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佛城金剛菩提海 Vajra Bodhi Sea

金剛菩提海:首頁主目錄本期目錄

Vajra Bodhi Sea: HomeMain IndexIssue Index

彌陀大願白話註解 一

戴德演述

序言

淨土法門是釋迦牟尼佛一代時教中的特別殊勝,特別圓頓的法門。

釋迦世尊說法四十九年,佛教有無量法門,但對於末法衆生要求其最直捷,最超勝的法門,下手容易而成就特高,使沒有力量斷惑除障業力的凡夫,現在就可以跳出三界,上登九品蓮臺,現生就可捨棄凡濁的身軀,加入聖賢的行列,唯有這個淨土法門可以辨到。

什麽叫淨土法門呢?

簡單地說,就是念佛求生阿彌陀佛極樂淨土的修持方法。依靠念佛往生淨土而進入成佛之門的修持方法,稱爲淨土法門。爲什麽念佛,就可以往生到阿彌陀佛極樂淨土去呢?

因 爲阿彌陀佛曾經發過四十八個大願,由於這四十八大願的推動力,和他無量劫來辛勤修積的功德,造就了一個人們最美好的、最理想的極樂世界。到這個世界去的 人,要求的條件又十分便當,只需深信切願地持念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字聖號。等到臨命終時,阿彌陀佛偕同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及極樂世界許多聖賢,同來迎 接此人生到極樂世界蓮池海會去,永遠不再在人道或其他五道中受苦受惱,永遠清淨快樂沒有煩惱。

所以四十八大願是淨土法門最重要的教義,修持淨土法門的人不可不知。

四十八大願中,不但有念佛必生的道理,而且阿彌陀佛的殊勝功德,極樂世界的微妙莊嚴,以及往生到極樂淨土的人們,都能得到種種殊勝的境界,種種特別殊勝的依正二報,都在四十八大願中有詳細的敘述。所以修持淨土法門的人,怎麽可以不知道四十八大願呢?

淨土宗有三部最重要的經典:無量壽佛經、觀無量壽佛經、和阿彌陀經,稱爲淨土三經。阿彌陀世尊的四十八大願,就是出典于無量壽佛經。無量壽佛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是梵文,譯爲無量光或無量壽。

那 麼,豈非兩部經都是阿彌陀經了嗎?無量壽佛經可稱爲大本阿彌陀經。阿彌陀經就是小本阿彌陀經。前者詳盡,後者簡明,後世佛門子弟因小本阿彌陀經文短言賅, 定作早晚功課。佛門很多的法事儀軌中,都附有阿彌陀經。如朝暮課誦上供,蒙山施食等。尤其淨土宗修持對此經特別崇敬,念誦較多,而對無量壽佛經,除了研究 教理者閱讀以外,較少作爲常課念誦,近世問津者更少。無量壽佛經文句古奧,辭藻典麗。粗略閱讀一二遍,不易解其妙義。四十八大願也同樣少爲人知,知阿彌陀 佛人多,知四十八大願的人少,知四十八大願簡義的多,知四十八大願詳文的少。我們要求往生淨土,絕不能對往生淨土必要的具備條件、極樂淨土的莊嚴微妙境界 和阿彌陀佛因地發心,以及阿彌陀佛的種種殊勝功德茫然不知,試問連這樣重要的内容都不知道,如何能往生彌陀淨土呢?

筆者業障深重,智慧淺 薄。所幸髫齡得讀佛經,尤喜早聞淨土法門,無論逆境順境都不曾中斷念佛修持,久沐佛恩,無以報効。唯思近世同道,雖都欣樂求生淨土,而對四十八大願詳義缺 乏全面了解,或有發心深入研究者,却大都有礙於古文難解及時間侷促。筆者不揣愚庸,非敢解佛深義,也不敢詮釋經典,因感到無價寶珠埋沒沙土,乏人賞識,非 常遺憾。故願將我一得之愚貢獻給同道們,俾有志於淨土者,都能理解極樂淨土殊勝微妙境界,和阿彌陀世尊的大慈大悲救世婆心,希望大家都能發欣樂心求生淨 土,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筆者學識膚淺、秉性愚鈍,未免挂一漏萬,管窺蠡測。初稿完成後,心中深爲不安,恐怕我見地狹窄,教理淺薄,如果有違佛旨,豈不自誤誤人。當時環境緊張,又不敢求正於老前輩。只得長跪對佛,至誠懇求,請佛菩薩於夢境中賜教于我。

脫稿後第三天晚上,我真的得到一個非常清晰、至今記憶猶新的夢:

夢 中我在一個大廳堂中,在黑暗中摸索。廳堂中暗得伸手不見五指,我想走出廳堂,但是廳堂中有許多桌椅茶几等擺設,阻擋路徑,我摸來摸去,走東走西,仍在黑暗 中,無法走出廳堂,時間過了很長,心中十分著急。走得氣喘汗流,腰酸腿軟的時候,忽然無意中手觸著一面大圓鏡子,突然大圓鏡放出白熾的光芒,整個廳堂照得 如似白晝,圓鏡中顯出斗大的字:「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圓鏡有鏡座,是豎直的,圓鏡直徑約一丈,宇體大而工整,白光閃爍。

此時整個廳堂的陳設都看得清楚,而且自發光以後,就再不暗淡了。我心想走了這麽許多路,原來仍未走出廳堂,經此圓鏡光明一照,原來門徑近在咫尺。正在驚愕之際,門外走來一位年輕和尚,請我到隔壁房間去。此時,我發現原來在我身旁有幾個人,曾在暗室中與我同行。

