說了:「這就像一個比喻似的,這個『知』是能知,不能作;這個『作』是能作,不能知;所以叫『冥諦』。它這個『諦』,它不知道自己,一定要有這個『神我知』,才知道有這個冥諦。這就好像什麼似的呢?好像天與地合,男與女合,日與月合,晝與夜合,這都是相合的。還有好像王與民合,這國王和老百姓也都合成一個的。又像跛與盲合,跛就是個瘸子,盲就是個瞎子。跛子他不能走路,但是他有眼睛;盲人他沒有眼睛,但是他能走路。所以他們兩人要是合到一起,就可以走路了,這是跛盲合。這個『盲』就是『冥諦』,這個『跛』就是『我知』;跛是能知不能行,盲是能行不能知、不能見。」他說這是和合。

究竟是不是這麼回事呢?你們慢慢研究研究!要是說呢,怎樣說都有道理的。這是「二十五諦」大略的意思,要是詳細講,這有很多很多的道理。那麼不要都講外道他這種虛妄的理論,所以這「二十五諦」大略的意思就這樣子。

【或計六句和合生等】:或者他用這六句的道理,來傳他這種法。這也是一種論師,這種論師梵語叫「吠世師」,又作「衞世師」。新的翻譯叫「吠世史迦薩多羅」,翻譯為中文的意思就叫「勝論」,言其這部論是特別殊勝,勝過其他的論。又有一個意思,就是造論的這個人,是一個勝利的論師,無論和誰去辯論都是勝利,所以叫「勝論」,這個人也是殊勝的人,來造這個論。他以六句的道理來成道業。

造論這個人,在成劫之末,那時候人類的壽命都很長;他出世了,他有一個小毛病,怎麼樣呢?他白天不出來,就晚間才出去化緣乞食,所以一般人給他起名字就叫「鵂鶹仙人」;這鵂鶹是什麼?就是鵂鶹鳥(編按:貓頭鷹的別名),牠怕聲音,等晚間沒有太陽了,牠出來找東西吃。因為他歡喜晚間出來,所以一般人也不知道他的名字,就稱他為「鵂鶹仙人」,就好像鵂鶹鳥晚間出來。這是一個名字。

他又有一個名字叫「食米齊仙人」。怎麼叫食米齊?因為他晚間出來乞食,大約相貌生得很醜陋,小孩子看見就以為他是妖怪,嚇得連哭帶喊帶叫的,這麼很恐懼的;小孩的媽媽出來一看,也嚇倒了,嚇得幾幾乎乎嚇死了。他因為把小孩子和女人都嚇得這樣子,以後他晚間就不去化緣乞食了;晚間不出來,他吃什麼呢?他就到舂米的那個磨房去拾人家不要的碎米子。碎米,不是米糠皮子,就是小粒的碎米子,這叫「米齊」。他就吃這個東西,所以一般人又給他起個名字就叫「食米齊仙人」。

這個仙人,他苦行很用功的,修種種的苦行。他吃就吃米齊子,這都是人家不歡喜吃的東西,他去吃;人家那個米齊大約都是餵馬、餵豬之類的,他就吃這個!就修行修行,很用功的。他不是像我們這兒這個人,用用功,本來坐單,坐坐單又睡單了,睡睡單又想坐單;坐坐又坐不住了,又想躺下了,這個沒有什麼定力!他說怎麼樣子一定怎麼樣子:「我坐單就是坐單,永遠都不倒單了!我吃一餐,就是永遠都吃一餐了!我在山上住,就永遠都在山上住了!」他發這種修苦行的心。一修,修得很長的時間,他就得到五通了──他沒有得到漏盡通。五通,就是天耳通、天眼通、宿命通、他心通、神足通。得到五通,他就認為自己是證得菩提果了,以為自己開悟了,甚至於就以為自己成就聖果了──他這個聖果不一定說是佛,就是人家一般人做不到的事情。他得道了。

他得道,就想入滅,又一想:「我用這麼多的苦功,悟得這麼妙的道理,我如果不傳給人的話,那是太可惜了!我一定要找一個人傳法給他。」找一個人傳法給他,這個人很不容易找的;所以他就慢慢找傳法的人,等著有人接他的法,他再入滅。他所要找的這個徒弟,條件是很高的,不是隨便抓住一個人就可以傳法。他要研究這個人有沒有七種德性;這七種德性要具足了,他才傳這個法;若不夠這七種德性,他就不傳這個法。他就找,一找就找了很久的時間,也找不著有這七種德性的人。這七種德性都是什麼呢?

(一)要生在中國,就是生在中央大國。

(二)父親母親都是婆羅門種姓,就是貴族。

(三)有般涅槃性。究竟涅槃性怎麼樣,他知道。所謂涅槃性是什麼?我告訴你,就是性情這個貪瞋癡沒有那麼重。單單有涅槃性還不行,還要有:

(四)身相具足。真像個人的樣子,不是像個豬的樣子。耳朵就像人的耳朵,眼睛就像人的眼睛,鼻子就像人的鼻子,嘴就像人的嘴,這五官要端正。不能一個眼睛長到天上,一個眼睛生到地下;一個耳朵生到頭的前邊,一個耳朵生到頭的後邊。這就不好看了,是不是啊?兩個鼻子孔,不能一個鼻子孔就衝天上,一個鼻子孔就衝地下。嘴也不能生四瓣的嘴,要兩瓣的嘴。身相要具足,具足就是很圓滿的,也不高,也不矬,也不肥,也不瘦;那麼正好,看著很順眼的,真是 very beautiful(太漂亮了)!這身相要具足。他又要個什麼呢?

(五)聰明辯捷。你要身相具足圓滿,但愚蠢得不得了,問你東邊在什麼地方,你就說我也不知道!或者問你什麼地方是三藩市,你就說我以前都沒有聽過!這就是愚癡,也不會講話。這也不行!又要聰明,辯才無礙,又辯捷;怎麼叫辯捷?就是辯才,但不是說等著想一想,然後才想出道理再和人辯論,不是的!他很快的,他這種辯才來得很敏捷的。這第五種的德性。

(六)性行柔和。性不粗暴,不剛強,沒有脾氣;很柔和,就像棉花似的,很柔軟,對人都很有人緣的。這第六種德行。

(七)有大悲心。常常存著一種悲天憫人的心。這看看天上的人也苦得不得了,人間的人更苦得不得了,這叫悲天憫人的心。

要有這七種的德性,他才可以傳這個法。因為這麼高的條件,所以就找也找不著、找也找不著;啊!不是有一德的,再不就有兩德,或者有三德,或者有四德,或者有五德,或者有六德,或者有六德半,就不夠七德。他找不著具有這七種德的人。

找了很久,經過無量劫這麼長的時間,找著在這麼一個國家,這個國王名字叫摩納迦。「摩納迦」是梵語,翻譯中文就叫「儒童」。國王有個兒子,他具足有這七種德性,這個吃米齊仙人就選中他。這個太子叫般遮尸棄;「般遮尸棄」也是梵語,翻譯中文就叫「五頂」。他生得很古怪的,頭髮有五種旋,好像五個山在頭上似的,說是五角,但那五角不是像牛犄角那麼樣子,就是好像五個肉山,頭上分出五個山的形狀來,所以就叫「五頂」,又叫「五角」。因為他具足有這種七德,食米齊仙人就選中了他。選中了可是選中,這個人雖然有七種德行,但是根基沒有熟,根基熟得很晚的。啊!又結婚了,又有太太,又有兒子,那麼叫他出家,他一定是不幹的。現在怎麼辦呢?那麼就等著他;等著他,看再找機會。一等,等了三千年。三千年,這就有一個小的機會;什麼小的機會呢?

這個五頂就同他太太到花園裡去看花;看花,兩個人就爭著搶這個花;他也歡喜這朵花,她也歡喜這朵花,兩個人就吵起來了,就fighting起來了。這個仙人一看:「機會來了,好,我去度他!」就使了神通到那地方,對他說法;這個五頂看見這麼一個很奇怪的人來和他說話,就趕快和他太太回到宮殿裡去了。這麼樣,他還要等囉!又等,等了三千年,再來給他說法,他還不醒悟。

又再等了三千年,前後等了有九千年。這時候,這個五頂對他太太討厭了;時間久了,他生出討厭了,就很覺得很煩惱了,真是討厭得不得了了。這個時候,五頂對著天,就求:「仙人哪!你現在可以來度我來啦!我現在要跟著你去修道了,我真要把這個家放下了!」仙人因為有神通,他在這一求他,他就知道了;就用神通從虛空中來了,把他又從虛空就帶走了。

仙人把他帶回所住的山中,就傳授他「六句法」。

這六句法是什麼呢?(一)實;(二)德;(三)業;(四)大有;(五)同異;(六)和合。就說這六句義法。

現在有個人就說:「一等就三千年,我們現在沒有一個人可以活到三千歲的!」這是講得很有道理,不過這是這種勝論的論師,他們是這樣說他們的祖師是這樣子;我現在是跟著他們所說的就講給你們聽,究竟這是真是假,你不要問我,因為不是我說的。好像耶穌教說耶穌復活了,這是《聖經》上那麼講的;究竟是真的是假的,我們現在沒有時間來研究這個問題。我們只是知道他有這麼樣說法就可以了。我們將來也可以造一個假的,說是我們那個祖師活了幾萬個大劫,怎麼樣怎麼樣──只要你敢造這個論就可以了。

卍      卍      卍

我們今天要算一算帳,算這一筆很清淨的帳,這不是糊塗帳。

從一九六八年我們第一個暑假班開始,參加第一個暑假班的人現在有在這兒的,有已經跑了的;在這兒的,也有有的時候跑了,有的時候又回來。我覺得最誠心的,最精進的,第一個是果容。他不是旁的精進,每逢我講經,他一定來聽,怎麼樣忙他也來。本來因為時間長,每個禮拜六放香。我們傳戒這個時間開始,我們這兒沒有放香,但是他還是來,每天晚間都來。有幾次有病,他病得頭也痛又痾肚,他也來聽經,我看著他精神都很不充足了。這是一個。

第二個,我們這兒最精進的是誰呢?可以說是果進;我給她起這個名字,果進就是精進,果然精進。她由第一個暑假班到這兒來之後,任何地方也沒有去過,也沒有回去看看她媽媽,也沒有回去看看她爸爸,也沒有到各處去vacation(度假),她vacation 就是在這個道場,哪個地方也沒有去過。她這幾年之中就有一次沒有來聽經,是不是,果瞻?(果瞻:是!)她一次是什麼因緣沒有來?(果瞻:因為她是多幾個工作;那是一個禮拜六,就是有overtime,所以她沒來聽經。)喔!這是第二個。

第三個,這個果修從來了以後也沒有走過,也沒有跑過。她也沒有回去看看她的小孩子,也沒有回去看看她的爸爸媽媽,大約她把她的爸爸媽媽也忘了,小孩子也不記得了,所以在這兒,來了之後,哪個地方也沒去過。是不是,果修?(果修:是!)

這就證明這為法,把一切都放下了。所以我們人,為法能以把一切的事務都看得輕了,把法看重了。這是很要緊的!在古來的人,求法,好像唐玄奘到印度去求法,經過幾多困苦艱難,到那地方學佛法;路途上遇著土匪、狼蟲虎豹,什麼危險的事情都經過,他也要去求法。

我們現在在這個道場,昨天有一個人問我:「我怎麼樣能幫助這個道場呢?」你不破壞道場就是幫助道場!你擁護道場就是幫助道場!怎麼樣擁護道場呢?我們幫助這個道場,所有的事情都擁護道場,這樣子就是真正的護法;護法就是護法護法,護這個法,不要這個法滅了。我們現在在提倡正法眼藏、正法時代,所以各位都要努力精進。

還有,這個果道,雖然後來的,但是他參加十四個禪七,這是一個不可思議的。你們大家來研究,哪一個是對我們道場擁護這個心最真的,來研究研究,我們要選出來這個護法模範的人才,誰可以做第一個護法。我們這五年了,五年應該選出一個來,兩個、三個、四個、五個都可以的。你們大家研究研究,誰是真正護法?

卍      卍      卍

繼續講這個「六句法」。仙人傳授他的「六句法」是:

第一句就是「實」。他說諸法有實體,為一切法所依,所以叫實。實有九種,實實在在有九種:

(1)地實,地實實在在的有。
(2)水實,水也實實在在的有。
(3)火實,火也是實實在在的有。
(4)風實,風也實實在在的有。
(5)空實;空雖然說是空,也不能沒有的,還有個空,所以空實實在在的有。
(6)時實,時間也是實實在在的有。
(7)方實;方也是實在的,也是實有的。
(8)我實;他說「我」實實在在是有的,不能沒有我;沒有我,什麼都沒有了。
(9)意實,就是這個意念的意,「意」也是實實在在有的。

這九種實,都是實實在在的有。這是第一句。

第二句是「德」,就是道德。德有二十四種:(1)色德;(2)香德;(3)味德;(4)觸德;(5)數德;(6)量德;(7)別性德,特別的一種性是德;(8)合德;(9)離德,合也是德,離也是德;(10)彼性德;(11)此性德;(12)覺德;(13)樂德;(14)苦德;(15)欲德;(16)瞋德;(17)勤勇德;(18)重性德;(19)液性德;(20)潤德;(21)行德;(22)法德;(23)非法德;(24)聲德。有這種二十四德。這是第二句。

第三句是「業」,就是作用、動作。有五種可以造業:
(1)取業,取也可以造業;
(2)捨業,捨也可以造業;
(3)屈業,屈就是彎彎,屈回來也可以造業;
(4)伸業,伸就是伸直了它,也可以造業;
(5)行業,行也可以造業。這是第三句。

第四句就是「大有」。前邊講「實、德、業」,因為「實德業三同一有故,離實德業外別有一法為體」,他說實德業這三種都是一樣的有,所以離開實德業這三種的外邊,另外有一種法為體,這個是什麼呢?這就是「大有」。所以「大有」也是一個法。這是第四句。

第五句就是「同異」。本來同異應該是兩種,同是一種,異是一種,但是他說同和異是一種。既然是一種,怎麼有個同又有個異呢?所以這裡邊有多少的矛盾。他怎麼說「同」呢?他說,地和地是一樣,這是同。怎麼叫「異」呢?他說,地和水就不是一樣的,這是異;水和地也不是一樣,這也是異。水和水是一樣的,是同;火和火是同。火和水就不同了,就是異了。他說這個「同異」是一種。其實同異這分開多少種都可以的!這是第五句。

第六句就是「和合」。怎麼叫和合呢?因為它和其他的實體相和合。舉出個比喻來,他說什麼呢?好像鳥飛空,飛、飛、飛,牠就落到樹枝上了;這就是和合。「和合」就是這麼講的。

以上這是六句法,是食米齊仙人的思想。

卍      卍      卍

我們人學佛法的人不要做犯法的事情,一定要守法;不管它這個法是對不對,我們都要遵守它這個法,不要犯法。立這法,它都有這一種因緣,這世間法;要沒有這種因緣,就沒有這種法。所以我們修道的人,在某一個國家,一定要遵守它的法律;若不遵守這個國家的法律,他就認為你不是一個好百姓。

卍      卍      卍

【或謂自在梵天等生】:或者有的外道他就想,人都是從大自在天和大梵天生出來的。他說,大自在天和大梵天能生一切的萬物,是萬物的主宰,是萬物的母。有這種外道思想的是什麼外道呢?「即塗灰外道,並諸婆羅門」。塗灰外道,這種外道專修苦行,把身上塗上灰,搞得污濁邋遢的樣子,以為這樣可以解脫。他的思想和婆羅門教的理論是一樣。他想自己是大自在天生出來的,說大自在天就是他們的祖先,他能生一切的萬物,能生一切的諸法;他又說這個大自在天的體是遍滿一切處,是一切的諸法所生,又具有四種的德性:

(一)體實:大自在天的體,是實實在在真有的。

(二)遍:大自在天的體,不單是真有,而且還遍滿一切處。

(三)常:大自在天的體,是恆常不變的。

(四)能生諸法:大自在天的體,能生一切諸法;一切諸法,都可以生。

他又想,這位大自在天和我們人是不一樣的,不是像人那麼個樣子。是什麼樣呢?他有三身。

(一)法身:他有這個法身,是「體常周遍,量同虛空,能生萬物」;他這個法體常遍滿一切處;法身的量也就如同這個虛空,所以這一切的萬物都是從他這個法身裡邊生出來的。他這麼樣想。

(二)受用身:這受用身是在天上的,在色界天之上的。

(三)變化身:他這身又能變,是「隨形六道,教化眾生」;他在六道裡頭,又變貓、又變狗、又變老鼠、又變蚊蟲,什麼都可以變的;又可以變人、又可以變天,只要有這麼一類眾生,這位大自在天就會變化這一類的眾生來教化你。所以說隨著六道的形來教化眾生。

他又想,這個大自在天是有兩個住處:

