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界佛教總會•DRBA Logo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玄談淺釋

化老和尚講述

第八門目錄第十門

第九門 總釋名題

◎ 唐清涼國師沙門澄觀造疏
◎ 宣化上人講述於
一九七二年八月二十一日至九月二十八日
美國加州三藩市金山禪寺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A9.  總釋名題 分二
B1.  總標章門  B2.  依章別釋
今B1.

第九,總釋名題。分二[1]:先解經題,後明品稱。

【第九,總釋名題】:這是十門分別中的第九門,是講「總釋名題」,總起來把《大方廣佛華嚴經》的名目解釋一下──把本經的題目來講一講。先把經的題目講明白了,經的內容就容易懂了。【分二】:這個「總釋名題」又分為兩科,

【先解經題】:第一科,是先解釋這個經的題目;

【後明品稱】:第二科,則說明每一品的名稱是什麼意思。

[1]總釋名題「分二」:《佛教大藏經》、《中華大藏經》、《大正新修大藏經》、《卍續藏經》和《卍新纂續藏經》皆作「中」;明本《南藏》、《淨源經疏會本》和《金陵疏鈔會本》皆作「分二」。今本書依上人講解作「分二」。

B2.  依章別釋 分二
C1.  經題  C2.  品稱  C1.  分三
D1.  總標舉  D2.  列章門  D3.  依章釋
今D1.

今初總題,包於別義,該難思之法門;無名之中,強以十門分別。

【今初總題】:現在先把這個經的題目,總起來講一講。【包於別義】:這個總題就包括特別的義理了,【該難思之法門】:「該」是該括,就是包括;那麼也包括這難思的這種法門。

【無名之中,強以十門分別】:本來這部《大方廣佛華嚴經》沒有法子給它起個名字,可是在這沒有法子起名之中,又勉強地用十個門來分別解釋一下。

D2.  列章門

一、通顯得名;二、對辨[2]開合;三、具彰義類;四、別釋得名;五、展演無窮;六、卷攝相盡;七、展卷無礙;八、以義圓收;九、攝在[3]一心;十、泯同平等。

 十門的分別是什麼呢?

【一、通顯得名】:第一門,就是普通地來講,顯出來這部經的題目,怎麼樣立出這個題目。那麼,立題目不出七種的規定,這在後邊會有詳細說明。

【二、對辨開合】:第二門,是說相對辨別的道理;這部經的題目,是怎麼樣開出來,又怎麼樣把它合起來。

【三、具彰義類】:第三門,是說具足了彰明這部經的義理,以及和它同一類的經。

【四、別釋得名】:第四門,是說特別解釋這一部經得名的原因。

【五、展演無窮】:第五門,是說這部經展轉演說無窮無盡的,就是盡未來際也不能窮盡。

【六、卷攝相盡】:第六門,是說捲起來,該攝到一起。「卷」就是把它捲起來,就好像那麼一張紙把它捲起來。「攝」就是收攝到一起。「相盡」就是彼此都沒有一切相了,所謂「離一切相,即一切法」。

【七、展卷無礙】:第七門,是說把這一部經捲合起來,也沒有離一切相;把這一部經開展起來,義理也無窮無盡。開中有合,合中有開,開合互相圓融無礙的。

【八、以義圓收】:第八門,是說這個義理是圓滿的,以圓滿的義理來收攝這個經的道理。

【九、攝在一心】:第九門,是說這部經的義理都沒有離開這個一心──沒有離開這一念的真心。

【十、泯同平等】:第十門,是說什麼也沒有了,泯了,就是滅了。一切的相都沒有了,都是平等平等的,沒有分別,是一樣的。

[2] 對「辨」開合:《佛教大藏經》、《卍續藏經》和《卍新纂續藏經》皆作「辨」;《中華大藏經》和《大正新修大藏經》皆作「辯」。「辨」有分別、分析、明察之意,「辯」是說明是非或爭論真假。今本書依上人講解作「辨」。

[3] 攝「在」一心:《佛教大藏經》、《中華大藏經》和《大正新修大藏經》皆作「歸」;《卍續藏經》和《卍新纂續藏經》皆作「在」。今本書依上人講解作「在」。

這個做工,某某法師就說:「我學不了!我學十分之一也學不了。」他這幾天來這做工呢,又油又擦;這一天都是做工的。那麼他在電話告訴我,他說他就學我。因為他到這兒來,看見我拿著錘子,拿 hammer 做工,他也要學這個樣子了。他說他回去到紐約就講我在這兒做工。其實這沒有意思!做工又有什麼不得了的!這簡直地!他不講我們這兒天天講經說法,他要說我們天天做工。哈!我們這兒天天講經說法,外邊還很少人知道。

方才說我們這兒天天做工,不管他說什麼,他預備九月三號在他那兒開幕,請我們這兒所有的人都去。我已經答應了,答應你們各位到那兒去轉大法輪去。所以每一個人,你都預備一篇講演的材料,不要等著到那兒現想;現想,你們現在還不夠這個程度呢!你必須要先預備。你先預備一個材料,看對一般人來說,他聽到能得到一種什麼利益?能不能就叫這一般人返本歸覺,在這苦海迷途裡邊能不能回頭是岸?所以無論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都要預備。講的材料是由五分鐘到十分鐘,不要多了。也是中英合璧,中文翻譯英文,自己翻譯,和我們之前在加拿大那兒一樣的。現在還有兩個禮拜的時間,你們每一個人都可以準備,準備愈好愈好。這一次在三藩市的佛堂開光;在三號那天,我們這個lecture是搬到三藩市佛教會去講。到那兒,要大家講,就好像到大學裡那麼樣子情形。

卍      卍      卍

D3.  依章釋 分十
E1.  通顯得名  E2.  對辨開合  E3.  具彰義類
E4.  別釋得名  E5.  展演無窮  E6.  卷攝相盡
E7.  展卷無礙   E8.  以義圓收  E9.  攝歸一心
E1 0.  泯同平等  E1.  分二
F1.  總舉諸經體式   F2.  別明今經得名
今F1.

今初,諸經得名,有其多種。或以人為目,或以法為名;人有請說等殊,法有法喻等別。或體或用,或果或因;乍複乍單,其類繁廣。

【今初,諸經得名,有其多種】:現在講第一門,說一切經典各有各的經的名稱;因為有很多的經典,名目不同,所以有多種的名稱。

【或以人為目】:或以人立題,用「人」作為經的名字;好像《彌陀經》就是單人立名。「目」也就是名目。

【或以法為名】:或以法立名,用「法」作為經的名字;好像《涅槃經》這是單法立名。

【人有請說等殊】:用單人立名的,就是有人請法,或者用請法人作為經名。有說法的人,或者就用說法人作為經名。又有不問自說的,就是以說法人為經名。所以有請法者、說法者,等殊不同。

【法有法喻等別】:用法立名的,就是或用單法立名,或單喻立名,或者法和喻一起立名。所以有法喻的分別,有不同的地方。

【或體或用】:或者以經的「體」作為名,或者以經的「用」作為名。

【或果或因】:或者以「果人」來立這個經的名,或以「因人」來立這個經的名。

【乍複乍單】:「乍」是忽然間、有時候;「複」是重複。或者人法,或者人喻,或者法喻,來立這個經的名字,這叫「乍複」。或者單人、單法、單喻,來立這個經的名字,這叫「乍單」。或者用人法喻,來立這個經的名字,這也叫「乍複」。

【其類繁廣】:經的名目種類也是繁廣的,很多的名目,很繁複廣泛的。

F2.  別明今經得名 分二  
G1.  標其異名  G2.  彰今之稱
今G1.

今經受稱,亦多種不同:
(一)從數彰名。如《梁攝論》第十〈勝相〉中云「百千經」者,是[4]《華嚴經》有十萬頌是也。
(二)從喻受名。如《涅槃》及《觀佛三昧經》,名此經為「雜華經」;以萬行交雜,緣起集成故。
(三)從法彰名。如《智論》釋〈囑累品〉,名此經為「不思議解脫經」。
(四)從義用受名,如下〈離世間品〉及〈出現品〉,各有十名者是。

【今經受稱,亦多種不同】:現在這部《大方廣佛華嚴經》就單著這一部經上來說,它所受得的名稱,也有很多種不相同的名字──就在這一部經就有很多種的名目。

這個名目共分四種:第一種是「百千經」;第二種是「雜華經」;第三種是「不思議解脫經」;第四種是有二十個名字──在《華嚴經•離世間品》提出十個名字,在《華嚴經•如來出現品》也提出十個名字。

【(一)從數彰名】:第一種是從數目上,來起這個經的名字,以彰顯經名。【如《梁攝論》第十〈勝相〉中,云「百千經」者,是《華嚴經》有十萬頌是也】:好像在《梁攝論》第十〈勝相〉裡說,這一部《大方廣佛華嚴經》所以稱為「百千經」,因為《華嚴經》有十萬的偈頌;「十萬」是個數目,這從數目而立名,所以叫「百千經」。

【(二)從喻受名】:第二種是從譬喻上,來起經的名字。【如《涅槃》及《觀佛三昧經》,名此經為「雜華經」】:好像《涅槃經》和《觀佛三昧經》,這兩部經上說這《華嚴經》叫什麼經呢?它不叫「華嚴經」,叫「雜華經」。它把這部《華嚴經》叫「雜華經」;【以萬行交雜,緣起集成故】:因為以萬行的因華交織雜錯在一起,有這種的因緣生起,而集成這一部《大方廣佛華嚴經》。因為這種種的因緣、種種的道理、種種的行門,集成在一起,所以叫「雜華經」。

【(三)從法彰名】:第三種是從法上,來起這個經的名字。【如《智論》釋〈囑累品〉,名此經為「不思議解脫經」】:好像在《大智度論》解釋〈囑累品〉這一品的時候,把《大方廣佛華嚴經》叫做「不思議解脫經」,就是大不可思議解脫經。這是從法上而立名。

【(四)從義用受名】:第四種是從義理上和作用上,來起這個經的名字。【如下〈離世間品〉及〈出現品〉各有十名者是】:好像下邊所講的在本經〈離世間品〉和〈如來出現品〉裡邊,都各有十種的名字。這十種名字都是什麼呢?

在〈離世間品〉裡的十個名字是什麼呢?就是提到這一部經名為:(1)一切菩薩功德行處經;(2)決定義華經;(3)普入一切法經;(4)普生一切智經;(5)超諸世間經;(6)離二乘道經;(7)不與一切諸眾生共經;(8)悉能照了一切法門經;(9)增長眾生出世善根經;(10)離世間法門品經。又說,對這一部經「應尊重,應聽受,應誦持,應思惟,應願樂,應修行;若能如是,當知是人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果能這樣做,你就應該知道這個人,將早成無上正等正覺。

在〈如來出現品〉裡的十個名字又是什麼呢?就是這《華嚴經》上說,諸佛子!這個法門,名為:(1)如來秘密之處;(2)一切世間所不能知;(3)入如來印;(4)開大智門;(5)示現如來種性;(6)成就一切菩薩;(7)一切世間所不能壞;(8)一向隨順如來境界;(9)能淨一切諸眾生界;(10)演說如來根本實性不思議究竟法。這是經文裡有這十種的名字──這十個名字都是這一部經。

[4]「是」華嚴經有十萬頌是也:《佛教大藏經》、《中華大藏經》和《大正新修大藏經》皆有「是」字;《卍續藏經》和《卍新纂續藏經》皆無「是」字。今本書依上人講解作有「是」字。

G2.  彰今之稱 

依今梵本,云「摩訶毗佛略勃陀健拏驃訶修多羅」,此云「大方廣佛雜華嚴飾經」;今略「雜」「飾」字耳。

【依今梵本】:現在照著這個梵本來說。說什麼呢?【云「摩訶毗佛略勃陀健拏驃訶修多羅」,此云「大方廣佛雜華嚴飾經」】:「摩訶」是梵語,翻譯為中文叫「大」;翻譯成英文就叫 big;翻譯成西班牙文呢?叫什麼?(弟子:grande)。「毗佛略」是梵語,翻譯為中文就叫「方廣」。「勃陀」就是「佛陀」,中文有的時候是作「佛陀」,有的時候是作「勃陀」;「勃陀」就翻譯為「覺者」,覺者就是「佛」。所以有的時候說「南無布達耶」── 在紅木城那兒講,我說這叫「不大」;這「不大」就是Buddha(佛陀)。「健拏」翻譯為「雜華」。「驃訶」翻譯為「嚴飾」;嚴是莊嚴,飾是裝飾。「修多羅」翻譯為「經」。所以整句翻譯成中文,就叫「大方廣佛雜華嚴飾經」。

【今略「雜」「飾」字耳】:現在的通行本(就是流通本)為了容易念、容易記、容易懂,把「雜」和「飾」這兩個字給減去,不要了;所以就叫「大方廣佛華嚴經」。要是說「大方廣佛雜華嚴飾經」,好像念得不太順口;所以當時中國的人就把「雜飾」二字就給減去了。這個翻譯經典的名字和翻譯經文,只要它意思圓滿,可以念著順口就可以的;不要念得不順口,念得好像很彆扭似的。彆扭,就是本來這個人想要往北走,這個腳就要往南走,這就叫彆扭了;本來人想要這樣做,他就偏要那樣做,這就叫彆扭。

卍      卍      卍

人為什麼要發願呢?修道的人一定要發願。那麼你要是不發願也可以。你看看阿彌陀佛在因地的時候發四十八願,毗盧遮那佛發得無量無邊那麼多願。發願,就是幫助你修行的!所謂「心真則事實,願廣則行深」,你發願發得大了,你成就也就會大。所以修道的人應該發願。

那麼,果瞻他發這二十一個願,每一個願都是向菩提路上跑的。他發這二十一個願,先拿來給我看一看。哪一個願我也不給他增,哪一個願我也不給他減,不過有寫錯字的地方,我給他改一改。至於他發什麼願,這我不加可否──不說要加這個減那個,或者減那個加這個,沒有加減的,沒有increasing(增加),沒有 decreasing(減少)。如果我給他加、給他減,那就是我發的願,不是他發的願了。所以這都是由他自己心裡頭發出來的願。

這個發願啊,修行發願就像有一艘船似的,船放在海裡,可以從海這一邊跑到海那一邊去。願,也就像船似的,所以叫「大願船」。你發的願大,船也就大,放的東西也就多。你要是發的願小呢?那個船也是個小船,只能在這個江裡河裡跑,到海裡就會翻了。那麼,你這大願大船到海裡去,有什麼風、什麼浪也不怕的,因為你有這個願!

現在果瞻發這個願,你們既然同意,都保證他,那麼現在我給他向三寶來迴向,請三寶相信他這個願,則隨時隨地都派這個願神──護願的善神來保護著他。但是你也不要生出一種依賴性,不要以為有護願的神,就由他們去做去。這個願還是你自己行的!不過,你要行得真了!這護法善神就歡喜,時時都保護著你。

修道啊,捨不了死,就換不了生;捨不了假,就成不了真。現在你發願想要把這假的都捨了,真的一定會有成就的。現在我向十方三寶來給你來迴向!(對果瞻說)可以起身了。

願,發得愈大愈好!比天都大,比地都大,那是最好的!

卍      卍      卍

前三異名,義多總略;二品十目,多從別義[5],又局當品。

【前三異名,義多總略】:在前邊三個不同的名字,意思是很多的,可是說得就很簡略的。

【二品十目,多從別義】:在〈如來出現品〉和〈離世間品〉這兩品,每一品都各有十個名目,這十個名目的每一個名字都有它特別的意思。

【又局當品】:可是在每一品裡這十個名字,只能在那一品裡可以這麼說;譬如〈如來出現品〉十個名目,只能在〈如來出現品〉裡邊用;〈離世間品〉那十個名目,只能在〈離世間品〉裡邊用。不能通用,不能普通地來用這十個名目,所以說「又局當品」,僅僅就局限在它自己這個品裡邊,就是〈如來出現品〉只在〈如來出現品〉,〈離世間品〉只在〈離世間品〉,不能在其他品裡來用。

[5] 多從別「義」:《佛教大藏經》、《中華大藏經》和《大正新修大藏經》皆作「義」;《卍續藏經》和《卍新纂續藏經》皆作「名」。今本書依上人講解作「義」。

卍      卍      卍

這個因緣很殊勝的。果瞻發這個願,是十方諸佛都歡喜──說是這個世界又有一個人要不糊塗了,所以都很高興的。

你們各位不要認為這事情是一個很平常的事情。有人發願,是很殊勝的一件事!你若不相信呢,就可以用你們的手來看一看。有人說:「手怎麼會看呢?你這法師怎麼連這一點常識都沒有!手要會看,那還要眼睛幹什麼?」你有眼睛,手就會看的;你沒有眼睛,手就不會看的。不單手會看,每一個毛孔都會看的。

所以你若遇著聖人,你不需要等著他眼睛來看你,才認識你。他那種出世的聖人,你看他閉著眼睛,其實他眼睛多得很,哪個地方都可以看;每一個毛孔都有八萬四千個眼睛,你看厲害不厲害!何況手呢!

這好像是太空人到月球去,回來對沒有到太空的人就講了,說月球裡是什麼什麼樣子,這個沒有去過的人就不相信。

卍      卍      卍

故今譯者具以六字為名,則人法雙題,法喻齊舉。具體具用,有果有因;理盡義圓,故標經首。

【故今譯者具以六字為名】:在前邊所講《華嚴經》有那麼多的名字,那麼現在翻譯這一部《華嚴經》,如果用前邊那麼多的名字來作為經的名目,未免太多了,也太長了!所以現在翻譯這部經的人,就用「大方廣佛華嚴」這六個字,作為這部經的一個名目。

【則人法雙題】:「大方廣」是法,「佛」是人,所以說人法雙題──也題這個人,也題這個法──人,是這部經的名目;法,也是這部經的名目。【法喻齊舉】:不單具足人法,而且還具足人法喻。「大方廣」是法,「華嚴」是喻、譬喻,所以叫「法喻齊舉」;這法和喻也都一齊說出來了。

【具體具用】:「大」就是體,「方廣」就是用;所以具足體和用。【有果有因】:「佛」就是果人,「華嚴」就是因;這是有果,也有因。【理盡義圓】:它這個理也窮盡了,也說完了;它這個義,也圓滿了。【故標經首】:所以用「大方廣佛華嚴」六個字,作為經的一個名目而題到前邊,作為經首。

E2.  對辨開合 

二、對辨開合者。題中七字,有十事五對。

【二、對辨開合者】:第二門是說對辨開合。怎麼叫對辯開合呢?

【題中七字,有十事五對】:就是在這個經的題目,「大方廣佛華嚴經」七個字之中,分開有十事五對。這十種的義理,互相把它合對起來,就開成十事,合成五對。五對是:(一)教義一對;(二)法喻一對;(三)人法一對;(四)揀持一對;(五)因果一對。「對辨開合」,就是相對辨別這個開合的道理。

(一)教義相對。謂「經」之一字,是能詮教;「大」等六字,是所詮義。

【(一)教義相對】:第一對是教義相對;教和義是一對。

【謂「經」之一字,是能詮教】:所說的就是,這一個「經」字是能詮顯的教──就是「教」。【「大」等六字,是所詮義】:「大方廣佛華嚴」這六個字是所詮顯的義──就是義。所以叫教義一對。

(二)就義中,法喻一對。謂「大」等是法,「華嚴」是喻。

【(二)就義中,法喻一對】:第二對是法喻一對。就義理來說,法和喻是一對。

【謂「大」等是法,「華嚴」是喻】:「法」和「喻」相對著。這是又說的什麼呢?所說的「大方廣佛」是法,「華嚴」就是喻,這是法喻一對。

(三)就法中,人法一對。謂「大方廣」是所證無礙法,「佛」是能證之人,亦名境智一對。

【(三)就法中,人法一對】:第三對是人法一對。就法上來講,人和法是一對。這是說的什麼呢?

【謂「大方廣」是所證無礙法】:所說的「大方廣」,就是所證的無礙法;這是說的這個修行人,他所證得的「大方廣」這種無礙法的境界。這是個「法」。【「佛」是能證之人】:「佛」,就是能證得「大方廣」的這個人。這是個「人」。所以這叫「人法一對」。

【亦名境智一對】:又有另外一個名字,就叫「境智一對」。「境」是法,「智」是人,所以「人法一對」又叫「境智一對」。

(四)就法中,揀持一對。「大」之一字是揀,「方廣」是持。即揀大異小,揀實異權,揀果異因。亦是體用一對。「大方」是體,大方無隅故;「廣」即是用。

【(四)就法中,揀持一對】:第四對是揀持一對。就法上來講,揀和持是一對。揀,是揀擇;持,是修持,就是執持。這是說的,

【「大」之一字是揀】:「大」這一個字,這是揀;大,就和小不同。【「方廣」是持】:這「方廣」的法,這是所持的、所修持的、所執持的。

【即揀大異小】:這就是我們要揀擇大乘法來修持;因為大乘法和小乘法是不同的。【揀實異權】:要揀擇實相法門來修持;因為實相法門和權教法門也是不同的。【揀果異因】:要揀擇可以修得佛果的法門來修持;因為果人和因人也是不同的──果人就是佛,因人就是眾生。所以要揀擇法門來修行。這是說的揀持一對。

【亦是體用一對】:這又可以說是「體用一對」。【「大方」是體,大方無隅故】:「大方」二字就是法的本體,因為「大方」就沒有局限在一個角落的緣故。隅就是一個角落,無隅就沒有一個角落。【「廣」即是用】:這個「廣」字就是用,無窮無盡的,所以這種的用是「廣」的。

(五)就人中,借下「華」字以喻其因,即因果一對。「佛」是果故;是以單用「華」字,則但[6]喻因。若合以「華嚴」,則亦喻上之四字,至下當明。

【(五)就人中,借下「華」字以喻其因,即因果一對】:第五對是因果一對。就人來分析,借著下邊的「華」字來喻其因,這就是因果一對。

【「佛」是果故】:「佛」是果人的緣故。【是以單用「華」字,則但喻因】:所以單用一個「華」字來作因,這單單一個「華」字就只是譬喻一個因而已。

【若合以「華嚴」】:假設要合起來用這個「華嚴」二字,【則亦喻上之四字】:如果用「華嚴」二字,就也譬喻上邊「大方廣佛」四個字。這表示以萬行的因華,來莊嚴佛無上的果德。【至下當明】:這些道理,等到下邊就會再說得詳細一點。

[6] 則「但」喻因:《佛教大藏經》、《中華大藏經》和《大正新修大藏經》皆作「但」;《卍新纂續藏經》和《卍續藏經》皆作「但舉」。今本書依上人講解作「但」。

E3.  具彰義類 分二  
F1.  總標   F2.  別釋
今F1.

三、具彰義類者。謂「大」等七字,義皆無量;並略以十義釋之。

【三、具彰義類者】:第三門是說具彰義類。「具」是具足,「彰」是彰明;就是具足彰明這個義理相類的道理。這是說什麼的呢?

【謂「大」等七字,義皆無量】:就是說「大方廣佛華嚴經」這七個字,每一個字的義理都是無量,沒有數量;既然沒有數量,講也講不完。【並略以十義釋之】:並且把每一個字的義理,那麼就略略地用這十種的義理,來解釋這個道理。

F2.  別釋 分七  
G1.  大十義 G2.  方十義 G3.  廣十義 G4.  佛十義
G5.  華十義 G6.  嚴十義 G7.  經十義 G1.  分二
H1.  標 H2.  釋
今H1.

初,明「大」十義者。

【初,明「大」十義者】:最初先講「大」字。這個「大」字有十種義理的解釋:(一)解釋體大;(二)解釋相大;(三)解釋用大;(四)解釋果大;(五)解釋因大;(六)解釋智大;(七)解釋教大;(八)解釋義大;(九)解釋境大;(十)解釋業大。

H2.  釋 分二
I1.  正釋十義  I2.  結會他文 I1.  分十
J1.  體大 J2.  相大 J3.  用大 J4.  果大 J5.  因大
J6.  智大 J7.  教大 J8.  義大 J9.  境大 J1 0.  業大
今J1.

一、體大。謂若相若用等,皆同真性而常遍故,即是「大」字。《涅槃》云:「所言大者,名之為常。」此明體不變易;如人最長,故名為大。又云:「大者,其性廣博;猶如虛空。」此明體遍。】

【一、體大】:第一種是解釋「體大」。怎麼叫體大呢?

【謂若相若用等】:不單體大,而且相也大,用也大;所以說,或者是相,或者是用,【皆同真性而常遍故】:都和本體這個「大」字是一樣,皆具有「體大」的真性之故。那麼體也周遍,相也周遍,用也周遍,【即是「大」字】:這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七個字裡邊的「大」字;「大」字的本體是大。

【《涅槃》云】:在《涅槃經》上有這麼一句經文說,【所言大者,名之為常】:所說的什麼叫「大」呢?這個「常」就是大,「大」又可以叫常。【此明體不變易】:這就是說明這個「體大」沒有改變,永遠都是這樣子;所以又可以叫常,又可以叫大。【如人最長,故名為大】:好像這人的個兒很高很長,所以叫大人。好比說:「那個人有一丈多高,那真是大人!」

【又云】:在《涅槃經》上又說,【大者,其性廣博】:什麼叫「大」呢?「大」的本性,是廣博而沒有邊際的、沒有邊涯的,【猶如虛空】:就好像虛空那麼無邊無際似的。【此明體遍】:這是說明「大」的本體是周遍的。

卍      卍      卍

我看見有好幾個居士做什麼事情都不用這個「具」;如果這個「具」沒有丟了的話,應該是用的。(編按:上人在美國對早期的在家居士受了菩薩戒者是可以使用臥具。)這個「具」,梵語叫「尼師檀」,中文叫「臥具」。所謂:

臥具尼師檀,長養心苗性;
展開登聖地,奉持如來命。

「臥具尼師檀」:這個尼師檀是拜佛用的;「長養心苗性」:你一展具,這是長養你的菩提心。「展開登聖地」:你一展這個具,就到這個具的上邊,這就是登到聖地了;「奉持如來命」:這是依照如來的法來修行的。

所以你們不要把這個具看得那麼簡單,就忽略了。你用一次,菩提心就多一點,就增加你的菩提道業。這個具,要是丟了呢,可以再找一找,找著它;要是沒有丟呢,就用一用它。這是很要緊的。修道就是在最微細的地方也不要馬虎,那才是修行。你們各位呀,不要把這個具看輕了!