走到隔壁高大的房間中,有三尊長髯老人,狀貌慈祥莊嚴,並排端坐著,其前是一條長型案桌。

我一見三位老人,心中自知爲西方三聖,恰似遊子返見慈母,苦海得渡舟船。囘首往事,旅程艱難。黑暗摸索,易墮難昇。三界無安,輪迴路險,思之毛骨悚然。今日親覲慈尊,得逢依怙,心中有千般愁腸、萬種怨情,如同積鬱在内心有千百年要想一時傾訴,卻無從說起。我拜倒佛前,痛哭流涕,眼淚似斷線珍珠相仿,實在抑壓不住内心無限悲痛,索性放聲號淘大哭起來。我兩旁同行的很多人也與我同樣心情;一齊跪地痛哭。三位老人善語安慰,中間一位用手掌摩我的頭頂,一股暖流直湧心中,此時心情可謂悲喜交集。

從夢中醒來,哭聲未止,枕頭濕了大半。回想夢中境界清晰,無異白天。至今三年猶歷歷在目前。

愚意或許這是阿彌陀佛的慈悲啟示。想我半生潦倒,一事無成。必須靠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的大誓願力,方才可以渡我這頑石以到彼岸。一切衆生也必須依仗阿彌陀佛大誓願力,往生蓮邦,得覲慈尊。

爲了斷煩惱,了生死、超三界、出輪迴、成佛道。不生淨土,更生何地?不依彌陀,更依何人?所以我祝願有緣得讀這本淺釋的人,都能成就阿彌陀佛的一切功德,都能往生到彌陀淨土,極樂蓮邦。

第一願    無三惡道

設我得佛,國有地獄、餓鬼、畜生者,不取正覺。[語譯]:假如我成了佛,在我的佛國中,如果還有地獄、餓鬼、畜生的話,我寧願不取正覺。

[解釋]:佛在十法界中其位最高,證到自覺,覺他,覺行圓滿。這種覺,沒有一絲一毫之偏邪,乃是至正至徧之覺,再沒有比這更上等的真正覺悟。印度語譯音爲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地 獄餓鬼畜生是十法界最低等的三界,稱爲三惡道,亦稱三途。地獄是火途,由生前瞋恚之火所成。餓鬼是刀途,由從前貪婪之心所造。畜生名血途,受屠刀殺戮,乃 由從前愚癡之情所成。三惡道苦不堪言,尤其地獄,有八大地獄、五百地獄等。最苦的叫無間地獄(阿鼻地獄)。地藏經中有詳細的解釋。

極樂世界 只有無窮的快樂,沒有一切苦惱。其歡怡快樂到了極點,決非任何他方國土所及,甚至最快樂的天界也比不上他萬分之一,即使其他佛菩薩的世界也比不上極樂世 界。爲什麼呢?因爲阿彌陀佛發了這偉大的四十八大願,爲了達到四十八大願,他生生世世辛勤修持,不知經歷了多少千千萬萬的大劫,才圓滿無缺地成就了這四十 八個大願。如果其中有一個願沒有證到,或者一願中有一點沒有實現,他發誓不願取得正覺的佛果。所以每一個大願也就是極樂世界的殊勝莊嚴,也就是往生極樂世 界的人的種種福德利益之說明。

第二願  不更惡道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壽終之後,復更三惡道者,不取正覺。

[語譯]:假如我成了佛,在我的佛國中所有的人和天人,如果壽終之後,再墮落三惡道的話,我寧願不取正覺。

[解釋]:西方極樂世界與我們娑婆世界不同,那裏既無三惡道,也沒有三善道的分別(天、阿修羅、人),凡是得生到那裏去的人,都證得大阿羅漢或大菩薩的果位。那麼,爲什麼說「國中天人」呢?這是隨順我們的習慣來說的,意思即包括一切國人。

極樂世界雖無人天之別,但有九品蓮華之際別,這是依照個人在世時修行發心程度之高低而有的得生品位之差别。

淨土五經中有一部經叫「無量壽佛經」,裏面詳細說明那一種人可以生上上品,各品蓮華,都按照他生前修持發心之差別而定。並非阿彌陀佛對各人有不公平的處置,只是自己修行程度差別所感罷了。正如羅漢有四果,菩薩有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之差別一樣。

但是凡得生極樂世界的人,無論上上品或下下品,有一點是一律相同的,就是「永不退轉」,「一生成佛」。永遠不會再退回到娑婆世界,或三惡道中去,不再投胎轉世,就在這一世中證得正覺的最高佛果。

按照九品蓮華的高低,極樂世界也有地居和空居之差別,品位較低的其樓閣造在黃金地上,品位較高的,其七寶樓閣則可依空而住,乘雲而移,以這種角度來看也可說有天有人。

極 樂世界的人,都同阿彌陀佛一樣壽命無量,而且不再退轉,怎麼說「壽終之後」呢?這也是隨順這裏的習慣,娑婆世界的人壽終之後,很可能落入三惡道。當初,釋 迦牟尼佛曾用譬喻告訴阿難:「失人身者如大地土,得人身者如掌上土。」一失人身,大都輪迴惡道。萬劫難復。所以此願也是比喻即使壽終之後,也絕不再墮落到 三惡道去。

                               (下期待續)

▲Top

法界佛 教總會 Dharma Realm Buddhist Association© Vajra Bodhi S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