(一)雪山:這個大自在天所住的地方就是雪山。

(二)南海末剌耶山:南海的末剌耶山,是這位大自在天的一個宮殿。

在摩竭提國有兄弟二人,平時就是最相信大自在天的。他聽塗灰外道的論師講這神話,說大自在天住在雪山,另外有一個住的地方在南海;於是兄弟二人就到雪山去找大自在天。

到了雪山,就見著一個婆羅門;這位婆羅門對他們說:「你們想見大自在天、拜大自在天,你們的國家裡邊有個釋迦牟尼佛,他就是大自在天。」兄弟二人說:「我們是恭敬大自在天的,不相信其他的佛。」這個婆羅門聽他們這麼一說,就變成大自在天的樣子──面上有三個眼睛,又有四個臂膀,等一等又現出八個臂膀,告訴兄弟二人說:「你們回到自己的國家去,在菩提樹的東邊,造一尊釋迦牟尼佛的降魔像;在菩提樹的後邊,造一個水池,好濟眾生的飢渴。」

因為這樣子,塗灰外道這個論師就說,這兩個住處是對的。那麼,外道他自己立這種的論,研究這種法;後邊的人就跟著他這種法去學習,這就叫「以盲引盲」。

以上是塗灰外道他這麼樣子來想這個大自在天。

「梵天等生」,這個梵天又怎麼講呢?奉祀大梵天的,就是第四種外道圍陀論師,及第五種外道安茶論師。

第四種的外道叫圍陀論師;「圍陀」是梵語,翻譯為「明」,就是明的論師。他就計,就立出這種理論來,說這那羅延天是不可思議的,他神通是很大的。怎麼不可思議?在他肚臍中生出一朵大蓮華,這大蓮華可就大了!在這蓮華上又生出一個梵天祖公。梵天祖公是萬物之母,能生一切的萬物;一切有生命和沒有生命的,都是從這梵天祖公的口生出來的。所以說,婆羅門種就從梵天祖公口裡生出來的,剎帝利就是從梵天兩臂生出來的。你看,這妙不妙?梵天祖公兩隻胳臂會生出來這個剎帝利的種子!毘舍就從梵天兩髀生出來的──在梵天兩個大腿根上就生出做商人的毘舍(吠舍)。首陀就是從梵天兩腳生出來的;首陀又叫旃陀羅,就是屠宰的人。毘舍和首陀都是兩種賤姓,婆羅門和剎帝利就是兩種的貴族。所以他說,婆羅門是貴種,是最勝種類,也是白淨色類;其餘的是賤種,都是黑穢色類。這是第四種外道圍陀論師的想法。

第五種外道是安茶論師。這種論師他也想了,他想這個「本際」,本來的邊際是什麼樣子呢?他說,無論什麼都有個根本的開始,它都有原來的邊際。原來的邊際是什麼?就是在過去最初的一個開始。怎麼開始的呢?他就想:喔!原來是這樣子!這個世間以前什麼也沒有,就有水,水非常之大;在大水裡邊,長出一個大安茶來,樣子就像雞蛋似的,是金色的。金色的大安茶,在水裡頭漂來漂去,經過很長的時間,忽然就分開為兩段,上段往上升就是天,下段往下沉就變成地,世界就是這樣開始的;在天地的中間,又生出一個梵天;這個梵天的本領就大囉!怎樣大呢?一切有命的和無命的事物──就是有情和無情的眾生,他都能造出來,所以梵天是萬物之母。這是第五種外道安茶論師的理論和想法。

第三種塗灰外道他就說,大自在天能生一切法,為萬物之母。「以四五兩計」,這個「四」就是第四圍陀論師,他就計、就想了,想這個那羅延天能生梵天祖公,梵天祖公是萬物之母。這個「五」是第五安茶論師就計,計什麼呢?這個安茶生出來天地,天地又生出一個梵天,梵天就生一切萬物,為萬物之母。這三種外道雖然都有不同的看法,但是道理大同小異。

在中國也有這麼傳說,說天地初始,還是混沌的時候,和他所說的這個「大安茶」是一樣的道理。

這三種外道所說的理論,究竟是不是這樣子呢?是,它也成了;不是,現在也成了。我們現在研究研究我們自己生死的問題比較更重要!
【或謂時、方、微塵、虛空、宿作等】:「時」是時散外道;「方」是方論外道;「微塵」是順世外道;「虛空」是虛空外道;「宿作」是宿作外道。或者說又有這五種的外道。

第六是時散外道。他說,時候是真的,這個時間是有的。所有一切法,都是從「時」生出來;所以「時」是實有的,「時」是真的,「時」是恆常不變的,「時」是萬物之母,它能生萬物。為什麼呢?你看!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都有一個時候;到什麼時候就現出什麼樣子,這個「時」真是妙!所以「時」是萬物之母。這是時散外道的理論,說一切都是從「時」生出來的。春天,一切的樹木都欣欣向榮,都很歡喜的;到夏天,一切的萬物都在成長的時候;到秋天、冬天,一切的萬物就都凋零了;這些都是「時」的作用,「時」真是萬物的母,真是最好的了!他以「時」為理論、為宗,所以時散外道也叫「時散宗」,這是第六種外道的宗。

第七方論師。他說,「方」能生人,人就生天地,都是從「方」生出來的,所以「方」是常,恆常不變的;「方」是最第一的,最先有「方」;「方」就是萬物之祖,為萬物因;也就是涅槃的因──人死了後,還是歸於「方」,還回到「方」的地方去。所以他說這個「方」是實有的,「方」是常住不變的。他以這種作他的宗,叫「方論宗」,這是第七種外道的宗。

前邊說的有時散的外道、方論的外道,現在說微塵的外道;「言微塵者」,這個「微塵」就是第八種外道的宗,就是第八路迦耶論師。「路迦耶」是梵語,翻譯成中文就叫「順世」。

這種順世外道的論師,他就想:色法和心法是真的,色法和心法到最微細的時候是恆常的,它是一,也是萬物的一個因。所以他說,色心法雖然是以四大最極微作為它的因;但是四大裡邊要往微細來說也是最精靈的,它有一種緣慮,這種緣慮就是心法。他說,色法雖然都是四大所成就的,但是這裡邊又有更精細更妙的地方;什麼呢?就好像所說的燈,燈本來是色法;但是你一點著,它就發光,就有這種妙處。地水火風四大都有極微細的,他以這種極微細的就作為萬物的母體。所以《唯識論》破這種外道,「有外道執地水火風,極微實常」,他說執著地水火風最極微細的就是實常,它能生一切萬法。其實這也是一種錯誤的思想,這個理論也靠不住的。

他說微塵在最極微細的地方,就是心法,就是萬物的一個母,也就是「因量」;有形的叫「子微」,就是在最初極微的父母所生出來的。這種理論,是用他這種情來揣測、來計度、來想,就是這樣子!所以你要研究它究竟有什麼道理,其實什麼道理也沒有。這是第八種外道的理論,他就是用順世間法去研究天地間的秘密,所以叫「順世外道」。

第九是虛空外道。這種外道的論師叫什麼?「口力論師」,他講虛空的。他說這一切都是從虛空生出來的,虛空是萬物之母,虛空是恆常不變的。他說另外有一種法,這種法是真實的,是恆常不變的,是一定的,是萬物之因。是什麼法呢?就是虛空。他說,虛空能生出風;風又能生火;火又能生出暖氣來;暖氣又會變水;水又會凍成冰,水凍成冰就堅固了;堅固又變成地;地就生五穀,生出所有吃的五穀來;五穀就能生養人的命;人死就又歸於虛空。由這個來推算,知道虛空就是萬物的一個母。這是口力論師主張的這個虛空,他是這樣講的。這是第九種外道的理論。

第十是宿作外道。第十種外道的論師就是「宿作論師」。他看前邊那幾種說法都認為不對,自己又立出一種論;他這種論是因為什麼立的呢?他就看有多少因果的關係,說宿作,不說宿業。說今生所有一切一切,都是前生作出來的──今生受苦或享樂都是由前生所造。今生布施,來生一定會有錢的;這種思想是有一些道理,種因結果。不過,完全都是從宿作,那又不對了!因為這個世間不是從一種理論能講完的。但是他就要用這一種的理論來把它講完,所以他說一切都是宿作,無論什麼都是宿作。因為這樣,所以你布施,將來就會得到好的結果;你能持戒,就能了苦;你能忍辱,將來相貌就會生得美麗;你能精進,你的苦就會斷了;你能禪定,就能出三界;你能勤學般若,將來就有智慧。他講一切一切都是宿作,宿世所作的。他說為什麼要這麼講呢?

他說,你看世間上很有福報的人,他所做的事情很多顛倒,做很多錯事。按理來說,做錯事的人,他不應該有福報;但是他有,這是什麼因緣呢?喔!這是前生他作的,前生他種好因,今生就有福報、有財富。今生他為什麼這麼顛倒呢?他前生種的福,今生盡享受;享受完了,來生就沒有了。所以他說一切一切都是宿世所造的,根據「宿作」這種理論而立一個宗,這叫「宿作論師」。這是第十種外道的理論。

前邊所講這十種外道:第一是數論外道;第二是勝論外道;第三是塗灰外道;第四是圍陀外道;第五是安茶外道;第六是時散外道;第七是方論外道;第八是微塵外道;第九是虛空外道;第十是宿作外道。這十種外道所說的理論都有一些道理,但是他們太執著這個道理,不知道還有另外的道理;那麼就執著,認為自己的對,旁人都是不對的。所以各立一宗,各說其理。

前邊說這個「宿作等」,這個「等」是等於第十一個外道。

第十一種外道是無因論師,沒有因果的,撥無因果。他主張自然,沒有因,也沒有果,一切都是自然的。你信因果,他說:「這才是最愚癡的人!哪有因果呢?」他撥無因果。這種外道,他也有一個根據,主張「無因論」,說一切萬物無因無緣,自然而生,自然而滅;一切萬物,沒有什麼因緣,它自自然然就生出來了,又自自然然就滅了。所以他說,「自然」才是真常不變的,「自然」就是萬物之因,也就是涅槃的因。他這麼樣想。

他說一切諸法沒有染淨,沒有一個染法,沒有一個淨法;本來就是自然的,不是有人造的。他怎麼說呢?他說你看,有刺的樹木,那個刺是誰把它削得像針似的那麼尖?刺的尖上是很細很細的,這是誰做出來的?是它自己長出來,沒有人造啊!這你要是不信,我再舉一個自然的例子給你聽一聽!你看那個烏鴉沒有白色,都是黑色的;是誰用黑的顏色把烏鴉染黑的呢?沒有!沒有,就是自然嘛!你要是再不信,我再給你舉一個例子你聽一聽!你看那個鶴,誰又給牠染白色的呢?也是牠自己自然就是白色的了。他是這樣講,他有他一套的理論;因為這個,所以他說「自然」就是萬物之母,「自然」造這個世間,「自然」也是涅槃因了。

外道所立的見解都是這樣子,你要是和他一研究,他就會發脾氣的。他說:「你不信我嗎?那個天主才是真的嘛!你不信天主,那是你的事!你啊,天主不可以隨便就不信的!」你說,不可以不信,這是不是勉強叫人相信呢?所以,我為什麼不抓著皈依弟子,他願意走就走,也就是不勉強;要是勉強,那又不合乎外道這個自然了。那外道又該發脾氣了!

外道他不知道他自己的不對,他總認為自己對。他又說:「如果不是自然的話,你看一看,這有種種的證據是證明自然。就拿下雨、颳風來講吧!突然間它自自然然就下起雨來了,忽然間就自自然然又颳起大風來了,自自然然又停止了,又沒有了!誰叫它颳的風?誰叫它下的雨?誰叫它停止的?這都是自然的嘛!或者又有的時候,颳起大風就飛沙走石,啊!也沒有人叫它停止它就停了,這都是一種自然的表現。所以我立自然為宗,這是正確的;其他的宗,都是假的,都是不對的!」這是第十一種外道的理論,以自然為宗。

我還記得講《楞嚴經》時,有一首偈頌是外道講這個自然的:

誰開河海堆山嶽?誰植荊棘造樹林?
一切無有能生者,是故我說唯自然。

這是說,誰開的河和海,堆起來那麼大一個山?這是自然的嘛!誰在山上又種有刺的樹?誰在山上又造成樹林子?這也自然就在山上生出來的嘛!沒有誰可以生誰;因為這個,所以我說是自然的。這外道認為一切都是自然生、自然滅。

【而為世間及涅槃本】:以上各論師,以各種理論立為世間和涅槃的根本。 

J2. 束十一為四計 分二   
K1. 正明所計     K2. 對因果明
今K1.

統收所計,不出四見。謂數論計一,勝論計異,勒沙婆計亦一亦異,若提子計非一非異 [2]

在前邊所講的這九十五種外道之中,有二十五諦的數論師,又有六句的勝論師,又有塗灰外道、圍陀外道、安茶外道,又有論時的外道,又有論方的外道,又有微塵的外道(路迦耶外道,就是順世外道),又有論空的外道,又有論宿作的外道;最後還有這個無因的論師,他說無因無果、無因無緣,一切都是自然。等等這十一種的外道。

前邊所說這十一種的外道法,怎麼叫「外道」?就是心外求法的修行人。他各執一端,單單研究一種理論,不是圓融無礙的。現在把前邊這些外道都放到一起來研究,就好像把一切的東西都放到一個大火爐裡來煉;煉出來,看看哪一種是最真的。

【統收所計,不出四見】:現在把它統計起來,不出四種的見解。

【謂數論計一】:所說的就是,第一家「數論」,也就是二十五諦數論師。他就計一,就是從數起論;就是從一,這個冥諦就生出來。他說數論是從冥生覺,從覺生我心,乃至於最後生神我。

【勝論計異】:第二家「勝論」,他就計異。他說地不同水,水和地不同。

【勒沙婆計亦一亦異】:第三家「勒沙婆」,他的論也是計一,也是計異。

【若提子計非一非異】:第四家「若提子」,他的論也不是計一,也不是計異。

[2] 若提子計「非一非異」:《佛教大藏經》、《中華大藏經》和《大正新修大藏經》皆作「非一非異」;《卍續藏經》和《卍新纂續藏經》皆作「一異」。今本書依上人講解作「非一非異」。

K2. 對因果明

若計一者,則謂因中有果;若計異者,則謂因中無果;三則亦有亦無;四則非有非無。餘諸異計,皆不出此。

【若計一者,則謂因中有果】:像計一的外道,他就說因中有果,即果即因──因中就是果的發生。

【若計異者,則謂因中無果】:計異的外道,他就說因中無果,在因中是沒有果。

【三則亦有亦無】:第三種的外道,他就說也有因也無因。

【四則非有非無】:第四種的外道,他就說非有因非無因。

【餘諸異計,皆不出此】:其餘外道所異計的,都不出這四種的見解。

J3. 結諸計為二因

雖多不同,就其結過,不出二種;從虛空自然[3]生,即是無因,餘皆邪因。

我又不會講了,看看誰會講,講一講!你給我講頭一次,我這就會講了;你要不講頭一次,我就不會講了。頭一次講得對,我也會講了;講得不對,我也會講了。這是很不可思議的!我們這個也不是邪因,也不是無因;這是正因,這是了因,這是緣因。

【雖多不同】:在前邊這十一宗,就有十一個不同的理論,各是其是,各非其非。你說你的對,我說我的對;你說你那個冥諦是真的,我說我這個不冥諦更是真的;你說你那個數論是真的,我說我這個勝論就勝過你那個數論;你說你那個勝論和數論對,我說我這個自然更是對的──我這個是從那羅延的肚臍生出大蓮華,這裡邊又生出梵天祖公,我這真是不可思議的!你說的那完全是不對。這叫各是其是。各非其非,你說我的不對,我就說你的更不對;你要說我的對,我說當然啊,我的一定是對的,你的不對。你就說我的對,我也不會說你那個對;為什麼?我要說你那個對,我這個又立不住了。

這十一宗就是在這種情況立出來的,所以雖多就不同。

若再往多了說,就有九十五種、九十六種、九十七種、九十八種外道。說在什麼地方說有九十八種外道?你說在什麼地方沒有說有九十八種外道?九十六種也是一種一種添出來的嘛!那就再給它添出九十八嘛!現在一百種都不止了!怎麼只九十六種呢?千門萬戶,現在人都想做祖師,都想立一宗,所以這叫「雖多不同」;雖然多,可是不同,各有各的理由,你說你的是最高的,我說我的也不低。你看這個,怎麼辦呢?現在就給它下一個論斷、批評。

【就其結過】:若把他們總起來,來說一說他們不對的過錯。「過」就是他的錯誤、他不合理的地方。「結過」是結集過錯,就好像把那過錯給綁到一起。其實,過錯怎麼能綁到一起呢?這是講理論,你不要又找繩子來綁「過」了!你一找繩子來綁「過」,那又綁不住了,因為「過」也是無形的。

【不出二種】:這過錯有多少種呢?不多,不是十一個就有十一個過;那麼十一個合到一起,連九十六種外道合到一起,不出二種,就兩種。兩種是什麼呢?一種是無因,一種是邪因。

【從虛空自然生,即是無因】:第一種是「無因」。他說,一切萬物是從虛空生出來的,或者從自然生出來的,這就是無因。所謂「無而忽有,是曰無因」,本來沒有,忽然有了,這叫無因。若是有因,它本來就應該有,怎麼它以後才會有?這就是先無後有,所以叫「無因」。虛空裡頭,你說有什麼?沒有什麼,可是它就生出來東西,由這個虛空就生出一切萬物;所以虛空就為萬物的母,萬物都離不了虛空。這是虛空外道的理論,這是無因。

