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佛城金剛菩提海 Vajra Bodhi Sea

金剛菩提海:首頁主目錄本期目錄

Vajra Bodhi Sea: HomeMain IndexIssue Index

大佛頂首楞嚴經淺釋  60
(第四卷)      

唐中天竺沙門   般剌密諦 譯
美國妙覺山萬佛聖城宣化上人講述
弟   子    方果悟 記錄

如何世間三有眾生。及出世間聲聞緣覺。以所知心測度如來無上菩提。用世語言入佛知見。

世間三有眾生(三有即欲有、色有、無色有)及超出三界的聲聞緣覺(即凡夫及小乘等)。怎可以用他們所知的意識妄心,來推測佛之境界呢?佛所證的無上菩提,三智圓覺之極果,沒有比他高,故不能用識心來測度的。

佛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第一為開導眾生,皆有佛之知見。佛之知見即眾生本具,心中之不生不滅性。第二為示眾生,佛之知見。即這部經上,佛指示阿難,眼根不動不變,不失不還,乃至見見非見,就是佛之知見。第三欲令眾生,悟佛知見。即佛示阿難,如何會通萬法淨極,一心三藏,令起奢摩地,微密觀照,圓悟本有真心。第四欲令眾生,入佛知見。在此即是令阿難依圓解,起圓修,得圓證,直趣無上菩提。由此可見這部楞嚴經之重要。

譬如琴瑟箜篌琵琶。雖有妙音。若無妙指終不能發。

譬如琴,琴長三尺六寸,古琴五絃,今琴七絃。瑟有廿五絃。箜篌十四絃,琵琶四絃。這幾種樂器,雖然能奏出美妙音樂,但如果沒有巧妙的手指,和熟稔樂理的琴師,亦不能奏出妙音。樂器自己是不會發出妙音來的。

這是譬喻一切眾生,雖皆具足如來藏性的妙用,但如無善知識指點,亦不能啟發其妙用。

汝與眾生亦復如是。寶覺真心各各圓滿。如我按指。海印發光。汝暫擧心。塵勞先起。

你與眾生,亦和上面所說一樣。其實這個寶覺真心,一切眾生,皆是圓滿具足的。「我一按指」,我是佛自稱,一按指,海印就發光。海即是佛心三昧,如海水澄清,能映現萬象。可是你一起念頭,塵勞諸相,世間妄念便生出來。

由不勤求無上覺道。愛念小乘。得少為足。

為什麼塵勞不斷?為什麼一起念便有妄想?就是因為沒有時時刻刻勤修無上善提道,而貪愛小乘法。得到一點境界,便自己認為滿足。

這段文很重要,你們都要廻光返照,問問自己來這裹做什麼?是否真心要研究佛法?明白佛理?如果是的話,那就要勤求無上菩提,不要人云亦云,不要隨梆唱影,要認真用功。能真心用功,就是有人在你身邊談話或走過,你都不見不聞。這樣豈不是成為聾子盲人呢?不是的,要不見不聞才是妙,才能得到妙境。所以說:「眼觀形色內無有,耳聽塵事心不知」。這樣才是勤求無上覺道,若不是這樣,便要發勇猛精進,來求無上菩提。

修道最要緊是克服外境,不要被境所轉,怎樣才能克服呢?要有眞正定力。所以我要你們,第一要學楞嚴咒,第一個考試便考楞嚴咒,要能背出來才算合格。第二要習楞嚴定,才能得眞正定力,便不為境所轉,而能轉境。中國古語有云:「學問深時意氣平」。學問不夠深,便隨時有火氣意氣,學問夠深便不為意氣所轉。亦卽有涵養,有
定力。

有人說:「這裏不夠清淨」。那要問你自已,如果你心裏清靜,則到處都是清靜。如果心裏不清靜,則到處都不清靜,因你不能克服環境。修道就要修到有定力,才不為境所轉,才能轉境。轉鬧市為山林,這才有眞正定力。要時時刻刻廻光返照,問問自已是否有勤求佛道。不是老照著別人,專找人家不是,說長說短。

