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佛城金剛菩提海 Vajra Bodhi Sea

金剛菩提海:首頁主目錄本期目錄

Vajra Bodhi Sea: HomeMain IndexIssue Index

妙法蓮華經淺釋 83
(第五品)

姚秦三藏法師 鳩摩羅什 奉詔譯
美國妙覺山萬佛聖城宣化上人講述
法界佛教大學佛經翻譯委員會記錄

爾時無數千萬億種眾生。來至佛所而聽法。如來於時。觀是眾生諸根利鈍。精進懈怠。隨其所堪而為說法。種種無量。皆令歡喜。快得善利。是諸眾生聞是法已。現世安隱。後生善處。以道受樂。亦得聞法。既聞法已。離諸障礙。於諸法中任力所能。漸得入道。

當爾之時,有無數千萬億種的眾生,到這個法會聆聽妙法蓮華經。如來詳細的觀察眾生的因緣,知道他們有許多根機,有利根者,很聰明,也有些是愚笨頑鈍。有勇猛精進者,也有懶惰懈怠不上進者。於是佛為精進者說精進法,為懈怠老說懈怠法,使他們努力向上,隨順他們的根性,應接受什麼法就說什麼法,如不能接受就不為他說這個法。所以起初佛不說實法,只說權法,用種種無量的法門為無量種類的眾生說,其目的為令眾生歡喜信受。由於歡喜聽聞,久而久之便走到修學的佛道上,很快得到益處。眾生聞法後,現世很平穩,來世生天或人間富貴處,生生世世可以聞法。修此道得種種快樂,也唯有聞佛法才能明理,才能離開種種煩惱障礙。這樣,很容易隨各自的力量入道。「道」是開悟的階段,漸漸就能到達了生脫死的果位。

如彼大雲。雨於一切卉木叢林及諸藥草。如其種性。具足蒙潤。各得生長。如來說法。一相一味。所謂解脫相離相滅相。究竟至於一切種智。其有眾生聞如來法。若持讀誦。如說修行。所得功德。不自覺知。所以者何。唯有如來。知此眾生種相體性。念何事。思何事。修何事。云何念。云何思。云何修。以何法念。以何法思。以何法修。以何法得何法。眾生住於種種之地。唯有如來如實見之。明了無礙。

佛說法像大雲雨一樣,花草樹木叢林藥草,是指一切眾生。一切眾生有菩薩、緣覺、聲聞、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及地獄。依其種性之各異,契機說法,使他們得以生長。好像雨水的具足滋潤下,藥草樹木等各得生長。佛說法是一相一味:一相是一切眾生的真如實相(真性)。真相即是一地。已證到一乘之真理叫一味。一切未解脫之眾生,讓他們得到解脫;未生長的讓他生長;已生長者讓他得解脫,離開苦惱相,生滅相。得到佛的智慧,也即是一切種智。假如有一類眾生,聽佛法後能夠依法修行,佛便教他怎樣修。佛法是大同小異,好像我們現前聽法,所得之功德及果報,使我們與以前判若兩人,但自己還不知道哩!為什麼呢?唯有如來才知道這一類眾生的四法—種相體性。「種」是眾生本身的種子,這個種子可以種到十法界中任何一個法界,或佛種、菩薩種、緣覺種、聲聞種、天種、人種、地獄種、餓鬼種及畜生種。「相」是對外法,也是色。「體」是主體,身體內有個主宰。「性」是對內而言。這就是四法。

三法是聞法、思法、修法。聞慧就是在聽經聞法多次後得,不知不覺中生出智慧。如果不聞法,縱使怎樣聰明的人也不會懂,更別提說開智慧。思慧就是打坐參禪用思惟慧修習。「禪那」,譯為靜慮,把念慮洗滌清淨,便能發慧。人先要有聞慧,然後才能發思慧;是道則進,非道則退。思想明了就要用功修行,早亦思晚亦思,朝夕都要勇猛精進修行。但要用智慧來修,不然盲修瞎練,人家往佛道走,你卻往反方向跑了。

二法是因果。一法是一切道種智之法,是真智實智,也即是一實相。『念何事?』用心來念,念佛事。『思何事?』思法事。『修何事?』修僧事。然則,如何來念思修佛、法、僧?就是念茲在茲,一刻一秒也忘不了佛法僧。在思想方面要平心靜氣,不打妄想,思惟佛法僧之道理,進而去修行。『以何法念?』以正法念。『以何法思?』以正法思。用什麼法修就得什麼法。用佛法就得佛法;用魔法就得魔法。種什麼因就得什麼果,如是因如是果。然而,眾生雖處在種種的境界卻不能自如,唯有佛如實見之,實實在在地見到,徹底瞭解眾生的上、中、下品,明了始終內外生死的一切。然而我們眾生,明白了生,又不瞭解死,明白了死又不瞭解生。不知開始亦不知終點,就因為不明了,才有障礙。唯有佛陀才真正明了而無障礙,所以有偈云:『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普願災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三障是業障、報障及煩惱障。此偈意謂,普願世界一切災障,如地震、風災、水災、旱災等都蠲除,又願生生世世都修菩薩道。

如彼卉木叢林諸藥草等。而不自知上中下性。如來知是一相一味之法。所謂解脫相。 離相。滅相。究竟涅槃常寂滅相。終歸於空。佛知是已。觀眾生心欲將護之。是故不即為說一切種智。汝等迦葉。甚為希有。能知如來隨宜說法。能信能受。所以者何。諸佛世尊隨宜說法。難解難知。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一切眾生得到佛之法雨滋潤還不自知,這好像花、藥草、樹木叢林,自己不知道有分上中下品之性質。如來知道眾生之心性,本來具足真如之相。一味之法,一同修行證得之妙理叫一味之法。所謂的「解脫相」,本來也無解脫相、非離相、非滅相,只因為眾生有執著,才說有解脫相。既然「離相」,怎麼還會有個「相」呢?總而言之,掃一切法,離一切相。一法不立,才到究竟涅槃之常樂我淨,即是常寂滅相,進一個滅字也沒有了。也是空相,進空也無。佛知這一切相本來無法可說,無相可得,可是眾生心裏還有個貪欲,如果最初對他們說什麼也沒有,一法不立,萬法皆空,眾生會不相信。而且還要誹謗佛法。佛觀察眾生之意,彼等有許多習氣毛病,要他漸漸去除習氣,才會相信;若要他一下除去這許多毛病習氣而歸於空,那是辦不到的。所以為了一方面護持佛法,另一方面也顧全眾生不讓其生誹謗心,所以佛不即刻說一切種智之法。一切種智是實相般若,佛看眾生之根性尚未成熟,而不說實相般若。

佛說:「迦葉!你們聲聞乘是很稀有的。為什麼?因為能夠明白佛隨著眾生之機宜、根性、因果,而為之說法。能令一切眾生相信領受,是因為佛所說之法,是無上殊勝的微妙法,但也不易明白,也不易瞭解,是故佛以大慈悲心再把其義理重複用偈頌來解說。

▲Top

法界佛教總會 Dharma Realm Buddhist Association© Vajra Bodhi S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