自然外道也講「自然」,但又很不自然的,因為它有很多的麻煩生出來。

在中國的道教,老子就講「自然」,他最歡喜自然,什麼事情都隨其自然,很自然的。印度自然外道也歡喜自然,說自然能生萬法,自然能生萬物,以自然作為論宗。老子的思想和印度自然外道所說道理是一樣的。

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他說人應該效法這個地。這個人,不一定說普通的人,這是說的國王。這是說國王應該效法地,因為地能生長萬物,地能載萬物;地應該效法天,因為天能覆萬物;天地應該效法什麼呢?效法這個道,修道這個道;道又應該效法什麼呢?道就效法自然。這是老子說自然的道理。因為老子講自然,又講清靜無為,說自然就是清靜無為的;所以把一些人就都迷住了,迷住到清靜無為上了,什麼也都不幹,一天到晚就想成這個自然。這是老子這個自然。

所以老子和印度這種自然的外道,他們是遙遙相對的,可以說是互相所見者同,見解是相同的。這是逆著說的。若順著說,老子又這麼說了,他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他說這個道生的一,所以老子才說:「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人得一以聖,物得一以靈。」得著這個一,那就有辦法了。

在佛教裡也講這個一,所謂「得一萬事畢」,得到這個一,一切都沒有了,萬事都畢了。可是佛教所說的一,不是道教和自然所說的那個一──自然生道,道生一。在儒教裡也說:「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三才。」兩儀生天、地、人這三才,三才就生出無量無數那麼多東西來。這理論和自然也有多少關係。

【餘皆邪因】:其餘的都屬於第二種,就是邪因。數論外道所講的冥諦,這就是邪因。若按著佛教所講的十二因緣法──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按著這種理論去講,這是正因;按著冥諦的理論去講,這就是邪因。

前邊雖然那麼多,離開佛法之外,所有的千般異說,結他的過錯,都是不出兩種:一種是無因,一種是邪因。無因就是虛空、自然所講這一些個道理。其餘的道理,譬如又是從那羅延的臍中生大蓮華,大蓮華又生出梵天祖公,祖公在口裡生婆羅門,兩臂就生的剎帝利,兩個腿就生毘舍(吠舍),兩個腳就生首陀。這種理論都是邪因。

[3] 從虛空「自然」生:《佛教大藏經》、《中華大藏經》和《大正新修大藏經》皆有「自然」字;《卍續藏經》和《卍新纂續藏經》皆無「自然」字。今本書依上人講解作有「自然」字。

卍      卍      卍

有人昨天已經受沙彌戒,那麼還要繼續拜願、修行、用功,懺悔自己的罪業;要很誠心地來修道,不要馬馬虎虎的。這光陰是最寶貴的!我們這不是說這個時間是個萬物之母,我們這個時間是很貴重的,不要隨隨便便叫它空過去了。

卍      卍      卍

I2. 明此方 分二
J1. 指同二因  J2. 略出諸計
今J1.

此方儒道二教,亦不出此。

【此方儒道二教,亦不出此】:清涼國師說:「在中國有儒教和道教,這兩種教,也沒有超出去『無因』和『邪因』的範圍。」儒教是孔子所提倡的,是讀書的;道教是老子所提倡的,是一些個隱遁山林的隱士,和印度那種婆羅門教也差不多。

J2. 略出諸計 分二
K1. 合引莊老  K2. 別引《周易》
今K1.

[4] 莊老皆計自然,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若以自然為因,能生萬物,即是邪因。若謂萬物自然而生,如鶴之白,如烏之黑,即是無因。

【如莊老皆計自然】:「莊」是莊子,就是莊周,他是學老子道教這法門的。「老」是老子,就是李耳。莊子和老子都是講「清靜無為」這種自然的學說;他們認為「自然」是最妙的,是萬物之母,是常是一,是最微妙的。

【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裡的「人」不是說一般的人,是指人王。老子說,這世界有四大,就是道大、天大、地大、王大。為什麼說道大?道能生一切萬物。為什麼說天大?天能覆護眾生。為什麼說地大?地能載育眾生。為什麼說王大?王是人民的國王。說是既然王大,他就應該先效法地,因為地能生育萬物,而且安靜;所以人王應該效法地那麼安靜,不要急躁。又應該效法天,天能運用生成萬物,所以人王又應該效法天。效法天之後,既然已經生成了,又應該效法道;因為道是清靜無為,令一切的萬物自生自化。做人王的應該效法這個樣子。又應該合乎自然的道理,不要太勉強。道教就是這麼樣講的。

【若以自然為因】:假設你以自然的道理來作為萬物之因、萬物之母,【能生萬物】:它能以生長萬物,萬物都是從自然生出來的。你要這樣子說的話,【即是邪因】:這種因就是邪因,不是一種正因。

【若謂萬物自然而生】:假設你要說萬物都是自自然然而生出來的,就好像什麼呢?【如鶴之白】:好像白鶴,牠自然就是白色的,沒有人叫牠白色的;【如烏之黑】:好像烏鴉,牠自然就是黑色的,也沒有人來用黑的顏色來染牠,才變成黑色了。這都是自然而生的。即是無因】:如果這樣說,那麼萬物就沒有因了。因為什麼?它無而忽有;本來沒有,它忽然又有了,這就叫無因。

[4]「如」莊老皆計自然:《佛教大藏經》、《中華大藏經》和《大正新修大藏經》皆作「如」;《卍續藏經》和《卍新纂續藏經》皆作「如此」。今本書依上人講解作「如」。

K2. 別引《周易》

《周易》云:「《易》有太 [5] 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者,太極為因,即是邪因。若謂一陰一陽之謂 [6] 道,即計陰陽變易,能生萬物,亦是邪因。若計一為虛無、自然,則亦無因。

 【《周易》云】:「周易」是周文王所定的這個八卦,所以叫《周易》。

這「易」,所謂「有三易,一曰連山,二曰龜藏,三曰周易。」《易經》有三種版本,夏代有《連山易》,在殷商時期有《龜藏易》,在周代有《周易》。所以《周易》就是周文王把《伏羲易》詳細加以說明。本來八卦是伏羲氏所發明的,他看到龍馬負圖的啟示,仰觀象於天,俯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觀山川之形,近取諸身,遠取諸物為基礎,而畫出這個八卦。

所謂「八卦之數,乾、坎、艮、震、巽、離、坤、兌,無窮無盡」。(編按:「周易」是周文王根據伏羲八卦,重新加以排列,演繹成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並為六十四卦寫了卦辭,再為三百八十四爻寫了爻辭。所以叫它《周易》,這也就是後人所稱的「後天八卦」;伏羲的八卦,就稱為「先天八卦」。)

八卦:
(一)乾卦,是乾三連
(二)坤卦,是坤六斷
(三)震卦,是震仰盂
(四)艮卦,是艮覆碗
(五)兌卦,是兌上缺
(六)巽卦,是巽下斷
(七)離卦,是離中虛
(八)坎卦,是坎中滿

這是八卦,每一卦又變成八卦,八八就是六十四卦;這六十四卦是天地間秘密的一個數理,乃至於現在這 computer(電腦)都是由八卦和《周易》的數理生出來的。現在的電腦,你問它什麼事情,它都可以答覆你,這就是八卦的一種妙處。

(編按:六十四卦是乾卦、坤卦、屯卦、蒙卦、需卦、訟卦、師卦、比卦、小畜卦、履卦、泰卦、否卦、同人卦、大有卦、謙卦、豫卦、隨卦、蠱卦、臨卦、觀卦、噬嗑卦、賁卦、剝卦、復卦、無妄卦、大畜卦、頤卦、大過卦、坎卦、離卦、咸卦、恆卦、遯卦、大壯卦、晉卦、明夷卦、家人卦、睽卦、蹇卦、解卦、損卦、益卦、夬卦、姤卦、萃卦、升卦、困卦、井卦、革卦、鼎卦、震卦、艮卦、漸卦、歸妹卦、豐卦、旅卦、巽卦、兌卦、渙卦、節卦、中孚卦、小過卦、既濟卦、未濟卦。)

有了《周易》,以後到了春秋時代,孔子又重新整理,加上〈繫辭〉。你現在讀的《易經》,那都有〈繫辭〉的;怎麼叫「繫辭」呢?「繫」當個「屬」字講,就是屬於這卦的一些個辭;又叫「綱繫」,就是這個卦最要緊的一種解釋,也就是註解。這是孔子作的。 

【《易》有太極】:這個太極,你們各位都見過的,各位也都懂的,就是那個太極圖。太極拳也就是從太極圖這兒來的。太極,就是一種循環無端,兩條魚,一個陰魚,一個陽魚,這就是《易經》所說的「一陰一陽之謂道」。清涼國師說,其實這個道理也不是正確的,也是邪因。

【是生兩儀】:「太極生兩儀」,什麼叫兩儀?兩儀就是天地,也就是男女。這個道理就是前邊那個安茶論師所講的道理是一樣,他不是說有一個像雞蛋似的?像個雞蛋,是金色的,以後斷開了,上半為天,下半為地。這個天地就是兩儀。生出兩儀來了。

【兩儀生四象】:兩儀本來生三才(天地人),現在他是對著的,不說「兩儀生三才」,他說「兩儀生四象」。

「四象」是什麼,有人知道嗎?四象,這不是講老陽老陰、少陽少陰。不是的!這是講「金木水火」這四象;因為金木水火稟天地而有,所以兩儀就生出金木水火了。怎麼不說土呢?因為土旺於四季,這個土是依四象和合的。所以在一年之中,木旺於春,火旺於夏,金旺於秋,水旺於冬,土就旺於四季。土也幫著木,土也幫著火,土也幫著水,土也幫著金;土是旺於四季的,四季都有土。所以這是四象的道理。

 

【四象生八卦】:由這四象的道理,因為有金木水火土了,所以就生出八卦來。這八卦,乾卦就是純陽,那三橫是連著,所以乾三連 ,這叫純陽;坤六斷 這叫純陰。乾卦就譬喻男人,坤卦譬喻女人;又乾卦譬喻天,坤卦譬喻地。所以說:「乾為天,天風姤,天山遯,天地否,風地觀,山地剝,火地晉,火天大有」,這是乾卦的八卦。「坤為地,地雷復,地澤臨,地天泰,雷天大壯,澤天夬,水天需,水地比」,這是坤卦的八卦。八卦每一卦之中的一卦,和其他七卦都有連帶關係的,互相通著的;它天地間這個奧妙,也都是互相通著的。

(編按:(1)乾之八卦:乾為天、天風姤、天山遯、天地否、風地觀、山地剝、火地晉、火天大有。(2)坎之八卦:坎為水、水澤節、水雷屯、水火既濟、澤火革、雷火豐、地火明夷、地水師。(3)艮之八卦:艮為山、山火賁、山天大畜、山澤損、火澤睽、天澤履、風澤中孚、風山漸。(4)震之八卦:震為雷、雷地豫、雷水解、雷風恆、地風升、水風井、澤風大過、澤雷隨。(5)巽之八卦:巽為風、風天小畜、風火家人、風雷益、天雷無妄、火雷噬嗑、山雷頤、山風蠱。(6)離之八卦:離為火、火山旅、火風鼎、火水未濟、山水蒙、風水渙、天水訟、天火同人。(7)坤之八卦:坤為地、地雷復、地澤臨、地天泰、雷天大壯、澤天夬、水天需、水地比。(8)兌之八卦:兌為澤、澤水困、澤地萃、澤山咸、水山蹇、地山謙、雷山小過、雷澤歸妹。)

本來這個道理是不容易明白的,但在中國有個伏羲氏畫了八卦。他怎麼畫出來的呢?他就看到一個龍馬從海裡出來,在牠身上揹著這麼一個八卦圖,他照著那個畫下來的。然後這麼研究,是相生相剋,這也是由五行生出來的;由四象生出八卦。(編按: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所謂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所謂相剋:金剋木,木剋土,土剋水,水剋火,火剋金。這是五行相生相剋的理論。)

【八卦定吉凶】:由四象生出八卦,由八卦就知道是好是不好?是吉祥是危險?「凶」就是危險。

【吉凶生大業者】:由這個吉凶就生出大的事業,或者是事業吉?或者是事業凶?你做善,就得到吉的大事業;你作惡,就得到凶的大事業,就有凶的事情發生。所以在《易經》上說「作善降祥,作不善降殃」,你做好事就會得到好的果報,你做不好的事情就會得到不好的果報。這就是吉凶生大業。在儒教裡是這麼說的。

【太極為因,即是邪因】:假設你要用「太極」來作萬物的因,說萬物都從太極生出來。這也是一種邪因,也是不正確的思想。

【若謂一陰一陽之謂道】:《易經》上說:「一陰一陽之謂道,偏陰偏陽之謂疾。」你要是這樣說法,【即計陰陽變易,能生萬物】:你就計度,說由這個陰陽變易而能生出萬物。【亦是邪因】:這種說法也是邪因,也不是正因。

【若計一為虛無、自然,則亦無因】:你要再說,計度一切都由虛無和自然生出來的,這就等於一種無因的理論。

所以,這兩種說法都是不對的。

現在人人都知道 computer(電腦),這個 computer 的道理就是從《易經》生出來的。在周朝,周文王就會玩這個《易經》;《易經》的道理,他熟得不得了。那時候,所有犯罪的人沒有監獄的。誰犯了什麼罪,他就在地上畫一個圈為牢,就說:「你在這個地方站著!」或說:「你在這個地方坐著,等著審問你。」這個犯人就不敢走。為什麼他不敢走呢?因為他走到什麼地方,周文王都知道;用這個《周易》一算,就給算出來了!他到什麼地方,那個房子是什麼樣子的,前邊有什麼,後邊有什麼,左邊有什麼,右邊有什麼,一點都不錯的。所以那個時候,就用《周易》這個電腦來控制犯人。現在用這個電腦,也能知道誰犯什麼罪,有什麼記錄,隨時都可以查得出來。但還是要修造出來監獄在那兒關著罪人,如果不關著;跑了還是找不著,不知道跑到什麼地方去了。所以現在這個電腦雖然很妙的,但還沒有以前那麼妙!

[5]易有「太」極:《佛教大藏經》、《中華大藏經》和《大正新修大藏經》皆作「太」;《卍續藏經》和《卍新纂續藏經》皆作「大」。今本書依上人講解作「太」。

[6] 若謂一陰一陽之「謂」道:《佛教大藏經》、《中華大藏經》和《大正新修大藏經》皆作「謂」;《卍續藏經》和《卍新纂續藏經》皆作「為」。今本書依上人講解作「謂」。

I3. 雙結過

然無因邪因,乃成大過。謂自然虛空等生,應常生故。

 【然無因邪因,乃成大過】:但是這以上所說的各種外道,或者是「無因」,或者是「邪因」,在人這種迷與覺之間,是有一種大的過錯。

【謂自然虛空等生,應常生故】:如果說無因和邪因是對的話,那麼,所說的自然和虛空這等等的說法,應該是常生的。這好像說,人是從虛空自然生出來的,也不需要父親母親就能生人;眾生的菩提性也是由自然和虛空生出來的,也不必修行就可以得道。這種思想完全錯誤的,所以這是一個大的過錯!不可以有這樣的想法。

H3. 舉正折邪

以不知三界由乎我心,從癡有愛,流轉無極,迷正因緣故,異計紛然。

【以不知三界由乎我心】:因為外道都是在心外求法,所以叫外道。佛法、眾生法、心法,這三無差別。外道不知道一切法都是從心裡生出來的,所以向外馳求,到外邊去找道去;因為他不知道「三界由乎我心」。這個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這三界是唯心所現,是從心裡生出來的;所謂「三界唯識,萬法唯心」,識也就是心,心也就是識,所以說「由乎我心」。

【從癡有愛】:「癡」就是無明。因為有無明,所以就顛倒,認是為非,認非為是,顛倒黑白;黑的他認為是白的,白的他認為是黑的。為什麼?就因為這個無明生出來了,生出有這種愛;愛就是我們人墮落的一個根本,人人都放不下這個愛。由無明生出行,有行就有識,有識就有了名色,有名色就有六入,有六入就有觸,有觸就有受,有受就有愛,有愛就生出個取,取就又生出個有,有就又生出個生,生變成一個老死;從這種因緣來說,這是正因緣。那麼,外道他又是說從冥諦生出覺,覺又生我心;這就是邪因緣,這種因緣根本就錯了,所以就越跑越遠。因為他們不知道這個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都是從人心所造成的。人心怎麼造成啊?因為這個無明生了以後就有這個愛等等的。

【流轉無極】:外道所講的這個二十五諦,和以後說的梵天等生,又或者時、方、自然等種種外道的計度;這就是錯了,這是錯誤的思想,不是這麼回事。這就因為從無明能流轉到極點的緣故。

【迷正因緣故,異計紛然】:因為有無明流轉到極點了,所以把這種正因緣都失去了,不明白了。這個說是這樣子,那個就說那樣子;這個也立一個宗,那個也立一個派,就出了九十六種外道和十一宗的論師。但是他們這些宗的論師都各執己見,都認為自己是說的才對,沒有認為自己說的不對,所以這就異計紛然;你就說你那個對,我就說我這個對,互相來辯論,互相爭持,總也不能停止。

