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佛城金剛菩提海 Vajra Bodhi Sea

金剛菩提海:首頁主目錄本期目錄

Vajra Bodhi Sea: HomeMain IndexIssue Index

經文淺釋

大佛頂首楞嚴經(第五卷)

唐中天竺刺密諦譯.宣化上人講述.方果悟記錄

至然燈佛出現於世。我乃得成無上妙圓識心三昧。乃至盡空如來國土淨穢有無。皆是我心變化所現。

虛空藏菩薩卽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輿如來定光佛所得無邊身。

虛空藏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對佛說:我和佛在過去無量劫前,是同事然燈佛,我那時就已經得到無邊身,猶如虛空一樣,沒有邊際。又能含藏十方世界所有一切珍寶,所以又叫無盡藏。

爾時手執四大寶珠。照明十方微塵佛剎。化成虛空。

我手持四大智慧寶珠,照明十方世界,微塵數佛剎,使所有外四大都化爲虛空。這空不是斷滅空,而是空諸妄相。妄盡眞純,故能證得眞空法身。

又於自心現大圓鏡。內放十種微妙寶光。流灌十方盡虛空際。

又從自心中,現出大圓鏡智─這智是轉八識所成。內放十種微妙寶光,流灌十方盡虛空界,無一不在寶光所照之中。這是色空無礙,理事圓融。

諸幢王剎來入鏡內。涉入我身。身同虛空不相妨礙。

所有浮幢王剎,亦攝入大圓鏡裡,涉入我身。身如虛空一樣,不相妨礙,這是身和虛空,事事無礙,廣狹自在。

身能善入微塵國土。廣行佛事。得大隨順。

我以正報之身,善能徧入依報的微塵國土,廣做佛事。這是巧把塵勞爲佛事,得到最大恆順眾生的力量。

此大神力。由我諦觀四大無依。妄想生滅。虛空無二。佛國本同。於同發明。得無生忍。

這 種大威神力,是由我觀察四大是無依無體,只是唯心所現,隨著妄想,心生法生,心滅法滅。所以虛空和四大,在相上雖是二,在性上則無二,而諸佛國土,亦是由 四大所成,故和虛空一樣。因此明白如來藏性,性空即是眞覺,性覺即是眞空,清淨本然,而能周徧法界,空性圓明,生即無生。四大亦一樣,看不見有少法生滅之 相,故即悟入無生法忍。

佛問圓通。我以觀察虛空無邊。入三摩地。妙力圓明。斯爲第一。

佛問圓通,我以觀察虛空無邊際,而得入正定,得到色空無礙,依正互融之妙力。空性圓明,獲大自在。故以觀空,最爲第一。

彌勒菩薩卽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經微塵劫。有佛出世名日月燈明。我從彼佛而得出家。心重世名。好遊族姓。

彌勒菩薩,「彌勒」是姓,譯「慈」。名叫「阿逸多」,譯「無能勝」。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對佛說:「我回想過去無量劫前,有佛出世,名日月燈明。我跟他出家。但我的名利心太重,喜歡攀緣,喜歡和富貴人家交遊。」

爾時世尊教我修習唯心識定。入三摩地。歷劫以來。以此三昧事恒沙佛。求世名心歇滅無有。

因我重名利,心常馳散,故佛教我專修唯心識定。觀想三界唯心所生,萬法唯識所變。我就專心修這個定,覺得攀緣心不生,亦不再向外馳求,就得正定。從此之後,經歷無數劫,都是以唯識三昧,來奉事恆河沙諸佛。對於世間名利心,已完全停歇消滅。

至然燈佛出現於世。我乃得成無上妙圓識心三昧。乃至盡空如來國土淨穢有無。皆是我心變化所現。

直至然燈佛出世,我才得成就無上妙圓的唯心識定。乃至盡虛空諸佛國土,如有淨有穢的凡聖同居士,無淨無穢的常寂光淨土,有淨無穢的實報莊嚴土,都是由我識心變化出來的。

世尊。我了如是唯心識故。識性流出無量如來。今得授記次補佛處。

我既然明白一切都是唯心識所現,亦知道從識性流出無量諸佛。我雖未成佛,但已能現土現佛,廣做佛事。佛亦知道我已證無上妙圓,識心三昧,故我已蒙佛授記,候補佛位,將來釋迦佛退教主位後,我就補上,作賢劫中第五尊佛,來娑婆世界說法教化眾生。

佛問圓通。我以諦觀十方唯識。識心圓明入圓成實。遠離依他及偏計執。得無生忍。斯爲第一。

佛問圓通,我以諦觀十方,一切依正染淨,皆是識心所變現。識心既具足一切法,故能圓明而入圓成實性。遠離妄緣所生之依他起性,徧計執性,便得無生法忍,故以觀察唯識法門,最爲第一。

什麼是依他起性?圓成實智是眞體,能爲諸法所依,比如麻。依圓成實智所起虛妄之相,比如繩,因依他起性,而有繩,有麻,加以分別妄執,周徧計度,故成蛇。這是說夜間見繩,妄認爲蛇。麻上生繩已是妄,何況繩上更生蛇,豈不妄上加妄。

大勢至法王子。輿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卽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大勢至法王子,和他的同倫,五十二位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對佛說他證圓通之法門。

