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佛城金剛菩提海 Vajra Bodhi Sea

金剛菩提海:首頁主目錄本期目錄

Vajra Bodhi Sea: HomeMain IndexIssue Index

佛教心理學

恆實師

佛教心理學是一門深奧而複雜的學問,你 可以說佛陀的教化無非就是最徹底的心理學 ,因佛所教的所有道理就是在探討這個心。 常打坐的人,即使從未學過心理學,你都已 經對心理問題很熟悉了,因為打坐參禪能否 有進步,就是在於你對自己的心瞭解多少。

佛在菩提樹下打坐,到底成就了什麼?可 以說是拿到了心理學的超博士學位。佛教心 理學是屬於臨床心理學呢?還是理論心理學 ?答案是兩者皆是。為什麼呢?佛法裡談到 的煩惱、業障,就是一切心理障礙的病源; 同時佛法也教導我們如何去治療這種煩惱病 和業障病,也就是如何得正念。佛法教導我 們如何修福,如何積功累德,如何證聖果, 入菩薩三昧,終究達到佛的境界,也就是無 所不知,無所不能的佛心。

佛法把我們每個人,都做了一份生理和心 理上的清單,這就是所謂的五蘊(色、受、 想、行、識)。色就是由地、水、火、風四 大所合成的肉身;受、想、行、識合成的人 性。往昔若種了許多善根,五蘊就能和諧長 久存在,也就是心理學上所謂的身心健康。 但是,佛陀強調我們應該要徹底看破這虛妄 的五蘊,或可說把結打開。等五蘊破除了, 也就是沒有了我執時,宇宙間已沒有能障礙 我們的東西,來去自在。這就是佛教臨床心 理學上所描述可成就的最高境界。

佛教心理學又談到十八界。六識(我們普 通所謂的意識只是六識中的一識)、六根和 六塵合成十八界。我們在座的每一位,之所 以能在這聽法,用的就是這十八界。在這兒 ,佛更深入的解釋人類身心的複雜構進,作 用和面貌。

佛所說的意識,除了我們身體上的眼、耳 、鼻、舌、身、意等六根所感受的六識之外 ,又加上傳達前六識到八識田(阿賴耶識) 的末那識和阿賴耶識,一共是八識。阿賴耶 識和容格派心理學所討論的潛意識在某方面 很近似,等於是一個貯藏所,存藏的思想種 子在不知覺中影響著我們的人格,這就是佛 教心理學中人格的貯藏門。

佛教談到認識論,就是我們的心怎樣接受 外來的知識。也談到認知,就是研究認知及 其作用的心理學。在佛法之中,阿毘法一派 對此有詳細的研究。阿毘法在佛法中是自成 一派,這一派的學說研究分析每個念頭的生 滅,乃至最細微的變化,是佛教最早的心理 學之一支。

唐朝玄奘法師所著的《唯識論》一書中, 就提出我們一生中所發生的事情,都是由我 們的心所製進出來的這種理論。剛才恆德師 也提到「一切唯心造」的佛理。這種唯識的 理論在中國曾風行一時,也是佛教心理學中 最重要的思想之—,也就是佛法中的認識學 ,研究我們的心是如何去學習各種知識。

最後要談到的是:佛法的實體心理學,也 就是佛教徒的宇宙觀裡所提的「六道輪迴」 。這部分的學說中,我們所研究的是:如何 這一生投胎做人,下一生也許又生成天人、 阿修羅、餓鬼、畜生或是地獄眾生的原因? 佛的答案是:你的心是用在那方面,你就進 那一道。六道再加上聲聞、辟支佛、菩薩和 佛四聖道就是所謂的十法界。這十法界都是 由我們的心,所變化出來的。

以上就是佛教心理學的簡介,不論你是否 在洛杉磯加州大學讀書,當你學心理學時, 我都鼓勵大家把佛法包括在你的課程裡。如 果你打坐,你會直接發現這些真理。一個懂 得打坐參禪的人,也就是自己的心理學家分 析家,和心理治療醫生。我更鼓勵大家多看 佛經,因為佛經裡很深人地談到各種心理問 題。佛經就是佛這位心理學大師在達到心理 的最高境界之後,回頭畫出來教導我們怎樣 前往的地圖。

▲Top

法界佛教總會 Dharma Realm Buddhist Association© Vajra Bodhi S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