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界佛教總會•DRBA Logo

水鏡回天錄

化老和尚著述

上一頁目錄下一頁

181.  唐太宗                                                          一九八七年九月十一日  

姓李,名世民,唐高祖之次子也。聰明英武,兼通文學。即位後,文治武功,均有成就。選賢任能,善將兵。文有房玄齡、魏徵等;武有李靖、李勣等。人材薈萃,貞觀之治,盛極一時,統一天下,四海來歸,共稱天可汗。魏徵卒時,帝感嘆曰:「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魏徵沒,朕亡一鏡也。」玄奘大師取經回國,帝敕譯道德經為梵文,中國文化傳於國外之始。大師奉詔譯大般若經六百卷。盛唐之時,日本派僧空海等留學中國,及遣使進貢,前後有十八次之多。

贊曰

 唐代聖君    貞觀之時    天下歸心    四海貢至
 文略武功    將相賢士    善於用人    國家大治

又說偈曰

 威震中外服四夷    德被遐邇望來齊
 魏徵忠烈佐帝座    秦瓊英勇保山河
 玄齡文功安社稷    仁貴武勳化干戈
 大唐盛世流芳遠    傳遍南北與東西

182.  宋太祖                                                       一九八七年九月十二日  

姓趙,名匡胤。河北涿郡人。容貌雄偉,性情豪邁,不喜讀書,好舞刀劍。其母訓曰:「多讀經書,將來報效國家。」胤曰:「治世用文,亂世用武。方今天下大亂,正是用武之時。」後投軍,為後周大將軍。陳橋兵變,黃袍加身,而為皇帝。了解五代,武人跋扈。趙普為相,以強幹弱枝政策,杯酒釋兵權,重文輕武,文人統領軍隊,武人無能發揮。因之,異族侵略,賠款求和。然學術發達,興起理學。帝信佛教,派僧赴西域求梵本經文,遣張從信至成都雕刻大藏經,經歷十三年完成,計有四百八十函,五千零四十卷,後稱蜀版。

贊曰

 天賦異稟    習武棄文    偶遇高僧    指引迷津
 投軍報國    為眾獻身    功成業就    登帝王尊

又說偈曰

 雄才大略壯山河    奠定宋朝數百多
 身為將帥先士卒    自作君王捨死活
 崇佛敬僧弘正法    尊德樂道修多羅
 杯酒解甲歸故里    霸主權術笑哈哈

183.  夏桀王                                                        一九八七年九月十八日  

姓姒,名癸。夏朝末代昏君,身材高大,孔武有力,但嗜酒好色。寵妹喜,廢朝政。為取妹喜歡心,建造瑤臺,七寶所成,金碧輝煌。樹掛肉脯,地掘酒池,美女遊戲其間,仰可食肉,俯可飲酒,朝夕溺於酒色。忠臣諫曰:「好色為亡國之基。」桀曰:「朕聞庶民,男分女歸,暖衣飽食,出入共車,夫婦相隨。朕為一國之君,與妹喜共樂,何好色之有?」自命猶如紅太陽。故民謠曰:「時日曷喪,予及汝偕亡。」後被成湯所滅,逐放南巢,自焚而 亡。妹喜投井而死。

評曰

 國家將興    必有禎祥    國運將終    妖孽獗猖
 桀寵妹喜    不理朝綱    荒婬無度    導致滅亡

又說偈曰

 昏君喪國夏桀皇    流連忘返醉夢鄉
 雖有膂力難施展    卻無智慧理朝綱
 肉林酒池常遊戲    瑤臺歌舞忘日時
 禹王傳子家天下    至此江山一旦亡

184.  殷紂王                                                       一九八七年九月十九日  

姓子,名辛。殷朝無道暴君,剛愎自用,喜讒拒諫,忠言逆耳,一意孤行。寵愛妲己,不理朝政。其叔箕子諫之,乃囚禁。比干再諫,被剖心驗孔。聽信妲己之言,斫朝涉之脛,驗孕婦之腹,慘無人道,諸侯棄之,百姓恨之。時西伯昌,施行仁 政徵稅適度,百姓豐衣足食,安居樂業,相率歸心,三分天下有其二。周武王時,為拯救兆民倒懸之苦,率領諸侯,弔民伐罪。紂王之臣民,眾叛親離,自知大勢已去,著玉衣,於鹿臺自焚。詩曰:「殷鑑不遠,願來者自省。」商殷六百餘年,至此而亡。