【安知因緣性空、真如妙有?言有濫同釋教者,皆是佛法之餘,同於《涅槃》盜牛之喻,乳色雖同,不能善取醍醐;況抨驢乳,安成酥酪?】

【安知因緣性空、真如妙有】:「安知」是反問他怎麼會知道;也就是在說,根本他就不知道。外道怎麼會知道緣生無性的道理?怎麼會知道真如才能生出妙有的道理?他所說的一切無因和邪因,完全都是錯誤。那麼,從真如生出來,這才能顯出妙有的這種妙性。因為外道對於真如妙有這種的道理不知道,所以他那個教就立不住。真如妙有,這就是實教的道理。可以說空,也可以說有,空有是不二的;空有不二,這就是圓教的道理。外道他不明白這種圓融無礙的道理,所以就異計紛然。

【言有濫同釋教者,皆是佛法之餘】:有的外道論師說,他和佛教是一樣的,沒什麼分別。在中國就有這麼幾句話說:「紅花白藕青荷葉,三教原來是一家。」蓮花開的是紅色的,蓮藕是白色的,蓮葉是青色的,這就表示三教是一家。那個蓮花從蓮葉那生出來,蓮葉是從蓮藕那生出來的;雖然顏色不同,但根本都是一體,沒什麼分別。這是在中國有那些外道就是這樣講,他說佛就是道,道也是佛,儒就是道,道也是儒。這種說法好像說牛就是馬,馬就是牛,牛馬也變成一堆。

「濫同釋教者」,「濫」就是本來不是,他說他也是。印度這些外道當時也說,他和佛教沒有什麼分別,甚至於他比佛教還更高。這就是不明白法的,他這麼亂講。有的他自己拿佛教的理論來講一講,他也就是佛教了。在中國這一類的人太多了!他說三教是一家,儒釋道是一家,但是道教不供佛像,佛教也不供道教的像;他說是一樣的,但做起來還是不一樣。「皆是佛法之餘」,怎麼叫「餘」呢?就是外邊;這些教都是在佛法的外邊,所以叫外道。

【同於《涅槃》盜牛之喻】:好像《涅槃經》盜牛那個譬喻似的。【乳色雖同,不能善取醍醐】:這個牛乳的顏色雖然都是一樣,你若不曉得方法,你就不會製造醍醐。【況抨驢乳,安成酥酪】:況且那個驢的乳,是不可以製成這個生酥、熟酥,不能成酪。

在《涅槃經》,迦葉菩薩問釋迦牟尼佛說:「出世間法(佛法)和世間法有什麼分別?」佛說:「佛法是常的,是不變的。」又問:「但是世間法,大梵天和自在天之類的也都說是常,也都是不變的,這有什麼分別呢?」佛又舉出一個譬喻:「好像有位長者,他有一群牛,僱用一個會牧牛的人來照顧這群牛。這個人不但善於牧牛,而且也善於製造乳酪、醍醐。有一天,這群牛被盜賊給偷去了;盜賊雖然偷了牛,有了牛乳,但不知道製造乳酪的方法,更不會製造醍醐了。這好像一樣的法,佛說出來就是醍醐妙味,就是甘露法;外道偷去了,雖也這樣說,但是已經沒有醍醐這個味道了。」

H4. 指繁從略

廣明異計,如《瑜伽》第六,《顯揚》第九、第十,《婆沙》十一、十二,及《金七十論》說。《中》《百》等論,亦廣破之。

【廣明異計】:若想知道多一點「異計」這種道理,可以看一看這些論述,【如《瑜伽》第六】:譬如《瑜伽師地論》第六卷,【《顯揚》第九、第十】:《顯揚聖教論》第九卷和第十卷,【《婆沙》十一、十二】:《婆沙論》第十一卷和第十二卷,【及《金七十論》說】:以及《金七十論》的論說等等。

【《中》《百》等論,亦廣破之】:在龍樹菩薩所著的《中論》,以及提婆菩薩所著的《百論》,這裡邊也說很多,都廣泛地舉出破外道異計的道理。

H5. 結功超勝

今但說正因緣,已總破諸計。是知 [7] 佛法之淺淺,已勝外道之深深。

【今但說正因緣,已總破諸計】:現在僅僅就說一個正因緣,這因緣是性空的道理,已經可以把外道這一切用虛妄的思想來計度的道理都給破了。

【是知佛法之淺淺,已勝外道之深深】:因為這個,所以就知道,在佛法裡淺而又淺的道理,就已經勝過外道所說最深的道理。好像冥諦,數論師就認為這是最深最妙了,結果還是不對的。所以佛法已經遠超過外道最奧妙的道理了!

[7] 是「知」佛法之淺淺:《佛教大藏經》、《卍續藏經》和《卍新纂續藏經》皆作「知」;《中華大藏經》和《大正新修大藏經》皆作「如」。今本書依上人講解作「知」。

F3. 法無去來宗

三、法無去來宗。謂大眾部等。說有現在,及無為法 [8] ;其過未之法,體用俱無。

【三、法無去來宗】:在前邊已經講完「我法俱有宗」和「法有我無宗」。現在是講第三宗,法無來無去的道理;法是沒有過去、沒有現在、沒有未來,但這裡是說有現在。這是說的什麼呢?
【謂大眾部等】:這是說的「大眾部」。「等」就是等於其他的七部;加上其他七部,計算起來就有八部:(一)大眾部;(二)雞胤部;(三)制多山部;(四)西山住部;(五)北山住部;(六)法藏部;(七)飲光部;(八)根本化地部。這是說的什麼呢?這七部都說「諸法有現在」。(編按:清涼國師華嚴疏鈔:《宗輪論•序》制多西山北山云:「餘義多同大眾,敘法藏亦然」,敘飲光云:「餘義多同法藏」,故上七部,類同此計。)

【說有現在,及無為法】:這是說有現在和無為法。這個法只說有現在和無為法;【其過未之法,體用俱無】:至於過去和未來之法,也沒有一個法體,也沒有一個法用,所以說「體用俱無」。

[8]及無為「法」:《佛教大藏經》作「法」;《中華大藏經》、《大正新修大藏經》、《卍續藏經》和《卍新纂續藏經》皆作「耳」。今本書依上人講解作「法」。

F4. 現通假實宗

四、現通假實宗。謂說假部。就前「現在」之中 [9],法在蘊為實,在界處為假。其《成實論》、經部師,即是此類。

【四、現通假實宗】:第四宗是講通假實的道理。「現」就是現在;「假」就是虛假;「實」就是實在。

【謂說假部】:這宗是說,實在裡頭有假,假裡頭有實在。所說的是「說假部」。

(編按:「說假部」是小乘二十部之一,是從大眾部所分出來的。)

【就前「現在」之中】:就是在前邊所說的「諸法只有現在」;【法在蘊為實】:這個法,要是在五蘊法裡,它就是實有的、實在的。「蘊」就是五蘊,就是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在界處為假】:這個法,要是在界處就為假。「界」就是十八界,「處」就是十二處。十二處,就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這六根,和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這六塵;如果再加上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這六識,合為十八界。在十二處和十八界來講,這個法就是假的。

【其《成實論》、經部師,即是此類】:在造《成實論》的論師和經部師,就是屬於這一類的。造《成實論》就是前邊所講數論師(二十五諦)的弟子;他的弟子造《成實論》,以後就出家了,做佛的弟子,那麼他所說的理論就和這一宗是一類的。

 [9] 就前現在「之中」:《佛教大藏經》作「世中諸」;《中華大藏經》、《大正新修大藏經》、《卍續藏經》和《卍新纂續藏經》皆作「之中」。今本書依上人講解作「之中」。

F5. 俗妄真實宗

五、俗妄真實宗。即說出世部等。謂世俗是假,以虛妄故;出世反上。

【五、俗妄真實宗】:第五宗,是講俗妄真實的道理。「俗妄」就是世間法;「真實」就是出世法。世間法就是虛妄的,所以叫俗妄;出世法是真實的,所以叫真實。他用世間法和出世法來立出這一個宗。

【即說出世部等】:就是「說出世部」等等的部派的這種法門。

【謂世俗是假,以虛妄故】:他就說,世俗的法是假的,因為它是虛妄不實在。

【出世反上】:出世法是真的,因為它是實在的,它是真的。他說,世間法的快樂是暫時的,出世間法的快樂是永遠的;所以他說,這個出世法,和前邊所說的這個世間法,是不同的。

F6. 諸法但名宗

六、諸法但名宗。謂一說部等。一切我法,唯[10]有假名,無實體故。

【六、諸法但名宗】:第六宗,是講諸法但有其名的道理。因為在前邊虛妄真實宗,主張世間法就是虛妄的,出世法是真實的;虛妄的就是沒有,真實的就是有。這種理論也有矛盾的地方。為什麼?世間法既然沒有,出世法也應該沒有;世間法是虛妄的,出世法怎麼又可以說是真實的?既然沒有世間法,又怎麼會有出世法呢?所以第六部的論師才立「諸法但名宗」,就說諸法是僅僅有個名字;所謂「但有假名,都無實義」,沒有什麼真正的義理。

【謂一說部等】:這是說的,一說部等所講的理論,他所立的這個宗。

【一切我法,唯有假名,無實體故】:世間法是假的,出世法也是假的,所有一切的「我」和「法」,只有一個假名而已,都無實義。為什麼?因為你要是追究它,沒有一個實在的體性。

前邊所說的六宗,在判教裡頭,這些都屬於小教。

佛法不離世間法,所以六祖大師才說: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
離世覓菩提,猶如求兔角。

為什麼說佛法在世間呢?因為佛法在世間,人人才有機會學習佛法;如果佛法不在世間,跑到天上去了,我們人想學佛法,就沒有地方去學了。

什麼是佛法?就是世間法的反面。

什麼是世間法?也就是佛法的反面。

所以你要想覺悟,那說得明明白白的,就是「不離世間覺」,你不要離開世間另外去找覺;就是在這個世間,就覺悟這個世間,這叫在事省事出世界,在事迷事墮沉淪。「離世覓菩提」:你離開這個世間去找菩提去,「猶如求兔角」:那就好像在兔子頭上找犄角一樣,是無有是處的。

佛法怎麼在世間呢?因為佛是在世間成佛的。佛不是在天堂成佛,也不是在地獄成佛,也不是在餓鬼道成佛,也不是在畜生道成佛;佛就是在人間成佛的。佛既然在人間成佛,那麼你不在人間修持佛法,你想離開人間去修佛法,這是無有是處的!

佛法本來是最好的,但是在最好裡邊也有麻煩;所以佛的弟子就立出這麼多個宗來,各是其是,你立的空有宗,我立的空無宗;你立這個宗,我就立那個宗。這就有問題了!不單佛法是這樣,世間法也是這樣;所以佛法就是世間法。

好像一個國家,立出一個政府來,這政府就立出一些法律,是叫人不犯法的;他叫人不犯法,人偏偏就要犯法。以前沒立法律的時候,人不知道犯法是什麼;立法律了,一叫他不犯法,這變成他「覺悟」了,覺悟一定要犯法。為什麼?人是一種很奇怪的動物,不許做的事情,他一定要做;也就好像他們說夏娃吃善惡果子一樣的道理,上帝不叫她吃,她一定要吃!這很奇怪的。不過,我們學佛法的人,無論到哪一個國家去,一定要遵守那個國家的法律,要教化一般人也遵守國家的法律;這樣世界就沒有麻煩了!人人都遵守法律,就沒有戰爭,沒有許多的麻煩;這就是真正的佛法。

[10] 「唯」有假名:《佛教大藏經》、《中華大藏經》和《大正新修大藏經》皆作「唯」;《卍續藏經》和《卍新纂續藏經》皆作「但」。今本書依上人講解作「唯」。

F7. 三性空有宗

七、三性空有宗。謂遍計是空,依圓有故。

【七、三性空有宗】:第七宗,是講三性空有的道理。
「三性」是什麼?就是遍計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什麼叫遍計執性呢?譬如晚間走路,見著前邊有個黑影子,他就想:「喔,這個黑影子一定是個鬼!」遍計,就在一秒鐘之內就想了很多:「啊!那是個人?不是,人不會這麼黑的。那是一棵樹?啊!他怎麼又動彈呢?一定是個鬼了!」就想了很多,這叫遍計;就在一秒鐘期間思想去,想來想去,計度這是什麼。結果走到前邊一看,原來是根木頭在那地方!這叫依他起性。依著這個木頭,就生起遍計執性。

【謂遍計是空】:他們說,這個遍計執性是空的;【依圓有故】:依他起性是有的,因為依照「有」這個東西的緣故,所以這是有。若到圓成實性的時候,也不是有,也不是沒有,所以這叫「三性空有宗」。

這「三性空有宗」,又有一個名稱就叫「應理圓實宗」。

F8. 真空絕相宗

八、真空絕相宗。謂心境兩亡,直顯體故。

【八、真空絕相宗】:第八宗,是講真空絕相的道理,又叫「勝義俱空宗」。真空無人我,大道無形象,所以叫絕相;絕相,就是沒有相了。

【謂心境兩亡】:說這個真空,心也空,境也空了;也就是人也空,法也空了。內也空,外也空了;內無身心,外無世界,所謂「眼觀形色內無有,耳聽塵事心不知」。這就是心境兩亡的境界,【直顯體故】:因為直接顯這個法體的緣故;這個法體就是真空的,所以叫「真空絕相宗」;又叫「勝義俱空宗」,勝義也空了,心境兩亡,顯露這個法體。

F9. 空有無礙宗

九、空有無礙宗。謂互融雙絕,而不礙兩存;真如隨緣,具恆沙德故。

【九、空有無礙宗】:第九宗,是講空有無礙的道理。
空不礙有,有不礙空;真空就是妙有,妙有就是真空。真空不空,所以叫妙有;妙有非有,所以叫真空。

【謂互融雙絕,而不礙兩存】:這種的境界是互融、雙絕,本來都沒有了,又都有了。怎麼叫互融?因為這個「有」是空的有,不是有的空;「空」就是有的空,妙有的空,妙有中的真空。因為空是「有」的空,所以說空的時候就包括這個「有」了,要說「有」的時候,也就包括這個「空」了,所以叫「互融」。怎麼又說雙絕?這是說的,「有」就是空,所以這個「有」又沒有了;「空」就是有,所以這個「空」也沒有了。那麼「空」也沒有了,「有」也沒有了,這叫「雙絕」,都沒有了;雖然雙絕了,但還是兩存,互相無礙。因為它不壞本相的緣故,雖然「空」沒有了,可是那個「空相」也不壞;雖然「有」沒有了,可是那個「有相」也不壞。不壞空有二相,所以叫「兩存」。

【真如隨緣】:真如是隨緣的。雖然隨緣,它可不變;雖然不變,它還隨緣。【具恆沙德故】:因為真如的本體,是具足恆河沙數那種妙德的緣故。

F10.  圓融具德宗

十、圓融具德宗。謂事事無礙,主伴具足,無盡自在故。

【十、圓融具德宗】:前邊第九宗,是講的事理無礙;事不礙理,理不礙事。現在第十宗,是講事事無礙的道理;事理不但無礙,而且事事也無礙。怎麼叫圓融呢?圓融就是沒有障礙。圓融沒有障礙,具足萬德,所以是「圓融具德宗」。

【謂事事無礙,主伴具足】:是說事事無礙的境界,主伴重重無盡,主也無盡,伴也無盡,主伴具足無盡;【無盡自在故】:這種的境界,那是太快樂了,沒有再可以比的了!所以說無盡自在故。

E3. 料揀 分二
F1. 通相料揀十宗  F2. 會通妨難
今F1. 

