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界佛教总会.DRBA Logo

水镜回天录

化老和尚著述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161.  李翱                                                              一九八七年五月廿三日  

名翱,字习之,唐河北赵郡人,韩愈门人。不为师之思想所拘,以客观采取佛学之精华。为朗州刺史时,访药山禅师,禅师于松下阅经,不理睬。李曰:“见面不如闻名。”禅师曰:“何得贵耳贱目?”李问:“如何是道?”禅师向上一指,向下一指,曰:“云在青天水在瓶。”李闻之,茅塞顿开,呈偈曰:“练得身体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 ,吾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后着复性书三篇,教人复性灭情,性即本心,情即烦恼。妙觉本心为烦恼所覆,智慧光明为情爱所障。譬如性如水,情如沙,水因沙而混 。所谓“众生心水净,菩提影现中”。

赞曰

松下问道    示以无言    闻名见面    何说何传
用耳代目    玄中之玄    水在瓶中    云飞天边

又说偈曰

明善复初悟本源    通权达变了循环
青出于蓝为俊杰    紫超乎红拜药山
水清月现尘沙净    性定情空烦恼蠲
摩诃般若波罗蜜    如是如是大自然

162.  白居易                                                       一九八七年五月廿九日

姓白,名居易,字乐天,唐山西太原人。发愤忘食,勤读儒书。中进士,为尚书。文章精简,诗平易解。为杭州太守时,访鸟窠禅师,问:“如何是佛法大意?”禅师曰:“诸恶 莫作,众善奉行。”易曰:“三岁儿童亦晓得。”禅师曰:“八十老翁行不得。”后于香山寺结香火社,自称香山居士。舍钱三万贯,绘极乐世界图。作偈:“极乐世界清净土,无诸恶道及众苦 ,愿如我身老病者,同生无量寿佛国。”有戒杀诗云:“莫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晚年,口不离佛号,手不释念珠。年七十五卒,着白氏长庆集行世。

赞曰

乐天居易    进士高第    屡次晋升    尚书圣意
就教鸟窠    佛法大意    诸恶莫作    谨记谨记

又说偈曰

聪明才智冠群伦    勤学发愤大诗人
香山居士修净业    苦海有情庆往生
诸恶莫作归依处    众善奉行宝莲登
极乐世界何处是    方寸无忧果自成

163.  吕洞宾                                                           一九八七年五月卅日

本姓李,唐陕西长安人,因避黄巢之乱,偕妻隐居陕西永乐山,筑洞为室,有出入二口,故改姓为吕。更名为岩,字洞宾。妻亡,自称纯阳子。幼年读书,过目成诵。十岁能文 ,十五习剑术。中进士,为县令。后遇钟离权,入终南山修道,为八仙之一。于宋代时,访黄龙山晦堂禅师,问:“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铛中煮山川时如何?”禅师斥曰 :“你这守尸鬼。”吕曰:“只奈堂有不死药否?”禅师曰:“饶经八万劫,终是落空亡。”吕飞剑斩禅师不得,乃拜求指引,呈偈曰:“撇却瓢囊舍却琴,而今不炼汞中金 ,自从一见黄龙后,始悟从前错用心。”

评曰

避难乐山    炼汞烧铅    二口为吕    山石成岩
偶访黄龙    飞剑不前    皈依三宝    亿万斯年

又说偈曰

修道炼丹养全真    去欲断爱见主人
三花聚顶逍遥客    五气朝元自在身
黄龙斥为守尸鬼    金狮吞下不老神
今日方觉执着病    始知从前错用心

164.  范仲淹                                                           一九八七年六月五日

名仲淹,字希文,北宋江苏吴县人。幼孤家贫,事母至孝。读书于长白山寺,偶见窖金,不动声色,覆之不取。后贵时,对僧言此事,取金建寺。才高志远,力学不倦,以天下为己任,言:“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仁宗时为相,上十事疏,改革政治,惜被旧派反对,国之不幸。母卒,请僧诵功德经超荐,孝心感应观音助念,藉菩萨力,其母生天。因之,笃信佛教,好善乐施。置义田,济族人 。舍新房为学舍,施旧宅为天平寺。临终时,对家人云:“昨梦池中莲华皆金色,我当归矣!”寂然而逝,年六十三,谥为文正,后人称为范文正公。

