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佛城金剛菩提海 Vajra Bodhi Sea

金剛菩提海:首頁主目錄本期目錄

Vajra Bodhi Sea: HomeMain IndexIssue Index

課餘隨筆 (二十)

鄭頌英

明朝憨山大師在廿八歲初游五台山回南方後,在盤山山頂遇隱者的一段事跡,仿佛善財童子參訪善知識的故事一般。古來眞實用功志欲發明心地成佛作祖的大德髙僧們,起初,總是百城烟水參訪知識,咨詢心要,磨煉身心。這時「一鉢千家飯,孤身萬里游。」外表看似浮雲野鶴的行徑,可是不論行住坐臥,總是參究用功,他何嘗在放浪形骸游山玩水呢?當憨山大師托鉢東游,登盤山山頂千像峰傍的一個石岩洞內,遇見一位隱居潛修的高僧灰頭土面的兀坐在洞裏,憨山大師上去作禮,這位隱者竟一些兒也不理睬,憨師心知他是非常人,也就和他相對趺坐,不語不睬地默然各自用功。過一會,隱者起來燒茶,燒好了只取一杯自飲,憨師也取一杯自己酌飲。茶罷,隱者拿茶杯放還原處,憨師也照樣放還;兩人各自端坐如故。又過了一會,隱老起來煮飯,飯熟了,唯取一碗自食,憨師也自取一碗同食。飯罷,仍端坐如前。坐到夜半,隱者出岩外經行,師亦隨出,但一個繞東,一個繞西,各自用功。回來後,又各自端然默坐。明天,憨師到燒茶時起來燒茶,煮飯時起來煮飯,只取一份自用,隱者起來同飲同食,入夜步出岩外經行亦仍如此。這樣對面不語默默自修地過了七天。

「仁者從何處來?」隱者終於開口請問了。

「南方來」。憨師答。

「來此做什麼?」

「特訪隱者」。

「隱者面目如此,別無奇特。」

「進門早已看破了也」。

「我住此岩三十餘年,今天始遇到了一個同道!」隱者笑著留憨師同住引為同道了。一夜,憨師在經行中,忽然頂門響一聲,幾如乍雷,山河大地,身心世界,豁然頓空,這一境界,就逈非尋常空觀的境界可比,如此空定,經過五寸香之久,才漸漸覺有身心,開眼漸見山河大地,一切境相還復如故。舉步行走像御風般的輕速,身心的輕快,受用的微妙,就非言語所能形容表達了。回岩後,隱者問他:「今夜經行為什度這樣久?」憨師便把經歷境界稟告。隱者開示道:「這是色陰的境界耳。非是本有;(色、受、想、行、識五陰,也稱五蘊,妙明真如的體性就被這五陰境界所覆蔽著,修行用功的人,等到功力將要透過一重境界之時,往往有這等境相出現,這時,就須覺了,不可執著。)我住此岩三十餘年,除陰雨風雪之外,夜夜經行這個境界,但不著,則不被它昧卻本有。」憨師就起來頂禮作謝。後來憨師為與妙峰大師相約行腳訪道拜別下山時,隱者揮泪相送,可見他們已深深的相契了。下山與妙峰師汪司馬等相見時,道及此境,汪司馬說:「那麼我師住山的功行已經得了!」憨師卻淡然若無其事地說:「這不過路途邊的境界而已」。

憨山大師的禪行德化固然是卓然千古,他的詩文翰墨也是超常軼群的;在過去的社會裏,誰不以文章功名相誇耀?而憨師獨岸然道風,抱負不凡!當憨師廿九歲的那年,游歷京師西山,和當代名士二王二汪(王鳳洲王麟洲兄弟,和汪伯玉汪仲淹兄弟)等相見,都是一代的權威人士,憨師和王鳳洲相見時,鳳洲諄諄教以作詩法,師瞠目視之,竟不發一言而別,卻是麟洲能夠識得,知道阿哥失了一隻眼。後又與汪仲淹見面時,仲淹稱道其兄乃一代文宗,勸憨師從他學詩文,可以成為名家;憨師回答他說:「留取令兄膝頭,他日拜老僧受西來意罷!」卻是大汪能知師是佛祖一流骨氣,不是區區文字僧。唉!這樣的手眼氣概,才是嚼雪煉行成佛作祖的器材哩!

冰雪清涼的五台山是大智文殊師利菩薩的道場,近年來更喜全山佛化純潔,已無外道雜染,住山的都是刻苦用功戒行高潔的老修行,去年,能海上師發大菩提心願,上山重興吉祥律等,道風因之蔚興,僧眾們一面勞動生產,一面精勤學修,今年海公上師又興修了文殊殿作戒壇,秋後聞將如法傳戒,這是正法久住的一件大事因緣!是值得佛教界特別重視的。原來依照佛制,有人發心出家修行的,受戒後,應當依止學戒五年,然後參方學教理,教理精通道眼開後,方可住山或閉關專修,這樣才能律幢高豎僧海澄清,才能清規整肅正法久住。無如過去的授戒太方便了,在短短的兩三個月內,就把初壇沙彌戒,二壇比丘戒;三壇菩薩戒,三壇大戒,一氣授完,這除了特殊的上根利器之外,一般的可不能這樣速成的呀。能海上師這次是完全依佛制傳戒,要使正法住世,造就下一代的僧寶,求戒的人,別具其他條件,只要能自願住山五年學律,這樣造就僧材,建立正法,真是使三寶大大地放光了,讓我們歡忻鼓舞地來擁護和助成五台山的戒壇道糧的殊勝因緣吧!

讀誦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的,一般多只注意到和感嘆到救八難遂二求等的廣大靈感,很少有能注重在受持觀音名號能離貪瞋癡三毒這緊要的一點上的,只見到眼前離苦得樂的小利益,而忘卻了斷煩惱因得菩提果的大事因緣了。離貪瞋癡三毒是修行的要點,他是究竟解脫永離諸苦的眞因,而人們卻多忽視了。「菩薩慎因,眾生畏果。」於此可見了!這是續可法師在講經中的精彩開示。

當我們發四弘誓願中的「煩惱無盡誓願斷」的一句,這「煩惱」兩字一般都意識著苦難悲痛等的環境上的苦果,卻不知這裏的煩惱,的確是指貪、瞋、癡、慢、疑等的煩惱的因,一定要把這些煩惱的因斷盡,才能究竟解脫痛苦纏綿的煩惱之果;有人說:「反正煩惱因煩惱果總是煩惱罷。」我說:「不然,我們試着三障中分明把煩惱障、業障、報障,這一連串的因果劃分清楚;由煩惱障而起業障,再感招報障,根源都是從煩惱來的,何不統稱煩惱呢?世間苦難正指報障,修行要點,的的要注重在斷煩惱障,不可模糊了的。斷因才能斷果,只畏果而不斷因是徒然的。」「菩薩慎因,眾生畏果。」於此可見了!

﹙下期待續﹚

▲Top

法界佛教總會 Dharma Realm Buddhist Association© Vajra Bodhi S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