然此十宗,後後深於前前。前四唯小,五六通小大 [11],後四唯大乘。七即法相宗,八即無相宗,後二即法性宗。又,七即始教,八即頓教,九即終教,十即圓教。

【然此十宗,後後深於前前】:在前邊所講的十宗,一開始所講的道理是很淺的,以後一宗比一宗就深一點。

【前四唯小】:在前邊四個宗是小乘,不單叫小教,而且是屬於小乘。【五六通小大】:第五宗和第六宗,可以說是小乘,也可以說是大乘。所以前邊這六宗,是屬於小乘的範圍。【後四唯大乘】:在後邊的四個宗,是屬於大乘。

【七即法相宗】:第七宗是法相宗。【八即無相宗】:第八宗是無相宗。【後二即法性宗】:第九宗和第十宗是法性宗。

【又,七即始教】:還有,第七宗是三性空有宗,屬於始教,是大乘的一個開始。【八即頓教】:第八宗是真空絕相宗,屬於頓教,是大乘的頓教。【九即終教】:第九宗是空有無礙宗,屬於終教,是大乘的終教。【十即圓教】:第十宗是圓融具德宗,屬於圓教,是大乘的圓教。

[11] 五六通「小大」:《佛教大藏經》、《中華大藏經》和《大正新修大藏經》皆作「大小」;《卍續藏經》和《卍新纂續藏經》皆作「小大」。今本書依上人講解作「小大」。 

又,第七亦名二諦俱有宗。謂勝義真實,故不無;世俗因果不失,故是有。如《深密》《瑜伽》等。

【又,第七亦名二諦俱有宗】:第七宗又叫「真俗二諦俱有宗」。「二諦」就是空有二諦,「俱有」就是都有。

【謂勝義真實,故不無】:說這勝義是屬於真實的,所以不能說它沒有;【世俗因果不失,故是有】:這世俗的因果一定是存在的,不會沒有的。所以說真諦和俗諦俱有。【如《深密》《瑜伽》等】:好像《解深密經》和《瑜伽師地論》等經論上,都說這種道理。

卍      卍      卍

我們這兒,一個月以前,來一個大教授,他是那蘭陀學院的一個教授;這個教授是個越南的法師,在印度住了很久。他是越南人給他的錢來環遊世界;因為在印度不許可用本國的錢來買飛機票,所以他用法國的越南人來給他買的飛機票,那麼他就環遊世界。這一環遊世界,就跑到我們這個世界裡頭來了;到我們這個世界一看呢,他說和其他的世界完全不同的,其他整個世界各處的佛教啊,哪個地方也沒有我們這麼認真修行。

所以他這回去之後就寫了一封信,來謝謝我們這兒的各位比丘、比丘尼對他這麼好、招呼他。又是很讚歎我們這個道場,說我們這個道場不論是大人呢,是小孩子,都很精進的。所以,他是很佩服的。

這是一個很好的消息,向大家來講一講。

卍      卍      卍

第八亦名二諦雙絕宗。謂勝義離相,故非有;世俗緣生如幻,故是無。如〈掌珍頌〉云:「真性有為空,如幻緣生故;無為無有實,不起似空華等。」即般若三論中一分之義。

【第八亦名二諦雙絕宗】:第八宗又叫「二諦雙絕宗」。沒有真諦,也沒有俗諦,真俗二諦都沒有了。所謂「真不立,妄本空,有無俱遣不空空」,雙絕也就是俱遣,真也不要了,妄也不要了;所以真俗二諦雙絕,都沒有了,這個宗旨。它怎麼說呢?

【謂勝義離相,故非有】:說真實義是沒有相的;沒有相,你要說它是有,也是不對的,所以說非有。【世俗緣生如幻,故是無】:世間的俗諦是從因緣所生的;從因緣生,它是一種虛妄的,虛幻不實的,沒有自體的,所以也是沒有。前邊那個勝義是沒有,這個虛妄的也不存在了,所以這叫雙絕。

【如〈掌珍頌〉云】:好像清辨論師造的〈掌珍頌〉所說的,【真性有為空】:真性不是有為的;不是有為的,所以就是空的。真性是空的;【如幻緣生故】:好像緣起的虛妄性,也是沒有的,也是空的,緣生無性。【無為無有實】:若講到這個無為、講到勝義,勝義是無為,也沒有一個實體,【不起似空華等】:好像空中的花、水中的月一樣,沒有實體的,只不過是虛妄所現。

【即般若三論中一分之義】:就是在這般若、三論之中,在〈四諦品〉的前邊,是「以空遣有」,用空來遣有,所以空有都沒有了。在〈四諦品〉的中間,是「以空立有」,用空來立有。所以在這裡所說的道理,是〈四諦品〉裡邊「以空遣有」的道理。(編按:《中論》、《百論》、《十二門論》三書之所以合稱為「三論」)

九、二諦無礙宗。如《維摩》《法華》等,義如前顯。

【九、二諦無礙宗】:第九宗又叫真俗二諦無礙宗,也就是真俗雙有宗;但是不說雙有,而說無礙。真不礙俗,俗不礙真,所以這叫「真俗無礙宗」。

怎麼叫「真俗無礙」?就是在真諦上就具足俗諦的道理,在俗諦上也具足真諦的道理,這叫真俗互相無礙。這種的道理也是很平常的。說這個真俗是兩個,實際上它是一個;真不離俗,俗不離真,真俗是圓融無礙的。那麼,我們不要講這個真俗,就講我們這個手。我們人這個手,就有手心、有手背,你說這是一個手、是兩個手?人人都說,這是一個手;手心、手背,這就譬喻真俗二諦。所以真俗這兩個道理,它本來是離不開的,互不相離的。你明白了就是真,不明白就是俗。好像這個手,你要會用它,就可以拿東西;你不會用它,或者有了風溼病,想用它,它也不能拿東西,這也沒有用了!這個真俗二諦的道理,和手拿東西的這個道理,雖然不能完全相似,但你要是能明白這個比喻,也就能明白真俗二諦無礙這種的道理。

【如《維摩》《法華》等】:《維摩經》就是《淨名經》。像是在《維摩經》和《法華經》這兩部經,說的都是真俗無礙的道理。【義如前顯】:這義理在前邊已經講過很多這個道理了,講得很清楚了。

(編按:第十宗也可以叫「真俗二諦無盡宗」;但因其融會於前,所以不分別再立。以上三宗,因為是諸師各立,所以把它敘述;第十宗不是他們所立,所以就不說了。)

卍      卍      卍

我們修道,能修到不識不知、無思無慮,到這種境界上,就能明白一點點的道理。

今天那果某在請法的時候,啊!我雖然閉著眼睛,但是我看見他轉了兩轉,他自己就說是三轉了;為什麼他這樣子呢?因為他無心了,根本他也不知道轉幾轉了,大約轉了二轉,他說三轉了。為什麼要轉呢?這是佛教的制度,叫右繞三匝,向右邊走這麼三轉。這是佛教的一種禮儀。你若能把這個禮儀忘了,這得到一種三昧了──行不知行,坐不知坐,站不知站,臥不知臥,行住坐臥都在三昧之中,這叫:

行也禪,坐也禪,語默動靜體安然;
縱遇鋒刀常坦坦,假饒毒藥也閑閑。

這是永嘉大師說的。行也是參禪,坐也是參禪,行、住、坐、臥都要照顧話頭,就在三昧之中,「體安然」,那個本體是安然的。

在這個時候,假設有人拿把刀把你頭給割下來,也沒有什麼問題,也不知道痛。就是吃毒藥啊,也沒有什麼問題的,「假饒毒藥也閑閑」,譬如有人用毒藥想毒死你,你能常在定中,那個毒藥都不發生作用了;因為你心裡的毒已經沒有了,所以外邊的毒也沒有辦法你!有人就說:「這沒有什麼科學的根據!」不錯!這找不出來科學的根據,但這也是一種真理!

好像在中國的初祖──印度的二十八祖,達摩祖師到中國來;菩提流支就用毒藥想要毒死他,給他毒了六次,最後一次毒藥把石頭都給燒壞了;但是達摩祖師被他毒了六次也沒有被毒死。菩提流支也是印度來的,為什麼他要毒死達摩祖師?就因為在當時,菩提達摩要是不死,就顯不出來菩提流支這種的高來了。因為有菩提達摩,一般人就相信菩提達摩,不相信菩提流支;所以他就用盡方法想把達摩祖師毒死,結果也沒有辦法。這就證明「假饒毒藥也閑閑」這句話是真的。

卍      卍      卍

F2. 會通妨難 分二
G1. 通明局異  G2. 明體式異
今G1.

十宗五教,互有寬狹。教則一經容有多教,宗則一宗容具多經,隨何經中皆此宗故;若 [12] 局判一經以為一教,則抑諸大乘。

前邊所講的十個宗,本來是講九個宗,第十宗沒有講;因為沒有其他的宗可以和它來比的,所以就沒有提這個第十宗。

【然十宗五教,互有寬狹】:這十個宗,判為五教。本來這十宗是包括五教,其中的意思是相同的。那麼,為什麼不說五教,而又立出十宗呢?因為「教」是斷證的,講的位次;「宗」是有一種分別,互相有寬有狹。

【教則一經容有多教】:講到這個「教」,在一部經裡,就有具足很多的教。【宗則一宗容具多經】:講起這個「宗」,在這一個宗,就可以包括很多的經典。前邊是教通,通於諸經。這是宗通,也是通於諸經。【隨何經中皆此宗故】:隨便你提出來哪一部經裡邊的道理,都是在這十宗裡所包含著。【若局判一經以為一教,則抑諸大乘】:假設你要僅僅就判一經,作為一個教,這樣子你就把這個大乘壓抑而變成小乘了!所以不能這樣判教。

[12] 「若」局判一經以為一教:《佛教大藏經》、《中華大藏經》和《大正新修大藏經》皆有「若」字;《卍續藏經》和《卍新纂續藏經》皆無「若」字。今本書依上人講解作有「若」字。

G2. 明體式異

又,夫立教必須斷證階位等殊,立宗但明所尚差別。前之六宗,執法有異,故分六宗;斷證次位,不離八輩,合為一教。餘義如前,立教中辨 [13]

【又,夫立教必須斷證階位等殊】:「夫」是個虛字。又者,立教這種的道理,在教裡邊它是有分果位的──你能斷一分無明,就能證得一分法身;你能斷三界見惑,就能證初果羅漢;你能斷欲界前六品思惑,就能證二果羅漢;你能斷欲界後三品思惑,就能證三果羅漢;你能斷三界見惑、思惑,就能證四果羅漢。

所以證果位,這是有階位的,不一樣的。階位,就是一個階級一個階級的;等殊,等級不一樣的。好像五品弟子位、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這都是階位,以上稱「圓教八位」。(編按:「五品弟子位」是天臺宗所立圓教八行位的第一位,又稱「圓教五品位」,或略稱「五品位」。即將「十信位」以前的「外凡位」區分為五品:隨喜品、讀誦品、說法品、兼行六度品、正行六度品,這稱為「五品弟子位」。)

這五品弟子位又叫「外凡位」,十信之後的階位就叫「內凡位」,這都有階位等次的。「殊」就是不同,階位等次是有這種的分別。

這是教,有這種分別。那麼宗呢?

【立宗但明所尚差別】:立宗,就是要說明所崇尚的有重要的分別。「所尚」就是所崇尚的,就是重要的;「差別」就是分別。

【前之六宗,執法有異,故分六宗】:最初六種的宗,他們所執的法不同,都有法執的,都有異;有的說「空有」,有的說「空無」;有的沒有法執而有我執,有的沒有我執而有法執。因為執法有異,就各執己見,每一個人有他自己的見解,所以分出六宗。其實這六宗都是屬於小教。

【斷證次位,不離八輩,合為一教】:他們所斷證次第的位,就是初果向、初果;二果向、二果;三果向、三果;四果向、四果。這是四向四果,共稱為「八輩」。小教所證得的果位,就是限定在八輩的階位裡邊,不會再高過這個八輩了。所以把這六個宗合為一個小教。

【餘義如前,立教中辨】:那麼其餘的義理,和前邊立教所說的道理是一樣。

 [13] 立教中「辨」:《佛教大藏經》、《卍續藏經》和《卍新纂續藏經》皆作「辨」;《中華大藏經》和《大正新修大藏經》皆作「辯」。今本書依上人講解作「辨」。

C2. 釋別宗 分二
D1. 總標立意  D2. 開章別明
今D1.

第二,顯別宗者。一切諸經各自有宗,今此別明此經宗趣。然《楞伽》云,「一切法不生,不應立是宗」者,斯言遣滯;若無宗之宗,則宗說兼暢。

我們研究佛學的人,必須要真真明白佛學的道理,這才算呢!不是說一知半解,知道一點點或者明白一半,這就是懂得佛法了。那麼必須要知道「通」,知道「別」;「通」就是通於諸經,「別」就是別於此經。

【第二,顯別宗者】:在前邊是講「通」的宗趣。現在是講「別」的宗趣,明白顯示出來這部經的宗旨。

【一切諸經,各自有宗】:在一切諸經,所有的經典都各有它自己的宗;如果沒有宗趣,那麼這個經就沒有什麼用處。好像《法華經》就以「一乘因果」為宗,《涅槃經》是以「佛性常住」為宗,《維摩詰經》就是以「事理無礙」為宗,都是五教具足的。其餘的《般若經》等,也是具足五教。但是,這《維摩經》以「事理無礙」為宗,它就不通於三性空有宗,和它不相合。所以說,所有的一切經典,每一部經都有它自己的宗旨。
所以你講經,必須要先認識這一部經的宗旨;你要是連這一部經的宗旨都不認識,那就沒有法子講。

【今此別明此經宗趣】:既然諸經都有它的宗旨了,各自有宗了,那麼這部《大方廣佛華嚴經》當然也有它的宗趣了。現在就明白顯示《大方廣佛華嚴經》的這種宗趣。

【然《楞伽》云】:《楞伽經》本來是一部禪宗的經典,是佛在楞伽山所說的法──這楞伽山是凡人到不了的地方,是佛率領弟子到那地方說這部經。那麼,在這個經上說:【「一切法不生,不應立是宗」者】:一切法無所生,要有生就有滅。因為法不生,也可以說一切法沒有;法都沒有了,你又立一個什麼宗呢?這才是多事呢!根本就沒有宗,你立它幹什麼?連法都沒有!你立的一個什麼宗?

那麼這《楞伽經》上這麼說的,有人就提出問題來,說:「你立這麼多宗,法都不生,不生即是沒有。所謂「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說不出來的,那麼又立的一個什麼宗呢?」因為前邊所說的道理,都是怕人來問難,怕人故意來找麻煩,沒有這個道理就講出個道理。這也是怕人提出《楞伽經》這一句經文,說:「『一切法不生,不應立是宗』,不應該立這個宗啊!」用「者」字,就是要解釋所說的這個意思。

【斯言遣滯】:有人懂得這個「遣滯」嗎?「遣滯」是什麼意思?(有弟子回答)這是對的。為什麼問你們各人知道不知道?這個聽經、研究佛學啊,不要盡聽這個法師講;這個法師有的時候甚至於他不講,那麼他要是不講這個道理,你們就都不懂了嘛。所以這要自己研究,自己已經懂了,再聽一聽這個法師講的這個意思和自己這個意思是不是相合。若是相合,就是自己已經明白這個法;不是一定要聽過講之後才明白,那很多經不用聽講就都明白了。那麼你盡等著人家一口一口來餵飯吃,那都是小孩子才等著人來餵奶餵飯吃;長大了,就應該自己知道吃飯了。那麼自己就可以先研究了,不要等著。或者法師沒有講的,那麼我就不知道了;沒有講的我也知道,講的我也知道了,這樣才是一個研究佛法的人!

「斯言遣滯」,「斯」就是這個,「言」就是話。現在,主要就是清涼國師說「遣滯」這一句話!這就接著上邊《楞伽經》所說的意思,為什麼《楞伽經》上這麼說?因為這句「不應立是宗」是叫人破執著的,叫人沒有執著,不要執著「宗」或執著「說」。「宗」在這裡是個宗旨,不是宗門,不是禪宗;「說」就是講經說法。古德說:

宗通說不通,如日被雲曚;
宗通說亦通,如日處虛空。

「宗通說不通」:你「宗」明白了,你「說」不明白,你不會講;好像參禪,你單單會參禪,參得明白道理了,但是你不會講,這叫「說不通」,「說」你不明白;「如日被雲曚」:這就好像太陽被雲給遮上了似的。你參禪也有功夫了,你講經說法也會講了,這叫「宗通說亦通」;「如日處虛空」:這就好像太陽光在空中,萬里無雲、萬里晴空,太陽光芒四射。

那麼,你要是立宗,就執著在這個宗上了。所以《楞伽經》才說「不應立是宗」,叫人不立宗。其實不是不立,是叫人破這個執著。「滯」就是壅塞不通的,就是令人這個心、這種愚癡的執著心,要破了它。

【若無宗之宗】:假設你立出無宗之宗;無宗之宗,就是無所執著,有若無。【則宗說兼暢】:這樣子,就是宗也通,說亦通了;沒有所執著,就是明白這佛法了!

卍      卍      卍

在今天早晨,我想告訴你們,做什麼事情都小心一點。但是,想告訴啊,又想不起來了,就忘了。這個魔王也很厲害,魔王這個法和佛法差不多,你們每一個人都要小心一點。因為我覺得這個魔王不願意我們這個道場平安,所以他就給一點麻煩。我們大家每一個人都自己照顧自己,不要盡打妄想,不要盡生了一些個妄念和欲念,那麼這個魔就會沒有什麼辦法,各位要注意這一點。

卍      卍      卍

D2. 開章別明 分二
E1. 標章  E2. 別釋
今E1.

略以二門分別,先敘異解,後申今義。

【略以二門分別】:「略」就是不詳細,說得很簡略的,就是舉出來主要的大綱說一說;要是詳細來研究,那就要自己用一番功夫,所以就簡略地用兩種門來分別。這兩種門是什麼呢?

【先敘異解】:先敘述出來這不同的講法,不同的宗旨。

【後申今義】:最後才申明現在這個經的道理。

E2. 別釋 分二
F1. 敘異解  F2. 申今義  F1. 分十
G1. 衍法師  G2. 裕法師  G3. 緣起為宗  G4. 唯識為宗
G5. 敏印二師    G6. 慧遠法師 G7. 笈多三藏  G8. 海印為宗
G9. 光統律師 G10.  賢首大師
今G1.

