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性──宣化上人開示 │←上一頁目錄

宣化上人開示

 

中國文化何以將廣受世人所崇敬

◎陳立夫

【一】天地的啟示

中國歷史久遠,從伏羲氏算起,有六千四百餘年之久。真正有文獻可考則始於堯舜,至少亦有五千年歷史文化,中國歷史文化比任何國家都記載詳實,由於造紙和印刷術的發明,人類之文明才得以流傳,對世界文化亦有莫大的貢獻。

從孔子、老子所說的話中,足以證明他們思想的深厚、廣大及細密。孔子、老子的觀念雖有不同,前者好比為應用科學,後者好比純理科學,但都是根據「易經」而來的。

《易經》是中國一本最偉大的書。要談中國文化,不能不懂《易經》,其次是《中庸》。《易經》首先應用於天道,例如天干、地支、天文、氣象、季節等是也;降及孔子,始將人道與天道配稱,例如乾卦「天行健〈天道〉,君子以自強不息〈人道〉」,其他六十三卦,都是如此,遂有「天人合一」之稱。就是說明天道和人道是一貫的,人道是根據天道。人如能效法天,每樣事都能達到完美,所謂「順天則昌,逆天則亡」。

為什麼中國沒有有組織與有形式的宗教?主要是因為人道根據天道,根據「天道」去做,是不會有錯的。世界上所有的宗教,無非以天誨人,使人法天。我們祖先對於天地的認識如下:「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期無窮也,日月星辰繫焉,萬物覆焉。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廣厚,載華嶽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洩,萬物載焉」。《中庸》

所以稱天為「高明」的象徵而「悠久」,稱地為「博厚」的象徵而「無疆」,合而言之,是智與德的象徵。天道又給了我們許多啟示,例如偉大、寬容、光明、前進等,都沒有絲毫迷信的色彩而合乎科學的,和西方宗教家所說的上帝是天父有所不同。中國人的觀念,不是為了上天堂而信天,而是深信法天、配天是做人應該如此的,所以中國表面上無宗教形式,實際上已有宗教實質。中國人對「天」的了解,在書經中已得到許多證明。所以對於天文學、氣象與等的了解,非常透徹,過去天文學的資料迄今仍很正確。

日本天文學權威荒木俊馬,就曾批評中國人說:「你們書經中所提到的天文,已經講得很高深而正確了,為什麼你們對自己的歷史文化還感到懷疑呢?」我們聽了,十分慚愧。

【二】天道與人道

人要配合天、效法天,天地究竟給了我們些什麼呢?歸納起來,人從天道中學到了五個字,那就是「公」、「誠」、「仁」、「中」、「行」。

公的真諦

天道給我們的第一個印象,就是「公」。「公」就是「公而無私」。所謂「天無私覆,地無私載,日月無私照。」「其為物不貳,則其生物不測。」可以說完全是天公地道的。天沒有對誰好一點,也沒有對誰壞一點。

自己好不好,自己負責,不能怪人。如果自己肯努力,天自然會幫助你。如果自己不爭氣,天也幫不上忙。所謂「天助、自助」是也。故中庸有云:「天之生物,必因其才而篤焉,故栽者培之,傾者覆之。」這是很公平和公正的,和外國求神的幫助不一樣。天,是無私的,所以用之於人道,就是「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就是說人能法天行道,則大家自能和平共處。能和平共處,自然可以達到世界大同的目標。所謂「大同」,就是大體方面相同,小體方面可以相異。國與國、家與家、人與人,都不能做到完全相同的,因世上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人,就算是雙胞胎,其智慧、性格,可能都有不同的地方,何況是一般人呢?所以強人同己,就是私。「公」才是道德的基礎。

所以人與人相處應抱者「愛其所同,敬其所異」,「存小異而持大同」的態度,「公」才能顯現。希望別人完全同自己一樣,那都是私心的作崇,世界那會有和平可言?

誠的真諦

人從天道學到的第二個字,是「誠」。

天地無時無刻不在動,其原動力稱之為「誠」,故曰「至誠無息」〈中庸〉,又曰「誠者天之道也」〈中庸〉。誠就是宇宙的動能,人為宇宙間的一個小單位,亦秉賦此種動能而生,故又曰「誠之者人之道也」。誠用之於人道,為一切學問道德之根源,故曰:「智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一者何曰「誠」是也。至誠乃能感化他人,所以說:「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不誠,未有能動者也。」

也就是所謂的「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誠」可釋為「信仰」,國父說:「信仰就是力量」,確是真理。誠也是所有宗教的基礎,沒有不誠的人,可以充任牧師或神父的。所以〈中庸〉有「至誠如神」的說法,意思是說至誠的人可以如神的先知,「至誠之道,可以前知」〈中庸〉,可以感動人,必賴仁與誠。蓋所有宗教都是為「行仁」,中國人對神的認識,亦與他人不同,「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最高智慧者僅稱之曰聖,聖人尚且不知,乃稱之曰神。

