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界佛教总会‧DRBA Logo

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

化老和尚讲述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兜率宫中偈赞品第二十四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
美国万佛圣城宣化老和尚讲述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兜率宫中偈赞品第二十四 

释迦牟尼佛在兜率天宫,宝庄严殿华严法会中,对大众宣讲华严大法的时候,从十方世界所来的菩萨,在他们各方之中,选出一位大菩萨,作为上首,用偈颂来赞叹释迦牟尼佛的功德。这一品文为第二十四。

尔时。佛神力故。十方各有一大菩萨。一一各与万佛刹微尘数诸菩萨俱。从万佛刹微尘数国土外诸世界中,来诣佛所。

释迦牟尼佛在兜率天宫为华严法会大众,将要说法之前,现出种种庄严、种种妙好、种种音乐、种种宝云、种种宝华等。就在这个时候,佛的大威神力之缘故。在十方的每一方中,都有一位大菩萨,作为上首,为菩萨中的领袖。每一位大菩萨和万佛刹微尘那样多的菩萨在一起,他们都是从万佛刹微尘那样多国土之外,诸世界中,来到佛所,作为影响众。

其名曰。金刚幢菩萨。坚固幢菩萨。勇猛幢菩萨。光明幢菩萨。智幢菩萨。宝幢菩萨。精进幢菩萨。离垢幢菩萨。星宿幢菩萨。法幢菩萨。

这十位上首大菩萨的名号,都用幢字。幢有五种意思:①高出义。表示三贤(十住、十行、十迴向)位极的缘故。②建立义。大悲大智,建立众生和菩提的缘故。③归向义。就是大悲摄受众生,智愿摄受善根,归向菩提和实际的缘故。④摧殄义。好像猛将的宝幢,能降伏一切十大魔军的缘故。⑤灭怖畏义。好像帝释天的网罗幢,不怖惑业的缘故,所以称为幢。

十位大菩萨的名号,就是所说的①东方金刚幢菩萨,他是本会(第五会)说法主。金刚代表坚利。坚是坚固,二乘实际不能坏。利是锐利,能断难断疑。所谓「爱见不能动,谓之坚;无所不能救,谓之利。」②南方坚固幢菩萨,他的菩提心,非常坚固,不坏迴向的缘故。又因为观瞻于佛,不厌足的缘故,所以称为坚固幢菩萨。③西方勇猛幢菩萨,这位菩萨,勇猛精进,教化众生,绝不休息,也不退转。勇是勇猛改过,猛是猛于向前。因为勇猛改过,爱惜光阴,所以称为勇猛幢菩萨。④北方光明幢菩萨,这位菩萨,以大悲力,放智慧大光明,照破愚痴的黑暗。在光明之中,又现出宝幢,令一切善根,无所不至,所以称为光明幢菩萨。⑤东北方智幢菩萨,这位菩萨的智慧,非常之高,无有可比。用智慧指导万行,出生无尽,所以称为智幢菩萨。

⑥东南方宝幢菩萨,这位菩萨的慈悲心,犹如宝幢。用圆净的智慧,照了平等之理。不碍应现,随顺一切。好像摩尼宝一样的光明,所以称为宝幢菩萨。⑦西南方精进幢菩萨,这位菩萨,身也精进,心也精进,昼也精进,夜也精进,不懈怠,不放逸,所以称为精进幢菩萨。⑧西北方离垢幢菩萨,这位菩萨,离开一切染汚,心中非常清净,真如体也清净,又清净世间,所以称为离垢幢菩萨。⑨下方星宿幢菩萨,这位菩萨的智慧,如同星宿,其光灿烂于虚空,无可缚著,所以称为星宿幢菩萨。⑩上方法幢菩萨,这位菩萨,建法幢于处处,破疑网于重重,知真实之法,普徧入法界,则所修行,皆无分别,所以称为法幢菩萨。

所从来国。谓妙宝世界。妙乐世界。妙银世界。妙金世界。妙摩尼世界。妙金刚世界。妙波头摩世界。妙优鉢罗世界,妙栴檀世界。妙香世界。

这些大菩萨是从什么世界来的?有的从妙宝世界来的。有的从妙乐世界来的。有的从妙银世界来的。有的从妙金世界来的。有的从妙摩尼世界来的。有的从妙金刚世界来的。有的从妙波头摩(红莲华)世界来的。有的从妙优鉢罗(青莲华)世界来的。有的从妙旃檀世界来的。有的从妙香世界来的。皆从这些世界中,来到娑婆世界兜率天宫华严法会,聆听释迦牟尼佛宣讲华严大法。

各于佛所。净修梵行。所谓无尽幢佛。风幢佛。解脱幢佛。威仪幢佛。明相幢佛。常幢佛。最胜幢佛。自在幢佛。梵幢佛。观察幢佛。

这十位大菩萨,从十方世界而来。在十方世界中,常随十位佛学习佛法,净修梵行(清净行),远离一切染汚法。有的从无尽幢佛的道场而来。有的从风幢佛的道场而来。有的从解脱幢佛的道场而来。有的从威仪幢佛的道场而来。有的从明相幢佛的道场而来。有的从常幢佛的道场而来。有的从最胜幢佛的道场而来。有的从自在幢佛的道场而来。有的从梵幢佛的道场而来。有的从观察幢佛的道场而来。

其诸菩萨,至佛所已,顶礼佛足。以佛神力,即化作妙宝藏师子之座。宝网弥覆。周帀徧满。诸菩萨众,随所来方,各于其上,结跏趺坐。

所来诸菩萨,到释迦牟尼佛的处所之后,身心恭敬,向佛顶礼。仰承著佛的大威神力,在每位菩萨的面前,即刻化现妙宝藏师子之座。在每个座的上边,都有宝网弥覆著。这个能周帀徧满一切处。所有的菩萨,随著他们来的方向,各坐在师子座之上,结双跏跌坐。

其身悉放百千亿那由他阿僧祇清净光明。此无量光,皆从菩萨清净心宝,离众过恶大愿所起。显示一切诸佛自在清净之法。以诸菩萨平等眼力,能普救护一切众生。一切世间之所乐见。见者不虚,悉得调伏。

在每位菩萨的身上,放出有百千亿那由他阿僧祇那样多的清净光明。这种无量的光,皆从菩萨清净的心宝,离众过恶的大愿而生的。什么是过恶?就是自私自利,不愿意把自己的过错,让他人知道和看见。菩萨是没有这样的过恶。菩萨在往昔生生世世之中,所发种种度众生的大愿,所以生出无量的光明。

菩萨很明显指示一切众生,怎样修行诸佛自在清净之法。所以才显示诸佛自在清净之法,令一切众生依法修行。菩萨以所发的平等愿力,不选择、不分别,普徧来救护一切众生。世间一切众生,都欢喜见到佛菩萨。谁能见到,谁就种下菩提善根。所有刚强难调难伏的众生,见到佛菩萨之后,自然被调伏了。

其菩萨众,悉已成就无量功德。所谓徧游一切诸佛国土,无所障碍。见无依止清净法身。以智慧身,现无量身,徧往十方承事诸佛。入于诸佛无量无边不可思议自在之法。

从十方世界中所来的诸菩萨众,他们都是已经成就无量无边的功德。他们希望一切众生,也能成就无量无边的功德。这就是菩萨的精神,没有自私自利的思想。所谓「自觉觉他、自度度他、自利利他。」

菩萨成就无量功德之后,能普徧周游一切诸佛国土,没有一切的障碍,能见到无所依止的清净法身。法身是尽虚空徧法界,无在无不在,所谓「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毗卢遮那译为徧满一切处。因为徧满一切处,所以无所依止,无所依止,才是清净法身。用智慧身来现无量身,徧往十方世界去承事诸佛、供养诸佛。这样亲近诸佛,才能证得诸佛无量无边不可思议任运自在之法。

住于无量一切智门,以智光明,善了诸法。于诸法中,得无所畏,随所演说,穷未来际,辩才无尽。以大智慧,开总持门。慧眼清净,入深法界。智慧境界,无有边际。究竟清净,犹若虚空。

菩萨已成就无量功德,乃能住在无量一切智慧之门,用智慧的光明,善于明了一切诸法。在诸法之中,得到无所畏,随所演说,穷尽未来际,也说不完。善巧方便的辩才,也没有障碍,也没有穷尽。用广大的智慧,开演总持的法门。菩萨有清净的慧眼,徧入深法界。以法界为心,以法界为体,以法界为性。最高智慧的境界,是没有边际的。究竟的清净,犹若虚空一样,一物也没有。

如此世界兜率天宫,诸菩萨众,如是来集。十方一切兜率天宫,悉有如是名号菩萨,而来集会。所从来国,诸佛名号,亦皆同等,无有差别。

好像在娑婆世界,兜率天宫华严法会中,所有一切菩萨,像这样的来集会,聆听释迦牟尼佛宣说华严大法。在十方世界中一切兜率天宫,也是这样的情形,完全相同。也有这样多的菩萨,名号也是一样,而来集会。所从来的国土,名称也是一样。诸佛名号,也是一样。总而言之,一切的一切相等,没有分别。这就是「一为无量,无量为一」的事事无碍境界,是不可思议的境界。

清净法身是徧满一切处,此处有佛,彼处也有佛,佛佛道同。此处有菩萨,彼处也有菩萨。菩萨和菩萨的名号,也是相同。是不是一个呢?本来也没有两个。好像电视机,在这个家庭中放映这种境界,在那个家中放映也是这种境界。一般人用科学来映现这种境界。释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兜率天宫宣说华严大法,在十方世界兜率天宫中,亦同时现佛在宣说华严大法。这和电视的道理一样。用电视作比喻,大家易于明白了。但诸佛菩萨的境界,已超出电视的境界,是妙不可言的。

尔时,世尊从两膝轮。放百千亿那由他光明,普照十方,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世界。

在这个时候,释迦牟尼佛从两膝轮,放出百千亿那由他那样多的光明,普徧照耀十方世界。尽法界、尽虚空界、尽一切所有世界。

放膝轮光,表示菩萨位渐渐增高。表示迴因向果。求上向下迴向,自在无碍。升兜率天宫说法,向上向下行动自由。所以在这一会,演畅十迴向的法门。

彼诸菩萨,皆见于此佛神变相。此诸菩萨,亦见于彼一切如来神变之相。如是菩萨,皆与毗卢遮那如来,于往昔时,同种善根,修菩萨行。

十方世界中的诸菩萨,都看见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的神通变化之相。在娑婆世界中的诸菩萨,也都看见十方世界一切如来神通变化之相,完全相同。此世界他世界,十方诸世界,所有的菩萨,皆与毗卢遮那(释迦牟尼佛的法身)如来,在往昔时,同种善根,同修菩萨行。

