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佛城金剛菩提海 Vajra Bodhi Sea

金剛菩提海:首頁主目錄本期目錄

Vajra Bodhi Sea: HomeMain IndexIssue Index

佛教真理的價值

金 明

佛教創始者釋迦牟尼佛,祂誕生於世界四大聞名古國之一的印度,印度一向被人形容為東方宗教哲學的搖籃,當釋迦 牟尼佛誕生時,印度的文化已經達到高度的成熟了,天資聰穎的釋迦牟尼佛,從小就接受高度發達的宗教哲學文化的薰陶;可是,到了他在菩提樹下成道時,徹底 覺悟了人生的實相與宇宙的眞理,這時,他的悟境,就遠非印度固有的文化所可比擬了;所以,佛陀所創立的佛教,儘管許多名詞術語,來自印度宗教哲學上所有 的,但是,由於佛陀的悟境高於一切哲學,釋義也就有所不同了。佛教是什麼?佛陀外冶印度的固有文明,內本其所證悟的眞知卓見而成立的宗教,稱為佛教。

在 哲學上,有一元論、二元論和多元論,有唯心論和唯物論;主張唯心論者說:「思惟決定存在」;主張唯物論者說:「存在決定思惟。」這些學說,各是其所是,各 非其所非,似乎都是「言之成理,持之有故」的,但是實際上雙方都還沒有搔到癢處。為什麼?「思惟」是指我們主觀的精神,「存在」是指我們客觀的物質;在佛 陀的慧眼透視之下,精神和物質,其實是一件東西的兩面,它是相依並存的,劈不開,撕不破,那裏可以說誰決定誰?所以佛教不說誰決定誰,佛教對於人生宇宙, 說是「緣起」——由眾緣湊合而生起的;「緣起」,是佛教闡明人生宇宙的真理。

「緣起」的定義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 滅故彼滅。」這裏的「此」是指因,「彼」是指果;宇宙萬有的產生和消滅,都不能離開因果的關係。「此有彼有」和「此無彼無」,是就空間方面的彼此相依存及 消滅的因果關係上說的;而「此生彼生」和「此滅彼滅」,則是就時間方面的前後相引而生起及消滅的因果關係上說的。清楚一點地說,佛教緣起的道理,是告訴我 們說:世界上任何一件事物,都不是由一個單純的東西可以產生的,它是由於空間的彼此相依和時間的前後相引的關係而生起而存在的。「緣起」是什麼?「緣」是 條件和關係,「起」卽生起,世界上每一現象的產生,都是由多種或直接或間接的條件,和多種或親或疏的關係和合而起的。自然與社會,生理和心理,都是這樣。 每一現象的生起,其所牽涉的關係條件,都是很複雜的;萬物助長於一物,一物又可以關連到萬物,宇宙萬有,就是這么樣的一個互相關連的關係之網。

從 緣起的道理說,宇宙萬有,都是緣起相關的,宇宙間沒有一件事物,可以離開別的事物而單獨存在的;社會上也沒有一個人,可以離開其他的人而單獨存在的。所謂 個人者,實靠全體社會群眾的助力而生存的一份子;而所謂全體者,也不能離開個人而存在,因為全體乃是個人的集團。這樣說來,個人與全體社會的關係,是非常 密切的,而彼此之間的互相影響也非常重大;個人的健全,能夠促使社會的進步,進步的社會,也能促成個人的健全;反過來說,個人的懦弱,會使社會退步,退步 的社會,也會使個人懦弱,所以個人與社會的一動一靜,息息相關,彼此的相互影響是非常大的。人生的意義,不在為個人的享受,乃在求個人的健全,以謀全體社 會的幸福,因為所謂社會,實乃包括了個人,社會能得幸福,個人的幸福也在其中了。

所謂「人人為我,我為人人。」這句話常常有人說;但是,人人究竟如何為我?而我又為什麼要為人人呢?這就惟有 瞭解到佛教「緣起」的道理,才能徹底明白,這是佛教真理的價值。

再 從社會道德方面說,緣起的定義:「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根據這個原理,做利人的事,終究會利益到自己的;而幹害人的事,結 果自己也會蒙受到損害。所以,依「緣起」來組織社會,社會健全;依「緣起」來組織國家,國家進步;依「緣起」來組織世界,世界大同;這也是佛教真理的價 值。

▲Top

法界佛 教總會 Dharma Realm Buddhist Association© Vajra Bodhi S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