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佛城金剛菩提海 Vajra Bodhi Sea

金剛菩提海:首頁主目錄本期目錄

Vajra Bodhi Sea: HomeMain IndexIssue Index

水鏡回天錄

宣化上人

水鏡回天警世人
安世高法師,捨棄國榮,精通三藏,譯經弘法,令人敬佩。朱世行法師,西行求法,不惜身命,入滅彼邦,足為楷模。道安法師,講經說法,字字珠璣,迎請鳩摩,廣植菩提。法顯法師,百折不撓,志取律經,有成而返,偉願得行。佛馱跋陀羅法師,東弘禪業,譯出華嚴,照耀古今,法喜充滿。實叉難陀法師,譯八十華嚴、地藏經、往生咒,未有謬誤,功勳永垂。

安世高法師

世高名清,安息國(古之波斯,今之伊朗)之太子。博學多識,無所不通。善解鳥語,通二十餘國文字。一日,偶閱佛經有省,萌出塵之志。俟父王崩,讓王位與叔。出家後,精通三藏,各國弘法。於東漢末葉,由絲路至洛陽。不久通漢文,開始譯經,口述解釋,他人執筆成書。所譯經典,義理明析,措辭洽當。在華三十餘載,譯經有八大人覺經、八正道及禪經等二十餘部,多屬於小乘經典。後因關中擾亂,而至江南弘揚聖教,將佛法傳於民間,神奇異事,不勝枚舉。自此,梵僧接踵而來中國,弘法利生,譯經流通。如支讖法師所譯之經典,皆屬大乘。有道行般若經,流通於當時。

贊曰

捨棄國榮 卓然不同 通逹鳥語 智慧天成
精於三藏 譯人覺經 神奇靈異 安世高名

又說偈曰

菩薩示現種種形 千方百計度眾生
甘償夙債明因果 誓濟有情立功勳
共亭超荐同窗友 河南翻譯聖教經
佛法東傳震旦國 發揚光大世高興

☆                      ☆                      ☆                      ☆  

朱世行法師

世行——曹魏時,穎川人也。少年出家,洽值梵僧傳僧祗律於洛陽,開始受比丘戒。誓以宣揚大乘教理為己任,於洛陽常講道行般若經(支讖所譯),覺得文句簡略,義理未周。乃發心往西域求梵本,至于闐國(新疆南部),得放光般若經梵本,如獲至寶,命弟子法饒送回洛陽。法師留該國。年八十,圓寂於彼。該梵本於西晉時,由無羅叉及竺叔蘭合譯,流行京華,奉為圭臬,成為後賢求經之楷模云。

贊曰

般若放光 上達穹蒼 徧照法界 聖教弘揚
世行尊宿 求法異彊 不惜身命 入滅彼邦

又說偈曰

古德為法忘疲勞 登山涉水皮肉焦
櫛風沐雨常奔波 披星戴月苦中學
廢寢忘餐惟求教 卑躬折節拜賢豪
吾輩今日承祖澤 法喜充满又逍遥

☆                      ☆                      ☆                      ☆  

道安法師

安法師姓衛,東晉常州扶柳人,世代業儒。神智聰敏,形貌黑醜,十二出家。其師以種種教化,令服勞執役。年稍長讀經,日記萬言,師甚器之。受具後,訪明師,遇梵僧佛圖澄,以師事之,受益良多。每復講,字字不遺,句句精簡,時人語曰:「漆道人,驚四鄰。」後北方擾亂,輾轉至襄陽,初住白馬寺,後建檀溪寺。每年演講放光般若經兩次。綜理眾經目錄。註小乘經典及大乘經典。經文分序、正、流通分。立朝暮課誦,注重威儀,嚴持戒律。僧人一律以釋為姓。著往生論六卷行世,其徒慧遠大師遵之,年七十二,示寂長安。