赞曰

忠贞为国    勤俭治家    修身有道    心肠菩萨
义田济众    仁政风发    宋代良臣    上品莲华

又说偈曰

善修德本种兰因    聪明颖悟超群伦
清贫不滥明操守    高贵廉洁了宿生
诚孝事母感天地    义田利人化含灵
正气凛然显刚直    众生榜样邦永宁

165.  欧阳修                                                           一九八七年六月六日

姓欧阳,名修,字永叔,北宋江西吉安人。幼年丧父,家贫如洗,母教有方,荻沙认字。博览群经,进士甲科,文章冠天下,诗词皆上乘。推崇韩愈,拥护孔孟,诽谤佛教,目为异端,为国大患。仁宗贬于滁州,官声清廉,爱民如子。后访庐山圆通禅师,蒙慈悲开示佛理,肃然心服。晚年信佛,自称六一居士,即藏书一万卷,集古录一千卷,琴一把,棋一局,酒一壶,与一老人。临终时,尚读华严经,至第八卷华藏世界品时,安详而逝,年六十五 ,谥为文忠,撰新唐史及五代史,流传于世。

赞曰

出身清贫    和蔼谦恭    承母良教    文俊武忠
拜访庐山    折服由衷    弃儒就佛    青青柏松

又说偈曰

青出于蓝胜于蓝    始谤终信绝妙玄
文章盖世鬼神敬    才气冲天人我宣
醉翁亭上吞日月    滕王阁里品山川
欧阳永叔照千古    儒门佛教好英贤

166.  司马光                                                       一九八七年六月十二日

姓司马,名光,字君实。北宋河南夏县人。一生忠孝,恭俭正直。仁宗时为相,忠君爱国,封为温国公,思想古老。神宗时,于洛阳撰“资治通鉴”。以历代治乱兴亡为借镜,除政治得失之外,他事不录 。与司马迁齐名,称前后两司马。哲宗时,复为宰相。新法为民,害者尽除之。惜八阅月而卒,谥为文正。终身真言实语不妄语,居家不欺亲,为国不欺君,仰不欺天,俯不欺地,正人君子也。每逢十月下元节,就寺斋僧诵经,超荐祖先,有慎终追远、民德归厚之风。

赞曰

以石击缸    救淹溺郎    人以为奇    我说平常
本有智慧    不假商量    俨然宰相    儿童之光

又说偈曰

三岁看大七知老    政治学问人称好
忠君爱国无双士    真言实语有独觉
资治通鉴良策训    温公司马善书宝
斋僧布道修福慧    般若花开早早早

167.  王安石                                                       一九八七年六月十三日

名安石,字介甫,北宋江西临川人,虽有政治天才,惜意气用事。受范仲淹十事疏之启示,倡变法救国。神宗时入相,发挥抱负,大刀阔斧,推行新政。封为荆国公。某日,问佛慧禅师:“拈华示众,出于何经?” 禅师曰:“不详。”石曰:“今于翰苑,偶见大梵王问佛决疑经中见之,此经纪载帝王问佛事,故大藏经不录。”为相八年,新法求成过急,用人不当,弊病百出,反而伤民,引退居金陵,闭门思过。一日,遇克文禅师,谈经论道,志趣相投,施宅为报宁寺,请禅师为首任住持。后闻新法被废,忧愤而卒,年六十六,着有临川集行世。

评曰

虽有智慧    而无丕基    家存良工    惜缺利器
变法维新    青苗不接    大势已去    人皆吁嗟

又说偈曰

识时务者为俊杰    独断擅权徒自歇
好高骛远求名利    虚荣夸张失和谐
私淑蔡京误君国    忠义贤臣放外多
一人卤莽万人恨    百姓熬煎哭娘爷

168.  文彦博                                                       一九八七年六月十九日

名彦博,字宽夫,北宋山西介休人。仪容俊朗,和蔼可亲。行事光明磊落,大公无私。立朝公正,忠心耿耿,历仁英神哲四朝,出将入相五十年,名震四夷,世称贤相,封为潞国公。晚年信佛,栖心安养。发愿曰:“愿我常精进,勤修一切善;愿我了心宗,广度诸含识。”成立净土会,参加者,多为士大夫,盛况空前,古今无二。念佛法门,人人可修。但行不学,十修九到;若学不行,十无一到;行学两全,十修十到 。真实不虚,纯圆独妙。哲宗十岁,受业于程伊川,帝畏之。博年九十,对帝毕恭毕敬,殿试进士,终日立。帝曰:“太师可休息。”仍不就坐。年九十二卒,谥为忠烈。