悉已悟入诸佛自在甚深解脱。得无差别法界之身。入一切土,而无所住。见无量佛,悉往承事。于一念中,周行法界。自在无碍。心意清净,如无价宝。无量无数诸佛如来,常加护念,共与其力。到于究竟第一彼岸。

这些菩萨,明白诸佛的自在和解脱,证得没有分别法界之身,也就是法身。这种法身,能入一切国土中,无住无不住,无在无不在。在法界一切国土中,见到无量无数诸佛。菩萨都能前往,承事诸佛、供养诸佛、亲近诸佛。能在一念之间,而周行法界。为什么菩萨能有这样的境界?因为菩萨已证得自在无碍的神通。菩萨的心意,清净如虚空,没有一物的存在。如同无价之宝一样的尊贵。承蒙十方无量无数诸佛,常常加持护念,共与其力,能到达在究竟圆满第一的彼岸。

恒以净念,住无上觉。念念恒入一切智处。以小入大,以大入小,皆得自在,通达无碍。已得佛身,与佛同住,获一切智。从一切智,而生其身。一切如来所行之处,悉能随入。开阐无量智慧法门。到金刚幢大智彼岸。

菩萨常用清净无染的念,住在无上智慧觉海中,念念之中,常入一切智慧之处。这种境界,以一粒微尘而能摄入世界,以世界而能入一微尘中。这就是以小入大、以大入小互相圆融无碍的境界,自在任运,通达无碍。菩萨已经证得佛的法身,所以和佛同住,获得一切的智慧。常放智慧光明,而没有无明。从一切智慧之中,生出智慧之身。一切诸佛所修之法门,完全都能随入。已入了智慧之法门,便能开关无量智慧之法门。达到如同金刚幢大智大慧的彼岸。

获金刚定,断诸疑惑。已得诸佛自在神通。普于一切十方国土,教化调伏,百千万亿无数众生。于一切数,虽无所著。善能修学成就究竟方便。安立一切诸法。

菩萨获得金刚定之后,把一切怀疑和迷惑,统统断尽了。已经得到诸佛自在神通之力,能普徧在十方诸佛国土中,教化一切众生,调伏一切众生。究竟有多少众生被教化和调伏?有百千亿无数众生。菩萨对于一切数(色心有为,皆名为数),虽然没有执著,但是善能修学成就究竟,方便安立一切诸法。

如是等百千亿那由他不可说无尽清净。三世一切无量功德藏诸菩萨众,皆来集会。在于佛所。因光所见一切佛所,悉亦如是。

像这样百千亿那由他不可说无穷无尽的清净,三世一切无量功德藏的诸菩萨众,统统来到娑婆世界兜率天宫集会。在佛的道场,因为释迦牟尼佛在两膝轮放出百千亿那由他的光明。所以见到十方世界中一切诸佛的道场,也都和娑婆世界这样的情形是一样。佛在法会中,演畅华严大法,无量菩萨在法会中聆听佛说妙法,得到无量好处。这十位大菩萨,各说十首偈颂,来赞叹佛的功德。

尔时。金刚幢菩萨。承佛神力。普观十方。而说颂言。

在这个时候,东方代表的金刚幢菩萨,仰承著释迦牟尼佛大威神力的加持,普徧仔细来观察十方国土中的一切众生的因缘,如有应得度者,即去为他们说法。现在用简单的偈颂来为应得度的众生说法,来赞叹于佛。

如来不出世 亦无有涅槃
以本大愿力 示现自在法

何谓如来?如是乘如实之道,来是来成正觉。因为如实之道,是没有来,也没有去。来成正觉,对众生说,有来有去。其实本来是没有来,也没有去。在金刚经上说:「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佛在常寂光净土,如如不动,了了常明。所谓「无大无小,无内无外,无来无去,无去无来。」因为住在常寂光净土,所以说如来不出世。佛既然不出世,为什么众生又能看见佛呢?因为众生的机缘成熟,所以现出一个变化佛身,来到这个世界,教化一切众生。所谓「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

因为佛不出兴于世,所以也没有入湼槃之相。本来没有湼槃,也就是应众生的因缘,示现有湼槃。如果不示现湼槃,那么,一切众生,皆生依赖心,等待佛来帮助他开悟,等著佛来帮助他成佛。因为这种关係,所以佛示现出世,示现湼槃。

佛在往昔修行的时候,曾经发过大愿说:「我成佛之后,一定接引一切众生,皆共成佛道。」发这种大愿的缘故,所以不捨弃一个众生。示现这种自在法,也就是出世而无出,入湼槃而无入的境界。

是法难思议 非心所行处
智慧到彼岸 乃见诸佛境

示现这种自在法,不是一切众生能用言语表达出来,用思想能想像出来的。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这种自在法,是不可思议的,不是心所能达到的究竟处。而是用佛的智慧,才能达彼岸,才能见十方诸佛的境界。

色身非是佛 音声亦复然
亦不离色声 见佛神通力

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妙色身。可是这色身不是真佛。真佛没有色身。在金刚经上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是教众生见相离相,不执著相。那么,佛为什么又示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因为众生执著相。若是离相,众生就不认识了。要有个相,众生才知道这是佛。

在虚空法界中,都是佛身。所谓「若人欲识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虚空没有一切障碍物。修道人,修到没有一切障碍的程度上,那就是佛身。佛身无来亦无去,佛身不生亦不灭。佛身不垢亦不净。佛身不增亦不减。

色身不是佛,音声也不是佛。可是也不能离开色身和音声。就在色身和音声,能见到佛一切的神通变化。但是,也不要执著色音之相。在金刚经上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少智不能知 诸佛实境界
久修清净业 于此乃能了

没有大智大慧,没有彻法底源的智慧,不能知晓诸佛实实在在的境界。在无始劫以来,就修清净的道业,也就是没有染汚的心。在此时,才能明了「色身非是佛,音声亦复然,亦不离色声,见佛神通力」这种的道理。

我们修道,必须认真修行,不可自己欺骗自己。问问自己,究竟有没有欲心?无论是女人的妄想,或者是男人的妄想。或者是饮食的妄想,或者是衣服的妄想。或者是名利的妄想,或者是胜负的妄想——总而言之,有妄想就有欲望,有欲望就障碍修道。

要晓得有好名的欲,被名来染汚。有好利的欲,被利来染汚。有了染汚,便不清净,不管修到什么时候,也不会有所成就。现在要反省一下,彻底的检讨:究竟断了这个欲没有?如果欲没有断,必须时时刻刻小心,不要纵欲。随著欲念跑,就不清净了。所谓「差之毫釐,失之千里。」就在这个地方,要用功夫。

天天要迴光返照:「我的欲念是增加还是减少?是清心寡欲?还是妄想纷飞?」如果不是清心寡欲,而是妄想纷飞,那就要赶快修清净业——断欲去爱。否则,离道尚有十万八千里。甚至背道而驰,离本来的家乡(佛家)越来越远了。

修清净行,才能有真正的智慧,也就是到彼岸的智慧。不修清净行,就是愚痴。一见到财就发狂,一见到色就发狂,一见到名就发狂,一见到利就发狂。这就是染汚法。

各位善知识!就要在这个地方来用功。若不在这个地方来用功,就是修八万大劫,也不能成就你的清净业。不能成就清净业,就不能明白佛的境界。

正觉无来处 去亦无所从
清净妙色身 神力故显现

正觉就是无上正等正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又是佛的名号。也就是无所不觉,无所不悟。又为大觉,又为妙觉。佛没有来的处,也没有去的处。所谓「无来亦无去」。佛的法身是尽虚空徧法界,充满一切诸佛刹土。一切刹土,都是佛的法身所在处。法身是无在无不在。所在处,也是所不在处。佛的妙色身,是清净的,也就是身口意三业清净。身没有杀、盗、婬三恶。口没有妄言、绮语、恶口、两舌四恶。意没有贪、瞋、痴三恶。佛连这十种的念头也没有。三业清净之后,便得清净妙色身。佛用神通力,而显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庄严妙色身。

三十二相:就是①头有光圈②顶有肉髻③眉间白毫光④目睫绀青⑤面如满月⑥齿白齐密⑦四十牙⑧得二牙⑨广长舌⑩口中上味⑪梵螺声⑫柔软声⑬身紫金色⑭皮肤细滑⑮其身圆满⑯胸有卍字⑰其身方直⑱身毛上靡⑲身毛右旋⑳臂肘纤(21)垂手过膝 (22)手指纤长 (23)手足网缦(24)手足柔软(25)马阴藏相(26)鹿王腨(27)节踝肥满(28)足下平如奁底(29)足下千辐轮(30)足背高厚(31)七处平满(32)缺骨充满。

八十种好:就是①无见顶相②髮长好③髮不乱④髮右旋好⑤髮色如青珠⑥眉如初月⑦眼广长⑧鼻高不现孔⑨唇如苹婆果色⑩四牙白利⑪舌色赤⑫舌过鼻⑬口出无上香⑭言语深远⑮发音应众声⑯次第以因缘说法⑰随众生之语言而说法⑱随众生之意和悦与语⑲随众生之音声,不增不减⑳一切之声分具足(21)说法不著(22)耳轮垂埵(23)面净如满月(24)面广殊好(25)面不长大(26)面具满足(27)容仪备足(28)仪容如狮子(29)正容貌而色不挠(30)容仪满足(31)头如摩陀那果(32)毛右旋(33)毛软净(34)毛红色(35)自毛孔出香气(36)身坚实如那罗延(37)身清净(38)身润泽(39)身柔软(40)身满足(41)身不曲(42)身持重(43)身不倾动(44)身自持不逶迤(45)身一时迴转如象王(46)身有金色之光芒(47)身长(48)脐深而圆(49)脐不出(50)腹不现(51)细腹(52)指圆纤细(53)指纹藏覆(54)手纹明直(55)手纹长(56)手纹不断(57)爪如赤铜色,薄而润泽(58)骨际如钩锁(59)膝骨坚而圆好(60)手足满足(61)手足如意(62)手足赤白,如莲华之色(63)手足软净滑泽(64)手足为有德之相(65)脉深不现(66)踝不现(67)行时足去地四寸,而现印文(68)行走如鹅王(69)进止如象王(70)住处安无能动者(71)死门之相具(72)威振一切(73)一切众生见之而乐(74)一切恶心之众生,见者和悦(75)一切众生观相不能尽(76)观不厌足(77)四边之光长一丈(78)光照身而行(79)等视众生(80)不轻众生。

