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佛城金剛菩提海 Vajra Bodhi Sea

金剛菩提海:首頁主目錄本期目錄

Vajra Bodhi Sea: HomeMain IndexIssue Index

錢穆宋明理學之總評騭讀後

劉承符

錢 穆長者為中國當代國學大師,道德文章,世所景仰。日前偶赴西雅圖華盛頓大學高文圖書館閱讀,見有大師所著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中刊載一篇宋明理學之總評騭, 細讀之下,覺其內容頗具深度,惟關於佛學之評語,似有商榷之餘地,謹願提出四點淺見,草擬讀後一文,就正於大師與讀者。

(一)錢大師宋明理學之總評騭文內說:「禪宗主張本分為人,已扭轉了許多佛家的出世傾向,又主張自性自悟,自心自佛,早已從信外在之教轉向到明內在之理。宋明儒則由此更進一步,乃由佛轉回儒,此乃宋明儒真血脈。故謂其直接孔孟,固未全是,謂其仍是禪學,則亦非真相。」

以上這一段話,依我揣摩大師的意思是說,禪宗的主張是一個人生來就是一個人,應當在本分上老老實實的作人,不必求什麼出世。所以自從禪宗興起以後,把佛家的出世思想已經轉變了不少,主張自悟,求內在之理,不再信賴外在之教。大師如果真是如此想法,則與佛家思想大異其趣。

禪 宗自從達摩祖師來到中國以後,主張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傳到六祖惠能,一花開五葉,禪風大行天下,得道者不計其數,他們的終極目的唯在出世,即了生死出輪 迴。宋明儒玩索心性工夫,雖亦主張把一切塵世習染從內心深處洗滌淨盡,不過學一點禪宗的皮毛,卻另外走一條不究竟的路,仍情願屈居於凡夫地位,與轉凡成 聖,背道而馳。大師說他們並非直接孔孟;亦非禪學,乃是事實。但是我們看到歷代佛教禪宗祖師成聖成賢出世的真憑實據,又焉能說禪宗已扭轉了許多佛教的出世 傾向,這句話似乎缺乏根據。

(二)大師文內又說。「今再深一層分析 之,則佛家禪宗只認內心洗滌為人生究竟工夫,一切洗滌淨盡,常使此心不染不著,空蕩蕩地,便是人生最高境界,亦即人生最後歸宿。而宋明儒則認人欲洗滌後尚 須有天理存在,人生不即以內心洗滌工夫為究竟。惟有的則在洗滌內心後再去認天理,有的則認只人欲淨盡後天理便自見。」

根 據上面的說法,禪宗只是以洗滌內心淨盡為人生最高境界,而宋明儒又高一層,不但洗滌內心淨盡,尚有天理存在。這樣說法,把禪宗列入二流地位,似乎尚未完全 認清佛法的真實義。所謂常使此心不染不著,空蕩蕩地,這種情況屬於小乘境界,他們是獨善其身,專門用遣蕩工夫,洗滌情執,心空妄念而無實,只有理觀,而缺 乏事修,並不願廣行六度,自他兩利。這種人、佛呵斥他們為焦芽敗種,不堪造就。禪宗那裏是以這種修行方法與目標為人生最後歸宿呢?我想大師誤認禪宗為小 乘,不知對否?

其次談到天理一詞,理學家所謂天理即佛家所說的理 體、佛性、或稱實相、真如,其同義名詞無量無邊。禪宗所說的明心見性之心與性,也是同一個東西。宋明儒有幾位修到明心見性的程度,恕我無可奉告,但是禪宗 的悟道者,我敢說由達摩到六祖均已明心見性,其他臨濟、溈仰、雲門、法眼、曹洞五宗歷代祖師證道者更不計其數。今大師反而把宋明儒的境界高舉至「人欲淨盡 後天理便自見」,而說禪宗只是內心洗滌;空蕩蕩的,便是人生的最後歸宿,未免有欠公平。誰不知道禪宗大德常說,還有一個自家寶藏,如來藏常住妙明,妙真如 性,大師是故意不說,還是真不知道呢?    

