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界佛教總會:君康齋

│天廚妙供│慈悲養生禪悅食譜菜根談


三德六味,供佛及僧,法界有情,普同供養,
若飯食時,當願眾生,禪悅為食,法喜充滿。


三德:1. 清淨德,謂:供佛僧之食,常使清潔,無葷穢之氣。
   2. 柔軟德,謂:供佛僧之食,常須柔軟甘和而無麤澀之味。
   3. 如法德,謂:供佛僧之食,當隨時措辦製造得宜。

六味:酸、苦、甘、辛(辣)、鹹、淡。

 

•您或許會好奇佛教用餐的程序為何:

 

  佛寺中,每天中午在用餐前,要在佛前先上供,上供就是恭敬地將清淨的、無葷穢的食物,如:水果、飯或麵、糕餅、齋菜〈無蛋、無酒烹調而成的食品〉,及清淨的水等,用器皿盛著,放置在佛菩薩前,而後上香、唱誦香讚與咒、臨齋儀及三念五觀,上供完了,將供品收下來,才開始用餐。

 

•上供的程序如下:

  香讚→佛前大供→變食真言→甘露水真言→普供養真言→讚與咒→臨齋儀,用餐前先要三念五觀,用餐後要結齋的儀式,可以參考一般佛教使用的《朝暮課誦本》。

•那麼我們日常用餐時,又應該如何上供呢?

  上供的意義在於「法界有情,普同供養」「等施無差別,隨願皆飽滿」,希望眾生都稟持歡喜的心來用餐,而且本著分享的心,希望大家都可以同享禪悅之食。食物又稱為藥石,因為食物的功用是為了長養身體,有了健康的身體,就可以少一些對病痛的煩惱,多一些精力在道業之上。

  在寺廟中,我們隨眾供養。平日用餐時,在食前,我們雙手合十,心中默唸三念五觀,以及佛號。

【三 念】

願斷一切惡
願修一切善
誓度一切眾生
【五 觀】
  一、記功多少,量彼來處。
  二、忖己德行,全缺應供。
  三、防心離過,貪等為宗。
  四、正事良藥,為療形枯。
  五、為成道業,應受此食。

  用餐前的三念及五觀,是發願,也是自我提醒。「三念」在字面上很容易瞭解,但要努力實行,才算數哦!所謂「五觀」,用意在提醒自己,無時無刻觀照自己的心:如此的美食,是經由多少人共同努力而來的?我們何德何能可以得如此盛餐(一想起非洲的飢荒,泡麵也成為大餐了)?而美食當前,貪念最容易生起,因此要時時注意自己的心,遠離過失。我們恰如其份地用餐,為的是滋養身體,以成就道業。

  「君康齋」將會不定期地推出健康的飲食觀,及有益身體的飲食菜單和作法,提供給諸位參考。同時也歡迎您加入我們的行列,提供個人寶貴的經驗,令普羅大眾吃得健康、吃得歡喜、吃得圓滿!


www.drbachines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