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佛城金剛菩提海 Vajra Bodhi Sea

金剛菩提海:首頁主目錄本期目錄

Vajra Bodhi Sea: HomeMain IndexIssue Index

念佛與拜佛(中)

──與一切眾生共禍 福,齊十方諸佛證真常──

淨業中心訂立

九‧概說

上面提綱挈領釐訂列出有關要點,都是從經驗中體會出來的安排,可說是一套修行用功計 劃方案,為淨土歸程鋪路,方便初步下手,讓有心淨業同倫,循著這個方向,放手一試,息影歸心;完全揚棄世間俗事;奮發向上,全面進行念佛法門。

念佛重點,最要緊的步驟就是:相續不斷持名,無間緊接念佛,「念念相續,無有間 斷」,不休不歇一路念下去。摒外境,攝內心,存至誠,下懇切,一聲緊接一聲,一句跟著一句;句句從心流出,聲聲隨耳聽入,淒清清,哀切切,猶嬰兒呼慈母, 似遊子思故鄉,如臨危求救援,若垂死求安息,作最後掙扎那樣,刻不容緩。「念念有如臨終日,心心準備往生時」;討厭五濁惡世,充滿了凄清悲切的情緒,憧憬 九品蓮邦,滿懷著哀仰神馳的思潮,隨時、隨地、隨處,直把一句阿彌陀佛,牢牢盤踞在整個腦海,緊緊扣著一顆心弦,縈牽夢繞,深持密憶,孜孜在念,瀝瀝在 前,風吹不散,雨打不入,時時留心攝心,在在以念止念,養成念起即念佛的潛意識,將一顆亂心全寄托在一句佛號上,讓一聲佛號烙印在心坎裏。不能放鬆,不給 走作,不容絲毫雜想滲透動搖,以期收到「都攝六根」的效果,進入「淨念相繼」的狀態,踏上打成一片的門檻,創下「一心不亂」的紀錄,成為往生淨土的先決條 件。

初心念佛,有時也許會力不從心,念不上來,常有佛號老提不起的感覺,精神沮喪,一股 莫名的散漫,無可名狀的落寞,說不出的沉悶。這些現象,最易發生在默念的時候,往往在不知不覺間,念佛的念頭無形間消逝得無影無踪。不用說,這是業惑作 怪,障緣阻隔,要打破這個阻隔,可出聲念佛或大聲猛念,或長跪在佛前懇苦切念,高聲力念。不管怎樣,要緊是顧住現前一句佛號,不讓中斷,好好保持。還有一 個辦法,念佛不順,可暫轉為拜佛,懺消惑障恢復靜定。本來,默念佛的好處是省氣,坐念佛則較安寧,倘工夫不夠,兩者皆易墮昏沉,所以蓮池大師說:「然始學 者,先須行多坐少,若貪坐,則昏不能退」,又說:「端坐念佛,恐心難攝,不若經行」這是很好的提示,不過不是作硬性規定,主要是隨各人適應與否,只要適應 自已行持,大聲念,小聲念,金剛念,默念,經行念,正坐念,怎樣念怎樣好。要是躺著念,則不好出聲。

大抵老修行們都知道,無論用什麼功,難在開頭,最初下手,感到吃力,沒有恆心,缺乏 持久的耐性,不易支撐下去。可是日子久了,一旦功夫上路,到時不但不以為苦,反而曾樂趣盎然,有說不出的輕安。

念佛念得相應,近時淨宗高德了然老法師形容為:「有如小兒吃糖,越吃越有味,越吃越 想吃」,這話誠屬經驗極談,有經驗的人,自然體會得出。吃糖吃到捨不得離手,那是吃到甜頭,吃出「味」來了;念佛念出法味來時,越念越起勁,越念越想念, 越念越有味。不過這當子,要嚴防外境牽心,或內心鬨動,可能就是心魔作怪,起善心,發惡念,想做這樣,想做那樣;喜歡寫文章的人,有可能文思蠢動,靈感湧 現,一不小心,就要上文字魔的當。最好的對治辦法,是什麼都不要去做,不要去想,不要去寫。死心塌地,不為外境牽走,不隨內情起伏動搖,加強正念,打起精 神,專心一志加緊念佛,堅定保持念佛功夫,鍥而不捨不斷,不變不移念下去。照理能打破這個關節,就會有更大的成就,更上一層樓的境界。至於境界如何?那就 要上到一層樓的人來說了。

