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界佛教总会.DRBA Logo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浅释

化老和尚讲述

经文目录下一页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略解》序

◎美国万佛圣城宣化上人著述于三藩市佛教讲堂
佛历三○○二年七月十五日佛欢喜日

是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六祖惠大师闻而悟道,若心有住,则为非住,故《大品》云:“若住一切法,不住般若波罗蜜;不住一切法,方住般若波罗蜜。”故《大般若经》会会之初,皆先明无住。

又彼经云:“尔时世尊,复依一切无戏论法如来之相,为诸菩萨宣说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理趣轮字法门。谓一切法空,无自性故。一切法无相,离众相故。一切法无愿,无所愿求故。一切法远离,无所著故。一切法寂静,永寂灭故。一切法无常,性常无故。一切法无乐,非可乐故。一切法无我,不自在故。一切法无净,离净相故。一切法不可得,推寻其相不可得故。”直接显性空理趣。

彼经又云:“尔时世尊复依一切住持藏法如来之相,为诸菩萨宣说般若波罗蜜多,一切有情住持遍满甚深理趣胜藏法门,谓一切有情皆如来藏普贤菩萨自体遍故。一切有情皆金刚藏,以金刚藏所灌洒故。一切有情皆正法藏,一切皆依正语转故。一切众生皆妙业藏,一切事业加行依故。”前明有法非法,后明无法不法,非有非无是中道理趣。

昔有五百比丘闻说般若空法,狐疑不信起座离去。网明菩萨令思益梵天为做方便,梵天言:“善男子!纵使令去至恒河沙劫不能得出如此法门。譬如痴人畏于虚空,舍空而走,在所至处,不离虚空。此诸比丘亦复如是,虽复远去,不出空相,不出无相,不出无作相。又如一人求索虚空,东西驰走,言我欲得空,我欲得空。是人但说虚空名字而不得空,于空中行而不见空。此诸比丘亦复如是,欲求涅槃,行涅槃中而不得涅槃。所以者何?虚空但有名字,不可得取;涅槃亦复如是,但有名字而不可得。”

吾人研究佛教,当知佛教乃法界教也,故无国籍之分。佛教者乃人人教也,故无家庭之私。佛教者乃众生教也,故无种族之见。佛云:“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信与不信暂时之问题尔,既不能超出法界,则均在佛法含育之中,焉用辩。

时逢英译金刚经略解,夫之之初,引之数言,是为序。

金山沙门
佛历三○○二年七月十五日佛欢喜日

【白话解】 

我告诉你们,我讲经也不会往深的讲,我只会讲浅浅的,讲不能出版这一类的经;能出版的我不会讲。但是你们一定要出版我也不管,将来人笑话,那是人笑话我,不是笑话你们,是不是啊?我负责任,用不着你们负责任的。人说:“这不是你们翻译得好不好,那是他讲得不好,关你们翻译什么事!”对不对?我是讲逻辑学的,不把这个过错放在你们身上。

是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六祖惠大师闻而悟道,若心有住,则为非住,故《大品》云:“若住一切法,不住般若波罗蜜;不住一切法,方住般若波罗蜜。”故《大般若经》会会之初,皆先明无住。

“是经云”:就是这一部金刚经说的,说什么呢?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说你这个心不要有所执着,要无所执着而生这个心。“六祖惠大师闻而悟道”:六祖惠能大师一听这两句话就开悟了,而我们现在听四句也没有开悟。“若心有住,则为非住”:经上又说心若有所著住,就是非住,那就不对了。

“故《大品》云:若住一切法,不住般若波罗蜜”:所以大品就说了,你若执着一切法,是名不住般若波罗蜜;这个不住,也可以说你不明白般若波罗蜜。“不住一切法,方住般若波罗蜜”:不执着一切法,是名方住般若波罗蜜;那时候你才算明白般若波罗蜜法。“故《大般若经》会会之初,皆先明无住”:所以《大般若经》每一会的一开始,都是讲无住,叫你没有执着,无所住。

又彼经云:“尔时世尊,复依一切无戏论法如来之相,为诸菩萨宣说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理趣轮字法门。”

“又彼经云”:在经上又说:“尔时世尊”:就是在那时候世尊“复依一切无戏论法如来之相”:这讲的是真法,不是戏论,不是讲笑话,说如来这个大概的相。“为诸菩萨宣说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理趣轮字法门”:为一切的大菩萨宣说这个智慧法,这种甚深的道理、宗旨,转这个般若法轮;这个般若就属于轮字法门。

“谓一切法空,无自性故。一切法无相,离众相故。一切法无愿,无所愿求故。一切法远离,无所著故。一切法寂静,永寂灭故。一切法无常,性常无故。一切法无乐,非可乐故。一切法无我,不自在故。一切法无净,离净相故。一切法不可得,推寻其相不可得故。”直接显性空理趣。