《易經》:「智以藏往,神以知來。」《莊子》:「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孟子》〈盡心〉:「大而化之之謂聖,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這都是我們祖先對聖與神所下的定義。所以誠,是天道,也是人道。

如上所說,智、仁、勇三達德的原動力,就是一個誠字,誠又是「擇善固執」《中庸》的信仰,並且是未卜先知者,正如《聖經》所說:「上帝是先知。」

我曾經就《聖經》中的上帝和《中庸》中的「誠」,對照做一番研究,發現兩者的意義不謀而合,中國人所謂的「誠」,正如外國人所謂的「上帝」。

《聖經》上對神的解釋有二十多種,姑舉數例如下:

誠為信仰,誠是智慧,誠為仁愛,誠為力量
誠能見其真,誠能成其大,誠能通其化,誠能盡其性
誠者天之道也。

上帝為萬物之主宰,「誠」為宇宙間生生不已之原動力,二者之目的均為修身,為的是行道。

仁的真諦

人從天道學來的第三個字,是「仁」字。

所謂「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由於天地間每一個單位,不但自己在動,而且和其他星球的單位一起在動,一起存在,這是代表共生共存共進化的意思,但是隨時隨地需要互相調整,使能共同存在。所謂:「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人從這裡面推想而了解到,人要共生共存就應該互愛、互助,而從天道的啟示,產生「仁」字。

《中庸》裡說:「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仁,這個字是從二從人,也就是兩個人互存、互助、互愛的意思。是家庭、社會、國家之所以能形成之凝固力。所以國父說:「仁義道德為互助之用。」「人類順此則昌,逆此則亡。」國父為求大同世界的理想易於實現,發明了人類進化的「互助」原則,人與人之間互愛,才能互助、互存。無論是君(長官)與臣(部屬)、父與子、兄與弟、夫與婦、朋友與朋友都要互相敬愛。才能共生共存共進化,這就是倫理道德之所由生。

仁愛的思想是要從小培養出來的。也就是始於孝悌。《論語》:「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歟。」《論語》中提到「仁」有一百零五次之多,其重要可以想見。孟子甚至說:無仁心者,不能算是人。

中的真諦

人從天道學來的第四個字,是「中」字。

天地間每個單位隨時在行動中自我調整,並須和其他單位相互調整,使之不會衝突,各得其所,各遂其生,而恰到好處,稱之曰「中和」。故曰「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萬物育,則人道亦在其中矣。

「中」的調整,如何才能達到恰到好處?例如汽車、輪船在行動時,駕駛者每秒鐘都在調整方向盤,才能不偏不倚地向前行駛。「中」以名詞來說,就是重心點,有此則穩妥不墜,以動詞來說,就是正好打中的中,以形容詞來說,是恰到好處。

凡是過與不及都不好,要恰到好處才好,所以說「過猶不及」,如穿衣,穿太多則熱,太少則冷,要恰到好處,又如流行衣服太長太短太寬太窄,都是短暫的流行,過時淘汰,只有不長不短才能持久。又如吃飯,勿少吃亦勿多吃,適可而止;其菜餚,最好不太甜,或酸、或苦、或辣,則久吃不厭。所以時時事事都要恰到好處──時中,才是最好的,而且最能持久。「中者,天下之正道」,「不偏謂之中」,「不偏則公」。

中庸之道,是中國文化中極重要的美德,因為中則不偏私,不偏私則事無不平,人無不和,人類的知識愈增進,其對事物的兩極端觀察得愈清楚,始能了解事事物物時時在變動中。走極端易造成「物極必反」的錯誤結果,凡事要合乎多數人長期的要求,才是正常現象,此之謂中。

行的真諦

人從天道學到的第五個字,就是「行」。

天無時無刻不在動而向前進行,乾卦所謂「天行健」是也。這就是教人天天要進步,不可懶惰中止,要「自強不息」。凡是動的東西,都會按照一定軌道,向前行去,而且都是成波浪形的進展,如電波、光波、聲波等。天下沒有任何東西是朝直線上升的,而是上上下下的前進的,例如近來的股市,到了頂,必定會跌落下來。所謂「物極必反」、「樂極生悲」,都是從易經得來的智識。天所昭示人類的,就是健行,能健行就會「自強不息」,不斷地向前行進,就是進步,所謂「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是也,懂得健行,一定會有恆。

孔子最討厭的是「坐而言不能起而行」的人。只說不做就是不誠,亦是不仁,所以說「力行近乎仁,」「巧言令色鮮矣仁」,只說不做的稱為「鄉愿」──偽君子。孟子稱之曰「德之賊也。」國父的「知難行易」學說,與此相符合。