赞曰

仪态修伟    行为谦恭    纯忠纯正    允武允文
功盖天地    德被蒸民    古今无有    不亚圣人

又说偈曰

乘愿再来化娑婆    岂畏艰苦与折磨
治国安邦平天下    修身齐家度邪魔
造福人群利万物    栖心净业念弥陀
九十高龄归来去    莲华朵朵蜜多罗

169.  苏东坡                                                           一九八七年六月廿日

名轼,字子瞻,北宋四川眉山人。生于书香门第,进士出身,曾为翰林大学士。文诗之美,脍炙人口。满腹经纶,但不得志。被贬于黄州,建室于东坡,自称东坡居士。三游庐山,其诗有“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之句。与佛印禅师为友,缁素之交,传为佳话。某日,写一偈曰:“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八风者,即:称讥苦乐利衰毁誉)。自认开悟偈,派人呈送禅师印证,不料被批四字,坡一见大 怒,谓岂有此理!即时过江。禅师笑曰:“苏学士!既然八风吹不动,为何一屁蹦过江?”坡愧无定力,垂头而退。年六十六卒,着东坡文集行世。

评曰

说食数宝    听来甚好    难以充饥    贫穷潦倒
自命不凡    皇天不保    虽有声名    成就极少

又说偈曰

通今博古一文人    言高气傲怨鬼神
八风不动口头语    四字难忍腹中瞋
当面考验闯不过    垂首返回自在门
东坡居士多风雅    活泼幽默佛印云

170.  黄山谷                                                        一九八七年六月廿六日

名庭坚,字鲁直。北宋江西修水人,喜爱山谷寺之林泉幽雅,自称山谷居士。母病辞官,侍奉左右,亲尝汤药,为孝子也。诗词浪漫,被某禅师规劝曰:“汝之诗词,令人生非非想,将受果报,必堕地狱。”知悔不复轻佻,改写放生诗。后参黄龙晦堂禅师多年,见僧多悟,而自不悟,颇出怨言,谓“重僧轻俗”。禅师默然。值秋桂花盛开,满寺院芬芳,香气扑鼻。是时,居士进寺。禅师曰:“黄居士!嗅香否?”居士嗅之,忽然而悟。遂呈偈曰:“说是还家未到家,水边林下旧生涯 ,昨夜月明云散后,西风一树木樨香。”年六十一卒。着山谷诗集行世。

赞曰

山谷幽香    源远流芳    错生浊世    行为荒唐
迷途知返    桂花飘香    触鼻开悟    不再徜徉

又说偈曰

大孝天下众仰瞻    辞官侍亲黄庭坚
文章风雅含稚气    行为潇洒带幽香
禅师金石震迷梦    晦堂训导返故庄
来来去去何时了    现前即是自承当

171.  张商英                                                       一九八七年六月廿七日

名商英,字天觉。北宋四川新津人。奉旨于五台山祈雨,睹见圣灯无量无尽,继续出现,自称无尽居士。初不识佛法,游寺见佛经庄严。自思:“胡人之书,如是庄严;圣人之书,反而不及。”欲学韩欧辟佛,拟写无佛论。提笔沉思,莫措一词。其妻曰:“既然无佛,有何可论?”后于友人处,偶阅维摩诘经,觉经义绝妙,豁然省悟,生忏悔心。发愿曰:“尽形寿弘扬佛法。”特着 “护佛论”,载于大藏经。宋徽宗时为相,谏帝过而罢官。倡念金刚经。文章俊秀,心地善良,慈悲为怀,方便为门,有求必应,菩萨心肠。敬题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图赞序,真迹传世。

赞曰

峨嵋钟灵    四川毓秀    贤者辈出    将相无垢
天觉奇才    始谤终就    受持金刚    鲜出其右

又说偈曰

逆境由来造英雄    始谤终信数不穷
退之谏迎舍利表    永叔倡导仲尼名
居士欲作无佛论    夫人开示有何云
因缘会遇演妙法    实相离相甘露涌

172.  曾巩                                                              一九八七年七月三日

名巩,字子固,北宋江西南丰人。其母信佛,四事供养青草堂和尚,和尚感其恩曰:“老僧愿与夫人作子。”某日,和尚见宰相告老还乡,光荣退休,生一念羡慕心,不久圆寂(年九十),即生曾家。巩诞生时,母忆前言,遣人视之,和尚端坐而化。巩生而颖慧,雍容华贵。十 三岁时,即有文名,早登科第。议论淳正,忠厚廉洁,官至相位。一日,宋神宗问:“王安石为人如何?”对曰:“勇于有为,吝于改过。”可谓识人之评语。世人称为曾鲁公。江西山明水秀,文人辈出。