評曰

 背叛祖德    忘卻民生    獨夫專政    邦分離崩
 妲己誤國    社稷頹傾    商湯基業    於是告終

又說偈曰

 無才不足以濟奸    暴君由來背地天
 殘害蒸民罹水火    誅戮賢者取心肝
 眾叛親離佞人近    一呼群應文武昌
 德者居之統天下    八百春秋萬萬年

185.  周幽王                                                            一九八七年十月三日

姓姬,名宮涅,西周亡國昏君,褒國獻一美女,名褒姒。雖美而無笑容,幽王甚寵之。千方百計,博其一笑,終不如願。有人獻計曰:「天下太平,烽火俱息,如舉烽火,諸侯奔至,褒后必笑。」於是幽王燃起狼煙。諸侯知王有難,遂率大軍,馳奔京城勤王,褒姒一見,千軍萬馬,有排山倒海之勢,乃開顏大笑。諸侯問王曰:「何事?」王曰:「為博王后一笑耳。」諸侯掃興而歸。後申侯借犬戎之兵,攻幽王,再舉煙火,諸侯無一至者,王被弒於驪山。西周亡,東周立,建都於洛陽。

評曰

貌美心毒    誤國害夫    幽王無道    褒姒若狐
太平舉火    戲弄諸侯    祇博一笑    江山隨休

又說偈曰

刀槍入庫慶昇平    馬放南山天地晴
戲弄諸候舉烽火    專寵褒姒笑目迎
昏君亡國皆如此    英雄創業異俗流
自古美女名禍水    傾國傾城為多情

186.  隋煬帝                                                           一九八七年十月九日

姓楊,名廣。陜西華陰人。隋文帝之次子。其父楊堅,為北周靜帝之外祖父,弒君篡位,即隋文帝也。楊廣唆父貶兄,奪得太子位,後欲早登基,弒父殺兄。即位後,好大喜功,大興土木,修長城,建離宮。荒婬無度,為欣賞瓊花,開運河,造龍船,載美女,遊揚州,樂而忘返,勞民傷財,怨聲載道,民不聊生,被宇文化及所弒。因之,引起群豪蜂起,各據一方,大者稱帝,小者為王,天下大亂,黎民遭受塗炭,流離失所,無家可歸。此時,太原李淵起兵,攻破長安,隋朝滅亡,平定群雄,建立空前大唐國。

評曰

弒父篡國    性兇心拙    荒婬無道    喪失山河
至死不悟    崇尚干戈    暴君如此    阿彌陀佛

又說偈曰

虎狼蛇蠍兇又毒    畜鬼地獄墮三途
為賞瓊花運河闢    因飽思慾泰山欺
男女裸體逞遊戲    百姓含羞作馬牛
獨夫無知失天下    古今唾棄傳萬秋

187.  具行法師                                                        一九八七年十月十日

民初雲南人,嗜煙好酒,一家八口,於雞足山祝聖寺做苦工。後全家從雲公出家,師斷酒絕煙,放下嗜好,白天種菜,晚間拜佛,雖不識字,但能誦早晚課及普門品。常為僧人補衣,補一針,念一聲「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聖號。發願朝拜四大名山,歷經八載。回寺後,仍修苦行。臨終時,將衣物變賣,打齋供眾,向大眾告假。然後以稻草一束,自焚其身。火化後,屹然正坐,不傾不倒。袈裟之鈎鐶,手中之引磬,未有掉落。唐繼堯主席來寺叩訪,以手觸之,頹然而化,成為灰燼。因之,雲南佛法大興。