六祖大師就是用這個具來化緣的。他去見陳亞仙的時候,就拿起這個具,說:「施主啊!你布施給我一塊地可不可以呀?我想造一個廟。」陳亞仙說:「你想化多大一塊地呀?」他說:「我多了就不要,就這麼一個坐具的地方。」陳亞仙一看,那個坐具也沒有多大,就這麼很小的一個具,所以就說:「那沒有問題!你要哪個地方都可以的,只要你歡喜就可以了。」
那麼,六祖大師把具一展,喔!把曹溪方圓大約有三十里地以內的地方都給舖上了,四大天王都現身了,站在四方。陳亞仙一看這種情形,啊!這個老和尚怎麼這麼厲害!說:「好啦!布施出來了!但是我祖先的墳在這個地方,我不能搬動的啊!」六祖大師說:「那沒有問題的,是許可你在這兒。」所以在南華寺六祖殿的左邊,陳亞仙的祖墳還在那兒呢。

所以這個尼師檀,這是一個很有用的東西,你們不要把它忽略了。

卍      卍      卍

J2.  相大 

[7]、相大。謂恆沙性德無不具故;互相即入,微細重重等,具十玄門,皆其相故;即經「方」字。方者,法也。

【二、相大】:第二種是解釋相大。相,就是這個「方」──這個「方」是講的這個相。

【謂恆沙性德無不具故】:這個「相大」,就是說的,自性具足這恆河沙數那樣多的德性之故。

【互相即入,微細重重等】:所以這種種相,互相即,互相入,不論是粗相、細相、微細微細相,都重重無盡。【具十玄門】:因為具足在前邊所說的十玄門,就是互相相即,也互相相入。【皆其相故】:這十玄門都是這部經的相之故。那麼,這部經的相是說得什麼呢?

【即經「方」字】:這部經的相,就是說「大方廣佛華嚴經」這七個字之中的「方」字;「方」字就屬於相大。這個「方」字又是什麼呢?【方者,法也】:「方」字,是法的意思;這一種法是無量無邊的,是無窮無盡的。

[7] 「二」相大:《佛教大藏經》作「二」;《中華大藏經》、《大正新修大藏經》、《卍續藏經》和《卍新纂續藏經》皆作「二者」。今本書依上人講解作「二」。

J3.  用大 

【三、用大。謂業用周普[8],如體遍故;即經「廣」字。《涅槃》云:「又大者,能建大義。」即是約用。良以《涅槃》無「廣」,「廣」與「大」同,故以「廣」釋「大」;《方廣》無「大」,「大」與「廣」合,故以「大」釋「廣」。今經具有,故各 [9] 配之。】

【三、用大】:第三種是用大,講這業用也是大。因為體大、相大,所以用也大。

【謂業用周普,如體遍故】:所說的,這個「業用」也是普遍地周遍法界的,就像前邊所講的體大是一樣的,它也是周遍的緣故;所以這個用,也是那樣的大。【即經「廣」字】:這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七個字裡邊的「廣」字;「廣」字也就屬於用大。

【《涅槃》云】:在《涅槃經》上說,【又大者,能建大義】:怎麼叫「大」呢?因為它能建立這個大的──這個意思就是能建立大的。【即是約用】:這就是說的用。

【良以《涅槃》無「廣」】:實在是因為在《涅槃經》上,它沒有一個「廣」字;【「廣」與「大」同】:既然這個「廣」字和這個「大」字是相同的,意思是一樣的;【故以「廣」釋「大」】:因為這個,所以用這個「廣」字來解釋那個「大」字。

【《方廣》無「大」】:在十二分教中有《方廣經》,在方廣部的經上就沒有「大」字;【「大」與「廣」合】:既然這個「大」字和這個「廣」字是一樣的意思,【故以「大」釋「廣」】:因為這個,所以用這個「大」字來解釋那個「廣」字。(編按:十二分教,是佛典依文體和內容的類別,分為十二種,又稱為「十二部經」。所謂「長行重頌並授記,孤起無問而自說,因緣譬喻及本事,本生方廣未曾有,論議共成十二部」,就是有長行、重頌、授記、孤起、無問自說、因緣、譬喻、本事、本生、方廣、未曾有、論議,這十二種分別。)

【今經具有,故各配之】:現在這部《大方廣佛華嚴經》的經名,又有「大」字,又有「廣」字,大廣具有,所以每一個字都各各配合起來講它的意思。

[8] 謂業用「周普」:《佛教大藏經》、《中華大藏經》和《大正新修大藏經》皆作「周普」;《卍續藏經》和《卍新纂續藏經》皆作「普周」。今本書依上人講解作「周普」。

[9] 故「各」配之:《佛教大藏經》、《中華大藏經》和《大正新修大藏經》皆作「各」;《卍續藏經》和《卍新纂續藏經》皆作「名」。今本書依上人講解作「各」。

J4.  果大 

【四、果大。謂智斷依正,普周法界故;即經「佛」字。】

【四、果大】:第四種是解釋果大,這種果位是最大的。怎麼果位大呢?因為成佛了。怎麼樣成的佛?

【謂智斷依正,普周法界故】:這就因為他智慧到極點了,智德圓滿了。「智」是智德,就是修智慧的;「斷」是斷德,就是斷惑業的。智德、斷德這兩種德。佛有一個智德,有一個斷德;就因為佛的智慧也到極點了,智德圓滿了,斷德也到極點了,所以斷也無所斷了!這就是說,因為佛這種智德和斷德都到極點了,依正二報也都圓滿了;「正」是正報,指佛的三身四智;「依」是依報,指佛的剎土等。所以這時候,佛的智德、斷德、依報、正報都能普周法界。這是說的什麼呢?

【即經「佛」字】:這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經題上的「佛」字;這個「佛」字,就是果大。

J5.  因大 

【五、因大。謂發菩提心,起解行願證,精勤匪懈,成諸位故;即經「華」字。】

【五、因大】:第五種是解釋因大。這個因也是大,為什麼因大?將來可成佛果。因大,果才大,將來成果也大。

【謂發菩提心,起解行願證】:所說的是,從發菩提心那時候開始──從發菩提心開始,這叫十信位;以後接著起解、行、願、證;「解」就是十住位,「行」是十行位,「願」是十迴向位,「證」就是證得十地的果位。

【精勤匪懈,成諸位故】:「精」就是精進、不退轉。「勤」就是不懶惰,要「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匪懈」就是不懈怠、不懶惰;不是今天我修行,明天我休息休息了,再等一等,就不修行了。因為精勤匪懈,所以才能成就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這種種果位的緣故。

【即經「華」字】:這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經題上的「華」字;這個「華」字,也就是因大。

J6.  智大 

六、智大。謂大智為主,運諸萬行,遍嚴一切,無所遺故;即經「嚴」字。

【六、智大】:第六種是解釋智大。

【謂大智為主】:就是說,以大智作為主體;【運諸萬行】:「運」是運載,也就是修行。因為你有大智了,所以你可以運用它來修行這一切的萬行,以及所修行的這種行門,【遍嚴一切】:就能莊嚴這個果德,以萬行的因華,來莊嚴無上的果德;【無所遺故】:就是一點點都不丟了它,不遺漏,也就是不失去。

【即經「嚴」字】:這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經題上的「嚴」字;這個「嚴」字就是智大。「嚴」是莊嚴,但也可以說是嚴謹。

怎麼叫「嚴謹」呢?就是你很小心地,修哪一種法都要把它修成功了,不要馬馬虎虎的。啊!譬如拜拜經,覺得拜了十三天了也沒有開悟,這十三天就改了,又去念經;念了十四天,覺得又沒有開悟,又改了;我要坐禪了,坐了十五天又改了,改念佛;念佛呀,念了十六天又改了,改了持咒;持咒持了十七天,又改了,改幹什麼呢?啊!我要持戒律了。這樣子啊,一樣十幾天、一樣十幾天,這就不能算是嚴了。這個「嚴」,就是不馬虎,很鄭重其事、很注意地來修這個萬行。

這個智大,因為你有智,才能會小心。你要是沒有智慧,愚癡的人,就馬馬虎虎,算了!算了!好像那個果某似的,一說什麼,就算了,所以算到今天了,他那個五眼還是閉著,六通也是沒開。

J7.  教大 

七者[10]、教大。謂一文一句,無不結通,遍於一切;十方三際,重重無盡故。即是「經」字。

【七者、教大】:第七種解釋教大。在「大方廣佛華嚴經」這七個字之中有教大;什麼叫「教大」呢?就是這一個教理,是「豎窮三際,橫遍十方」的。

【謂一文一句】:這所說的,就算僅僅是一字或一句,【無不結通,遍於一切】:在每一字或者每一句,它的道理都是重重無盡、無盡重重的,沒有不是結通而遍於一切。結通,就是把它結集起來,都是遍於一切經典。

【十方三際】:「十方」,就是東西南北四方,加上下二方,再加東南、西南、東北、西北這四隅,合起來,這叫十方。「三際」,是過去際、現在際、未來際;也叫「三世」,是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也又叫「三時」,就是過去時、現在時、未來時。【重重無盡故】:不單遍於一切經典,而且遍於十方三際的法界,這個教也是重重無盡的。

【即是「經」字】:這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經題上的「經」字;這個「經」字就是教大。這個教,講來講去,教就屬於經教,就是經的教理。

 [10] 七「者」教大:《佛教大藏經》無「者」字;《中華大藏經》、《大正新修大藏經》、《卍續藏經》和《卍新纂續藏經》皆有「者」字。今本書依上人講解作有「者」字。

J8.  義大

八者[11]、義大。謂所詮法,盡窮法界;乃至帝網,無所遺故。即總是六字。

【八者、義大】:第八種是解釋義大,義理是最大的。為什麼說義理大?

【謂所詮法,盡窮法界】:所說的是,因為它所詮顯的這個法,是盡窮法界的,徹法底源。【乃至帝網,無所遺故】:這個義理,是遍法界性的,徹法底源的;乃至於好像帝釋天的網羅幢一樣,光光相照,孔孔相通,重重無盡,互相交映;這個義理也是這樣子,好像這帝網似的,沒有遺漏的緣故。
【即總是六字】:這個義大是說的什麼呢?就是說,總起來「大方廣佛華嚴」經題上的這六個字,義理是非常之大的。

[11] 八「者」義大:《佛教大藏經》無「者」字;《中華大藏經》、《大正新修大藏經》、《卍續藏經》和《卍新纂續藏經》皆有「者」字。今本書依上人講解作有「者」字。 

J9.  境大

九者[12]、境大。以上法門,普以無盡眾生為化境故。

【九者、境大】:第九種是解釋境大;「境」是境界,境界是最大的。這是什麼境界呢?就是以法界眾生為境界。

【以上法門,普以無盡眾生為化境故】:在上邊所講的法門,是普遍以法界無有窮盡的眾生,來作為化導的境界之故。你說這個境界大不大呢?

[12] 九「者」境大:《佛教大藏經》無「者」字;《中華大藏經》、《大正新修大藏經》、《卍續藏經》和《卍新纂續藏經》皆有「者」字。今本書依上人講解作有「者」字。

J1 0.  業大 

十者[13]、業大。謂盡三際時,窮法界處;常將此法,利益眾生,無休息故。

【十者、業大】:第十種是解釋業大;「業」是業用,所造的業用是非常之大的。這是說的什麼呢?

【謂盡三際時,窮法界處】:所說的,盡過去際、現在際、未來際這三際的時間,把法界都窮盡了,窮盡法界這麼大的處所;【常將此法,利益眾生】:常常用在前邊所說的種種大法門,來利益一切眾生,【無休息故】:沒有一個時候停止了、休息了、不度眾生了,沒有一個時候不去度眾生的──就是盡過去際、現在際、未來際,和盡虛空、遍法界,沒有一個時候不是去教化眾生的,所以說這種的業用是非常大的。

 [13] 十「者」業大:《佛教大藏經》無「者」字;《中華大藏經》、《大正新修大藏經》、《卍續藏經》和《卍新纂續藏經》皆有「者」字。今本書依上人講解作有「者」字。

I2.  結會他文 

如《攝大乘》等七種大性,不離於此。

【如《攝大乘》等七種大性】:這就好像在《攝大乘論》等經論上,所講的七種大性,【不離於此】:都沒有離開現在所講的這十門,都是大同小異,道理都是差不多的。所說這七種的大性是:

第一,境界大性。怎麼叫境界大性呢?因為菩薩行菩薩道,他根據百千等無量無邊那麼多的經典,以廣大教法作為他的境界,來教化這一切眾生;所以第一就是「境大」,境界大性。

第二,行大性。菩薩能「正行一切自利利他廣大行故」,菩薩修行,修行什麼呢?修行自利利他無窮無盡廣大的這種行門。他修這種的行門,所以叫行大性。

第三,智大性。怎麼叫智大性呢?菩薩能「了知廣大補特伽羅法無我故」。 補特伽羅,就是「眾生」的別名,就是「我」;補特伽羅法,就是無我法。菩薩能知道這個無我法,所以他的智慧是廣大的。

第四,精進大性。菩薩行菩薩道的時候,他只有進而無有退,所以修行一天比一天有進步,一天比一天有成就;在這三大阿僧祇劫之中,以方便法門來勤修無量百千難修行的這種行門。

第五,方便善巧大性。菩薩用種種的方便和善巧的法門來教化眾生;他既不住生死,也不住涅槃。

第六,證得大性。菩薩證得如來無上的覺果,得到如來的十力、四無畏,又得到十八不共法──不共二乘的這種法;以及有無量無邊那麼多的大功德。

第七,業大性。「業」就是業用。菩薩因為要了生死,所以他就精勤修行;修行啊,他就窮盡生死的邊際,示現一切成菩提道,然後再能建立廣大諸佛所作的事。

所以前邊所講的七大,這「不離於此」,和前邊所講的道理都大同小異的。

G2.  方十義 

二、「方」十義者。方者,法也。即前十大,皆名為法;謂體法相法等。

【二、「方」十義者】:第二是講「方」字。這個「方」字也有十種義理的解釋,和「大」字的十種義是一樣的。什麼是「方」?【方者,法也】:這個「方」,就是方法。

【即前十大,皆名為法】:就是在前邊所講的十種「大」,都是方法的門。【謂體法相法等】:前邊講的有體法和相法等等,都是這個法。

G3.  廣十義 分二   
H1.  別釋廣字  H2.  合釋方廣
今H1.

三、「廣」十義者。廣者,多也。用多繁興,包無不盡故。則前十皆多,即明一遍一切,名之為「大」;一攝一切,名之為「廣」。亦可反[14]此。此約離釋。

【三、「廣」十義者】:第三是講「廣」字。這個「廣」字,也有十種義理。十種義理又怎麼講呢?怎麼叫「廣」呢?

【廣者,多也】:廣,就是廣多,很多很多的。

【用多繁興,包無不盡故】:這「廣」是屬於用──前邊那屬於體、相,這個是用。這個「用」,有很多很多的用途,有很複雜的用處;雖然是這麼繁多,但是它再多也都能包括了,沒有包不盡的。

【則前十皆多】:那麼在前邊的十「大」和十「方」都是多。【即明一遍一切,名之為「大」】:這就是說明了,這個一,也遍於一切;一既然遍一切,所以就叫「大」。【一攝一切,名之為「廣」】:一不是單獨的一,而是能攝一切的一;因為一是攝一切的一,所以給它起個名字就叫「廣」。

【亦可反此】:一若不能遍一切,就不能叫「大」;一若不能攝一切,就不能謂之「廣」。

【此約離釋】:這個道理,是把「廣」字分開來解釋,不是和別的字合起來解釋。

[14] 亦可「反」此:《佛教大藏經》、《中華大藏經》和《大正新修大藏經》皆作「反」;《卍續藏經》和《卍新纂續藏經》皆作「及」。今本書依上人講解作「反」。

H2.  合釋方廣 分二
I1.  正釋十義  I2.  結示本源
今I1.

若合釋「方廣」二字,亦有十義:(一)廣依義,謂若[15]言教繁廣,為生依故;(二)廣說義,宣說廣大甚深法故;(三)廣破義,破一切障,無有餘故;(四)廣超義,無有諸法能比類故;(五)廣治義,具攝無邊對治之法,為能治故;(六)廣攝義,通攝無邊異類法故;(七)廣德義,具攝二嚴諸勝德故;(八)廣生義,能生無量廣大果海故;(九)廣絕義,非是心識稱量所能知故;(十)廣知義,具足種智,破邪見障,無有餘故。】

【若合釋「方廣」二字,亦有十義】:前邊是單每一個字、每一個字來講經題的意思,假設要合起來解釋這「方廣」二字,也具有十種的意思。

【(一)廣依義,謂若言教繁廣,為生依故】:第一種意思,是說廣為眾生所依。是說這個教,繁多廣泛,所以為眾生利益安樂所依處之故。這「廣」的意思,就是為眾生所依,因為眾生是廣。

【(二)廣說義,宣說廣大甚深法故】:第二種意思,是說廣為眾生說法。這也就是說,演說這廣大奧妙的甚深這種妙法之故。

【(三)廣破義,破一切障,無有餘故】:第三種意思,是說廣能破除一切的障礙。這是說的把一切障礙眾生修道的法都給破了,沒有剩餘的緣故。

【(四)廣超義,無有諸法能比類故】:第四種意思,是說廣能超出一切。超出一切,也就是不可思議的意思。這也就是說其不可思議,沒有任何的法,能和這一種法來相比類的緣故;就因為它有這麼廣的,有這麼樣子能超出這一切的法。

【(五)廣治義,具攝無邊對治之法,為能治故】:第五種意思,是說廣治一切的習氣毛病。「治」是對治;對治什麼呢?對治一切的習氣毛病。這「廣治」就是能治,那無邊對治的法就是所治。能治的,就是這個法能治;所治的,是所治那些不合法的毛病。這是說的,它具足包攝無量無邊的對治法,因為它能治一切的習氣毛病之故。

怎麼叫「對治」呢?對治,壞以好對治,惡以善對治,缺以圓對治。本來他是壞的,現在用這個好的來對治他;本來他是惡的,現在用這個善法來對治他;本來他不圓,有缺的,現在用這個圓來對治他。這就是對治法。

【(六)廣攝義,通攝無邊異類法故】:第六種意思,是說廣攝異類的法。「攝」就是攝受。這是說的,和自己不同的法,這個法也能把它通攝到自己這兒來,這叫攝受。本來,不同的法,這是不容易攝收的;但是因為它是廣攝的,所以就能通攝無邊異類的法。

【(七)廣德義,具攝二嚴諸勝德故】:第七種意思,是說廣德義,德是非常之多。「二嚴」就是福嚴、慧嚴;用福來莊嚴,用慧來莊嚴,福慧二嚴。因為這個法,廣攝福慧二嚴之德──用福來莊嚴一切殊勝的德,用慧來莊嚴一切殊勝的德──所以這一切殊勝的德,就是不同一般的。

【(八)廣生義,能生無量廣大果海故】:第八種意思,是說廣生義。廣生什麼呢?這個法,就是能生無量廣大的果海之故。無量廣大的果海,也就是諸佛的一個覺海──覺悟的大海。

【(九)廣絕義,非是心識稱量所能知故】:第九種意思,是說廣絕義。「廣絕」,就是言語道斷了,心行處滅了,斷絕了。是說的這個法,不是心識所能稱量、所能知道的。「稱量」,好像看看它有多少,多是有幾噸,少是有幾盎斯,這叫稱量。因為用心識是沒有法子可以稱量,所以不能知道。

【(十)廣知義】:第十種意思,是說廣知義。前邊說廣絕,是不能知道的;現在說廣知,是所能知道的。【具足種智,破邪見障,無有餘故】:就是說的這個法,具足一切的種智,能把邪見和障道的因緣也給破了;把邪見也破了,把障礙也破了,一點都沒有剩餘的,所以就能顯出智慧。

 [15] 「謂若」言教繁廣:《佛教大藏經》、《中華大藏經》、《大正新修大藏經》、《卍續藏經》和《卍新纂續藏經》皆作「謂」;明本《南藏》、《淨源經疏會本》和《金陵疏鈔會本》皆作「謂若」。今本書依上人講解作「謂若」字。

I2.  結示本源 

此之十義,前四,即《雜集》第十一中四義;後六,即《入大乘論》第一中六義。

【此之十義】:這十種的意思,【前四,即《雜集》第十一中四義】:在前邊的四種意思,就是在《雜集》第十一卷裡所說的四種意思。【後六,即《入大乘論》第一中六義】:在後邊的六種意思,就是在《入大乘論》第一卷裡所說的六種意思。

G4.  佛十義 分三
H1.  依於本經  H2.  引佛地論  H3.  引真實論
今H1.

四、解「佛」十義者,即是十佛。「大」即法界佛;「方」即本性佛;「廣」即涅槃佛,及隨樂佛;「佛」即成正覺佛;「華」即願佛,及三昧佛;「嚴」即業報佛;「經」即住持佛。總不離心;七字皆是心佛。釋十佛義,如八地中,及〈離世間品〉辨 [16]

【四、解「佛」十義者】:前邊講「大方廣」;現在第四是講「佛」字。

【即是十佛】:這個「佛」字,具足十種的義理,也就是「十佛」:(一)法界佛;(二)本性佛;(三)涅槃佛;(四)隨樂佛;(五)正覺佛;(六)願佛;(七)三昧佛;(八)業報佛;(九)住持佛;(十)心佛。

【「大」即法界佛】:這部《大方廣佛華嚴經》經題中的「大」字,就譬喻法界佛;法界佛,是大而無外,因為它具足法界體的緣故。

【「方」即本性佛】:這個「方」字,就譬喻本性佛、自性佛。本性佛,是小而無內,因為它是本有智性的緣故。

【「廣」即涅槃佛,及隨樂佛】:這個「廣」字,就是一個大般涅槃,就是涅槃佛;又叫隨樂佛。涅槃佛,是化周遍;隨樂佛,是隨自己和他人之意,無不生的緣故。

【「佛」即成正覺佛】:這個「佛」字,就是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正覺佛,也就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

【「華」即願佛,及三昧佛】:這個「華」字,就譬喻願佛和三昧佛。願佛,是發願才成佛;三昧佛,就是正定佛。

【「嚴」即業報佛】:這個「嚴」字,就譬喻業報佛。「嚴」是莊嚴,這是由福德之業所莊嚴的;也就是萬行的因,而成就相好莊嚴身的緣故。

【「經」即住持佛】:這個「經」字,就是譬喻住持佛。是住持佛法的佛,使令法不墜的緣故。

【總不離心】:這十佛,總合起來都沒有離開現前這一念心,這現前一念心也具足這十佛的意思。

【七字皆是心佛】:這「大方廣佛華嚴經」七個字,都是以現前一念心來解釋「佛」字,都是譬喻心佛。

【釋十佛義,如八地中,及〈離世間品〉辨】:解釋十佛的意思,好像在〈十地品〉中第八地裡邊解釋得很清楚,以及在〈離世間品〉裡也有詳細的解釋。

[16] 及離世間品「辨」:《佛教大藏經》、《卍續藏經》和《卍新纂續藏經》皆作「辨」;《中華大藏經》和《大正新修大藏經》皆作「辯」。今本書依上人講解作「辨」。

卍      卍      卍

在中國的出家人,找一個師父,隨著師父出家,然後受戒;受戒之後,就要出去當參學。怎麼叫「參學」呢?就是到各處去訪友求明──訪這個善友,求這個明眼的善知識──來跟他學習佛法。

當參學,有三年的,有五年的,有十年的,有二十年的,這不一定的,那麼去親近善知識,學習真正的佛法。真正的佛法,是要躬行實踐的,要老老實實去修行的;不是懶惰的,不是享受的。當參學,是很苦的,到處人也看不起,到處要叩頭頂禮去求善知識──這不容易的!

在這個國家(美國),出家人是很少的,可以參學的地方也很少的。你們天天來聽經聞法,有的時間久了,就好像生了一種厭倦心。所以,今天我帶著你們去旅行,到另外一個地方去吃一點新的法味。

你們各位都是很聰明的人,到外邊去,所學的、所聽的,「是道則進,非道則退」,合乎道理就用它,不合乎道理就不用它。所謂「擇善而從,不善而改」,好的就照它修行,不好的就把它改了。這也是一個當參學的方法。因為我常常給你們講,我也不會講什麼經,也不會說什麼法。不過,他們都不說,我就來說一說;他們都不講,我就講一講。其實我自己知道,我講的盡是亂講──唉!盡亂講話,就不講了!