“谓一切法空,无自性故”:一切法都没有了;法自己没有一个体性,所以就空。“一切法无相”:一切法也没有一个相,为什么?“离众相故”:这一切法它什么相也没有,所以离众相故。“一切法无愿”:一切法也没有一个愿。你可不能说:“喔,一切法无愿!”那是法无愿,不是人无愿。这个法可没有说:我愿意怎么样就怎么样!“无所愿求故”:它对于人没有所求,你修行这个法,不能说一切法无愿,我也无愿。你不发愿就不成佛!这个法它自己本体上没有所求。

又“一切法远离,无所著故”,又“一切法寂静,永寂灭故”:一切法都是寂灭相,诸法空本来常自寂灭相,所以永远寂灭的。“一切法无常,性常无故”:一切法也没有一个恒常不变的常,它没有一个常性。“一切法无乐,非可乐故”:这个法在自性也没有说我这个法是乐,有什么法可乐呢?法它自己没有什么可乐的。

“一切法无我,不自在故”:一切法也没有自己,它没有我执。“一切法无净,离净相故”:这是涅槃的四德──常乐我净。之所以说一切法无净,离一切净相,因为你若有一个净相,就无无相,就有一个染污了。法它连一个净相都没有,那染污相更没有了。“一切法不可得,推寻其相不可得故”:一切法没有可得,无智亦无得,你找那个法的相不可得,找不着它那个相。

“直接显性空理趣”:这前边的文,是讲法的自性本空这种的道理、宗旨。

彼经又云:“尔时世尊复依一切住持藏法如来之相,为诸菩萨宣说般若波罗蜜多,一切有情住持遍满甚深理趣胜藏法门。”

“彼经又云”:这部《大般若经》又说了。“尔时世尊”:在当尔之时,佛“复依一切住持藏法如来之相”:前边说的空,现在说的有;前文是无为的法,现在是依照有为的法。佛又以有为的法,也说如来大概的一个相。“为诸菩萨宣说般若波罗蜜多,一切有情住持遍满甚深理趣胜藏法门”:为一切的菩萨,宣说般若那个智慧法。说所有的世间一切有情住持遍满于法藏,说这遍满的甚深理趣很殊胜的这种藏法。

“谓一切有情皆如来藏普贤菩萨自体遍故。一切有情皆金刚藏,以金刚藏所灌洒故。一切有情皆正法藏,一切皆依正语转故。一切众生皆妙业藏,一切事业加行依故。”前明有法非法,后明无法不法,非有非无是中道理趣。

“谓一切有情皆如来藏”:说的一切有情都是如来藏性,为什么?“普贤菩萨自体遍故”:普贤菩萨也是一切有情之一,他遍一切有情。他遍一切有情,所以一切有情的本体,也就是如来藏。“一切有情皆金刚藏,以金刚藏所灌洒故”:一切众生都是金刚藏的众生,以金刚藏这个法所灌洒故。普贤菩萨、十方诸佛,常常用金刚藏的法来灌溉一切众生。“灌洒”,就是用金刚藏来加持一切众生。

“一切有情皆正法藏,一切皆依正语转故”:一切众生都是正法藏,一切都依照这个正语来转。“一切众生皆妙业藏,一切事业加行依故”:一切的众生都是妙业藏,这个业是不可思议的藏。所有一切事的业,皆加行依故。这个“加行”,就是你修行加上一点。四加行──暖、顶、忍、世第一,那就加行。加行可以依照这一切的事业来增长。

“前明有法非有”:前面一段所说,有的法非有。

为什么我用这个做序文?你们《金刚经》翻译完了,还不知道《金刚经》的意思。这《金刚经》所说的什么也没有,什么也都空了,连法、佛都空了,都没有了。所以这篇序文上,前边这一段文,是说明了有的法也是非有。“后明无法不无”:后边说明,没有的法也不是没有。有的也不是有,没有的也不是没有,这叫“非有非无是中道理趣”:这是合乎中道。

昔有五百比丘闻说般若空法,狐疑不信起座离去。网明菩萨令思益梵天为做方便,梵天言:“善男子!纵使令去至恒河沙劫不能得出如此法门。譬如痴人畏于虚空,舍空而走,在所至处,不离虚空。此诸比丘亦复如是,虽复远去,不出空相,不出无相,不出无作相。又如一人求索虚空,东西驰走,言我欲得空,我欲得空。是人但说虚空名字而不得空,于空中行而不见空。此诸比丘亦复如是,欲求涅槃,行涅槃中而不得涅槃。所以者何?虚空但有名字,不可得取;涅槃亦复如是,但有名字而不可得。”

“昔有五百比丘闻说般若空法”,以前有五百个比丘,闻说大乘法的时候,你说怎么样啊?他们都发狂了!这五百个比丘人人都把耳朵堵上,这么(上人做“咚咚咚”声)就跑了;跑得远远的,不听你这个法!不听你这个空,这法怎么会空?他们就跑了。

他们“狐疑不信起座离去”:这五百比丘闻说般若空法,就像狐狸多疑似的,从座上起身就走了。这狐狸精,你们看它的怀疑很多的,它在冰上,走一步,听那个冰响不响;走一步,听这个冰响不响。为什么?它说:“如果这冰一响,我就不过河了,这会掉到河里!若这冰不响,就是冰冻得坚固的,不会掉到河里去。”这叫狐疑,狐狸就是很多的怀疑。所以你讲什么法,他也不相信的,这叫“狐疑不信”。

