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界佛教总会‧DRBA Logo

高僧传─百日禅系列(二)

化老和尚开示于1970年11月15日~1971年4月14日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僧朗法师(竺僧朗)   

 晋‧太山

◎宣化上人19701227日讲于三藩市佛教讲堂  

这位法师的道德是很高的,戒律非常精严,他的志愿比一般人都高超。

再讲一位高僧,他的名字叫释僧朗,是太山(泰山)金舆谷“金舆精舍”的住持。他家里在近长安的地方。年纪很轻的时候,就各处去求佛法,访名师善知识。各处他都走遍了,参访善知识也参访了很多。以后,他就出家受了具足戒。

出家人的戒律,沙弥戒有十条,比丘戒有二百五十条,菩萨戒有十重四十八轻戒。现在因为末法时代,有的没有受沙弥戒的,他就说他是沙弥;有的将将受沙弥十戒,他就说他是比丘了;有的也没有受比丘二百五十条戒,他就说他是菩萨了。

所以末法时代这个人哪,“名”总要跑到前面去;“行为”呢,总要落到后边。他认为我先有了名,然后慢慢地再去作。这大约就像一种科学的逻辑 science logic,科学时代都是先说出来,然后再作出来。好像在二十年以前,就有探月的消息,就有到金星、火星去旅行的消息。到现在,果然有人就到月球去了。可是到了月球,那个地方没有东西吃,又跑回来了。啊,费了很多钱又跑回来!这事虽然是实现了,但是还是没有成功。那么没有受这种戒,就说是比丘,就说是菩萨了,也和这种的情形差不多。

僧朗法师出家之后,就专门读诵经典,旁的事情他不作。读诵大乘经典,读诵了有一百多部;以后,就专门讲经。他的道理,讲得是微妙不可思议。有一次,他和其他庙上几位和尚去应供,走到半路上,他说:“你们应该回去囉,不要去应供了。”这几个人说:“为什么不去应供呢?”他说:“你们的庙上现在来了土匪,要把你们庙上的东西都给抢光了。你们庙上现在没有人,赶快回去!”这几个和尚大约庙上也有一点钱哪,或者有一点金子啊、银子啊,这些很贵重放不下的东西。大石头大约有很多,他们知道石头不会有人拿的;所以他们不是为了那石头回去的,是为了这个黄金。

回去,果然来土匪了!因为他们一回来,这土匪看有人回来了,就都跑了,那么庙上所有的财宝都没有丢。因为这个,一般的人都说僧朗法师有先知的道业了。

他是素食,是不吃肉的,尽吃素的。穿衣服,他不穿毛、不穿丝,不穿丝毛之类的,只穿棉布的衣服。戒律非常精严,他的志愿是比一般人都高超。

在皇始元年苻秦那个时候,他就到泰山那个地方去。那个地方也有一位隐士,这位隐士叫张忠,和他作林下的朋友,就是在树林子里头修行的一个朋友。以后秦主苻坚就请张忠去。张忠因应苻坚之请,走到华阴山这个地方,有病就死了。

僧朗法师就在金舆谷崑崙山这个地方,自己造了一座精舍。这座精舍造到什么地方呢?造到山的最高峰上,很危险的,一不小心就会跌下来。他所造的精舍,这个石头也特别的,与旁的不同,很雄壮的。水旁边有一个瀑布,这个瀑布看著很吓人的。他那个地方,让人看起来很怕的,但是他在那儿住。又造了很多房子,作了很好的花园子。有很多修行的房舍,就有很多人到那地方跟著他修行。

当时有一百多人在他那儿同住,听他讲经说法。那么他天天都是讲经,天天都说法。本来这个法师讲经,和现在美国这儿一些中国法师都是这样子,一个礼拜只讲一次经,最多讲两次、三次。不像我们这儿天天晚间都讲经,天天晚间都说法。他们怎么说呢?说是:“你若天天讲,就没人听了!”可是我们这儿天天讲啊,总是有这么多人听。我相信其他地方,他们若天天讲,也一样会有人听;不过就是法师怕辛苦。讲经也很辛苦的,要把记忆力都预备好了,说话声音又要大一点,不能音声细微,讲得把人都睡著了那个样子。就好像老太婆说话,一点都没有分别。而这位僧朗法师讲经说法,一天也不休息,也不说他疲倦。

前秦的皇帝苻坚,就是苻秦那位皇帝,听见他的名字,很恭敬他、很佩服他,很崇拜他这种德行,所以就派使臣到那儿请他去,他也不去。不去,等苻坚有一个时期,要淘汰僧人,就是考试僧人,到那儿检查僧人,看看你是不是受戒了,你是不是守戒律,依戒律修行。你若不守戒律,他就叫你还俗的。唯独释僧朗崑崙山这个精舍,皇帝叫不要搜的,不要去检查他这个地方住的和尚。他说:“因为朗公道德清高,所住的人一定也都是好的,都是修行人,所以他这个地方不需要去搜索,不要去给他添麻烦。”等到姚秦的时候,姚兴也对他特别恭敬。在那时候有一个燕王(慕容德),燕王是在北边,也是一个土皇帝;土皇帝,就是地方的一个皇帝,也恭敬他,就送给他两个县,作为供养。

在金舆谷这儿,在他没有去以前,很多的老虎在这儿住;等他到了之后,这些老虎都走了,都搬家了。在他还没去以前,人要到金舆谷,一定要或者十个人、二十个人一起去才可以,一个人、两个人不敢走的。由他到这儿之后,这个人来往,或是无论作什么,也没有老虎给人添麻烦了,所以人们就都认为这位法师的道德是很高的。所以到现在,金舆谷那个地方,一般人不叫它金舆谷,叫“朗公谷”。

他在这儿住的时候,那时候也没什么电报,也没有什么信,交通也不方便。来人也不会预先通知你,给你打电报,或者打个电话,没有的!可是无论哪一天有人来,譬如明天有多少人来,他就告诉作饭的人,说明天要多预备出多少个人的饭菜。果然第二天把饭作好了、菜作好了,就有这么多人来。不是一天这样子,是时时都这样子,人没来的时候,他就说:“你告诉谁,预备多几个人的饭。”常常是这样。一般人更知道:“哦,朗公是有先知的能力!”所以人更相信他。

他八十五岁时,在太山里边圆寂了,人把他埋在他住的旁边。
 

 

▲Top

法界佛教总会‧DRBA / BTTS / DRBU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