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佛城金剛菩提海 Vajra Bodhi Sea

金剛菩提海:首頁主目錄本期目錄

Vajra Bodhi Sea: HomeMain IndexIssue Index

廣修供養

普賢菩薩十大願王第三條

易瑞華

大約早自人類有史以來,就有供養的概念 。在每一種文化裡,我們都可以找到,人們 取悅於神靈,以便能為自己帶來保護、平安 與興旺,而做種種供養的例子。雖然表面上 ,普賢菩薩的第三大願-「廣修供養」和上 述所說近似;但事實上,就其動機和目標而 言,卻有極大的不同。

在佛教裡,供養之所以是一項重要的修行 ,並不是因為佛菩薩喜歡收供養,並且只對 供養的人才慈悲。相反地,佛菩薩不要任何 物質,同時他們的慈悲也是無條件的。他們 不需要香、鮮花、或美食;無論有沒有供養 ,他們對一切眾生都是慈悲的。因此供養的 關鍵不在質或量,而在供養者的心態。

普賢菩薩對前來參訪的善財童子,很清楚 地開示他的第三大願––「廣修供養。」他 告訴善財童子要觀想:在如世界上所有微塵 數那麼多的諸佛面前,都有自己的身體,時 時用天音樂雲、天衣服雲、寶蓋雲、華雲、 燒香、塗香,以及香油燈,在那裡勤修供養 。這些供品都堆得像山王那麼高,燈油如大 海水那麼深,人們所能想像的最稀有珍貴的 東西,堆得有如世界上最大的東西那麼多。 供養這麼多稀有珍寶,和法供養相較之下, 法供養卻比它更大。

若是佛菩薩在意供品的質與量,那剛才所說 的這些供養,則是我們所能想到最好的了。 然而,儘管它的功德不可思議,普賢菩薩卻 說:「…如前供養,無量功德,比法供養, 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甚至我們所可想 像的最大數,也不及其一。為什麼呢?因為 諸佛菩薩最尊重法,他們希望幫助一切眾生 修行成佛。所以我們最大的供養,是自己能 修行,也助人修行。為此之故,普賢菩薩對 善財說:「諸供養中,法供養最。」

普賢菩薩告訴善財,何謂法供養?他說 「如說修行供養,利益眾生供養,攝受眾生 供養,代眾生苦供養,勤修善根供養,不捨 菩薩業供養,不離菩提心供養。」與前面所 說的相比,這樣的供養更是不可思議,也更 難做到。但我們不應該怕難,就不去做,而 應擴大我們對供養的觀念,並在供養時清楚 自己的目的。

知道這個願之後,我們應該注意如何修供 養?及為何我們要修供養?而不是好像例行 公事,或為營造形象,或為了從佛菩薩那裡 得到好處,而應該是修行上一種誠懇的流露 。這可以有許多方式來做:傳統上,人們用 錢、食物、或其他物質來供養寺廟。如果心 誠,這當然也是一種修行。可是事實上,供 養並不只是提供財物助人修行,更是減少我 們自己的欲望,以及增長慈悲。普賢菩薩的 願說得很明白,供養如來不只限於物質方面 。如果供養的最終目的在於增長自己和他人 的智慧,則我們每一個行為都可能是供養。 只要使自己或他人更加清明,不論做什麼事 ,都是供養,例如翻譯、發行、講經,或仁 慈地對待有所需求的人,或在易於發怒的情 況下也不生氣。

所以,人人都可以依照普賢菩薩的願來修 供養,不一定需要受過良好教育,或者有很 多錢、很多時間才可以。如果你願意幫忙廟 上清理,或在佛龕上供花,這就是一種供養 。或者你講說佛法,或照顧病人,這都是一 種供養。即使是對人有耐心,這也是一種供 養。要緊的是減少我們的貪瞋癡,同時也幫 助其他人如此。與普通人對著神像供養祈求 的觀念相比,普賢菩薩的願強調內在的昇華 。不論對佛菩薩供養什麼,最重要的是我們 改惡遷善。

▲Top

法界佛教總會 Dharma Realm Buddhist Association© Vajra Bodhi S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