贊曰

目不識丁    會念真經    縫衣種菜    禮佛敬僧
朝拜名山    得大感應    自焚報恩    教法大興

又說偈曰

大道本來出平常    好高騖遠徒碌忙
禮佛種菜清閑課    學法補衣自在王
朝山拜頂培福慧    搬柴運水作棟樑
具行禪師不識字    六祖歡迎入聖堂

188.  普化和尚                                                    一九八七年十月十六日

唐代山東人,居無定所,語無倫次,手持銅鈴,逢人便搖。似瘋非瘋,合光混俗,行化人間。一日,向人乞僧衣,施之不受。臨濟義玄禪師送一棺材。笑曰:「臨濟小廝兒多嘴!」對眾宣佈:「明日東門死。」未死。又曰:「明日南門死。」未死。再曰:「明日西門死。」未死。又曰:「明日北門死。」大眾生疑不信。自荷棺材,至北門時,並無一人。放下棺材,搖鈴一聲,跳進棺內,被行人所見,通知大眾,開棺不見人,只聞空中有鈴聲,由近而遠,渺渺無蹤,奇哉往矣!

贊曰

法界流浪    虛空為廬    頭頂日月    千足萬足
心無罣礙    胸有成竹    空中搖鈴    喚醒迷途

又說偈曰

大權示現若瘋狂    喜笑怒罵自在忙 
口未引酒三分醉    腹中甘露遍體香
來去解脫真瀟灑    坐臥覺照卻輝煌
山東普化留聖跡    千秋萬古天地長

189.  黃帝                                                           一九八七年十月廿三日

姓公孫,名軒轅。於四千六百餘年前,生於河南軒轅丘。初為部落酋長,一面練武,一面教化。此時,炎帝(神農)第八代榆罔,無力治天下,各部落互相攻打,為救民苦,而滅榆罔,各部落歸順。南方九黎之君蚩尤,發兵攻軒轅,經過激烈鏖戰,蚩尤兵敗被殺。各部落酋長,擁護為帝,以土德王,土色黃,故為黃帝,建都有熊。英明領導,大公無私,政治安定,文化進步。陸有車,水有舟,發明指南針及弓箭等。其后嫘祖,養蠶織布,其臣倉頡造字,大撓作甲子等。在位百年崩,葬於橋山。後人尊為中國之始祖。

贊曰

軒轅黃帝    中國祖紀    鏖戰蚩尤    造指南器
發明農業    養蠶耕地    教化大興    不遺餘力

又說偈曰

天生聖者教黎民    飲食衣服日日新
神機妙算平敵寇    雄才大略掃妖氛
風雷變化驚天地    金木交併破魔軍
運轉五行生剋理    文字般若震古今

190. 唐堯                                                            一九八七年十月廿四日

姓伊耆,名放勳。帝嚳之次子,帝摯之弟。摯在位八年,被諸侯所廢。堯十六歲被擁戴為主。建都平陽(山西臨汾),國號唐。以仁慈治國,在位時,發政施仁,留心人民生活,救濟鰥寡孤獨,天下大治。百姓安居樂業,豐衣足食。末年洪水為患,命鯀治水,九年無功。改用禹治水,十三年成功。因子丹朱不肖,故訪賢人,有巢父洗耳,許由牽牛避之。於畎畝中訪舜,請其輔政。堯在位百年,讓位於舜。禪讓傳賢,天下為公,締造大同世界。