前中,略舉十說:一、衍法師,以無礙 [14] 法界為宗。

【前中,略舉十說】:在前邊所講的「敘異解」這一科裡邊(編按:「前」是指「敘異解」和「申今義」二者之中的前者),現在再略舉出十種的說法。這十種是什麼呢?(一)無礙法界為宗;(二)甚深法界心境為宗;(三)緣起為宗;(四)唯識為宗;(五)因果為宗;(六)華嚴三昧為宗;(七)四十二賢聖觀行為宗;(八)海印三昧為宗;(九)因果理實為宗;(十)因果緣起理實法界以為宗趣。

【一、衍法師,以無礙法界為宗】:第一種的說法,是衍法師所立的,就是以「無礙法界」為宗旨。

[14] 以無「礙」法界為宗:《佛教大藏經》、《中華大藏經》和《大正新修大藏經》皆作「礙」;《卍續藏經》和《卍新纂續藏經》皆作「障礙」。今本書依上人講解作「礙」。 

G2. 裕法師 

二、裕法師,以甚深法界心境為宗。謂法界門中義分為境,諸佛證之以成淨土;法界即是一心,諸佛證之,以成法身。是故初品中云:「無盡平等妙法界,皆悉充滿如來身。」末後明〈入法界品〉,故知唯以法界為宗。

【二、裕法師,以甚深法界心境為宗】:第二種的說法,是裕法師所立的,以「甚深法界心境」為宗旨。「心」就是現前的一念真心,「境」就是境界;這個甚深法界就是境,心就是我們一念的心。其實一念的心也是甚深法界,甚深法界也沒有出去現前一念真心,這就是「心境不二」的道理。

【謂法界門中義分為境】:說在法界門中有這個義理的分,這就叫境界。前幾天有個人來,他說:「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我問他:「什麼叫法界?」他不認識。今天如果這個人來聽經的話,就會明白這個法界了。為什麼呢?今天就說明白了,這種法界門中的義就是作為境。

【諸佛證之以成淨土】:「諸佛」不是一位佛、兩位佛、三位佛,而是十方三世過去、現在、未來一切諸佛,他們證得法界這種義分的境界。這就是淨土。「土」字,在佛經上應該讀成一個「度dù」字的音,去聲。淨土(音「度 dù」)法門、國土(音「度 dù」)。

【法界即是一心】:法界門中的義分,諸佛證成的淨土。究竟「法界」是什麼呢?法界就是「一心」。法界雖大,也沒有超出我們現前一念心;這現前一念真心,就是法界性。所以在《華嚴經》上說:「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法界性都是由「心」所造成的,要是沒有心,也就沒有法界;所以法界就是現前一念的真心。這一念真心,【諸佛證之,以成法身】:諸佛證得這法界的真心而成就法身,所以法界就是諸佛的法身。

【是故初品中云】:因為這樣的緣故,所以在《華嚴經》最初品裡邊就說,【無盡平等妙法界】:這個法界有沒有窮盡呢?是沒有窮盡的!所以是無盡平等。這個法界不是說,你有你的法界,我有我的法界;你的法界大一點,我的法界小一點。不錯,你有你的法界,我有我的法界;但是,法界和法界都是平等的,無大無小。在平等法界裡邊,眾生是沒有成佛的眾生,佛是已經成佛的眾生;佛成佛也是自度自覺,眾生成佛也是自度自覺,所以說「平等真法界,佛不度眾生」。「無盡平等妙法界」,沒有窮盡、無量無邊平等的妙法界,不可思議這法界。【皆悉充滿如來身】:這個法界和如來身是合而為一。如來身也就是法界身,法界也就是如來身;法界雖大,沒有出去這個佛的身,所以佛的法身是無在無不在的。這是佛的法身。

【末後明〈入法界品〉】:《華嚴經》到最後才說〈入法界品〉;【故知唯以法界為宗】:因為前邊所講這種種的道理,所以知道這部《華嚴經》是以「法界」為宗旨。

G3. 緣起為宗

三、有說以緣起為宗。法界緣起,相即入故。

【三、有說以緣起為宗】:第三種說法,有法師這樣說,說「諸法從緣生」,以「緣起」為宗。

【法界緣起,相即入故】:緣起就是法界,法界就是緣起,以「緣起」為宗;這也就是前邊所說「緣起相由門」的道理。

G4. 唯識為宗 

四、有云以唯識為宗。經說三界唯一心現;心如工畫師故。

【四、有云以唯識為宗】:第四種說法,又有法師這樣說,以「唯識」作為宗旨。

【經說三界唯一心現】:在《華嚴經》上說,欲界、色界、無色界這三界,都是現前的一念真心所現。【心如工畫師故】:這個心,就好像畫師一樣,他能畫出種種的畫,畫山水、畫人物、畫禽鳥、畫魚蟲;無論什麼他都可以畫,所以說「一切唯心造」。因為這個心就像一個畫師,能畫種種形形色色的;所以說以「唯識」為宗。

無論是以「緣起」為宗,或者以「唯識」為宗;各有各的道理,各有各的宗旨,各有各的聰明處。每一類的眾生,都認為他自己是聰明的;其實他自己的愚癡自己看不見,自己不知道。佛看一切眾生都在這個世界上顛顛倒倒,不是求名,就是求利;我們眾生自己認為自己沒有顛倒,是最聰明的。這就好像我們人看螞蟻,螞蟻把牠這個蛋搬來搬去的,搬去又搬回來,一天到晚忙得不得了,白天牠也忙,晚間牠也忙;牠認為牠這個辦法是最聰明的,其實在人來看,牠是很笨的──一個小蟲蟻在那兒那麼忙!

佛看我們人,就像我們看小螞蟻那麼忙一樣。為什麼忙呢?一天到晚就為吃飯忙,為穿衣服忙,為住的地方忙;為衣食住這三個問題忙得不得了,和那螞蟻沒有什麼分別,不過我們人不知道而已。你若說他是顛倒,他很不高興的;所以就在這個醉生夢死、顛顛倒倒裡過生活,還不知道。不知道,這個畫就越畫越好看;畫出來的畫,喔!那是無窮無盡的!眾生就是這樣以苦為樂。

G5. 敏印二師 

五、敏印二師,同以因果為宗。謂此經廣明菩薩行位之因,及顯所成果德。下文不離此故。

【五、敏印二師,同以因果為宗】:第五種說法,就是敏法師和印法師,以「菩薩行位的因」和「顯明所成的果」為宗。

【謂此經廣明菩薩行位之因】:他們說,這一部《大方廣佛華嚴經》,詳細推廣而說明菩薩在因地修行,一步一步所證果位這種的因,【及顯所成果德】:以及顯明出來菩薩一步一步所修的、所成就的這種無上妙果的功德。

【下文不離此故】:下邊那一段文說明的道理,和這段文的道理是一樣的。

G6. 慧遠法師

六、遠法師,以華嚴三昧為宗。謂因行之華,能嚴佛果故。

【六、遠法師,以華嚴三昧為宗】:第六種說法,是遠法師以「華嚴三昧」作為宗旨。這是說的什麼呢?

【謂因行之華,能嚴佛果故】:說在因地所修行的這種華,「華」也就是修行的功德,能莊嚴無上佛果的緣故。

G7. 笈多三藏

七、笈多三藏,以四十二賢聖觀行為宗。說其行位,令成觀故。

【七、笈多三藏,以四十二賢聖觀行為宗】:第七種說法,是笈多三藏法師。三藏,就是經、律、論。這位笈多法師既通經,又修律,又講論,所以叫三藏法師。他以「四十二賢聖觀行」為宗。四十二賢聖,就是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觀行為宗,就是以怎麼樣修行這觀法為宗旨。這是說什麼呢?

【說其行位,令成觀故】:就說有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在每一個階位上,都使令成就這種觀法,也就是得到這種的三昧。

G8. 海印為宗

八、有說言,以海印三昧為宗。逆順理事,乃至帝網,如海波澄,一時現故。

【八、有說言,以海印三昧為宗】:第八種說法,有人這麼說,以「海印三昧」為宗。「海印」就是海印發光,大海的波澄,澄清了,一切萬物都能現出來;以這個為宗。

【逆順理事,乃至帝網】:無論這個是逆是順,以這種理和事,乃至於帝網之門。【如海波澄,一時現故】:好像那海沒有波浪了,澄清了;這海沒有波浪,澄清的時候,這一切萬物的景象,都同時顯現出來了的緣故。

G9. 光統律師 

九、光統律師,以因果理實為宗。以「因果」是所成行位,「理實」是所依法界故 [15]

【九、光統律師,以因果理實為宗】:第九種說法,是光統律師,他以「因果理實」為宗旨。這是說的什麼道理呢?

【以「因果」是所成行位】:菩薩是修因證果,修這個因才能成就這個果位。【「理實」是所依法界故】:理實,也就是實理。而這實實在在的理,是所依的這個法界的緣故。這個「理實」也就是「法界」的別名。

[15] 理實是所依法界「故」:《佛教大藏經》、《中華大藏經》和《大正新修大藏經》皆有「故」字;《卍續藏經》和《卍新纂續藏經》皆無「故」字。今本書依上人講解作有「故」字。 

G10.  賢首大師 分二
H1. 出意總立  H2. 為其解釋
今H1.

十、賢首以前各互闕故,總以因果緣起理實法界以為宗趣。

【十、賢首以前各互闕故】:第十種說法,是賢首法師所立。在賢首法師以前,就是從光統律師向前推去,因為之前各法師所立的宗旨,都是不完全;不是這一個道理少了,就是那一個道理少了,互闕,都是不圓滿的。

【總以因果緣起理實法界以為宗趣】:所以賢首法師才把因果、緣起、理實、法界總合起來,作為這部《大方廣佛華嚴經》的宗趣。

H2. 為其解釋 分二
I1. 出其互闕  I2. 彰立所由
今I1.

謂前之二師,但得所依法界;三四二師但明緣起,五六唯明因果,七唯因修,八唯果用,並皆互闕。

為什麼說互闕呢?

【謂前之二師,但得所依法界】:因為這前邊第一位和第二位法師,他們所講的道理,只是以所依法界的道理來立宗;所以他以無礙法界為宗、以甚深法界心境為宗,他是依照所依法界那麼立出這個宗旨。

【三四二師但明緣起】:第三位和第四位法師,他們所講的道理,只是以緣起法界為宗旨。

【五六唯明因果】:第五位和第六位法師,他們所講的道理,只是以因果的關係來立宗旨。

【七唯因修】:第七位法師,只是以修因證果為宗。

【八唯果用】:第八位法師,只是以顯出果上的用,立為他的宗旨。

【並皆互闕】:這些法師所立的宗,都不圓滿,道理都有所缺欠的地方;因為不圓滿,所以就不能用它。

I2. 彰立所由

故賢首意取光統,而加緣起法界之言。由光律師 [16] 以因果即緣起,理實即法界,故不開之。賢首以因果是緣起中別義,理實是法界中別義,故加總名;以法界有事理 [17] 及無礙故,緣起體上之用故,所以加之。

【故賢首意取光統,而加緣起法界之言】:所以賢首國師的意思,是先取用光統律師「因果、理實」的宗旨,並且加上「緣起、法界」的說法,來作為《華嚴經》的宗趣。

【由光律師以因果即緣起,理實即法界】:因為光統律師以因果就認為是緣起,以理實就是法界;【故不開之】:所以光統律師不把它開啟,不完全闡說出來。

【賢首以因果是緣起中別義】:賢首國師所見的道理是不同的,他認為這個因果是緣起裡邊的另外一個意思,【理實是法界中別義】:這個真如理實也是法界裡邊的另外一個意思。【故加總名】:所以他把這些總名加了進去,他就以「因果、緣起、理實、法界」為宗旨。

【以法界有事理及無礙故】:因為法界有「事法界、理法界、事理無礙法界、事事無礙法界」這四種法界的緣故。【緣起體上之用故】:理實只是一種,這個緣起就是在體上的一個用的緣故;【所以加之】:所以把它加進去。

[16] 由「光律師」以因果即緣起:《佛教大藏經》、《中華大藏經》和《大正新修大藏經》皆作「光統師」;《卍續藏經》和《卍新纂續藏經》皆作「光律師」。今本書依上人講解作「光律師」。

[17] 以法界有「事理」及無礙故:《佛教大藏經》、《中華大藏經》和《大正新修大藏經》皆作「事理」;《卍續藏經》和《卍新纂續藏經》皆作「事理故」。今本書依上人講解作「事理」。

卍      卍      卍

你們各位天天研究這個佛法、研究這個真理、研究我們人生的問題。人生有什麼問題?人生有生死的問題。什麼叫真理?真理就是法界。什麼叫佛法?佛法就是我們每一個人的現前這一念心。我們把這一些個問題研究明白了,就不會顛顛倒倒了,就不會醉生夢死了,就把人生的所應行的道路找著了,把不應該行的道路撇去了,不要它了。

昨天晚間,果護講的 lecture(講說)是很有道理的,難怪他們都說他入流了。果然他這個辯才是很無礙的,講得事理圓融,是很有道理的。那麼,人人都像他這麼研究去,這是很好的,他講的都比我講的都好!不單他,我相信有很多都比我講得好,但是還都不願意把真正的道理發揮出來;我希望每一個人都比果護講得更好。
我們這些個人,你說是世界的聰明人,是世界的愚癡人?你們自己想一想!一般人都是去求名求利,我們在這兒忍苦耐勞這麼來學習佛法。你看!每天晚間講經法會都有很多人來;到我們這兒來,都是循規蹈矩,都是特別守規矩的人,可以說是世界最優秀的人。

你不要看我們這個法會是很簡單的;現在整個世界上,你找不出第二個道場像我們這麼認真來研究佛法的。你無論到任何的國家去找,沒有的!我們天天忙裡偷閒,來研究這個真理、人生的問題,也不求名,也不求利;再苦也不怕,再困難也不怕,我們都願意受苦。所以我們這兒所有的人,多數都是一天吃一餐飯的。在這個國家,物質豐富得不得了;我們還願意這麼受苦,也不吃肉,願意這麼來修行,這是很難得的。你走遍全世界,再找不到第二個地方,有我們這一班人這麼樣去求法的,有這種誠心。你看!有幾個人聽法還跪著聽。

以前(一九六三年)我在 Sutter 街,來聽法的,你說他們怎麼聽法啊?他們不是躺在那個地方,再不就把腳放到桌子上,再不然就坐到桌子上,或者頭衝下、腳衝上,或者在那個樓板上睡覺。那時候,喔,我一看!簡直不能睜眼睛看那班人!那班人怎麼聽佛法這樣子呢?
現在這一班人是比以前好得多了,雖然有幾個還是很昏沉;因為我們起身起得早,四點鐘就起來了,到晚間十點鐘才休息。這是很難說的,這是不可說不可說的一種不可思議的境界!所以,方才我看見有好幾個人就去和周公談話去了,那麼這也比以前好得多了!

(上人問弟子)還有和周公談話沒有?(弟子:沒有。)

孔子以後老了,他說:「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唉呀!我老了!很久很久了,我不再做夢夢見周公了。所以說是「和周公去談話」,就是做夢去了。

有人就說了:「天天你們這樣子愚癡,在這兒研究佛學,這究竟有什麼用呢?不吃飯能不能飽呢?不穿衣服可不可以呢?你們這班人這麼蠢、這麼愚癡!在這兒研究一個沒有用的道理。」不錯!你看著是沒有用,其實我們這個用啊,老老實實講一句真話,比任何的用都大!我們能以把這個世界轉危為安,真正把這個世界變成和平。

這個世界若有一個地方,真去研究佛教的道理,大家想要做一個聖賢,想要修行成阿羅漢、成菩薩、成佛,這個世界上一定是平安的;若沒有一個人研究佛法了,這個世界就完了!

為什麼我對你們說三藩市一定不會地震?也就是這個道理。我們這兒研究佛法呢!我們現在這麼多人來研究佛法,就根本不准它地震了!

天龍八部都在這兒保護著,不單保護著我們,保護所有人;沒有來這兒研究佛法的人,也保護。為什麼呢?這叫「借光」,藉著我們研究佛法的光。說:「我不相信這個道理!」你不相信這個道理?等你死了之後,你就相信了;可是晚了!我老實告訴你們!

卍      卍      卍

F2. 申今義 分二  
G1. 總建立  G2. 別解釋  G1. 分五
H1. 總相標立 H2. 顯其包含 H3. 彰加所以 H4. 釋通妨難 H5. 重顯異門
今H1.

二、申今解者,依後二師,而頗為改易。若取言略攝盡,應言法界緣起不思議為宗;若取言具,於第十師加不思議。

【二、申今解者】:在前邊講的是十位法師不同的說法。現在申明現今的解釋。【依後二師,而頗為改易】:依照光統律師和賢首國師的說法,更改了一點;「頗」就是不太多,改了少少。

【若取言略攝盡,應言法界緣起不思議為宗】:若是簡單來說,攝盡這個道理,應該說「法界」和「緣起」都是不思議的。以法界不思議和緣起不思議,用這種的道理來作為宗旨。

【若取言具,於第十師加不思議】:若詳細來說,應該像賢首國師所說的「因果、緣起、理實、法界」為宗旨。所以,要是具足了說,就在第十師賢首國師的宗旨,再加上「不思議」這三個字。

H2. 顯其包含 

此則攝一總題,理實即大方,緣起即方廣,法界總該前二,因果即佛華嚴。觀其總題,已知別義。

為什麼用這樣一個名字作為經題,作為經的宗旨呢?

