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佛城金剛菩提海 Vajra Bodhi Sea

金剛菩提海:首頁主目錄本期目錄

Vajra Bodhi Sea: HomeMain IndexIssue Index

講經說法

《水鏡回天錄》
水鏡回天警世人

宣化上人

彌勒菩薩,大肚能容,笑口常開,普度 眾生,離苦得樂。大勢至菩薩,智慧光普照一切,拔離三途之苦。善財童子,求道參訪五十三位善知識,勇猛精進,證入無礙不可思議解脫境界。文殊菩薩,於龍宮 演說妙法蓮華經,度無數龍象獲得解脫。善生童子,聽佛說法,依教奉行,歡喜而去。玉耶女傲霜欺雪自無餘子,蒙佛言教,信受奉行。

勒譯爲慈氏,名阿逸多,譯爲無能勝,於無量劫前,從日月燈明佛出家,攀緣心重,好遊族性,後修唯心認定,觀 想三界唯心所生,萬法唯識所變,得正定正受,蒙佛授記候補佛位,爲未來婆娑世界教主,現居兜率天內院,於賢劫中住第十小劫,滅劫到人壽八萬四千歲時,降臨 人間爲第五尊佛,普度眾生,離苦得樂,菩薩遊戲人間,於五代後梁時示現布袋和尚,荷布袋化煩惱緣,啟示布袋放下,何等自在,其形心廣體胖,心色太虛,量周 沙界,忍人所不能忍,讓人所不能讓,聯語:「大肚 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人所笑之人。」修忍辱常歡喜。偈曰:「有人罵老拙,老拙只說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云云。

贊曰

心生萬法 萬法唯心  無煩無惱 笑口吟吟
歡喜三昧  善根普薰 不忘遊戲 法界回春

又說偈曰

你要問我笑甚麼 我先問你哭什麼
哭笑原非中道義 執著兩邊做甚麼
一口喝盡愁怨水 雙目看破名利人
菩薩面目無人識 交臂失之自蹉跎

 ☆                      ☆                      ☆                      ☆  

勢至菩薩有大勢力,舉手投足震動三千大千世界及魔王宮殿,而得是名,其智慧光普照一切,拔離三途之苦,昔爲 阿彌陀佛弟子,即西方三聖之一,候補佛位,號曰「善住功德寶王如來」,於因地時,精修念佛三昧,清淨身口意三業,一門深入,六根全收,念佛有四種法,一者 持名念佛,即萬緣放下,一塵不染,念至一心不亂,即可往生蓮邦,二者觀像念佛,即口念目視,瞻仰妙相壯嚴,三者觀想念佛,即口念心唯,思憶白毫宛轉五須 彌,紺目澄清四大海。四者實相念佛,即念自性中法身佛,非有非空中道實相之理,念到念而無念,無念而念,心佛一如,便橫超三界,華開見佛。

贊曰

其直如矢 其智如神  勢力廣大 入無礙門
震動三千  降伏波旬 眾生皈依 證妙法身

又說偈曰

阿彌陀佛無量光 勢至菩薩護法王
接引眾生歸淨土 普攝含靈入蓮邦
七寶池中九品現 八功德水萬行圓
信願修者持名念 同登無上妙覺船

☆                      ☆                      ☆                      ☆  

財誕生時,七寶自然從地湧出,故名善財,童子即童眞入道,身未染污,東王竺福城中(現加爾各答)福德長者之 子,時逢文殊菩薩於福城東大塔寺說法,善財率五百童子參加法會,文殊菩薩知彼爲法門龍象,載道之器,特爲開示,指尊向南方參訪名師,善財爲追求眞理,而發 菩提心,雖登山涉水,千辛萬苦,勇猛精進,參訪善知識,經歷百城,參訪五十三位善知識,蒙其教誨,傳授所證之法門,最後參普賢菩薩,爲其演說十大願王,證 入無礙不可思議解脫境界,所謂「因該果海,果徹因源」。