贊曰

選賢與能    聰明絕對    其智如神    德政廣被
性具仁慈    有教無類    真正為國    脫袍讓位

又說偈曰

 大仁大智大慈悲    德配天地眾望歸
 夙興夜寐謀幸福    禮賢下士求至真
 勞心忘我利萬物    推己及人救蒸民
 偉哉帝堯坦蕩蕩    欽明文思聖中魁

191.  虞舜                                                              一九八七年十月卅日

姓姚,名重華,古冀州人,目有重瞳,孝感動天。象為助耕,鳥為助耘。父瞽瞍,頑;繼母,嚚;弟象,傲。雖有焚廩、浚井之難,但曲盡孝道。於三十歲時,唐堯聞其賢,以二女妻之(娥皇、女英),九男事之,學其德行。所居之民,聞風而化,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輔政三十年,堯禪位於舜。政治清明,男耕女織,所謂「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何有於我哉?」人民無貪,禮讓相處,故感「五日一風,十日一雨;風不鳴條,雨不破塊」。帝崩於蒼梧,在位四十九年。禪位於禹,享年一百十歲。

贊曰

 美大聖神    忍讓斯文    號泣昊天    屈己待人
 象鳥服勞    撫七弦琴    唱南風歌    解慍吾民

又說偈曰

 天生大聖迥不同    出類拔萃眾中龍
 樂取與人以為善    敬慎律己化群倫
 自耕稼陶皆如此    學禮書數盡精通
 無為而治平天下    至德感物性允公

192.  夏禹王                                                       一九八七年十月卅一日

姓姒,名文命,鯀之子。知父治水失職之因,故以疏導法將江淮河濟四水,疏通入海。為公忘私,治水十三年,三經家門而不入。以懷著人溺己溺之悲心,為民服務,深受百姓愛戴。舜讓位時,傳授十六字心法:「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盡力而治國,將天下分為九州,即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也。在位九年,崩於會稽,讓位於益。四方諸侯棄之,擁其子啟賢而立。夏代之文化,以氣象為卓越,後稱夏曆,而今依之。

贊曰

 疏導壅塞    水患不再    眾流歸海    百姓稱快
 天下太平    世界永在    禹王功德    萬劫不壞

又說偈曰

 繼志立功治洪水    順天應人任疲勞
 禹疏九河入滄海    曆傳萬代法地天
 舜傳心法十六字    湯承聖脈百千年
 為公忘私門不進    夏帝勳業山嶽高

193.  商湯王                                                       一九八七年十一月六日 

姓子,名履,契之後裔,稟性仁慈,愛護眾生。一日出巡,見野網張四面,獵人祝曰:「從天來者,從地來者,從四面來者,皆入吾網。」湯命去三面,祝曰:「欲左者左,欲右者右,欲上者上,欲下者下,不用命者,乃入吾網。」諸侯聞之,皆喜曰:「湯德至矣,普及禽獸。」來歸者有四十六國。以伊尹為相,政治清明,萬民歸服,天下大治。自盤銘曰:「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自勉之。又曰:「朕躬有罪,毋以萬方;萬方有罪,罪在朕躬。」在位十三年崩,遺留甲骨文字,史家稱為「信史」。

贊曰

 克己復禮    天下歸仁    去邪存正    敬事鬼神
 網開一面    德化萬民    曰小子履    銘日日新

又說偈曰

 化行俗美教大興    萬方有罪在朕躬
 人溺己溺求諸己    民苦予苦置腹心
 仁義為懷法天地    慈悲是志救眾生
 商湯聖君垂萬世    模範東西南北中

194.  周文王                                                       一九八七年十一月七日

姓姬,名昌。祖先名棄,帝堯之臣(后稷)。棄母姜嫄,於野踐巨人足跡,而生棄。以為不祥,棄於隘巷,馬牛避之而不踐;棄於渠冰,飛鳥翼覆之。認為是神而養之,故名為棄。文王遵先祖之遺訓:「人飢己飢」。故於岐山下,教民耕種,積善施仁,教化大行,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研究易經,頗有發明,為易作繫辭,稱為周易。殷紂封為西伯,後被讒,囚於羑里。釋歸後,敬老尊賢,力行仁政。夜夢飛熊,渭水訪賢,遇姜太公尚,禮請輔政,國勢大盛。三分天下歸其二,以服事殷,孔子稱為至德。

