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佛城金剛菩提海 Vajra Bodhi Sea

金剛菩提海:首頁主目錄本期目錄

Vajra Bodhi Sea: HomeMain IndexIssue Index

金剛經—智慧經典中的經典
金剛經略講

三寶弟子黃可泰講述.胡鄭果玉記錄

什麼叫「同體名大悲」?心佛眾生是一體的。別人的不對,就是自己的錯。好像我們人有頭、軀幹、四肢,手指若被割破了,嘴不會說:「還好,不是割到我。手痛不是我的事。」

陀太子說:「這樣好了,沒有種樹的地就算你的,樹就算我的,我們兩個一齊用這個花園來供養佛。」於是就在花園裏搭建佛堂、精舍、請佛來講經說法。太子花園從此就成為佛的道場。因為園裏的樹是屬於太子的,又因為尊重太子,把他的名字放在前面,所以叫「祇樹給孤獨園。」

「與大比丘眾」。比丘指出家人,有三種意思:一、乞士。按照佛律,佛的弟子們都要沿門托缽乞食,給在家人布施種福田的機會。二、怖魔。世上多了一個宏揚正法的出家人,那些魔王、魔子、魔孫的勢力就減少了一分。所以每次一有人出家,他們就害怕起來。若有人證道,魔界甚至會因恐懼而震動。三、破惡。出家人一出了家以後,就不再做惡事,只做善事。所以叫破惡。因為比丘有這三種不同的意思,翻譯了任何一種意思,其他的兩個意思就沒有了,所以就保持梵音不翻譯。這是「多含不翻」。

「千二百五十人俱」。大比丘有多少呢?一共有一千兩百五十人。「俱」就是共的意思。仔細講起來,大比丘眾不止一千兩百五十人,這只是略說而已。

佛初轉法輪,先度阿若憍陳如等五比丘。其次度迦葉尊者三兄弟。他們原來都是事火的外道。老大摩訶迦葉當時是一百二十歲,他有五百個弟子。老二伽耶迦葉有二百五十個弟子,老三那提迦葉也有二百五十個弟子,加起來共一千人,都一齊跟他們皈依了佛。稍後,佛又度了舍利佛和目犍連尊者,他們原來也都是外道,各有弟子一百人,也都一齊皈依了佛。佛後來又度了耶舍長者子,他沒有弟子,但有同學五十人,也都跟著他皈依佛。總共是一千兩百五十五人,現只說一個整數,一千兩百五十人。這些是常隨眾,是常常跟隨在佛的左右與學習佛法的大比丘。其他還有一些來來去去的弟子,就略而不提了。

以上是六成就通序。

每部經典一開始都有這麼一段經文。在座的各位可能就會因此而生出一種分別心,心想:「這麼簡單的幾句話,我已經聽過百千次了,又沒有什麼深奧的義理,為什麼每次講經都要花那麼多的時間重複再講一遍?為什麼不快點講下面的經文呢?」

如果你們心裏有這樣的想法,就是生了分別心。其實經裏的每一字,每一句都有它的甚深微妙法在,絕對不會有一個字是多餘而無用的。就以「如是我聞」這簡單的四個字為例:「如」就是「如如不動」,不變真常叫「如」。就是要我們不要向外馳求,不要被外境所轉,隨緣不變,不變隨緣。「是」,不非叫做「是」。就是不生分別心,不生好惡或高下的心。譬如聽人講經,講得好固然好,講得不好,也不生厭惡的心。以這種「如是」的心來聽經,才能聽出佛法的真味。

什麼叫做「我」?這個身體就是「我」嗎?還是身體裏的肉團心是「我」呢?講經說法都不是的,身體沒有一個地方是真的我。若身體就是「我」,人死以後,肉體消失了,「我」又到那裏去了呢?仔細觀察一下,就知道這個身體並不是真我,所以要破除「我執」、「我見」,把小我換成大我。大我就是「真如自性」。證得了法身,就是明白了真如自性,到那個時候,眾生與佛光光相照,心心相印。山河大地,心佛眾生,等無差別,就是一個大我。

