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佛城金剛菩提海 Vajra Bodhi Sea

金剛菩提海:首頁主目錄本期目錄

Vajra Bodhi Sea: HomeMain IndexIssue Index

談因果

劉承符

人 情事態,萬象紛紜,小而個人,大而家族,一切的一切都是有因果在那裏推動,而我們一點也不覺得,談到細微處,一飲一啄,人事冷暖都不離因果。因果就是一個 大洪流,我們人類就隨著這個潮流,載沉載浮,沒有辦法擺脫其羈絆,如同一個小猴子被主人用繩子牽著走,無絲毫自主的能力。這個主人就是我們的業力,業力是 因果的綜合體。人的一生,生老病死,百苦交煎,悲歡離合,都受業力在暗中支配。

因果學說是佛教的根本 義,萬事萬物逃不了因果律,一切事物的存在與生起都是由因緣湊合而成,絕沒有憑空生出來的。因緣二字很難以分得清楚,譬如一粒玉米,種在地下,有太陽的曝 曬,兩水的滋潤,士質的培育,人工的稼穡,經過其發苗、成長、結實,以至收割,這一顆老玉米的種子是因,太陽水份土壤人工是緣。有緣無因,固然不能成長, 而有因無緣也不能成長,必須各種因緣條件俱備,然後才能有所成就,也可以說種子是親因,其他水土陽光等等是疏因。

因果又不能說一定,假如遇到某一件事,看起來其因果非常明顯,但是這個因是前因之果,而這個果又是後果之因,輾轉遞嬗,因果無窮,所以變成一個大洪流。

佛 家說起惑造業受報,這三件事是循環互為因果的,人為什麼要起惑,因為有無明,無明就是一念不覺,有無明就發生我見,有我見就有分別心,分別一切事事物物之 善惡好醜、人我是非,愛憎取捨之間就造成種種業,這個業就是因因果果的結晶,所造的業極其綜錯複雜,到後來受報也就不同,富貴貧賤,賢愚壽夭,種種色相, 千差萬別。任何一件小事都有其來龍去脈,肉眼凡夫只看到點而沒有看到線,遇到某一件事認為是意外、是偶然,其實每一件事都有其前因後果,其相隔時間,近在 眼前,遠則以劫論。因果要通看三世才能明瞭其眞相,三世卽過去、現在、未來,所謂過去世不只是前一生,應包括前多生,現在世就是今生,未來世也不限於一 生。

學佛的目的是了生死出輪廻,並不是求人天福報,如果人只行善事,不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就難免三 世怨。前生作善事,今生一定得好報享福,但是在享福期間一定又造惡業,到了來生定要償還宿債,受其應得之果報。佛說因果律控制了人生的一切,確有其事實的 根據,並不是嚇唬人的。古籍所載,不可勝數。茲舉數則為證:

樂善錄卷二載:「二人同行,一人就園買 瓜,園子以未曾開園不許賣。一人繼往買之,園子乃喜日:『想汝熱渴,且賣與汝。』二人皆與園子素不相識,見一人怒而却之,見一人喜而賣之。人以其事問誌 公。師曰:『園子五百生前是一赴法人,時此二人同看,買得瓜者,蓋嘗有不忍之語,故今見之喜。買不得者,蓋嘗有自作自受之語,故今見之怒。』嗚呼一言之 間,遂成千生萬劫之怨,況怨有甚於此者耶?」

上述誌公是六朝時高僧,金城人,俗姓朱,宋齊之交時稍顯靈跡。齊武帝忿其惑眾,收付獄,旦日咸見其遊市里,既而檢校,猶在獄中。梁武帝時迎入華林園。天監中,無疾而終。世稱寶公,亦稱誌公。

十生記載:「曇相禪師(世傳觀音化身)往三教院應供,道逢一牛,瘡血被體,其徒以問。師日:『此牛昔一獄吏也,時有禁囚一十七人,吏考掠無完膚,故有此報,今三十年矣,尚餘三年。』夫箠楚之下,何求而不可得,苟存心不恕,罪報其可逃乎?」

十 生記載:「李璨、子名翁孫,年二十八,未能言。璨叩曇相救度。師曰:『此兒前生是白衣居士董嗣先也,以非理說教,不依經義,故今得啞報。」鳴呼、白衣尚 爾,況披佛衣,據佛位,浪稱長老,於天人大眾中,敲床擧拂,傲然以傳法自負,然所言妄誕迂疏,不合聖諦,疑悞初學,使罔然不知所歸,往往取紙上語,假說法 以相諷者,其罪當如何?」

看過以上數則紀事,可知佛說因果報應,六道輪廻,是理事雙融的,不但理論正 確,事實也眞是如此,可惜我們沒有天眼通宿命通,看不出來。大藏經有一萬多卷,其中一字一句都是實話,因為佛是如語者,如是如其所證而說。因果輪廻是佛親 眼看到的,歷代的得道高僧都是有宿命通天眼通的。世人遇到某些事故,疑惑莫解,向其請教,他就根據其所見到的事實說出眞相,例如以上的幾則故事,但是有一 部份人看了還是不相信,以為是巧合,這就難以應機了。

關於寳誌公的事略,曾看到唐朝唐臨尚書所著的一 冊冥報記,其中有一則大意是說:「從前梁武帝在年輕的時候,常同鄉下青少年一起遊玩,後來梁武帝風雲際會,作了皇帝,卽與往時同伴脫節,有一天他到了從前 常去玩的地方,看見一位以前一道玩的朋友仍作船夫,貧賤如故。當時他問明情由,告訴這位朋友說:『明天你到皇宮來找我,我派你作個縣長。』這個朋友次日應 邀而往,因為皇上臨朝,不得見,後來去了幾趟,不是皇上接見大臣,就是有事不會客,這位朋友心中煩悶,想找沙門寳誌公問個休咎,當他找寳誌公的時候,恰好 寳誌公正在講經說法,聽經的人很多,有好幾千人,寳誌公就對聽眾說:『現在有人要來請問一件事情,請你們大家先讓開一條路叫他進來。』此人還未到座前,寳 誌公迎頭向他說:『你是為了得不到縣長的事來問我嗎?你永遠也不會得到的,但受皇上一次虛恩而已,因為在過去生中,皇上是齋主,你曾許布施五百錢給他,但 是後來始終沒有拿給他,許了個虛願,所以今天也就蒙受虛恩,而終歸得不到官作。』這位朋友聽了之後就嗒然若失的囘家去了,後來皇上也就沒有再找他。」

▲Top

法界佛 教總會 Dharma Realm Buddhist Association© Vajra Bodhi S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