卍      卍      卍

H2.  引佛地論 

又,《佛地論》第一說「佛」亦具十義,謂「具一切智、一切種智,離煩惱障,及所知障,於一切法、一切種相,能自開覺,亦能開覺一切有情,如睡夢覺,如蓮華開。故名為佛。」

【又,《佛地論》第一說「佛」亦具十義】:在解釋這個「佛」字啊,又者,在《佛地論》第一卷說這個「佛」字,也具足有十種的義理。是哪十種的義理呢?(一)一切智;(二)一切種智;(三)離煩惱障;(四)離所知障;(五)於一切法;(六)一切種相;(七)能自開覺;(八)能開覺一切有情;(九)睡夢覺;(十)蓮華開。

【謂具一切智】:所說的,第一種的義理,就是具足圓滿一切的智慧。

【一切種智】:第二種的義理,就是具足一切的種智。「一切智」不是種種的智慧。這「一切種智」,不單是種種的智慧,而是一切種的智慧;也就是具足一切種子的智慧。

【離煩惱障】:第三種的義理,就是離開所有的煩惱障。煩惱是生死的根本,令眾生在六道輪迴流轉不止,不得解脫。煩惱能障道,那麼把它離開了,就離開煩惱障了。

【及所知障】:第四種的義理,就是離開所知障。煩惱障雖然離開了,你要再有一個所知障,還是沒有得到自在,還是有所障。

什麼是「所知障」?就是你知道,「我知道的比你多」,「我比你明白」。譬如說,「我們要坐禪啦」,他就說:「我知道坐禪。坐禪是坐到那地方,不是站到那地方;坐禪哪,就是把眼睛閉上,和睡覺差不多,然後就入定了。是不是這樣子?」啊!他就以為他知道這樣子就是「坐禪」了。或者人家說念經,他就說:「我知道,這『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從開始一氣念到最終了,這就是念經。」

其實,這個念經是要明白經義;你不明白經義就這麼念,好像「說食數寶」似的──說這個東西真好吃,那個三明治很好吃,那個起司夾麪包也很好吃的──只是口頭上說說,並沒有去吃,這是也沒有用的!人家說拜佛,他說他知道了:「這拜佛呀,就是跪在那兒叩個頭再起來;起來呀打一個妄想,然後再叩一個頭;在那兒叩頭的時候,再打個妄想。這就是叩頭了!這個叩頭也沒有什麼很奧妙的意思。」他就所知,就知道,什麼他都「知道」。其實這就是障。講經他也會講,說法他也會說,「你不會講,我會講!」這是所知障。

這所知障最厲害了!這所知障,好像他們這個 boss 什麼都知道,這就有這個所知障。他不知道他自己這麼樣子「不知以為知」,就是個愚癡!愚癡,就是被「所知」障,變成「所知障」,不是真知道;「真知道」是沒有「所知」的。今天談到我們這兒的人多數都是吃一餐的。他又比了:「我,我最近也不吃什麼了……。」他也說他和我們也一樣了。就像那個某某似的,他說:「哦!哦!誰誰開悟了,我和他是一樣的。」哈!這就是所知障。

【於一切法】:第五種的義理,就是對於一切法,他都明白。在前邊所講的「所知障」,他是因為有個障,所以不能明白一切法。這裡是,這一切法明白了,就沒有障了。

【一切種相】:第六種的義理,就是對一切種相都明白了。既然對一切法都明白了,那麼,對一切種相也都明白了。

【能自開覺】:第七種的義理,就是自己能開自己覺悟的智慧。這是內證。

【亦能開覺一切有情】:第八種的義理,就是也能開覺一切的有情眾生;不單能開自己的覺悟,也能開一切有情眾生的覺悟。

【如睡夢覺】:第九種的義理,就是從睡夢中也能覺悟。睡的時候作夢,那夢覺悟了;覺悟,這就沒有了,那個夢就空了!

【如蓮華開】:第十種的義理,就是好像蓮華被太陽一照,就開了,清淨無染。

【故名為佛】:因為有這十種的意思,所以起名為「佛」。 

H3.  引真實論 

又,真諦引《真實論》,亦有十義;恐繁不引。

【又,真諦引《真實論》】:「真諦」就是真諦三藏法師,這一位法師翻譯了很多經典。「引」是引證;就是把其他的論拿來證明這個「佛」字。他引什麼論呢?就是《真實論》。【亦有十義】:也有十種義。【恐繁不引】:「恐」是恐怕。因為恐怕這種的義理很多,所以就不把它每一個意思說出來。

這十個意思:(一)覺勝天鼓;(二)不由他悟;(三)離二無知;(四)已過眠夢;(五)譬如蓮華;(六)性淨無染;(七)具足三義;(八)具足三德;(九)具三寶性;(十)自知令他知。(編按:「離」二無知:明本《南藏》、《疏鈔別行原本》、《金陵疏鈔會本》和《刊定記》皆作「離」;《華嚴玄談會本》、《卍續藏經》和《卍新纂續藏經》皆作「斷」。今本書依上人講解作「離」。)

這十種的意思就這麼念一念,恐怕人還不瞭解,所以還要把它解釋一下。在清涼國師的鈔文是這麼記載,現在就稍微說一說。
(一)覺勝天鼓。第一種「佛」的意思,「覺勝天鼓者,天鼓有四德,今並過之。」什麼叫「覺勝天鼓」呢?這個天鼓不像人間的鼓,要你人去敲打它,它才響。天鼓是自己會響的,到響的時候它就會響,該停止的時候它就停止了;不像我們人間這麼麻煩,要人用手去敲打。天鼓既然自己會響,它有四種德;這個「佛」字都超過去它這四種德。這四種德是什麼呢:

(1)「能覺諸天,賊來云來,賊去云去。」天鼓能令諸天覺悟,覺悟什麼?就是不睡覺,覺了,覺醒了。覺醒啊,所以說「賊來云來」,「賊」就是阿修羅;當阿修羅來了的時候,這個天鼓就出聲音,就好像我們那個錄音帶一樣。你不要以為這天鼓不打它怎麼會響呢?那錄音帶怎麼會說話呢?一樣的道理。不過,它用那種電不是像我們人間這個電,比這個電又妙了。所以天鼓自然鳴,阿修羅來了,這個鼓一響的聲音,就說:「啊!阿修羅來啦,賊來啦!」警告諸天準備作戰。「賊去云去」,等到阿修羅兵撤退的時候,天鼓自然也就發出聲音說:「阿修羅已經去了!」所以天鼓這一鳴,諸天自然就都知道。

「佛即不爾,能令眾生覺三煩惱,若生知生,若滅知滅。」佛的德行不是這樣子,不是僅僅就能告訴你賊來了或者賊去了,不是這個!這是怎麼樣的呢?佛能以使令一切眾生覺悟這三種的煩惱。三種的煩惱,就是「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這三種煩惱,也叫「粗惑、細惑、無明惑」,或叫「粗惑、細惑、塵沙惑」。那麼對這三種煩惱,眾生都迷昧了,不知道;佛能令眾生覺悟這三種煩惱,知道這三種煩惱是很壞的。怎麼覺悟?這個煩惱生了的時候,他知道這是煩惱生了;煩惱滅的時候,他知道這個煩惱滅了。

(2)「天鼓能護天眾,能破修羅。」天鼓能保護這天眾,它這一響,這天眾就振起來這威德了;阿修羅呢,聽著就很不自在了,很不好受的。「佛即不爾,能救三苦,能破四魔。」佛可不是這樣子;佛怎麼樣呢?佛能救拔苦苦、壞苦、行苦,能救這三苦;又能破煩惱魔、五蘊魔、死魔、天魔,能破這四魔。

(3)「天鼓能令諸天受五欲樂。」天鼓一響起來,諸天就生起五欲之樂了;覺得財、色、名、食、睡,或色、聲、香、味、觸,這五欲之樂都現前了。「佛即不爾,能令眾生受出世樂。」佛的德行不是這樣子,佛能使令眾生得到出世的快樂──不是世間的快樂。

(4)「天鼓能令諸天生貪著心。」天鼓一響,能令諸天生出貪著天上的快樂,生出這種執著心來了,說:「啊,不要修佛法了,不要學佛了!這天上已經夠快樂了,應該知足了,不要再去貪了!」就起貪著天上快樂的心,不想要修佛法。「佛即不爾,能令眾生生出世心。」佛的德行不是這樣子,佛又超過去這種的力量;能使令一切眾生要求出世,想要超出輪迴得到解脫。

「具此四過,故云覺勝天鼓。」佛具足這四種超出天鼓的力量;所以說,佛這種的覺悟超出天鼓那種的力量。

(二)不由他悟。第二種「佛」的意思,「不由他悟者,無師自然智故。」佛具足無師智和自然智。有人教他,他也會修行;沒有人教他,他也會修行。你看啊,好像佛到雪山去修苦行修了六年,誰教他的呢?沒有人教他那麼苦。沒有人教他,說:「你坐到雪山修,你在這兒才能行,你不在這兒不行的。」沒有人那麼教他;是佛自己願意到雪山那兒去修苦行去。

(三)離二無知。第三種「佛」的意思,「離二無知,即是煩惱無知、所知無知。」佛離開二種無知;這二種無知是什麼呢?就是煩惱無知、所知無知。「煩惱」和「所知」這兩種都是很愚癡的人才有的。你不愚癡,就沒有煩惱障;你不愚癡,就沒有所知障。你有所知障,「你看,我講經比你們都講得好!」「你看,我的名譽比你們都高!」「你看,我的地位比你們都大!」這就是所知障了!

你怎麼搞得會知道你比旁人講得好?怎麼搞得你知道你名譽比旁人高?怎麼搞得你知道你自己的地位比旁人的大?這就是有所知障了!沒有所知障,是怎麼樣啊?你遇著比你再高的,他也不比你高;比你再低的,他也不比你低。這才是平等,沒有所知障。

佛是和眾生平等的,他見著馬、牛、羊、雞、犬、豕(豬)這些畜生,他覺得他和牠們一樣的。他不覺得:「你們都是畜生啊,我是佛啊!你們這些畜生要聽我這佛講的話!」沒有!佛和眾生都是平等平等的;即使是和餓鬼,佛都沒有分別。不過,餓鬼是餓鬼,畜生是畜生,佛是佛;但是佛和眾生不分別,不分彼此。這就是「斷二無知」。

(四)已過眠夢。第四種「佛」的意思,「已過眠夢者,凡夫眠而不夢,唯煩惱故。」佛已經超出這睡眠和迷夢的境界。因為「凡夫眠而不夢」,不是他不夢,凡夫就在夢裡頭也不知道自己在作夢呢──他醒著也是作夢,睡著了還是在作夢。並不是說他睡著了在作夢,他就是在沒有睡的時候也好像睡著一樣,在作夢的時候也不知道是在作夢。他為什麼不知道在作夢?就因為他有煩惱;有煩惱就沒有智慧了,雖然在夢中,他也不知道在作夢。

「二乘亦眠亦夢,以有無明及妄智故。」二乘的人,他知道有夢,但是他還是睡覺、還是作夢。為什麼?因為他還有無明,無明沒有斷;因為他還有妄智,妄智沒有斷。什麼是無明?就是無所明了。什麼是「妄智」?好像開眼的人,本來你用真實的智慧觀察一切的境界,這才對;他不是,他要先打妄想,怎麼打妄想呢?就什麼境界來了,他就想:「喔!這是怎麼回事?」他不是那個真實的智──那一看就知道了,不要想他就知道了。
那種智慧,就是「實智」。實智,就是境界來了,不用打妄想就知道了。你要想了之後才去推測、去研究:「哦!這是個什麼什麼?哦!它這就像個什麼?」要想!這一想,這就叫妄智。這二乘人的妄智。果某聽見沒有啊?(果某:聽見了。)你不要學這種妄智啊,以為你知道的;你要想了才知道,那就是妄智。

「佛不眠不夢,無有無明,捨妄解故。」佛在睡覺的時候也好像沒有睡覺一樣,他就在夢中也是覺悟的;佛在睡覺也是覺醒,在夢裡頭也沒有夢。佛是真實的,因為他沒有無明了!這個「妄解」也就是那個「妄智」。佛把妄智捨去了的緣故。

(五)譬如蓮華。第五種「佛」的意思,「譬如蓮華者,日光照觸,蓮華即開;十地行成,佛智自發。」譬如蓮華,因為日光一照,蓮華就會開了;菩薩在十地修行成功了,那個佛的智慧也就自然發出來了。

(六)性淨無染。第六種「佛」的意思,「性淨無染者,因時雖有煩惱,五欲不染。」這是說的,佛本性是清淨的。佛在因地的時候雖然有煩惱,可是佛在因地有五種不染。因為有五種不染,所以他性淨無染──本性是清淨的。

(1)佛無相。「佛無相故;譬如煙霧,不能染空。」佛無相,因為佛沒有相,所以就沒有煩惱可以染這個「無相」了──有相才能有所染,無相就無所染。譬如煙、霧,它本來是一種染污的東西。這個煙,它從煙筒冒出去,煙筒裡邊是黑的,它被煙染污了;那個霧,它在這地方散了,這地方也能有一股水氣留著。雖然煙和霧是一種染污的東西,可是它沒有法子染污虛空,虛空不受這染污。有人說:「現在這個空氣都不乾淨了,把這虛空的空氣都給染污了。」這是空氣染污,並不是虛空染污了;虛空根本就沒有相,怎麼會被染污呢?沒有法子染污的。佛的本性也是這樣子──佛是無相的。

(2)對治。「是對治故;譬如鎔鐵,不停蚊蚋。」這是說的對治法。對治什麼呢?對治這五種的不染義。這個佛性,什麼也不能染污的,好像鎔鐵的洪爐不停蚊蚋。鎔鐵,就是把鐵燒化了,變成水;鐵變成水了,有蚊蟲呀、小蟲子呀,飛到那裡邊就沒有了,不見了──這蚊蟲有本領喝人的血,但是牠沒有本領喝燒熱的鐵水;所以一到鐵化成的水裡邊,牠就沒有了,不見了。

(3)非處所。「非處所故;譬如大石,不能住空。」大石頭是在地下的,在虛空裡頭是不能停止。現在有直升飛機可以在虛空中停止,但它是要有一種機器來支配著,它才可以在虛空裡停止。如果你想要用一塊大石頭放到虛空裡停住,除非你有神通,就可以把這石頭放到虛空裡;沒有神通,是不能停住在虛空的,這虛空不是石頭所住的地方。所以,佛的本性就像虛空似的。大石頭就好比染污,染污是不能在虛空中停住的。
(4)無轉異。「無轉異者;譬如白玉,涅而不緇。」怎麼說沒有轉異呢?就是不變,怎麼樣子也不會改變佛這個本體。譬如白玉,你想用什麼來把它染污,也染不上的,它不會變的;你想把它染成黑色的,是做不到的。「涅」本來是一種染料,用來染成黑顏色,「緇」就是黑色的。這裡就是說,不能把佛這個本體給染污。

(5)妄不染真。「妄不染真;譬如幻刀,不能斫石。」那個虛妄的不會把這個真實的給改變了。這個虛妄就譬如什麼呢?譬如幻刀,也就是假的刀,不是真的刀。假的刀是不能斫石,它沒有法子把石頭斬成兩段的,這是辦不到的。

有這五種的意思,所以說,「因時有惑,尚不能染;果時惑盡,豈當有染?」佛在因地的時候,因為他還沒有斷一切惑,雖然有煩惱,可是這五種也不能染污佛的性,所以煩惱就不起作用。在因地尚且不能染污,在果地的時候,惑都斷盡了,煩惱都沒有了,更不會染污了!所以性淨無染。

(七)具足三義。「具足三義者,即是三佛。」三義,就是三佛──假名佛、寂靜佛、真實佛;這三種佛都具足。

(1)假名佛。「假名佛,謂六神通。」這是說佛有六種神通。六種神通有了,只可以成「假名佛」,不是真正證得佛的果位。什麼是六種神通?就是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盡通。

(2)寂靜佛。「寂靜佛,謂惑不生。」就是得到這種寂靜的境界了,得到三昧了,得到禪定的功夫了。你能得到這種定,惑就不生了,煩惱就沒有了。

(3)真實佛。「真實佛,謂即真如。」就是真正證得佛的果位了。這是說的真如。

(八)具足三德。「具足三德者,謂摩訶般若、解脫、法身。」就是般若德、解脫德、法身德,佛具足這三德秘藏。這三種德,就是佛的三身──般若德,是佛的報身;解脫德,是佛的應身;法身德,是佛的法身。

(九)具三寶性。「具三寶性者,謂同體三寶。」就是佛、法、僧三寶。佛在自性裡有同體三寶;怎麼叫「同體三寶」呢?就和十方諸佛都是具足這個三寶性。

(十)自知令他知。「自知令他知者,即是二利。」這種義理就是自己知道,令他人也知道,知道這種微妙的法。這就是說的自利利他。「謂佛智慧力,照真如境,名曰自知。」就是說的,以佛的智慧力,能照真如的境界,這叫自知。「復以慈悲力,說十二部經,令他知也。」又用慈悲這種的心力,來演說十二部經,令一切眾生也都知道這種妙法,所以這叫「自知令他知」。

G5.  華十義 分二
H1.  別釋十華  H2.  總相料揀
今H1.   

五、釋[17]「華」十義者。(一)含實義;表[18]法界,含性德故。(二)光淨義;本智明顯故。(三)微妙義;一一諸行,同法界故。(四)適悅義;順物機故。(五)引果義;行為生因,起正覺故。(六)端正義;行與願俱,無所缺故。(七)無染義;一一行門,三昧俱故。(八)巧[19]成義;所修德業,善巧成故。(九)芬馥義;眾德住持,流馨彌遠故。(十)開敷義;眾行敷榮,令[20]心開覺故。

【五、釋「華」十義者】:第五是解釋「華」字。這個「華」字,也有十種的意義。

【(一)含實義】:第一種是含實的意思。【表法界,含性德故】:表示在法界,含真如的自性;含真實的性德之故,所以叫含實。

【(二)光淨義】:第二種是光淨的意思,光明清淨。【本智明顯故】:這是說根本的智,就明白地顯現出來,顯現出自己本有的智慧光明之故。

【(三)微妙義】:第三種是微妙的意思;很微妙,很不可思議的。【一一諸行,同法界故】:八萬四千行門,每一個行門都充滿法界之故。

【(四)適悅義】:第四種是適悅的意思。【順物機故】:就是恆順眾生,令一切眾生都非常歡喜的、很快樂的。

【(五)引果義】:第五種是引果的意思。這個「華」,它能引出正覺的佛果;因華能引出佛果。【行為生因,起正覺故】:這個修行啊,修萬行的因華,能生正覺的佛果之故;所以這是以萬行的因華,來莊嚴無上的佛果。

【(六)端正義】:第六種是端正的意思。「華」有端正的意義。【行與願俱,無所缺故】:這是說的,這個行門和願門,都具足信願行三無漏學,常無缺失之故。第一要信,生出一種信心;有了信心,然後就有了願心;有這個願,然後就要去修行。願也常常無缺,修行也常常無缺;這樣,修行也圓滿,願也圓滿。

【(七)無染義】:第七種是無染的意思,沒有所染污。【一一行門,三昧俱故】:無論你所修行的是哪一個行門,一一行門都能成就你的三昧,具足三昧的定力之故。

【(八)巧成義】:第八種是巧成的意思,很巧妙地成就你所修的行門。【所修德業,善巧成故】:你所修的道、所作的德,都能善巧成就你所修的功夫之故。

【(九)芬馥義】:第九種是芬馥的意思。「芬馥」就是香,有一種香氣。花都有香氣,這香氣就是說的,【眾德住持,流馨彌遠故】:你所作的種種德行,能常住常持;因此你所放出的馨香,就能瀰佈很遠很遠的緣故。

【(十)開敷義】:第十種是開敷的意思。花會開,開得恰到好處。【眾行敷榮,令心開覺故】:這就是說,你修行啊,修到萬行莊嚴,這就好像花開了那麼茂盛的樣子;令你的心,一天比一天就明白多一點,一天比一天就覺悟多一點。

[17] 「釋」華十義者:《佛教大藏經》無「釋」字;《中華大藏經》、《大正新修大藏經》、《卍續藏經》和《卍新纂續藏經》皆有「釋」字。今本書依上人講解作有「釋」字。

[18] 「表」法界:《佛教大藏經》、《中華大藏經》、《大正新修大藏經》、《卍續藏經》和《卍新纂續藏經》皆作「表於」;明本《南藏》、《淨源經疏會本》和《金陵疏鈔會本》皆作「表」。今本書依上人講解作「表」。

[19] 「巧」成義:《佛教大藏經》、《中華大藏經》和《大正新修大藏經》皆作「巧」;《卍續藏經》和《卍新纂續藏經》皆作「功」,誤。今本書依上人講解作「巧」。

[20]「令」心開覺故:《佛教大藏經》、《中華大藏經》和《大正新修大藏經》皆作「令」;《卍續藏經》和《卍新纂續藏經》皆作「念」,誤。今本書依上人講解作「令」。 

卍      卍      卍

這個禮拜天,我們到另外一個佛堂去開光、開幕。禮拜六晚間六點半到那兒去灑淨。那麼以前說過,所有的居士願意去的,如果要到那兒吃齋,就早一點報名,我們這兒好告訴他們有多少人去。不過,去的人要隨喜功德,一個人要供養三寶五塊錢(美元);多了也不要,少了也不相當。有人願意去,就早一點報名;若沒有人願意去,也不勉強。

我們這修行啊,就像那個流水似的,不應該停止;尤其在這個戒期裡,最重要就是拜願。好像前幾天有人參加我們這個暑期班,他說他不知道為什麼要拜佛;他不明白的事情,你們應該解釋給他聽!那麼也沒有人解釋給他聽,這一個人也跑了。所以現在我們這個暑假班的人呢,這一個人都跑了,一個也沒有了。這不能說是我的過錯,因為我不會講英文;和新來的人,我也很少和他談話。一個人,你們都留不住,叫他跑了,這就見出沒有人管理事情。好像前幾天,我就對大家講:「所有居士願意去參加,要預先報名,然後再去。」結果呢,我們今天去了幾個居士,我們都不知道。這樣子,一點團結性也沒有。或者去,就是在早就說去,或者不去就說不去。那麼無論有什麼事情,有什麼消息發表了,我發現很多人都是等到最後一分鐘才決定這個事情怎麼樣。我說出來這種消息,也沒有人注意,這是錯誤的。

我們在這佛教一個開始的時候,一切事情都要有一種軌道。那麼,有的居士就說:「去吃一餐齋要拿五塊錢,這是很貴的。」不是錢的問題!這是你為法,為的供養三寶;這是你在三寶面前來種福,所以就用一點錢。這個錢本來是假的,但是你可以借假修真;你這個假要是捨不了,真的也不能成。我們到外邊去,不可以馬馬虎虎的,一定要很認真的。這一點,各位都應該注意!

在昨天,我說今天一早起,八點半,我們到他那兒去。但是我也忘了,在七點半到八點半是拜願的時候;我要想起來就會告訴各位,這個拜願可以在七點鐘開始,拜到八點鐘。這個拜願,還有其他一切功課,都不應該停止。我們就有旁的事情,除非在特別的情形之下,都不能停止這個拜願的。所以今天早起,我知道沒有拜願呢,我就覺得很對不起這兩位沙彌和這個沙彌尼。那麼把他們的這個受戒寶貴的時間都給空過了。我覺得心裡很難過的。

我們做事情是要步步認真的,才能有小小的成就;如果要不認真,就會一點成就也沒有。就是有成就,我們也覺得沒有什麼意思──因為我們沒有盡上這種真功夫,你就有所成就,也是一種僥倖的。怎麼叫「僥倖」呢?就是不應該得而得了。那麼以後,無論我們有什麼事情,這個拜願的功課和所有一切的功課,都不可以馬虎把它放過去!因為你差之絲毫,就謬之千里。我們出家,要問問「我們為什麼要出家」!我們出家也不是求名、也不是求利出家的;所以必須要忍苦耐勞,修這種種的行門。

今天(一九七二年九月三日)去三藩市佛教會弘福寺,給他們的佛像開光,我第一首偈頌是說:

釋迦牟尼無去來,法界虛空盡包該;
爾今光照三藩市,善信檀越福智開。

這是第一首偈頌,這也叫「說法」。這是說的什麼法呢?這是說的讚歎釋迦牟尼佛的偈頌。說釋迦牟尼佛無去無來;為什麼他不去不來呢?因為佛的法身是周遍法界的,盡虛空、遍法界都是佛的法身;所以才說「法界虛空盡包該」。包該,就是包括、該攝了。「爾今光照三藩市」:現在佛的光明遍照,照到三藩市這兒;善男和信女這些施主(檀越就是施主),他們都會得到福智莊嚴──福也莊嚴,慧也莊嚴,這叫福慧二嚴身。「開」就是莊嚴的意思;若不莊嚴,也就不會開。這是第一首偈頌,為釋迦牟尼佛像開光說的。

第二首是為彌勒菩薩開光說的。這個偈頌是說:

慈心三昧忍辱仙,化身千百度女男;
可惜對面人不識,山僧介紹結法緣。

這是說的彌勒菩薩,他修慈心三昧,對人都非常慈悲。彌勒菩薩就叫「慈氏」,又叫「阿逸多」;「阿逸多」是梵語,譯為「無能勝」。他修慈悲三昧,入慈心定,又修忍辱的行門──人家不能忍的他都能忍。他化千百億身來度男度女。他費了這麼大的心機,可是這世界人都太愚癡了;「可惜對面人不識」:他就走到人家面前,人也不認識他。「山僧介紹結法緣」:山僧,就是住山的這麼一個出家人;我們所住的金山寺,就是個山。我說:「哦,這位是彌勒菩薩!」這一介紹,他們就認識了──這就結法緣。

第三首是為觀世音菩薩開光說的。這個偈頌是說的:

二七無畏四八應,離言說法聾啞聽;
西方久仰觀自在,南海大悲願光臨。

「二七無畏四八應」:「二七」是一十四,這是觀世音菩薩的十四無畏;無畏,就是不恐懼。「四八」是三十二,這是三十二應身。「離言說法聾啞聽」:觀音菩薩是離言說相,離心緣相來說法;給誰聽呢?給聾子聽,給啞巴聽。觀音菩薩講的「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是叫你反聞聞自性──迴光返照,追究你自己的自性──性成無上道。

「西方久仰觀自在」:這「西方」有兩個講法。西方,是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這是西方三聖。我們東方的人不是在極樂世界那兒,故叫東方;我們人人都信仰觀世音菩薩,所以久仰觀自在。又者,另一個說法,西方就是西方的人──美國人、英國人,在西方的這些人;這些人雖然不信佛,也都知道有一位觀世音菩薩,久聞其名,久仰其德。

「南海大悲願光臨」:「西方」就對「南海」,「久仰」對個「大悲」,這都是對聯──這偈頌裡邊多數都是對聯。「久仰觀自在」和「大悲願光臨」是對著,這都可以說是對聯。大悲,就是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願光臨,就是我們希望他到娑婆世界來,到我們這兒來。這是觀世音菩薩的偈頌。

還有一首是為韋馱菩薩開光的偈頌,就是:

韋馱菩薩誓願深,擁護道場退妖氛;
山門清淨人康泰,弘福寺內立奇勳。

「韋馱菩薩誓願深」:韋馱菩薩發的誓願最深;「擁護道場退妖氛」:他擁護所有的道場,把妖魔鬼怪都給趕走了。「山門清淨人康泰」:山門裡頭都很清淨的,人都平安,很健康的,很舒服的;「弘福寺內立奇勳」:在這弘福寺裡邊,韋馱菩薩立了一點功勞。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人;應觀法界性,如來唯心造。」你笑我念錯了?是不是?「若人欲了知」:若,是假設。人,就是一切的人。欲了知,欲了知個什麼呢?欲了知──人怎麼樣做人。「三世一切人」:說「我聽說是『三世一切佛』,師父怎麼念成了『三世一切人』呢?」人就是佛嘛!人,你叫他是「佛」,也可以的;佛,你叫他是「人」,也可以的。為什麼呢?人,可以成佛;佛,是人成的。所以你若說是「佛」呢?沒有人懂。「什麼叫『佛』啊?」沒有人真正知道。你若說是「人」呢,人人都知道是有個「人」。那麼知道有個「人」,就好辦啦,也容易了。(編按:全文,請看後邊附錄「十法界不離一念心」)

我今天有一個規矩又要立出來,立出什麼規矩呢?我希望以後我們這兒的人,不要那麼多的holiday(假日),不要那麼多的旅行。若是放假的日子啊,以研究佛法作旅行,以研究佛法作holiday。為什麼呢?因為 holiday--去旅行,太危險了。你看看!每一個放假的日子,死的人就不止一個,一定是多過一個;那麼多過一個,去旅行的,或者就有份的。所以在這個國家,我們要矯正這個風氣。這個國家人人都願意玩,願意去旅行。我們佛教徒就要改善這個風氣,做佛教徒的不要去旅行,不要旅行那麼多。有這個時間來研究佛法,你說多好!來誦一誦經、念一念咒、拜一拜佛,那更好!

