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佛城金剛菩提海 Vajra Bodhi Sea

金剛菩提海:首頁主目錄本期目錄

Vajra Bodhi Sea: HomeMain IndexIssue Index

討論時下社會問題
及重整道德風氣之方針

悟明

近年來社會上的盜竊、搶奪、兇殺、強暴、詐欺等犯罪案件日益增加,深究其因,皆是因人們過份的追求物慾享受,將道德觀念棄置一邊所致。這確是一個嚴重可怕的問題,因此,重整道德風氣已是迫在眉睫。   

國父孫中山先生有言:「國家之治亂,繫於社會之隆汚,社會之隆汚,繫於人心之振靡……」可知社會之汚濁,完全由人心釀成,若欲改正人心,專靠法律的力量是不夠的,而佛教正有根治人心陷溺的良法。

佛法對衆生的心,解說的特別詳盡。佛分析衆生的煩惱有八萬四千,在唯識學上曾加以整理,把一切煩惱分成二十六種,進一步的又分成兩大類,第一類是根本煩惱,另外一類叫做隨煩惱。這根本煩惱—貪、瞋、癡三毒,就是心病的根本病菌。

貪慾是有情生命自體和環境的執着。這也是以私愛爲出發點的。衆生所以有種種大痛苦,不容易得到解脫,原因之一也就在於心中有一個自我的觀念,而深深的愛着這個「自我」,一切都爲自我設想,處處爲自我打算,而自我陷入「執着」的狀態,很難解開這一個死結。

旣然有了自我的執着,就生起了貪心,求自我的滿足,甚至不惜施用一切手段去爭取。世人爲了個人所作的努力,眞是可觀,什麼力量都可以付出來,永遠沒有止境的在爭取,在拚命。

人固然有某一些基本的需要是深可同情的,然而人貪心不是基本需要的,求食是人的基本需要,人人需要吃飽肚皮,人人爲食物而爭取是權利,無可厚非,但是人一但飽了,就有了「飽暖思淫慾」的現象,慾永遠得不到滿足的。沒有錢而想有一點錢,有了千元就想一萬,有了一萬就想到十萬百萬,至於百萬富翁能夠滿足了嗎?說起來很可笑,聽說當前世界上有不少上億的富翁,他們還感到錢少,還在奔勞忙賺錢,又聽說有幾個石油大王汽車大王的,已擁有十億美元,他們却愁眉苦臉的以爲錢太少,還要用盡心血在賺錢上面。人的占有慾,實在大的驚人,根本就沒辦法塡滿。過去用「慾深谿壑」來形容貪心的深而無底,已夠使人驚訝的了,但以谿壑能說明慾望的深度嗎?我覺得用任何詞彙都不可能形容貪心的不能滿足。

在貪心作祟下,衆生什麼事都可以不顧慮,親人骨肉要爭,朋友也會反目,推廣下去,人與人之間就不可能和平無爭了,道德觀念、倫理觀念,也都被拋到九霄雲外,那一些有虧私德的事就跟隨而至,什麽鑽私舞弊,鋌而走險,殺盜淫妄的勾當都能幹得出來,卽使是好朋友,爲了貪心也會成爲怨仇大敵,像這樣的例子眞是不勝枚舉,時時都有,到處可見。在個人是因貪心而造惡業,形成禍亂,對於它——貪心,實在不能不恐懼,它是人生煩惱的病菌,是毫無可疑的了。

瞋恨是對他人的不能容忍而起的敵對心,它是衆生心中的一種毒素,使人生起各種惡念。個人有了瞋心,就是把他人看成怨仇,視爲眼中釘,一定要用盡心計來謀害對方,恨不得把所有的人都推落到地獄的火坑中受苦受難。有的人因爲一點點小事引起了爭論,慢慢擴大了嫌隙,而動手相打相殺。有一些家庭夫婦爲了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故,而搬演出最惡毒的手段,小的會摔東西發洩仇恨,大的就會動刀動槍,往日的恩情蜜意早就忘到腦後去了。其他的再像許多不幸的兇殺案件,手段的殘酷,意念的險惡,眞是使人驚心怵目。

瞋心是人類衆生所共有的病素,只不過在程度上略有深淺的不同罷了。好像一個小孩子在不知人世之前,稍有不適的感覺就會手舞脚蹬的號啕大哭,這就是說明瞋心是與生俱來的,並不是什麽後天形成的。一般人有了瞋心,就有惡念和惡行。眼看到一個人跌了一交,本來應該予以同情,可是大家看到了反而會張口大笑,這個可怕的事實就是由於瞋心作祟,只希望他人加深痛苦,人家的遭遇越悲慘越能稱心快意,都是人類的弱點。