對於念佛功夫,以個人體會,「悲音念佛」較容易上手。所謂「悲音念佛」,歸納起來, 那就是,發自內心的至誠、內心的哀懇、內心的真切、內心的專、精、猛。反過來說,念佛念得誠、念得懇、念得力、念得上路、念得相應,念出來的聲浪,則句句 含悲帶欣,聲聲韻味無窮,抑揚頓挫,節拍鏗鏘,自然而然形成凄清悲切的聲調,和雅哀涼的氣息;傾耳諦聽,且有攝心作用。自己念起來,生起神馳響往的思情, 厭苦欣樂的意向;別人聽起來,會覺得清脆悅耳,清雅恬靜,受感動,作出塵遐想--所以名之為「悲音念佛」。

悲音念佛,絕不同連哭帶喊討人厭的悲啼聲可比,也不是世傳「五會念佛」的翻版,更有 別於嶺南近德觀本法師用七個音符譜成的「七音念佛」。其最大原因是悲音念佛完全從內心的懇切表現到音色上,產生悲清和暢的韻質,沒一點浮華歌樂濁氣,同時 是自然形成,不假作意,也不能作意,一有作意作狀或故放悲聲的做作意態,便念不來,念不好,念走樣了。因此,工夫不熟,就掌握不定,勉強不來,有時念得 到,有時念不到。要克復這一困難,可在平日裏久念多念拚力念,日久功深,水到渠成,就不難摸到點子門路可走了。

總之,悲音念佛,是從外在音調自然而然流露出內心傾向,那是:

聲調含悲帶欣 音韻和雅悠揚;
心念神馳響往 遐想淨土蓮池。

再說一遍,念佛一定要擺脫現實生活一切糾纏,萬緣放下,不問世情,真心誠意,無間無 斷,接力相應的念。否則,恐難在現生中見工夫,臨終時得受用。

拜佛與念佛一樣,也要發自內心的誠敬,所謂「一心頂禮」;重在全心貫注在「一心」上 面。「一心」也叫「志心」,就是不分心、不二心、無雜心、無染心、誠敬心、懇切心、真切心。「心無二用,雜念不生」,把全副精神集中於「一心」一意「頂 禮」膜拜上面,當作所拜之佛菩薩親臨在前,能拜之我則怎麼辛苦都不怕,抱著不顧身命、拚著老命的刻苦決心持續拜到底,冀懺往昔愆尤,求消今生罪戾,得大自 在,得大清淨,得到往生淨土歸宿。

「一心」是內懷恭淑,藉「頂禮」來彰顯;「頂禮」是外現莊嚴,由「一心」而表達,懺 本中「維那」大呼「一切恭謹」的句子,就是在提醒拜懺的人注意内外心身如法。古德用「一心頂禮」四字,在意義上、内容上、形式上、都剴切妙到極點。其所謂 「頂禮」,原是把己之頭叩「頂」佛之腳為至高敬「禮」,倒身下拜必須是「五體投地」。有的地方,習慣上,多設有拜櫈,上面還加一個軟綿綿的墊褥,拜下去, 兩手兩膝一頭,五體無一體著地,充其量,是雙腿蹲一下罷了,這樣算不得「頂禮」。

當然,那些「七種禮拜」的大道理可以不談,只要想想世俗那種「摩頂放踵」與「散髮鋪 地」行大禮的場面,就使人怦然心動,覺得拜佛不撤蒲團,那是太對不起老佛爺了。再看近代海外尊宿年近九旬--八八高齡入滅的演本老法師,晚年在「退省齋」 中拜佛,每拜頭必磕地有聲,額上老是叩得隆起一個大包,其虔誠如此。又如美國宣化上人門下的恆實與恆朝兩位美國法師,四年來三步一拜萬佛城,一路上每一 拜,都是額頭重重磕到地面上,他們的額頭上,也常是隆一個大包,至今還在拜,還是這樣拜。前者這麼一大把年紀,拜佛尚不肯用拜墊,後者朝聖在馬路邊拜,也 如此五體投地拜伏到地。後面的人,好意思不「見賢思齊」嗎?

(下期待續)

▲Top

法界佛教總會Dharma Realm Buddhist Association© Vajra Bodhi S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