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佛城金剛菩提海 Vajra Bodhi Sea

金剛菩提海:首頁主目錄本期目錄

Vajra Bodhi Sea: HomeMain IndexIssue Index

大佛頂首楞嚴經淺釋  62
(第四卷)       

唐中天竺沙門   般剌密諦 譯
美國妙覺山萬佛聖城宣化上人講述
弟   子    方果悟 記錄

卽時阿難在大衆中。頂禮佛足。起立白佛。世尊現說殺盜淫業三緣斷故。三因不生。心中達多狂性自歇。歇卽菩提。不從人得。

 這時阿難,於大衆之中,向佛頂禮,站起來說:剛才世尊說,殺盜淫這三種業緣。如果能斷除的話,則三生業果之因,也就不會發生,那麼,心中無明之狂性,自然歇息。一經歇息便成菩提,現出本有家珍。因本有家珍,確實不是從他人或外邊得來的。

斯則因緣皎然明白。云何如來頓棄因緣。

這種說法,顯然而明白的屬於因緣法,爲何世尊,現在又忽然捨棄因緣呢?

我從因緣心得開悟。世尊。此義何獨我等年少有學聲聞。今此會中大目犍連及舍利弗須菩提等。從老梵志聞佛因緣。發心開悟得成無漏。

我就是自從聽了十二因緣法,專心修到開悟而證初果。世尊!這因緣的道理,實在能夠使一切衆生,反邪歸正,所以不單獨我等年輕,有學的聲聞(初果至三果爲有學,證到四果才是無學),就是現在會中的上座大采菽氏,鶖子和空生等長老,都是先從老梵志學外道,修自然。後來聽佛說十二因緣的道理,便放棄自然轉修因緣法,終能發明心地而得開悟,證到無漏果位。無漏卽諸漏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辨,不受後有。「漏」亦就是煩惱的別名。貪瞋癡等煩惱,日夜從眼耳等六根門頭漏落。「漏」亦有漏落的意義,煩惱能令人漏落於三惡道。所以說有煩惱爲有漏,離煩惱爲無漏。

今說菩提不從因緣。則王舍城拘舍犂等。所說自然成第一義。惟垂大悲。開發迷悶。

現在佛說菩提是自性正覺,不是從因緣所生,那麼,王舍城裏,拘舍梨等外道,所說宇宙一切都是自然的道理,應該成爲至高的真理了。佛以前是用因緣來破他的自然學說,現在佛擯棄因緣,那麼自然法,豈不又成爲第一義理?希望世尊垂大悲心,開導我們的迷惑。

佛告阿難。卽如城中演若達多。狂性因緣若得滅除。則不狂性自然而出。因緣自然。理窮於是

佛告阿難,現在就用城中演若達多這個人來作譬喻,他的狂性因緣如果能消滅的話,那麼,不狂的本性,就自然會生出來。這是因緣和自然,經過精研窮推後所得到的結論。

阿難。演若達多頭本自然。本自其然。無然非自。何因緣故。怖頭狂走。

阿難!演若達多的頭,本來是自然在那裏,沒有失去,亦沒有得囘。旣然是本來自然,就應該時常自然,無時而不自然。但因何因緣,生出恐怖心,以爲自己的頭遺失,而發狂亂走呢?這裏是說,衆生的真性,如果屬於自然,則應該時時自然,爲何緣故而發狂,生出無明來?有無明,那真性就不能算自然了。

若自然頭因緣故狂。何不自然因緣故失。

如果頭是自然的,就是因爲照鏡的緣故而發狂,何以不自然發狂,而要等到照鏡的因緣,駭怕頭遺失才發狂呢。

本頭不失。狂怖妄出。曾無變易。何藉因緣。

自己本有的頭,原是沒有失掉的,祗因照鏡而以爲失掉,故妄生驚狂恐怖心。其實頭非但無遺失,並沒有絲毫改變,怎可說是籍著照鏡的因緣呢?

本狂自然。本有狂怖。未狂之際。狂何所潛。

如果說狂性本來是自然的,那麼他本來就應該常有狂怖的心,旣然常有,則當他沒有發狂的時候,這個狂性又潛伏在那裏呢?

不狂自然。頭本無妄。何爲狂走。

如果說不發狂是自然的,那麼他的頭本來是真的,不是妄的,應當不會發狂才對,爲何他又會發狂而亂走呢?

若悟本頭。識知狂走。因緣自然。俱爲戲論。是故我言三緣斷故卽菩提心。菩提心生。生滅心滅。此但生滅。

如果明白頭是一向都有的,也就知道自已不應該無緣無故而發狂亂走了。因此因緣和自然,都成爲兒戲的理論,所以我說:三種相續能緣的分別心能夠斷絕的話,則菩提心自會產生。菩提心生,生滅的妄心就消滅。但菩提真心是沒有生滅的,如果說有生滅,這亦只是凡夫之執著,有生有滅,就成爲對待法了。

減生俱盡。無功用道。若有自然。如是則明自然心生。生滅心滅。此亦生滅。   

必定要把生減心徹底清盡,才是無功用道,無功用道,卽楞嚴大定。但假如說有一個自然心生,那當然有個生滅心滅,一生一滅,又成對待,亦屬於有生滅作用了。

無生滅者。名爲自然。猶如世間諸相雜和成一體者。名和合性。非和合者。稱本然性。   

無生滅的叫做自然,譬如世間的事物,用各種因素混雜和合,構成一個整體,才叫做和合性,不屬於和合性的,叫做本來自然性。

(下期待續)

▲Top

法界佛教總會 Dharma Realm Buddhist Association© Vajra Bodhi S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