“网明菩萨令思益梵天为作方便”:这时候有位网明菩萨,他令思益梵天的天王为作方便,说:“你去看看他们做什么,怎么都走了呢?”这给他们作一个方便。

“梵天言:善男子!纵使令去至恒河沙劫,不能得出如此法门”:这位梵天就举出一个譬喻说了,纵然令这五百个比丘去走,走到恒河沙劫那么长远的时间,他们也跑出不去这空的法门。因为空的法门包括一切,你没有法子跑得出去。

现在举出一个譬喻,像什么呢?“譬如痴人畏于虚空,舍空而走”:就好像有个愚痴的人,他怕什么呢?怕虚空,说:“哎呀,这虚空呀,我可怕这虚空!这虚空最不好的,我要离开这个虚空!”他舍空就跑,跑!跑!跑!“在所至处,不离虚空”:跑到一个地方,他在这个地方,还没跑出虚空去。再跑,再跑,跑得累得不能跑了,以为这没有虚空了。还是在虚空里头!再跑,又跑,跑得累得跑不动了。再看看,还是在虚空里头!你看,这不离虚空!

“此诸比丘,亦复如是”:听见说般若空法就跑的这些个比丘,就像那个痴人怕虚空一样的,跑,你能跑出这虚空吗?跑不出去的。“虽复远去,不出空相”:虽然他跑了很远的很远的,还是跑不出去空的范围里头去。你怕这个空嘛,走!能走得了吗?这不但不出空相,也“不出无相,不出无作相”。

“又如一人求索虚空”:又有一个比方,好像一个人他不是怕虚空,而是想要虚空。他各处去找虚空,“东西驰走”:他往东跑跑,往西跑跑。往东跑跑,我要找虚空;往西跑跑,又我要找虚空。“言我欲得空,我欲得空”:他说:“我愿意得到虚空,我愿意得到这个虚空,你们谁把虚空给我?”“是人但说虚空名字,而不得空”:这个人想找虚空,但说虚空名字,因为他不认识虚空,所以也得不到空。“于空中行,而不见空”:他就在空里边走路,而见不着这个虚空。

“此诸比丘,亦复如是”:跑的这些个比丘,也像这个人一样的。你说这是聪明人?还是愚痴人?“欲求涅槃,行涅槃中而不得涅槃”:你想要证得涅槃,你虽在涅槃里头修行,也不知道这个是涅槃。

“所以者何”:什么原因呢?“虚空但有名字,不可得取;涅槃亦复如是,但有名字而不可得”:所说这个涅槃,就只是有一个名字。涅槃这个法,它没有一个体相。也就好像一切法如虚空,涅槃法也像虚空,虽然说你证得,但是也像虚空仅仅有个名字,你不可以把它拿来。说:“我把虚空拿来!把涅槃拿来!”你拿了个什么?

吾人研究佛教,当知佛教乃法界教也,故无国籍之分。佛教者乃人人教也,故无家庭之私。佛教者乃众生教也,故无种族之见。佛云:“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信与不信暂时之问题尔,既不能超出法界,则均在佛法含育之中,焉用辩。

“吾人研究佛教,当知佛教乃法界教也”:我们这所有研究佛教的人,应该知道佛教乃法界教也。尽虚空遍法界都是佛法的表现,没有超出佛教之外!尽虚空遍法界,都是佛教充满的地方!“故无国籍之分”:也没有说是这个佛教是日本的佛教,那个是中国的佛教,那个是印度的佛教,那个是锡兰、缅甸,或者是泰国的,是哪一国家专有的佛教。不是的,这无国籍之分!

“佛教者乃人人教也,故无家庭之私”,佛教就是一个人人的宗教,所以佛教没有说是“这是我家里的,这是你家里的,那是我自己的!这是私人的!”没有这个,不是这样子的!“佛教者众生教也,故无种族之见”,佛教也叫众生教,所以也没有一个种族,说是这是白种人的,那是黄种人的,那是黑种人的。没有的!没有种族之见,不可以有这种的见解在里头。

“佛云”:佛有说过,“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所以“信与不信,暂时之问题尔”:你信佛教和不信佛教,这是暂时间的一个问题。“既不能超出法界,则均在佛法含育之中”:你既然不能跑出这个法界之外去,则无论哪一个都在佛法里头包括着,没有跑出去。“焉用辩”:这不用说来辩解这个问题。

时逢英译金刚经略解,夫之之初,引之数言,是为序。

“时逢英译金刚经略解”:现在遇到英译《金刚经略解》。我讲解的经就叫“略解”,以后哪一部都叫略解。“夫之之初,引之数言,是为序”:在这付印的开始,我多余地说几句话,用它来作序。

金山沙门

“金山沙门”:这个你们认识?这不是你!

佛历三○○二年七月十五日佛欢喜日

▲Top

法界佛教总会 . DRBA / BTTS / DRBU

经文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