拜佛是功德無量的,「佛前頂禮,罪滅河沙」,你在佛前拜一拜,你恆河沙的罪業都滅了;「捨錢一文,增福無量」,我可不是叫你們捨錢給我,你們要明白。你們有錢,到其他的道場去捨去,那給你們增福是很多的。我們這個地方,因為我們都是苦惱人,受不了人的供養;若是供養一多,我們或者就會死了;若沒有人供養呢?我們這個苦命運、這個苦生命就多活幾天。你看!我們雖然苦,我們也願意多活幾天,不願意現在就死了。所以你要捨錢,願意捨錢,到旁的地方去捨去,我絕對是贊成的。因為其他種福的地方多得很,不需要一定在金山寺。金山寺都是苦惱人,都是沒有福報的人,所以你們在這兒求福是求不到的──你們不要害怕,我們餓不死!

我今天晚間想起這個如意女來了。她是周朝的一個鬼,被雷劈了;她又修成一種魔術,雷也沒有法子打她了。那麼她就各處去作怪,然後就遇到我了,她要皈依三寶,現在是改邪歸正了。這要是說起來啊,可以寫一本書。現在你們不要怕她了;她即使來到這地方,也不會害人了。(編按:全文,請看後邊附錄「如意魔女」)

卍      卍      卍 

H2.  總相料揀 

然「華」有二種:(一)草木華,喻萬行因;然或因[21]與果俱,或不與俱。(二)嚴身華,通金玉等,喻於神通眾相等,唯與果俱。前十義中,一五九十,局於草木,餘通二華。

【然華有二種】:前邊講「華」,「華」有十義。現在又單單把「華」提出來;「華」分出來有兩種,第一種是草木華,第二種是嚴身華。

【(一)草木華】:第一種是草木華──有草的花,有木的花。

【喻萬行因】:草木這兩種華,就譬喻「萬行的因華,莊嚴無上的果德」。什麼是萬行的因華?就是菩薩在因地所修種種的行門,和所做的種種功德,也就是六度萬行。這萬行的因華,言其很多種的法門,或者修布施、或者修持戒、或者修忍辱、或者修精進、或者修禪定、或者修智慧,這是六度。萬行,就是修種種利益人的行門,所謂自利利他、自覺覺他、自度度他──這都是修因華。

這「草木華」就譬喻萬行的因華。雖然譬喻這萬行的因華,那麼又說回來,這種萬行的因華,有「因與果俱」的。

【然或因與果俱】:怎麼叫「因與果俱」?就是所說的「因該果海」,在這個種因的時候,就是結果的時候;也是「果徹因源」,在這個結果的時候,也是種因的時候;也就是「即因即果,即果即因」。在因上就有果,在果上就有因,這叫「因果同時,因果不二」。這是什麼華呢?這就是這「蓮華」。蓮華,一開花就結果,是花果同時。這叫「或與果俱」。

【或不與俱】:這種萬行因華,或者「不與果俱」。怎麼叫「不與果俱」?好像桃樹,開花之後才能結桃子,桃子一天比一天長大了,然後才熟;開花的時候就沒有果實,有果的時候又沒有花,不是同時有花有果。其他的李樹、梨樹、杏樹等等所有這一類樹的花也是這樣,不是花果同時俱有。所以說「或不與俱」。這是第一種的草木華。

【(二)嚴身華】:第二種是嚴身華。怎麼叫「嚴身」呢?「嚴」是莊嚴、嚴飾;就是戴到身上覺得很美麗的。你看,菩薩身上都掛著瓔珞;為什麼掛著瓔珞呢?這也就是莊嚴菩薩的功德。這是嚴身的華。【通金玉等】:就像你用金子或者玉之類的,你把它做成的華,都可以莊嚴其身。這譬喻的什麼呢?

【喻於神通眾相等】:這就是以「華」來譬喻六種神通和三十二相。「神通」是指六種神通,就是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盡通。「眾相」就是指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佛的三十二相,每一相都是現大丈夫相;有三十二種大人之相,又有八十種隨形好。所以「嚴身華」和「金玉等」,這都是譬喻六種神通和三十二相。

【唯與果俱】:這種的華,只有在果上,才能有這種嚴身的華、有神通、有光明的妙相。這是第二種的嚴身華。

【前十義中】:在前邊所講「華」的十種義理裡邊,【一五九十,局於草木】:第一種含實、第五種引果、第九種芬馥、第十種開敷,這四種是說的草木華。【餘通二華】:其餘的第二種光淨、第三種微妙、第四種適悅、第六種端正、第七種無染、第八種巧成,這六種可以說是草木華,也可以說是金玉華,通這兩種華。

[21] 然「或因」與果俱:《佛教大藏經》、《卍續藏經》和《卍新纂續藏經》皆作「或」;《中華大藏經》和《大正新修大藏經》皆作「或因」。今本書依上人講解作「或因」。

G6.  嚴十義 分三
H1.  十總釋   H2.  十別釋  H3.  十以八句互嚴
今H1.

六、釋[22] 「嚴」者。即上十華,同嚴一佛;為嚴不同,亦是十義。

【六、釋「嚴」者】:第六解釋「嚴」字。「嚴」就是莊嚴,也就是嚴飾。

【即上十華,同嚴一佛】:這個嚴飾,就是上邊這十種華的意思;以這十種「華」的意思來莊嚴佛。【為嚴不同,亦是十義】:雖然這十種華的意思就是十種莊嚴的意思,但是這十種華只是本身的莊嚴,還沒有來莊嚴佛呢!因為這個「嚴」字所莊嚴的不同,所以現在講到「嚴」,這十種莊嚴就是莊嚴佛了!這也有十種的義理。

[22] 「釋」嚴者:《佛教大藏經》無「釋」字;《中華大藏經》、《大正新修大藏經》、《卍續藏經》和《卍新纂續藏經》皆有「釋」字。今本書依上人講解作有「釋」字。

H2.  十別釋 

又上十華,如次嚴前十佛,即是十義,而總別無礙。

【又上十華】:又上邊所講的十種華,【如次嚴前十佛,即是十義】:在後邊就好像這個「嚴」字,莊嚴前邊那十佛,變成百嚴;每位佛有十種的莊嚴,十佛就有一百種的莊嚴。這就是前邊「華」的十種義理。【而總別無礙】:「總」就是嚴一佛,「別」就是嚴十佛。這嚴一佛和嚴十佛,說總也是無礙,說別也是無礙,互相莊嚴,這是圓融無礙的法門。

卍      卍      卍

在傳戒的期間,天天拜佛,天天講經,這是做什麼呢?這就是莊嚴我們的法身,這叫「以佛莊嚴而自莊嚴」。在拜願的期間,有毛病的人應該特別誠心來拜願;拜願能感動佛,感動菩薩,感動天龍八部一切護法善神,你無論有什麼毛病都會好的。你有一分的誠心就有一分的感應,有十分的誠心就有十分的感應,有百分的誠心就有百分的感應,有千萬分的誠心就有千萬分的感應。

那麼,在這一生之中,難遭難遇這個無上甚深的微妙法;我們現在遇著了,就要盡心竭力去修持去,去行持去。在拜佛的時候,要作一種觀想;觀想十方諸佛都來給你摩頂,加持你,令你業障都消除了,善根就增長,一切的疾病在不知不覺之中就好了。所以拜佛是最要緊的!

在拜願的期間,除非有特別的情形之外,誰都應該參加這個拜願。這拜願是最好的,一方面能做運動,令你身心通泰,氣血交流;你能做這種運動,一切的疾病啊,不要說有菩薩來加被你、來幫助你,就是沒有菩薩幫助你,你都會好的,一切的疾病都會好的。所以我們在拜願的期間,如果沒有特別重要的事情,人人都應該參加拜願的,這是很要緊的!因為我們這個戒期就快要圓滿了;在圓滿之後,我們就不這樣子來拜願了,就又用旁的功夫了。

在我們這個戒期裡邊,你們一般的人不知道,在這兒有很多的眾生都跟著拜願呢,跟著想要來受戒;不是單單就我們這幾個人,有很多幽顯的靈祇,都在這兒護持道場。你們各位要特別注意這一點!

卍      卍      卍

H3.  十以八句互嚴 分二
I1.  別約十義五對以顯互嚴   I2.  收成四句以顯互嚴
今I1.

更有十義:
(一)用因嚴果以成人[23];是華嚴佛;由因得果故[24]
(二 )以果嚴因以顯勝;成果之後,令一一因行,皆無際故。
(三)以人嚴法而顯用;謂佛曠劫修因;方顯法之體用故。
(四)以法嚴人以顯圓;若不得法之體用,因果不能圓妙故。
(五)以體嚴用以令周;謂用不得體,不周遍故。
(六)以用嚴體而知本;若無大用,不顯體本之廣大[25]故。
(七)以體嚴相而知妙[26];謂相若有體,便即入重重故。
(八)以相嚴體以明玄;無相[27]不顯體深玄故。
(九)以義嚴教超言念;由所詮難思,能詮言離故。
(十)諸因互嚴以融攝;如禪非智無以窮其寂,智非禪無以深其照等。

【更有十義】:在前邊所講「大方廣佛華嚴」六個字,把它總合起來,又有十種的義理:(一)用因嚴果;(二)以果嚴因;(三)以人嚴法;(四)以法嚴人;(五)以體嚴用;(六)以用嚴體;(七)以體嚴相;(八)以相嚴體;(九)以義嚴教;(十)諸因互嚴。

【(一)用因嚴果以成人】:第一種道理,是用萬行的因華,來莊嚴無上的果德以成人──「人」就是佛。這就是說的,用萬行的因華,來莊嚴無上的果德而能成佛;【是華嚴佛】:就是用「華」來莊嚴這佛。怎麼樣成的佛呢?

【由因得果故】:因為佛在三大阿僧祇劫都修福修慧,百劫種相好──在一百個大劫都修這個相好。修福的時候,就是很微細的、很小的福報,他也去修;不會因為這個福報小,他就不修了。所以說就是微塵那麼小的福報,他也不捨去。那麼他也不享受福,為什麼不享受呢?就等著成佛之後再享受。你看!那些個修苦行的人,都是想等待成佛之後,這福慧莊嚴了,再永遠也不受苦了。

「三大阿僧祇劫」,沒有聽過的就不明白,已經聽過的就都懂了。什麼叫「阿僧祇劫」呢?「阿僧祇」是梵語,譯為「無量數」。每一個阿僧祇劫,是一個無量數;無量數,就是用算數譬喻沒有法子能形容得出來的數目。「三大阿僧祇劫」,就不是一個算不出來的這個數目,而是連三個都算不出來這麼多的數目的大劫,算數譬喻所不能及。這是形容時間特別長。

這是由因得果故。因為佛在因地修福修慧,到果地才證得佛果;得佛果之後,才福慧二嚴。所以佛是福慧莊嚴,就是所謂「兩足尊」。

有的人修行,就修福,他不修慧;有的人修行,就修慧,他不修福。都是偏於一邊了,沒有能福慧雙修,所以得到的果報也就不圓滿了。

修福,就是要做種種的善事、做種種的功德;好像布施、供養三寶、造橋鋪路、建寺建塔,這都是修福的功德。

修慧,就要看經或者拜經,或者念經、研究佛法、聽經。你或者印經;有印經的,你隨喜印幾部經。你或者拜懺。這都是修慧。

你或者印經。你看那個人,怎麼那麼聰明呢?就因為他在多生多劫或者念經、或者拜經、或者看經、或者印經、或者他自己印了很多經送給人──以經典作為贈送人的禮物。所以他就非常聰明了,他智慧就很高超的,記憶力也很好的;因為他流通法寶,令法寶普遍,這就是修慧。

古人有這麼兩句話,說:

修福不修慧,象身掛瓔珞;
修慧不修福,羅漢托空缽。

這個「修福不修慧」,他不修智慧,這樣的修道人呢,就會修得將來做一個大笨象;這大笨象身上掛著很多瓔珞,這是有福了,但是牠沒有什麼智慧,這叫「修福不修慧,象身掛瓔珞」。象身掛上一些個珠寶,用珠寶來莊嚴大笨象;莊嚴可是很莊嚴的,因為用這麼多值錢的、有價值的東西來莊嚴牠,可是牠就沒有智慧。

怎麼說「修慧不修福,羅漢托空缽」呢?你要是單單修慧、修智慧,不愛惜這個福,你盡給人家一些個麻煩,自己不修福;這樣的修道人,智慧可是有了,但是沒有人供養──你要出去化緣,到外邊去托缽乞食,沒有人布施給你;因為你沒有修過福,所以這個福就沒有,沒有人供養你!這就是因為修慧不修福。

那麼要福慧雙修呢?就像這《大方廣佛華嚴經》似的,用「華」來莊嚴,用德行來莊嚴。福慧二嚴,福也莊嚴,慧也莊嚴,所以這是由因得果的緣故。

【(二)以果嚴因以顯勝】:第二種的道理,是用妙覺的佛果,來莊嚴這個因華。這是殊勝了,這是特別殊勝了!

【成果之後】:等成就佛果之後,【令一一因行,皆無際故】:你成就佛果了,令以前在因地所修的每一個行門,都是重重無盡,沒有邊際的緣故。

【(三)以人嚴法而顯用】:第三種的道理,是以人來莊嚴法,而顯出這個法的妙用不可思議。這是說的什麼?

【謂佛曠劫修因】:這是說的,佛在無量劫以前,修這種萬行的因華。【方顯法之體用故】:佛在無量劫修這種的法門,才顯出這個法的法也大,體也大,用也大,都是有一種不可思議的體用之故。

【(四)以法嚴人以顯圓】:第四種的道理,是用「大方廣」的法,來莊嚴福慧二嚴的人,顯出這個法是圓融無礙的,是妙不可言的。

【若不得法之體用,因果不能圓妙故】:假設你不明白「大方廣」的體和用;那麼,因也不能圓,果也不能圓。為什麼?因為它沒有體用。沒有體用,就有一種分別;有了分別,就不能有圓融無礙不可思議的境界。

【(五)以體嚴用以令周】:第五種的道理,是以大的「體」來莊嚴大的「用」,以使令這個「用」周遍法界。這是說的什麼呢?

【謂用不得體,不周遍故】:這是說,用雖然大,但是如果沒有這個本體,這個「用」也不會周遍的。因為體周遍,所以用也周遍。

【(六)以用嚴體而知本】:第六種的道理,是以大的用來莊嚴大的體。怎麼有個用呢?因為它有個體,這個「體」就是根本。你要是不知道這個根本,你就不明白這個法的本源。

【若無大用,不顯體本之廣大故】:因為這個用是廣大無邊的。怎麼會有廣大無邊這麼大的一個用呢?因為它的本體也是大的,體的根本是廣大的,所以這個用也就大了。這意思是,如果沒有廣大無邊的用,就不能顯出本體的廣大之故。所以有了大用,才能顯出本體的廣大。

現在講《華嚴經》,《華嚴經》這個道理是重重無盡的,無盡重重的──說過來又說過去,說過去又說過來,道理是左一層、右一層,說也說不完,講也講不完。前邊這「大方廣佛華嚴」六個字,每一個字用十種的意思把它講出來;那麼,現在又把這六個字合起來,用這十種的意思再把它講一遍。其實,不要說十種的意思,就百種千種萬種這個道理都有的;不過,就用這個十種的意思來說少少的一部份。

卍      卍      卍

拜願的時候,大家還要誠心一點!誠心拜願,你有業障的,業障就消除;你有疾病的,疾病就消除;你有什麼麻煩的事情,麻煩的事情也沒有了。這個拜佛的力量是不可思議的,我們不要把這個拜佛看輕了!

前幾天來了一個學佛法的,他就不懂這個拜佛是怎麼一回事。這個拜佛,是最要緊的,要拜佛、要頂禮,他不明白。那我們這些個人也都不肯布施,也不肯把這個拜佛的道理給他講明白了。這是很可惜的一件事。

對你們說一個這個。吃這個包子不能牛油(Butter,奶油、黃油)來吃的。你們這外行,也沒有吃過包子,還塗牛油。吃包子不需要塗牛油的。這才是一個大外行的吃法呢!我很早很早就要告訴你們這個道理,但是我因為對吃的東西不太注意,所以忘了。在昨天呢,我看見果瞻弄一個包子塗著牛油,他以為這是無上醍醐的妙味了。其實啊,你把這牛油在外邊那麼一塗,就把裡邊那個餡子的味道也都給解去。這魚與熊掌不可得兼的。

為什麼要講這個?因為這個吃東西是人生一件大事;尤其我們吃一餐的人,這更是一個大事。這個大事你要是不明白,那個小事你更做不了了。本來呢,真正修道的人,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但那是真正修道的人;我們這一些個假修道的人呢,就視而見,聽而聞,食而知其味。所以我們就要研究研究這個味道。我們現在知道這個味道了;你知道這個味道,再能不著住這個味道,那就是有辦法了,和那個食而不知其味差得不太遠了。

卍      卍      卍

【(七)以體嚴相而知妙】:在這十義的裡邊,第七種的道理,是以這個大的體來莊嚴這個大的相。由這個體相就知道有大的用──體也大,相也大,用也大;所以「大方廣」的體相用都大。「大」字是體,「方」字是相,「廣」字是用,所以「大方廣」就是體相用。

【謂相若有體,便即入重重故】:這是所說的,這個相假使要再有個體,相就是體,體也就是相,就能相即相入,這種重重的道理是說不能說盡的。

【(八)以相嚴體以明玄】:第八種的道理,是用這個大相來莊嚴這個本體,以彰明體相這種深玄的道理是無窮無盡的。

【無相不顯體深玄故】:這個體假設沒有相,也顯不出這個體的深玄。因為這個體相用,這三大是互相由藉,互相幫助的;也互相即,也就互相入。

【(九)以義嚴教超言念】:第九種的道理,是以「大方廣佛華嚴」六字的意思來莊嚴這部經;所以這已經超出言語和念慮,也就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這個「念」就是心行滅處。

【由所詮難思,能詮言離故】:因為由所詮顯的道理是不可思議的,所以能詮的言思也離了、也沒有了。能詮和所詮都是不可思議的境界。

【(十)諸因互嚴以融攝】:第十種的道理,是以一切萬行諸因,互相莊嚴,互相圓融,互相攝照。這是說的什麼呢?

【如禪非智無以窮其寂】:好像你修禪定,一定要有智慧;你要是沒有智慧,你就在那兒坐禪,坐得愚癡了,愈坐就愈愚癡──說這個禪就叫你不明白,我就學不明白;坐那地方啊,就變成一個頑空。頑空像什麼呢?就像木頭似的,又像石頭似的,沒有知覺了,變成無情了,變成一個草木了。你修禪,沒有智慧來幫助你,這就變成愈修愈愚癡,愈修愈不明白!你要有般若的智慧來幫助這個禪,在定中有了智慧,就能照了萬法,照了諸法實相,照見五蘊皆空。

「觀自在菩薩」,觀自在菩薩就是一個人在那兒修行打坐呢!說是說觀世音菩薩,實際就是你坐禪那個人──你觀自在,不要觀不自在,要愈觀愈自在;自在,怎麼樣呢?就能「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了。你這一自在,就有了般若智慧;有般若智慧,你就能照見五蘊皆空。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受即是空,空即是受;受不異空,空不異受。
想即是空,空即是想;想不異空,空不異想。
行即是空,空即是行;行不異空,空不異行。
識即是空,空即是識;識不異空,空不異識。

這五蘊皆空了,「照見五蘊皆空」,這就是到這種寂滅的境界了。五蘊都空了,所以這時候煩惱也沒有了!煩惱沒有了,這就叫什麼呢?「度一切苦厄」了!你有煩惱,就有苦厄;沒有煩惱了,就沒有苦厄了!這就是「窮其寂」。

【智非禪無以深其照等】:你要是單單有智慧而沒有禪定的功夫,你也不能明白一切法。這個「照等」就是明白一切;「照」就是明白,「等」就是等於一切法。所以要有禪定的功夫,智慧才能光明普照;這智慧光明現前,就照了諸法實相,就照見五蘊皆空,而能度一切苦厄了。

[23] 用因嚴果以「成人」:《佛教大藏經》、《中華大藏經》和《大正新修大藏經》皆作「成人」;《卍續藏經》和《卍新纂續藏經》皆作「成人故」。今本書依上人講解作「成人」。

[24]「是華嚴佛,由因得果故」:《佛教大藏經》、《大正新修大藏經》、《卍續藏經》和《卍新纂續藏經》皆作「是佛華嚴,果由因得故」;明本《南藏》、《淨源經疏會本》和《金陵疏鈔會本》皆作「是華嚴佛,由因得果故」。今本書依上人講解作「是華嚴佛,由因得果故」。

[25]不顯體本之廣「大」故:《佛教大藏經》、《中華大藏經》和《大正新修大藏經》皆有「大」字;《卍續藏經》和《卍新纂續藏經》皆無「大」字。今本書依上人講解作有「大」字。

[26]「無相」不顯:以體嚴相而知「妙」:《佛教大藏經》、《中華大藏經》、《大正新修大藏經》、《卍續藏經》和《卍新纂續藏經》皆作「妙」;《金陵疏鈔會本》作「用」,誤。今本書作「妙」。

[27]「無相」不顯:《佛教大藏經》、《中華大藏經》和《大正新修大藏經》皆作「體若無相」;《卍續藏經》和《卍新纂續藏經》皆作「體如無相」;明本《南藏》、《淨源經疏會本》和《金陵疏鈔會本》作「無相」。今本書依上人講解作「無相」。 

I2.  收成四句以顯互嚴 分二
J1.  標  J2.  釋
今J1.

又上來互嚴,皆有相資相即四句。今且約理行互嚴以明。

【又上來互嚴】:在前邊所說「大方廣佛華嚴」六字的十種義理還沒有說完。現在又用「大方廣」和「佛華嚴」來互相莊嚴。【皆有相資相即四句】:在前邊所說道理,都有相資和相即的四句。什麼是「相資」?就是你幫助我,我幫助你,互相幫助。什麼是「相即」?就是沒有分別,「大方廣」就是「佛華嚴」,「佛華嚴」也是「大方廣」。相資相即,各有以下這四句:

相資的四句:(一)理由修顯;(二)行從理發;(三)理行俱融;(四)理行俱泯。相即的四句:(一)唯理;(二)唯行;(三)俱融;(四)俱泯。

【今且約理行互嚴以明】:現在約這個理和修行,「理」就是所具的妙理,「行」就是所修行的道路,來說明白這種互相莊嚴的道理。

J2.  釋 分二    K1.  相資    K2.  相即 
今K1.