贊曰

 三分有二    以服事殷    孔曰至德    道稱極尊
 發明周易    教化來賓    善政施仁    百姓親親

又說偈曰

 神機妙算周文王    夜兆飛熊入夢鄉
 渭水訪賢請姜尚    岐山納士化異方
 鰥寡孤獨皆有養    士農工商各奔忙
 一統天下八百載    中華歷史最久長

195.  周武王                                                    一九八七年十一月十三日

名發,文王次子,嗣為西伯。殷紂王無道,為拯救水深火熱中黎民,故率諸侯,弔民伐罪。以姜尚為軍師,周公旦為輔相,於牧野一戰,殷軍大敗,紂王自焚。即帝位,國號曰周,建都鎬京,仁政愛民,百姓奉公守法,其樂融融。封姜尚於齊,周公於魯,紂王之子武庚於宋,以三監(管叔、蔡叔、霍叔)防其叛變。在位十九年崩,其子成王立,年幼多病。周公旦攝政,盡職盡忠,不辭辛勞,有一沐三握髮,一飯三吐哺,善待天下士,恐失一賢人,奠定周朝國運八百載。

贊曰

 大志大仁    為國救民    誅一獨夫    凡百殷勤
 水深火熱    置腹推心    除暴安良    德冠古今

又說偈曰

 弔民伐罪周武王    亂極思治救饑荒
 伯夷叔齊併馬諫    飛虎子牙共商量
 義旗高舉平天下    仁政普施化頑氓
 功蓋天地澤流廣    岐山子孫壽綿長

196.  周公                                                       一九八七年十一月十四日

名旦,武王弟,成王叔。武王崩,成王立。因王幼而攝政,引起三監不滿,誤會周公有野心,故散布流言,誹謗之至,曰:「姬旦有異志,欲奪成王位。」唆使武庚叛亂,慫恿諸侯附之。周公旦東征三年,將亂平定。殺武庚,誅管叔,貶蔡叔,微子啟(紂弟)為宋君,將叛民及叛軍集中於洛陽。攝政七年,還政成王。制禮作樂,教化人民,安分守己,互相援助,和睦相處。政治有封建制度 ;經濟有井田制度;社會有宗法制度。周代文物大備,為後世之準繩。若論忠奸,所謂蓋棺論定也。周公早死則奸,王莽早亡則忠。

贊曰

 大哉周公    善與人同    訂禮制樂    度大量宏
 忠心社稷    保國化民    公平耿直    無所不容

又說偈曰

 智慧如海一聖人    化行俗美定乾坤
 周公耿耿安社稷    成王苦苦習治文
 管叔叛亂徒獲罪    武庚被誅乃愚人
 歷史評判功過白    善惡因果天理分

197.  羅來                                                       一九八七年十一月廿七日

香港居民。家貧好賭,嗜酒如命,屠狗為副業。一家生活,置之不顧。其妻忍無可忍,無奈拋下三男一女,離家他去,自謀生活。一日,來一母狗,羅飼肥欲屠,狗流淚如雨,地板皆濕,羅受感動未殺。狗忠心守門,每產狗崽,或多或少,咸被羅飼肥屠之。每次狗母流淚,但未阻攔。十年後,一夜,狗母思崽發狂,咬更夫,被打死。不久,羅患半身不遂,住院八載,如同作牢。於丁卯年九月十一日,腦溢血而亡。其子羅果榮來函云:「吾父命終時,面部表情,似狗被屠時之慘狀。」足徵因果報應之迅速也,可不戒哉!