人有了瞋心,痛苦也隨著而來,它是心病的根源之一。佛經說「瞋是心中火,能燒功德林」確實不虛,瞋使人虧損陰德,爲非作歹,也能造成舉世的共同災禍,使世間難以找出一塊乾淨土來,人受害無窮。

佛經裏有個故事有深長的意義,値得我們玩味,這個故事是說,從前在一個名叫阿練若池的岸邊,有一隻烏龜,牠受到烈日高硒之苦,喝不到水,也覓不到食物。牠這時只有另找他地求生。可惜烏龜走路實在太慢,旱災之區又非常遼濶。這時烏龜的兩個雁朋友很同情牠,共同商量好一個計畫,想幫一點忙把烏龜運到水草茂盛的地方去,牠們的方法很好,是利用一根樹枝,叫烏龜啣中間部位,兩隻雁各銜一端。雁在起飛前千叮嚀萬囑咐,要烏龜不能開口。後來飛過一個村落時,小孩子抬頭看到了,覺得有趣一齊高聲呼叫:「雁把烏龜啣走了!」烏龜這時感到有傷自尊,瞭火生起,開口大罵。可惜剛一開口,就從高空跌落了下來,正好摔在一塊大石頭上,摔個粉身碎骨,烏龜因爲一時起了瞋火而死亡,我們人類衆生呢?豈不是都因爲瞋火而虧德而沉淪?

癡迷就是無明,是對一切事理的蒙昧無知。也正是在知識上有了毛病,認識不足。

世人因爲認識不清而遭遇悲慘下場的,可以說比比皆是。是的,知識太重要了,知識不足的後果不堪設想,可怕已極。一般人的種種失敗,大多數由此而來。

知識是人類生存上的憑藉,它也是幸福的泉源,有了知識才能減少錯誤,使人生更合理一些,佛法是最重視智慧的宗教,把知識看得比什麽都重要,可是,佛法看世間的一般智慧,都是虛妄不實的,沒有找到根本,落腳點一錯,全盤皆錯。

世間往往認不出無常的眞理,把假合的身體當做實有,顚倒了是非,本末倒置,一切罪業自然跟隨而來了,多數人不相信因果法則,做出許多愚蠢的行爲。

人是一個癡迷的生命,陷迷惘中只知盲目的向前摸索,而不求甚解,多數人過着昏昏沉沉醉生夢死的生活,今朝有酒今朝醉,根本不想日後的下場。

這貪瞋癡三毒是三惡毒,是最基本的心病病源,其他的各種毒素不過是隨之而來的罷了。佛教是以「五戒十善」來根除世人內心的貪瞋癡三毒,匡正人們心中不道德的思想。一個守五戒的人,不但今生是位道德長者,受人崇敬;來生將是一位大富大貴的大德。根據戒經上說:「若人受持五戒者,得大智慧,成就一切善法功德,若百家之鄉,十人持五戒,則十人淳謹,若百人持五戒,則百人和睦相處。能傳此風教偏於宇內,則仁人百萬,夫能行一善,則去一惡、則息一刑、一刑息於家,百刑息於國,其爲國主者,則不治而坐政太平矣。」所以受持五戒、不但對於個人身心快樂自在,抑且輔助國治、益補邦家矣。五戒在儒家謂之五常,以仁者不殺生害命,義者不盜取無義非分之財;禮者不邪淫別人婦女、智者不飲酒、信者不說妄語。十善爲:身有三善、不殺生命、不盜、不淫。口有四善:不惡口、不兩舌、不妄言、不綺言。意有三善:不貪、不瞋、不癡。這十善法,如果從反面來說:就是十惡法。

世人若都能以「十善」爲做人的道德標準,進而認眞推行「十善」運動,使人人離此十惡,卽能脫離竊盜、搶奪、兇殺、強暴、詐欺等壞習,並循「十善」引導人們互相推誠仁愛、謙和、互助,則十惡自然消失;犯罪案件亦將會日漸減少。社會終會因大家奉行五戒十善的佛法,而達到安和樂利的境界。讓我們大家共同來推動這能有效淨化社會人心、重整道德風氣的良法吧!

▲Top

法界佛教總會 Dharma Realm Buddhist Association© Vajra Bodhi S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