无量世界中 示现如来身
广说微妙法 其心无所著

世界有不可说不可说那样之多,佛能在每个世界中,皆示现如来身,广说无上甚深微妙法。可是佛的心,无所执著。也就是没有我执和法执,把一切执著都没有了。

智慧无边际 了达一切法
普入于法界 示现自在力

佛的智慧是没有边际,所以明了通达一切诸法实相。佛的法身能普入于法界,所谓「尽虚空、徧法界。」示现大自在神通力,教化一切众生。

众生及诸法 了达皆无碍
普现众色像 徧于一切刹

佛对一切众生和一切诸法,统统了达而无障碍。也就是通达无碍,到圆融之境界。佛能普徧现出种种的妙色相,周徧在一切诸佛刹土。

欲求一切智 速成无上觉
应以净妙心 修习菩提行

想求无上至高的智慧,速成无上正等正觉之佛位,就应该用清净的妙心,来修菩提的行门。清净妙心就是没有染汚心、顚倒心、无明心。

若有见如来 如是威神力
当于最胜尊 供养勿生疑

假设有众生见到佛,这是佛的大威神力的缘故,应当在最胜尊(佛)前,广修供养,不要生出怀疑的心。这是劝说一切众生,要依法修行。如果勿生疑,佛的胜德,一定会加被你,令你得到大智慧,也就是开悟,得到五眼六通的境界。

尔时,坚固幢菩萨,承佛神力。普观十方,而说颂言。

在这个时候,南方代表的坚固幢菩萨,仰承著释迦牟尼佛大威神力的加持,普徧观察十方世界一切众生的因缘,用偈颂来赞叹于佛。

如来胜无比 甚深不可说
出过言语道 清净如虚空

佛身最殊胜的人,没有可以比拟的。就是所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又可以说:「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佛的微妙境界,是甚深无量不可说不可说的,已经超过一切言语的道路。佛的境界,清净如虚空。

汝观人师子 自在神通力
已离于分别 而令分别见

所有的众生,你们观看于佛,他有大自在神通之力量。已经离开一切分别心和分别相。而令有分别心的众生,常常见到人师子,也就是佛。

导师为开演 甚深微妙法
以是因缘故 现此无比身

佛为众生开演一切妙法,也就是无上甚深微妙法。因为要开演妙法的因缘,才示现这种无可比的妙色身。

此是大智慧 诸佛所行处
若欲了知者 常应亲近佛

华严经就是诸佛的大智慧。这种大智慧,也就是诸佛所行处。若有人想有大智慧,那么,就要读华严经。依照华严经的道理来修行,也就是诸佛所修的行门。要想真正了解彻底明白华严经的道理,必须常常亲近于佛,不要离开佛法,应该勤研究华严经的道理。

换言之,亲近诸佛、供养诸佛、修行诸佛所修的行门。不但在听经时,要专心来听华严经,而且在平常时,也要专心受持华严经。诸如读诵、书写、翻译、礼拜、印刷、流通等的事项。一言以蔽之,见到华严经,就是见到诸佛。若想见佛,就要修持华严经。

意业常清净 供养诸如来
终无疲厌心 能入于佛道

在意中没有贪瞋痴三毒,那就是意清净。用身口意三业清净来供养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发菩提心,广修供养,始终没有疲倦厌烦的心。这样久而久之,才能入于佛道,才有机会成佛。

具无尽功德 坚住菩提心
以是疑网除 观佛无厌足

具足圆满无量的功德,才能坚固住在菩提心,这样才能把疑惑的网消除殆尽。就能观见于佛,而无有厌足的时候。这不是贪心,而是求法心切。

修道的人,必须生生世世立功、立德、立言。立功就是建立功绩。立德就是树立德业。立言就是创立言论。由少而多,由小而大,由有尽变为无尽,有了这样的功德,菩提心才能坚固。否则,菩提心是不能坚固。譬如有一个人,二心不定,一双脚踏在两隻船;又想到江北,又想到江南。这就是菩提心不坚固。也可以说「前一念想往西走,后一念想往东走。」这种思想,就是定力不够,不能选择自己所要走的道路。这就是没有坚住菩提心的缘故。

什么是坚固菩提心?就是发愿修道,无论遇到什么障碍,一定要修道。无论有什么困苦艰难,一定要修道。绝对不改变当初所发的愿,也不会见异思迁,改变思想。无论是顺的境界或逆的境界,一定要随缘不变,不变随缘,坚住菩提心。

如能坚住菩提心,绝对不会怀疑有佛吗?有菩萨和罗汉吗?佛经所说的法是真的吗?坚决深信无疑。这不是迷信,而是正信,佛是过来的人,将他成佛的宝鑑,一字不漏流传给一切众生。众生只要依法修行,定能得成佛位。

一般人常生狐疑,修道会不会吃亏?会不会有成佛的希望?所谓「破疑网于重重,建法幢于处处」,就是说把小疑大疑统统破了,在每个地方建立大道场,不要建立小道场。我主张佛教要团结一致,要共同为佛教而努力,不要有门户之见,分宗分派。好像一盘散沙,各行其政,违背佛制,甚至分道扬镳,各立门户,这是不对的。

前天有位居士来金山寺,谈起佛教今后如何发展的问题。我对他说:「他们造庙,我要拆庙!」把这位居士吓了一跳。便问:「怎样拆呢?」我说:「拆庙!——就是要拆小庙,建立大庙。小庙越多,修行人越少。」这位居士有丈二金刚摸不到顶之感,又问:「此话怎样讲法?」我说:「在美国的佛教,刚刚萌芽,凡是佛教徒,应该爱护它,令正法住世。不可个人住在小茅棚中,一住小茅棚,会令修行者堕落。一定不会认真修行,更谈不到苦行。」这位居士惊奇的问:「为什么?」我说:「因为人有惰性,若无人管,就会随便,不守规矩。愿睡觉就睡觉,愿吃饭就吃饭,愿怎样就怎样。有了这种思想,怎能修道?佛教怎能复兴?」这位居士乃无言而退。

通达一切法 是乃真佛子
此人能了知 诸佛自在力

如能亲近三宝、供养三宝、礼拜三宝,才能通达一切法。通达一切法,才是真正的佛子。这个人,能明了知道一切的自在神通力,是不可思议的。

广大智所说 欲为诸法本
应起胜希望 志求无上觉

广大智慧者,就是佛。佛所说的法,欲为诸法之根本。欲就是欲望,所谓「欲望无止境」。贪财、色、名、食、睡种种的享受,这也是欲。贪求修行,贪求智慧,贪求开悟,贪求成佛,这也是欲。欲有上达和下达的区别。所谓「君子上达,小人下达。」换言之,求佛法为上达,求享受为下达。

欲为诸法之本,应该生起殊胜的希望,清净的欲望,立志求取无上的觉道。什么是无上的觉道?就是究竟湼槃,也就是成佛。发坚固的菩提心,才能获得无上觉的果位。

若有尊敬佛 念报于佛恩
彼人终不离 一切诸佛住

假使有人尊敬于佛,应该忆念要报答诸佛的恩典。如何的报答?就要常随佛学,始终不离佛的道场。什么是道场?所谓「直心是道场」。这个人,一直不离一切诸佛所住之处。

何有智慧人 于佛得见闻
不修清净愿 履佛所行道

为什么有智慧的人,能常见佛身,又能常闻佛法,这是什么缘故?因为修清净愿。如果不修行清净愿,尽打染汚的妄想,不但见不到佛,也闻不到法。应该怎样呢?要履行诸佛所修的道——身口意三业常清净。

尔时。勇猛幢菩萨。承佛神力。普观十方。而说颂言。

在这个时候,西方代表勇猛幢菩萨,仰承著释迦牟尼佛大威神力的加持,普徧观察十方一切众生的因缘,对机说法,用偈颂来赞叹佛的功德。

譬如明净眼 因日覩众色
净心亦复然 佛力见如来

譬如有个人,他有光明清净的眼睛,必须籍著太阳的光,才能见到种种的形色。光明清净的心,也是这样的情形。虽然有明净眼和明净心,可是没有佛力的加持,也不会见佛。当清净心和佛的实相理体合而为一,才能见佛。

我们修道人的心,若是清净无染,便得佛的加持,才能得见于佛。清净心比如清净水,从上边能见到下边,所谓「彻法底源」。如果心不清净便成为混浊之水,什么也现不出。这时,佛也没有办法来帮助你,所谓「爱莫能助」。你修道是感,佛现神通是应,就是「感应道交」的原理。现在说心灵感应作用,其实大同小异。古德说:「心清水现月,意定天无云。」就是这样道理。

如以精进力 能尽海源底
智力亦如是 得见无量佛

如果用勇猛精进的力量,修行诸法,才能穷尽法海的源底,也就是到法的究竟处。智慧的力量,也是这样的情形。若有大智慧,就能得见无量无边诸佛。

譬如良沃田 所种必滋长
如是净心地 出生诸佛法

好像良好的肥沃田,所种植的五穀,必定长的很茂盛。这样的清净地,能生一切诸佛法。也就是说,你的心若是清净,一切佛法现前。八万四千法门,没有离开你现前一念心。一念清净是佛,一念染汚是众生。不要到外边去找佛法,佛法就在自性中现出来。

如人获宝藏 永离贫穷苦
菩萨得佛法 离垢心清净

譬如有个人,在地下获得七宝藏,那么,就永远离开贫穷的困苦,成为大富翁。菩萨得到佛法,如同获宝藏一样,永远离开染汚心,得到清净心。恢复本有的清净,智慧现前。

譬如伽陀药 能消一切毒
佛法亦如是 灭诸烦恼患

好像伽陀药,伽陀译为良药。这种良药,普治一切疾病,消解一切毒,与甘草的功效相同。所谓「甘草合诸药而解百毒」。中国的草药,分为君、臣、佐、使四种。甘草是宰相大臣,什么病都管治,什么毒都能消除。甘草的性,非常的和平,无论和那种药,都是和平相处,不起衝突。

