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新纪元 ─ 宣化上人1990 年访欧开示│←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宣化上人开示

佛陀为法忘躯

修道是为了什么?为了得到常、乐、我、净,究竟真正的快乐。

◎一九九O年十月二十五日开示于法国葛诺伯城

当初释迦牟尼佛于菩提树下,夜睹明星,三叹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于是就到鹿野苑去,度憍陈如等五比丘,转四谛法轮。

第一示转:

此是苦,逼迫性;
此是集,招感性;
此是灭,可证性;
此是道,可修性。

这个苦,逼迫着人生生死死,所以说逼迫性。可是人──

受苦是了苦 享福是消福

应该受的苦,我们要接受它,受完就了了。享福是吃喝玩乐,徒费精力;在这花花世界流浪生死,迷不知返,这是真正的不知道了苦。在苦中,染苦为乐;在苦里头,认为是快乐,这是颠倒。

“此是集,招感性”,集是聚集,烦恼是我们聚集来的,是自己心里招来的。心生法生,心灭法灭。一切烦恼的根本就是执着,就是自私,就是妄想招来的。所以说,“此是集,招感性。”你没有内虚,不招外感;你里面若没有烦恼,外面烦恼也不来了。所谓:

门内有君子 门外君子至
门内有小人 门外小人来

你里面有什么,外面就招来什么,这烦恼是招感性。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众生在苦海里,我们要把他度了;烦恼无尽,我们的烦恼是没有穷尽的,我们要断烦恼。可是有的经上说:

烦恼即菩提 生死即涅槃

既然断烦恼,是不是把菩提也断了?菩提不能断,烦恼也不需要断,由烦恼转菩提,由冰化成水。冰就是烦恼,水就是菩提;冰就是水,水就是冰。认识烦恼就是了,你若不认识,就是烦恼。因此把烦恼断了,其实就是叫它改头换面,一面是烦恼,一面是菩提,只要把它翻过来,就够了。

修行不是好高骛远,不知道“道”就在眼前,你要到远处去找“道”,那是舍本逐末。眼前的生活,就在你本身所行所做的,要是能觉察省悟到,本身的一切习气毛病,一切的染污法,能把它们除去,那就是佛法。所以才说:

事事都好去 脾气难化了
真能不生气 就是无价宝
再要不怨人 事事都能好
烦恼永不生 冤孽那里找
常瞅人不对 自己苦未了

你到什么地方去找无价宝?你要是不生气,就是无价宝。“再要不怨人”,你什么事情也不要怨人,不要怨天尤人的。“事事都能好”,你“烦恼永不生”,若不生烦恼,“冤孽那里找”?你有烦恼,冤孽就来找了;你烦恼没了,冤孽也就找不着了。“常瞅人不对,自己苦未了”,你尽看这个不对,那个也不对,一天到晚啰啰唆唆的,总是给旁人洗衣服。

“此是道,可修性”,前面又有苦,又有烦恼;苦就逼迫人,烦恼是自己招来的。怎么办?我们应该修道,修道就能了苦,就能断烦恼成菩提,所以说“此是道,可修性”,道是可修的。

“此是灭,可证性”,修道是为了什么?要得到常、乐、我、净,得到究竟的真正快乐。因为要得到究竟的快乐,所以释迦牟尼佛在因地为雪山童子时,为半句偈而舍身命。这是怎么一回事?

释迦牟尼佛在因地听见罗刹鬼在那地方念一首偈颂:

诸行无常 是生灭法

这世间一切一切都是无常,都是生灭法。释迦牟尼佛一听见这两句偈颂,就问罗刹鬼:“念这偈应该是四句,现在你只念两句,请把另两句也念给我听。”罗刹鬼说:“我饿了,没有力气来讲那两句,如果你叫我念那两句,现在我要先吃了人,然后才能念。”

释迦牟尼佛说:“我愿意给你吃,你把那两句念出来,然后你把我吃了。”罗刹鬼说:“我没有气力,怎么念呢?”

释迦牟尼佛还是求他,罗刹鬼就生了慈悲心,念了下两句:

生灭灭已 寂灭为乐

生了又灭,灭了又生,生灭完了之后,以寂灭为快乐。释迦牟尼佛听了这两句,罗刹鬼就要吃他的肉了。

这时,佛说:“你念给我听,我们应该把它保留在世界上,如果不保留,它就没有了,你等我把这四句偈颂先刻到树上,然后再吃我。”罗刹鬼答应了,释迦牟尼佛就把它刻在树上。

刻完了,罗刹鬼就要吃他,释迦牟尼佛又说:“我觉得还是不妥当,我应该把这四句偈颂刻在石头上。刻在树上,风吹雨打,它就会没有了;刻在石头上,不会腐坏。”罗刹鬼也答应了,于是佛就把这四句偈颂刻在石头上,然后就请罗刹鬼吃他。

这时,罗刹鬼一跃升上虚空,不见了;原来是天人来试验释迦牟尼佛是不是真正的没有我相,真正的把身体看轻了,所以他又现身说:“你是一个修道者,不久将来就会成佛。”

第二劝转:

此是苦,汝应知;
此是集,汝应断;
此是道,汝应修;
此是灭,汝应证。

第三证转:

此是苦,我已知,不复更知;
此是集,我已断,不复更断;
此是道,我已修,不复更修;
此是灭,我已证,不复更证。

这是佛在鹿野苑三转四谛法轮。今晚时间已到,所以就念给大家听一听。好了,祝各位晚安。


法界佛教总会 . DRBA / BTTS / DRBU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