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法相唯識

 
◎鄒近山講於溫哥華金佛聖寺
2009年10月25日(星期日)

老子是中國周朝時代的哲學家,在中國是人人都知道的歷史人物。他也被推為中國道教的始祖,他留下的話語,後人編撰成《老子道德經》一書,在這一本書上介紹了他的思想。書中有這麼一段話,「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慈孝,國家昏亂有忠臣」,都是指出失去了最原始的天真之後,取而代之的是較為次要的價值觀。

像上面說的這幾句話,就因為失去了自然的天道,所以取而代之的是要求講仁講義的社會,彼此憑藉智慧來互相較量,就會出現掛羊頭賣狗肉的假議題,來玩弄世人,這在國與國之間的鬥爭中最為明顯。社會上會要求慈孝,就因為人倫之間有不和睦現象的存在;而國家之所以出現忠臣,是因為國家不再太平,處在板蕩和危急存亡之下,就會出現正義之士挺身而出,願意為國家和人民來犧牲生命,像岳飛和文天祥等等。

在佛教中,有沒有同樣的情形?有。就因為失去了「常住真心,性淨明體」,取而代之的便是「因緣法」。

在因緣法下,就有了《楞嚴經》上所說的三種相續:世界相續、業果相續、眾生相續的三種相續。

(1)世界相續:在世界相續這個法相上,就有了「時間」和虛空、山河大地、房廊屋舍等等的「空間」。

(2)業果相續:在業果相續這個法相上,就有三聖道,和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六趣輪迴的業果。

(3)眾生相續:在眾生相續這個法相中,就有胎卵濕化四生,地水火風的四大元素,和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六識等,交織而成的有情虛妄根身。

所以我們現在可以在腦海中,運用自己的想像力,構築出佛法的原貌本來是清淨無跡的,是盡虛空遍法界,廣大無邊,無形無相的,在《金剛經》和《華嚴經》上稱之為「實相」。《金剛經》上說:「是實相者,即是非相」;非相就是指那連心量都理解不到,那清淨到無形無相的面貌,也就是《法華經》上用大白牛車來比喻的唯一佛乘,而無有餘乘。在大乘佛法的宗派中,有一宗是專門講述這實相的,那就是「法性宗」。法性宗又可稱為「大乘空宗」。

但在失去真心之後,這個實相就淪為其次的「法相」了。這個法相,就是上述所說的因緣法,在此因緣法下,佛法就可以像是一個龐大的百貨公司一樣,琳瑯滿目應有盡有,浩瀚宇宙日月星辰,都在它的範圍之內。而我們平日所談的佛法種種,幾幾乎就是在這一因緣法所涵蓋之下的佛法。三藏十二部演來說去,幾幾乎不脫出這一範圍。

 
 
佛教的瑰寶─玄奘大師

在大乘佛法中,專門向世人介紹這林林總總的宗門,就是玄奘大師所立的法相宗。經典呢,那就非《楞嚴經》莫屬了。歷史就是這麼的弔詭,也令人感歎;一位對佛教法相研究最有成就的大師,偏偏沒能碰上對法相描述最到位的這部經典──《楞嚴經》。

因為玄奘大師的份量非同一般,他可以說是中國佛教中最精通梵文的法師。他翻譯完六百卷的《大般若經》之後,還將之簡鍊成二百六十字的《心經》,經意還不失面面俱到,就可想而知他的功力了。

法相宗(或稱「大乘有宗」)談論法相,仍屬方便說法,猶如《法華經》上的羊車、鹿車、牛車三乘,也是方便法門,其目的在「藉相而悟真,緣末而返本」,令人最終回到真如的實相上。

但法相宗,在唐武宗「會昌法難」,有計劃消滅佛教時,可以說全軍覆沒。原因是當時研究法相宗這種艱澀理論的法師和知識份子,本來就不多,還得通過大量的語言文字的表達,才能理解,又幾乎都集中在京畿。皇帝要消滅佛教,法相宗便首當其衝,受創最深;不像禪宗和淨土宗兩個宗門,並不完全憑藉語言文字。

六祖大師不是說嗎?「諸佛妙理,非關文字」,祇要行住坐臥有禪,禪就是返聞聞自性,就是佛法。淨土宗更妙,彌陀信願,口誦心惟,就是佛法,就能成佛。等於是把佛法就帶在身上,走到哪兒都有佛法。所以禪宗和淨土宗,能夠深深紮根在民間,在法難時,就不太受到影響。