佛所说的法,和伽陀药一样,能把众生八万四千的烦恼病,统统消灭无馀。佛说八万四千法门,就是对治众生的贪瞋痴病,所以说佛法就是灭除诸烦恼病患最佳的药力。

真实善知识 如来所称赞
以彼威神故 得闻诸佛法

善知识是善于教化众生,令得到正知正见的知识。真实善知识,只有佛才是;其馀菩萨和阿罗汉圣人等,虽然称为善知识,但犹不算真实圆满的善知识。现在经文中,所说的善知识,乃是真语、实语、如语、不妄语的善知识,没有贪瞋痴三毒的善知识,勤修戒定慧三学的善知识,这是佛所称赞的善知识,说你可以作为人天的师表,可以应人天的供养。以诸佛的大威神力之缘故,而得闻一切诸佛所说的法。

设于无数劫 财宝施于佛
不知佛实相 此亦不名施

假设有个人,能在无数大劫之中,用所有的财宝,布施于佛,若是不知佛的实相(无相,无所不相)的道理,这也不算是布施。为什么?因为著相布施,只有生天的福报。所谓「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若是认识佛的实相,布施的心,也没有个施者,也没有个受者,中间也没有能施和所受的物——这是三轮体空,总之,离相布施,才是真布施。执相布施的功德是有尽的,离相布施的功德是无尽的。

无量众色相 庄严于佛身
非于色相中 而能见于佛

在佛身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所以说无量众色相,庄严于佛身。这些相好庄严,不过是佛身的一部分而已。佛的本体,并不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真正明白佛法者,应该在无相中求见佛。在金刚经上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佛以无相为相,以实相为相。实相就是无相,所以不能以色来见佛,不能以音声来求佛。若是著住在色和声音上,这就不是真正见到佛。如果在色相求佛,那么转轮圣王也就是佛了。因为转轮圣王也具足和佛的色相一样,所以不能在色相之中,而能见于佛。

如来等正觉 寂然恒不动
而能普现身 徧满十方界

佛已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果位,所以恒常寂灭而清净。佛虽然是寂然不动,可是又能感而遂通。虽然感而遂通,可是寂然不动。这是随缘不变,不变随缘的道理。而能普现身,这是随缘;寂然恒不动,这是不变。徧满十方界,这是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譬如虚空界 不生亦不灭
诸佛法如是 毕竟无生灭

佛的法身,徧满虚空。在虚空中的微尘,没有一粒微尘不是佛的法身所在处,不是佛法所存在处,不是十方贤圣僧所在处。所以在虚空中徧满佛法僧三宝。既然徧满虚空,可是还是真空。也就是在真空里边有妙有,在妙有里边具足真空。所谓「真空不碍妙有,妙有不碍真空。」换言之,真空不空而生妙有,妙有非有而生真空,这就是中道。

好像虚空界,也不生,也不灭。在什么时候生出来,无人知道。在什么时候消灭,无人晓得。若能把虚空粉碎了,那时候,执著就破了。若不能粉碎虚空,还有个「空」的存在。不生不灭就是虚空的本性。诸佛所说的法,也和虚空一样,也是不生不灭。到毕竟时,也是没有生灭。

尔时。光明幢菩萨。承佛神力。普观十方。而说颂言。

在这个时候,北方代表光明幢菩萨,仰承著释迦牟尼佛的大威神力所加持,普徧观察十方世界所有众生的因缘,用偈颂来赞叹于佛。

人间及天上 一切诸世界
普见于如来 清净妙色身

人间和天上,以及十方一切世界中,所有的众生,普徧能见到佛的清净妙色身,也就是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相好光明的庄严身。

譬如一心力 能生种种心
如是一佛身 普现一切佛

一心是心王,种种心是心所。一佛是佛的真身,一切佛是佛的化身。譬如一个心王,它的力量,能生出种种心所法。因为这样,佛的真身(法身),能普现一切应化身佛。

菩提无二法 亦复无诸相
而于二法中 现相庄严身

菩提没有两种法,就是一法也不立。不过,只是个名词而已。名词本来也是空的,所以说:「一法不立,万法皆空。」因为这个原因,不要执著在菩提上。不能在有无之中,来找个菩提。菩提也是无诸相,可是在有无二法中,能示现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的庄严身。

了法性空寂 如幻而生起
所行无有尽 导师如是现

若能了解诸法的法性,本来是空寂的。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是由虚妄不实如幻而化生的。虽然由空寂现出一切法,如幻如化,可是好像空中现出云一样,重重无尽。佛的应化身,也是重重无尽,变化无穷,应现不已。

三世一切佛 法身悉清净
随其所应化 普现妙色身

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虽然名号不同,可是本体是一个。所谓「十方三世一切佛,同共一法身。」一法身,就是清净法身。佛与佛之关係,是「心心相印,身身同体。」也可以说光光相照,孔孔相通,没有彼此的分别。一位佛在教化众生,也就是一切佛在教化众生。一切佛在教化众生,也就是一位佛在教化众生。佛的法身、报身、应化身,都是同体,没有分别。也可以说一切佛就是一佛;一佛就是一切佛。分而未分,合而未合。因为佛与佛之间,没有分别,所以没有彼此的界限。

什么是佛?简而言之,佛就是真理,真理就是佛。明白真理,就是明白佛法;不明白真理,就是不明白佛法。真理是由智慧而修,由修持而入。也就是有了智慧,依法修行,便能深入佛的体性。没有智慧,便不能修行,那就不能入佛的体性。可是你也没有离开佛的体性,还在真理的里边。

在前边说不可以色相见佛。那么,见个什么呢?就是见一个真理。真理是没有体相,也就是实相,实相就是无相。因为没有相,所以没有分别。

虽然无相,但是在真空中,还不碍妙有。所以在不变的本体上,又可以随缘。随缘就是随其所应化,应化一切众生。所谓「应以佛身得度者,即现佛身而为说法。应以菩萨身得度者,即现菩萨身而为说法。应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现辟支佛身而为说法。应以声闻身得度者,即现声闻身而为说法。……」总而言之,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所以普现妙色身,而为一切众生说法。

如来不念言 我作如是身
自然而示现 未尝起分别

佛不会这样的想,我现佛身,我现菩萨身,我现辟支佛身,我现声闻身等等。佛不需要作念,自然而现出种种变化身,未曾生起分别心。为什么?因为在往昔所发的愿力和所修的行门,而所成就的。不需要有任何的造作,无论有什么困难的事,皆能迎刃而解。

法界无差别 亦无所依止
而于世间中 示现无量身

佛在法界中,对于十方世界,觉得没有分别。认为一个世界,就是一切世界。一切世界,就是一个世界。尽虚空徧法界所有的世界,彼此没有分别。法界也是没有所依止。佛的法身,也是没有所依止。虽然是无所依止,可是在世间中,还是示现无量无边的身。

佛身非变化 亦复非非化
于无化法中 示有变化形

佛身本来不可以色求,可是不能离开色而有佛身。佛身不是变化,可是不能离开变化去找佛。非变化就是不变,就是真如。真如就是佛的法身。法身是不变的。虽然不变,可是能随缘。既然随缘,不能说它不是变化。在不变随缘法中,而示现有随缘的变化形。

譬如有人在夜间走路,在前边很远的地方,有一个木椿子。因为看不清楚是个什么,所以生起疑问心:「喔!那是个人吧!」有个智慧人,它的眼睛很明净,看得清楚,乃告诉他说:「那不是人。」这个愚痴人又想:「那不是人,一定是鬼。」本来是木椿子,却连想到是鬼。我们人有偏计执性,依他起性。所以生出种种猜测的妄想,若能明白这种道理,就明白佛身是不变随缘,随缘不变。所以这四句偈颂,才这样的说:「佛是非变化,亦复非非化,于无化法中,示有变化形。」

正觉不可量 法界虚空等
深广无涯底 言语道悉绝

正觉就是佛。佛究竟有多少?有无数量那样之多。换言之,有多少众生,就有多少佛。为什么?因为众生就是佛的分身,佛就是众生的本体。分而为无量,合而为一个。所以众生和佛没有分别,佛是众生的佛,众生是佛的众生。那么,众生怎样能成佛?首先要除掉贪瞋痴,要勤修戒定慧。

人人都有贪心,贪而无厌。贪求得不到,则生无明。无明一切,便有烦恼。有了烦恼之后,理智控制不住情感,甚至失去理智。便做出愚痴的事。所以称贪瞋痴为三毒。

这个贪,包含种种的欲望。或者贪名利,或者贪富贵。这个贪,没有知足的时候。这个贪欲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就是从自私那里生出来的。若是没有自私在作怪,就不会有大贪欲。没有大的贪欲,就没有大的烦恼。没有烦恼,智慧就现前,那就不愚痴了。

我们修道修什么?就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戒是止恶防非,也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再常习定,就能生出智慧。所谓「由戒生定,由定发慧」。有了智慧,便把无明烦恼破了。

我们为什么不成佛?就因为有贪瞋痴,未能勤修戒定慧。佛在无量劫之中,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一点一点的修行,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精进修行,才在菩提树下成佛。

佛本来和我们众生一样,就因为佛能把一切毛病除掉,一切习气没有了,所以成佛。我们修道人,如果把毛病去了,把习气掉了,也会很快成佛。

佛究竟是什么?佛就是大觉悟的人。他明白人人皆有佛性,皆堪作佛的道理,所以极力提倡修行,将无明变光明,将烦恼变菩提。佛苦口婆心说法四十九年,教诲愚痴的众生,放下贪瞋痴,便有成佛的希望。佛不是专利、不是特权,而是平等,因为人人都可以作佛。

佛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而悟道,第一句便说:「奇哉!奇哉!大地众生,无不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由此可知,我们也是众生之一,也有资格作佛,也有机会成佛。

佛和众生是平等的;不过,佛已得到本有的大智慧,而我们众生还没有得到,还是这样的愚痴,还是这样的执著,还是这样的顚倒,实在太可怜了。众生若能回头,就能得救,所谓「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佛最初修道时,是由人去修行。他忍人所不能忍的,受人所不能受的,让人所不能让的,吃人所不能吃的。修种种的苦行,所以才能出乎其类,拔乎其萃,返本还原,恢复本有的智慧。

佛在往昔修菩萨道的时候,捨己为人,慈悲救众生的苦难。曾经捨身喂虎,割肉饲鹰。行人难行的苦行。由人发心修行,后成为阿罗汉,然后行六度万行的菩萨道,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首先得到自觉,也就是自己得到大智慧。然后觉他,令他人也得到大智慧。自觉觉他皆修圆满,就是觉行圆满。这三种觉也圆满了,万种德行也具备了,这时便成佛。

佛就是无上正等正觉,所以称为大觉悟者,也就是大智慧的人。每位佛都是众生所成就的。因为众生有无量之多,所以佛亦不可量。佛就是众生转过身来。佛是明心见性的人,知道怎样生,知道怎样死。生从什么地方来的,死往什么地方去。佛和众生不同之点,在于此处。

芸芸众生太愚痴,生不知从何处来,死不知往何处去。糊涂而来、糊涂而去。在这世界上,不是争名,便是夺利,忙忙碌碌一生,不知为谁辛苦为谁忙。快要明白时,又死了,多么可怜!