玆 欲說明者,我現在把宋明儒所說的天理,姑且比作佛家所說的佛性,這也是高抬宋明儒的講法,究其實際,宋明儒只知道在宇宙間有這麼一個形而上的理體存在,不 過口頭上說說而已,並未腳踏實地的去參、去作觀,假如真是參透了而忽然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他們就不會說出那些反對佛教的話,可能更進一步轉入佛教裏來 了。

(三)大師又說:「故用近代西方心理學術語解說宋明儒內心工 夫,則他們乃是運用一種析心術,由自我療治而到達其積極的理想中人格完整之境界者。此所謂人格完整,乃指一切潛意識(詳附註)全部融化,內心渾成一片,意 識上更無顯潛上下之分別。一心渾融,更不存隱顯分閾,以宋明儒術語言,則所謂渣滓渾化也。最先在濂溪,則謂之無欲之靜,最後到陽明,則謂之良知,伊川所謂 顯微無間,體用一源的理想心理境界,正該如此,此處則宋明儒仍與唐代禪宗不同。禪宗的理想心境,一樣要沒有渣滓,一樣要渾化。但禪宗卻不主張別有一個積極 人格,此在佛家謂之無我。大乘空宗不必說,即在有宗,他們亦謂第七識誤認第八識為我相,到底非真有一我。而宋明儒所謂無我,則只是一種不自私,並非無人 格。故在禪宗則一切意識,如風流雲化,過而不留,此所謂無念無著。在宋明儒則一切意識全部存在,形成一完整的人格,不使有絲毫其他的隱藏與夾雜。此乃所謂 正念。」

附註:此種下意識或潛意識,乃由人生幼年以來,有種種 心理活動未獲暢遂發洩,自由呈露,轉向內部壓抑,積久所成。此種下意識或潛意識,平日支配人生種種活動,細微難見。若遇某種事,此種下意識壓抑過甚,或劇 烈震動,則不免要衝決橫潰,引起人格分裂等種種變態的精神病。(以上係大師文內之解釋)

讀完這一段文字要分開兩項來說:

(甲) 我就不大了解大師為什麼引用西方心理學術語來解說宋明儒的內心工夫,咱們中國佛家有很多詞彙,沿用日久,學者耳熟能詳。例如潛意識一詞,即與佛學名詞煩惱 之意義接近。唯識學者把無量無邊煩惱歸納為六O六個,再歸納為一O八,復歸納為二十六,其中有六大煩惱貪、瞋、癡、慢、疑、邪見,與忿、恨、惱、覆等二十 個隨煩惱。佛家說斷煩惱證菩提,所要斷的就是這些東西。百法明門論中分條列舉,詳盡無遺。大師說宋明儒內心工夫自我療法,是將幼年心理活動末獲發洩,潛藏 心中之潛意識全部融化,一點渣滓都不留。在表面上看來,這種療法與佛家之斷煩惱工夫頗為類似,但大師把這種析心術形容為宋明儒的修持方法,實在將宋明儒的 境界降低不少,說他們只見到這一點潛意識當作全部煩惱,而未見其他。

(乙) 上文所謂人格完整與積極人格,據我推測是形容理學家作內心工夫,把一切不好的思想一齊洗刷的乾乾淨淨,一點渣滓都不留,剩下一顆純潔的心,達到體用一源的 理想心理境界,稱之為完整的積極人格。這種修行方法,不管它是由佛家學來的也好,自己發明的也好,總之他們修到這種程度已經很了不起啦!但是我們仔細推敲 與佛家所說的「狂心若(原檔是“不”字)歇,歇即菩提」,「信心清淨,則生實相」,「但求息妄,莫更覓真」,「破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又有何區別。但 大師說「禪宗卻不主張別有一個人格,此在佛家謂之無我,大乘空宗不必說,即在有宗,他們亦謂第七識誤認第八識為我相,到底非真有一我。」這幾句話,若詳細 解釋,極為綜錯複雜,不易分辨,我姑且略談三項:

①如果完整人格的定義是照我上面所解釋的一樣,我不同意禪宗不主張別有一個人格。遠了不談,就拿我上面所舉的狂心不歇等辭句,乃禪宗大德常常說的,足以證明禪宗并不是不主張別有一個人格。

②佛家講無我,并不是否定我。佛說一切法無我,是說明法性無差別義,因為一切染凈諸法不外因果,因果是緣生,緣生體空,是幻有是假的。所以一切法中本來就 沒有我。這個我字是指眾生分別執著之見,因為一切法是空寂的,那有人我分別之見。我們應當知道一般俗人的見解無非分別,一分別就有對待,有對待就有能所, 能見的是我,所見的是人,能所之見差別叢生是為眾生,能所之見不斷是為壽者。此人、我、眾、壽謂之四相,四相不除,不名菩薩。這種道理佛經中說之又說,唯 恐人之不解。如果誤會無我就是不承認有一個積極人格,把自己否定掉,那又錯了。

③ 大師說:「禪宗則一切意識,如風流云化,過而不留,此所謂無念無著,在宋明儒則一切意識全部存在,形成一完整的人格。」此所謂意識大概是指人的心理活動, 即佛家所說的八個識。如果說宋明儒一切意識全部存在,他們就不可能形成一完整的人格。他們必須要作轉識成智的工夫,即先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第七識為平等 性智,然後前五識隨之轉為成所作智,第八識隨轉為大圓鏡智。禪宗也是轉識成智,沒有兩樣,并不是風流云化,過而不留。無念是無妄念,并不是完全沒有念。無 著是一切事務〔六度萬行〕照做而心不著相,也不是空空洞洞什麼都沒有。

佛 經上所談到的空字不是世俗上所說的空與所了解的空。佛經上說空有很多種,如二空、三空、七空、十一空、十八空等等,其空字上往往加一形容詞,如頑空、惡取 空、第一義空、畢竟空等,各有取義。若經文中只有一空字,沒有形容詞,如空有不二,相有性空,這個空字也不能作什麼都沒有解釋,乃是絕有無、超於言語思慮 之外的空,所以大乘空宗之空字,若是當作什麼都沒有看,則建立大乘空宗豈不是多事嗎?

(四) 大師說:「上述已把宋明儒在中國思想史上之主要地位指出。他們已開始從佛學悲觀消極的氛圍中脫出,開始回復到先秦儒,重新面對人生現實。他們運用先秦儒之 性善觀念,要由人類自身內在光明來自尋大道。」大師批評佛學悲觀消極,這也是一部份學者經常指責佛教的話,容我略作解釋。

佛 法之重點在大乘,大乘的綱要是六度,其目的是要度脫苦惱眾生,離生死此岸,渡煩惱中流,達涅槃彼岸。救拔之對象是所有一切眾生之類,包括胎卵濕化?一切動 物以及天龍八部,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這種大慈大悲的雄偉救世精神是何等的積極與偉大,焉能說他是悲觀消極。再者佛說法四十九年,講經三百餘會,是對 世人說的,指出人類的迷惑,針對眾生之錯覺,解剖人生之真相。使人先由棄惡向善做起,守五戒,行十善,廣修六度。上焉者可以轉凡成圣,中焉者可成大智大 賢,下焉者亦能成為正人君子,社會國家成受其益,始終未與人類脫節,又何嘗不是面對人生現實。大師上項評語似尚有商榷之處。以大師之道德學問尚有如是之論 斷,何況等而下之一般知識份子之誤解與無知了。

此文寫完,頗為躊躇,緣學人煩惱未斷,我執未除,所提意見,是否合乎正知正見,有無偏差,尚賴大師與讀者批評指教。子路聞過則喜,禹聞善言則拜,學人雖不敢與古圣先賢比,而心向往之,此學人之微意也。

▲Top

法界佛教總會 Dharma Realm Buddhist Association© Vajra Bodhi S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