當初阿彌陀佛爲轉輪聖王時,觀音菩薩是他的長子,大勢至菩薩爲他的次子。此兩大在菩薩,現在極樂世界,居彌陀佛左右,輔助彌陀佛,候補佛位。等彌陀佛涅槃後,正法住世,亦復無量劫。等到正法於上半夜滅盡,下半夜時,觀音菩薩就成佛,名普光功德山如來。

佛壽與正法,亦皆無量劫。等至正法於上半夜滅,大勢至將於下半夜成佛,名善住功德寶王如來。

大勢至菩薩是以都攝六根,念佛法門而證道。念佛至成道有五十二個階段:即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及等覺、妙覺。故同來之五十二位菩薩,亦是代表五十二階段。

我憶往昔恆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如來相繼一劫。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

我 回想無量數劫前,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又有無邊光佛、無礙光佛、無對光佛、炎王光佛、清淨光佛、歡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斷光佛、難思光佛、無稱光佛、超日 月光佛。在一劫內,總共有十二位佛,相繼出世。最後這位超日月光佛,他教我念佛法門,我遂得入正定,所以叫做念佛三昧。

譬如有人。一專爲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

比方有二個人,一人專憶念,一人專忘記。這二個人是會若逢等於不逢,相見成爲不見。

這 裡一人專念指佛,一人專忘指眾生。佛時刻念眾生,眾生則時時把佛忘記。偶然想起佛法是太好太妙,但妙在什麼地方他不知道,又不肯靜心來學。佛爲什麼要念眾 生?因佛知道眾生是過去父母,未來諸佛和諸佛元是一體。所以佛說:「一切眾生,皆具佛性,皆堪作佛」。這是佛教之偉大處,亦是教義最高處。佛教提倡五戒, 戒殺、盜、淫、妄、酒。亦是爲愛護眾生,教化眾生,要眾生反迷歸正,早日回家。可是我們眾生,跑到這個世界來,便捨本逐末,背覺合塵,認假作真,把自己的 老家,慈悲的父母,諸佛菩薩都忘了。

關於念佛法門亦有多種:

(一)持名念佛:聞說佛名,一心稱念。

(二)觀像念佛:觀佛像莊嚴,一心念佛。

(三)觀想念佛:觀想佛之偉大,白毫宛轉五須彌,紺目澄清四大海,一心念佛。

(四)實相念佛:即念自性,法身眞佛。參禪不打妄想,只參念佛是誰?亦是實性念佛。

不 過,人若沒有德行,沒有道心,只一味念佛,有時亦會著魔。好像在香港大嶼山,有一出家人名叫恆閱,來慈興寺,要修般舟三昧,即常行三昧。關在房裡九十天, 不坐不臥,只是常行常立,一心念佛。有一天我聽他越念越大聲,越跑越快,覺得有點奇怪,便走進房中看。原來這比丘前生是牛,為寺耕種有功,就投生人身,出 家修道。可是牛性不改,脾氣很大,倔強難伏。他以爲修般舟三昧,可以除惡習,可是道德不足,定力不堅,反著了魔。他看見阿彌陀佛在他面前跑,他就跟佛跑。 其實佛怎會在他面前跑?只是一隻水牛精,變作阿彌陀佛來引誘他。後來我爲他揭破了,才恢復平靜。

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

如果二人互相憶念,大家憶念深切,不相捨離,就會生生世世,如影隨形,不會乖違離異。眾生如能不忘念佛,則不但今生,可以見佛,乃至往生之後,亦得常隨佛學,不再相離。

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

十方如來,憐憫護念眾生,有如母親憶念兒子一樣,如果子女不聽教,逃走不回,做母親的雖日夜憶念,亦是無用的。如果子女能憶念母親,好像母親憶念子女一樣懇切,那麼大家就會生生世世,不相違背遠離。

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

如果眾生的心,能到時時念佛,時時憶佛,縱然現在不能見到佛,將來必定會見到佛,因爲離開佛已經不太遠了。這個念佛法門,不假借其他方便方法,或者什麼秘訣,只要一心專念,就會得到心佛相應,心眼開明。

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日香光莊嚴。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

如薰染香氣的人,身上就有香氣。念佛的人就會染著佛之香氣。以佛的法身和智慧光來壯嚴自己的本覺心佛,這叫香光壯嚴。

我的本修因地心,是以念佛之心,心心相繼,沒有間斷,而得入無生法忍。現在我還在這個世界,專門攝受念佛之人,往生極樂淨土。

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爲第一。

現 在佛問圓通法門,我不必諸多選擇其他之根,只攝一精明,使它不再托根緣塵向外馳。一精既攝,則其他六根,都不起作用。淨念即沒有妄念,只一心念佛,沒有他 念。念念相繼無有間斷。念至念而無念。無念而念,念念不離淨念,心心與佛相應,就即心是佛,即佛是心,心佛一如,而得正定。故我認爲念佛法門,最爲第一。

以上是由二十四位聖人,各述圓通法門。第廿五,即最後一位—觀世音菩薩—述耳根圓通,「反聞聞自性」的法門。

(待續)

▲Top

法界佛 教總會 Dharma Realm Buddhist Association© Vajra Bodhi S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