贊曰

小乘開華 大乘結果 屡講放光 闡明般若
建議符堅 迎請鳩摩 廣植菩提 同聲念怫

又說偈曰

老云上德不執德 大聖化物一相合
日記萬言深般若 夜覽百家修多羅
善種菩提結佛果 高擎慧炬照娑婆
面容黑醜心清白 倒駕慈航度五濁

☆                      ☆                      ☆                      ☆  

法顯法師

顯法師俗姓龔,東晉山西平陽人。三歲時,父母送寺出家。受具後,常嘆律本所譯未全。立志西取原本,與志同道合者四人,由長安出發,至甘肅張掖時,又有五人參加。經敦煌,過流沙,上無飛鳥,下無走獸,以白骨為路標。忍飢耐寒越葱嶺,懸崖絕壁,崎嶇難行。同行者,有死有歸。法師以堅忍不拔之意志,九死一生抵天竺。歷二十餘國,學梵文,抄律本。後至師子國,獲數種律本。十五年後,乘商船返國,不幸海上遇颶風,迷失方向(據近代史家研究,法師曾至墨西哥及美國西海岸。)從青州登陸,返回建業,譯律藏及泥洹經六卷。年八十有六,示寂於荊州。著佛國記,為旅行指南,今有譯本多種。

贊曰

天地精英 毓秀鐘靈 佛教棟樑 眾生救星
中國法將 戰勝魔軍 顯公偉願 志取律經

又說偈曰

志大如天量比空 恩及後世永無窮
百折不撓常精進 一心求取戒律宗
山路崎嶇多險惡 海航浮沉死獲生
風送美墨西海岸 水洗嶗山震旦東

☆                      ☆                      ☆                      ☆  

佛馱跋陀羅法師

馱跋陀羅譯為覺賢,北天竺國人也。甘露王之後裔。十七出家,精通禪律,赫赫有名。於東晉義熙二年(公元四O七年)航海至長安,大弘禪業,四方樂靜者,聞風而至。一日,偶對弟子言:「昨見天竺五商船俱發,啟程來震旦。」(三年後,果至廣州。)但招時人嫉之,種種因緣,法師率弟子飄然南下,渡江至廬山,慧遠大師欣然迎之。應大師之請,譯菩提多羅禪經。後於揚州謝司空寺譯華嚴經十卷,稱為晉譯本。譯經第一日,有雙童獻華,見者嘆為希有。年七十一,示寂於道場寺。譯經多種,流通於世。

贊曰

東晉時代 佛法大興 鳩摩陀羅 長安南京
譯出華嚴 照耀古今 専持戒律 嚴守重輕

又說偈曰

甘露王子為沙門 童眞入道不染塵
遵佛遺囑師木叉 助友宣揚正法行
廬山逺公大歡喜 終南羅什倒履迎
苦心勞骨擔大任 疾風硬燭萬古與

☆                      ☆                      ☆                      ☆  

實叉難陀法師

叉難陀譯為喜學,唐于闐國人,精通三藏,為西域高僧也。賢首國師為武則天講華嚴經,帝感經義未周,遣使至于闐國求梵本,並禮請譯經法師。於證聖元年(公元六九五年),法師應聘至洛陽,於佛授寺譯華嚴經,參加者有義淨、法藏、日照諸法師。帝供養,有時將經文加以潤色。四年後,譯成八十卷,稱為唐譯本,帝為撰序。賢首國師宣講此經,至華藏世界海品時,道場震動。又譯地藏經等十餘種,重譯往生咒為十四句,有五十九字。法師於五十九歲時,示寂於長安。荼毘時,舌根不爛,證明所譯之經典不謬。後人建塔於長安,名為華嚴三藏塔。

贊曰

唐朝中業 武氏則天 雖有穢名 護法身先
重視佛教 禮请高賢 實叉艱陀 八十華嚴

又說偈曰

于闐高僧蒞中原 大闡正法譯華嚴
重重无盡深如海 義義顯圓高比天
賢首講解感地震 清涼疏鈔照人間
九九卷末普賢願 虛空法界俱包含


▲Top

法界佛 教總會 Dharma Realm Buddhist Association© Vajra Bodhi S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