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界佛教總會•DRBA Logo

學子園地

法界佛教總會•育良小學•培德中學

目錄

《花木蘭》觀後感

◎ 萬佛聖城培德中學男校提供

 
 

● 郭俊佐(Tim Kuo)•十一年級

《花木蘭》是由美國迪士尼精心製作的卡通電影,許多人看了又想看,有一種回味無窮、欲罷不能的感覺,可見其情節之吸引人。不僅如此,它也是一部雅俗共賞、老少咸宜的電影。卡通動畫之風格傾向外國,但同時又能體現出獨一無二的中國風味。而且,故事中也帶著許多逗趣的地方,讓外國人們能夠在笑聲中接受並學習中國文化。我順便想到幾點:

一、就我而言,打動我的地方在於電影裡中,花木蘭所展現一顆的赤誠孝心,與一種孤絕的決心。在劇情中,當匈奴人偷襲並越過中國最堅固的防守線──萬里長城,將狼煙燒向南方時,逼得中國窮於應付──急忙之中向全國發佈徵兵令:每一家、每一戶也必須至少有一位男丁入伍,保家衛國。花家沒有兒子,所以只好再由已是一把「老骨頭」的父親重上戰場。

但花木蘭不忍心──她真不希望見到連走路都有問題的父親上戰場,白白把自己的生命葬送,所以木蘭趁著父母親熟睡把徵兵令偷走,然後毅然剪掉長髮,女扮男裝地混進運營。

 
   

這一段給我的震撼最大。做子女的,也許不乏一顆孝心──木蘭剪掉頭髮,希望代父從軍以報父恩,可以理解;但要真做,這需要一種大無畏的精神,與鐵一般的決心。因為中國社會「重男輕女」的風俗延續很久,若是女扮男裝被識破是有欺君之罪的,是要被處刑的。在電影中,看到她隨著悲壯的音樂,披上鎧甲,邁著堅毅的步伐時,我感受到一種生命的震撼──一種久違的精神上的提昇。

二、西方人都比較樂於開玩笑,所以為了要順應西方人,迪士尼動用六百多位畫師,組成一個畫師部隊協同作業:這種跨國式的分工合作作業方式,保證了質量──每幅畫圖都畫得維妙維肖。在電影中,木須龍,作為花家的守護神龍,被彩繪得像隻蜥蝪,表情搞笑,動作誇張。第一眼就令人就感覺非常逗趣,牠的好戲還在後頭呢──電影如果少了這一角色,必然乏味許多。這一點,不得不佩服迪士尼的大膽創意。

三、再想深一層,這部電影是西方人畫寫東方,領略其神韻。我自己呢?生在東方、學在西方──我如何優遊於兩種文化之中,「得其所哉,得其所哉!?」我應該有所立足,有所立身,而這一段《Mulan》,讓我深深景仰其人,體會其莊嚴,我希望多多學習其精神。通過電影,我,重新找到了自己的定位。

● 張博智(Joseph Zhang)•十二年級

 

看了《花木蘭》這部電影之後,我覺得雖然它講的是中國古代的故事,但美國的迪斯尼 Disney 卻把它演繹得相當精彩。當然,有些東西是為了娛樂和搞笑而加進去的,如陪著木蘭的小蟋蟀和木須龍,還有唱歌和音樂。可是,這一點也是值得讚嘆的。因為迪斯尼通過把足夠的娛樂加進去,以此吸引觀眾,不然故事太死板;同時又沒有加太多,而喧賓奪主──將影片本來的重點蓋住了。要做得恰到好處,是很不容易的。

不過,我覺得這部電影最好的地方,就是它 present(呈現)中國文化的方法。小時候我也看過這部電影,當時不覺得怎樣──覺得這些都是中國文化和傳統習俗,很正常、很普通的。現在第二次看,覺得這不是很簡單的一回事。《花木蘭》是美國的 Disney製作的,當然第一觀眾是美國人,所以影片要迎合美國人口味。但是如果拍得太 "Americanized(美國化)",而使影片的內容偏離史實太多──太多就感覺離譜,不僅中國人會看得很不爽,其他人也會覺得有點不對頭。但另一方面,如果片子拍得「太正宗」,觀眾很可能會看得很無聊。這是有相當的難度的。

我覺得《花木蘭》對中國古代文化的描寫還滿不錯的。比如說,它強調中國傳統中的「三從四德」,女生(婦女)有她們固定的 duty──儀態與言行規範等等;同時,又要讓現代的觀眾──自由平等觀念已根深柢固的西方觀眾──看起來不會覺得很奇怪。這部電影的作者(編劇)與導演能夠把故事處理得這麼平衡與得體,這一點,我的確很佩服!

 

▲Top

法界佛教總會 • DRBA / BTTS / DRBU

目錄