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佛城金剛菩提海 Vajra Bodhi Sea

金剛菩提海:首頁主目錄本期目錄

Vajra Bodhi Sea: HomeMain IndexIssue Index

圣城摭拾

翁松安

每 次朝萬佛聖城,都是小住幾天。一次有一次不同的新氣象,一次有一次不同的新感覺。聖城在平靜中精進;在沉默中興起。萬人來朝,萬佛座殿,萬邦披德,物華天 寶,靈山毓秀。現將城中所見,所聞,所覺,作管見之簡報。

                                     ※  ※  ※  ※  ※  ※  ※  ※  ※  ※  ※  ※  ※

今生已矣期來生

佛堂上中西人 等,少長咸集,有老態龍鐘,有幼在襁褓,更有還在母體,大家共同禮佛,可證佛法已拱照西方,迅速發展,有一位坐在輪椅上的老太太,對著行動不 良,手持拐杖的老太太說:「我們都風燭殘年,飽經世故的人了,還有什麽企求?前生未修今生修,今生已矣期來生」。我佛慈悲,願慈航普渡善心人。

                                    ※  ※  ※  ※  ※  ※  ※  ※  ※  ※  ※  ※  ※

「阿彌陀佛」我思娘

萬佛端坐,香 煙繚繞,莊嚴肅穆的萬佛寶殿中,在僧尼領導,鈴磐木魚和奏下,男女善信,合十跟著行香,齊唸「阿彌陀佛」,我發覺後面有位年約半百的男子,一 面唸,一面低頭啜泣,無限悲愴,後來我問他什么緣由,卻不料撩起他一段傷心的往事。

他說日軍侵華 戰爭後期,他家鄉已成為半淪陷地區,兵荒馬亂,人人流離失所,生活極度困難,他年老的母親不幸生病起來,已經糧無隔宿,更沒有錢給她治病,拖 了不久,他母親終於病死了,屍體攤在破敗的老屋廳上,身後諸事,一時也無法籌措辦理,親友們在屍體前面齊誦「阿彌陀佛」,一次又一次的誦著,為他母親引領 超渡,早登極樂西天。雖然這樁事情已經過去幾十年,但是他每當聽到唸「阿彌陀佛」的時候,總是觸起他母親屍攤廳角,無以為殮的淒涼景象來,熱淚也如泉湧 出,昊天罔極,劬勞未報,實在是為人子者終生憾事。佛門以孝道為重,百善以孝道為先,我勸世人,行孝須及時,莫待:「子欲養而親不在」,須知:「祭之豐不 如養之薄」。世未有逆子之子能孝其父,因果循環,誡之。

                                    ※  ※  ※  ※  ※  ※  ※  ※  ※  ※  ※  ※  ※

袈裟愈破道愈高

「佛要金裝, 人要衣裝」,這是世俗一般勢利的眼光,但在佛道場中,後一句便顯見得不通了。

今天我看見恆 觀法師穿的袈裟,後面破了一個大洞,裂口處迎風飄飄,有凌虛御空之感。又看見許多男女善信,緇衣縫製工精,長短適度,衣摺鮮明,與僧尼互比, 卻相映成趣。蘇曼殊和尚曾經說過芒鞋破砵,我現在說破袈裟,提起破袈裟,我又想起了幾年前,一個宿雨新晴的晚秋早上,三步一拜的恆實法師和護法恆朝法師, 經二年半時間,由洛杉磯金輪寺拜到萬佛聖城,功德圓滿的一個迎接會上,二位法師所穿的袈裟,原是海青色的,已褪成淡灰色了。原是整幅衣身的,已補綴成千塊 百衲,一襲裓衣,不正是一幅地圖嗎?這是他們旅程的記錄,有高山、平原、田野、荒郊……看那縫補的針針線步,蜿蜓崎嶇,不正是他們艱苦的足跡嗎?他們就是 在這條艱苦的路上,經過了祁寒,溽暑,風霜,雨雪……達到他們的目的,完成他們的心願,多麼令人欽仰和敬佩。