赞曰

草堂和尚    一念虚荣    生檀越家    志欲附龙
六道轮回    生死无穷    看破放下    望曾鲁公

又说偈曰

改头换面忘前尘    千变万化人复人
只因一念贪富贵    流浪百劫失纯真
清净无为好自在    壮烈有志误此身
物极必反君忍耐    逍遥快乐莫外寻

173.  宋濂                                                              一九八七年七月四日

名濂,字景濂,明代浙江金华人。其母夜梦僧,手书华严经,谓:“吾乃永明延寿,欲假一室,以终此卷。”醒濂诞生。眉目清秀,英敏强记,一目十行,学问渊博,精于内外典,为一代经师。淡泊名利,元代不官。尝曰:“良禽择木而栖, 忠臣择主而事。”后与刘基同事明太祖,基参与军中谋议,濂则襄助文书。状貌丰伟,美髯拂胸,有长者风,令人肃然起敬。奉诏撰元史,着有“母子爱”短文等流通于世。晚年因胡案,外遣边疆,卒于途。

赞曰

明朝宋濂    既忠且贤    永明借室    敬书华严
孝亲爱国    为官不贪    佛教翘楚    救众倒悬

又说偈曰

出世入世化坤乾    既贤而圣觉三千
弘扬华严示方便    阐明忠孝立经权
长者高风仪百世    古德亮节流万年
因果循环演大教    永明善继寿绵绵

174.  曹子建                                                           一九八七年七月十日

名植,字子建,曹操之四子。十岁能文,妙笔生花,文不加点,为一代文豪也。幼年陪母诵经,久之,会入妙理,遂信佛。值阳春之际,率众欣赏鱼山风光,忽闻空中有梵音,幽雅悦耳,众皆闻之,植悟其妙,灵感涌至,以七音谱出鱼山梵呗,即今寺院所唱赞也。植有才高八斗文华,天马行空豪放,为其兄曹丕(魏文帝)所嫉,迫七步成诗,否则诛。植不加思索,即成其诗曰:“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丕受感动,贬于外地,含忧而卒,年四十一。有铜雀台赋及洛神赋等行世。

赞曰

修慧无福    折磨痛苦    兄迫吟诗    豆萁泣釜
同根相煎    互为荼毒    亲属同胞    斩断手足

又说偈曰

天赋才智超群伦    空中梵呗少知音
七步成诗曹子建    百劫相好释迦文
自古聪明多夭寿    而今愚蠢寡远亲
至道无情法如是    造业受报莫外寻

175.  萧昭明                                                       一九八七年八月廿一日

姓萧,名统,字德施,梁武帝之太子。天性仁孝,行为正直,资质明敏,喜爱文学,得力于刘勰(文心雕龙作者)。勰于佛教始谤终信,后出家为慧地法师。太子受其父熏染,笃信佛教,喜诵金刚经,将该经分为三十二分。一生精力,集中于古今文学,搜集秦汉至齐梁之诗文,编成文选,后人称为昭明文选。古今总 汇,以是书为弁冕,为后世作文学之准绳。惜年三十一卒,谥为昭明。萧氏文学造诣颇深,对宫体文有所创作。

赞曰

生富贵家    创文学选    天赋慧根    法门丕显
文流后世    德垂绵远    未来诸佛    不增不减

又说偈曰

宿愿克遂入王宫    名利未泯西复东
执着文学创诗选    流连辞赋崇雕龙
昭明解脱应无住    儒士高雅莫厌贫
现身说法君识否    改恶从善勿拢统

176.  唐宣宗                                                        一九八七年八月廿二日

姓李,名忱。宪宗子,武宗叔,为避武宗之害,投寺为沙弥。一日,同黄蘗禅师观瀑,禅师作诗曰:“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沙弥续曰:“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禅师知彼非池中物。沙弥见禅师礼佛,乃问曰:“不着于佛,不着于法,不着于众,禅师礼佛,当何所求?”禅师曰:“为礼佛而礼佛。”又问:“用礼何为?”禅师不语,迎面一掌。沙弥不悟,发瞋曰:“太粗生!”禅师曰:“此是何所在,说粗说细。”又掴几掌,打得沙弥莫名其妙。后武宗崩,还俗为帝,裴休为相,佛法大兴。

赞曰

贵为皇族    异果成熟    避难出家    作法门徒
大海波涛    自性糊涂    棒喝不悟    定力未足

又说偈曰

出世入世虽殊途    法尔如是岂怪乎
忽然而天享胜福    旋往地狱不知足
黄蘗慈心无用处    沙弥俗念有余毒
轮回六道任君去    再作帝王展鸿图

177.  清世祖                                                           一九八七年九月二日

姓爱新觉罗,译为金部族。名福临,六岁入关称帝,年号顺治。吴三桂向清借兵,攻打李自成,其叔多尔衮率兵占领北京,大明亡矣。顺治二十四岁时,乃对玉琳国师言:“朕思释迦如来舍王室而成正觉;达摩初祖弃王位而成祖师,朕欲效之。”故在赞僧诗中云:“脱却龙袍换袈裟,只恨当初一念差,我本西方一衲子,为何流落帝王家?”在位十八年而失踪。据说于五台山出家,史无记载。其子康熙帝,三访五台,遇其父,假名八乂和尚,而不识,惜哉!所谓“出家者乃大丈夫事,非将相所能为也。”