佛的法身,和虚空界是一样,也可以说虚空法界有多大,佛的法身也有多大。所谓「尽虚空徧法界」。佛的法身,往深来讲是没有底,往广来说是没有边。往究竟来说,佛是什么样子,也说不出来。言语的道路已经断了,无法可形容,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总之,佛的法身,徧满一切处。

如来善通达 一切处行道
法界众国土 所往皆无碍

佛善于通达一切道理。佛在一切处行道,教化一切众生。在法界中所有的诸佛国土,往返自由,不受任何限制。想到那个国土去,就往那个国土去,绝对不受一切障碍。为什么?因为佛的法身是无在无不在。没有一个地方不是佛所住之处,也没有一个地方是佛所住之处。尽十方世界所有的微尘,没有一粒微尘不是过去、现在、未来诸佛捨生教化众生之处。佛为教化众生,宁捨千身而不惜。这种慈悲心,令众生感动流泪。 我们不但不能捨千身,就是捨一指来帮助人,也不愿意,甚至拔一毛而利天下,亦不为也。由此观之,我们人太自私了。若能不自私,便能开大智慧。我们为什么没有智慧?就因爲自私。有了自私心,无明便作怪,心地黑暗,执著东、执著西,一切是我的,是我所有的;不肯布施,不愿救济。有这种心理的人,他的智慧被无明所遮盖,绝不现前。糊涂来、糊涂去,枉作一场春梦。 

尔时。智幢菩萨。承佛神力。普观十方。而说颂言。

在这个时候,东南方代表智幢菩萨,仰承著释迦牟尼佛大威神力的加持,普徧观察十方世界所有众生的因缘,用偈颂来赞叹佛的功德。

今天来了几位学生,我可以传授你们读书的方法。方法很简单,有三种,就是眼口心。眼睛要看所读的书,口里要念所读的书,心里要想所读的书。能这样来读书,很快能把书中的文句记住,又能背得出书中的义理,和自己的心合成一体,这就是读书的密诀。

还有个三到的方法,就是眼到、口到、心到。把这三到的工夫作圆满,便可成功。读书不怕愚痴,也不怕笨,只怕不用功,功到自然成。读书和修道一样,讲究真功夫,没有侥倖成功的,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事。

还有个三上的方法,就是道上、厕上、枕上。道上就是在走路的时候,可以背诵所读的书。厕上就是在厕所的时候,也要思索所读的书。枕上就是在睡觉的时候,头在枕头上,不用打女朋友或男朋友的妄想,也不要打老朋友或少朋友的妄想。这时,冷静的思索所读的书中大意,很容易就贯通。这是第三个读书的方法。

为什么要读书?简而言之,为求智慧和知识而读书,在求学时代,专一其心来研究所学的课程。所谓「业精于勤荒于嬉。」学习又学习,精进再精进,一定会有成就,很快开大智慧。否则,尽打些顚倒妄想,等于混光阴,绝无成就。各位同学!要在这个地方下功夫。

你们今天很诚心来金山寺听经,所以我讲出很浅的读书方法,给你们作为参考。不但读书是这样的情形,就是做人也要这样。做人要有个宗旨,要有悲天悯人的胸怀,要有捨己为人的精神。问问自己:「我读书为自己读书?还是为所有人读书?」若是为自己,那是自利;若是为所有人,那是利他。只要把思想扩大,将来前途无可限量。世界的伟人,都是为大众谋幸福,所谓「牺牲小我,完成大我!」

若人能信受 一切智无碍
修习菩提行 其心不可量

假设有个人,能信受佛所说的法。佛所说的法,是圆融无碍的法。那么,一切智慧便无所障碍。修行学习菩提的行门,其心没有限量,所谓「心能包太虚,量可周沙界」,也就是尽虚空徧法界。

一切国土中 普现无量身
而身不在处 亦不住于法

佛在十方所有国土中,普徧示现无量妙色身。虽然无量,可是身不住在处,也不住在法。也就是人法二空。因为人空,所以不住在处。因为法空,所以不住于法。我法二执已空,就离开一切执著,这就是无在无不在的境界。

一一诸如来 神力示现身
不可思议劫 算数莫能尽

十方三世一切佛,每位佛皆有千百亿化身。这是诸佛大威神力所示现的身。所示现的身各有种种不同。在不可思议劫中,用算数也不能算尽佛身究竟有多少。

三世诸众生 悉可知其数
如来所示现 其数不可得

佛有三世诸佛,众生也有三世众生。在三世之中,所有众生的数量,犹可以知道究竟的数量。可是佛所示现的化身,究竟有多少?这个数目是无法可算得出来,所以说其数不可得。

或时示一二 乃至无量身
普现十方刹 其实无二种

有时候,佛示现一个佛,或者示现两个佛身,乃至无量佛身,普徧现于十方诸佛刹土。其实佛没有两个身,示现无量身,也是一法身。所谓「一法身示现无量身,无量身还归一法身。」所以说「其实无二种」。

譬如净满月 普现一切水
影像虽无量 本月未曾二

佛的境界,好像清净的满月,月光能普现一切水中。并不是月的本体分开到水中去,只是光影而已。所谓「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月的光影,现于无量水中,虽然有无量的影像,可是本来的月,只有一个,没有两个。

佛也如清净的满月,一切众生都觉得自己面对著佛,可是佛只有一个法身。这就是「千潭有水千潭月,万里无云万里天」一样的道理。

如是无碍智 成就等正觉
普现一切刹 佛体亦无二

佛有圆融无碍的智慧,有了这样的智慧,才能证得无上正等正觉。佛成就佛之后,在此世界、他世界、无量诸世界,示现成佛。无论到那个世界去示现成佛,佛的本体,还是一个,没有两个。

非一亦非二 亦复非无量
随其所应化 示现无量身

佛的本体,不但不是二,连一个也没有。也不是无量,只是随其所应化而已。佛是观机逗教,因人说法,应众生的根性而来教化。未种善根,令种善根。已种善根,令其增长。已增长者,令其成熟。已成熟者,令得解脱。佛是随时随地教化应该所教化的众生,才示现无量身。这是来破众生的执著,令众生返本还原,究竟作佛,这是佛的本怀。

佛身非过去 亦复非未来
一念现出生 成道及涅槃

前边的偈颂,是破众生的执著,不要妄生计较佛有多少身,这是无事找事做,给自己添麻烦。现在又说佛身既然是无量。那么,佛身是过去了,过去有佛身?不是的。佛身没有过去,没有未来。那么,现在有佛身吗?也没有。佛就是在一念之间,而能示现出生,示现成道,示现湼槃。换句话说:佛示现八相成道,没有离开现前一念心。

何谓八相成道?(1)兜率降:一生补处菩萨,住在兜率内院,等待因缘成熟时,乘著大白象,而降人间。(2)入胎:释迦牟尼佛,选择净饭王为父,摩耶夫人为母(夫人年已四十五岁,怀第一胎)。(3)出胎:摩耶夫人怀圣胎之后,身体健康,精神愉快。十月期满,佛降生于无忧树下。七天后,摩耶夫人逝世。(4)出家:为解除生老病死四大苦,毅然离开温暖的家,走向雪山修行。访道六年,苦修六年,不解生死之结,乃在菩提树下静坐,思惟了生脱死之法门。(5)降魔:魔王知道佛将要成佛,乃派魔女来扰乱其心,令失道业。可是佛有金刚坚固的定力,无动于衷,魔女遂知难而退。(6)成正觉:佛不被魔王武力所威胁,不被魔女美色所诱惑,乃发誓愿:「如不成正觉,誓不起此座。」夜覩明星而悟道,即成正觉。(7)转法轮:悟道之后,即说大方广佛华严经,后到鹿野苑为五比丘演说四谛法。以后说法四十九年,有三百馀会。留下三藏十二部,乃是佛一生的言行记录。(8)入湼槃:八十岁时,因误食栴檀木耳羮而患腰疾,在双树林安详入湼槃。

如幻所作色 无生亦无起
佛身亦如是 示现无有生

好像幻化所作的形色,往究竟来讲,没有生,也没有起。佛身也是这样的情形,没有生起。佛是示现,所以无有生。既然没有生,当然没有灭。所谓「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就是佛的本体。已到了「如如不动,了了常明」的境界。

尔时。宝幢菩萨。承佛神力。普观十方。而说颂言。

在这个时候,东南方代表宝幢菩萨,仰承著释迦牟尼佛大威神力的加持,普徧观察十方世界中所有众生的因缘,而说偈颂来赞叹佛功德。

佛身无有量 能示有量身
随其所应覩 导师如是现

佛的真身是徧满一切处,不能说佛身是有量。佛身是尽虚空徧法界,佛身是没有量。虽然无量,可是能示现有量身。或现一身,或现多身。随著众生所应见到的因缘,而佛现身于其前。所谓:「佛如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垢净,菩提影现中。」就是这个道理。

佛的本体是无量,可是众生的感应是有量,所以说随其所应覩,导师如是现。导师就是佛。我们念佛诵经持咒等,这就是感。若诚心至极,则感动于诸佛菩萨,便答应我们的祈求。所谓「感应道交」的境界。切记!有心是妄想,无心是感应。烧香叩头,有所企求,永无感应,永远见不到佛菩萨。 

佛身无处所 充满一切处
如空无边际 如是难思议

佛的身体,没有一定的处所。佛是无在无不在。虽然无处所(无在),可是还能充满一切处(无不在)。佛的身体,如同虚空,是没有边际。这种境界,不可心思、不可言议。

非心所行处 心不于中起
诸佛境界中 毕竟无生灭

佛的身体,不是心中所能想像得到的。在心中不能生起了解的道理。为什么要说「非心所行处,心不于中起?」因为诸佛的境界中,毕竟是无生无灭,所以在心中怎会生起呢?

