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佛城金剛菩提海 Vajra Bodhi Sea

金剛菩提海:首頁主目錄本期目錄

Vajra Bodhi Sea: HomeMain IndexIssue Index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義(二)

眞禪

(接上期)

之門」。兩種說法,是否矛盾?答:兩種說法,非但沒有矛盾,而且互相發明,使般若之義更加明白。僧肇法師說「窮幽之鑒」「應會之用」,這「鑒」字與「用」字,正是解釋圭峰大師的「知」字。圭峰大師說的非如緣境分別之識,非如照體了達之智」,這兩個「非如」,正是解釋僧肇法師「無知」二字,「大智度論」說:「若不見般若,是則為被縛;若人見般若,是亦名被縛,若人見般若,是則得解脫。若不見般若,是亦得解脫。」第一偈,「不見般若」就是不知自己本有般若之智,卽本有空寂眞心;「見般若」,是認為般若就是「緣境分別之識」。就是「照體了達之智」,所以皆為「被縛」。第二偈,「見般若」是親見自己本有般若之智,卽本有空寂眞心;「不見般若」是了知般若「無知」。「無慮」,「無有形相」,「非如緣境分別之識,非如照體了達之智」,所以皆得「解脫」。

什麼是實相之境?這就是般若之智所觀照的境界。「大智度論」說:「知諸法實相慧,是般若波羅蜜」。「諸法實相」在這部經中,稱「諸法空相」。以其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稱之為「空」,以其無有變異,不可破壞,稱之為「實」。「諸法空相」之義,在這部經中講得很多,這裹不多講了。

這裏還要補充一點:千萬不要認為般若之智是能照,實相之境是所照,能所對待,智境不融,約智而言,境亦是智,無非般若;約境而言,智亦是境,無非實相。

過去的講經法師在講到「般若」時,都要講「三般若」。卽:一實相般若,就是「諸法實相」,簡稱「實相」。這就是「起信論」所說的「眞如」。「起信論」說:「一切法從本以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故名眞如。」「眞如」就是「實相般若」。這「實相般若」,旣是觀照般若所觀照的境界,也是觀照、方便二種般若的本體。二觀照般若,這是指觀照實相般若的智慧。就是「大智度論」說的。「知諸法實相慧」。這部經中說「照見五蘊皆空」,這照見五蘊皆空的智慧,就是觀照般若,三方便般若,這是用觀照般若,觀照實相般若的境界,而後由此顯示出來的妙用。

這部經中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五蘊皆空」的境界,是「實相般若」;照見五蘊皆空的智慧,是「觀照般若」;由是而能「度一切苦厄」,這「度一切苦厄」的妙用,也是智慧,稱「方便般若」,可以用譬喻來說明。比方太陽昇起,顯現出一片光明,這光明比做「實相般若」;但有生盲之人,無眼根故,不見光明,醫生把他的眼睛醫好了,令他的眼睛能見到光明,這比做「觀照般若」;此人眼睛醫了,就能在太陽光明之中完成種種工作,這比做「方便般若」。用「三般若」來解釋「般若」二字,是非常好的。它能把實相般若的境界,以及觀照實相的智慧,和從照見實相般若後所顯示來的方便妙用,都講明白了。又:不要聽說「三般若」,就認為般若有三種,般若只有一種,而且一也不可得,何況有三。講「般若」兩字竟。

次講「波羅蜜多」四字。

「波羅蜜多」梵語,華語到彼岸。也是為生善故不翻。彼岸,就是另外一邊,猶如渡河,這一邊為此岸,河中為中流,另一邊為彼岸,佛教以生死為此岸,涅槃為彼岸(涅槃是不生不滅之處,就是超生出死,不再受生死果報之處)。如果我們依般若修學,觀照五蘊,十二入、十八界等皆空無所有,就能從生死此岸,到達涅槃彼岸。名「波羅蜜多」。「六祖壇經」中說:「解義離生滅,著境生滅起,如水有波浪,卽名為此岸,離境無生滅,如水常通流,卽名為彼岸。故號波羅蜜。」其實此岸卽彼岸,迷即此岸,悟卽彼岸,著境卽此岸,離境卽彼岸。所以說:「前念迷卽凡夫,後念悟卽佛。前念著境卽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

三講「心」字。

這個「心」字是譬喻之詞,譬如一個人,有頭目手足,胸腹腰背,筋骨皮肉,肝腎脾肺,但以心臟為主,心臟是一身之要。這部經文字雖很簡短,但妙義幽深,為大部般若的精華,所以喻之為「心」。從前有人說,這部經「以一十四行之略,攝二十萬頌之廣(「大般若經」有二十萬頌),為大般若部中之心,如人心臟,是一身之要也。這樣講,最能說明「心」字之義。

四講「經」字。

梵語修多羅,譯為契經,因此是契理契機之聖教,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機,故稱「契經」。今譯為「經」,是隨順中國習慣。中國稱聖人之書為經,佛經亦聖人所說,故譯為「經」。經有「貫穿」。「攝持」兩義。貫穿,就是用經文來貫穿經中所說的道理,令不散失,猶如用綫縷來貫穿眾花結成花。攝持就是用經文來攝持所化的眾生,令不迷亂,猶如商主能攝持眾商人入山採寶。「經」字還有「常」、「法」等義。萬古不變,叫做「常」;十界同遵,叫做「法」。本來佛說的稱為經,菩薩說的稱為論。這部經是觀自在,卽觀世音菩薩說的。根據此經的另 一種譯本說:世尊在靈鷲山,入甚深光明宣說正法三摩地。舍利子白觀自在菩薩言,若有人欲修甚深般若法門者,當云何學?而觀自在菩薩,遂說此經,此經是菩薩所說,但是在佛力加持下說的,為佛所印可,所以也稱為「經」。釋經名竟。

二述譯人

此經是唐三藏法師玄奘所譯。

玄奘法師,俗姓陳,洛州偃師(今河南偃師緱氏鎮附近)人。生於公元六OO年(隋文帝開皇二十年),圓寂於公元六六四年(唐高宗麟德元年),因他主要生活於唐代,精通經、律、論三藏,所以稱「唐三藏法師」。「唐三藏法師」是通名,不是玄奘法師一人的專有名詞。

玄奘法師是世家出身,十五歲出家,二十九歲赴印度取經,行程五萬餘里,往返十七年。回國後,得到唐太宗、高宗父子的大力支持,為他提供譯經場所。他從事譯經工作凡十九年,共譯出佛典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在中國佛教史上,他是譯經最多,譯文最精的一位譯經法師。他的門下人才濟濟,朝鮮、日本也有僧人來向他受學。

玄奘法師是世界佛教史上的著名人物,中國唯識宗的開創者。

次釋正文分二:初自行般若,二正說般苦。

一切佛經,都分三分:一序分,敘述說經緣起;二正宗分,是一經中的主要內容;三流通分,讚揚一經勝妙功德,勸人受持。此經只有正宗分,序分和流通分都略去了。倘若一定要講三分,那麼「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轉下期)

▲Top

法界佛 教總會 Dharma Realm Buddhist Association© Vajra Bodhi S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