赞曰

梦中富贵    镜中荣华    迷途忘返    远离本家
一旦觉悟    敝屣天下    志在西归    披紫袈裟

又说偈曰

面南背北众星拱    一呼百诺兆民瞻
十八年来忧国事    万千劫去上宝莲
五台高登法王座    九华涌出甘露泉
谛观如是若梦幻    看破放下莫强求

178.  周昭王                                                          一九八七年九月三日

姓姬,名瑕。周武王之曾孙,即西周第四代之王。时王室渐衰,诸侯异志,故王南巡汉水,荆人以胶舟济之,行至中流,胶溶舟解,王溺于水中,在位五十一年,谥曰昭。于周书异记中记载释迦牟尼佛诞生之日 。内云:“昭王二十四年(公元前一○二八年)四月初八日,平旦时,暴风忽起,宫殿人舍,咸悉震动,夜有五色光气,入贯太微,遍于十方,尽作青红色。王问太史苏由曰:‘是何祥也?’对曰:‘西方有大圣人降生。’王又问:‘于天下如何?’对曰:‘此时无他,千年后,声教被及此土。’王命刻石记之,埋于南郊天祠前。”果至汉明帝时,佛法东来,恰千余年矣。

赞曰

文武周公    德被蒸民    昭王即位    王室凋零
南巡楚国    不幸丧倾    未慎于始    遗害于终

又说偈曰

三分天下二归心    以服事殷仍恪遵
天命无亲德是辅    圣言有量道为公
姒氏贞范宫人敬    太王古训万民钦
唐虞揖让称盛世    四海讴歌庆升平

179.  秦始皇                                                           一九八七年九月四日

姓嬴名政,专制独裁暴君也。并吞六国,统一华夏,李斯为相,实施中央集权政治,废封建,立郡县。自谓功盖三皇,德过五帝,称始皇帝。焚书坑儒,愚民奴役。筑长城,御胡人。建阿房宫,覆压三百余里,劳民伤财,苦不堪言。镕铁器,铸铜人。强改文字、衣服、车轨、度量衡等,全国一致。横征暴敛,民不聊生,建立空前大帝国。是时,天竺阿育王派遣沙门室利防等十八人,来震旦宣传佛教,帝以其异服囚之,夜有丈六金神,破户出之,帝惊,稽首悔谢,以厚礼送之。

评曰
好大喜功    战争屡兴    专制独裁    吞六国兵 
纵横狂妄    自夸逞能    五帝三皇    不愿并行

又说偈曰

暴虐无道一枭雄    虎首人身怪妖精
食尽世人留白骨    斩绝苍生染血腥
万里长城吊古迹    千劫巨坑恨难平
嬴秦势力今何往    且去日本问渔翁

180.  汉明帝                                                          一九八七年九月五日  

姓刘名庄,东汉光武太子。即位后,尊重儒术,行养老礼。于永平七年(公元六五年),帝梦金人,身高丈六,项佩日轮,光芒四射,金色灿烂,飞行于殿。帝醒为奇,翌晨问太史傅毅曰:“何兆也?”对曰:“西方有神,其名曰佛,陛下所梦,即佛也。”于是派遣蔡愔等十八人西访,至大月氏国,遇迦叶摩腾及竺法兰二圣僧,持佛像、舍利、贝叶经东来,迎至洛阳。帝悦之,建白马寺为二圣僧译经场。译四十二章经,乃中国第一部佛教经典,修持者奉为法宝。八十年后,安世高法师至洛阳,译经弘教,教化大兴,民间信仰日增。隋唐时,佛教因人而施,八宗教义,并行发展。

赞曰

佛法东来    始汉明帝    夜梦金人    问是何意
西方有神    普渡大地    请速迎接    同舟共济

又说偈曰

汉朝机缘已成熟    大教东来指迷途
无量众生获甘露    万千善信饮醍醐
男女勤修习百法    沙门抖擞解三毒
蔡愔功劳难穷尽    天长地久皆欢呼

▲Top

法界佛教总会 . DRBA / BTTS / DRBU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