「闻」,是要我們反聞聞自性,不要被外面的音聲所轉。宣化上人有一首偈頌,說得很好。他說:「真認自己錯,莫論他人非;他非即我非,同體名大悲」。不要一天到晚只看到別人的錯,而看不見自己的不對。看見人家的錯,就是自己還沒有對。這就是迴光反照,反聞聞自性的功夫。

我們皈依的時候,都發過這樣的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眾生有不對的地方,是因為我們還沒有做到佛弟子的責任去教化他們,這是我們的不對。所以「莫論他人非,他非即我非」。

什麼叫「同體名大悲」?心佛眾生是一體的。別人的不對,就是自己的錯。好像我們人有頭、軀幹、四肢,手指若被割破了,嘴不會說:「還好,不是割到我。手痛不是我的事。」因為手指是身體的一部分,它一痛就會影響到整個身體。腳痛的時候,心也不會想:「好在不是心痛,不關我的事。」手、腳、心都是一體的,任何一個地方出了毛病,都會牽連到身體其他部分。所以我們在度眾生時,要生「同體」的大悲心,不要生「我有眾生可度」的分別心。因為度眾生就是度自己,好像救你的手就是救你自己一樣。這是「同體名大悲」。

我們看佛經,每看一次,便會有一層更深的領會,所謂「溫故知新」。不要這樣想:「這頭一段經文我已經聽過很多次了,可以不用再聽。等到講到後面精彩的經文時,我再專心一點聽也還來得及。」若生這種分別心,就不合「金剛般若波羅蜜」的意思。不合佛法,就得不到佛法的利益。   

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 。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這段經文叫別序,因為有別於其他的經。

「爾時」;當那個時候。指佛在祇樹給孤獨園講金剛經的那個時候。

「世尊」:是佛的名號之一。每個佛都有十個通號,分別為:如來、應供、正徧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而世尊就是這十號的總稱。

一般人以為如來是釋迦牟尼佛的專名,常以如來佛祖稱釋迦牟尼佛。其實每一個佛都叫如來,如來是所有佛的通稱,就像我們現在稱呼別人「某某先生」的「先生」二字一樣。如來只是釋迦牟尼佛的稱號之一,並不是他的名字。

為什麼釋迦牟尼佛又叫世尊呢?佛一出世,就連走了七步。每走一步,就有一朵蓮花托著他的腳,然後佛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天上的天人,和地上的眾生都要尊敬他。

「食時」:佛吃飯的時間是有一定的。佛制過午不食。食時是指尚未過午,應該是吃飯的時候。

「著衣」,出家人有三衣。第一種叫安陀會,又叫五條衣,是由五條長短布縫成的。是平常做事的時候穿的衣,也就是出家人的便服。第二種叫鬱多羅僧,也叫七衣。是由七條布縫成的。是講經時穿的衣服。最隆重的是第三種衣,叫僧伽棃。是由二十五條布縫成的,共有一百零八塊布。每一塊布代表一塊福田,所以又叫福田衣。眾生頂禮出家人,就好像把功德的種子種在田地裏一樣,將來一定會長出福報的果。這第三種衣是入大都會,到人多的地方,或到王宫裏去應供時穿的。這種大衣比較莊嚴,眾生看了易生出恭敬心,是佛教裏的禮服。這時佛要到舍衛城去乞食,所以他也穿上這種大衣。

「持缽」:钵的全文叫「钵多羅」,是梵語,中國人比較懶,就單單叫一個「钵」字。「缽多羅」本意為應量器,有三個意思。第一、色相應。不用金光燦爛的钵,也不用金銀打造的钵。通常缽都是暗色的,就是不叫人生貪愛的心。第二、體相應。體積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三、量相應。容量不太多,也不太小。缽是用來裝食物的,能吃多少就裝多少叫量相應。                           

 (待續)

▲Top

法界佛 教總會 Dharma Realm Buddhist Association© Vajra Bodhi S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