                                    ※  ※  ※  ※  ※  ※  ※  ※  ※  ※  ※  ※  ※

持誦儀規皆半識

金山寺的道場 和萬佛聖城的道場中,都放置著許多自印精美的「萬佛城日誦儀規」,黃色的封面,內容有英文的譯意和譯音,並附註說明那些句語應迥念次數,何處 應高聲朗誦及拉長,何處係主持法師獨誦和道白,參閱中與法器響聲領引下,朝禮信眾,人手一冊,可以循序有範,朗朗上口,法意至為完善。

道場中我冷靜 的觀察,發見有兩種現象,一種手持日誦規儀的,一種不持的,不持的又有二種,一種高誦如流,所以根本不須持閱,一種持閱的也跟不上,所以乾脆 不持了,惟有半識者持著,才能跟得上。

                                    ※  ※  ※  ※  ※  ※  ※  ※  ※  ※  ※  ※  ※

香風飄飄漫聖城

踏進萬佛聖 城,即覺有一股略帶辛味的幽雅淨潔的香氣,隨風飄蕩,沁人肺腑,精神為之一振,幾次我追尋香味的來源,有時似覺來自陽光曝下的楓樹,有時似覺來 自野艾葉端,又有時似覺來自寶殿……迷離撲朔,無從捉摸,真不知其來自何處,亦不能辨其屬於何種香味,虛無縹渺,只覺有香,看之無色,色即是空,空即是 色,一言以蔽之曰:「來自佛」,曰:「佛香」。願世人放下逐臭之念,洗心革面,跳出罪惡的淵藪,到萬佛聖城來,深深地吸一口撲鼻的「佛香」。清清神志,低 頭想想,名利到底是什麼?

                                    ※  ※  ※  ※  ※  ※  ※  ※  ※  ※  ※  ※  ※

育良小學是育樑

宣化上人深知 挽救末世,扶正歪風,非從根本著手,不克膚功,於是籌辦一所小學,附於萬佛聖城,名曰「育良小學」,顧名思義,育良者,係培育良智良能的人 才,以便將來獻身改變社會,弘揚道義,建設國家的棟樑,從而促進人類的幸福,以達世界和平。「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這是上人高瞻遠矚的如炬目光和苦心孤 詣的深厚意旨。誰說出家人是逃避現實的消極者?

                                    ※  ※  ※  ※  ※  ※  ※  ※  ※  ※  ※  ※  ※

壇經講罷對楹聯

萬佛聖城有其 莊嚴的道場,有其肅穆的講座,也有其輕鬆風雅的課堂,這是宣化上人為調劑一下過份嚴謹的空氣,來個中國文化特有對楹聯的課題,據說每個星期六 午課後舉行,由上人先在黑板上寫出上聯,然後由在座僧尼及男女善信對下聯,於是清靜中帶來熱鬧,輕鬆中帶來緊張,各人撫首沉思,絞盡腦汁,尋章覓句,一有 所得,即箭步登台,將自己的稱心佳作,捷書黑板之上,並留下作者大名於聯下,算是當場交卷。

記得是七月廿 四日,觀音菩薩聖誕,聖城舉行法會,四方八面來了不少信眾,大家在禮拜儀式完畢後,即到講堂坐下,宣化上人那天出了:「朝禮聖城增福慧」上 聯,一時大家搜索枯腸,瞬即見有人登台交卷,其文思之捷,真值得在此一讚,不一會,那長約八九呎的黑板,已密密麻麻寫滿了,果是佳作如林,琳瑯滿目,美不 勝收,漪歟盛哉。並由上人和劉果濟居士斟酌潤飾字眼,評審高下,結果有一老翁以「參拜觀音消妄災」見對稱,應時即景之作,我想可供大家一粲,最值得令人驚 異的,是育良小學的西人小學生也有人參加,當然其工拙是另一回事,而其對中文了解及勇氣,不能不使人折服,徵詢此間的華文小學生,有幾人能有如此程度?聖 城美景孕育良,育良原來是育樑,信不誣矣。

後聞該老翁是 一書詩畫家,其作品間有在萬佛城月刊披露,宣化上人即席說偈以誌。

偈曰:

書畫名家一老 翁 敦厚樸實有古風
筆參造化洩奧秘 手奪天工顯真宗
心運靈活合規律 意境自然入虛空
宣化孤陋說此偈 高山流水總圓融

僅錄上人此 偈,以作本文之結束。

▲Top

法界佛 教總會 Dharma Realm Buddhist Association© Vajra Bodhi S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