初,相資四句者:(一)理由修顯,故以行華嚴理。

【初,相資四句者】:那麼它最初互相相資,你幫助我,我幫助你,有這麼四句。第一句是說妙理由修行顯出來的;第二句是修行從妙理發出來的;第三句是說妙理和修行是圓融無礙的;第四句是說妙理和修行都沒有了。

【(一)理由修顯,故以行華嚴理】:第一句就講「理由修顯」,這個「理」怎麼會有理呢?因為你一修行,就有所成就了;有所成就,就顯出這個妙理來了。因為這樣子,所以以修行萬行的因華,來莊嚴妙理;因為以萬行的因華顯出妙理來,所以叫「以行嚴理」。

(二)行從理發,則以理華嚴行。《梁攝論》云:「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證此法身故。」

【(二)行從理發,則以理華嚴行】:第二句是講,這個修行本來也有個妙理,怎麼會修行啊?就想明白這個妙理,所以來修行;這就是「行從理發」。這就是說,以這個妙理的華,來莊嚴這個萬行的因行──以理華來莊嚴因行。

【《梁攝論》云】:在《梁攝論》有這麼幾句說,【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證此法身故】:所有一切的萬行,沒有不是從法界裡邊流出來的。從法界流出來,法界就是我們一念的真心;這一念的真心就具足十法界,所以才說「無不還證此法身故」,從法界流出來,再回來證得本有的自在真如這種法身,得到本有的快樂。

(三)理行俱融,不二而二。非真流之行,無以契真;非起行之真,不從行顯。良以體融行而因圓,行該真而果滿;是故標為「佛華嚴」也。

【(三)理行俱融,不二而二】:第三句是講妙理和修行俱融的道理。「俱融」就是理不礙行,行不礙理;理在行內,行在理內,互相融通。這也可說是一個,但也可以說不是一個,這叫「不二而二」。

【非真流之行,無以契真】:若不是在這種真理的流裡修行,這個修行就不能契合本來的真理。可是,【非起行之真,不從行顯】:若不是從修行這個真的來修行,它就不能從這個修行中顯出真理來。

【良以體融行而因圓】:大概是因為這個真理融通這個修行,這個「體」就是個真理,體融通這個修行,所以萬行的因華也圓滿了。【行該真而果滿】:這修行,你要修行到圓滿了;修行真了,你這個果位也會圓滿了。因為這樣,【是故標為「佛華嚴」也】:所以用「佛華嚴」來作經的題目。在前邊所講的「大方廣」,和現在所講的「佛華嚴」,合起來就是「大方廣佛華嚴」六個字,用這六個字來作為《華嚴經》的題目。

(四)理行俱泯,二而不二。以理之行故非行,行之理故非理。是則能所兩亡,超情絕想 [28],非嚴非不嚴;是謂「華嚴」。

【(四)理行俱泯,二而不二】:第四句是講這個真理和所修行的行都泯滅了的道理。說它是「理」又變成「行」了,說它是「行」又變成「理」了;看著它是二,但它本來又不是二,所以說「理行俱泯」。理也沒有了,行也沒有了,這叫「雙說雙泯」。說是兩個,但是兩個都掃除了;所以說是二,本來是二,但是可不是二了,二沒有了。不單二沒有了,一也沒有了。為什麼呢?

【以理之行故非行】:因為以理來修行的緣故,這個行是在理的裡邊,所以它不屬於行。不屬於行,那麼是屬於理嗎?也不是的,所以非行非理。【行之理故非理】:以這個修行的行來包括這個理,所以不能單單說是個理。這是怎麼樣子呢?

【是則能所兩亡,超情絕想】:也沒有一個能修行,也沒有一個所修行;既然也沒有一個能修的理,也沒有一個所修的行,這就「能所兩亡」了。也沒有能,也沒有所,能所不立;能所不立,則是非俱空──也沒有是,也沒有非了。這時候,就把你這種心力所度量的、所思想的都超出去了,這叫「超情」。超情離見,見也不見了;見猶離見,見不可得。離見則絕想,想也斷了!這真是沒有妄想了,就「絕想」了;因為這個想,斷絕了,你再想打妄想也打不出來了。【非嚴非不嚴】:這時候,也不是「莊嚴」,也不是「不是莊嚴」;即莊嚴非莊嚴,非莊嚴即莊嚴。【是謂「華嚴」】:這就叫做「華嚴」。

這是大概講「華嚴」這個意思。

[28] 超情絕「想」:《佛教大藏經》、《中華大藏經》和《大正新修大藏經》皆作「相」;《卍續藏經》、《卍新纂續藏經》、《大正藏疏鈔本》、《華嚴玄談會本》和《金陵疏鈔會本》皆作「想」。今本書依上人講解作「想」。

卍      卍      卍

聽經睡覺,為什麼睡覺的時候不睡覺,就打妄想?為什麼聽經的時候不聽經?這是什麼道理?

前幾天,有人覺得自己不會用功,也不睡覺就坐那兒哭,說是不能修行,快點死了吧!不能修行,活著沒有意思喔!自己就生慚愧心,晚上就不睡覺,可是到聽經的時候就睡覺了──人家聽經,他「入定」;不但「入定」,而且還認為「我最誠心」。你看!他就──「我在這兒連聽經帶叩頭,叩一個頭不夠叩兩個,兩個不夠叩三個,我在這兒這一邊聽經一邊叩頭,真是wonderful!」他認為這就是修行。可是這樣一修行啊,唉!就愈修行愈糊塗。

翻譯經那個人正在說「佛華嚴」,他說不是吧?就打妄想,自己和自己就作戰。他就想不守戒律,這是更可憐的!不守規矩,怎麼樣不守規矩呢?說起來也很好笑的。他想試試看,試試在這黑暗的屋子裡邊會不會打妄想。於是乎,他一試,這個裡邊的妄想就像湧泉那個樣子,一起湧出來了;湧出來,不是清水的妄想,是渾水的妄想,是黃河水裡的妄想。他打了這麼多妄想,所以聽經的時候就要睡覺了。因為睡覺的時候打妄想,所以聽經的時候就要睡覺,原因就是這樣子。

我說這話,你們誰要明白了,就應該自己生大慚愧心;你要不明白,就要迴光返照,找一找是什麼道理。我不要提出你的名字來;不提出來,你自己還可以慢慢地好起來。

卍      卍      卍

K2.  相即

相即四句;理行全收,準[29]思可見。則法喻交映,昭然有在。

【相即四句】:相即,理就是行,行即是理。相即也有四句。

【理行全收】:這是說的,行外無理、理外無行的道理;修行也就是修的這個妙理,這個妙理也就是在修行裡。這四句的義理和前邊四句的義理,是一樣的。

第一句是「唯理,無不真故」。唯理,這個理就是真實的;因為所修的萬行被理所攝,沒有不是真實的。

第二句是「唯行,理廢己故」。唯行,理就是行;因為真理被行所攝,把理給廢去了、隱沒了的。

第三句是「俱融」。就是融通,理就是行,行就是理,互相俱融。

第四句是「俱泯」。理也不存在,行也不存在。

【準思可見】:這種道理要思想一下,就可以見到的。

【則法喻交映,昭然有在】:那麼要這樣講,這個法和這個喻,「大方廣」是法,「華嚴」是喻,法和喻互相交映,這是很明顯的在這兒存在著。

 [29]「準」思可見:《佛教大藏經》、《中華大藏經》和《大正新修大藏經》皆作「準」;《卍續藏經》和《卍新纂續藏經》皆作「准」。今本書依上人講解作「準」。

G7.  經十義 

七、釋[30]「經」十義。《雜心》五義,已見上文。《佛地論》有二義:「一、貫穿所說;二、攝持所化」,即《雜心》結鬘一義含[31]之。應除結鬘,開成六義。

【七、釋「經」十義】:第七,是解釋這個「經」字的十義。前邊「大方廣佛華嚴」六個字都解釋明白了,現在就單單解釋這個「經」字。「經」,梵語叫「修多羅」,翻譯過來就叫「經」。這個「經」字也具足有十種義理。

【《雜心》五義,已見上文】:在《雜心論》有五種意思,前邊已經講過了,第一是出生;第二是顯示;第三是涌泉;第四是繩墨;第五是結鬘。這五種意思,在前邊那一段文已經解釋過。

【《佛地論》有二義】:若根據《佛地論》來解釋這個「經」字,有兩種意思。【一、貫穿所說】:第一就是貫穿所說法。把佛所說的法都貫穿起來,有次序的,有條不紊的,清清楚楚的,不雜亂的;這貫穿所說義,這所說的法這意思,這是第一。【二、攝持所化】:第二就是攝持所化,攝持所化什麼呢?攝持所化的機;這個「機」就是眾生,所化的眾生,這是「攝持」。

「貫穿」就好像把花都穿到一起,這麼貫穿起來成串。「攝持」就好像用吸鐵石似的;吸鐵石,除非沒有鐵,有鐵就會被吸鐵石給吸來,這叫攝持。所化的眾生,那麼把一切眾生都給攝持來。攝持,說像吸鐵石,那麼是硬把它攝來了?這並不是硬攝來,這是用慈悲心來對一切眾生,令一切眾生就都好像在陽春化雨裡邊一樣。陽春,春天的陽氣盛;化雨,所有一切的萬物得到雨的滋潤,都會生長了。所以這是用慈悲心來攝持一切眾生,這叫攝持所化機。

【即《雜心》結鬘一義含之】:這就是在前邊《雜心論》所說的,「經」有五種的意思,最後是「結鬘」;在「結鬘」這一個意思裡邊,就包含「貫穿」和「攝持」這兩種意思。

【應除結鬘,開成六義】:所以應該把「結鬘」這個名詞不要了,開成「出生」、「顯示」、「涌泉」、「繩墨」、「貫穿」、「攝持」這六個意思。

[30]「釋」經十義:《佛教大藏經》、《中華大藏經》和《大正新修大藏經》皆作「釋」;《卍續藏經》和《卍新纂續藏經》皆作「華」。今本書依上人講解作「釋」。

[31] 即雜心結鬘一義「含」之:《佛教大藏經》、《卍續藏經》、《卍新纂續藏經》、《大正藏疏鈔本》、《華嚴玄談會本》和《金陵疏鈔會本》皆作「含」;《中華大藏經》、《大正新修大藏經》、明本《南藏》、《淨源經疏會本》和《疏鈔別行原本》皆作「合」。今本書依上人講解作「含」。

依此方訓,復有四義:(一)常、(二)法,並如前辨[32]。(三)經義,即眾生徑路。(四)典義,令見聞正[33]故。《寶雲經》中亦有十義,恐繁不引。

【依此方訓,復有四義】:清涼國師說,前邊那是在印度有這樣講法,那麼要是依照中國的講法,這個「經」字又有四種意思:(一)常;(二)法;(三)經義;(四)典義。

【(一)常】:第一種是「常」。怎麼叫常呢?因為「經」是古今不變的真理,由過去到現在,沒有增減,一字也沒有增,一字也沒有減,所以叫「常」。「古今不變」就是「常」。

【(二)法】:第二種是「法」。法,就是規則,也就是方法;是「三世同遵」。三世,就不單說是古今,就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這三世都要遵從這種的方法去修行,所以叫「法」。

【並如前辨】:這兩種的道理,在前邊已經說過了。

【(三)經義,即眾生徑路】:第三種是「經義」。經,是修行的一個徑路,所謂「經者徑也」,就是眾生所修行的一個道路,所以這叫「眾生徑路」。

【(四)典義,令見聞正法故】:第四種是「典義」。典,是典正;令一切見著的也生出一種正念,令一切聽見的也生出一種正念。正念生出來了,就可以修正路;要是生出邪念,就不能修正路,就修一個邪路了。

【《寶雲經》中亦有十義,恐繁不引】:在《寶雲經》裡邊,也有十種意思;但是那十種說得太繁多了,所以在此就不引證它。

[32] 並如前「辨」:《佛教大藏經》、《卍續藏經》和《卍新纂續藏經》皆作「辨」;《中華大藏經》和《大正新修大藏經》作「辯」。今本書依上人講解作「辨」。

[33] 令見聞「正故」:《佛教大藏經》、《中華大藏經》和《大正新修大藏經》皆作「正法」;《卍續藏經》、《卍新纂續藏經》、《大正藏疏鈔本》、《華嚴玄談會本》和《金陵疏鈔會本》皆作「正」。今本書依上人講解作「正」。

E4.  別釋得名 分二    
F1.  得名   F2.  釋名
今F1.

第四,別釋得名者。先得,後釋。先得名者。
大,以當體受名,常遍為義;常即 [34] 豎無初際,遍則橫該無外。
方,以就法得名,軌持為義;雙持體相,軌生物解故。
廣,以從用得名,包博為義;包則廣容,博則廣遍。
佛,以就人得名,覺照為義;照則朗萬法之幽邃,覺則悟大夜之重昏。
華,以從喻得名,感果嚴身為義;感果則萬行圓成,嚴身則眾德備體。
嚴,以功用受名,資莊為義;謂資廣大之體用,莊真應之佛身。
經,以能詮得名,攝持為義;持性相之無盡,攝眾生之無邊。

【第四,別釋得名者】:第四門是特別解釋這部經得名的因緣。為什麼叫「大方廣佛華嚴經」這個名字,他可以起一個旁的名字啊?所以要解釋這得名字的道理。

【先得,後釋】:首先是說得名的這種道理,然後解釋這部經的名義。

【先得名者】:現在先解釋「大方廣佛華嚴經」得名的原因。

【大,以當體受名,常遍為義】:怎麼用「大」字來命這個經題呢?為什麼頭一個字就用「大」字呢?因為這部經的本體就是大,所以「當體得名」,就是在這一部經體上得的名字。怎麼叫「大」?大者,常也,遍也。「常」就是不增不減。「遍」就是無欠無餘,無多無少,也不會不夠、也不會多了,不多不少。

【常即豎無初際,遍則橫該無外】:常,就是豎無初際,初際是一個開始;「豎無初際」,就是沒有一個開始,是講的「豎」──時間。遍,就是遍滿一切處,是講的「橫」──空間。「橫該無外」,沒有再超出這個外邊去了;所以說,也不多也不少,也不大也不小。因為這個緣故,所以用「大」字來作為這個經題的第一個字。

【方,以就法得名】:為什麼要用「方」字呢?「方」是因著這個法而得名;法是方法,所以用這個「方」字。「方」是什麼意思呢?【軌持為義】:以「軌持」作為它的意義。「軌」就是有一種規矩的樣子,好像鐵路叫鐵道軌;有這個軌,火車就可以在鐵軌上行駛。那麼,這裡是法的一個軌,依照法的這個軌道就可以來修持,所以說「軌持為義」,要行持。

【雙持體相】:這個體也軌持,這個相也軌持,不能偏廢;不能說單有體而沒有相,或者單有相而沒有體,這不可以的。這雙持體相,體相互名,互相得名。【軌生物解故】:「軌」是規則;「生」是眾生;「物」是萬物,也就是一切眾生。用這種規矩來令眾生明白;因為這個緣故,所以用「方」字來作為這個經題的第二個字。

卍      卍      卍

今天中午所講的聽經睡覺。第一,因為你晚間不睡覺,所以白天就要睡覺。這是一個道理。第二,你聽經聽得時間久了,覺得它不新鮮了──聽一天也是這個,聽兩天又是這個,聽來聽去都是這個,沒有什麼新奇的道理,所以就覺得要睡覺了。這是一個道理。第三個道理,因為講經用中文講,好像懂一點中文,但是又覺得不太順耳;尤其這個講經的人,講得也沒有什麼特別的道理講出來,所以不要聽了,啊!就去和周公談一談了。

古來讀書的人,所謂「頭懸樑,椎刺股」,讀書讀得要睡覺了,就把這個頭髮拴到那個樑上,一要睡覺,一叩頭的時候,這頭髮就扯得痛了,就醒了。這是讀書。「椎刺股」,啊!一要睡覺,拿椎子把自己這個腿就刺它一下,流了很多血,這時候,這睏蟲也跑了。

這是古來的愚癡人、古來的不聰明人,是這樣用笨法子去治這個睡覺。現在科學時代,應該怎麼辦?那麼自己想一想。我還是這個舊頭腦,想不出來這個科學的方法給你們。

卍      卍      卍

這還是「釋經名題」裡邊的第四門,皆皆得名。前邊已經把這個「大」和「方」字解釋一個大概,現在解釋這個「廣」字。

【廣,以從用得名】:為什麼要用「廣」字?因為這個「廣」字的功用是廣的,從功用而得到這個名。【包博為義】:「包」是包該、包括、包容;「博」就是廣博。以「包博」作為它的義理。

【包則廣容】:這個「包」是包括,以這個大能包小,以這個廣能包狹;所以在這個包括裡邊就能容納一切法。【博則廣遍】:這個「博」是有普遍的意思,所以這個用是普遍的。因為這個緣故,所以用「廣」字來作為這個經題的第三個字。

【佛,以就人得名】:為什麼要用這個「佛」字?這個佛,是人成的。因為佛雖然成了佛,但還是由人而成佛,不是從天上降下來的;是人人都可以成佛,所以就以人得名。這個「人」,他是明白了,【覺照為義】:以「覺照」作為它的義理;「覺」是明白,「照」是光明。他因為明白而有這般若的光明,所以能普照一切眾生。

【照則朗萬法之幽邃】:這個萬法是很微妙的,很不容易明白的。「幽邃」,就是人不容易覺悟到這種的境界,因為它這義理很玄妙的。「照」就是朗照;「朗」就是明白、顯現。這是說的,能令這個萬法都明朗的顯現出來,在最幽深的義理也都能明白。

【覺則悟大夜之重昏】:什麼叫「覺」呢?一般沒有覺的人,就好像常常在晚間一樣,晚間是昏黑的,所以叫「重昏」。晚間本來就黑了,人又睡著了,這就昏而又昏;晚間看不見東西已經就是昏了,又睡著覺了,那就更昏了。那麼,你能覺,才能在重昏的大夜裡邊就得到光明了。因為這個緣故,所以用「佛」字來作為這個經題的第四個字。

重昏,這個「重」字不讀重(音眾 zhòng),而讀重(音崇 chóng),是重復的意思。

【「華」以從喻得名】:為什麼要用「華」字?因為這個「華」是一個譬喻。菩薩所修的萬行,種這種好的因;這好的因,就好像花似的,很美麗的,所以就用「華」來作譬喻這名字。

【感果嚴身為義】:以「感果嚴身」作為它的義理。為什麼要修萬行的因華?為什麼要修這種因?就是你要修這個因華,才能成就無上的妙果。我們人,在因地種什麼因,將來在果地就會結什麼果。你種因種得真,所結的果也就結得實;你要是種因種得不真,半真半假的,將來你結果也是不究竟的,也是沒有好的果。所謂「開謊花,不結果」;謊花,就是單單開花,沒有果。

這譬如做善的,他不真去做,只圖一個假的名;得一個善的名就可以了,他不真實去做,這就叫「開謊花,不結果」。開謊花,不結果,這有很多種的講法。好像這個夫婦間,想要有兒子;可惜兒子生出來了,沒有好久就死了。這也是開謊花,不結果。或者讀書,想得到一個博士的 title(頭銜),讀來讀去也得不到,甚至這一生想得一個博士也得不到;這也是開謊花,不結果。又好像你想要賺錢做生意,做來做去也賺不到錢;這也是開謊花,不結果。

這個蓮華,它是花果同時的,既開花又結果。這就是譬如人修道,修這個萬行的因華,將來成就這個佛果,所以說「感果嚴身」;嚴身,就嚴佛的身。

【感果則萬行圓成】:感果也就是由這個修萬行的因華,而能圓滿萬行的這種果德。【嚴身則眾德備體】:因為你在因地修種種的善事,所以萬德就具備了。你們各位修行,一定要注重道德;你不注重道德,這佛的果位是不能成就的。佛是萬德莊嚴的,萬種德行聚會到一起來莊嚴他的法身,所以他才能成佛;不是做一點點的善事就可以成佛了。他是萬德莊嚴的、萬德具備的,萬德都完全了、都圓滿了。因為這個緣故,所以用「華」字來作為這個經題的第五個字。

卍      卍      卍

你們各位在修道的時候,不要盡給人家麻煩;你給人家麻煩,你這個萬德就不圓滿了!你障礙其他的人修道,你自己就會有魔障的;你障礙人,這個魔就障礙你。

你們每一個人修道,覺得自己這個道業不成就的話,就要趕快修德。怎麼樣修德呢?修德就是幫助人、利益人。利益人,就要用智慧去利益人,不要用無明去利益人;用無明去利益人,你用那個愚癡,自己還以為是幫助人了,結果你正是對人有害處。舉出一個例子,你不明白的人,說:「我要利益人,他想要吃毒藥,我就買一點毒藥送給他,這是利益他了。」這其實就把他害死了,害他。這是一樣的事情。好像你願意利益人,說:「我看那個人想要做土匪,他沒有手槍,我給他買一支手槍,他就可以做土匪了。我幫助他!」這也是顛倒了,你叫他去造罪業,你叫他去把他的生命都沒有了!一做土匪,他有手槍了,那警察也有手槍;彼此一開火,結果他也沒有命了。又好像有人要殺人,他沒有刀,你送給他一把刀,說:「我幫助你!」你幫助他殺人,這不單沒有功德,而且還有罪業,還有過。

那麼,怎樣叫幫助人呢?最大的就是你來度一切眾生。這個人不明白,你想法子叫他明白;這個人不知道做善,你叫他做善,這就是幫助人。你幫助人,就有德行。所以要幫助人做好事,不是要幫助人做壞事!這叫自利利他,自覺覺他,這是菩薩發心。

你們要有德行了,道德具足了,萬德圓融了,那才能成佛。你不要以為,我用我的脾氣來管著人,啊!我就可以控制所有的人,因為他們怕我的脾氣大。這是錯了!好像管廚房的人,你要用慈悲心去管,不是一天到晚發脾氣,這是管廚房的。那麼做飯的呢?更要沒有脾氣,這要修普賢行。這管廚房的人,就要修彌勒菩薩的慈心三昧。做飯頭、菜頭的人,就要修普賢行;普賢行就是幫助人的。

明天我們就請一個包子教授來教授做包子,可是你們切記不要像那位吃包子的那麼樣做法,怎樣呢?有一個老修行想要吃包子,他就買了兩斤糠,買了一點白菜,剁碎了,用糠做包子皮子,用白菜做包子餡子,裡邊也沒有放油,也沒有放鹽,也沒有冬菇,也沒有西菇,也沒有草菇,也沒有木菇。什麼叫草菇?就是他們說的香菇。什麼叫木菇?就是白木耳、黑木耳之類的。冬菇,就是蘑菇。什麼叫西菇?就西方這種新鮮的mushroom(白菇),我給它取名叫西菇。你們懂不懂得呢,那我不管你們。他什麼都沒有,什麼材料也沒有,就這麼做好了,用蒸籠蒸熟了來吃,一邊吃就說:「喔,不好吃!誰叫你想吃來的啊!你想吃,現在你又說不好吃,那你就不要想它啊!」這個老修行啊,他就這樣來對治自己這個饞蟲。我們現在呢,這個饞蟲先不要對不起它,給吃它一點;吃一點完了,你有一點功夫了,你再用這個方法來對治它,這是我告訴你們的。

明天,我們這個講經,或者提前一點點講經,或者做完了包子再講經,這是一個好辦法。

還有我們傳授金剛光明寶戒,在這個廿二號就圓滿了。我們受沙彌戒、受菩薩戒的時候都沒有拜通宵,我們在廿一號這一天晚間要拜通宵。這個受戒的沙彌、沙彌尼要拜通宵,就這一天晚間要拿出你的最誠心來拜佛;拜完了,那天早晨就受戒。這是在西方第一次傳戒,你們這都是佛教的基本人才,都要好好去做去。

卍      卍      卍

所以「嚴身則眾德備體」,這個「嚴身」就是眾德備體,這就是萬德莊嚴了,萬德具足了。

【「嚴」以功用受名】:為什麼要用「嚴」字?因為這個「嚴」字,它有莊嚴的功用,而得到這名字。【資莊為義】:「資」就是幫助、資助,以「資莊」作為它的義理。【謂資廣大之體用】:這是說的,以華來資助這個廣大的體用,幫助廣大的體,又幫助廣大的用。【莊真應之佛身】:這個「莊」字怎麼講呢?莊是莊嚴。以華的資助,來莊嚴佛的真身和佛的應化身。真身就是佛的法身,應身就是佛的報身,應化身是佛的化身。所以用「嚴」字來作為這個經題的第六個字。

【「經」以能詮得名】:為什麼要用「經」字?因為「經」字,就是能詮顯這個道理而得到這名字。【攝持為義】:「攝」就是攝受,「持」就是修持;以「攝持」作為它的義理。【持性相之無盡】:「性」和「相」這兩種都是重重無盡的。「性」也重重無盡,「相」也重重無盡,持性和持相都重重無盡的。【攝眾生之無邊】:能攝受一切眾生,令一切眾生都皈依三寶,發菩提心,成無上道。所以用「經」字來作為這個經題的第七個字。

 [34] 常「即」豎無初際:《佛教大藏經》、《中華大藏經》和《大正新修大藏經》皆作「則」;《卍續藏經》、《卍新纂續藏經》、《華嚴玄談會本》和《金陵疏鈔會本》皆作「即」。今本書依上人講解作「即」。 

F2.  釋名 

後釋名者。(一)就法中,體用相對。大之方廣,謂有體之相用故;方廣之大,有相用之體故。皆依主釋;若相即者,即持業釋。

【後釋名者】:在前邊所講的是解釋「大方廣佛華嚴經」這七個字為經題的原因,現在是解釋「大方廣佛華嚴經」的名義。有四種相對的意思:(一)體用相對;(二)果行相對;(三)人法相對;(四)教義相對。

【(一)就法中,體用相對】:第一種是體用相對。先就這個法的裡邊,以體和用相對來解釋。這是說的什麼?就說「大」和「方廣」。

【大之方廣,謂有體之相用故】:「大」字是本體,「方廣」二字是相用;就是「大」的體,和「方廣」的相用。這所說的,「大」這個體之所以能方而廣,就因為這個體有「方廣」的相和用之故。

【方廣之大,有相用之體故】:「方廣」它所以有這個相用之體,就因為有這個「大」的體;「大」,體大,用也大,所以相也大。

【皆依主釋】:這都是依照這個本體來解釋的。【若相即者,即持業釋】:假設說「大」就是「方廣」,「方廣」就是「大」,這就是依照業用來解釋。

(二)就人中,果行相望。佛之華,非因位之行故;華之佛,非餘行之佛故。亦通相即。

【(二)就人中,果行相望】:第二種是果行相望。就這個「人」,人就是指佛;在佛的裡邊以「果行相望」來解釋。「果」就是佛果,「行」就是因行。佛在因地修行的時候,這就是因行。什麼叫「相望」呢?在因中,種得好因,將來一定成佛果。所以即因的時候,就知道將來是成佛。

【佛之華,非因位之行故】:佛在因地所修行的因華,不是小乘人在因地所修的這種行門,而是大乘菩薩在因地所修的行門。

【華之佛,非餘行之佛故】:這是譬喻以萬行的因華來莊嚴無上的佛果德,是圓融無礙的;這種的因該果海、果徹因源,不是一般小乘所修的那個佛果。

【亦通相即】:也可以說,佛是因為「因」成就的,「果」也因為這個「因」而圓滿;因圓果滿,所以這也可以說是「相即」,因就是果,果就是因。

(三)以人法相對。大方廣之佛華嚴,非小權乘之佛等故;佛華嚴之大方廣,非因位所得法故。相即可知。

【(三)以人法相對】:第三種是人法相對。人對著法,這第三個意思。

【大方廣之佛華嚴,非小權乘之佛等故】:「人」就是「佛」,就是「佛華嚴」;「法」就是「大方廣」。這位佛,大方廣的法所成就的佛華嚴這位佛,是千丈盧舍那佛,不是小乘和權乘所見的丈六老比丘相的佛

「小」就是小乘,「權」就是權乘。小乘所見的佛,就是丈六老比丘身;大乘所見的佛,是千丈盧舍那佛身。這部《大方廣佛華嚴經》所說的「大方廣」和「佛華嚴」,這都是說的大乘法。

【佛華嚴之大方廣】:「佛華嚴」就是「大方廣」。佛華嚴,這位佛所得的大方廣的法,【非因位所得法故】:因位,就是小乘所修的那個因;不是小乘所修的那個因、所修的那種法,而是大乘所得的大方廣的法。

【相即可知】:這也可以說,大方廣成就佛華嚴,佛華嚴無礙大方廣;這也是即華即佛,即大即佛。

(四)教義相對,亦通二釋。教望於義,及前人望於法,兼通有財,並可思準。

【(四)教義相對,亦通二釋】:第四種是教義相對。教和義理是相對的,也通於這兩種的解釋:

【教望於義,及前人望於法】:「教義相對」,和前面所說的「人法相對」。教義相對,如「經」之於「大方廣佛華嚴」;「經」是能依的教體,「大方廣佛華嚴」是所依的教義,這是「依主釋」。人法相對,如「佛華嚴」是人,「大方廣」是法;「大方廣」就是「佛華嚴」,二者相即,同依於「經」這個法體,而起「大方廣佛華嚴」的業用,所以這是「持業釋」,又名「同依釋」。所以也可以說教義相對,也可以說人法相對,這兩種都可以講得通,所以通二釋。

【兼通有財】:不單通於這兩種解釋,也兼通「有財釋」。「財」就是法財。這個法財就說的是這個「經」裡頭有「大方廣佛華嚴」這種最廣大、最殊勝、最莊嚴的法財。所以這部《大方廣佛華嚴經》就和其他的經,好比《涅槃經》、《妙法蓮華經》等其他的經都不同,也不同於其他的論;但是,其他經都通於《大方廣佛華嚴經》,因為這部經是王中之王。這部經也不通於其他的論,【並可思準】:這種道理,想一想就可以明白了。

卍      卍      卍

在金山寺,今天有一件最好的事情,有兩件最難的事情。最好的事情,就是我們今天又買了兩百磅的麪粉,一百二十塊豆腐,請一個包包子的教授來教我們包包子,所以今天有一些做工的人銷假回來學包包子。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有很多包子吃,再不會打妄想吃包子;為什麼?天天吃,就不必打妄想了。這是一件最好的事情。

兩件最難的事情是什麼呢?這個果方,今天我給她一塊糖,她就把它整個吞到肚裡頭去了,把她爸爸就嚇壞了,媽媽也嚇得要哭了,到那個地方來問我,這怎麼辦,她就哭得不得了。我當時也覺得這是一個不得了的事情,結果呢,這個小孩子的生命很大,她把它就消化在肚子裡頭,沒有了。那麼過了大約有十五分鐘,她就不哭了,好了。這是一件難的事。另一件難事呢,就是這個果逸,今天生了病了,這個病很奇怪的,病得怎樣的情形,現在我不需要講,等一等叫她自己講。

卍      卍      卍

E5.  展演無窮 分二   
F1.  展一為多  F2.  舉題總攝
今F1.