整整大約一千年之久,法相宗幾乎是消失的。一直到二十世紀初,中國的留學生在日本才又找到當時被帶到日本的法相宗典籍,中國才又開始有人著手研究法相宗,但典籍還是和全盛時期遠遠不能相比。

講法相宗,就不能不談到唯識──「三界唯心,萬法唯識」。識,是三界和萬法的原始動力,也是法相的基本元素。 佛教指出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八個識,眼耳鼻舌身是前面的五個識,第六個識──意識,第七識末那識,和第八識阿賴耶識。玄奘大師對前面的五個識、第六識、第七識、和第八識,各有一個十二句的偈頌,來描寫它們的特性和作用,還有它們的轉智。不過今天時間不允許,所以祇能在每個識上,各講一句偈,和它們轉變所對應上的智慧。

第一,首先講前五識的第一句,性境現量通三性

「性境」,指的是眼耳鼻舌身五個器官的「感受」,「現量」是指感受到色聲香味觸的「程度」,這個程度人人相同的。「通三性」是指這五個器官的所作所為,分別有三種情況--善性、惡性、無記性。善性,就是好的行為;惡性就是壞的行為;無記性就是不好不壞的行為。

舉個實例,就例如我們現在正在吃飯吧,眼耳鼻舌身五識統統用上了。耳朵雖然和吃飯沒有直接關係,但是也是一邊吃飯一邊在聽,而每一個人的感受都是差不多--飯是香的,菜是可口的,所以在「感受」上和「程度」上都一樣。那「性境現量」就清楚了,就是指「眼耳鼻舌身感受的程度」。

那吃飯這一件事是善?是惡?還是無記?我認為是不善不惡的,所以是無記。如果今天上午你參加了放生法會,那毋庸置疑,那就是善性,是好的行為。眼耳鼻舌身能不隨波逐流,就能轉五識為成所作智。在家居士如果能終身不犯五戒,那你五戒的戒相就圓滿了,在這個份上的「成所作智」就成功了。

第二,我們講第六識的第一句偈頌,三性三量通三境

這一句偈頌裡有三個「三」,就牽涉到九個術語,也是比較不容易懂的。頭一個「三性」,指的還是我們上面所說的善性、惡性,和無記性三個。「三量」呢?除了上面所說的「現量」外,還多了一個「比量」和一個「非量」。現量我們已經知道是「感受到的程度」,那「比量」是什麼?比量如果用現代的語言來說,就是「把現量感受的程度加以放大」。

再用吃東西來說吧,你吃了一件好吃的食物,吃了還想再吃,又叫了一客,那就是你第六識的比量,把這件美食放大了兩倍。如果你一連叫上了十客,那就是你那個第六識比量,把這道美食放大了十倍。比量在我們形而下或世間法的學習上,就很重要。例如孔子最鍾愛的弟子顏回,他能「聞一知十,舉一反三」,就表示顏回的第六識比量稟賦,遠遠超出他的同學許多。

那什麼是非量呢?非量用現代的術語來說,就是「把現量感受到的程度,無限的放大」。譬如,你在晚上看到一條繩,你把它當成蛇了;這時候你感受到的恐懼是無限的,而且越想越害怕。這種無限的恐懼,無法用一個量來衡量的,也就是你那第六識的非量在起作用的緣故。非量在我們形而上的學習就比較重要,例如在哲學、宗教和藝術上。

接著要講三境。三境是性境、獨影境、帶質境。

什麼是「性境」?性境就是前面講五識時說的,眼耳鼻舌身五個識的感受。「獨影境」,就是第六意識把前五識的感受納入後,形成第六識獨有的性境,也就是我們今日所說的「主見」。好的主見,例如擇善固執,知道吸菸喝酒是不好的,就不去做,我們叫它「有質獨影境」。不好的主見,例如無中生有的猜忌懷疑,我們叫它「無質獨影境」。

什麼是帶質境?帶質境以今日的術語來說,就是「偏見」,有偏好的,也有偏不好的。就像戴了紅色眼鏡,無論看什麼都帶有紅色的色彩;帶上藍色的眼鏡,看事物就帶有藍色的色彩。

第六識它的作用最大,因為它有比量和非量的兩個強大功能,可以將五識收到的現量,以算數級數般,或幾何級數般地予以放大,甚至於無限地放大。若讓六識介入前五識的作為,並且起到領導作用的話,那所做出來的結果就會呈倍數般的惡,或呈無限倍數般的惡。

有幸因為今生接觸到佛法,明白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因果關係,於是乎能夠將作惡的第六識,改變成作善的第六識,那所作出來的善也就呈現倍數般的善,或呈無限倍數般的善。若能如此轉變過來,由於它的比量和非量,就像無窮妙用一般,所以能轉這善變的第六識成為「妙觀察智」。