如翳眼所覩 非内亦非外
世间见诸佛 应知亦如是

好像眼中生翳(白内障),这翳不在眼睛的里边,也不在眼睛的外边。在眼膜上,把瞳孔遮住。世间的众生,看见诸佛,应该知道佛身也是这样。也不在内,也不在外。那么,是不是在中间?这也不一定。众生所见的佛身,那是佛的化身、佛的应身。佛的本体,不是化身和应身,而是法身。法身是徧满一切处。

饶益众生故 如来出世间
众生见有出 而实无兴世

佛为什么要出兴于世?因为要饶益一切众生的缘故,令众生见到佛,而发菩提心,修无上道,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所以佛才出现于世间。众生都执著幻想,认假作真,不知道佛在常寂光净土中,寂然不动的。佛实实在在没有出现于世,也没有入湼槃。可是众生有执著心,见到佛出世,见到佛入湼槃。

不可以国土 昼夜而见佛
岁月一刹那 当知悉如是

佛的法身,尽虚空徧法界。不可说佛在这个国土出世,在那个国土没有出世。佛偶尔出世,乃是应众生的机缘。也不可在尽夜而能见到佛,或一岁、或一月、或一刹那。不可用时间来计算,也不可用空间来想念。佛是超时间和空间。佛能纳无量劫为一刹那,又能延一刹那为无量劫。这是不可思议的境界。应当知道,完全是这样的情形。不可以用国土、尽夜、岁月、一刹那,来衡量和明白佛那种不可思议的境界。

学佛法的人,应该以拯救世界为己任。每个人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应为整个世界著想。现在世界为什么有这样多的战争?就因为在每个人的心中,有特别多的战争。心里的战争,就是心里的妄想。心里的妄想,就是理和欲的战争。理是天理,自然的真理。欲是欲念,贪而无厌。欲念时常把理智战胜,就因为欲念征服理智,所以世界一天比一天坏下去了。

如果人人的头脑清醒,把自己的妄想消灭,那么,真正的智慧便现前。一人有了真正智慧,一人得平安。十人有了真正智慧,十人得平安。整个国家的人民,都有理智,那么,整个国家就会平安。乃至整个世界,都会平安。

为什么世界不平安?就因为人人的心中,婬欲横流,智慧减少的缘故。所以世界一天比一天坏。如果人人向善,以救世界为自己的责任,那么世界永远和平,没有战争。

要晓得不是世界没有好,乃是我们自己没有好。若想世界好,必须由本身做起,把自私心、自利心、贪欲心、瞋恚心、愚痴,统统减轻,或者一扫而光。这样,世界便会好的。

佛教也是这样的情形,不是佛教没有好,乃是我个人还没有好。我个人如果能清心寡欲,没有一切习气毛病,不听鬼话,而听佛话,那自然平安无事。

听鬼话,就是自私鬼在作怪,向你建议:这种事,对你没有利益,你应该改变思想,如何又如何,替你出主意。总之,完全为自己的利益作打算。

听佛话,就是捨己为人,为大众的利益而努力。为大家的幸福而发展,自己的利害不计较。见义勇为,甚至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有牺牲的精神,这是真正佛教徒的思想和行为。

想令佛教好,每个佛教徒,只要把自己的妄想扫除清净,没有染汚的念头存在。如存一丝一毫的染汚念,就不能得到清净的智慧,清净的境界也不会现前。永远糊涂,只知求名求利,求福求禄,只知道自私自利,一切为自己,不替他人著想。

我们修行多年,为什么还是愚痴?什么事情也不明白?就因为染汚心太重,清净智慧不现前。谁能「心清水现月,意定天无云」,谁就没有私欲杂念,真正智慧现前。

我们要修忍辱的法门,要有涵养的功夫,听到不顺耳的话,不要不高兴。古人说:「见吾过者是吾师」。谁能见到我的过错,谁就是我的师父。古时的子路,闻过则喜。大禹王,闻过则拜。这是勇于改过的人,有过要自己改,旁人无法帮助你改,旁人仅仅规劝而已,还得要你自己把习气毛病除掉。改不改在乎你自己,旁人是无能为力的。

我们修道人,切记!切记!不可障碍他人修道。自己不修道,已经犯了规矩,再去影响他人不修道,令他人心中不平安,打些妄想,这是一件很危险的事。若不纠正这种思想和行为,那么,将来堕地狱,一定会有你的分了。

众生如是说 某日佛成道
如来得菩提 实不繫于日

世间相和出世相是不同的。世间是有相,出世是无相。为了随顺一切众生而这样说:在那一天是佛出世,在那一天是佛出家,在那一天是佛成道,在那一天是佛入湼槃。这是随顺世间俗谛来这样说。若是往真谛来讲,佛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实在没有一定的时间,也没有一定的日期。佛在无量劫以前,已经证道成佛。所以在梵网经上说:「吾今来此世界八千返」。我现在来娑婆世界,已有八千次了。总而言之,佛是随众生的机感而示现,所以说没有一定的日期。

如来离分别 非世超诸数
三世诸导师 出现皆如是

想要明白佛的境界,不可用分别心来想像、来计度,因为佛的境界是不可思议的。若是用心思、用言议,已落在第二谛。佛不像我们众生用执著心来分别,佛是离开分别心的。

佛是超出一切诸数之外,离开一切诸数,不在一切诸数之中。三世一切诸佛,出兴于世,皆是这样的情形。离开分别,超出诸数。

三世可以说是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又可以说是昨天、今天、明天,三世无定法。十方三世一切诸导师(佛),可以说是释迦牟尼佛。因为他是过去的导师,也是现在的导师,也是未来的导师。所以这个「诸」字,可以当多字讲。又可以当一字讲。一字是语助词,多字是形容词。无论是多,或者是一,佛出现于世,都是这样子。扫一切法,离一切相,行所无事。我们不要以凡夫的心,来推究圣人的智慧。

譬如净日轮 不与昏夜合
而说某日夜 诸佛法如是

好像太阳在万里无云的时候,非常清净,不和昏夜合而为一。虽然净日和昏夜不相合,有尽无夜,有夜无尽,可是一般世俗人习惯了说某日某夜,把日夜相连在一起。三世诸佛的法,也是这样。所以要即相离相,即法非法,不要执著一切有形有相。

三世一切劫 不与如来合
而说三世佛 导师法如是

过去世的一切劫,现在世的一切劫,未来世的一切劫,统统不和佛相合。劫是劫,佛是佛。虽然劫和佛不相合,可是一般世俗人,皆说三世诸佛。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法,也是这样。佛不和三世一切劫相合,三世一切劫也不和佛相合。

尔时。精进幢菩萨。承佛神力。普观十方。而说颂言。

在这个时候,西南方代表精进幢菩萨,仰承著释迦牟尼佛大威神力的加持,普徧观察十方世界所有众生的因缘,用偈颂来说明一切佛法。

一切诸导师 身同义亦然
普于十方刹 随应种种现

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同共一法身。佛与佛是一体,没有彼此的分别。虽然在东方世界,有位阿閦佛。在南方世界,有位宝生佛。在西方世界,有位阿弥陀佛。在北方世界,有位羯摩佛(不空成就佛)。但实际是一体,所以说佛佛道同。不但身同,而且义亦然。所有诸佛,普徧现于十方刹土,乃随众生心的感应,而现种种身,为众生说法。

汝观牟尼尊 所作甚奇特
充满于法界 一切悉无馀

你们各位!看看释迦牟尼世尊,所行所作,都是很殊胜很奇特的。他的法身,充满于法界。所有一切处,佛是无在无不在,也可以说无所不在。这种境界是妙不可言。

佛身不在内 亦复不在外
神力故显现 导师法如是

佛的法身,也不在里边,也不在外边,是以往昔所修得的大威神力所显现的。佛所说的法,也是这样的情形,不在内、不在外。

随诸众生类 先世所集业
如是种种身 示现各不同

佛是随顺一切众生的种类。众生在前世所积集的善业或恶业,有种种不同,所以佛便示现种种不同的身来教化。这是随类应化的善巧方便法门。

诸佛身如是 无量不可数
唯除大觉尊 无有能思议

十方诸佛的应化身,也是这样。有无量无边之多,是不可数的。唯有佛才能究竟诸法实相。才能晓知佛的境界。其馀九法界的众生,皆不能测量佛的境界,所以说无有能思议。

如以我难思 心业莫能取
佛难思亦尔 非心业所现

好像以我难思议,心也难思议,所造的业,也是不可思议。心和业无法能取得到它。佛不可以相见,不可以声求,也是不可思议。不是由心和所造的业,就能现出来的。

如刹不可思 而见净庄严
佛难思亦尔 妙相无不现

佛刹有微尘数那样之多,也是不可思议。刹土有清净的,也有染汚的。有庄严的,也有不庄严的,也是不可思议。刹土虽然不可思,可是所见是清净庄严。佛是难思议,也是这样。佛的妙色身,无刹不现身。凡是刹土,佛都现身去教化众生。

譬如一切法 众缘故生起
见佛亦复然 必假众善业

好像一切诸法,都是从种种因缘而生起。所谓「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这是缘生无性的道理。佛是不生不灭。若想见佛,必须在往昔种过善根,修过善业,才能见到佛。否则的话,不见佛、不闻法、不覩僧,无缘亲近三宝。

要有善根的人,才能进金山寺的大门,来听经来闻法。若是没有善根的人,想来金山寺也来不了。为什么?因为没有这种因缘。凡是能见佛闻法覩僧,都要有善根。来到金山寺拜佛念佛、供养三宝、护持三宝的人,都是在往昔种下大善根,今生因缘成熟。所谓「无福难登三宝地,无德难入大乘门。」三宝地,就是有佛有法有僧的地方。金山寺有佛有法有僧,就是三宝地。凡是来到金山寺的人,都是有大福报的人。没有德行的人,不会进到金山寺的门里,这种境界也是不可思议。

