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佛城金剛菩提海 Vajra Bodhi Sea

金剛菩提海:首頁主目錄本期目錄

Vajra Bodhi Sea: HomeMain IndexIssue Index

修行者的消息

恆實.恆朝

若想吃仙人掌之果實,不要怕那尖銳的刺,先把果實置在火上烤一下,刺自然脫落。印地安人及早期的西部拓荒者用仙人掌的果實來做出各種的美食,用它的種子做麵粉,汁液做成甜漿。墨西哥人把它淹漬成醬菜,同時也用它的囊做膏藥,它的莖汁可以和灰泥混和起來做塗牆壁的材料。

行菩薩道亦是如此,當你用自我訓練的烈火,燒掉所有的壞習慣及妄想執著之後,剛強難調的心就被打開,智慧現前。開悟的菩薩們就像沙漠中的綠洲及仙人掌一般利益著眾生,在生死海中用許多有技巧方法來度眾生離苦得樂。

一位別的宗教的傳道士穿越過多刺的梨園來爭論:「你們在糟蹋你們的身體,難道你們的手和膝蓋不想停止拜嗎?為什麼要折磨自己?你確定你的佛真的希望你這樣痛苦嗎?你不該再繼續強迫自己做這種事,這太苦,太難了。」

我記得有一位老禪師曾說:「世俗人追求五欲享受,認苦為樂。修行者是要忍受堅苦的鍛鍊,以便能達到真正永恆的快樂。所以修行者暫時的欺騙自己的肉身,放棄世俗上所謂的「得」,修一些苦行,且在念念間,一言一行中都去利益全世界,而把自己的存在忘記。當你如此修行而開悟時,才知道以前的種種就如一場夢一樣。現在我們大家都是在做夢而不知覺。」

當這傳教士在努力遊說之際,我遠望著草原盡頭的仙人掌,心中想著老禪師的話。我要修這仙人掌啟示給我的道,穿過荊棘,走向康莊永恆的善道。

『如此娑婆世界,毘盧遮那如來,從初發心精進不退。』

                      —華嚴經—

恆朝 一九七八年三月廿六日

拜到蒂拉庫茲溪,下一個加油站是離此要走一個星期才能到的嶙峋角,此地離三藩市有兩百哩。雖然前面的路又窄又險,但內心的感受是不驕傲且快樂的。在拜的過程中身體雖然有此苦痛,但最難面對還是那種「無我」的真理。雖然明明知道所有的問題及痛苦都是緣由於我執生的妄想,但那怕失去自我的感覺仍然頑強的滯留著。

這真的是一種奇怪的兩難法。既然這個「我」是根本不存在的,那麼要去掉的那個我執又是個什麼樣的東西呢?你怎樣能失去這些從來也不曾存在過的東西呢?所有的法都是如此。

『菩薩若於此諸法不縛,則亦於諸法不解。何以故?無有少法……無法可著。』

                        —華嚴經—

太陽下山,一天拜完,我們徐步在寂曠的路上,霧靄已緩緩下降。我自忖:「我要拜去的那個自我到底在何方?」老實地說,我並不知道答案。誠實而疑惑勝於狂妄的偽裝。

果舟問:「當自身有危險時,你們如何以對?」我答:「只須一心禮拜。我們一天拜一哩路。我們發願絕不鬥爭或防衛自己。我們不攜帶武器,晚間完全無屏障的露宿荒郊。我們知道唯一安全措施就是外持戒律,內守謙柔心。」

『願一切眾生得正定心,一切諸緣所不能害。』

                       ─華嚴經─

有人供養一個爐子,很合用。我們原來用的小爐子熱力不足,所有一半的時候我們吃些冷罐頭,花生醬。

現在我們學會感恩自來水的方便,有防雨的屋頂,隔寒及防蟲的地板,保暖的衣物,健康的身體以及一個煮食的爐子。這些東西,在以往都視為當然,隨便的享用。但我們毫不留戀電視,收音機,報紙,電影,可樂,忙碌或假期這一類的東西。我們的工作就等於假期,因為一切都是「空」的。

可是,若欲真空,必下一番苦功。真空即是不執著。人能真把一切都看空了,也就不會發脾氣,在任何情況之下都不會有煩惱,因為他無所求了。那麼他是否應該隱退出世呢?不!就是因為他能放下世間的執著,所以他才能廣泛的利益所有的眾生。不執著並不是空無一物,而是不自私自利。

『未曾分別諸眾生,亦不妄想一切法。雖於世間無染著,亦不棄捨諸眾生。』

                     ─華嚴經十迴向品─

菩薩是將自己奉獻給世界,不喜世法,為人忘己。他是一個清泉池,是沙漠中的綠洲,是我們自性裏的本來面目。

在一個廿四小時營業的自助洗衣店洗衣服的同時,我們兩人輪流的在洗手間剃頭、沐浴。在公路旁餐風露宿,偶爾遇到有熱水供應,貴為稀有。

恆實 一九七八年三月廿七日

當我在讀研究所時,理所當然的忙得如一隻小螞蟻,充分的利用每一分鐘去學習吸收新知識,趕上課,趕報告,還要擠出時間來吞下三餐,瞭解世界新聞,看雜誌上的戲劇廣告,晨跑,晚上到活動中心喝上一大杯啤酒,終於睏極了而伏在書桌上睡著了。從沒有人指出這生活是一種苦。食衣住行無缺又有許多好朋友,充滿了感官上的享受。可是,那時候的我為什麼仍覺得不滿足,極度的不快樂呢?因為——「吃苦是了苦,享福是消福。」

狂放不羈,不守戒律的生活,表面上看起來是自由自在,身心都得到解脫,其實剛好相反。滿足五官的享受,有如在貪慾上火上加油,慾念這東西是越放縱它,它就越貪而無厭。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老子道德經─

佛教是教人返迷歸真,勿追逐世俗的享受,而懂得滿足於內在原有的豐富資源。真正圓滿快樂的生活是知道什麼時候該放手。所以老子才說:「知足者,真富貴。」古人也常說:「知足常樂。」擁有的過多反而是另一種貧窮。

有一位老和尚曾經對我說:「我對所有的一切都感到滿足。」在這真知灼見的相形之下,我從前那種狂放不羈的生活真的是苦啊!貪欲是殺死靈性生活的毒藥。知足才能帶來最深的滿足和平安。

恆朝 一九七八年三月廿七日

清晨的透視:禮拜,坐禪,甚至夢中我都體會到善惡夾雜的道理。我們人都是半真半假,有時專一有時散亂,半清半濁,有時精進有時懈怠。

※(待續)

▲Top

法界佛 教總會 Dharma Realm Buddhist Association© Vajra Bodhi S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