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佛城金剛菩提海 Vajra Bodhi Sea

金剛菩提海:首 頁主目錄本期目錄

Vajra Bodhi Sea: HomeMain IndexIssue Index

龍門佛像

謝冰瑩

龍門奉先寺盧舍那佛像

前次匆匆地從南陽來到洛陽,汽車經過龍門的時候,天色已晚,矇朧間看到石洞壘壘,好像是蜂窩。同行的李君告訴我這就是全國聞名的龍門佛像;這些洞,都是北魏時代所鑿,龍門二十品也就在這裡。到洛陽以後,心裏老是念着這個有名的古蹟,很想去仔細地瀏覽一番。

恰好遇到了一個雪後晴天,又值星期,便邀了幾個朋友,作一日郊遊。北國的風光,到處是樸實無華,我們也用不到甚麼郊遊裝備,每人只帶了一根手杖,便走出了洛陽南關,沿着洛水的河岸,很快地走到了天津橋。

天津橋本來是隋煬帝所建,長有一百三十步,據說當時是將許多大船,用鐵鍊聯起來,到了唐朝貞觀時候,才改修為石橋;但現在我們所看到的,卻是抗戰以前所改修的新式水泥洋橋了。舊橋的遺蹟,僅僅剩下邵康節的紀念亭在那裡供遊人憑弔。

說起這位邵康節來,在洛陽一帶的人,沒有不知道的,他是一個有名的預言家;據說他在橋上常常聽到杜鵑悲啼,有一天他對朋友說道:「不出十年,南人必有人來此作宰相,從此天下不太平了。」後來王安石入相,提倡新法,果然証實了他的話。洛陽的人為了追念他,所以才建築這座亭子。

走過天津橋再向南行,不到十里路,便看到古柏參天的「關林」這裡有關公塚,據說是關雲長埋頭的地方。走進關林的正門,便看到關公穿龍袍的造像,大殿裏是關公的全副武裝像,那一副正氣凜然的英雄氣概,使人一見就肅然起敬。後殿還有三個像,一個端坐沉思;一個坐讀春秋;一個是作假寐狀,每個都像真人一樣,使人一見便發生無限景仰。

從關林到龍門不過十餘里,我們邊走邊談,倒也不感覺勞。累;不到兩個鐘頭,便望見那些蜂窩似的山洞崎立在山麓上。左右兩座山的距離很近,好像是用巨斧把一個大山頭劈成了兩半,打開了「龍門」。這真是偉大的奇蹟!傳說這是大禹治水時開鑿的水道,現在還有一條伊水從下面流過。在龍門的北口遺留在禹王池,這是後人為了紀念大禹治水的功績而鑿的。

現在我們來到佛洞的面前了,四週是無數的石洞。每個洞裏刻着佛像,我們眞不知道應該從那裏開始才好;這時幸好有一位身穿袈裟的比丘,看到我們進退維谷的樣子,他自願給我們作嚮導,這眞是求之不得,使我們感激萬分,從他口裡知道了許多掌故。我們沿着小徑往上走,慢慢地一個洞一個洞的看過去。不論大小,石洞裏都是佛像,有坐的,也在立的;有些是半身像,有些是全身像,都是利用山石,就地刻成的。洞的四壁刻滿了經文或其他的文字。此丘說:「這都是當年大施主祈福許願所造的;可惜現在有許多佛像都失了頭部,因為前幾年外國商人在洛陽出高價收買佛像,就是一個頭,一隻手,也可以拿來賣錢;於是龍門的幾萬個佛像,便遭遇着空前的大劫。」說完,他深深地嘆了一口氣,我們的心裏也感到萬分難過。

每一個佛像,不論大小,都是那麼栩栩如生,不但他們的筋骨、肌肉、指甲像活人的一模一樣,連靜脈血管也凸出來,實在雕刻得太精細,太傳真了!看的人沒有不嘖嘖稱奇的。

石洞中以賓陽洞為最大,高度有好幾丈,就山石鑿成大佛,壁上也都刻滿了許多小佛像,使我們想到當年人們信仰宗教之虔誠和古代藝術之精美。這裏便是便是「龍門三龕」,有許多碑刻,在流傳的魏碑字帖中,佔著很重要的地位,可惜因為歷年來跖印得太多,有好些地方已經毀壞得看不清字體了。

我們邊走邊贊嘆,到了「九間房子」,也就是「奉先寺」。這兒的佛像大得無法用數目字來估計;我仰起頭來,開始只看到下面排列着一些巨大的腳趾,慢慢望上去,方知道是一個高大無比的佛像。有十丈高。兩旁是四大金剛,有八丈多高,全部作ㄩ字形;因為前面的空地不大,沒有辦法拍全身佛像,大家只好倚在佛腳上拍了一張相,我們的身體沒有佛腳的大,由此可以想見佛像之魁偉了!

像這種偉大的雕刻,眞不知道當時是如何下手的?我們在這兒流連了成個多鐘頭還不忍離開,對於古代那些無名的偉大藝術家,真是太使我們敬佩了!(錄自二十九年在洛陽的日記。)

▲Top

法界佛教總會 Dharma Realm Buddhist Association© 心法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