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般若語庫(二) ── 教育救國 │←上一頁目錄下一頁→│

教育救國

開發兒童智慧,提倡兒童讀經

◎信願 文 

一九九八年八月三日,臺灣「兒童讀經」教育的發起人,國立臺中師範學院的王財貴教授應邀來到萬佛聖城。七點半晚課之後,王教授就在佛殿為大家做了「讀經與背經」的專題演講。 

王教授指出,所謂「經」就是有價值的書,每個民族都有其歷史上共認的「經書」,比如中國的四書五經,印度的吠陀和佛典,西方的聖經都是。在與各民族文化交流的過程中,我們的古人表現出良好的氣度與廣大的心胸。例如,中國古人看到來自西域和尚有智慧,有道德,就虛心向他們學習。沒有妄自菲薄自己的文化,而是努力將異域的文化加以吸收融合。就佛教而言,我們不僅吸收繼承了印度的大乘佛法,而且還創立了自己的宗派。中國文化的主流也由儒道兩家演進為儒釋道三家。相形之下,許多近代中國人在面對西方文化的衝擊時,其反應是很偏激的。他們認為要「西化」就必須打倒「傳統」;東西兩種文化水火不相容,不能並存。 

在這樣的思想領導下,民國元年元月十九日,中華民國政府的教育部長下令「小學堂讀經科一律廢止。」同年五月,又下令「廢止師範、中、小學讀經科。」從此兒童啟蒙時不再讀經。白話文的提倡,也漸漸使中國人喪失了讀古文經典的能力,更不用提瞭解其中的思想了,至此我們民族文化的承傳出現了很大的斷層。 

另一方面,臺灣的教育理論因襲美國過甚,其教學方法乃依兒童理解力的發展過程為依據,其重要的一個觀念是:「不應教兒童所不能理解的內容。」 

這種理論完全忽視了對記憶力的開發。其實從出生到十三歲是人一生中記憶力發展的最重要階段。舉例而言,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博士,小時候就在父親的督促下背會了「孟子」。其中的許多精神思想,如「萬物皆備於我」,對他以後的發展,影響甚巨。 

近人胡適之的白話文寫得很好,實則得力於他深厚的古文基礎。他從四歲開始讀古文;五、六歲背四書五經;十一歲讀「資治通鑑」;十三歲就讀「左傳」了。如果兒童在此黃金階段不能接觸、記憶有價值的東西,並讓其在心中紮下根,那麼寶貴的光陰就浪費掉了,而許多精神文化上沒有價值的東西也會流入,佔據他們的心靈。兒童記憶力強,理解力弱。提倡「讀經」,可謂揚長避短。讓他們記住有用的東西,一時雖不能理解,但將來長大漸懂人事後,即可由腦中拿出來活用。 

「兒童讀經」,既可以使我國數千年的文化傳統得以延續,也可以有效地對治現代教育模式所產生出的諸多弊端,從道德到科學不一而足。「兒童讀經」的具體做法又是非常簡單的。老師或家長只要選擇出「有價值的書」,然後引導兒童反覆多念,至會背誦為止。  

次日八月四日,應聽眾的要求,風趣健談的王教授,再就同一題目,主持座談會。本來的安排只是到中午為止,可因為聽眾有許多問題,所以臨時又加了下午一場。這樣王教授的行程就塞得滿滿的。有人關心地問他:「王教授,您搭今天半夜的飛機;從昨天晚上一來就沒停過,您吃得消嗎?」他說:「只要有助於讀經事業的,我累點都無所謂!」王教授有志於讓讀經成為自五四運動以來一場最大的文化運動。為此理想,他投入了自己的熱忱與心血,於個人的付出他是在所不計的。 

下午的座談會,與會者更多,好幾個聖城的小孩也去聆聽他「說法」。上午的側重點在於一些基本文化的概念與承傳;下午則落實到一些具體的推廣方法。對於在讀經運動中容易碰到的問題,王教授一一加以釋疑解難。與會者還興致勃勃地觀摩參與了王教授的讀經教學示範。 

王教授主張背經,這與宣公上人多次開示的背經法門有不少相通之處。修行人背經,可以少打妄想,訓練定力,乃至淨化身心,開啟智慧。上人說:「學習的方法是要天天把你已經能背得出的經文,重新溫習一次。不要貪多貪快;天天溫習,才會熟能生巧,巧能生靈。千萬不要捨近求遠,向外馳求,這樣只是在皮毛上打轉,而不能深入經藏,不會開智慧。、、、讀書方法要有三到:眼到、口到、心到。你的眼睛、口、心都應專心一致於書本上;又有三上:路上、枕上、廁上,在這三上正好背經。你們誰用這種方法,誰就能把經背得很熟。各位可以試一試!」 

上人並指示聖城的小學生要背會「三字經」、「弟子規」。培德中學、育良小學的老師們,對背經很早就已有親身的經驗,因此對王教授的話皆深有同感。更有不少家長深深地意識到子女在海外學習中文的不利條件,因此時時留意有關的資訊。王教授的來訪,無疑使大家獲得了一個交流、請益的機會。王教授認為萬佛聖城的育良小學培德中學能自編課程,具備推廣讀經的得天獨厚的條件。只要老師們持之以恆,加以努力,一定會見成效。在這次來訪的鼓舞下,現在聖城的不少學童已對誦經、背經得到更多的鼓勵,有的老師還準備開學後為美國學生試行此法哩。 

王教授的來訪也在聖城掀起了正視,並探討如何復興中華傳統文化的高潮。對於中國傳統道德的價值,我們可以從宣公上人以下的話語中來體悟。他說:「現在我要用『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八德,來周遊列國,用這帖靈丹,來救全世界,全人類年輕人的靈魂、生命和本性。」而「八德」要在中國,乃至全世界提倡、推廣,所謂「文以載道」;「載道」的文字是至為重要的。因此「兒童讀經」教育的展開,其意義也是不可限量的。 


法界佛教總會DRBABTTSDRBU │←上一頁目錄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