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一個名叫春風的家

 
◎ 涂妙沂 文

昨天接到一位美國友人傳來的網址── 一個名叫春風的家。 它又勾起了我十年前的往事,那些橡樹下的孩子、一起撿核桃的秋季郊遊……。

那是我生命中一段非常特別的經歷,改變了我卑微的人生行路,開拓出不同世界的視野。然而一切的過程卻充滿戲劇性,只能說因緣它自有安排。

一九九六年春天,我還是報社的副刊編輯,給自己忙與盲的上班族生活安排了一次朝聖之旅,事先我的朋友告訴我這個位於加州的禪修道場美麗寧靜,我這種自然風的雅痞一定會喜歡的,於是我請了半個月的假期,專程來參訪這個在北加州佔地四百英畝的聖城,光是聽到它裡面有一個溼地,溼地可以看到小鹿來喝水,我就很好奇了,興奮到不行。

飛了一萬多公里到了聖城,一進門看到百年高大的橡樹林,我就喜歡上它優美的環境,在橡樹與加拿大楓樹混生的喬木林,有黃臉孔和白臉孔的女孩在散步,那就是培德中學的孩子,也是我後來任教的學校,一個特別的學校。

培德中學的創辦人是近代禪修大師宣化上人,他最特別的教育理念是義務教師的培養,這受到他幼年在中國東北鄉野長大,教育資源缺乏有關,他十六歲就為鄉人教授地藏經,所以他在聖城裡開辦學校,學生從幼稚園到研究所都有。

第二天在佛殿外的花圃等待晚課,我在欣賞一隻蜂鳥,女校的幾個學生就和我混熟了,她們對我很好奇,為首的是一位十三歲的小沙彌尼,她長相清秀個性調皮,毫不掩飾她對我的好感,對我熱情訴說城中的鳥事,你喜歡蜂鳥啊?我們還有貓頭鷹、小鹿、驢子和野兔呢,後來我才知道她這樣的行為會被糾正,不可以攀緣的,這是聖城的家風。喔,好嚴格,漸漸了解這裡的出家人大部份日中一食、夜不倒單,那天回寮房我也偷偷練不倒單,弄得腰痠背痛,不免對這裡的法師感到佩服。

隔天早齋過後,我果然看到小沙彌尼說的小鹿,三隻小鹿奔跑過齋堂前的溼地,令我印象深刻,在台灣我曾經在玉山追蹤長鬃山羊,什麼羊影也沒見著,只看到一堆羊糞,三隻小鹿讓我對禪寺印象極佳。

後來那位天真熱情的小沙彌尼成了我的學生,我教七年級的中文。在台灣我一直做編輯工作,但是中學校長是台灣籍的比丘尼,她是日文系的高材生,但是也在女校教中文,中文在這裡是第二外國語,和日文、西班牙文同列選修課。因為女校依照學生程度分班,高級中文的師資最缺乏,校長一聽到我是中文系畢業,就對我特別關心,她說這裡很缺科班出身的中文老師。我是因為要念佛學研究所而留下來,順便兼課義務教中文。小沙彌尼說秋天她們會去採核桃,我確實被這裡的豐富自然環境所深深吸引,學佛的心念大概是附帶的吧。

我的班級只有六個孩子,這裡是迷你學校,都是小班制,校長拿著台灣的國文教科書給我,卻告訴我可以自由設計課程,這也讓我很興奮,我果然設計了一個採訪編輯課,想給我那群調皮的孩子玩一玩,結果全校的學生都來了,各種國籍的女孩擠滿了大教室,現場中英雙語,這是女校也是聖城的風格,為了培養翻譯佛經的人才。

我說中文,有人現場口譯英文,我簡單說了採訪理論,就讓她們現場實習,實習的題目是:採訪一隻迷航的美人魚。有一隻美人魚從北歐游到了加州海岸,不幸擱淺了,加州一大票記者要去訪問她,但是這隻美人魚很害羞,不讓大人接近,最後只有培德中學女校的學生可以去採訪她。學生一聽簡直瘋狂了,哇,老師好酷喔,然後一個ABC(本站編按:American-born Chinese 出生在美國的美籍華人)的孩子扮成美人魚,美國孩子和亞洲孩子扮成實習記者,她們問擱淺的美人魚許多問題,每問一個問題學生就笑成一團,最後我問美人魚:請問加州的海底乾淨嗎?全校哄堂大笑。

然後我也帶學生編校刊、採訪、參加校外的華語藝文競賽,學校不少像我這樣以學佛為主的義務教師,但也有當地領薪的美籍教師,我研究所的教授也有義務教師,例如教比較宗教是一位和藹的牧師,他是不領薪表達對上人教育理念的尊敬與支持。

秋天到了,學生們興奮地期待郊遊去採核桃,每次上課看她們天真爛漫的模樣,常讓我忘卻獨自在異國的孤單。她們來自亞洲國家,有些住宿和出家人一起生活,過著單純清簡的日子,不同於台灣孩子的優渥,卻甘之如飴。我喜歡帶孩子去橡樹下上一堂現代詩的課,也讓我見識到佛教辦學活潑的一面。

那段與世隔絕的日子持續了大約四年,後來因為家庭因素必須返國。決定離開加州回台灣時,我又走到橡樹林看學生的午間活動,一位幼稚園義務教師陳老師,她拉著一個美籍孩子在盪圈圈,她當軸心,孩子繞著她飛起來,孩子把她當媽媽般信任,她在台灣是優秀的幼教老師,這裡的美國孩子和亞洲孩子都愛她,後來我在台灣遇見她,她已經出家了,臉上的容顏更慈祥了。

晚上在佛殿的聽經後,每天都會有一位法師或居士練習說法,女校和男校的住宿學生也會安排上台說法,一位女校義務教師的女兒,當年她只有八歲,因為跟著電視台主播媽媽來聖城數年了,她用中英文侃侃而談,據說現在她英文流利,我終於明白上人辦義務教育、培養譯經人才的用心良苦,這個中英雙語世界的確默默做了不少值得稱許的事情。

今年他們用「 一個名叫春風的家 」來為創校三十週年紀念冊命名,我又想起橡樹下讓孩子飛起來的陳老師,想起和孩子一起撿核桃的秋天,離開六、七年了,回想起來仍然記憶鮮明,嗯,那的確是一個名叫春風的家。

編按:本文亦刊載於 2007-4-15〈更生日報〉•四方文學版

▲Top

法界佛教總會 • DRBA / BTTS / DRBU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