譬如随意珠 能满众生心
诸佛法如是 悉满一切愿

譬如随意珠(如意宝珠)。你需要什么,该珠便现出什么,令你心满意足。所谓「随心所欲」。在四十二手眼大悲法门中,有如意珠手(第一手)经曰:「若为富饶种种珍宝资具者。当于如意珠手。真言:唵。嚩日曪。嚩哆囉。吽泮吒。」你们如果修成,可以遂心如意,变化无穷。

如意珠能满足众生的心意,想什么得什么,不会令你失望。诸佛所说的法,如同如意珠一样,能满足众生心。想要了生脱死,就会得到了生脱死的法门。想要得到大智慧,就能得到大智慧。无论希望什么,都能满你的愿。

无量国土中 导师兴于世
随其愿力故 普应于十方

佛在无量无边国土之中,常常示现其身,出兴于世。诸佛在往昔所发的愿力,所修的行门,才能普现于十方世界,满一切众生的愿。

尔时。离垢幢菩萨。承佛神力。普观十方。而说颂言。

在这个时候,西北方代表离垢幢菩萨,仰承著释迦牟尼佛大威神力所加持。普徧观察十方世界所有众生的因缘,用偈颂来说明一切佛法。

如来大智光 普净诸世间
世间既净已 开示诸佛法

佛有大智慧的光明,佛光普照,令一切世间都清净,令一切众生都自在,统统得到解脱。佛用大智光明,照破一切世间的黑暗。令世间清净庄严之后,乃开示诸佛心地法门。

设有人欲见 众生数等佛
靡不应其心 而实无来处

假设有人想要见到佛,众生的数量虽然太多,可是能在同时见到佛。无论那个众生想见佛,佛都示现其身,令众生见到佛,满众生的心愿,不会令众生失望。可是佛实在没有来处,也没有去处。

以佛为境界 专念而不息
此人得见佛 其数与心等

什么叫做以佛为境界?就是面对著佛,专一念佛,观想念佛,而不休息。也就是时时念佛,刻刻念佛,专心致志念佛,不停止地念佛。这样的念,久而久之,就会得到念佛三昧。这个人才能得见于佛,能见到无量的佛,如同众生心念数那样之多。

成就白净法 具足诸功德
彼于一切智 专念心不捨

若能成就白净法,也就是清净法,也就是没有染汚法。那么就具足一切诸功德。这个人,对于一切的智慧,专念而不休息,心也不捨弃。要这样的修白净法,才能具足诸功德。

导师为众生 如应演说法
随于可化处 普现最胜身

佛为一切众生应该得度者,因缘成熟者,佛便示现应化身,来为说法。佛随顺可教化众生之所在处,普徧示现最殊胜的化身。无论在那个世界中,佛是随机应现最胜身。

佛身及世间 一切皆无我
悟此成正觉 复为众生说

佛的身和世间的一切,皆是无我相。若能没有一个我的执著,悟得这种道理,那就能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又能为一切众生说这种成正觉的法门。令众生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四相。总之,有此四相心,便是众生。无此四相心,便是佛或菩萨。

一切人师子 无量自在力
示现念等身 其身各不同

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每位佛,都有无量自在大威神力,虽然能示现如众生心念数那样多的身,但是所示现的身,各不相同。佛是应众生的机缘而现其身。换句话说,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其身而为说法。

世间如是身 诸佛身亦然
了知其自性 是则说名佛

世间有这样多的众生身,诸佛的身也和众生的身相等。若能了知众生的性,就是佛性。佛性就是众生性。佛性和众生性,二而不二,不二而二。如果明白这种道理,就明白了佛的本义。

如来普知见 明了一切法
佛法及菩提 二俱不可得

佛是普徧知普徧见。所谓「无所不知,无所不见。」所以佛能通达一切诸法实相的本体。佛法和菩提,是两种名词而已。欲求其本体,是不可得的。

导师无来去 亦复无所住
远离诸顚倒 是名等正觉

佛是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也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所以亦复无所住。佛能远离顚倒梦想,入究竟湼槃。佛没有一切烦恼,也没有一切顚倒,所以证得无上正等正觉的果位。

尔时。星宿幢菩萨。承佛神力。普观十方。而说颂言。

在这个时候,下方代表星宿幢菩萨,仰承著释迦牟尼佛大威神力的加持,普徧观察十方世界中所有众生的因缘,用偈颂来说明佛的功德和佛的境界。

如来无所住 普住一切刹
一切土皆往 一切处咸见

佛是无在无不在。也就是无所住,无所不住。佛不但住在一个国土,而且普徧住在一切国土。一切诸佛国土,都能前往。一切处的众生,都能见到佛。

佛随众生心 普现一切身
成道转法轮 及以般涅槃

佛为随顺众生的心,满足众生的愿,而普徧示现一切身。众生愿见什么身,就示现什么身。佛由兜率降、入胎、出胎、出家、降魔、成道、转法轮、入湼槃——一生八相成道,示现于众生中,令发菩提心,修无上道。

诸佛不思议 谁能思议佛
谁能见正觉 谁能现最胜

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境界,不可心思、不可言议。既然是不可思议,那么,谁能思议佛呢?谁能见到佛?谁能示现最殊胜的身?只有佛才能明白诸法实相的义理,才能见到佛身,才能示现佛的最胜身,才能教化众生。

一切法皆如 诸佛境亦然
乃至无一法 如中有生灭

一切法,包括色法、心法、心所法、不相应法、无为法,都是寂然不动。法的本体是如,如就是寂然。本来就是这样子。它也不生、也不灭、也不垢、也不净、也不增、也不减。 一切法皆如,一如无二。诸佛的境界,也是如。也是不加造作。乃至种种法中,仔细的分析,一法不立,万法皆空,都是如的,本来不动。在如中没有生灭。

众生妄分别 是佛是世界
了达法性者 无佛无世界

这种法,本来是没有生灭。不过,众生用妄心来分别,以为有生灭。分别这是佛出世,这是佛入湼槃。这是众生的世界,这是佛的世界。有了这样多的分别。

若是明了通达一切法的实相理体,往根本来说,佛也是如,众生也是如,世界也是如,都是本来不动,也可以说本来是没有的。往究竟来说,无佛、无众生、无世界。因为众生有执著心,故才现出有佛、有众生、有世界。所谓「不是风动,不是旛动,仁者心动。」众生的心有分别,才有这样的现象。

如来普现前 令众生信喜
佛体不可得 彼亦无所见

佛普现一切众生前,为令众生生出信心和欢喜。不要执著佛是有相,本来佛体不可得。在金刚经上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众生对佛的法身,也是无法能见到。众生在佛的法身中,而不自觉。为什么?因为佛的法身,尽虚空徧法界,无在无不在。

若能于世间 远离一切著
无碍心欢喜 于法得开悟

假设能在有情世间(众生世间),若能远离一切的执著。便能达到圆融无碍的境界,这时侯,心无一切执著,便生大欢喜,得到解脱。便明白一切法,本来是自性所具有的。所谓「衣里之珠,不从外得。」对于法便得开悟。

执著就是执持著住在一切所好。好像贪财的人,就有财的执著。贪色的人,就有色的执著。贪名的人,就有名的执著。贪食的人,就有食的执著。贪睡的人,就有睡的执著。总而言之,贪什么便有什么的执著;有了执著,便得不到解脱。

还有我执,就是我的执著。一切为我好,这就是自私。有了自私,就想自利。学佛法的人,又有法执。我会讲这部经,就有这部经的执著。我会讲那部经,就有那部经的执著。我比你明白的多,就有个法执。我比你修行有功夫,也是法执。在没有学佛之前,没有法执。学佛之后,瞧不起任何人,所谓「目空一切」,生出大我慢,这就是法执。我们众生,好像春蚕作茧,自缚其身,不得解脱。

神力之所现 即此说名佛
三世一切时 求悉无所有

因为大威神力所示现的应化身,所以说这是佛。其实这是个变化身,而非真佛身。三世一切时不可得。为什么?因为过去已经过去了,现在不停留,未来还没有来,所以说不可得。要想寻找正确的三世,或三时、或三心,都是不可得。因为无所有嘛!

若能如是知 心意及诸法
一切悉知见 疾得成如来

若能明白一切都是无常,一切是了不可得。一切不是真实的,一切都是虚妄的。无论心意和诸法,都是在知见门头所用事,没有究竟离去一切知见,没有离开一切心意,没有到究竟智慧上,还在六根门头来用事。如果知道一切都是知见的话,那么,很快得成佛的智慧。

言语中显示 一切佛自在
正觉超语言 假以语言说

是由言语之中,而显示一切佛的自在神力。究竟的正觉(佛),是超出一切语言。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也就是说,言语的道路已经断了,到无言可说的地步。心中所要想的,已经没有了,想也想不出,思也思不到。到了这种程度,才是正觉的境界。

这种境界,就是「口欲言而辞丧,心欲缘而虑亡。」口想说而辞没有了,说不出来。心中想要想一想,也没有法子可以思虑。这就是不可思议的境界。

佛虽然超出一切言语,可是还要用言语来说明佛的境界。本来用言语来说,也说不明白佛的境界。虽然说不明白,可是还要勉强地说一说。如果不说,没有众生能知道佛的境界,所以在说不出来真正佛的境界、法的境界的时候,还要籍著言语来说。但是尽未来际也说不能穷尽。

尔时。法幢菩萨。承佛神力。普观十方。而说颂言。

在这个时候,上方的代表法幢菩萨,仰承著释迦牟尼佛大威神力的加持,普徧观察十方世界所有众生的因缘,用偈颂来说明佛的功德和佛的境界。

宁可恒具受 一切世间苦
终不远如来 不覩自在力

宁愿可以恒常具足接受一切世间的苦。世间的苦,有三苦、八苦、无量苦。虽然要接受这一切的苦,但始终不愿远离于佛,必定要修持佛法。但愿见佛闻法覩僧,无论那一种苦,也心甘情愿承受。

