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佛城金剛菩提海 Vajra Bodhi Sea

金剛菩提海:首頁主目錄本期目錄

Vajra Bodhi Sea:HomeMain IndexIssue Index

漫談密宗(二)

潔塵居士

此「漫談密宗」稿,上半篇發表於本刊創刊號;嗣因二期稿擠,乃改在本期續完。在此謹向原作者及讀者致以歉意。
                             —— 編者 ——

前篇曾將本宗之宗派源流畧作引述,今再就本宗之教義與修持,僅按所知悟之程度作概括的介紹。

佛教宗派為方便普渡故有大小乘之設,更因因緣之不同爾,又有顯密之分;究其實亦只為按照眾生之因緣不同,而所設之方便法門耳,其本源則一也。

密乘與顯教之教法與修持亦畧有不同之處;顯教為釋迦牟尼佛應身所說,密乘為毗廬遮佛法身所說。顯教中除禪宗外均概以經教顯示實相,密乘不僅於教義上開示實相,並於事實上表顯實相,是故較之各宗亦稍有深切微妙之處,此點非末學之濫言,實際如此。

此宗特別注重傳承,一切修為當以金剛上師之傳授為本,所謂上師之灌頂即是受權也。

宗內之教法較高深之部幾均為不共法門,不共者即為密部。其戒律乃為教外無傳,除大阿闍梨得擇有緣者授法外,學人於未成就時,不得將經法流傳於教外之人,此為根本戒。此宗之旨趣至為高深,欲以言語概括其玄妙之教義本為不可能之事,因其有甚多不可思議之處,若謹以語言述說,可能墮入謗法之誤;更兼茲一切修為均屬於密,此尤係難得詳盡談述者。若以文字表達則不外乎「阿字本不生」,此五字可也容之。如:

大日經中說:「云何真言教法?謂阿字門一切諸法本不生故。」大日經疏說:「覺自心本不生即是成佛。」

一切緣起於阿字,阿字為眾聲之母,為法教之本,為一切字之種子,為般若實相之理體,舉凡一切皆依此而生。

宗內甚深微妙之處,乃為不可思議之境界。可就一切眾生事物上,開顯法身佛之妙境;所謂「卽事而真」;亦卽「生信不二」。又如大日經疏中說:「一切眾生,色心實相,從本以來,悉是毗盧遮那平等智身;非是得菩提時,強空諸法,使成法界。」

其直顯一切諸法實相妙理於三大元素;及體、相、用,體大卽六大的緣起,相大乃四曼的不離,用大卽是三密瑜伽。

世間一切事物皆緣起於地、水、火、風、空、識等六大--出世間之一切修持亦不離此六大。一切眾生由頂至踵,自內而外,亦皆此六大所聚;而毗廬遮那如來無量佛身無非此六大。是故一切諸法不離六大,六大法性遍滿法界。佛與眾生之六大本無差別,是以當體而論,一切諸法本卽實相,此為六大之緣起也。

由於六大緣起所引伸之一切諸法現象,卽是大三法羯之四種曼荼羅。下自眾生,上至諸佛,悉皆具此四曼的現相;一一含藏實相的功德。「四種曼荼羅之畧解;諸佛菩薩之相好莊嚴為大曼荼羅,所持之器物如刀、劍、鈴杵以表示諸佛之誓願者為三昧耶曼荼羅,如種子真言以示諸佛之記號為法曼荼羅,諸佛之動作威儀等為羯摩曼荼羅。眾生界亦以此類推。」此四種曼荼羅之相,又皆一一無量無邊;却於諸佛中具足眾生之相,眾生中亦必具足諸佛之相;故而生佛一如,成為互相涉入互相具足。所以當相而論,一切諸法皆是實相,此卽四曼不離。

雖然如此,所謂體相皆為實相,但如不藉諸身、口、意三密瑜伽的業用,則難達於成就實相的究竟。本來一切眾生乃至如來,其所以為凡為聖本無差別,皆由於身、口、意之為三業與三密之作用使然。在凡夫因三業之執著而輪迴不息,在佛陀因三密而得清淨的功德。密乘之微妙甚深之處卽在於轉身、口、意之三業而成密,使生佛無差,藉觀想而將意業轉為意密,用手印而使身業成為身密,以持咒之功力將口業轉成口密。因此使身、口、意成為三密;而佛與眾生得以互相攝入,可使修者「當下卽是」,此為「卽身成佛」之速證大法,得令一切國土皆成淨土,卽所謂三密瑜伽也。

如此之「當相卽道」、「卽事而真」的妙境,實非空談,因此宗具足一切不可思議的真實境界,一一皆可在實修的事相上顯現,此篇所述只為恆河之一沙耳。

總之各大乘宗派中,以此宗教法最為高深,加持力最為真實。旣如華嚴宗所謂「果分不可說」者,而此宗乃直說實相的果分,天台宗所謂「唯佛與佛乃能究竟」者;而此宗卽得顯示實相究竟。此宗更能契合實相法印,最為深切。

至于密宗之戒律極為深嚴,尤有關意支的一切律規更為著重,但因一切「不共」,是而教外無傳;然而每多教外之士時生誹謗,希各大德卽止嗔杜妄宜生敬法之心為禱。或若立於宗外之士,因甚少實了此宗真義,如僅對一二現象而生差別則相距實遠矣。茲因未親學密者實難知玄秘。末學懇禱謗法者勿為因緣牽累,謹具虔誠,申明此意。

此宗之最高瑜伽修持,乃為合攝智慧與慈悲而證大覺者。本來無法詳述,只因一落文字卽非究竟,唯期達此「以指見月」之用也。

又因顯教中以眾生情見有染淨之分,故認煩惱當斷;至于本宗則以生佛一如,理本一昧,而無染淨之別,由于菩提心之開發,一切煩惱皆為菩提之功德,亦稱為理無斷。

密宗一切無一不從佛地上安立,無一不是如來果位,一切均為顯示法身佛的真實境界。

古德云:「一切國土,悉是覺王境界。」

末學受法日淺,更無修持,又不能顯示「不共」之密,是故於萬難之中,畧作引述,尚乞大德加被。

(續完)

▲Top

法界佛教總會 Dharma Realm Buddhist Association© 心法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