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佛城金剛菩提海 Vajra Bodhi Sea

金剛菩提海:首 頁主目錄本期 目錄

Vajra Bodhi Sea: HomeMain IndexIssue Index

聖城隨筆:夢中佛事成真實

(上)

果瑞

我欲乘飛 車。東訪赤松子。蓬萊不可到。弱水三萬里。
不如金山去。清風半帆耳。中有妙高台。雲峰自孤起。
仰視初無路。誰信平如砥。台中老比邱。碧眼照窗几。
纔纔玉為骨。凜凜霜入齒。機鋒不可觸。千偈如翻水。
何須尋德雲。即此比邱是。長生未暇學。請學長不死。

(宋·蘇軾:金山妙高台)

「霧氣繚繞,翠峰孤起雲海間。遙望山巔,古松林立,樓台 掩映;浮現古寺一座。我隨著一位年輕的法師,攀山越嶺前進,前進……。我們終於抵達山頂,處身在莊嚴肅穆的古剎中,齊向一位慈祥的老禪師頂禮問訊。」

這是三年前的一個夢境,夢中的青山、白雲、煙霞、遒松、 古寺,老禪師的笑容,雖屬虛無縹渺,卻深深地印在我的心坎裏。那時尚未聽聞宣化上人的法號,更不知道有金山寺和萬佛城的存在。後來機緣成熟,偶然拜讀了上 人所闡釋的佛經英譯本子,發覺夢中老禪師,儼然是上人。此後,又於夢中多次拜會上人,一次更蒙上人開示訓誨,誠不可思議。

「我再次置身在蒼茫雲海間,祗見雲頭聳立著一座城池,金 碧輝煌。各式各樣的善男善女們,自四方八面列隊進入城裏,我也隨著人潮進城。原來上人正在城中高樹法幢,弘宣佛法,大家不約而同地頂禮問訊。」

古人云:「日有所思,夜有所夢」。西方心理學家或許同意 這種說法;再不然就以「被壓制了的潛意識」,來解釋這些奇異的夢境,我總覺得這其中另有啟示。回想中學時期皈依了天主教,那時非常虔誠,天天上教堂望彌 撒,唸玫瑰經。同時勤誦福音及聖人聖女傳記,衷心欽佩天主教古聖們苦修的精神,更羨慕他們常於夢中蒙神啟示。可是,我當時所認識的神父修士修女及信徒們, 都不談這些感應,以為這都是迷信的渲染。皈依後的十年內,更積極參加傳教活動,但未曾有過任何帶有天主教色彩的異夢。如今剛開始研究佛法,卻有這許多難以 置信的感應,怪哉!

在另一次的夢境中,上人竟然紆尊降貴,在一個雪花紛飛的 日子,光臨寒舍,給我同妻果雲開示訓誨,詳細闡釋佛法。且於寒舍,「擁褐坐睡依團蒲」,天明方告別。午夜夢醒,記憶猶新,夢中法音,一字一句都記得,非常 興奮,決定天明立刻筆錄於紙,一覺醒來,卻記不起夢中的經文,這是無明業障的蒙蔽,真可惜啊!

本來,夢境該是我們顛倒妄想的反映,或是無始之始,習氣 薰染的現身說法吧了。偶而有些澄清的靈感奇夢,該是佛菩薩,冥冥之中,應機點醒我們,願眾生早日了卻生死無明大夢吧!

閱讀了「萬佛城月刊」,就嚮往著朝聖萬佛城,頂禮化公上 人。或許因為渴慕心切,竟先於夢中來到了聖城聆聽佛法,因被上人拉上講台發表感想而驚醒。當時自我解嘲,怎么可以在上人及眾法師善知識前,班門弄斧,不料 夢境成真。此次同妻及果威居士來朝聖,果然應驗了夢境,却之不恭,唯有略述以上奇夢,以及皈依經過。

(二)清靜道場聽梵音

山深不見 寺!藤陰繅修竹。
忽聞疏鐘 聲。白雲滿空谷。
老僧汲水 歸。松露墮衣綠。
鐘殘寺門 掩。山鳥自爭宿。

(元·陳 孚:煙寺晚鐘)

萬佛聖城,座落在瑜 伽山谷、達摩鎮的妙覺山麓。青山環抱,蒼翠滿眼。在參天的古木林中,七十多楝樓房,星羅棋佈,清幽雅緻,的確是北美的清靜道場。

這裏原是一座醫院 城,因土地乾旱,缺乏水源,必須向外購運食水,費用昂貴,唯有廉價拋售,萬佛城在草創之時,上人親自指點鑿井工程,即得甘泉,如今水源充沛。這是誠心修 持,德感天地,諸佛菩薩及龍天護持的果證。

聖城之前,聳立一 座牌樓式的三拱山門。鮮紅色的泥磚,金黃色的琉璃瓦,輝煌莊嚴,是中國古典飛簷式的建築藝術傑作,牌樓俯瞰着可容數萬人的大草坪,傲然迎風屹立,是佛法心 傳自東西揚而綻開的一朵紅蓮。

「華嚴法會楞嚴壇場四十二手眼安天立 地」
「妙覺世尊等覺菩薩千百億化身變海為山」

以上是樓前的對 聯,樓內另有對聯:

「慈悲普度信者 得救發菩提心勇猛精進成正覺」
「喜捨同修禮之獲福立堅固願忍辱禪定悟真詮」

兩聯對仗工整, 意蘊隽永,猶如當頭棒喝,喚醒眾生。

遠離了萬丈塵 囂,來到這神聖的道場,我們暫時抖落了俗慮,沉酣在這超然物外的境界裏,希望滌盪心靈,迴光返照,去尋找失落了的本來面目。

蒼松古木,掛滿 了青苔枯藤。山鳥林間相呼,此起彼落,松鼠歡躍在樹枝間,一片祥和愉悅的氣氛。聞說林間時有白鶴鳴舞,亦有野鹿遊踪。每當萬籟俱靜時,我們可以聽到清風穿 林的韵律。夜來但聞陣陣蛙鳴,蟲聲透窗來催眠,正是清心思過的好時光。

突然晨鐘暮鼓滿 山谷,大家齊聚佛殿來修持。頓時法磬木魚梵唄齊鳴,經聲咒語朗朗,悠揚悅耳,振聾發瞆,頓悟「人命在呼吸間」,當勤精修,如救頭然。

古人云:「松 聲、澗聲、山禽聲、夜蟲聲、鶴聲、琴聲、棋子落聲、雨滴階聲、雪灑窗聲、煎茶聲;皆聲之至清音,而讀書聲為最」。琅琅 書聲,固然鏗鏘可喜,總不如梵唄沁人心脾,移人性情,將我們的性靈昇華,所謂:「松下聽琴,月下聽簫,澗邊聽瀑布,山中聽梵唄;覺耳中別有不同。」

置身萬佛聖城,不 禁吟咏明朝冷謙的佳句:

「依稀廬岳 高僧舍。彷彿商山隱士家。」
「我亦抱琴來谷口。白雲深處拾松花。」

每當我醉心在這世外桃源的景色 時,突聞空山松子落,祗見滿 地枯葉 隨風舞,驀地覺悟到:

「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 魚,斯有何樂?」
「但念無常,慎勿放逸!」

(下 期待續)

▲Top

法界佛 教總會 Dharma Realm Buddhist Association© Vajra Bodhi S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