第五,展演無窮者。謂初於最清淨法界;開為理智兩門;即涅槃菩提之異。

【第五,展演無窮者】:第五門是把《華嚴經》展演到沒有窮盡。「展」就是把它展佈開;好像一幅畫是捲起來的,現在要把它展開。「演」就是演說。可是,把一幅畫展開,是有一個窮盡;現在把這一部《華嚴經》展演開,是沒有窮盡的,所以說是展演無窮。展什麼呢?在這《華嚴經》講的是「法界」,法界是清淨的。

【謂初於最清淨法界】:這是說的,起初是從最清淨法界。清淨法界,就是一塵不染,一法不立,本來清淨;也就是掃一切法,離一切相。

【開為理智兩門】:可是,在這清淨法界裡邊,開出一個理門和一個智門。智門,就是菩提,即「佛華嚴」;理門,就是涅槃,即「大方廣」。本來什麼也沒有的,現在開成這兩門。

【即涅槃菩提之異】:「涅槃」是梵語,「菩提」也是梵語。涅槃,就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沒有生死。可是,你要證得這種的理體的時候,即生死即涅槃,即涅槃即生死;你沒有證得這種理體,涅槃就是涅槃,生死就是生死,沒能融通。

菩提也是這樣。菩提,就是明白了;煩惱,就是不明白。所謂「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煩惱就是無明的聚集,多了無明就變成煩惱,多了智慧就是菩提。

這種道理講出來是很不容易明白的,現在舉出一個例子來譬喻一下。這個譬喻並不是真的,但是由這個譬喻,你就會明白這個真的。

菩提就譬喻水,煩惱就譬喻冰。如果你用一碗水,潑到人的身上,人不覺得怎麼樣痛;你就怎樣有力量,對人也沒有什麼大損害,這是因為水是柔和。因為水柔軟,所以潑到人身上,也沒有什麼大問題。可是要變成冰了呢?如果一碗水把它變成冰,你用這一塊冰,向人頭上一打,就會打得頭破血流,甚至於頭都可以打爆了成兩半,這什麼原因呢?就因為這個冰是硬的,就能打壞人的身體,所以對人就有很大的損害。

菩提就是一種智慧,智慧就像水似的;煩惱就譬喻冰,冰就可以把人打傷了。所以我們人做事情,應該用智慧去處理事情,不要用煩惱無明去處理事情。生死涅槃也是這樣。你明白這個理,就是彼岸,就是涅槃;你沒有明白這個理,就是生死,就是此岸。此岸和彼岸,並不是兩個地方,只是你明白和沒明白而已。煩惱和菩提也是這樣。你一天到晚就吃煩惱來活著,吃這個煩惱比吃那個包子還更有味道、更覺得好吃!可是,愈吃煩惱就愈愚癡,愈不聰明;愈愚癡,那個煩惱就愈多。如果你盡吃這無明煩惱來生存,將來就很危險。

菩提和涅槃是很微妙的,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了,就能背塵合覺、返本還原;要是不明白這個道理,天天都是在外邊跑,不知道回到本有的家鄉去。

又理開體用,即「大方廣」;智開因果,即「佛華嚴」。總連合成詮,即題中「經」字。

【又理開體用,即「大方廣」】:在前邊所講的清淨法界,開成理智二門。理,就講的涅槃;智,就講的菩提。現在又把這個「理」開成為體用,體用就是「大方廣」,「大方廣」就是體用;「大」就是體,「方廣」就是用。

【智開因果,即「佛華嚴」】:現在又把這個「智」開成為「因果」二字。因果就是說的「佛華嚴」;「佛」就是果,「華嚴」就是因。以萬行的因華,來莊嚴無上的佛果。

【總連合成詮,即題中「經」字】:把「大方廣佛華嚴」六個字總起來,合成詮顯出來,這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這個題目裡邊的一個「經」字。

又,展此目以為初會;初會總故。十海是理,十智是智。十海之中,含於體用;十智之中,亦含因果。

【又,展此目以為初會】:又者,現在再把《大方廣佛華嚴經》這個題目展開作為初會,初會是在菩提場說的。為什麼把它展成初會呢?

【初會總故】:因為初會是一經之總的,是說《華嚴經》的一個大因緣。

【十海是理,十智是智】:在經文上所講的有十種的海,這十種的海就是講理性,講的這個理;「十智」就是講智慧。

什麼是十海?

(一)一切世界海。我們只知道有這麼一個世界──有一個日月,有一個須彌山,有一個四大部洲,這是一個世界;可不知道世界是多得不得了,猶如大海那麼多,也猶如微塵那麼多。每一粒微塵可以把它展開了,就可以作為一個世界,所以叫一切世界海。

(二)一切眾生海。每一類的眾生都有無量無邊的,都有不可說不可說那麼多的數目。飛的眾生,數目不可說不可說;水裡的眾生,數目也是不可說。你說水裡究竟有多少魚?你算一算看!就單單這一種魚類,就是不可說了。所以叫一切眾生海。

(三)一切諸佛海。一切世界海,世界裡頭就有眾生,眾生住在世界裡;世界是海,那麼眾生更是海,所以說一切眾生海。眾生裡邊就會有成佛的希望,所以說一切諸佛海。

(四)一切法界海。既然在眾生裡有成佛的,佛是住在清淨法界裡邊;有一個法界就有不可說那麼多的佛,所以叫一切法界海。一切法界像海那麼多、那麼大;海,就是多的意思。

(五)一切眾生業海。眾生會造出他的業,這樣起惑、造業、受報,又起惑、造業、受報;所造的業,就像大海似的那麼多,所以叫一切眾生業海。

(六)一切眾生的根欲海。因為一切眾生的根性不同,一切眾生的思想也不同,一切眾生的面目也不同,一切眾生所歡喜的也不同,這也變成海了,所以這叫一切眾生根欲海。

(七)一切諸佛法輪海。這麼多眾生,這麼多眾生的業,這麼多眾生的根欲,都變成海了;那麼,一切諸佛在常寂光裡,大約覺得沒有什麼工作是不行的,要找一點工作,所以諸佛就在常寂光裡邊要轉大法輪。諸佛為什麼要轉大法輪?就是要教化眾生,令眾生返迷歸覺、明心見性。一切諸佛轉大法輪,你轉你的法輪,他轉他的法輪,各轉各的法輪;因為一切諸佛像海那麼多,轉起法輪也像海那麼大,所以說一切諸佛法輪海。

(八)一切三世海。諸佛轉大法輪是為度眾生,但不是只在一個時候轉的;在過去也轉大法輪,在現在也轉大法輪,在未來還是轉大法輪,所以這叫一切三世海。

(九)一切如來願力海。如來又發了願:「我一定要轉大法輪。我發願在眾生裡邊,我都要轉大法輪,來教化一切眾生。」所以發這個願力:「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這叫一切如來願力海。

(十)一切如來神變海。如來有這個願力,有願就會開花的;開花,就會結果;結果,就有了神變,有神通妙用了!所以這叫一切如來神變海。

「十海」是理,「十智」就是智;你明白「十海」的道理,就明白「十智」的道理。

(編按:言「十智」者,根據《華嚴經•世界成就品》所云,有:知一切世界海成壞清淨智不可思議;知一切眾生業海智不可思議;知一切法界安立海智不可思議;說一切無邊佛海智不可思議;入一切欲解根海智不可思議;一念普知一切三世智不可思議;顯示一切如來無量願海智不可思議;示現一切佛神變海智不可思議;轉法輪智不可思議;建立演說海智不可思議。)

【十海之中,含於體用】:在十海這個理性裡邊,就具足體用二門;【十智之中,亦含因果】:在十智這種智慧裡邊,也就含有因果二門。

卍      卍      卍

那麼修道的人,有境界來了,要認識;你認識這個境界了,就不要被境界所轉。怎麼叫不被境界所轉呢?是在你這個境界來了,就好像沒來是一樣的。好像我們昨天做包子,今天吃包子;這個包子的境界來了,你就要認識:「喔!我是願意吃?是不願意吃呢?要是願意吃,這就是個食欲;要是不願意吃呢?這就是一個執著。那怎麼辦呢?」就是要像以前沒有吃包子的時候是一樣的,不要想它好吃或不好吃,這就是沒有被境界轉。你沒有被這個境界轉,就是「眼觀形色內無有,耳聽塵事心不知」,「見事省事出世間,見事迷事墮沉淪」。
以前我說這個偈頌,或者有的人就忘了,或者有的人還會記得。忘了的人,現在聽一聽又會想起來了;記得的人,現在再聽多一遍,更不會忘了。什麼呢?就是:「一切是考驗,看你怎麼辦?對境若不識,須再從頭煉。」

卍      卍      卍

又華藏世界,及遮那遍中,即依正二果,皆是「佛」字。大威光太子,略示因華。彼二所證所觀,即「大方廣」。即總成一會所信因果體用。

【又華藏世界,及遮那遍中,即依正二果,皆是「佛」字】:華藏世界,這是依的果;毗盧遮那佛,這是正的果。依果也叫依報,正果也叫正報;依正二報,也就是依正二果。毗盧遮那佛的光明是光明遍照,是遍滿一切處,所以叫「遍中」。在華藏世界和毗盧遮那佛這依正二果,這皆是表示「佛」字,都是說的「佛」字。

【大威光太子,略示因華】:在《華嚴經》上所講的大威光太子,這是略略地指示出來萬行的因華和佛果;【彼二所證所觀,即「大方廣」】:那麼這個因華和佛果──(毗盧遮那佛)所證得的佛果,(大威光太子)所觀修的因華,這就是「大方廣」三字。

【即總成一會所信因果體用】:就是總成這個初會一切眾生所信,這裡邊就說的因果和體用,也就是說的這個理和智。

又展此會以成後八。四周因果,各因是「華」,果即是「佛」。其所修所證之體用,即「大方廣」。

【又展此會以成後八】:此會,就是第一會。現在又把第一會展開,用來作為後邊八會的一個開始。

【四周因果】:這八會所講的因果是「信、解、行、證」這四個階段,又稱「四周因果」。那麼,【各因是「華」】:每一周的因,都是說萬行的因華;【果即是「佛」】:四周所說的果,都是說無上的佛果。(編按:「四周因果」即:信因果周;解因果周;行因果周;證因果周。)

【其所修所證之體用,即「大方廣」】:在這個因和果,所修的是因,所證得的是果,是體用。那麼所修的因,要修這個本有的體和用;所證得的果,也是這個體和用。體用就是理;所修的就是因果,所證的就是體用──這個體,就是「大」字;這個用,就是「方廣」二字。所以講來講去,《華嚴經》全部的道理,都是由「大方廣」這三個字生出來的。

又展此九會,周遍[35] 十方。謂如第二會〈光明覺品〉辨[36];一類之會,已遍十方,餘會亦爾。

【又展此九會,周遍十方】:這九會,以前講過這個「七處九會」,不知道你們還會不會?佛在這七處,說了九次法會。第一會在菩提道場說的;第二會、第七會、第八會都在普光明殿說的;第三會在忉利天說的;第四會在夜摩天說的;第五會在兜率天;第六會在他化天說的;第九會在逝多林說的,逝多林又叫重閣講堂。又把這九會再展開,周遍於十方;

【謂如第二會〈光明覺品〉辨】:好像在第二會〈光明覺品〉裡邊所說的,就是這種道理。【一類之會,已遍十方,餘會亦爾】:在同一類的會裡邊就周遍十方,其餘八會也都是普遍十方。所以《大方廣佛華嚴經》,這叫微塵的經,言其這一部經是周遍十方法界的。

[35]「周遍」十方:《佛教大藏經》、《卍續藏經》和《卍新纂續藏經》皆作「周遍」;《中華大藏經》和《大正新修大藏經》皆作「遍周」。今本書依上人講解作「周遍」。

[36]謂如第二會光明覺品「辨」:《佛教大藏經》、《卍續藏經》和《卍新纂續藏經》皆作「辨」;《中華大藏經》和《大正新修大藏經》皆作「辯」。今本書依上人講解作「辨」。

卍      卍      卍

金山寺的出家人,都要修常不輕菩薩這種行門;無論到什麼地方去弘揚佛法,要看一切眾生都是佛,所以也不要輕慢一切眾生;尤其對於出家人,你不可以輕慢。你沒有得到五眼六通以前,你不知道你對面所遇的這位出家人,或者是凡夫僧,或者是聖賢僧,或者是大阿羅漢,或者是大菩薩,或者是大佛的化身,你都不知道;既然不知道,就應該恭恭敬敬地尊重這一切出家人。這是不知道,但是凡夫僧或是聖賢僧,你都要恭敬。

那麼你要是開了五眼──開了智慧眼、開了天眼、開了佛眼、開了法眼、開了肉眼,你就知道這是個聖賢僧,知道這是個凡夫僧,知道這是個菩薩,知道這是個大阿羅漢,知道這是個大佛,也知道那一個就不是。

那麼,是不是這位是佛、菩薩、大阿羅漢,你就應該恭敬他?那位是凡夫的僧,你就不恭敬他?也不是的。你再往遠了看,這位凡夫僧在無量無量劫以後也會成佛的;他成佛不過晚一點,不是現在,所以也應該不輕慢他!

在《法華經》所說的道理,是非常的妙。常不輕菩薩是釋迦牟尼佛的前身,都這樣去修行──他見到一切眾生就叩頭頂禮,說:「我不敢輕視汝等,汝等皆當作佛!」當時這位常不輕菩薩已經具足五眼六通,他為什麼還要向這一般的凡夫來叩頭,行這種不輕行?就因為他知道這個凡夫在未來都會成佛的,所以他這麼去恭敬。我們想要修道,就應該行這一種人人不能行的行門。這是一點。

還有,我們這個戒期一百零八天,明天就圓滿了;這個戒期圓滿了,我們的修行還沒有圓滿,還要繼續地修行。在中國的戒期,現在最長的有五十三天;我們連兩個五十三天都不止,還多兩天,是一百零八天。我們一百零八天,多了一倍又兩天,有什麼好處呢?辛苦多一點,這就是好處!為什麼?所謂「受苦是了苦,享福是消福」;我們的宗旨,就是願意把這苦了了。

在這一百零八天之內,我們每天都是拜三個鐘頭的佛,坐三個鐘頭的禪,學習三個鐘頭的經教;另外的時間又聽經,又學習中文,又學習日文,又學習梵文,又學習法文。這四種文字,在這個戒期裡頭都並行,一起精進;我們學多一點的語言文字,將來可以到世界各地去弘揚佛法。

你現在不學,將來譬如你到日本國裡就不會講話了!他說「科雷華(これは)」(這個),你就不知道了!他說「南德蘇嘉(なにですか)」(是什麼),你就「What is this? What is this? What are you talking?(這是什麼?你說什麼?)」你也不知道了。你要是學會了日文,你就知道「これは」是說「這個」,知道「なにですか」,這是說「是什麼」。你會學梵文也是這樣子,你到了印度,見了那些印度人;你讀這個梵文,他聽了,懂了。中國人叫印度人「摩羅差」;你們不要輕慢印度人,「摩羅差」的國,是釋迦牟尼佛出生的地方,所以也不要輕看印度人。你到巴黎,講法文,他們也都明白了,你就可以用法文來給他說法。

所以語言文字,一切語言海──這語言也是個大海。你要是深入語言海,這也會講其他國的語言文字;或者你開了悟,不學也會了。為什麼我不會英文呢?就因為我沒開悟;為什麼我不會日文呢?也因為我沒有開悟;那法文、德文更不要說了。
有些宗教講「聖靈充滿說方言」,說那個神的靈給你了,你就什麼語言都會說。其實,這根本就不是什麼聖靈,這是鬼靈!譬如有個日本鬼幫著你,你就會說日本話;有個法國鬼來幫著你,你會說法文了;有個德國鬼來幫著你,你也會說德國話了。總而言之,這有一個鬼。在中國有這種「鬼上身」。本來男人他說話就是男人的聲音,女人說話就是女人的聲音;這鬼上身了,要是女鬼上男人身上了,他就會說女人那種聲音的話,講話很嬌嬌地那麼樣子;要是男鬼上女人身上,她講話就很粗的、很大聲的。所以「聖靈充滿說方言」,其實就是有一幫鬼來幫著他。我啊,可惜和鬼沒有緣,所以他們不願意幫著我,我也沒有這個本事。

我們明天戒期圓滿了,受了這麼多天的苦,我今天晚間已經知道了,十方諸佛菩薩都在這兒等著呢!我們那個法壇造好了,他們都在法壇那兒,等著加持你們受圓滿具足的金剛寶戒。我告訴你們,不要說你們拜了一百零八天,一天三個鐘頭;就一拜也沒有拜,這十方諸佛都准許你們受戒了。有人就說早知道這樣,我就不拜囉!(眾笑)那  too late!(太遲了!)你拜了,總而言之,比不拜好,佛也歡喜你拜。所以說「真是諸佛子」!你不怕辛苦這麼多天,在金山寺要求這個金剛不壞的寶戒。OK!

在以前拜的不算,今天晚間一定要拜通宵。我方才雖然說,你沒有拜也許可得戒;但是你拜多一點,這是比較好!所以今天晚間,拿出你的真心來,不怕苦,不怕難,來精進勇猛!等這一次拜完了之後,休息半點鐘;在這半點鐘的時侯,我可以給你們講一講開示。我們講完了,還是繼續拜佛;有願意去休息的也可以;有願意拜的,更歡迎。

卍      卍      卍

又展此諸會,各有主伴。如說十住,十方菩薩皆來[37]證云:「十方國土,皆說此法。」則前遍法界之會,各有重重主伴。

【又展此諸會,各有主伴】:再把這九會展開為法界,每一會各有說法的主,各有說法的伴。主,就是正在說法的人,也就是法主;伴,就是聽法的人。其他的世界也是這樣,說法的為主,聽法的為伴,所以說各有主伴。

【如說十住】:好像在《華嚴經》上,說〈十住品〉的時候,【十方菩薩皆來證云】:十方菩薩從其他的世界都到這兒來說了,說什麼呢?【十方國土,皆說此法】:不單單在這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在演說這個〈十住〉的法;就是在十方世界所有的諸佛國土,也都在那兒演說〈十住品〉。

【則前遍法界之會,各有重重主伴】:這樣說來,此方說法,十方就為伴;十方說法,此方就為伴。所以在前面所說的,周遍法界的各法會中,都有重重無盡的主伴。

[37]十方菩薩「皆來」證云:《佛教大藏經》、《中華大藏經》和《大正新修大藏經》皆有「皆來」字;《卍續藏經》和《卍新纂續藏經》皆無「皆來」字。今本書依上人講解作有「皆來」字。

乃至遍於塵剎、異類界等,無盡時會。

【乃至遍於塵剎、異類界等】:「乃至」是個超略詞。在前邊所說的是遍於十方諸佛國土;十方國土,這是一個簡略地說,現在是說周遍十方國土的塵剎。這《華嚴經》不單周遍十方國土的塵剎,而且對異類的世界也在說法;就是樹也在說法,樹形也說法。異類,就是和人類的世界不同。

【無盡時會】:「會」也無盡,「時」也無盡。過去時,也沒有過去;現在時,也沒有現在;未來時,也沒有未來。怎麼沒有呢?就互相圓融無礙了──過去非過去,現在非現在,未來非未來,這無有定法。不像我們人有這種執著心,說過去的一定是過去,現在的一定是現在,未來的一定是未來。在《華嚴經》的境界裡,過去就是現在,現在就是過去;過去也是未來,未來又是過去。有的人說:「啊,這個道理,令人太糊塗了!」你糊塗人看著就糊塗,明白人看著就明白。雖然時間沒有了,而「三際宛然存在」,三際還是在這兒!雖然三際宛然存在,那麼,三際也是了不可得。

因為這是無盡的時會。這七處九會,一會展為九會,九會又展為法界,法界又展為塵剎,塵剎又展為異類;所以說,時也無盡,會也無盡。

F2.  舉題總攝 

皆不出「大方廣佛華嚴」清淨法界。

【皆不出「大方廣佛華嚴」清淨法界】:雖然時會無盡,但是絕不出「大方廣佛華嚴」這六個字;這六個字又不出這個清淨的法界,在這清淨法界裡邊來充滿塵剎。這種境界好像帝釋天的網羅幢一樣,光光相照,孔孔相通,互相映照,重重無盡。

E6.  卷攝相盡 

第六,卷攝相盡者[38]。謂從後漸卷,乃至不出九會。九會不離初會,初會不離總題,總題不出理智。非理不智,故理外無智;非智不理,故智外無理。則理智不二,亦攝智從理。離體無用,攝用歸體,體性自離,故體即非體。本來清淨,強名之「清淨法界」;是以極從無盡,乃至一字無字,皆攝華嚴性海,無有遺餘。

【第六,卷攝相盡者】:第六門是說「卷」和「攝」的相,都沒有了,都空了。

【謂從後漸卷,乃至不出九會】:這是說的,從這部經卷就捲遍十方法界;就是包括方才講的異類、塵剎、國土,從這兒再把它捲攝回來;漸卷,就是把它捲起來,捲到不出這個九會。

【九會不離初會】:從第九會再攝收回來到初會,但是這九會還離不開這個初會。【初會不離總題】:第一會又離不開這總的題,總題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就是把第一會攝回到「大方廣佛華嚴經」。【總題不出理智】:再把這個總題捲收回來,又不出理智二門。

【非理不智,故理外無智】:要不是這個理也沒有智,所以說理的外邊就沒有智。【非智不理,故智外無理】:要不是這個智也沒有理,所以說智的外邊就沒有理。

【則理智不二,亦攝智從理】:理就是智,智也就是理,理智是分不開的,二而不二;所以把這個智攝回來,歸到這個理上。

【離體無用,攝用歸體】:離開這個體,也就沒有用;所以要把這個用,攝回來歸到這個體上。【體性自離,故體即非體】:這個體的本性也沒有了;既然離開自體的本性,所以這個體也不是體了。怎麼樣呢?

