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界佛教总会.DRBA Logo

水镜回天录白话解.贤圣篇

化老和尚著述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述而不作

孔子没有标奇立异、想要出风头的这种思想,这就是一种菩萨发心。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出自《论语.述而第七》之一

述而不作”这段的意思,是孔子不表示自己怎么有才华、着多少书,而都是检定古书,他把古人说过的,再重新整理一下,不表示自己的意见,这就是孔子的德行超过一般人的地方。一般人总想要标异现奇:“我弄出我的一个东西来!”总想要怎么怎么样,而孔子是“述”,不自己杜撰出什么书,所以他删诗、书,定礼、乐,而诗经、书经、礼记、乐经都是古人着的,不是他着的。

孔子所作的就是易经系辞和春秋,不过春秋也是孔子根据鲁国历史春秋,加以整理修撰而成。孔子“删诗书”,诗经当时很多很多的,所以他就选出三百多首,其他不重要的,都删去;书经也有不正确的地方,孔子都把它删去。“删”就是不要了,只要它精华、重要的部份。那么这都叫“述而不作”。

“述而不作”就是不表现自己的一种态度。因为他不是在那儿求名,好像现在很多人都想要自己写出个什么东西,出一部书,就一举成名了,这和孔子“述而不作”正相反的。

虽然他不是创作,可是经过他一番选择,或者是制定以后,后人从他修订的著作中,受益良多。所以孔子是一位继往开来的文化传人,是中国文化史上最大的功臣,所以中国人称他为“大成至圣”,他是集所有古时最好大成的圣者。

为什么孔子“不作”呢?就因为当时可能就有很多书了,他觉得那么多书,他若再着,那么世间的书太多了,人怎么看得完呢?所以他只要把古人的东西整理,规定出来就够了;而且孔子好古人的这种学问,古人所留下的遗产,这叫“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孔子没有标奇立异,想要出风头的这种思想,这就是一种菩萨发心。以前也讲过,孔子是水月童子来的,水月童子是个菩萨。他为什么到中国来,提倡这种文化呢?也就因为要给佛教铺一铺路,作一个开路的先锋,老子也是为佛教铺路。所以佛教以后传到中国来,一般人就很容易接受。

窃比于我老彭:“窃”有“我”、“私下”等谦称的意思,是“私淑诸人”,就是我自己不敢公开,偷偷的;这个“窃”本来是窃取,就是偷的意思。那么孔子偷偷地做什么呢?自己偷偷地学老彭,自比古来商朝的贤大夫老彭那样的行为。这也是孔子不愿意炫示自己的才华,就取旁人的才华来说一说就够了。


── 一九八七年二月二十四日.讲于万佛圣城妙语堂


▲Top

法界佛教总会 . DRBA / BTTS / DRBU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