第三,講第七識的第一句偈頌,帶質有覆通情本

在前面所講的三境中,第七識它祇有帶質境,它的偏見完全為我,我執最強,它有點像今天精神醫學上所說的「下意識」。「有覆」在百法明門論中,「覆」就是煩惱的一種,是一種覆藏或是隱瞞,主要覆藏的是外表面具之下的我。這個「有我」,相對於世尊所說「一切法無我」而言,正是「一切法有我」的「我執」。

「情本」,什麼叫情本?就是所有感情的來源,和「我」息息相關。這裡面包括親情、愛情、友情,敵情(對敵人的惡感)等等。所以這句第七識的偈語,可以用白話來說就是,「帶著我執偏見的第七識,含有覆藏,它和所有種種的感情都有關聯」。

第七識以自我和自私為出發點,它深深地操縱著你的第六識,再由第六識指揮前五識來進行所作所為,傾向於利我,並不想利他,是八識裡面最不好的一個;但是要能改變過來,卻又是最佳的一個。從聲聞乘要走上菩薩乘或大乘,所要去除的正是這種祇想利我的「我執」。所以在《金剛經》上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又說,「滅度無量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就說明了行菩薩道的首要之務,就是要先去除第七識中自私自利的自我。若能對人如同對己,人我是一體的,那麼那還有人、我、眾生、壽者四相呢?

六祖大師也說,「若於轉處不留情,繁興永處那伽定。」就是說修行,就是要去除各種感情的困擾,去除第七識的我執;去了我執,自然就能轉七識為平等性智。

第四,講第八識的第一句偈頌,性惟無覆五遍行

這一句的第一個字「性」,是指特性,指的是第八識的特性是「非善非惡」的,是無記性的。無記性我們前面說過,是不善不惡的,也就是第八識的本質是不會去分別善惡的,所以說第八識它是無記的。但無記也有兩種:一種是「有覆無記」,另一種是「無覆無記」。

有覆無記,就是還會有所種隱瞞。好比說,在法律上即使兒子知道父親犯了法,做兒子的可以保持緘默權,而不算觸法,這算是有覆,法律可以允許。而無覆無記的第八識就是毫無隱瞞,無論如何都不能隱瞞。所以如果是毫無隱瞞,就可以說是「性惟無覆」,這種特性就像我們常說的「對事不對人」,「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用這個例子來說明第八識的特性,是它對前面諸識的所作所為,都是毫無隱瞞的照單全收,並把它們忠實地收藏起來,作為將來往生的種子。

另外,第八識祇和五十一個心所法中的「五遍行」相應。五遍行,分別為作意、觸、受、想、思,共五種。遍行的意思是,祇要動了五個中的任一個心所,其餘的四個也會連帶著有所關係。

另外,這五遍行還有通三界九地的意思,也有通過去現在未來一切時的意思。這些八識上的「遍行」,相對於第六識的遍行來說,就來得更精密和更深層,凡夫就還遠遠談不上。

如同 上人曾經說過的例子,阿羅漢若要知道來者八萬大劫以內的宿世業果,就得花點時間「作意」去觀察;到了菩薩境界,則不必再花些時間作意,立刻由八識中五遍行的「受」去得到答案。由此可見,阿羅漢和菩薩八識田的五遍行,和我們凡夫祇能用到第六識的五遍行,是截然不同的。

我們凡夫第八識本身是無所作為的,它祇負責儲存前面傳遞過來的結果,而形成種子。如果前面諸識的作為都清淨了,那儲存在八識田中的種子自然也都清淨了;第八識也就轉成為「大圓鏡智」,就成了如來藏。如來藏就是圓覺。三覺圓,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圓滿菩提不受後有,住入無餘涅槃,能千百億化身度無量億眾生,三世諸佛都是如此這般證得三身四智、五眼六通後,不捨眾生再入娑婆的。

「法相唯識」這個有為法,是為「法性實相」來舖陳的。有了規矩,所以能成方圓,就是告訴我們從八識規矩的這個有為法上,如何著手規範我們的前七識。當然首要之務,就是打破我們第七識的自私和自利。所以 上人為萬佛聖城的弟子們立下的六大宗旨「不爭、不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打妄語」,其中兩個直接和我們的第七識有關,另外四個和我們的第七識間接也有關連。

聖人的真知灼見,教化如斯,教化如斯。我們不得不隨時警醒自己,應如教奉行,以報佛恩,以報師恩。

▲Top

法界佛教總會•DRBA/BTTS/DRBU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