【本來清淨,強名之「清淨法界」】:為什麼沒有體?就因為本來這個體是清淨的,無有一物,沒有一塵,是清淨的;勉強給它起個名,就叫「清淨法界」。

【是以極從無盡,乃至一字無字】:這個道理,是因為把它說到極點,說到沒有了;就是一法不立,一塵不染,乃至連一個字也沒有了!【皆攝華嚴性海,無有遺餘】:都統統被攝到華嚴性海清淨法界裡邊,什麼也沒有剩餘了。

[38]卷攝相盡「者」:《佛教大藏經》、《中華大藏經》和《大正新修大藏經》皆有「者」字;《卍續藏經》和《卍新纂續藏經》皆無「者」字。今本書依上人講解作有「者」字。

E7.  展卷無礙 

第七,展卷無礙者。謂正前展時,即後常卷;正後卷時,即前常展。展時即卷,故「無量無邊法門海,一言演說盡無餘」;卷時即展,故「如來於一語言中,演說無邊契經海」。

【第七,展卷無礙者】:第七門是說在《華嚴經》的境界,是說的展卷無礙。展的時候不妨有捲,在捲的時候也不妨有展,所謂「展捲同時,互相無礙」。這種境界,不是凡夫所能明白的,也不是外道所能了解的,也不是二乘人所能證得的;這種境界,只有菩薩方能明白,方能了解,方能證得。

為什麼二乘和外道、凡夫不能證得,不能了解,不能明白呢?因為凡夫、外道、二乘他執著的心很重。因為執著心重,所以這種不可思議妙境界,他就不能了解;他的執著,捲就是捲,展就是展,展和捲是不同的。

菩薩的境界,捲時就是展,展時就是捲;所以菩薩看眾生,生的那一天就是死的那一天。說:「這話我才不相信呢!生的那一天就是死的那一天,這要怎麼講呢?是不是生出就死了呢?」不錯,生出就死了。生出八萬四千毛孔──這身上有八萬四千毛孔,啊!那一天生出來了,那一天就死一個、死一個毛、死一個孔。等你活十歲、二十歲、三十歲、五十歲、一百歲,每一天死一個毛、死一個孔;所以到死的時候,這毛孔都不通了,就都死完了。死完了,那又該怎麼辦呢?又再生了。

有個人就說:「哦!我這個身體老囉!我想換一個新鮮的。」可以的!你要有趙州和尚那個本事,你就可以的;你沒有趙州和尚那個本領,那就不要打這個妄想。
趙州和尚有什麼本事呢?趙州和尚是不講道理的,啊!人家住的房子,他就硬搶來住。他怎麼樣呢?他有個事情不明白,想要到外邊去參方。參方是參的什麼呢?就是參不明白的,不是參得不明白;就是這個不明白的事情想要把它參明白了,這叫參方。在中國佛教的規矩,有「參方不留,受戒不留,還俗不留」。你要還俗去嗎?好!快一點。你要參方去嗎?好!就一個「好」就得了;不是「好!好!好」(眾笑)快一點。你要去受戒嗎?好!快一點。所以這叫「三不留」:參方不留,受戒不留,還俗不留。你一定要還俗了,還留你沒有什麼用的。

這個趙州和尚,他八十多歲了,還想參方去;這真是老頑童,老了要做小孩子。可是,他一看自己這個身體,雞皮鶴髮,行步龍鐘,頭上的髮都白了,面上的皺紋像雞皮似的;行步像鐘擺那麼擺的,走路都走不好。這怎麼參方呢?參方,這兩條腿一定要幫忙的;他這兩條腿都不和他合作。啊!他心裡想要往前邁一步,那個腳就往後退一步。為什麼?老得這個腿就不聽招呼了,這個腿天天就想要睡覺!這怎麼辦呢?想個辦法。這個土匪是去打劫人家的金錢,他要打劫搶人家的一個「房子」(註:指身體)!怎麼辦呢?一看給他當侍者的這個房子不錯,他就打侍者的主意了,想怎樣可以把這個房子借來用一用?想來想去,這都得要和侍者當面說。

有一天,趙州和尚就對侍者說:「侍者!我待你怎樣啊?」

侍者說:「和尚對我太好了,愛護我愛得無微不至,愛得最真了!」

和尚說:「我對你這麼好,我要和你借一點東西,你會不會借給我啊?」

侍者一想,我所有的東西,和尚如果借呢,那沒有不可以的。於是就說:「只要我有的,和尚要借什麼,我都借給你!」

和尚說:「好了!那你回去睡覺去了!」趙州和尚就叫他回去睡覺去。

這個侍者就回去睡覺。覺睡醒了,怎麼跑到方丈和尚的房子裡頭(方丈室)去了?自己照鏡子,啊!又有鬍子,是又白頭髮了,邁步也邁不動了!就嚇壞了:「欸!我怎麼這樣子呢?我要找和尚去!」就趕快跑回他自己住的房裡頭,一看他自己在那坐著呢!

這個侍者就說:「啊!這是怎麼啦?」

趙州和尚說:「不要吵,不要吵,慢慢你就知道了,你不要吵,這暫時我借你用一用。」

這麼樣子呢,這侍者一聽是他原來的身體有和尚說話的聲音,他自己現在變成了和尚的這個身體,但聲音不是和尚的聲音。他和和尚兩個人就換了身體。那麼,和尚叫他不要吵,說:「你不要吵,慢慢等我用完了,就還給你。」侍者一聽,這吵也沒有法子了──已經搬了家了,想要往出搬也沒有法子搬,自己沒有這麼個本領,那就隨他去了!

好了!這個真侍者,就做一個假和尚,假住持。那麼真住持就參方去了,參學什麼呢?因為當時有一個人問趙州和尚:「你什麼都知道,那你知道『裡二外八』是什麼?」和尚就說:「拿來給我吃了它。」當時趙州和尚一睜眼睛,看見他說的「裡二外八」,就有這麼一個好像饅頭又不是饅頭的東西──北方叫「窩窩頭」。「窩窩頭」這麼一個東西裡邊是空的,饅頭裡邊是實在的;他看見這個東西,並不知道這叫什麼名字。人家問他這是什麼;他不知道叫什麼。他看著這是一個吃的東西,就說:「拿來給我吃了它。」那個人也不知道他知道不知道,他要吃,以為他知道是什麼了,那麼也就不再問了。不再問,他自己就憂愁得不得了,不知道這東西叫個什麼名字?

於是乎他就跟侍者借這個年輕的身體,把他那老的身體交給這個侍者了,他用這個年輕的身體去參方。參到北方,人家正在那做「窩窩頭」;這兩個大拇指頭在裡邊,其他八個手指頭在外邊就這麼捏;十個手指頭這麼捏著來做「窩窩頭」,這叫裡二外八。他不知道。所以他這麼一出去參方,才知道:「哦,這就是窩窩頭啊!」這才回來。回來,把這個年輕的身體還給侍者,又把侍者那個靈魂給搬進去那個年輕的身體了,他自己又到這個(老和尚)老的身體裡邊去住了。因為這個,所以說「趙州八十猶行腳」──其實他那個行腳,不單不是八十,而是二十來歲的一個人。

人,生的時候,生的那一天就有死的東西,死的那一天又有活的東西了。因為這個,所以說「展卷同時,展卷無礙」,也就這個道理。

【謂正前展時,即後常卷】:所以說,正在前邊那個展開的時候,也就是後邊那個捲的時候。【正後卷時,即前常展】:正在後邊那個捲的時候,也正是前邊那個展的時候。這是「展卷同時,展卷無礙,展卷亦如」。

【展時即卷】:因為展開的時候就有捲的道理在裡邊,【故無量無邊法門海,一言演說盡無餘】:所以有無量無邊那麼多的法門海;用一句話來演說那無量無邊的法門海,也都給說完了,也都盡無餘。

【卷時即展】:因為在捲的時候,也就是展開的時候;【故如來於一語言中,演說無邊契經海】:所以佛在一句話裡邊,也就能演說出來無邊無量、無有盡的那麼多的經典。

卍      卍      卍

今天,有一些其他道場的人到這兒來。那麼並不是你到這兒來;你到這兒來呢,還是和在自己的道場是一樣的。為什麼這樣說呢?說:「我們到這兒啊,覺得和在我們本有的道場是不一樣的。」這是你的分別心!你若沒有分別心,就沒有自己的道場、沒有他人的道場,彼此大家都是佛教的,沒有什麼分別。所以,在外邊的道場和這裡邊的道場,都是二而不二;你看著好像兩個,但就是一個。我們大家都是佛教徒;既然是佛教徒,就不應該分彼分此的,不應該有這麼多的分別。

佛教,整個世界只有一個;沒有中國佛教,沒有日本佛教,沒有泰國的佛教,也沒有印度的佛教,都是一個佛教的。每一個國家的風俗習慣影響了他們佛教的儀式,那是這個國家的佛教,不是整個宇宙的佛教;我們所講的是宇宙的佛教,是沒有彼此之分的佛教。

是凡佛教徒,大家都是一家人。那麼這一家人可是一家人,一家人裡頭有小孩子、有大人、有老人。有的小孩子,就和老年人不同的。我們這兒這一班佛教徒,老實講都是老年人,都是老的,就像趙州那麼八十多歲的人;但是我們可不想借你們年輕的這個 body(身體),你不要害怕!所以這是有多少不同,這是有老的,有後生的,那麼有多少不同。後生的,你看那個小孩子,就願意打 ball(球),玩 ball;老年人,你再叫他去打一打那個 ball,他覺得 very tired(很累)了。

卍      卍      卍

E8.  以義圓收 分二    
F1.  以法攝  F2.  以人攝
今F1.

第八,以義圓收者。上來諸門,或以七字攝盡,如前已辨[39]。或以教義攝盡,或以理智攝盡,或以[40] 人法攝盡,或信[41] 解行證攝盡。

【第八,以義圓收者】:第八門是說,用義把經的道理收攝起來。

【上來諸門,或以七字攝盡,如前已辨】:在前邊所講的諸門,或者用「大方廣佛華嚴經」這七個字,把這一部經的道理都給攝到一起,攝盡了。好像在前邊所講的道理,已經說得很清楚。

【或以教義攝盡】:或者用教和義這兩種的意思,把這個《華嚴經》的道理給收攝完盡。【或以理智攝盡】:或者用理和智這二門,把這個《華嚴經》的道理給攝盡了。【或以人法攝盡】:或者以「佛」這個人和「大方廣」這個法,來把這部《華嚴經》的道理都給收攝完盡了。【或信解行證攝盡】:或者用「信因果周、解因果周、行因果周、證因果周」來攝盡;用「信、解、行、證」這四個字,來把這個《華嚴經》的道理給攝盡了。

[39]如前已「辨」:《佛教大藏經》、《卍續藏經》和《卍新纂續藏經》皆作「辨」;《中華大藏經》和《大正新修大藏經》皆作「辯」。今本書依上人講解作「辨」。

[40]或「以」人法攝盡:《佛教大藏經》、《中華大藏經》和《大正新修大藏經》皆有「以」字;《卍續藏經》和《卍新纂續藏經》皆無「以」字。今本書依上人講解作有「以」字。

[41]或「信」解行證攝盡:《佛教大藏經》、《卍續藏經》和《卍新纂續藏經》皆無「信」字;《中華大藏經》、《大正新修大藏經》、明本《南藏》、《淨源經疏會本》、《疏鈔別行原本》和《金陵疏鈔會本》皆有「信」字。今本書依上人講解作有「信」字。

F2.  以人攝 分二
G1.  約人法  G2.  總收
今G1.

或唯普賢、文殊、毗盧遮那三聖攝盡。謂「大方廣」即普賢,普賢表所證法界故;「華嚴」即文殊,文殊表能證故;「佛」即遮那,具能所故。

【或唯普賢、文殊、毗盧遮那三聖攝盡】:或者唯獨就是用普賢菩薩、文殊師利菩薩和毗盧遮那佛這「華嚴三聖」來攝盡這一部經的意思。文殊菩薩、普賢菩薩是《華嚴經》的請法主,毗盧遮那佛是《華嚴經》的說法主。「毗盧遮那」是梵語,翻譯為光明遍照。這華嚴三聖攝盡《大方廣佛華嚴經》。這是怎樣解法呢?

【謂「大方廣」即普賢,普賢表所證法界故】:所說的「大方廣」就譬喻普賢菩薩,為什麼?因為普賢是表法,表所證法界的理。

【「華嚴」即文殊,文殊表能證故】:「華嚴」就譬喻文殊菩薩,因為文殊菩薩是表示能證法界的智,能證的智。

【「佛」即遮那,具能所故】:「佛」就譬喻毗盧遮那佛。他具足能證法界的智,和所證法界的理,所以具足這兩種的意思。

G2.  總收

又,「大」即普賢,普賢菩薩自體遍故;「方廣」即文殊,文殊表即體之智故;「華」即普賢,普賢行故;「嚴」即文殊,文殊以解起行故;「佛」即圓解行之普賢、文殊,證法界體用之普賢、文殊,成毗盧遮那光明遍照。

在前邊說以華嚴三聖來攝盡這一部《大方廣佛華嚴經》,這個講解還沒有把意思講完;另外又有一個講法,怎麼說的呢?

【又,「大」即普賢,普賢菩薩自體遍故】:又者,在前邊說「大方廣」是普賢菩薩,現在又說單單一個「大」字就是普賢菩薩。為什麼呢?因為普賢菩薩的法身也是周遍法界;他能周遍法界,所以就是大──「大」就是普賢菩薩。

【「方廣」即文殊,文殊表即體之智故】:這「方廣」二字又可以代表文殊菩薩。為什麼呢?因為文殊菩薩就在「大」的體上就有智慧,所以「大」是個體,「方廣」就是個智。在這個體上有智,生出智來。

【「華」即普賢,普賢行故】:又可以說「華」字代表普賢菩薩。為什麼呢?因為普賢菩薩修萬行的因華。普賢行是無窮無盡的,就是盡未來際,普賢菩薩還是都行普賢行,所以「華」就是普賢菩薩。什麼是普賢菩薩的行願呢?就是十大行願:(一)禮敬諸佛;(二)稱讚如來;(三)廣修供養;(四)懺悔業障;(五)隨喜功德;(六)請轉法輪;(七)請佛住世;(八)常隨佛學;(九)恆順眾生;(十)普皆迴向。

【「嚴」即文殊,文殊以解起行故】:又可以說「嚴」字就可以譬喻文殊師利菩薩。為什麼呢?是因為文殊菩薩明白了,明白然後才修行的緣故。所以「嚴」字就是文殊菩薩。

【「佛」即圓解行之普賢、文殊】:「佛」字就譬喻大開圓解的文殊和圓滿普賢行的普賢這兩位菩薩,【證法界體用之普賢、文殊】:「佛」字又譬喻證得法界本體和法界妙用的文殊、普賢這兩位菩薩;【成毗盧遮那光明遍照】:他們這兩位菩薩的境界,就成就了毗盧遮那佛這種光明遍照的境界。

卍      卍      卍

在佛教裡頭,這個因果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們做一件事,必須要認識這個因果。如果對因果你要是不認識,很容易就會做錯了事情;這個因果,你要清楚了,你要明白了,你做事就會特別小心。所以菩薩在因地的時候,他是特別小心的;至於受果報,他就不怕了。凡夫是在種因的時候不小心,種一些個不正當的因;等到結果的時候,這果結得很不好,他怕起來,說:「我怎麼受這種的果報呢?」凡夫的知見,就是「畏果不畏因」;畏,是怖畏。菩薩是「畏因不畏果」。

談到這個因果上,在佛教裡,譬如這個護法居士發心來擁護道場,他願意布施出來這個錢來買磚來造廟,那麼這買磚的錢就不能用去買瓦去;如果這個護法發心說願意買瓦不買磚,那麼這個錢就一定要買瓦不買磚。這是根據護法檀越的意志去做去!所以發心做什麼的,就一定要做什麼的,要把這個事情做圓滿了。不能說居士發心布施出來了,就隨隨便便亂用,隨隨便便去做事情。這不可以的!因為這個因果是很厲害的!

今天為什麼說這個呢?就因為San Diego(聖地牙哥)兩位很久的皈依弟子,不是很老的,是很久的。他們兩個人皈依的時候大約沒有超過三十歲,現在他們或者還沒有超過六十歲。這很久的皈依弟子,為什麼說久呢?我在沙特街(Sutter Street)他們就認識我,認識很久了。他向我說,以前他們提議過「我們這個雜誌,應該不收錢,送給人」,他說這樣就會有人給多一點錢。那麼現在每一年收十四塊錢,這有了價錢了,人家想給多錢也不給了。不錯,這個方法是很好的,拋磚引玉,撇出去一塊磚,引回來一塊玉,但是要有玉可以引得回來;要沒有玉,都是磚,引回來的也是磚。尤其這一引,啊!撇出去一塊磚,想引回來一塊玉,這就是貪心了。這就是貪心!知道嗎?

若想「這個雜誌給人家自由、隨便送給人,那麼希望人家給多一點錢」;如果是這樣想,這個貪心是很大的!莫如我們訂個價錢,他願意給就給,我們沒有貪他多;他不給呢,那我們就有功德,我沒有像他有貪心,沒有希望他給多一點。你們覺得有沒有這個道理?

大約果某他們兩個人,是護法心很切,這美國人你要是送給他,他或者就會給多一點錢;這個辦法是可以,但是靠不住的。假如他都不給錢,那你又怎麼辦?我們現在有一百二十多個人訂雜誌,我們還有這一百二十多個人給錢。如果都送給人,這一百二十個人也要一律平等待遇,也不可以跟他們要錢;不可以要錢了,我們一期、兩期、三期,最多半年就要停止了。這半年之間,是不是會有人就給多一點錢?我知道都沒有的。

我在香港辦雜誌辦了三期,都是送給人的,也沒有見到哪一個人給回來錢,就這個曹某他給了二十塊錢;他為什麼給二十塊錢?他到我那去求法去,問我「前三三,後三三」怎樣講?我給他講了,他覺得過了一大關,可以翻譯了,所以拿出二十塊錢來。

在這個美國啊,明白佛法的人根本就沒有,或者有一個兩個,在外邊也可能有的;我們裡邊就不算,我們裡邊或者都明白了,或者都不明白,那我們不算的,因為這是自己的人。外邊的人呢,真明白佛法的,真那麼慷慨仗義說:「你不要錢,我給你多一點!」或者有,但是或者我們就碰不著,這很不容易碰到的,是不是啊?所以這個問題,本來這果某建議了好幾次,今天還問我為什麼不那樣做?我想那樣做,恐怕那樣一做啊,再也不能做了,那根本就不會繼續了,不會continue了。

在果某他們兩個的意思裡邊,就說:「你講經都不要人錢,為什麼把講經所講的,就是fifty cents(五毛錢)要賣給人?這是太便宜了!」這個講得很有道理的。他說:「或者那麼一塊錢,或者一塊多錢,這是賣得太便宜了。但是這一個是印到這個紙上的,要到這來聽法,誰來聽法也沒有要過人一個cent(一分錢),一個cent也沒有要過。出去到外邊呢,他們既然不買飛機票,不買火車票,不買巴士票來這來聽經,那麼送到他家裡,他給幾個郵票錢,給幾個這個paper的錢,這不是太過的。」

卍      卍      卍

E9.  攝歸一心 分二   
F1.  指前總明   F2.  約觀心釋
今F1.

第九,攝歸一心者。上來諸門,乃至無盡,不離一心;一心即法界故。《起信》云:「所言法者,謂眾生心。」

【第九,攝歸一心者】:第九門是說盡虛空、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一切,都不離現前這一念的真心。所以在這第九門「攝歸一心」,把這個《華嚴經》的要義,又攝回來,歸到一心上。

【上來諸門,乃至無盡,不離一心】:上來前邊所講的諸門,乃至於無盡無盡那麼多的門,不論是八萬四千的法門,都是不離現前一念心。為什麼呢?【一心即法界故】:一心雖小,但可以包容法界;法界雖大,也沒出這一心。小中現大,這是一為無量;大中現小,這是無量為一。所謂「一本散為萬殊,萬殊仍歸一本」,所以說這一心就是法界。

【《起信》云】:在《大乘起信論》上說,【所言法者,謂眾生心】:所說的這個法,就是說眾生的心。佛說一切法,因眾生一切心;若無一切心,就不用一切法。佛說八萬四千法門,也沒離出這現前一念的真心。

F2.  約觀心釋 

心體即「大」,心之本智即「方廣」;觀心起行即「華嚴」,覺心性相即是「佛」。覺非外來,全同所覺,故理智不殊。理智形奪,雙亡寂照,則念念皆是華嚴性海。

【心體即「大」】:心的本體就是「大」。可是大而無外,那麼又小而無內。大而無外,再沒有比它再大的了;小而無內,再沒有比它再小的了。無內無外,這就是法界。

【心之本智即「方廣」】:心呢,本有的這般若智慧,這就是「方廣」。

【觀心起行即「華嚴」】:你觀察現前一念心,來起修行的行門。我們現在講這一念的真心,前幾天我講「十法界不離現前一念心」,你可以研究研究,現在就不多講。這就是修華嚴的境界。「即華嚴」,你觀心起行,這就是修華嚴的境界。

【覺心性相即是「佛」】:你能覺悟了這個心性,所謂「明心見性」,「明心無難事,見性不知愁」。在中國有這麼一句俗話,說:「哦,那個人真不知愁了!」這個話裡邊有很深的意義;聽著是一句俗話,但是你細了研究,這裡頭有很深的道理。「不知愁」,他要不知愁了,就沒有憂慮了!要怎麼樣才能不知愁呢?要「不識不知,無思無慮」。「不識」,什麼也不知道了;可是什麼也不知道,什麼還都知道。「不知」,什麼也不知,可還明明了了。「無思無慮」,沒有妄想,沒有思慮了。這樣的境界,才能不知愁呢!

所以說「明心無難事」,你要明心了,就什麼事情都不困難了;再困難的事情,你都認為不是困難,都覺得很 easy(容易)的。也就是……,我不說了,不說這一句。我要說,叫你們都學會了,那怎麼辦呢?有個人就說:「啊!這個師父不是個好師父,他不想完全都教我們,不想傳佛法給美國人。」不是的,因為我說得太多了,所以這一次就不要說了。什麼呢?那麼你既然說這個師父對你們吝法,不想把這個法完全布施出來,現在我還是說,說什麼呢?就是「Everything’s Okay!」就是這一句!你們要是學會了,就不會滑頭了;要是學不會,就手忙腳亂,就要滑頭了。

見性,「明心沒有礙難事,見性哪有憂愁心」呢?你要見得本性了,「明自本心,見自本性」,有什麼可憂愁的呢?啊!即便遇到毒藥和利刀,也都不怕的!所以,永嘉大師說過:「縱遇鋒刀常坦坦」,遇到有人拿把鋒刀要把自己頭給斬下來,也很坦然的,不驚懼,不恐懼。「假饒毒藥也閑閑」,達摩祖師被人給下六次毒藥,也沒有關係;毒了六次也毒不死他,這就是見性了!見性這個妙處是妙不可言的。你沒有見性的時候,又有人相、又有我相、又有眾生相、又有壽者相;你見性了,就無人相、無我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因為本來就是一個的,沒有這麼多的分別。

所以你要覺悟自己的心性這個相,「即是佛」,你覺悟自己的心性了,明白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本來自性的金剛佛。

【覺非外來】:這個覺,是你本有的般若智慧,是你根本的智,不是從外邊來的。【全同所覺】:不是從外邊來的,也就是所覺悟的是覺悟你這個心性。這是說的,你根本的智與所覺的理完全相同,能覺之智就是所覺之理,沒有兩樣;不是說有個能覺,這就是所覺。那麼「覺」是覺什麼呢?覺悟你這個本來面目,覺悟你這個自性本來是清淨的。所以六祖大師聽了五祖對他講的話之後,就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他都明白了!他明白了,這就是明心見性的功夫。【故理智不殊】:所以在這個時候,理就是智,智就是理,智理無二無別。

【理智形奪,雙亡寂照】:不單理智不兩樣了,就理(常寂的理)也沒有了,智(常照的智)也空了,啊!人法雙亡──人也空,法也空,這叫「雙亡」。人空法空,雙亡寂照,這時候,只有一個明明了了、清清淨淨、本圓自在的妙真如性。【則念念皆是華嚴性海】:你要是這樣子,那麼豈不是念念都是華嚴性海嗎?都是在這華嚴境界裡頭,在大光明藏裡頭包容著。 

卍      卍      卍

昨天晚間已經講過了,果某他們兩個建議把我們這個雜誌送給人,不要收費;本來是可以的,但是他應該把我們所用的費用都拿出來,這樣可以的。可是,我們這個雜誌做了兩年多了,他連雜誌的費用也沒有給過,就叫我們送給人;你如果叫我們送給人,應該把這個費用你都拿出來,可以的;既然不能拿出來所有的費用,我們根本也沒有多餘的錢來送這個雜誌。

現在這個雜誌,有人訂了一天比一天會多一點,將來或者就不要收費,我們自己搭上錢,這或者可以維持,就是差一點也可以勉強支持。如果完全不要錢,我知道有的人是願意得便宜的,他就不願意有損失,就是有利益他也不願意再有損失。所以你要他拿出錢,他不願意的,尤其你給他,說不要錢,他說這東西和那廁所的paper是一樣的,根本就一點價值都沒有;或者我們給他,他拿了就放到那個garbage(垃圾)裡邊;或者做toilet paper(廁所紙),這是很可惜的。

果某他們兩個,本來認識我很久了,但是佛法一點都不明白。他們倆突然間,從三藩市跑到San Diego(聖地牙哥)去;那時候果修叫他不要去,在這兒護持道場。他一定要離開三藩市跑到那裡去,現在什麼佛法也不懂,也要學著坐單,就問我坐單怎樣子?是坐著睡好,還是躺著睡好?我說:「你覺得坐著睡好,就坐著睡好;你覺得是躺著睡好,就躺著睡好。不過,坐著就睡得少一點,躺著就睡得多一點,你願意實行哪一個法門都可以的。」他就說:「那我坐著了。」我說我在San Diego那兒,連這麼一個問題都沒有人問,沒有人懂!現在知道沒有人懂了,在那兒有什麼問題沒有地方去問去,你說苦不苦?