人有定力,到什麼地方都能平靜無事。所以我說:我在三藩市一天,就不准有地震。不明白佛法的人,以為談奇道怪,巧弄虛玄。其實我們現在天天研究楞嚴經,天天修楞嚴定,有定力,地亦堅固,故不會壞的。況且現在到處都在暴動,而舊金山至今還平安無事,亦可說有小的感應。(註:一九六八年美國到處有反戰暴動)

富樓那言。我與如來寶覺圓明眞妙淨心無二圓滿。而我昔遭無始妄想。久在輪廻。今得聖乘。猶未究竟。世尊諸妄一切圓滅。獨妙無常。

富樓那聽佛開示後,便說:我和如來的寶覺圓明,眞妙淨心,卽如來藏性,本來是圓滿,沒有兩樣的。但我被過去無始以來的妄想所纏縛,故經過很長的時間,仍在六道輪廻裏轉來轉去。幸今已得四果阿羅漢,但我的習氣妄想,還未去盡,眞心還未顯現,故不能夠究竟覺悟。世尊諸妄,都已消滅,妄盡眞存,已得到妙覺明心,圓融無礙,眞常不變。

敢問如來。一切眾生何因有妄。自蔽妙明。受此淪溺。

敢問世尊,一切眾生,因何無緣無故,生出種種妄想,把自己妙淨圓明的眞心遮蔽,而受淪溺於生死輪廻的苦海中?

佛告富樓那。汝雖除疑。餘惑未盡。吾以世間現前諸事。今復問汝。

富樓那起初懷疑萬法相續之因,經佛解說,不空如來藏,從眞起妄,隨染緣而生萬法,後又懷疑五大圓融的道理。佛為其說空不空如來藏,好像虛空,體非群相,而不拒絕諸相之發揮?因虛空是為明暗所依,而不為其所變故。觀相本來是虛妄,便不會互相凌奪。觀性本來是眞,故能圓融,而萬用具妙。現在還有些少妄因未除,卽還未知道妄本來就是無因的。佛為他釋疑,故以世間諸事,舉一事問富樓那。

汝豈不聞室羅城中。演若達多。忽於晨朝以鏡照面。愛鏡中頭眉目可見。瞋責己頭不見面目。以為魑魅。無狀狂走。於意云何。此人何因無故狂走。富樓那言。是人心狂。更無他故。

你是否有聽見這件事情呢?在室羅城中,有一個人名叫演若達多,(譯作祠接。其父母在神祠禱告而生,故用 這個名字)。有一天早晨,他用鏡照自己的面,看見鏡中人有頭,眉目美麗可愛,反瞋恨自己沒有頭。因為他看不見自已的面目,便生出錯覺,以為自己已變成魑魅妖怪,所以大吃一驚,便向街上狂走,你的意思如何呢?這個人因為什麼事,無緣無故而狂走街上呢?富樓那說:「這個人心裏發狂,並沒有其他的緣故」。

富樓那問:眾生因何因而有妄。這裏佛答他所問,為何無緣無故而狂走。無緣無故是譬喻無因,狂走則譬喻無明,意謂無明是無因的。

佛言。妙覺明圓。本圓明妙。既稱為妄。云何有因。若有所因。云何名妄。

佛說:這個寶覺真心,是具足妙、明、圓三種義理的,亦就是一心三藏,妙為寂靜之體,故不立一法,屬空如來藏。明為照耀之用,故能徧現諸法,屬不空如來藏。圓為體用雙彰,圓融無礙,屬空不空如來藏。此三藏是本來心。故說:本圓、本明、本妙,亦即本來無妄,現在既然叫它作妄,自然不是真實。不是真實,便無所因。若有所因,有所憑據,自然有體,那就是真的,不能叫它做妄了。

(下期持續)

▲Top

法界佛教總會 Dharma Realm Buddhist Association© Vajra Bodhi S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