若有诸众生 未发菩提心
一得闻佛名 决定成菩提

假设有一切众生,未曾发菩提心,未能亲近三宝,未曾遇善知识。一旦得闻佛的名号,决定成菩提。为什么?因为闻佛名,一歴耳根,永为道种的缘故。闻到佛名,在八识田中,便种下金刚种子,永远不会消灭,将来一定会成无上正等正觉。

若有智慧人 一念发道心
必成无上尊 慎莫生疑惑

假设有个智慧人,能在一念之中,而发菩提道心,将来必定成无上尊,也就是佛。一切众生,切要谨愼,不可对这种道理生出疑惑的心。为什么能在一念中发道心,而成无上正等正觉?因为有智慧人,不但能在一念中发道心,而且又能在念念中都发道心,所以才有这种不可思议的境界。

如来自在力 无量劫难遇
若生一念信 速证无上道

佛有大自在的威神力。这种自在力,在无量大劫之中,很难能遇著。假设有人能在一念之中,生出信心,那么,这个人就很快证得无上的果位,即佛的果位。

设于念念中 供养无量佛
未知真实法 不名为供养

假设有人在念念之中,供养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但是不知道真实法,也就是真如实相的法,究竟湼槃的法,那还不算是真正的供养。

什么是真供养?就是要明白诸法实相的道理,也就是实相无相。一切诸法皆是空的,不可执著在相上。即相离相不著相,才是真实的供养。若是不离相供养,虽然供养无量诸佛,还不名为供养。

若闻如是法 诸佛从此生
虽经无量苦 不捨菩提行

假设闻到真实法。真实法,就是离相法。离相法,就是心印法。心印法,就是离言说相、离心缘相、离文字相的法。所谓「离一切相,即一切法。」即一切法是什么?简而言之,就是中道了义的法。什么是中道了义?就是不偏于空,不落于有。空有不著,名为中道。换言之,中道就是实相妙法,实相妙法就是中道。

诸佛是从实相(无相、无所不相)所生。也就是从心印妙法、中道了义妙法,所生出来的。中道了义就是真空妙有之法,所谓「真空不碍妙有,妙有不碍真空。」也是「真空不空,妙有非有。」这种妙法,是不可思议的。

这种妙法,谁能得到?依法修行,谁就会成佛。若是不依照中道了义的真空妙有之法去修行,那就是众生。修道人,就在这个地方来用功。否则,盲修瞎炼,无有是处。

修这种法,虽然经过无量的苦,可是不捨弃菩提行。也就是修中道了义的妙法,修心印的妙法,修实相的妙法。修到圆满时,便成无上正等正觉,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果位。

一闻大智慧 诸佛所入法
普于法界中 成三世导师

一听到这种的妙法,便生大智慧。这种法,是诸佛从此生,从此入。也就是诸佛所修的法,所行的法。明白这种法,修行这种法,才能成佛。这种法,尽虚空徧法界,成为三世(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的导师。

虽尽未来际 徧游诸佛刹
不求此妙法 终不成菩提

虽然穷尽未来际,普徧周游一切诸佛刹土,可是不求中道了义的妙法,不求心印的妙法,不求实相无相的妙法,则始终不会成佛。若想成佛,一定要明白这种妙法的道理。

中道了义是佛佛以心印心的法。所谓「传佛心印」。没有得到心印妙法,就是修无量劫,也不能成菩提。禅宗的法门,就是以心印心。所谓「心心相印」。师父的心和弟子的心,互相契合,便承衣鉢。所以禅宗有四大宗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如何修真实法?第一要断婬欲心。在楞严经上说:「婬心不除,尘不可出。」婬欲心不断,不能超出三界,也就是不能了生死。所谓「若不断婬,修禅定者,如蒸砂石,欲其成饭」,永远不能成功。所以修道的人,要修断欲去爱的法门。最初无明不起,即无生死。

众生无始来 生死久流转
不了真实法 诸佛故兴世

众生从无始劫以来,便在生死轮迴中流传,转来转去,也转不出生死轮迴之外边。好像一粒微尘,飘盪不定,忽然而天,忽然而地,忽而人道,忽而修罗,忽而畜生,忽而饿鬼。这是没有一个开始,也没有一个终了。

什么时候证果成佛,什么时候脱离轮迴之苦。在没有成佛之前,仍在六道轮迴中旋转。菩萨尚有隔阴之迷,罗汉仍有住胎之昏。法是大士,示现人间,普度众生,有时也被生死之流,流得头昏脑胀,不知怎样截断生死。

无始是没有开始,无终是没有终止。好像○字,没有一个开始,也没有一个终止。它是一元化。如果把○字割断,便成为一字。这就有开始。什么开始?数目的开始。有了一,再加一,成为二。再加一,成为三。继续加一,成为十、成为百、成为千、成为万,由万变化为亿,由亿变化为兆,乃至有不尽那样多之数。

现在是科学时代,有一日千里之势,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用火箭发射卫星,在太空轨道运行不息。此太空船和彼太空船,能在太空中接合,这都是数目开始的作用。用数目来计划会合的技术,用数目来控制会合的时间。这样的发展下去,没有终了的时候。

什么时候能终了?现在还不晓得。终了的时候,便到成住坏空四劫中的空劫。成劫是开始,空劫是终了。成有二十个小劫,住有二十个小劫,坏有二十个小劫,空有二十个小劫。八十个小劫,为一个中劫。四个中劫,为一个大劫,地球的寿命,只有一个大劫长的时间。

众生在无始劫以来,先有男人?或是先有女人?假设说先有男人,那么,没有女人,怎会有男人?假设说先有女人。那么,没有男人,怎会有女人?这就是无始,不知从何时开始。

或者先有鷄?先有蛋?这个问题,也是研究不明白的道理。究竟是怎样回事?一言以蔽之,皆是由○字那里来的。所以说这个○字,是无始无终、无内无外、无大无小。把它缩小,为一粒微尘;把它扩大,就是一个法界。尽虚空徧法界,没有超出这个○字。这个○字,是生生化化之源,是无始无终的真空妙有。这个○字放大是真空,缩小是妙有。

真空妙有,就是真空不空,能生妙有。妙有非有,不碍真空。空有不二,即空即有,即有即空,这就是中道了义,也就是大乘法的真实义。

这个○字,在没有开始的时候,就是真空妙有。这个真空不是顽空,这个妙有不是实有,也就是圆融无碍,不偏在一边的中道。各位!如果明白这个道理,就明白了真实法。若是不明白这个法,就是个糊涂人,没有真正智慧的人。

这个○字,若是开悟,它就是智慧大光明。若不开悟,它就是无明大黑暗。无明也是这个○,智慧也是这个○。这个○字,大而无外,小而无内。往大来说,没有比它再大;往小来说,没有比它再小。这个○字,大而化之,就是清净本源,妙真如性;小而藏之,就是最初一念的无明。这是无始的解释。

众生为什么在生死轮迴中流转?因为不明了真实法的缘故。所以诸佛看众生太可怜,慈愍众生,乃发大悲心,出兴于世,来教化一切众生离苦得乐,发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修无上觉道。

我们在六道轮迴中受果报,乃因我们心中已经造成这种业,才受这种报。换言之,在往昔打天堂的妄想,便生天上;打地狱的妄想,便堕地下。若造罪孽,就堕落在三恶道中。若造善功德,就生在三善道中。这是大致的情形,概略说一说。要很详细说明,尽未来际也说不完。

这个世界是由众生的妄想所造成的。如果众生没有妄想,这个世界就空了。因为众生还不明白了解真如实相的法,真空妙有的法,所以这个世界仍然存在。

真空妙有的法,就是○字。世界由○字而生,众生由○字而生。一切的一切,都是由○字而生出来。因为○字,不在数内,超出数外。放之则弥六合,卷之退藏于密。也就是无始无终、无内无外、无大无小的境界。

这个真实法,就是真空妙有。真空不空。为什么不空?因为它有妙有。妙有非有,还是不有。为什么不有?因为它有真空。所谓「真空不碍妙有,妙有不碍真空。」这个道理,能解决先有男?或先有女的问题;先有鷄先有蛋的问题。这些难解的问题,用○字来解决,一切难题便迎刃而解。

为什么在真空里边能生出妙有?能现出一切物?而在妙有里边还没有离开真空?这种境界,在没有得到诸佛的心印法之前,是不会明白的。若能明白诸佛以心印心的法门,就能明白这种真实的法门。

这种真实法,在自性中本有的,不需要向外驰求。若向外去找,找八万大劫,也找不到。若能迴光返照,当下就是。所谓「苦海无边,回头是岸。」简言之,向外驰求,就是苦海无边。向内来找,在自性上用功夫,就是回头是岸。

我们一天到晚顚顚倒倒,追逐妄缘,随著六根六尘去跑,不明白真实的妙法。诸佛在常寂光净土中,结双跏趺坐而入定。在定中观察一切众生,十分愚痴,实在可怜,执东著西,以苦为乐,不知反迷归觉,不知借假修真,不知反妄转真,不知反求诸己。所以诸佛慈悲,在定中来到可度有缘众生的世界来,指示迷津,令众生回头。可惜我们追逐妄源,不认识真实法。佛苦口婆心为我们说法,不厌其烦教化我们,可是不听话的我们,太愚痴了,不但不依法修行,反而向后退转,不听佛的金玉良言。所以佛又再想办法,来到我们的面前,调伏难教化的刚强众生。这是出兴于世的原因。

诸法不可坏 亦无能坏者
自在大光明 普示于世间

这种真实法,是不可以破坏的。天魔外道也无法破坏。为什么?因为正法犹如金刚一般的坚固。所以不能坏。如果能破坏,那就不是真实法。

这种大自在大光明,能普徧示现于一切世间。这种大光明藏,指示了生脱死的法门。破除无明,愿现本有法性光明的法门。

各位!如果不相信,可以试试看。到时候,你无法不相信。不相信也得相信,因为它就是这样子,有什么方法不相信呢?

这个大光明藏是自己本有的,不是别人布施给你的,也不是诸佛加被给你的,而是你自己具有的。大光明藏就是真如实性。如果修行真实法,能将阿赖耶识(第八识)转为大圆镜智,了生脱死。如果不认真修行,则阿赖耶识的种子,随著因缘的父母而去转生,生生不息,永无了期,那就得不到解脱。

 

▲Top

法界佛教总会‧DRBA / BTTS / DRBU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