【三】道統及其形成

以上五個字,是根據天道而來的人道,是中國文化中的做人做事的基礎,傳承下來數千年,就成為道統。

簡括言之:

於理而言,稱之曰「公」──無私無我之公。
於己而言,稱之曰「誠」──成已成物之誠。
於人而言,稱之曰「仁」──立人達人之仁。
於事而言,稱之曰「中」──不偏不倚之中。
於功而言,稱之曰「行」──日新又新之行。

此一道統如何形成?考諸吾國之歷史,在堯舜以前因文獻不足,孔子抱「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科學求真求實精神,不便寫作,故刪書亦從堯開始,堯是一極偉大(「惟天為大,惟堯則之」)、極開明的君主,選擇了一至孝至悌的(孝悌為仁之本)大賢才於民間,其名曰舜,使之攝政了二十八年(亦可稱之謂訓政),生前曾以「允執厥中」四字訣傳給他,堯崩,舜受人民之擁戴而繼帝位。舜不幸有一不慈的父親──瞽叟,又有一不悌之兄弟──象,但是他依然對父與弟敬愛不衰,所以孔子稱他為「大孝」。

他治理政事,重視求才,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提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孔子又稱他為「大智」。他重視人倫,使契為司徒以之教民。其時洪水為災,他選了一位水利專家──禹,讓他攝政了十七年,並且傳授給他十六字訣:「人心唯危,道心(仁)唯微,唯精唯一(誠),允執厥中。」因為當時人民受水災影響,經濟衰落,人心曰壞,前兩句是指此的,惟有誠心誠意治好水患,才能挽救厄運,所以他又君上了三句。允執厥中,乃是依舊應重視的。

禹聚精會神的治水,疏濬九河,淪濟漯而注之海,決汝漢,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後國人可得平土而居,五穀可登。此一偉大無比的水利工程,得禹之親自督導而最後成功。他在外八年,三過家門而不入,其公而忘私、國而忘家的至誠至仁精神,永垂不朽。他最愛惜時光,他討厭旬酒,而喜歡聽嘉言,甚至可向人拜受。他最能禮賢下士,他亦效法前輩公天下之禪讓。年老時讓益攝政,惟于其死後,國人咸認為禹之子啟賢于益而擁戴之,傳子而不傳賢,自此開始,此固非禹之有私于其子也。

其後夏桀無道,民不聊生。湯放之,是為商朝之始。距堯帝已五百餘年矣。湯居亮,以七十方里之地,施行仁政,十一征而無敵于天下。拯民於水火,渴望其來拯救,若大旱之望雲霓。其來也,人民簞食壼漿以迎之,所謂仁者無敵是也。其成功在立賢舉才,尤其得賢才伊尹之助最多,而其治政方針,仍秉「允執厥中」之訓示。

湯崩,太甲覆湯之典刑,伊尹敦之于桐,三年,太甲悔過,自怨自艾,于桐處仁遷義三年,以聽伊尹之訓己也,復歸於亮。伊尹放太甲,其目的在訓太甲以政,及太甲知如何治理國政,遂還政于太甲,此種大公無私,勇于負責的精神,實啟訓政制度之榜樣。宜乎孟子尊之為「聖之任者」,謂必先有伊尹之志而後可,否則將被稱為篡也。

五百年後紂王荒婬無度,商遂亡于周,文王以方百里之地,以仁聲遠播,天下歸心。其所以致此者,蓋源于文王之德之純。純者、誠也,故孔子贊之曰:「文王之所以為文也,純亦不已。」文王視民如傷,發政施仁,必先及于寡孤獨四者,蓋哀此煢獨,政府之責也。其子武王,軍事長才,統一全國。其為政也,「不泄邇,不忘遠」(孟子),誠敬而信,尤能用賢,有十重臣為佐,使國大治,十人中有女士一人,足徵婦女從政,在我三千年前己有之矣。孔子稱武王為「達孝」,謂其能為其父王繼志述事;能重視序昭穆,序爵,序事,序齒;能踐其位,行其禮,奏其樂,敬其所尊,愛其所親,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故曰:「孝之至也」。孝為仁之本,禮樂為德之行,其為有道之君,又為文武全才,宜其「治國其如視之掌乎!」

武王崩,其子成王尚幼,周公為武王之弟,以王叔攝政。憑其文武全才,平亂拓疆,國勢大振,制禮作樂,為國家奠久遠之德基。孔子認為惟大德而又有其位者,乃敢作此。周公復採文武合一之教育制度,使各級政府之首長,必須具備能文能武之資格,始克勝任,故能內修仁政,外抗侵略。周之能歷三十世,經七百年而始衰,豈偶然哉!考諸世界歷史,無可與之相比者,無他,仁政之為全民所愛戴耳!