贊曰

善財童子 參謁明師  善根夙種 遍訪知識
百城煙水  萬般火急 不辭辛苦 直趨菩提

又說偈曰

童子求道訪知識 登山涉水不延遲
抖擻精神常精進 勇猛前往忘休息
百折弗撓天真志 萬里迢遙地飛馳
五十三參禮諸聖 感應道交正適時

 ☆                      ☆                      ☆                      ☆  

殊菩薩至龍宮演說妙法蓮華經,度無數龍象獲得解脫。龍王之女,年僅八歲,智慧利根,諸佛所說甚深密藏,悉能 受持,深入禪定,了達諸法,於剎那發菩提心,便成正覺,多寶如來之侍者,智積菩薩生疑,佛在三千大千世界微塵處,無不是捨身處,歷三大阿僧祗劫成佛,云何 此女能於須臾頃成佛。

舍利弗尊者向龍女曰.言未訖,龍女現身,頂禮佛足,以偈讚佛:

「佛三祗修福慧,百劫種相好,三覺圓,萬德備,方佛果,汝係女身,而有五障,以何因緣而女身成佛?」龍女獻珠 與佛。問:「速否?」答:「速」。龍女忽現男身,即往南方無垢世界成佛。

贊曰

難捨能捨 難行能行  難讓能讓 難成能成
難度能度  難修能修 難證能證 難得能得

又說偈曰

龍女獻珠速成佛 超越僧祇法身活
萬緣放下識本體 一塵不染悟密多
法華會上顯奇蹟 無垢世界演摩訶
時節因緣相遇合 如是如是不可說

☆                      ☆                      ☆                      ☆  

迦牟尼佛從竹林精舍至王舍城乞食,遇一童子,名善生,著濕衣拜六方,佛問:「何故?」答:「遵先父之遺言: 『每晨沐浴,禮拜六方。』不敢違背。」佛曰:「父母爲東方,應以敬順,師長爲南方,應以敬奉,妻婦爲西方,應以敬待,親族爲北方,應以敬觀,僮僕爲下方, 應以敬授,沙門爲上方,應以供奉,禮敬六方,死後生天。」又受優婆塞五戒,善生依教奉行,歡喜而去,佛見利根者說諸法從緣生,諸法從緣滅之理,見鈍根者說 因果報應之法,觀機逗教,因人說法。

贊曰

諸佛說法 甘露普施  油然作雲 沛然爲霖
草木蒙潤 勃勃而興 爲小童子 講善生經

又說偈曰

法不孤起仗境生 遵父遺囑六方行
幸遇佛陀示奧義 廣植天福奔前程
恭敬供養修聖道 讚歎禮佛培善因
如來大教攝群品 諄諄訓誨復叮嚀

☆                      ☆                      ☆                      ☆  

衛國須達多長者,樂善好施,救濟鰥寡孤獨,名爲給孤獨長者,其三子娶玉耶爲妻,貌美家富而驕傲,目空一切, 侍公婆不尊敬,對丈夫不禮貌,與妯娌不和睦,長者難之,請佛說法,佛至,玉耶避之,然佛光遍照,玉耶無法藏身,情不自禁,頂禮佛足,佛慈悲開示七輩婦法, 一者母婦,二者妹婦,三者知識婦,四者婢婦,五者婦婦,六者怨家婦,七者奪命婦,玉耶聞之,痛改前非,愿爲婢婦,佛爲其說優婆夷十戒法,玉耶曰:「蒙佛言 教,信受奉行。」

贊曰

富無驕難 貪有諂易 太過不及 非載道器
家庭失和 長者憂慮  請佛說法 七事謹記

又說偈曰

傲霜欺雪性剛强 目無餘子避法王
威德感召生慚愧 慈悲攝受換心腸
謹遵佛事守婦道 皈依如來孝萱堂
玉耶夙植菩提種 勇於妀過爲善良

▲Top

法界佛 教總會 Dharma Realm Buddhist Association© Vajra Bodhi S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