評曰

 今人屠狗    未來屠人    因果循環    遞償新陳
 食肉嚼骨    憤恨難平    早知如此    敬畏鬼神

又說偈曰

 屠宰飲酒又賭錢    造成業報廣無邊
 夙生父母遭誅戮    今生子女被牽連
 狗崽無辜受烹飪    犬母忍痛淚纏綿
 現報癱瘓難行動    悲悔呼號入黃泉

198.  何景章                                                    一九八七年十一月廿八日

廣東人,個性頑固不化,行為缺乏慈悲,為賺錢不擇手段。於三藩市中國城都板街,經營安生燒雞鴨店,生意興隆,故殺業加重。其妻李果和為代夫消除業障,皈依三寶。發願每至金山聖寺,佛前懺悔,祈禱佛菩薩慈悲,赦免其罪,令其夫放下屠刀,改變行業,屢勸不納。衲訓曰:「速改殺生,免遭惡報。」彼狐疑不信。賺錢第一,執迷不悟,照常營業。五年前,夜半被大火所燒,死於床上,慘狀如烤雞鴨然,目不忍睹。所賺金錢,化為烏有,又無子女。所謂「如是因,如是果。」此乃開燒雞鴨店而為賺錢者,結果之榜樣也。

評曰

 善惡夾雜    各發其芽    因緣會遇    果報非他
 燒雞鴨業    被燒雞鴨    現身說法    誰不嗟訝

又說偈曰

 謀生合法當選擇    藐視因果竟胡來
 血債換來金無數    骨肉分離空有財
 三途還報輪迴苦    六道往築孽怨臺
 世人依然不醒悟    地獄門閉偏要開

199.  明老五                                                       一九八七年十二月三日

 清末吉林省多歡站人。結伴放山(挖人蔘),深山尋寶,經千辛萬苦,獲一老棒槌(老蔘)。見利忘義,害死同伴,推落懸崖。進京獻寶,過關時,恐被沒收,將老蔘放在棺內,偽稱為父屍,返鄉安葬。關吏驗之,果現白髮長髯老人屍。平安抵京,進獻皇帝。帝大悅 ,賜金無數,得金還鄉,沿途購田莊。於老家建數進大廈,每柱下以白銀為基石,每磚下墊四銅錢,以顯財富。大廈落成,欲享晚年。一日,見被害同伴進門,驚怖不已,遂生一子(命名三成)。哭啼不止。聞碗碎聲,始哈哈大笑。成年後,吃喝嫖賭,無所不為。賭博時,輸則喜,贏則怒,真討債敗家子也。不久,家貧如洗。果報不可思議也。

評曰

 見利忘義    害人無忌    生子三成    討債敗器
 逢賭願輸    贏發脾氣    雖有資財    葬身少地 

又說偈曰

 深山穹谷有靈丹    結伴同行步滿山
 忽遇奇寶自私起    突施絕計推懸巖
 養子三成索血債    建廈百間享晚年
 誰知結果如泡影    明五後悔淚連綿

200. 折桂恩                                                        一九八七年十二月四日

民初雙城縣東連二紅旗人,其祖父耕田得金,購田千餘垧,為一方財主,折承祖產,發展為大地主。行為刻薄,富而不仁,沽名釣譽,多行偽善。九一八事變,日寇侵佔東三省,折家存糧無數,備於青黃不接時,高價出售。被抗日軍分給鄉中貧戶。折仗倭奴之勢力,強迫收回,造成鄉民 饑饉。以高梁粥周濟之,博取假善人之名。相士謂:「此人死後無棺。」果然,共產黨解放東北,被清算鬥爭,視財如命,一毛不拔,以雙馬拖死。妻被活埋,子被槍決。嗚呼!為富不仁之下場也。

評曰

 月宮折桂    菩薩落淚    云何如是    眾生憔悴
 如來憐愍    作孽獲罪    雙馬拖屍    堪嘆絕對

又說偈曰

 善惡夾雜報應分    惡貫滿盈福禍尋
 奇貨可居呂不韋    囤糧壟斷折桂恩
 仗勢倭奴欺百姓    義勇聯軍救蒸民
 妻埋子決現世報    諸人且莫瞞鬼神

▲Top

法界佛教總會 • DRBA / BTTS / DRBU

上一頁目錄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