天知中國,有堯、舜、禹三大聖君,連續降生,連續禪讓,為國家奠定了公、誠、仁、中、行之德基,隨後雖稍有變化,五百年後,湯與伊尹,竟復為之復興,再五百年,歷史幾乎重演,文、武、周公三大偉人又連續降生,連續當政,公、誠、仁、中、行之道,復能以身立教,行健不息。五百年後,孔子降生,雖不得其位,而能使此道愈加弘揚,乃被人尊稱為萬世師表。

孔子生於周末,其時中央政府名存實亡,諸侯割據稱雄。孔子雖存復與周室之宏願,無奈終未得時君之長久重用。因其理想過高,不願隨沈浮,周遊列國,凡十四年,艱險備嚐,有志未伸,乃廣收生徒,從之者三千,精通六藝者七十有二。

乃歸魯,刪詩書,定禮樂,贊周易,成春秋,將中國以往一千五百餘年之文化遺產,作一全盤之整理,存菁去蕪,使後人更易了解而樂於實行,故有人謂「有孔子乃有中國文化。」此言實非過譽,其實「有中國悠久崇高之文化,才產孔子;有天縱聖哲之孔子,中國文化才成其系統而見其偉大。」從上述之史實,可以證明治亂與興亡,必有其道,道得眾則得國而治,道失眾則失國而亡,無有例外,綜其要點,為:本於大公,發于至誠,歸于求仁,固于執中,成于力行。

果能具此五者,謂之得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叛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叛,則戰無不勝,政無不舉。傳此道之統緒,謂之「道統」,代代相傳,形成了全民之共信,並造成了「大而能容,剛而不屈,中而無偏,正而遠邪」之民族特性。及至國父孫中山先生,此一名稱,更為顯著,民國十一年國父說:「中國有一個道統,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相繼不絕,我的思想基礎,就是這個道統,我的革命就是繼承這個正統思想來發揚光大。」此乃中國道統之形成也。

【四】八德之演生

國父為了使一般老百姓易於明白瞭解,把「公、誠、仁、中、行」五個字演繹成為忠孝、仁愛、信義、和平之八德,亦即中國人傳統的美德。(註):誠則忠、信;仁則孝、義、愛;中則和、平。其行也必公。

忠孝:忠於國,孝於親,是做人最起碼的條件。
仁愛:由忠孝擴展而來,由「親親而仁民」,到「仁民而愛物」。
信義:由仁愛之實踐而來,若僅空口說仁說愛,而無實際行動,則無補於事,故必需「言而有信,行而合義,」內外一致,言行相符。
和平:由以上六德步步昇華擴展而來。

如果人人都能做到忠孝、仁愛、信義六德,自然發揮人類互愛、互助精神,而達到人「和」、事「平」。

【五】四維之宏揚

管子雖是法家,和儒家孔子的施政方法不同,但是道理是相通的。道統都根據「天道」而來,其思想淵源於自然,以順天、愛民,發展為大公無私。成為千古不變之政治原則。禮和義是正面的,廉和恥是反面的,都是求人和而事平的。

禮:就是道德在生活中的表現,有此,則人與人相見以禮,「禮之用,和為貴」,人人有禮,則社會自能和諧安樂。
義:就是「仁」見於行,互相扶持,互相幫助,人人知義,則守分而能勇為。
廉:就是不侵犯他人之權益,是指物質方面的。人人廉正,則不會互相侵犯,各守其分。
恥:就是不損害他人的名譽,及自己的品德,是指精神方面的,人人明恥,則邪惡之事不生。

如果人人有德,各守本分,各盡職責,團結互助,人和事平,國家那有不強之理?因此,管子說:「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這是我國固有的「四個堅持」。

【六】結論:重人兼重德的中華文化才能拯救世界

中華民族之所以能集結十億人民成為一家,持續五千多年光榮歷史文化而不墜者,是因為我們祖先發明了人類共生、共存、共進化之原理,此一原理,稱之曰道。其行也,稱之為德。人人重視道德,並能不斷進取開展,遂成為最有系統的做人及政治哲學。中華之所以屹立不搖,是基於此一「重人兼重德」的道理,和「重財」、「重物」的學說完全不同。

因此,四維八德最後合併成為中國國民守則十二條,中國之文化道統,更見其完善與實用。茍我國國民人人能身體力行,則不獨國族能強即世界和平,人類幸福,亦將受其賜矣。

人類不願為物所役,人類亦不願久為金錢所奴役,惟有「重人兼重德」之中華文化,才為人類所歡迎。世界上大哲學家如英國的湯恩比、美國的杜蘭等均預言,中國文化之未來,將大有助於世界人類之幸福,並認為二十一世紀,為中國文化之世紀。吾人對於此類預言,其能不努力以求其實現乎?願與諸君共勉之!


法界佛教總會 • DRBA / BTTS / DRBU │←上一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