【此則攝一總題】:因為這個宗旨就包括《大方廣佛華嚴經》的全題。

【理實即大方】:所說的理實就是「大方」,「大方」就是理實。真如的理就是「大方」二字。

【緣起即方廣】:「緣起」的意思就是「方廣」二字。那麼,「大方廣」三字就包括理實和緣起。

【法界總該前二】:這個法界,就是「大方」和「方廣」總包括起來。

【因果即佛華嚴】:因果,就是用萬行的因華來莊嚴無上的果德,所以這就是「佛華嚴」。

【觀其總題,已知別義】:看這部《大方廣佛華嚴經》的總題,那麼它其中特別的道理也應該知道了。

H3. 彰加所以 

而法界等言,諸經容有,未顯特異,故以「不思議」貫之;則法界等,皆不思議,故為經宗。所以龍樹指此為大不思議經,斯良證也。

【而法界等言】:在前邊所說「法界、緣起、理實、因果、不思議」等等的說法;【諸經容有】:這法界等,在一切經典上或者有說過。「容有」就是容或有說的,或者有講過這個法界等的。【未顯特異】:但是沒顯出來法界特異的地方,而是很平常,不是不可思議的。【故以「不思議」貫之】:所以現在就用「不思議」來把它貫穿起來;下邊加上一個不可思議的,這叫「貫之」,就把它貫穿起來。

【則法界等,皆不思議】:因為用不思議的道理來把它貫穿起來的緣故,所以緣起也是不可思議,理實也是不可思議,因果也是不可思議,法界等都是不可思議的。【故為經宗】:所以用「緣起、理實、因果、法界、不思議」作為《大方廣佛華嚴經》的一個宗旨、一個宗趣。

【所以龍樹指此為大不思議經】:因為這樣子,所以龍樹菩薩曾經指《大方廣佛華嚴經》說,這是一部大不思議的經。有大不思議經,還有小不思議經嗎?沒有的!這不思議就是大。有的經,雖然不思議,但是它的意義沒有圓滿,只是作用。【斯良證也】:龍樹菩薩都這樣讚歎《大方廣佛華嚴經》,所以這就是最好的證據,最好的證明!

H4. 釋通妨難 

《淨名》但明作用不思議解脫,蓋是一分之義;未顯法界融通等不思議,故不同 [18] 也。

【《淨名》但明作用不思議解脫】:《淨名經》也講不思議,但是它只是說這部經的作用,是講「不思議解脫」有這種的道理。【蓋是一分之義】:大約說來,這種道理僅僅是一部份的義理,【未顯法界融通等不思議】:它沒有完全顯明法界是互相融通不思議的道理。事法界、理法界、事理無礙法界、事事無礙法界,這種圓滿融通互相無礙的道理,它沒有顯明出來。【故不同也】:因為《淨名經》沒有圓滿融通顯出來這種不思議的道理,所以和這部《大方廣佛華嚴經》的義理是不同的。

[18] 故不「同」也:《佛教大藏經》、《中華大藏經》和《大正新修大藏經》皆作「同」;《卍續藏經》和《卍新纂續藏經》皆作「用」。今本書依上人講解作「同」。 

H5. 重顯異門

若就題中分體宗用;則以理實為體,緣起為用,因果為宗。尋宗令趣理實體故,法界總攝上三。

【若就題中分體宗用】:假設在經的題目裡邊,又分別哪個是經的體,哪個是經的宗,哪個是經的用?又分別什麼是這個題目的體,什麼是這個題目的宗,什麼是這個題目的用?【則以理實為體,緣起為用,因果為宗】:那麼,就用「理實」作為這部經的體;用「緣起」作為這部經的用;用「因果」作為這部經的宗。

【尋宗令趣理實體故】:要研究這部經的宗旨,使令趣向理實的本體之故;要是這樣子,【法界總攝上三】:「法界」就總攝體、宗、用,把這三種都包括了。

G2. 別解釋 分二
H1. 釋名  H2. 顯義
今H1.

【今釋前義,略分為二:一、釋名;二、顯義。今初,法界名體,廣如本品。今略申其二:(一)事法界;(二)理法界。二法俱含持軌,二界則性分不同,互用皆通。】

【今釋前義,略分為二】:現在再解釋前邊的道理,把它略略分為兩門。

【一、釋名】:第一門是「釋名」,解釋名義,講一講這個名稱。

【二、顯義】:第二門是「顯義」,顯出這個義理。

【今初,法界名體,廣如本品】:現在先講「釋名」。這個「法界」就是體。那麼你要是詳細研究它,就好像這個《華嚴經•法界品》所說的道理。

【今略申其二】:現在略略地把它申明為兩種,【(一)事法界,(二)理法界】:第一種就是事法界,第二種就是理法界。

【二法俱含持軌】:這兩種法界的法,都包含可以執持的軌範。「持」是執持,「軌」是軌範;就是依照這軌範去修持、去修行。【二界則性分不同】:這兩種法界的界是性分不同;理法界的界是講「性」,事法界的界是講「分」,二者不同,不一樣。【互用皆通】:你要是互相來用它,可還都互相通的。為什麼互相皆通呢?因為不壞性相的緣故。理法界就是以性義名界,事法界是以分義名界;理法界就是講這個性義,事法界就講這個分義。「分」就是相分,「分義」就是一分一分事相的這個道理。若是性相交徹的話,性即是相,相即是性,性相無礙。因為性就是相的緣故,所以無分而分。那麼這個事法界和理法界,都是互相來通用的,不可執著的。

H2. 顯義 分三 
I1. 標  I2. 釋  I3. 結
今I1.

【二、顯義中,曲有四門。】

【二、顯義中】:在前邊第一門,是解釋名義。現在是第二門,是顯這部《華嚴經》的義理。【曲有四門】:「曲」就不是直的,有多少勉強的意思,但是也可以講得通。「曲」也又可以解釋為「詳盡」的意思。所以把它詳盡分出四個門:第一門是別開法界以成因果;第二門是會融因果以同法界;第三門是法界因果分明顯示;第四門是法界因果雙融俱離。

I2. 釋 分四
J1. 別開法界以成因果 J2. 會融因果以同法界
J3. 法界因果分明顯示 J4. 法界因果雙融俱離
今J1.

第一,別開法界以成因果。謂普賢法界為因,遮那法界為果,是故因果不離理實法界。於中十事五對,即五周因果:(一)所信因果;(二)差別因果;(三)平等因果;(四)成行因果;(五)證入因果。下當指文。而此因果,互為宗趣;一經始終,不離因果。故但因果為宗,不違所依法界。

【第一,別開法界以成因果】:第一門,是講別開法界以成就因果的道理。這是怎麼說的呢?

【謂普賢法界為因】:這是說,普賢菩薩的法界;就是菩薩修因的一個法界;【遮那法界為果】:「遮那」就是毗盧遮那佛。毗盧遮那佛的法界;就是佛果法界。【是故因果不離理實法界】:因為這種的道理,所以因果法界也不離開理實的法界。

【於中十事五對,即五周因果】:在這裡邊分出十事五對,這十事五對就是《華嚴經》所講的「五周因果」。

【(一)所信因果】:第一是「所信因果」,一對。

【(二)差別因果】:第二是「差別因果」,一對。

【(三)平等因果】:第三是「平等因果」,一對。

【(四)成行因果】:第四是「成行因果」,一對。成行,就是修行而成就的這種道業。

【(五)證入因果】:第五是「證入因果」,一對。

【下當指文】:在下邊就指明了經文所說的五對這個道理。【而此因果,互為宗趣】:這因果就互相為宗,互相為趣。

互為宗趣,有兩種的意思:

第一種意思,就是五周都是以因果為其宗趣,假設你要以修因為宗,那麼,就得果為趣;你要是在果上來說,以果作為宗,就令修因為趣。這是依照五周因果來講。

第二種意思,假設所信因果為宗,令得差別因果為趣;你要是用差別因果為宗,使令成就所信因果為趣;你要是用差別因果為宗,使令得平等因果為趣;你要是用平等因果為宗,使令融差別因果為趣;你要是用平等因果為宗,使令修行成就為趣;你要是用修行頓成諸行為宗,使令所信平等為趣;你要是用成行因果為宗,使令證入因果為趣;你要是用證入因果為宗,使令忘證修行為趣。

所以說這五對是互為宗趣。

【一經始終,不離因果】:這一部《這大方廣佛華嚴經》,從開始到終了,不離因果;所說的道理,都和因果的道理相合;【故但因果為宗,不違所依法界】:所以但用因果為宗,這並不違背所依法界的道理。

J2. 會融因果以同法界 

第二,會融因果以同法界。法界門中,亦有十事五對,互為宗趣。

【第二,會融因果以同法界】:第二門是講會融因果以同法界的道理。「會融」也就是融會;就是把它合到一起。融會什麼呢?和這個法界融會到一起。

【法界門中,亦有十事五對,互為宗趣】:在法界門裡邊也分出來十事五對,互相可以為宗、可以為趣。

一、教義相對。謂舉教為宗,顯義為趣;或以義為宗,顯教為趣[19]。以辨 [20] 義深,令教勝故。

【一、教義相對】:第一對是教義相對。這是說的什麼呢?

【謂舉教為宗,顯義為趣】:假設以教理為宗,就顯出義理為所趣向的。

【或以義為宗,顯教為趣】:或者以義理為宗,就顯出教理為所趣向的。

這是教義一對,怎麼樣講都有道理。

【以辨義深,令教勝故】:這是以辨明義理深奧不可思議的境界,令教也顯出它殊勝教理,是和普通的教不同。

[19] 「或以義為宗,顯教為趣」:《佛教大藏經》、《中華大藏經》和《大正新修大藏經》皆作「或以義為宗,顯教為趣」;《卍續藏經》和《卍新纂續藏經》皆作「或以顯宗為義教為趣」,誤。今本書依上人講解作「或以義為宗,顯教為趣」。

[20] 以「辨」義深:《佛教大藏經》、《卍續藏經》和《卍新纂續藏經》皆作「辨」;《中華大藏經》和《大正新修大藏經》皆作「辯」。今本書依上人講解作「辨」。

二、人法相對。舉人為宗,令知法為趣;舉法為宗,令得人為趣。

【二、人法相對】:第二對是人和法來相對著。

【舉人為宗,令知法為趣】:假設要舉出某一位菩薩或者佛為宗──這都是假設之詞,並不是一定的;所以你們聽法啊,不要以為就是這樣子,這就是說這個道理。那麼舉人為宗,是令人知道有一種法,可以趣向去修行。

【舉法為宗,令得人為趣】:假設舉出來這個法作為宗旨的話,使他能得到人為趣向。無論法就怎麼殊勝,要是沒有人,這個法根本就沒有用的。所謂「人能弘法,非法弘人」;人能修行,不是法能修行。法只是因人而設的,如果你人不修行,一切法都是沒有用的,所以得人為趣。

三、理事相對。舉事意,令趣理故;舉理意,在融事故。

【三、理事相對】:第三對是理事相對。理是真理,事是事相。

【舉事意,令趣理故】:提出來說明事相的意義,先令它趣向真理的緣故。

【舉理意,在融事故】:又提出來說明真理的意義,也以理來融會事相的緣故。

四、境智相對。舉所觀境,令成觀智故;舉修成智,令證同真境故。

【四、境智相對】:第四對是境智相對。這是說的什麼呢?

【舉所觀境,令成觀智故】:舉出所觀察的這麼一個境界,令成就這個觀智。好像你人想要得天眼通,先要觀青黃赤白黑五色;觀這五色,久而久之,這天眼通就得了,這就是觀智成就了。你觀五色,這就是一個境;你等天眼通這種智慧成功了,這就是成就這種觀智。你要想得天耳通,就先要聽種種的聲音,聽馬聲、牛聲、象聲,鳥聲,這種種的聲音,要做這種觀;觀來觀去,觀智成功了,就能得天耳通,這就是成就觀智了。所以這就是先舉出觀境,令成觀智。

【舉修成智,令證同真境故】:舉出修成這種觀智,使令證得真如的境界之故。

五、因果相對。舉彼因修 [21] ,令證果故;舉其勝果,勸修因故。

【五、因果相對】:第五對是因果相對。

【舉彼因修,令證果故】:舉出來這個因,令人修行;修行做什麼呢?也就令他將來會證果之故。

【舉其勝果,勸修因故】:又舉出他能得的殊勝的果,勸他在因地用功修行的緣故。譬如舉出等覺和妙覺這殊勝的聖果,說:「你現在應該好好在因地修行,將來就會成佛,證得妙覺的極果。」他一聽:「喔!現在修行,將來可以證得妙覺極果!」於是就發菩提心、就修道;將來功德圓滿,到三覺圓萬德具備的時候,就證佛果了。

[21] 舉彼「因修」:《佛教大藏經》、《中華大藏經》、和《大正新修大藏經》皆作「修因」;《卍續藏經》和《卍新纂續藏經》皆作「因修」。今本書依上人講解作「因修」。

五對別明,是宗之趣;五對相即,為宗即趣。上五周因果,不離此五對之法,即事理法界;況因果無性,當體同真,所以但用法界為宗,亦不違因果。

【五對別明,是宗之趣】:這五對是特別明顯說出來,這就是宗旨的趣向。

【五對相即,為宗即趣】:這五對要是相即,就是相即宗旨,也就是趣向。

【上五周因果,不離此五對之法,即事理法界】:在前邊所講的五周因果,都離不開這五對的法,這個就是事理法界。【況因果無性,當體同真】:況且因果本來也是無自性的,它當體就和真的一樣的。【所以但用法界為宗,亦不違因果】:所以但用法界作為宗旨,也不違背因果的道理。

卍      卍      卍

學佛法的人,為什麼沒有什麼成就呢?就因為向前走一步,向後退了四步。一天精進,兩天精進,到第三天的時候就懶惰起來。一個月精進,兩個月精進,等到第三個月的時候也就懈怠下來。一年精進,二年精進,到第三年的時候也就要休息休息了。因為這種種的緣故,所以道業總也不成就,修什麼法也沒有什麼感應,就因為要休息。

我們修道,飯可以不吃,道不可以不修;我們修法,飯可以不吃,這法不可以不修;我們坐禪,飯可以不吃,禪不可以不坐;我們練習坐單也是這樣子,飯可以不吃,坐單不可以不坐。你要是能以這樣不間斷去用功,一定會有所成就的;你一間斷,就不成就了。好像你燒鐵似的,你想把兩塊鐵接起來,你必須把它們燒熱透了,然後再往接頭一砸,它們能黏到一起了;沒有熱,剛剛要熱,你就想要黏它,是黏不到一起的。又好像什麼呢?安電燈。你電燈的電線都安好了,你若不把陰陽電線接好,你就單一條電線,它不過電的;必須把兩條都接上去,才能過電,才能發生作用。

我們修道和這是一樣的,你必須要誠心到極處,修行、用功,然後你才能大放光明呢!

卍      卍      卍

J3. 法界因果分明顯示

第三,法界因果分明顯示。亦有十義五對。

【第三,法界因果分明顯示】:第三門是講法界和因果分明顯示的道理。

【亦有十義五對】:這一門中也有十義五對。

一、無等境,此有二位:(一)在纏,性淨法界,為所信境;(二)出纏,最清 [22] 淨法界,為所證境。

【一、無等境,此有二位】:第一對是無等境,就是平等的境界。在無等境裡邊又分出兩個位。

【(一)在纏,性淨法界,為所信境】:「在纏」就是一般的凡夫。第一位是說一般的凡夫,因為沒有破無明,所以被貪瞋癡所纏繞著。雖然被纏繞,但是性是清淨的法界;這性淨法界作為在纏的凡夫所信的境界。

【(二)出纏,最清淨法界,為所證境】:「出纏」就是說證果的聖人。第二位是說證果的聖人,因為除去三界和三毒的纏縛,所以證得最清淨的法界,這是他所證得的一種境界。這個最清淨法界,是指已經除去纏縛;因為除去纏縛,所以叫最清淨法界。

[22]最「清」淨法界:《佛教大藏經》、《中華大藏經》和《大正新修大藏經》皆有「清」字;《卍續藏經》和《卍新纂續藏經》皆無「清」字。今本書依上人講解作有「清」字。

二、無等心,此亦二義:(一)大菩提心,為普賢行本故;(二)信悲智等,隨行起故。

【二、無等心,此亦二義】:第二對是無等心,就是平等心。這也有兩種的意思。

【(一)大菩提心,為普賢行本故】:第一,是說發大菩提心。這個大菩提心,就是修普賢行一個根本的心。

【(二)信悲智等,隨行起故】:第二,是說相信悲智。悲,就是大悲;智,就是智慧。大悲,就有慈、悲、喜、捨這四無量心;大智,就包括成所作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大圓鏡智這四智。這都是隨著修行而生出來這種的悲和智。

三、無等行,此亦二義:(一)差別行,各別修故;(二)普賢行,一即一切故。

【三、無等行,此亦二義】:第三對是無等行,就是平等行。這也有兩種的意思。

【(一)差別行,各別修故】:第一,是說差別行。就是八萬四千種行門;你每一法門要各別修行,才能證得,才能有所成就之故。

【(二)普賢行,一即一切故】:第二,是說普賢行。就是普賢菩薩的十大行願;你能把一種行門修成了,那麼一切行門也都會成就之故。你只要修專一了,一個行門成功了,其餘的行門也都成功了。

四、無等位,此亦二義:(一)行布位,比證別故;(二)圓融位,一證一切證故。

【四、無等位,此亦二義】:第四對是無等位,就是平等位。這也有兩種意思。

【(一)行布位】:第一,是說行布位。怎麼叫「行布」呢?在前邊已經講過這行布了,我不知道還有沒有人記得。這個行布、圓融,在一開始的時候就講過了。有人知道什麼叫行布嗎?什麼叫圓融嗎?