他現在這麼遠跑到這兒來了,既然來了,要是懂佛法的人,到道場來,就不應該先到朋友那地方去;他跑到那地方去幹什麼呢?就先問一問廟上有什麼好消息和什麼壞消息,到那兒先找一個情報。

你一個佛教徒,既然到三藩市來,你想到這個道場,那你應該到這兒先拜佛,見見師父,然後再到其他朋友的地方去,或者吃飯呀,或者喝茶呀,這表示我第一的是尊重佛,第二我尊重法,第三我尊重僧,我先要到道場去,然後才辦旁的事。我這現在給你們講這個,你們以後都應該記得!不是到旁的地方先去拜朋友,先去拜吃飯;吃完飯了,再來見佛,不是這樣子的。

他連佛法一點都不懂,回來又說我們雜誌怎樣不送給人?這個佛教裡的錢不是隨隨便便有的,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開一個捨粥捨飯的地方;或者捨粥捨飯的地方可以的,有人沒有飯吃,沒有衣服穿,這幫幫忙。

我今天對你們大家講,你們大家要注意這一點,以後無論到什麼地方去,不要先去吃飯,先去看朋友,然後才去拜佛,這是對佛是一個大不敬。信佛的就要尊重佛,你尊重朋友去,到這來,說到佛堂來先去見朋友,拿佛根本就不當一回事了。你有沒有想一想,明白佛法的人,怎麼可以這麼樣做?既然不明白佛法,你怎麼可以到這來指揮?尤其是一個皈依的,你皈依三寶的,不是三寶皈依你的,你要恭敬三寶,不是要三寶來恭敬你的,你跑到這兒來make trouble(惹事)。

今天晚間講了幾句英文,我又想起來五六年以前的第一個暑假班;因為前天這個方居士對我說:「《楞嚴經》那個錄音帶怎麼很多你講英文的?」我才也想起來,因為在頭一個暑假班,那時候有四個先會翻譯,還是果容、白文天、韓光先、柯爾康,是他們四個人翻譯;翻譯翻譯,有一天就鬧意見,罷工了,不翻譯,輪到誰,誰不翻譯。那怎麼辦?我說:「不要緊了,我來翻譯。」我一邊講中文,一邊又翻譯英文。那時候我也不會英文,我不知道從什麼地方跑出來的那麼多英文,那麼把這個局面也就混過去了。以後,這幾個翻譯的再也不敢罷工了。這我今天就告訴你們大家。

卍      卍      卍

E1 0.  泯同平等 分三   
F1.  法說  F2.  喻明  F3.  合喻
今F1.

第十,泯同平等者。為未了者,令了自心;若知觸物皆心,方了心性。故〈梵行品〉云:「知一切法,即心自性;則成就慧身,不由他悟。」然今學法[42]之者,多棄內而外求;習禪之者,好亡緣而內照。並為偏[43]執,俱滯二邊。既心境如如,則平等無礙。

【第十,泯同平等者】:第十門是說泯同平等的道理;把前邊所說的一切諸法都泯了,都沒有了。沒有法,是怎麼樣呢?這樣,就和法界合成一體了;也沒有法界,也沒有一個法,一切平等,「是法平等,無有高下」。

【為未了者,令了自心】:若說「泯同平等」,這人聽了不會明白;所以再為沒有明白這個法的人,使令他明白自己的本心,見自本性。【若知觸物皆心】:他假設要能明白了,就能覺悟到一切的境界、一切的事物,都是自己的本心,都是常住真心、性淨明體。【方了心性】:這樣,他才能明白自己的心,見到自己的本性,所謂「識自本心,見自本性」。

【故〈梵行品〉云】:所以在《華嚴經•梵行品》裡邊有幾句經文說,【知一切法,即心自性】:知道一切法,就是心性的本體。這是說,一切法就是一切心,沒有離自性。【則成就慧身】:那麼你能明了一切法,就是有智慧了;有了智慧,就能成就智慧莊嚴之身。這是一個慧莊嚴。【不由他悟】:這個智慧莊嚴身,不是從外邊得來的,就是在你自己的心性具有的。

【然今學法之者,多棄內而外求】:可是現在一般學佛法的這些人,很多很多的都是心外求法;心外求法,所以叫棄內而外求,向外去馳求。向外馳求,就變成捨本逐末、捨近求遠、捨自向他──捨去自己向外去找去了,沒能迴光返照,沒有能反求諸己。

【習禪之者,好亡緣而內照】:學法的人,他捨內求外,向外馳求。學禪的人,他又想要歡喜亡緣;亡緣,就是不攀緣了,把這一切的外緣都斷了。這也是不對的。你把外邊的緣都斷了,「而內照」,專修於內;這就怎麼樣呢?有這麼兩句話說:「斷除煩惱重增病,趣向真如亦是邪。」怎麼叫斷除煩惱呢?有人說:「煩惱沒有了、斷除了,就沒有病啦!」你就因為有這一個「斷除」,這就是病!你若明白了,「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這個道,不要向遠的地方去找去,回頭就是!我以前沒有對你們講過,這煩惱不能斷的?煩惱斷,菩提也斷了,因為煩惱即菩提嘛。你那個冰就是水,水就是冰。本來冰是冰,水是水;冰化了就變水,水凍了就變成冰;雖然是兩個,但本來是一個。煩惱和菩提也是這樣,所以說不要斷,你把它變了,煩惱變成菩提。不要斷;你有這一個「斷」字,啊!又有了毛病了,又增了毛病了,所以說「斷除煩惱重增病」。

這個真如不需要你找它去;你只要明白了,就是真如。說「我找真如,找真如……」,那又是邪知邪見了。這真如怎麼可以找呢?你怎麼可以說「我到真如那個地方去找去」?你現在就在真如這個地方,你怎麼還要到真如那個地方去?所以說「趣向真如亦是邪」。

這就是「好亡緣而內照」。這個參禪啊,就是不管外邊的事。好像我們這兒,人家說我們 very cold(很冷)的;這也應該覺悟一下,不要那麼 cold(冷)的,但是也不要那麼熱。你太 cold 了,也不是中道;你太熱了,又離中道很遠了。要取乎中道,不要做木頭人,不要做石頭人;那麼有人來了,招呼招呼著也好一點,不過不要太接近了!

【並為偏執】:有棄內而求外的也不對,有棄外而求內的也是不對,這都叫偏執。【俱滯二邊】:這兩種都不是中道,都執著於兩邊。中道是圓融無礙的,也不偏內,也不偏外,也不滯於中間;現在是俱滯兩邊了!
【既心境如如,則平等無礙】:要是不滯二邊,就心境如如了。你不滯於二邊,不流到兩頭去。你「過猶不及」,修行不要太過,也不要不及。你太過,又跑得太遠了;不及,你又沒到那個地方。所以你中道了義,就是沒有太過,也沒有不及,這就是中道。中道就是如如,如如就是中道;如如也就是平等,平等也就是如如。所以說「心境如如,則平等無礙」,也就是圓融平等,沒有一切的障礙。

[42]然今「學法」之者:《佛教大藏經》、《中華大藏經》和《大正新修大藏經》皆作「學法」;《卍續藏經》和《卍新纂續藏經》皆作「法學」。今本書依上人講解作「學法」。

[43]並為「偏」執:《佛教大藏經》、《中華大藏經》和《大正新修大藏經》皆作「偏」;《卍續藏經》和《卍新纂續藏經》皆作「佛」。今本書依上人講解作「偏」。

F2.  喻明 

余曾瑩兩面鏡,鑑一盞燈,置一尊容;而重重交光,佛佛無盡。

【余曾瑩兩面鏡】:這個「余」就是清涼國師自稱,也就是「我」字。清涼國師說,我曾經瑩磨兩面鏡子,互相對掛著。【鑑一盞燈】:這兩個鏡子,照著一盞燈。【置一尊容】:在兩面鏡子中間放置一尊佛像;尊容,就是佛像。【而重重交光】:在這個時候,這兩面鏡子裡邊都有燈光;不單都有燈光,而且這個燈光還照到那個鏡子裡邊,那個鏡子裡邊的燈光又照到這個鏡子裡邊,這叫互相交光,重重交光。【佛佛無盡】:佛像在這兒也是這樣子;這一個鏡子裡邊的佛像也照到那個鏡子裡邊,那一個鏡子裡邊的佛像又照在這個鏡子裡邊,這樣佛佛無盡。這麼看起來,這佛也不知有多少佛,那光也不知有多少光。

F3.  合喻

見夫心境互照、本智雙入,心中悟無盡之境;境上了難思之心;心境重重,智照斯在。又,即心了境界之佛,即境見唯心如來;心佛重重,而本覺性一。皆取之不可得,則心境兩亡;照之不可窮,則理智交徹。心境既爾,境境相望,心心互研,萬化紛綸,皆一致也。唯證相應,名「佛華嚴」矣!

【見夫心境互照】:在前邊所講的這境界,佛也不知有多少佛,光也不知有多少光;這是說的什麼呢?這就說的這個心和境,互相來照耀著。【本智雙入】:這個燈光和佛像,就譬喻著本智;本智到這兩面鏡子裡邊去,這兩面鏡子就是境界;這是本智雙入,兩面鏡子都能互相攝入燈光和佛像。【心中悟無盡之境】:在這個心中,真心明白了這種重重沒有窮盡的境界。【境上了難思之心】:可是在這種重重無盡的境界上邊,你又要明白這個不可思議的心。【心境重重,智照斯在】:這個心和境,是重重無盡的,重重無礙的,那麼互相攝照;本智的光明和般若的智慧,就在這裡邊顯現出來了。

【又,即心了境界之佛,即境見唯心如來】:在前邊所說的這兩面鏡子,互相照著一盞燈和一尊佛,這就是表示這個本智和境界。所謂「即心即佛」,就是即心作佛,這是向內說的;若要向外說,就是「即境即佛」,就是即境作佛。

在前邊所講的,觸物都是真心;那麼既然是真心,也就是佛。所以說「即心了境界之佛」,就是在這本智上,明白在這外邊的境界也就是佛的境界;在境界上的佛,也就是唯心如來──佛就是心,心就是佛。

【心佛重重】:那麼這樣子,這個境界也是佛,是心也是佛,佛佛無盡;【而本覺性一】:雖然有內心也有外境,但是這個本智──本覺也就是本智,本智性一;本來的智慧是一個,也沒有個境界,也沒有個心,就是一個光明大覺的佛性。

【皆取之不可得,則心境兩亡】:可是在這種境界和心,你把這個心拿來我看看!不可得。境界雖然是實在的,雖然外邊有這個境界,但是也是了不可得的,你拿不來的。既然取之不可得,捨之不可得,也不能取,也不能捨,這叫心境兩亡,心境都沒有了。

【照之不可窮,則理智交徹】:可是,心境互照這種的智慧是沒有窮盡的,所以這個理和智也就互相交徹,互相明了。

【心境既爾】:在前邊所說的心和境,是互相交光,互相輝映。這個心和境既然是這樣子,【境境相望】:那麼在每一個境和每一個境也是這樣子,都是重重無盡的。【心心互研】:境和境既然是重重無盡,心和心也是重重無盡,也是這個道理。既然是這樣子,【萬化紛綸】:無論就是有多少,皆紛然雜陳,好像很多很多的都綸結到一起了。【皆一致也】:雖然這麼多,但都是沒有出去這個道理之外,都是這個道理。所以說皆一致也,都是這一個道理。

【唯證相應,名「佛華嚴」矣】:那麼在這種的境界,你要證得這個相應,相應就有一種感應道交了,也就是你想怎麼樣子就怎麼樣子,這相應了。這一種相應的境界,就好像帝釋天的網羅幢,你那個光相映我這個光,我這個光也相映你那個光,這光光相照,孔孔相通,互相顯現這種光明。這樣唯證相應分了,能證得相應,相應就是你已經得到了;你能證得相應,這就叫「佛華嚴」了!

(世主妙嚴品第一)

C2.  品稱 分四  
D1.  會其梵音 D2.  正釋義理 D3.  立名所以 D4.  會釋晉經
今D1.

【第二,釋品名者。梵云「薩婆嚕雞印拏[44] [45] 驃訶奈耶缽攞叵婆娜忙缽里勿多」,此云「一切世間主莊嚴法門威德名品」。今文存略。】

【第二,釋品名者】:在前邊是解釋經的題目,現在解釋「世主妙嚴品」的品名。【梵云「薩婆嚕雞印拏倈驃訶奈耶缽攞叵婆娜忙缽里勿多」,此云「一切世間主莊嚴法門威德名品」】:這個品的名字,梵語「薩婆」這兩個字翻譯為一切;「嚕雞」譯為世間;「印拏倈」譯為一個主;「驃訶」譯為莊嚴;「奈耶」譯為法門;「缽攞叵婆」譯為威德;「娜忙」譯為名字;「缽里勿多」譯為這一品。【今文存略】:現在的經名保持簡略的意思,稱為「世主妙嚴品」。

[44]「拏」:《佛教大藏經》、《中華大藏經》和《大正新修大藏經》皆作「拏」,無註;《卍續藏經》和《卍新纂續藏經》皆作「拏」,有註「上呼」二字。今本書依上人講解作「拏」,無註。

[45]「倈」:《佛教大藏經》、《中華大藏經》和《大正新修大藏經》皆作「倈」,無註;《卍續藏經》和《卍新纂續藏經》皆作「倈」,有註「良遐反」。今本書依上人講解作「倈」,無註。

卍      卍      卍

現在我們在這兒修道,都要特別小心的!要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天天很用功修行,不可以打妄想。你要打妄想,就容易有魔障;有了魔障,就不能修行了。好像果某本來很聰明的,也很用功的,就因為妄想太多,所以現在就有很多魔障發生;我們在這兒拜佛的時候,最好大家給他迴向迴向,讓他這個魔障退了。

還有我們無論誰有什麼病,誠心來拜佛,這是一個治病的最好方法。因為你這一拜佛,這一念的真心,就感動十方的諸佛、十方的菩薩、十方的阿羅漢都放光來加持你;令你災消病散,罪滅福生,增長智慧,圓成你的福業。所以在拜佛的時候,要誠心一點拜佛!

在美國這兒,這佛教是一個開始,所有的居士都應該明白佛法,不要拿著佛法來當世間法那麼做去。好像某某人說:「廟上所有的事情應該由在家人來管理,所有出入的金錢也由在家人來管理。」這是很好的一個辦法,我都同意這樣做,但是找不出來真正有時間又靠得住的人。有的是有時間,但靠不住;有的靠得住的,他也不會錯因果,可是沒有時間,他要做工去。所以這是很困難的一件事!

所以我就叫果佑給他寫信,叫他來獻身佛教。他雖然沒有出家,也可以做一個在家獻身佛教的人,那麼來管理我們這兒一切的事情;因為他要發菩薩心,要替我們來管理事情,這是我很歡喜的。不過雖然是這樣子,你要考察考察,在天主教、耶穌教,是不是一切的行政都由那些領洗的在家人管理,而不是牧師或神父去管的?因為我不是天主教,也不是耶穌教,我不知道那邊是怎麼樣的情形,或者是這樣子。所以他要仿照天主教、耶穌教這樣做去,可以的。

但是在中國的叢林裡邊,可沒有哪一個叢林道場裡邊完全都由在家人管的,沒有的。在家人是護法的,不是主法的;出家人是主法的──主持佛法的、住持佛教的。在家人是三寶的弟子,是皈依三寶的;不是三寶來皈依弟子的,不是三寶皈依在家人,是在家人皈依三寶。所以這一點要清楚!

我以前對曾居士講:「你過去在香港,盡是求名求利,你看不起出家人,你造了很多罪業;這種話沒有人對你講,只有我這麼一個不怕你不高興的人。我告訴你!你要明白你是皈依三寶的,不是三寶皈依你的;你是應該恭敬三寶、供養三寶,不是三寶來恭敬你、供養你的。」我和他講過這話之後,他回香港就改變作風;今年又來了,一切一切都和以前不同了,也沒有那麼貢高我慢了。

我既然教化其他人是這樣,那麼我的皈依弟子要是再叫師父皈依徒弟,這未免太笑話了!所以你們各位要注意這一點,你們都是擁護三寶的,不是叫三寶來擁護你。不是說我有了毛病,或者有了什麼 trouble(麻煩)才來找師父;沒有 trouble 就把三寶忘了。這是不對的!你們各位要注意這一點。

卍      卍      卍

D2.  正釋義理 分二   
E1.  釋世主   E2.  釋妙嚴
今E1.

「世」者,時也;即是世間。「主」者,君也;謂即諸王及佛。然世間有三:一、器世間,即是化處;二、眾生世間,即所化機;三、智正覺世間,即能化主。主則唯二[46],諸王及佛,主於器界及眾生故;佛非世間,從所統受稱。

〈世主妙嚴品〉是說「一切世間主莊嚴法門威德名品」而得名。

【「世」者,時也;即是世間】:怎麼叫「世」呢?就是時間的時分;時分有過去、現在、未來,這叫三世。世,也就是世間。

【「主」者,君也;謂即諸王及佛】:這個「主」就是帝王和佛。君,就是王,是世間的主,也就是皇帝,也就是一切的諸國國王。佛既是世間的主,也是出世間的主。

【然世間有三】:這個「世」,剛才說過去、現在、未來,這是三世;但是又有一個講法,這個「世間」有三種:

【一、器世間,即是化處】:第一種是器世間,就是我們所住的世界。
【二、眾生世間,即所化機】:第二種是眾生世間。因為這個世間有眾生,所以眾生也是世間;眾生也就是所化的機宜。

【三、智正覺世間,即能化主】:第三種是智正覺世間,就是佛,也就是能化這個世間的主。

【主則唯二,諸王及佛】:「主」有兩種,就是諸國的國王和佛。【主於器界及眾生故】:這諸國的國王和佛,是主於器世間和眾生世間。【佛非世間,從所統受稱】:佛本來不屬於這個世間,但是因為佛作為人天的師表,來統理這一切世間的;器世間和眾生世間,由佛來統理。因為佛來化度一切眾生、化度這個世間,所以一切眾生和這個器世間都由佛來統理。由這個統理的關係來受稱,所以叫智正覺世間。

[46]「主者唯二」:《佛教大藏經》作「然主則唯二」;《中華大藏經》、《大正新修大藏經》、《卍續藏經》和《卍新纂續藏經》皆作「主則唯二」。今本書依上人講解作「主則唯二」。

E2.  釋妙嚴 分三
F1.  三世間嚴  F2.  出嚴所以  F3.  二嚴相成
今F1.

「妙」,謂法門體用,深廣難思,即主之所得。「嚴」,謂嚴飾[47];乃有多義:一、器世間嚴,謂其地堅固等;二、眾生世間嚴,謂眾海各具法門威德故;三、智正覺世間嚴,謂於一切法成最正覺,三業普周,法門無盡故。所以長行諸王之嚴,偈頌讚德,皆顯嚴佛。

在前邊所講的是「世主」二字,現在講「妙嚴」二字。
【「妙」,謂法門體用,深廣難思,即主之所得】:怎樣叫「妙」呢?就是不可思議──不可以心思,不可以言議;你想說也說不出來,你想想也想不到,就是神妙不測。神妙不測的是什麼呢?就是「法」;法有個門,所以叫「法門」。這種法門不是一個,是很多很多的,所以叫「法門海」,言其法門好像大海那麼深、那麼廣。

這個法的體,是非常大的,也非常深的,也非常廣的;這個法的用,也是廣大無邊的,也是深廣而不可思議,是屬於一種寂滅相。這個法就是佛所證得的法。是怎樣證得的呢?是由修行而明白的。名字雖然叫是「證得」,實際上是無所得;因為這個法是本具的,本來就有的。不單佛有這種法,我們眾生也是具足這種法;不過,諸佛是明白了這種法,我們眾生雖然有這種法,可是還沒有明白,還不知道呢!既然不知道,怎麼知道是自己的呢?

那麼這就好像小孩子一樣,他在小的時候,父親母親給他一顆無價的寶珠,藏放到他衣服裡邊;等他長大了,把這個寶珠忘了;因為在小的時候,不懂事情,把寶珠就忘了。我們本有的法也是這樣!因為我們被無明顛倒所遮蓋了,被貪瞋癡所覆藏,所以不知道;佛是一個大覺者,是大明白人,所以佛明白這種法。

【「嚴」,謂嚴飾】:現在解釋這個「嚴」字。「嚴」是嚴飾;什麼嚴飾呢?就是莊嚴,讓它好看一點。【乃有多義】:這個「嚴」字,義理是有很多的。現在以三世間的道理來說一說這個「嚴」字。

 【一、器世間嚴】:第一種是莊嚴器世間,就是我們所住處莊嚴。這個世間莊嚴,好像佛講《妙法蓮華經》的時候,三變土田,把這個世界變得莊嚴,有種種珍寶、種種的寶樹等來莊嚴這個世界。【謂其地堅固等】:說這個地好像金剛那麼堅固等等,這都是器世間的莊嚴。

【二、眾生世間嚴】:第二種是莊嚴眾生世間。【謂眾海各具法門威德故】:這是說眾生好像大海似地無量無邊;每一個眾生各具無量無邊那麼多的法門、那麼多的威德,所以眾生世間也很莊嚴。

【三、智正覺世間嚴】:第三種是莊嚴智正覺世間。【謂於一切法,成最正覺】:這是說佛在一切法,證得一切法的本體,成就最高無上正等正覺──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三業普周,法門無盡故】:這時候,佛的身口意三業清淨都普周法界。佛所說的法,口業說清淨法,身業行清淨法,意業思惟清淨法。這個三業清淨的妙法,普周法界,這種法門沒有窮盡,好像《華嚴經》一樣重重無盡,是一種不可思議的境界。

【所以長行諸王之嚴,偈頌讚德,皆顯嚴佛】:因為這樣,所以在長行中諸王的莊嚴,以及偈頌裡的讚德,這都是說的莊嚴智正覺世間的境界。

[47]謂「嚴飾」:《佛教大藏經》、《中華大藏經》和《大正新修大藏經》皆作「嚴飾」;《卍續藏經》和《卍新纂續藏經》皆作「莊嚴」。今本書依上人講解作「嚴飾」。

F2.  出嚴所以 

眾生不嚴,不感佛興;正覺不嚴,不能為主;器界不嚴,非真佛處。

【眾生不嚴,不感佛興】:為什麼要嚴眾生呢?眾生要是不莊嚴的話,就不會感應有佛出世。因為眾生沒有德,就不會有佛出世。好像你這個人遇到一個大善知識,都因什麼呢?都因為你往昔有德;你要是沒有德,就遇不著善知識,所遇的都是一些個不明白的人,遇不著明白人。為什麼你遇著明白人呢?就因為你有德行。所以說,眾生沒有德,佛就不會出世的。

【正覺不嚴,不能為主】:假設正覺世間不莊嚴,就不能作為佛。

【器界不嚴,非真佛處】:假設器世間不莊嚴,就不是真佛所教化的地方。

F3.  二嚴相成 

復由佛嚴,顯遇者有德;眾生嚴輔,顯佛之超勝[48]。如是互嚴,亦為妙嚴。

【復由佛嚴,顯遇者有德】:又因為佛莊嚴,才能顯出遇著佛的人都是有德行、有大善根的人;否則,他們是遇不見佛的。

【眾生嚴輔,顯佛之超勝】:因為眾生莊嚴地來輔助,這也是能顯出佛的與眾不同,有這種超勝的境界。

【如是互嚴,亦為妙嚴】:像這樣互相來莊嚴,正覺世間就莊嚴器世間,器世間又莊嚴眾生世間,眾生世間又莊嚴正覺世間;這也可以說是妙不可思議的莊嚴。

[48] 顯佛「超勝」:《佛教大藏經》、《中華大藏經》和《大正新修大藏經》皆作「超勝」;《卍續藏經》和《卍新纂續藏經》皆作「之超勝」。今本書依上人講解作「超勝」。

D3.  立名所以 

諸經無此廣嚴,但[49]初名序品。今唯[50]明序已兼正,故廣讚諸嚴,以為《華嚴》之由序。

【諸經無此廣嚴】:一切的經典,沒有這種廣大莊嚴的境界。【但初名序品】:在最初品就叫序品。

【今唯明序已兼正】:現在雖然單單地說明了這序品,但是也已經兼有正宗品。【故廣讚諸嚴,以為《華嚴》之由序】:因為這樣,所以很廣博地來讚歎三世間的莊嚴,作為《華嚴經》一個緣由和序品。

[49]「但」初名序品:《佛教大藏經》、《中華大藏經》、《大正新修大藏經》、《卍續藏經》和《卍新纂續藏經》皆作「故但」;明本《南藏》、《淨源經疏會本》和《金陵疏鈔會本》皆作「但」。今本書依上人講解作「但」。

[50]「今唯」明序已兼正:《佛教大藏經》、《中華大藏經》、《大正新修大藏經》、《卍續藏經》和《卍新纂續藏經》皆無「唯」字;明本《南藏》、《淨源經疏會本》和《金陵疏鈔會本》皆有「唯」字。今本書依上人講解作有「唯」字。

D4.  會釋晉經

舊云「世間淨眼品」者,謂所得法眼能淨世間故。餘如前說 [51]

【舊云「世間淨眼品」者】:在晉朝時候所翻譯的六十卷《華嚴經》,把〈世主妙嚴品〉叫做〈世間淨眼品〉。為什麼這麼樣翻譯呢?【謂所得法眼能淨世間故】:因為說所得的這個法眼,能令世間清淨的緣故;清淨就是莊嚴的意思。

【餘如前說】:其餘的品,都和前邊所講的道理是一樣。

[51]「餘如前說」:《佛教大藏經》、《中華大藏經》和《大正新修大藏經》皆作「淨即嚴義。餘如前說」;《卍續藏經》、《卍新纂續藏經》、明本《南藏》和《金陵疏鈔會本》皆作「餘如前說」。今本書依上人講解作「餘如前說」。

現在把第九門「總釋名題」解釋完了,在下邊開始解釋第十門「別解文義」的道理。

▲Top

法界佛教總會 • DRBA / BTTS / DRBU

第八門目錄第十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