講佛法不是照著一個道理來講,誰有什麼見解,對這個經文或對這個道理有什麼意見,都可以拿出來講一講。你要單聽一個人講,自己沒有意見,那始終不是自己的,自己沒有得到;一定要自己真明白這個道理了,然後才算有所得呢!所謂「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
講經要敷小座,這「敷小座」的敷法,就是每一個都要講──這是講法師所講的道理,看各人有沒有什麼特別的發揮。

(有多位弟子講)那麼現在不是叫你們作偈頌,就不過講一講這個意思,不要嚇得背都出汗那麼樣厲害,也不要戰戰兢兢那麼緊張!你們各人所講的都有一點道理,都是沒有差十萬八千里。我相信!

我講一講我在研究佛學的時候,講「教觀綱宗科」時。監學法師一抽著我的籤,我就給他講了很多。我說這一句法師怎麼樣講的,我的看法又應該怎麼樣講,再一個看法又應該怎麼樣,再一個看法又應該怎麼樣講。我給他講了五六個意思,把這個監學法師也講糊塗了,不知道我說的究竟對不對,他要再去問法師去;這個法師也說不出是可以或不可以。

那麼,行布不礙圓融,圓融不礙行布,怎麼叫不礙呢?就是行布自有行布,圓融也自有圓融。我方才問的是「行布」兩個字怎麼樣講,「圓融」兩個字怎麼樣講,這是個佛教名詞。

「行布」,這是說的什麼呢?這是說菩薩修道的階段,也就是這個步驟,一步一步的這個步驟,這叫「行布」。行布,是有先有後,一定的次第。譬如,先修十信位,然後到十住位、十行位、十迴向位、十地位、等覺位之後,再到妙覺的果位;一個位置再一個位置向前去修,這叫「行布」,就是次第。所以,這個「行布」又叫「次第」,就是先後有一定的次第;就是菩薩修的這果位,這一步一步的果位,先後有一定的次第,這叫「行布」。

【比證別故】:比證,就是比較。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這各有各的位置──十信有十信的位,十住有十住的位,十行有十行的位,十迴向有十迴向的位,十地有十地的位,乃至等覺有等覺的位;這各有各的位置,是不同的,所以叫「證別」。菩薩依次一步一步地修行,比較起來所證得的果位是有不同的緣故。

【(二)圓融位】:第二,是說圓融位。「圓融」就是初後相即。我在前邊給你們已經講過,不過你們都又還回來給我了。怎麼叫「初後相即」呢?所謂「初發心時便成正覺」。菩薩修道時,一開始、一發心的時候,就是成正覺的時候;成正覺的時候,也就是初發心的時候。所以,初就是後,後就是初,圓融無礙,沒有障礙。這種圓融的道理,是從十信位就是直接到等覺或妙覺之位,不需要經過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位。怎麼這樣子呢?他圓融了,「不歷僧祇獲法身」了!這就是「圓融」。【一證一切證故】:你只要證初信位,就可以到這妙覺的果位了;這一證一切證,所以是圓融無礙的。

五、無等果,此亦二義:(一)修生果,今始成故;(二)修顯果,本自具故。

【五、無等果,此亦二義】:第五對是無等果,就是平等果;這果位也是平等的。這也有兩種意思。

【(一)修生果,今始成故】:第一,修生果。就是生生世世所修行而得的果位,也就是在初發心時修行的這個果位,現在才成就之故。

【(二)修顯果,本自具故】:第二,修顯果。就是由修行才能顯出果位來,但是這個果位本來就是具足的,本來就是具足平等的緣故。

此上五對,各初句為宗,後句為趣。又上五中,初一真法界,二即緣起;又二三四皆緣起因,後一緣起果。故光統具用二義為宗,無所違矣!

【此上五對,各初句為宗,後句為趣】:在前邊所說的這五對十義,在每一對的前一句就是宗(宗旨),後一句就是趣(趣向)。譬如,「在纏,性淨法界為宗;出纏,最清淨法界為趣」,其他的四對,也都是這樣子──前邊這一句就是宗,後邊那一句就是趣。

【又上五中,初一真法界,二即緣起】:又在前邊所講的五對裡邊,第一對是「一真法界」,第二對是「緣起」。這是一個講法。

【又二三四皆緣起因,後一緣起果】:又有一個講法,就是第二對、第三對、第四對都是緣起的因,後邊一對是緣起的果。

【故光統具用二義為宗,無所違矣】:所以光統律師把這「因果」和「法界」這兩個意思都用了,作為宗旨;這就不違背這一種的道理了!(編按:清涼國師《華嚴疏鈔》:「四『又上五中』下,結示法界因果之相,收前光統師,唯初一對是法界理實,餘皆緣起因果。」)

J4. 法界因果雙融俱離 

第四,法界因果雙融俱離。性相混然,無礙自在,亦有十義。

【第四,法界因果雙融俱離】:第四門是講「法界因果雙融俱離」的道理。「法界」就是「因果」,「因果」就是「法界」,是圓融無礙的,所以叫「雙融」;性也不存在了,相也空了,所以叫「俱離」。

【性相混然,無礙自在】:這個時候,說它是性又是相,說它是相又是性,就混合到一起了,所以叫「雙融」;雙融了,也沒有性,也沒有相了,混然了,所以就「俱離」了。雖然是混然,但是性還是性,相還是相,那麼圓融無礙,自在無礙,一點也不需要造作。什麼叫不造作?就是不勉強,沒有一點勉強,自自在在的。自在也就是無礙,無礙就是自在。事理融通,法界因果都是無礙自在。

【亦有十義】:這一個門不是就這麼講一講,幾句話就把它說完了的;也分出十種的義理來解釋這個意思。

一、由離相故。因果不異法界,即因果非因果也。此即相為宗,離相為趣;或離相為宗,亡 [23] 因果為趣。下九準思。

【一、由離相故】:第一種意思,是說因為離開因果之相。所以,【因果不異法界】:因果也就是法界,和法界沒有兩樣。因為它離這個因果之相了,離開這個相了。【即因果非因果也】:因果離開相了,沒有因果之相,他說這就是法界,所以就叫「即因果非因果」,雖然說是因果,但是沒有因果;這個沒有因果,可不是撥無因果,而是因為這個因果本身它離開相了。

不是像墮狐狸身的那個老修行,人家問他:「大修行人落因果否?」他就冒冒失失的,也不加思索就回答:「沒有!」禪宗這個口吻「沒有!」很厲害的。這一句「沒有因果」怎麼樣?就墮了五百世做狐狸。做了五百世狐狸,以後遇著百丈禪師了,才明白這個道理。

有一天,他問百丈禪師說:「我只說這個,我覺得沒有什麼錯誤啊!怎麼就墮落做狐狸了呢?」百丈禪師說:「你現在就用這個問題來問我,看看怎麼樣!」他就問:「大修行人有沒有因果,落不落因果呢?」禪師說:「大修行人,不昧因果!」不昧因果,就是明白因果,不是有沒有的問題──他明白了;他明白了,那麼這個做五百世的狐狸從此才把這個執著破了;破這個執著了,這狐狸身也得到解脫了,才又轉世再做和尚了。

【此即相為宗,離相為趣】:這個就是以相為宗旨,離相為所趣向的地方。

【或離相為宗,亡因果為趣】:或者離開這個相為它一個宗旨。既然離開這個相了,所以因果也就沒有執著了。

這個「亡」字讀「無wú」,「無」就是沒有。「亡」是死了,所以不要讀「王wáng」,要讀「無wú」。這是《大學》上的「而今亡(wú)矣」,有的不懂的就說讀「而今亡(wáng)矣」。在這裡「亡」字應該讀成一個「無」字。因為這個因果不能死的;本來也不能沒有的,但是在這兒是講這個理。這個「亡」並不是說根本就沒有,是他沒有這個執著了!以沒有執著因果的道理為趣向。

【下九準思】:在下邊的九個意思,都以這樣為它的標準、為它的準繩,你想一想就會明白了!

[23] 「亡」因果為趣:《佛教大藏經》、《卍續藏經》和《卍新纂續藏經》皆作「令亡」;《中華大藏經》和《大正新修大藏經》皆作「亡」。今本書依上人講解作「亡」。

二、由離性故。法界不異因果,即法界非法界也。

【二、由離性故】:第二種意思,是說性也離開了。怎麼性會離開呢?這就是要你無礙、要你沒有執著,所以離性離相。前邊那是離相,離因果之相,那麼還有法界性。現在連法界性也沒有了!你不要執著有這法界性;你執著有法界性,還是不圓融,沒能無礙,沒能自在,沒能混然,所以要離性。那麼離開性了,這法界性離開,就怎樣呢?

【法界不異因果】:法界又不異因果了!法界就是因果,和因果沒有兩樣的。所以這兒說,這個法界,【即法界非法界也】:雖然是法界,但是沒有法界。為什麼?因為法界也都空了,這時候因果無礙,法界也無礙了。這是第二個意思。

三、由離性不泯性故。法界即因果時,法界宛 [24] 然;則以非法界為法界也。

【三、由離性不泯性故】:第三種意思,是說這個性是不會壞的,所以說「不泯」,也就是離性為宗。雖然離性,而不執著這個性;但是這個性還不泯,不會泯沒的,不會沒有的。

【法界即因果時,法界宛然】:當這個法界性就是因果的時候,因為它不泯,所以宛然。雖然離性而這個性也宛然存在,沒有泯沒。

【則以非法界為法界也】:那麼這樣子講法,這就是以非法界為法界,還是法界。你說它不是法界嗎?還是法界,因為它宛然,本來是離了,但是還不泯。

[24] 法界「宛」然:《佛教大藏經》、《中華大藏經》和《大正新修大藏經》皆作「宛」,《卍續藏經》和《卍新纂續藏經》皆作「寂」。今本書依上人講解作「宛」。

四、由離相不壞相故。因果即法界時,因果歷然;則以非因果為因果也。

【四、由離相不壞相故】:第四種意思,是說這個相是可壞的;雖然可壞,但是現在也不壞,因為「不壞相故」。

【因果即法界時,因果歷然】:這個因果相,就是法界性的時候,因為不壞這個相,所以因果的相歷然。「歷然」和「宛然」,那個宛然也是個存在的樣子;歷然,就在那兒很明顯的、很清楚的。還有這個因果,因為這個因果相不壞。

【則以非因果為因果也】:在表面上看著,可是離開了這個相,但是這個因果之相還沒有壞,所以說以非因果為因果也。

五、離相不異離性故。因果法界,雙泯俱融,迥超言慮。

【五、離相不異離性故】:第五種意思,是說這個「離相」和「離性」沒有什麼分別。因為這種道理,所以就說,
【因果法界,雙泯俱融】:因果和法界都雙泯了;雖然雙泯,但是俱融,就融通無礙了。【迥超言慮】:這種道理,迥然超出言慮;就是你沒有法子說,也沒有法子想。所謂「口欲言而辭喪,心欲緣而慮亡」,就是口想說話而這個言辭沒有了,心裡想攀緣而這個思慮也沒有了,這就是迥超言慮。

六、由不壞不異不泯故。因果法界,俱存現前,爛然可見。

【六、由不壞不異不泯故】:第六種意思,是說因為不壞這個相,這性也不異相,相也不異性,離相不異離性,這個種種道理也不泯。

【因果法界,俱存現前】:有這種的理論的原因,所以法界和因果,因果還仍然是因果,法界還仍然是法界,都俱存,都存在著。為什麼說它都存在?就因為它不壞不異不泯,所以仍然存在現前。【爛然可見】:那麼很明顯的、很燦爛的、很容易看見的,這個道理很容易明白的。

七、由五六存泯復不異故。超視聽之妙法,無不恆通見聞;絕思議之深義,未嘗礙於言念。

【七、由五六存泯復不異故】:第七種意思,是說因為俱存雙融又不兩樣的緣故。

【超視聽之妙法】:這種妙法超出視聽,所謂「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這種的妙法,【無不恆通見聞】:沒有不是融通見聞的時候,常常是融通的。

【絕思議之深義】:因為常常是融通見聞,所以,你能覺得到、你能明白這種不可思議深奧的道理;可是,【未嘗礙於言念】:它也不妨礙你所說的道理和所想的義理,都不妨礙的。

八、由法界性融不可分故。即法界之因果,各同時全攝法界,無不皆盡。

【八、由法界性融不可分故】:第八種意思,是說法界性和因果融通,互相不可分;因為這樣的緣故,所以才說,

【即法界之因果,各同時全攝法界】:就是法界性和因果的相,各各同時互相全攝;因果全攝法界,法界也全攝因果。在這種的法,【無不皆盡】:那麼你看法界也沒有法界了,你找因果也沒有因果了;但是因果還是因果,法界還是法界,為什麼?因為它融,它這個性融了,也不可分了。

九、因果各全攝法界時,因果隨法界各互於因果中現;是故佛中有菩薩,普賢中有佛也。

【九、因果各全攝法界時】:第九種意思,是說這個因果各全攝法界的時候,【因果隨法界各互於因果中現】:這個因果在法界性裡邊,各各都互相在因果中顯現;也就是說,在因果中也現法界,在法界中又現出因果。因為這樣,【是故佛中有菩薩,普賢中有佛也】:所以在佛的法身裡邊有菩薩,在普賢菩薩的法身裡邊也有佛,這互相融通的,互相無礙的。

十、因果二位,各隨差別之法,無不該攝法界。故一一法、一一行、一一位、一一德,皆各總攝無盡無盡帝網重重諸法門海。是謂華嚴無盡宗趣。

【十、因果二位,各隨差別之法,無不該攝法界】:第十種意思,是說因和果這兩個位置,各隨著這種不同的法,沒有不該括、沒有不包括這個法界的。

【故一一法、一一行、一一位、一一德】:因為上邊所講的原因,所以每一種法,每一種修行的行門,每一種修行的果位,和每一種所成就修行的德行;【皆各總攝無盡無盡帝網重重諸法門海】:這個法、行、位、德,各都總攝,各都包括──你包括我,我包括你,分不清楚,好像帝釋天的網羅幢那樣子重重無盡;這一切法門海,又好像大海那麼深、那麼廣,你沒有辦法來窮盡它,沒有法子來知道它。

【是謂華嚴無盡宗趣】:這種道理,就是《華嚴經》的無盡又無盡,重重又重重,這種的宗旨和趣向。

I3. 結

上之四門,初一即體之用,次一即用之體,三即體用雙顯,四即體用鎔融。又,初一即因果緣起,次一即理實法界,三即雙明,後一即不思議。既以第四融前,則四門一揆。故即照而遮,即遮而照;雙照雙遮,圓明一觀,契斯宗趣矣!

【上之四門】:在前邊所講這四個門。【初一即體之用】:第一門就是這個體的用;【次一即用之體】:第二門就是這個用的體;【三即體用雙顯】:第三門就是顯出這個體,也顯出這個用;【四即體用鎔融】:第四門就是體用都融通到一起了。

【又,初一即因果緣起】:又有一個道理,第一門就是因果和緣起;【次一即理實法界】:第二門就是理實和法界的道理;【三即雙明】:第三門是明因果和緣起,也明理實和法界,這叫雙明;【後一即不思議】:最後一門就是不思議。

【既以第四融前,則四門一揆】:既然第四門是融會前邊的三個門,那麼,這四個門都是一樣的。一揆,就是一樣的。

【故即照而遮,即遮而照】:照,就是覺照;遮,就是遮離。所以這個覺照,也就是遮離。在相上,叫離;在心,就叫遮。在法,為融;在心,叫遮。在法,叫離;在心,叫遮。在法,就不壞;在心,就叫照。因為這個,所以覺照也就是離遮,離遮也就是覺照。

【雙照雙遮】:這個性相是雙融的,性相也是雙離的。【圓明一觀】:這種觀法是圓融無礙的一種的觀法。你能得到這一種的觀法了,【契斯宗趣矣】:你就和這個《華嚴經》的宗趣會相契合了,就會明白《華嚴經》的妙義了。 

卍      卍      卍

明天是觀音菩薩成道日,那麼信佛的人呢,早一點來隨喜這個觀音法會。在明天這一天,念佛念菩薩名號,都比這個平時的功德,多有百千萬倍那麼多,所以不要把這個時間隨便空了就過去了!各位要特別注意這一點。有親戚朋友,可以叫他們來隨喜這個法會,來拜觀音菩薩、念觀音菩薩。

卍      卍      卍

現在把第六門「宗趣通別」解釋完了,在下邊開始解釋第七門「部類品會」的道理。

▲Top

法界佛教總會 • DRBA / BTTS / DRBU

第五門目錄第七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